白底圖盆栽
Ⅰ 我家剛買了盆花,和圖片上的一樣,比圖片上的小一些,問一下這是什麼花怎麼養謝謝!
觀音蓮(景天科)
學名:Sempervivum tectorum
別名:長生草、觀音蓮、觀音座蓮、佛座蓮
科屬:景天科長生草屬
長生草也稱觀音蓮、觀音座蓮、佛座蓮,是一種以觀葉為主的小型多肉植物,也是銷量比較大的多肉植物之一。其株形端莊,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葉色富於變化,紫紅色的葉尖極為別致,適合做中小型盆栽或組合盆栽,用不同造型的花盆栽種,其觀賞效果也相差很大,用卡通型的花盆栽種,活潑可愛,深受孩子們的歡迎;用紫砂盆或青花瓷器盆種植,端莊大方,頗受中老年人的青睞;而栽於木質的小花盆,時尚自然,很受年輕人的喜愛。
長生草為景天科長生草屬多年生肉質植物,植株具蓮座狀葉盤,其品種很多,葉盤直徑從3厘米至15厘米都有,肉質葉匙形,頂端尖,葉色依品種的不同,有灰綠、深綠、黃綠、紅褐等色,葉頂端的尖既有綠色,也有紅色或紫色,市場上比較流行的是葉尖呈紫色的品種,葉緣具細密的鋸齒。發育良好的植株在大蓮座下面會著生一圈小蓮座,此外每年的春末還會從葉叢下部抽出類似吊蘭的紅色走莖,走莖前端長有蓮座狀小葉叢。長生草的小花呈星狀,粉紅色。
栽培技術
景天科觀音蓮培養容易成功。生長季除6-9月要遮蔭外,其它時間都應給予半日光照為宜,若放室內觀賞,則宜放在朝南的窗戶附近。在室內放置1個月後,應將其移至棚下濕潤處養護一段時間。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又要防止水分過多過濕或盆中積水,否則會引起塊根腐爛。所以通常在上盆時,應在盆底墊放一層粗砂等作排水層,加強排水功能。高溫乾燥時,要噴水增濕,這樣可以使它得到生長旺盛的外部條件。生長季每月施肥2-3次即可。冬季入室後應減少澆水,溫度不宜低於5℃。
觀音蓮栽培
觀音蓮是顯著異國情調和熱帶植物,正日益成為流行的室內植物。觀音蓮已經獲得了英國皇家園藝學會的花園優異獎。觀音蓮通常生長的盆栽植物,但一更好的辦法是永久在受控條件下的溫室中種植的植物。觀音蓮不喜歡呆黑暗中,它們需要良好的照明,當然也不能直接讓陽光直射。觀音蓮也應該得到為每周清洗頻繁的細水噴霧不留濕的植物的葉子和任何其他熱帶植物。
觀音蓮很少在寒冷的冬天生存,或人工加熱乾燥,但試圖慢慢地適應環境植物的夏季花園的房子可以提供幫助。澆水時期內,必須減少和植物應保護的蜘蛛蟎蟲或紅蜘蛛攻擊。或者,觀音蓮的球莖,當溫度達到19度,這可能會導致一個重生的春天。
觀音蓮的養殖方法
這種頗受歡迎的觀音蓮是一個驚人的美麗室內植物,具有深綠色的葉子,白色或淺綠色,葉脈突出。葉子是大致鋸齒形的,並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葉色作為幾乎紫色綠色。他們是從地下球莖肉質,真正的熱帶植物生長。
觀音蓮生長條件:
光:明亮的,間接的光。觀音蓮可以生存在80%以上的陰涼處,但更喜歡約60%的遮蔭。不要暴露在強,直射陽光下。
水:最喜歡alocasias中,觀音蓮好濕。可以灌封保持濕潤。
溫度:觀音蓮是熱帶植物,如果暴露在寒冷中,將進入休眠狀態或死亡。因此要讓溫度保持在50華氏度。如果植物進入休眠狀態,你可以會挖出球莖,並保存它,直到溫暖的條件時再拿出來。
土壤:觀音蓮喜歡一個快速排水、曝氣的盆栽土壤。
觀音蓮繁殖:
觀音蓮是最好的傳播部門在移盆。在一個非常健康的標本有多個莖,球莖可以挖出來從現有的或者更小的花盆。
移盆:
一個生長良好的觀音蓮植物可能需要每年都移盆。但是,請記住:觀音蓮喜歡將略有枝葉的發展。
種植者提示:
這些都是優秀的室內植物。觀音蓮是驚人的,他們的戲劇性的葉子變色是獨特的,而且更是呈雙色調。然而,觀音蓮是熱帶植物,這意味著觀音蓮需要間接的溫暖,濕度和水。標本可長大到3英尺,但大多數是規模較小。死亡和垂死的葉子最好剪去,並保持沒有眼蟎蟲傷害。
