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越盆景
① 赤楠盆景怎麼過冬的方法 赤楠盆景好養嗎
赤楠盆景栽培與製作
赤楠盆景以其諸多優點受到眾多盆景愛好者的喜愛,但近年來有些盆景愛好者認為赤楠易縮枝,不能久養,不能成為傳世之作而逐漸失去製作赤楠盆景的興趣。在山上可以找到生長了幾百年且長勢蒼翠茂盛的赤楠老樁,有些赤楠老樁被火燒蟲蛀得只剩下靠山坡一面的一張樹皮也長得茂盛。為什麼在花盆裡就不能長久呢?筆者認為是我們還沒有完全掌握赤楠的生長習性,沒有達到赤楠生長需要的條件。所以,還有待盆景工作者進一步摸索探討赤楠的栽培與製作經驗,筆者栽培赤楠盆景有十幾年,不能說有什麼經驗,但想藉此機會再次與喜愛赤楠盆景的愛好者們探討,藉此來共同提高來楠盆景的栽培與製作經驗。
一、赤楠的習性
赤楠有三葉輪生,二葉對生和雀舌葉三種。只有三葉輪生的赤楠最適合做盆景,我們今天只討論三葉赤楠的栽培製作方法。赤楠屬桃金娘科,亞熱帶植物。分布於長江中下游以南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區。赤楠喜陽亦耐陰耐濕,不耐嚴寒,喜酸性土壤,生長緩慢,葉小、枝密、四季常綠、新芽紅色、木質堅韌、壽命長。
二、採挖
采樁的最佳時間為3— 8月,此時是赤楠的生長季節,只要保濕遮陰,樁坯很快就能恢復生長,特別是高溫高濕季節恢復生長更快,秋、冬季也可採挖,但新樁沒有恢復生長,沒有抗寒能力,冬季要保溫保濕才能越冬。赤楠一般都是群生,與檵木、杜鵑共生於有麻石黃土的陡坡上,平緩的坡地上生長的較少,也沒有好樁,可能是因為平緩的地方其他樹木生長快,赤楠生長緩慢,導致赤楠採光不足而死亡。懸崖陡坡上土地貧瘠,樁坯根須多,易栽活,且樁型奇特、分枝好、收尖好、根盤好的樁坯較多。採挖時多留細根,不需要帶土,樁坯的枝、根多留一節,等回家後再截到位,防止運輸時碰壞枝、根、樁坯下山時不能拋、滾,防止損壞樁坯的皮膚和枝、根,天晴時要注意保濕,栽植前可在清水中浸泡幾小時。
三、養坯
樁坯截到位後,根部的切口用鑿子修光滑,塗上摻有生根劑的干凈黃泥,枝條切口用黃泥塗抹後用黑色塑料薄膜包裹,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水分蒸發和日後曝曬時開裂。栽待新芽長到一寸以上,且需要發新枝的地方都發有新芽,才選一個有連續幾天陰雨的時候,揭開塑料袋練苗,遇到乾燥的晴天要遮陰,並向樁頭噴水保濕,防止縮芽。新樁成活後,不要急於抹芽,新芽多蒸發水分就多,可促進樁坯生根。待到秋後新樁完全成活後,再抹去多餘的芽。為防止剪扎時損壞枝頭,抹芽時可留一些備用枝。
② 為了鎮宅招財而養花,有哪些好看、好養的盆栽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們養殖花卉是為了凈化空氣、裝飾家居,而對於少部分人來講,能夠鎮宅招財的花卉植物才是最為值得養護的盆栽。所以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幾種''招財花'',它們的葉子就能夠通過扦插的方式進行培育,養成獨立的株苗,好看又好養,而且還能夠極大程度上節省養花的成本。
除了上述的幾種植物被譽為''招財花''之外,其實龍骨也被譽為正財招財的吉祥樹,但是這種植物的莖葉中有一些毒液,對人體的健康存在一定的隱患,所以不建議擱置在室內盆栽。 當然,若是喜歡這一類植物,也可以延伸為其他的同科屬植物。
③ 這是什麼植物
南天竹,別名:南天竺,紅杷子,天燭子,紅枸子,鑽石黃,天竹,蘭竹;拉丁文名:Nandina domestica.屬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國南方常見的木本花卉種類。由於其植株優美,果實鮮艷,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常常出現在園林應用中。常見栽培變種有:玉果南天竹,漿果成熟時為白色;綿絲南天竹,葉色細如絲;紫果南天竹,果實成熟時呈淡紫色;圓葉南天竹,葉圓形,且有光澤。因其形態優越清雅,也常被用以製作盆景或盆栽來裝飾窗檯、門廳、會場等。網路可查