滿意望採納O(∩_∩)O~
Ⅱ 白網紋草的盆栽栽培方法是什麼
白網紋草又名菲通尼亞、費道花,為爵床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植株矮小,呈匍匐狀。葉片卵圓形,翠綠色,網狀脈銀白色。
常見栽培的還有:大葉紅網紋草,葉片暗綠色,和白網紋草相似,脈為磚紅色;小葉紅網紋草,葉片稍小,葉脈磚紅色;小葉白網紋草 ,葉片較白網紋草小,脈銀白色,十分嬌小可愛。
扦插繁殖容易成活。剪帶頂尖枝條3~4節,長10厘米左右,去掉下部葉片,插於底溫25℃左右的沙床上,保持較高濕度,1~2周可以生根。直徑8~10厘米的小盆栽種3~4株,在數月至一年內,可保持較好的觀賞效果。家庭中繁殖,可在4至5月份氣溫升高後扦插,溫度太低不易生根。
可用腐殖土、泥炭土加1/4河沙和少量基肥配成培養土盆栽。生長期間每周施一次液肥。原產南美秘魯熱帶林下,喜高溫怕寒冷,喜潮濕怕乾旱,在高溫高濕和陰暗的環境下生長十分繁茂。正常生長溫度為20~30℃之間,18℃以下停止生長,時間稍長,葉片脫落。旺盛生長時期要保證充足的水分和較高的空氣濕度。可在植株周圍及地面等處噴水保濕,但不要把水噴到葉面上,因其葉片薄而嬌嫩,容易腐爛和脫落,甚至植株死亡。在散射光下生長良好,春、夏、秋三季應遮去70%以上的陽光。光線太強,植株矮小,生長緩慢,葉片卷縮,失去原有色彩。
為保持株形優美,新栽的幼苗應多次摘心,促進分枝,以求植株豐滿繁茂。栽培一年以上的老株,特別是冬季室溫較低,莖幹上葉片大部分脫落者,應在春季結合重修剪進行扦插繁殖。這樣既可更新老株,又可培育新苗。
盆栽良好的植株,可以其嬌小別致的葉片組成十分美麗的圖案。白網紋草作為新一代的小型室內耐陰觀葉植物,在西方十分流行,也深受國人喜愛。北方乾燥季節,一般家庭室內空氣濕度低,往往不易栽培好。可為其創造適宜的環境,如放在其他盆花集中的遮陽的地方等。白網紋草尤適合於作瓶景(將多種小型體的植物栽植在密封的大瓶中)中的植物,種植在大瓶中,小巧別致,又很美觀。
圖6-41 白網紋草
Ⅲ 圖中盆栽里有很長葉子的幼苗是什麼植物靠近土壤的莖部長了很多白色的小毛,會不會是雜草
這是馬唐,禾本科的雜草,繁殖能力強。底部的白毛是新生的根。要拔掉
Ⅳ 室內盆栽植物圖片及名稱
觀音蓮((天南星科觀音蓮))
中文學名
觀音蓮
拉丁學名
Herba Monachosori Henryi
別 稱
黑葉芋、黑葉觀音蓮,龜甲觀音蓮。
天南星科的觀音蓮喜半陰,切忌強光暴曬。在半陰環境下,葉色鮮嫩而富有光澤,葉脈清晰,葉色深綠。如光照太強,容易使葉色暗淡,甚至產生日灼,葉面粗糙,葉色灰白,葉脈模糊,葉面有時發生灼傷斑點;但光線太弱也易引起徒長 ,植株生長纖細而易倒伏。在生長旺盛期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並增施磷鉀肥,以利植株莖干直立,生長健壯,同時有利於地一塊莖生長充實及冬季抗寒越冬。
黑葉觀音蓮原產亞洲熱帶。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生長適溫25~30℃,冬季溫度不低於15℃。3~9月為22~27℃,9月至翌年3月為16~22℃。氣溫低於15℃,生長停滯呈休眠狀態。其中大葉觀音蓮耐寒力較強,可耐1℃以下低溫,但不能低於-7℃。 黑葉觀音蓮耐水濕,生長季節盆土要保持濕潤,空氣濕度在70%~80%,有利葉片生長發育。黑葉觀音蓮在盆土乾旱情況下,葉片柔軟下垂,但澆水後很快恢復原狀,對乾旱也有一定抗性。 黑葉觀音蓮喜半陰,切忌強光暴曬。在半陰環境下,葉色鮮嫩而富有光澤,葉脈清晰,葉色深綠。如在強光直射下,葉面粗糙,葉色灰白,葉脈模糊,葉面有時發生灼傷斑點。 土壤以排水好、肥沃、疏鬆的腐葉土或泥炭土為合適。