常綠小灌木。莖常叢生而少分枝,高1-3米,光滑無毛,幼枝常為紅色,老後呈灰色。葉互生,集生於莖的上部,三回羽狀復葉,長30-50厘米;二至三回羽片對生;小葉薄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10厘米,寬0.5-2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冬季變紅色,背面葉脈隆起,兩面無毛;近無柄。
圓錐花序直立,長20-35厘米;花小,白色,具芳香,直徑6-7毫米;萼片多輪,外輪萼片卵狀三角形,長1-2毫米,向內各輪漸大,最內輪萼片卵狀長圓形,長2-4毫米;花瓣長圓形,長約4.2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圓鈍;雄蕊6,長約3.5毫米,花絲短,花葯縱裂,葯隔延伸;子房1室,具1-3枚胚珠。果柄長4-8毫米;漿果球形,直徑5-8毫米,熟時鮮紅色,稀橙紅色。種子扁圓形。花期3-6月,果期5-11月。
南天竹性喜溫暖及濕潤的環境,比較耐陰。也耐寒。容易養護。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對水分要求不甚嚴格,既能耐濕也能耐旱。比較喜肥,可多施磷、鉀肥。生長期每月施1~2次液肥。盆栽植株觀賞幾年後,枝葉老化脫落,可整型修剪,一般主莖留15cm左右便可,4月修剪,秋後可恢復到1m高,並且樹冠豐滿。
常綠灌木。土壤。花期5-7月。野生於疏林及灌木叢中,也多栽於庭園。強光下葉色變紅。適宜在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長。
產於中國長江流域及陝西,河南潢川卜塔集鎮 ·河北、山東、湖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國外日本、印度也有種植。
葯用價值
功能主治
濕熱黃疸、胃腸炎、尿路感染、眼結合膜炎、咳嗽、喘氣、百日咳、食積、腹瀉、尿血、腰肌勞損。
《貴州民間方葯集》:"鎮咳止喘,興奮強壯。"
根、莖:清熱除濕,通經活絡。用於感冒發熱,眼結膜炎,肺熱咳嗽,濕熱黃疸,急性胃腸炎,尿路感染,跌打損傷。
果:苦,平。有小毒。止咳平喘。用於咳嗽,哮喘,百日咳。
【用法用量】根、莖15~50克;果3錢。
注意禁忌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中毒症狀為興奮,脈搏先快後慢、且不規則、血壓下降、肌肉痙攣、呼吸麻痹、昏迷等。
臨床應用
南天竹含多種生物鹼。莖、根含有南天竹鹼、小檗鹼;莖含原阿片鹼,異南天竹鹼。另外,莖和葉含木蘭鹼;果實含異可利定鹼、原阿片鹼。葉、花蕾及果實均含有氫氰酸。葉尚含穗花杉雙黃酮、南天竹甙A及南天竹甙B。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均有抑製作用。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南天竹鹼、南丁寧鹼對冷血動物(蛙)可引起嗎啡樣麻醉作用;對溫血動物(小鼠、犬)小量時引起輕度麻醉,大量時引起痙攣(陣攣型及強直性),犬有流涎、呃逆、大便失禁等;脊髓的反射性增高,最後則陷於麻痹。
南丁寧鹼之作用較南天竹鹼為弱。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南天竹鹼、南丁寧鹼均有抑制心臟的作用。對離體蛙、兔心臟均有直接的麻痹作用,阿托品不能影響之。毒毛旋花子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腎上腺素次之。南天竹鹼對血管之作用,報道不一,有雲對離體蟾蜍下肢灌流有擴張作用,但也有報道,無論對離體蟾蜍或兔之血管灌流,影響不顯著,可能系提出之生物鹼皆屬不純物所致。南丁寧鹼對離體兔耳或蛙下肢血管皆無影響。對兔靜脈注射,皆可引起血壓下降,此乃由於心臟受抑制所致,最後死於心臟麻痹。
對平滑肌的作用南天竹鹼能使豚鼠在位腸管緊張度上升,但對離體腸管之作用則相反;對離體兔子宮小量興奮、大量麻痹。南丁寧鹼對離體的兔腸及子宮、犬腸管,皆為小量興奮、大量抑制;對在位兔腸及子宮,則僅見興奮作用,(開始時可見有短暫之抑制),強度隨劑量而增加;此作用點在植物神經末梢及肌肉兩方面。