Ⅳ ps:我只想把圖內那個盆栽移到另一副圖裡面,要怎麼操作啊怎麼把白色的去掉如下圖
放到PS里 然後 雙擊圖層解鎖 然後魔棒點白色 記得調的值小一點 因為花盆有點白色 然後選完了就刪除 這樣再拖就可以 注意左下角有個昵圖網 記得特別刪除下
Ⅵ 盆栽的白蘭花一年可以開幾次花
一般來說,玉蘭花花期是由地區而定的,通常開花的時間在每年3到5月份,一年開一內次容花。在氣溫較高的南方,12月至翌年1月即可開花。
玉蘭性喜陽光充足和濕潤的環境,不宜長期在鹼性土壤生長,栽植應選擇避風向陽、排水良好和肥沃的地方。花前應有充足的水份和肥料,以促其花大香濃。玉蘭枝條不多,除枯枝、病蟲枝和擾亂樹形的枝外,一般不需修剪。花謝後如不留種,應將果剪除,以免消耗養分。
玉蘭的根系肉質根,不耐積水。開花生長期宜保持土壤稍濕潤。入秋後應減少澆水,延緩玉蘭生根,促使枝條成熟,以利越冬。冬季一般不澆水,只有在土壤過干時澆一次水。
(6)白底圖盆栽擴展閱讀:
玉蘭園林觀賞植物,玉蘭原產中國中部各省,現北京及黃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時多在亭、台、樓、閣前栽植。現多見於園林、廠礦中孤植,散植,或於道路兩側作行道樹。北方也有作樁景盆栽。
材質優良,紋理直,結構細,供傢具、圖板、細木工等用;花蕾入葯與「辛夷」功效向;花含芳香油,可提取配製香精或制浸膏;花被片食用或用以熏茶;種子榨油供工業用。早春白花滿樹,艷麗芳香,為馳名中外的庭園觀賞樹種。
Ⅶ 這個盆栽叫什麼
盆景的樹種要求生抄長慢、易養襲,擺弄盆景的人不會選擇不熟悉的樹種,因為時間成本太高,弄錯了就白玩了。盆景其實是畸形的植株,尤其是枝幹,需要綁縛製作造型,經常剪枝,長時間人為干擾,很難看出植株原生的情況了,只能從圖片里葉子和小果來分辨。
這樹葉片還是異形葉,好幾種葉形,查了好幾天,只有紫彈樹比較相像,葉子是異形葉,有卵形的、橢圓的、底端近圓形的,葉邊有淺裂,葉尖中間突出,樹皮是灰白色的。之前還有一種異葉紫彈樹《福建植物志》,現在新版《中國植物志》已經並入紫彈樹條目。紫彈樹是榆科朴屬的,朴樹是盆景常見的樹種,紫彈樹在盆景市場上常被叫做白麻子、小葉朴或者黃果朴。
Ⅷ 白色花朵圖片
含笑花適生於溫暖濕潤氣候。喜半陰,在弱光(稍陰)下生長良好,故常作庭院花卉栽培。它喜光,但夏季怕陽光直射和乾燥,在強光曝曬和乾燥條件下,葉色易變黃。它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地栽只要用稻草稍加掩蓋保護,即可露地越冬;若遇嚴寒,即使葉片全部落掉,根干也不會凍死。此花要求在肥沃深厚的酸性土壤中生長。在石灰質土或鹼性土中栽植,葉易發光,生長不良。 怎樣給盆栽含笑澆水、施肥? 含笑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條件,要求肥沃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否則容易發生葉黃化病。為使植株生長健壯,花朵芳香濃郁,上盆後加強水肥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措施。下面分別介紹澆水和施肥: (1)澆水。含笑雖然愛陰濕環境,但不可過度潮濕,因為它的根系略帶肉質根,如澆水過多,或雨後受澇,容易成爛根或引起病蟲害。一般上盆後要澆一次透水,以後隨 著氣溫升高和生長加快,澆水次數和澆水量也應逐漸增加,同時注意澆水的水溫與土溫養度不能過大,而且要按不同的季節掌握澆水時間。春季(3-5月)每隔1-2天澆1次水,必要時用清水向植株葉面及花盆四周噴霧,以增加空氣濕度,保持濕潤環境。秋冬季節不要多澆水,保持盆土略濕潤即可。 