其他作用南天竹鹼、南丁寧鹼對橫紋肌有直接麻痹作用,與箭毒不同。最初曾報告有局部麻醉作用,但被否定,二種生物鹼對呼吸中樞有抑制或麻痹作用。有人提出,南天竹鹼具有嗎啡樣的菲類結構,對神經系統的作用較強;南丁寧鹼具有原小檗鹼樣結構,屬於原漿毒,對心肌、骨胳肌作用較強,而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較弱。
常用葯方
治小兒天哮:經霜天燭子、蠟梅花各三錢,水蜒蚰一條。俱預收,臨用水煎服。(《三奇方》)
治百日咳:南天竹乾果實三至五錢。水煎調冰糖服。(《福建中草葯》)
治三陰瘧:南天竹隔年陳子,蒸熟。每歲一粒,每早晨白湯下。(《文堂集驗方》)
治下疳久而潰爛,名蠟燭疳:紅把子燒存性一錢,梅花冰片五厘。麻油調搽。(王玷桂《不葯良方》)
解砒毒,食砒垂死者:南天竹子四兩,擂水服之。如無鮮者,即用於子一、二兩煎湯服亦可。(《綱目拾遺》)
治八角虱:紅杷子同水銀搗爛擦之。亦可浸酒,去風痹。(《綱目拾遺》)
觀賞價值
莖干叢生,汁葉扶疏,秋冬葉色變紅,有紅果,經久不落,是賞葉觀果的佳品。
④ 這個植物叫什麼
你好,這是紫葉吊竹梅。生長習性水: 喜水濕,生長期每天澆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並給葉面噴水。冬季減少水量。 肥: 生長期每月施液肥1次即可。 土: 不擇土壤。 溫: 生長適溫10-25℃,越冬溫度5℃左右。 光: 喜半陰,避開烈日照射。 編輯本段生長養護吊竹梅喜溫暖濕潤環境,耐陰,畏烈日直曬,適宜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為了使 吊竹梅枝葉豐滿,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培養土宜選用腐葉土、園土各40%和河沙20%混合配製,生長期間保持盆土濕潤,約15~20天施1次稀薄液肥或復合化肥。 ②春秋季節宜放在室內靠近南窗附近的地方培養,夏季宜放在
吊竹梅
室內通風良好具有明亮的散射光處。如長期光照不足,莖葉易徒長,節間變長,開花少或不開花。 ③吊竹梅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若空氣乾燥,葉片常易干,葉尖焦枯。因此,生長季節應注意經常向莖葉上噴水,以保持空氣濕度。 ④為保持其枝葉豐滿,莖長到20~30厘米左右時,應進行摘心以促使分枝,否則枝條長得細長,影響觀賞效果。 ⑤冬季室溫保持在5℃以上即能安全越冬。越冬期間植株處於休眠狀態,需水量少,如果這時澆水過多,盆土長期潮濕,極易引起爛根黃葉。冬季應將其放在朝南的窗檯上,使其多見陽光。 編輯本段裝飾應用小型盆栽。生長迅速,1年可覆蓋滿盆,枝葉匍匐懸垂,葉色紫、綠、銀色相間,光彩奪目。置於高幾架、櫃頂端任其自然下垂,也可吊盆欣賞。或布置於窗檯上方,使其下垂,形成綠簾。庭院栽培常用來作整體布置。植株花葉有時可變成綠色葉,此時,應及時摘除,以免整株植物葉片全部變綠。 編輯本段扦插繁殖扦插基質: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建議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經配製好並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鹼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扦插枝條的選擇:用來扦插的枝條稱為插穗。把莖桿剪成5~8公分長一段,每段帶三個以上的葉節,也可用頂梢做插穗。 扦插後的管理 溫度: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18℃~25℃,低於18℃,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於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並
吊竹梅