澆水時注意,勿用剛取來的井水和自來水。最好用收集貯存的雨水。為解決水、土的溫度差問題,可在庭院內靠近花盆的地方放置一隻小水缸,事先貯好水,澆灑時水溫即可與土溫即可與土溫相近。 (2)施肥。含笑除在上盆時施足基外,平時應注意薄肥勤施,可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的餅肥水,肥料要求充分成熟。為了促進葉色濃綠,每隔10天左右還應施一次1:10的礬肥水;礬肥水與餅肥水可交替使用。孕蕾期要適當多施一些磷肥、鉀肥,這樣,有利含笑花色艷。生長季節如遇邊疆連續陰雨天,可在盆面上施15-20克充分腐熟的干餅肥。施肥總的原則是:春、夏季生長旺盛,可多施肥,秋季生長緩慢,宜少施肥;冬季休眠或半休眠或半休眠或半休眠,應停止施肥。 含笑怎樣換盆和修剪? 含笑的根系稍帶肉質根,要求盆土疏鬆、透氣性好;同時含笑喜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因此,盆栽培養土可用腐葉土、廄肥、河砂,以4:3:3的比例混合。一般在4月下旬換盆。換時,將植株從盆中取出,去掉宿土,適當修剪去一些過長、過密根;如用原盆,應沖洗干凈,並用薄瓦片扣住徘水孔;盆底最好放一層1厘米厚的粗砂或碎石子。栽植時,將植株放入其中,把預先准備好的培養土分次放入盆中,並加搖動,使根系與土壤密切接合,然後撳實,盆土距盆沿應留有2厘米的沿口,再澆透水,置於蔭處3-5天後,可讓其見弱光。 含笑花能自然長成圓頭形樹冠,故一般不進行修剪。但為了使含笑開花多,生長健壯,可在每年的翻盆換土時和在結束花期後進行適當修剪。主要剪去徒長枝、過密枝、纖弱枝及枯枝,使樹體通風透光。花謝後如不留籽,要及時剪掉,以減少養分消耗。 另外,在養護方面還要注意花盆放置地點。家庭盆栽較理想的是置於陽台或窗檯的東側,如放在西曬的地方,夏天要適當遮蔭。 含笑怎樣繁殖? 含笑花可用扦插、壓條、嫁接和播種4種方法繁殖。這里分別介紹各種繁殖方法: (1)扦插法。用此法可在短期內繁殖較多的植株,但生長比嫁接苗慢。扦插時間以春、夏季為合適。春插在3月下旬進行,選1-2年生枝梢,長10-15厘米,剪去下部葉片,插入黃土拌河砂(6:4)作基質的苗床內,插後要求遮蔭(透光率30%左右),經常保持床面濕潤,待生根後上盆定植。夏插選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長8厘米左右,方法同春插。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氣溫高,空氣濕度大,具有各種病孳生的條件。因此,必須對扦插基質進行消毒。另外,如能用200ppm的吲哚丁酸浸泡插條的基部15分鍾,取出晾乾後再扦插,可加速發根和提高成活率。 (2)壓條法。壓條和扦插實為一個原理,都是利用枝條生長不定根的能力。扦插是脫離了母體進行的,雖然繁殖量較大,但成活的可靠性不及壓條,而且家庭一般繁殖2-3株已夠,故壓條法繁殖含笑最適宜家庭採用。 壓條在含笑生長期的任何時候都可進行。但以4月份最為合適,選取大小適當、發育良好、組織充實健壯的2年生枝條,長15-20厘米,在選好的包土發根部位,作寬度O.5-1厘米的環狀剝皮,深達木質部,並塗以濃度40ppm左右的萘乙酸,然後在環剝處套上大小適宜的塑料袋,下端扎實,在袋內填實苔蘚和培養土或吸足水分的蛭石,上端留孔,以利灌水和通氣。在養護期間,注意經常往袋內澆些水,保證一定濕度,切不可乾涸(但又不能積水或太濕)。約經2個多月的時間即可發根。待新根充分發達後,即可將幼株切離母株,另行上盆栽植。上盆後,置半陰處2周,不要施肥,以後讓其逐漸增加光照。此後逐漸同母株一樣進行水肥管理。 (3)嫁接法。嫁接繁殖,常以紫玉蘭、天目木蘭為砧木進行枝接,也易成活。