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後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後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濕度:扦插後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可以通過給插穗進行噴霧來增加濕度,每天1~3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於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於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後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 上盆: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園土+爐渣=3份+1份;草炭+爐渣+陶粒=2份+2份+1份;鋸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
吊竹梅
濕度管理:喜歡濕潤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60~75%。 溫度管理:最適生長溫度為18℃~30℃,忌寒冷霜凍,越冬溫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氣溫降到4℃以下進入休眠狀態,如果環境溫度接近0℃時,會因凍傷而亡。 在夏季: 1、加強空氣對流,以使其體內的溫度能散發出去; 2、放在半蔭處,或給它遮蔭50%; 3、給它適當噴霧,每天2~3次。 在冬季: 1、搬到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養護; 2、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來越冬,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 光照管理:怕強光直射,需要放在半蔭處養護,或者給它遮蔭70%。放在室內的養護的,盡量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並每隔一、二個月移到室外半蔭處或遮蔭養護一個月,以讓其積累養分,恢復長勢。 肥水管理:對肥水要求多,但最怕亂施肥、施濃肥和偏施氮、磷、鉀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水)原則: 春、夏、秋三季:這兩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花寶」——清水——「花寶」——「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最起碼每周要保證兩次「花寶」),間隔周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1~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2~6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早晨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夏季在早晨或傍晚溫度低時澆灌,還要經常給植株噴霧。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7~10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 編輯本段栽培培育盆栽用腐葉土、園土等量混合作培養土,養護時保持盆土濕潤,莖蔓初生長期每半月追施1次液肥,莖蔓長滿盆後停止施肥。冬季置於陽光照射處,其他季節要蔽蔭養護,並經常向葉面噴水。冬季要入室保暖,室混不得低於8℃。