嫁接時間,春接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含笑萌發前。秋接,宜在9月下旬至lO月上旬。秋接的苗要加強撫育,春接的管理容易,嫁接成活率一般可達85%。 嫁接一般採用切接法,接穗選擇母樹中、上部的健壯一年生枝,長1-2節,不帶葉片,操作技術按一般切接常規。切接後,為防止水分浸入傷口,需覆蓋稻草,露出頂梢,約經25天,接穗即可癒合並開始發芽,這時把蓋草去掉,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 (4)播種法。此法適宜大量繁殖,但開花時期晚,花朵略小。播種可隨采隨播,也可以經砂藏,到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進行。苗床宜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少量播種,可直接播在花盆內。播後,用焦碳泥土覆蓋,置放陰處,約經1個月時間即可出苗。出苗後平時可按一般播種苗管理。第二年春季帶土移栽。 怎樣防治含笑病蟲害? 含笑的常見病害有葉枯病、炭疽病、藻斑病、煤污病等,這些病均危害葉片,不利於含笑生長。發生病害時,都應立即摘除病葉並燒毀,然後噴灑相應的葯劑防止蔓延。預防葉枯病,可在初春每隔15天左右噴灑一次0.3%的石硫合劑;發病後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防止炭疽病、藻斑病,首先要加強肥、水管理,預防藻斑病,還要適當增施磷、鉀肥,使植株生長健壯,以提高抗害能力,發病期都可用0.5%波爾多液或5%百茵清可濕性粉劑600-750倍液噴霧,每10天左有噴1次。 防治煤污病,在清理病殘葉時;應先以除蟲為主。在病蟲害較輕時,可用清水洗刷,並注意適當通風透光。病害較重時,可使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800-l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10天左右噴1次,噴2-3次即可。 含笑的主要害蟲是介殼蟲。它吸取植株汁液,危害新梢及葉脈,一般多出現在枝叉處和葉的背面。在樹體枝條過密、通風不良的情況下,容易發生。 防治時,先要適當琉剪過密枝,使樹體通風透光。在蟲害較輕時可人工用刷子輕輕除之;在若蟲孵化期,可使用40%氧化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霧予以殺滅。
Ⅸ 懸浮盆栽怎麼製作方法
磁懸浮盆栽製作方法:
磁懸浮盆栽為什麼能懸浮?
其實磁懸浮盆栽是一種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系統,運用磁懸浮的科學手段,也就是磁路定律和磁場區域產生磁力的動力學原理,由控制器和執行器兩部分而組成。只要讓磁場方向和上方的磁鐵幾何重心保護在一條直線上,且此時的磁力和上方的磁鐵的重力相同時,即可讓上方的特體懸浮在空中某一點。
磁懸浮盆栽為什麼能夠自轉?
盆栽為什麼能夠自轉呢?是因為盆栽中的磁鐵的磁場和底座上的大磁鐵的磁場相互作用,形成一個碗狀的勢能,科學家形象地將其稱為勢阱。當盆栽中的磁鐵試圖向右水平移動時,盆栽的轉軸不再保持直立,而是跟著當地的磁力線稍稍向右傾斜。同樣,當盆栽試圖向左水平移動時,盆栽的轉軸跟著當地的磁力線稍稍向左傾斜,這樣盆栽中的磁鐵就能夠跟隨所處地的磁力線的方向調整自己的轉軸方向,而使自己穩定懸浮自轉。
參考資料:http://www.cxflp.com/cxfjs.asp?id=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