培養2年後應將老蔓全部剪去,春季翻盆1次,促使萌生新蔓。平時要吊掛在蔭棚中養護。 編輯本段立柱栽培1.打眼:將直徑100厘米PVC管(其它塑料管也行,但質不能太軟)周圍打若干小眼,小眼直徑以2厘米為宜(眼太大,土壤和水分易從中流出,眼太小,插苗時根莖易受損傷)眼距則根據所栽植株大小決定,能使下垂莖葉正好遮住下面的小眼為佳,一般眼距為12厘米至15厘米。然後將制好眼的塑料管截成幾段,每段長約1米至2米,太長澆水不便,太短則立體效果不佳。 2.插苗:將截下的塑管取一根用土固定在塑料盆中,隨後即可一邊灌土,一邊插苗。每次插苗前,土壤必須灌至其眼部的2/3處,因為澆水後土壤有一定下陷,根莖插入後就正好垂直於塑料管
吊竹梅
,避免了因下壓而受到的折損。根莖插入的深度約8厘米至9厘米,使其與土壤充分接觸。然後再加土至上面小眼的2/3處,再插苗,再灌土,直至全部完成。 3.澆水:第一次澆水應特別小心,因為植株剛插,土壤較為疏鬆,故而忌澆水過猛。最好是剪一塊海綿,覆蓋於管口,緩慢均勻地向里澆水,第一次應以少量多次為原則,即每次澆少許,隔兩分鍾再澆,如此反復多次,使上下植株皆能吸收到水分。遇炎熱高溫天氣要將其置於蔭涼處,適時用噴壺向葉噴水,定根後即可進入常規管理。 編輯本段養護方法竹梅為鴨跖草科多年生草本,莖蔓生,葉上有縱紫紅和銀白色條紋,葉背紫紅。花小,白色或紅色。常作懸吊植物栽培,任其枝條自然飄曳,別具風姿。 吊竹梅原產中美洲喜溫暖濕潤半陰或全陰的地方。不甚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強。栽培也較容易。 盆栽時,可用肥沃排水性好的園土。平時澆水應保持土壤濕潤,不使過干,否則下部老葉容易枯黃。另外,它對濕度要求較高,要經常在其周圍環境噴水,以
吊竹梅
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對肥料要求不高,可根據長勢酌情施用。一般用化肥或糞便都行。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光照方給予散射光為佳,不宜烈日直射,也不能長時間太陰,不然,容易徒長,節間變長,葉上的斑玟還會隱退或減少。盆養時,應根據觀賞的需要,對枝蔓進行適當修剪、調整,使之分布更合理,造型更好。 冬季一般室內保持0℃以上就可越冬。土壤不要太干。使其經常保持濕潤。開春時,對老枝及擾亂枝形的枝應及時截去。此花的繁殖,在生長季都右進行,只需取新梢扦入盆中,保持一定濕度,很容易生根。以後加強肥水,適當摘心,很快就能長得滿盆繁茂。 編輯本段栽培管理一般的吊竹梅葉面有兩條銀綠色閃光條紋,夾著中央的綠色部分。再如雙色吊竹梅,葉面中央青銅色,兩旁有較窄銀色條紋,又如四色吊竹梅,葉面上有不規則的粉紅色、綠色、乳白色和銀白色條紋,最漂亮,也最難栽種。要種好吊竹梅,需要注意的問題有: 第一、光照:吊竹梅無論什麼季節都需要明亮的光照,以促使植株長出密集而鮮艷的葉子。如果光線太暗,莖會長得細長散亂,葉會褪色。但不可讓烈日直射。 第二、溫度:吊竹梅喜歡溫暖的環境,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溫度都能適宜生長,在較低的溫度下生長很緩慢。冬季溫度約在10攝氏度時就要注意保溫。 第三、澆水:在生長季節,吊竹梅要等到表土約2.5厘米深處干時再進行澆水。盆土稍干,葉色會更鮮艷。在冬季休眠期,等到盆土一半干時再進行適量澆水。 第四、施肥:吊竹梅在生長活躍期,可每半個月施一次以氮為主的復合肥。 第五、繁殖:吊竹梅的老葉易脫落,使得下部顯得空盪,因此種植吊竹梅最好經常培育新株用以更新。吊竹梅用莖插很容易生根,甚至可以用水來扦插。上盆時要把5、6株合栽。 編輯本段葯用價值吊竹梅為鴨跖草科多年生草本,又稱花葉竹殼菜、、水竹草、紫背鴨跖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尿的功能。除可作葯用外,還可作園林美化、涼台或室內盆景觀賞。 編輯本段葯用補充【異名】水竹草,金瓢羹、白帶草,吊竹菜、紫背金牛、血見愁,雞舌黃、紅舌草、紅竹仔草,花葉竹夾菜,二打不、百毒散,鴨舌紅、紅鴨跖草。 【來源】為鴨跖草科植物吊竹梅的全草。 【植物形態】吊竹梅 多年生草本。莖稍柔弱,半肉質,分枝,披散或懸垂,長約1米,禿凈或被疏毛。葉無柄;橢圓狀卵形至矩圓形,長3~7厘米,寬1.5~3厘米,先端短尖,上面紫綠色而雜以銀白色,中部邊緣有紫色條紋,下面紫紅色,鞘的頂部和基部或全部均被疏長毛。花團聚於一大一小的頂生的苞片狀的葉內;萼片3,合生成一圓柱狀的管,長約6毫米;花冠管白色,纖弱,長約1厘米,裂片3,玫瑰色,長約3毫米;雄蕊6;子房3室。果為蒴果。花期不定。 常栽培園地或盆內;野生於山邊、村邊和溝邊較由濕的草地上。福建、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 【化學成分】莖和葉含草酸鈣及樹膠。 【葯理作用】葉和莖的煎劑及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澱者)對離體豚鼠回腸有興奮作用,對離體大鼠子宮、離體兔心和十二指腸均無明顯作用,麻醉狗靜脈注射0.1 克(生葯)/公斤也不影響血壓。水提取物在大鼠後肢灌流試驗中有舒張血管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煎劑1克(生葯)/只,24小時內2隻全部亡,水提取物則無明顯毒性。 【性味】《福建民間草葯》:"甘,寒,有毒。" 【功用主治】治咳嗽吐血,淋病,白帶,痢疾,癰毒。 ①《福建民間草葯》:"解熱,益陰,止血,療帶。" ②《南寧市葯物志》:"外敷消毒癰。" ③《廣西中草葯》:"清熱解毒。治咳血,白帶,慢性痢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鮮者2~3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宜忌】《南寧市葯物志》:"孕婦忌服。" 【選方】 ①治咳血:鮮吊竹梅二至三兩,豬肺四兩。酌加水煎成一碗,飯後服,日兩次。 ②治淋病:鮮吊竹梅二至四兩。酌加水煎成一碗,飯前服,日兩次。 ③治白帶:鮮吊竹梅二至四兩,冰糖一兩,淡菜一兩。酌加水煎成半碗,飯前服,日兩次。 ④治慢性痢疾:花葉竹夾菜五兩,白米一兩。同炒至半成炭為度,水煎,分三次服。 ⑤治急性結膜炎:花葉竹夾菜二兩,野芥蘭一兩。共搗爛,外敷患眼。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⑤ 赤楠盆景怎麼養
1、生長習性:赤楠主要生長於低山疏林或灌叢內,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土壤,更適合赤楠植物的生長發育。由於赤楠植物幼苗在出土後,應及時進行鬆土除草,可以有效的促進赤楠植物的生長。
2、施肥:赤楠在進入花果期時,需肥量相對較大,在植物果實膨大期應施用施骨粉、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銨、草木灰、碳酸鉀等磷鉀肥。種植人員不可施用過多,不宜過濃,否則會導致枝葉徒長,甚至會導致植株死亡的現象。
赤楠植物是喜酸植物,可在生長期噴施濃度為0.2%-0.3%硫酸亞鐵溶液,每年3-5次。赤楠植物發芽時噴施1-2次濃度0.1%的尿素溶液;開花前後各噴施一次濃度0.1%-0.2%的磷酸二氫鉀。
3、澆水:種植人員應注意澆水不宜過濕或過干。一般在夏季高溫時節,應早晚進行一次澆水,同時,可在植物葉片周邊進行噴水,中午適當進行遮蔭。在生長旺盛時期,應適當的進行多澆水。
(5)興越盆景擴展閱讀:
赤楠過冬方法:
1、溫度:當然這是最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冬天溫度低的地區養它一定要記得及時將植物放到屋內。不然,雖然植物短期內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是它成長會受到一定影響,那麼就達不到我們觀賞的目的了。
2、水分和肥料:冬天應該保持盆土適當的濕潤狀態。特別是在遇到非常乾燥的天氣時,要注意往葉子或者樹樁上噴一些水。這樣做既可以保濕,也可以使其葉片保持清潔的狀態。另外是對於肥料的處理,冬天對這個一般是沒什麼需要的,即使要施加一點,也要特別注意濃度,不能使用過於濃的肥料。
3、修剪:在冬季來臨之前,我們可以對它剪剪枝以幫助它過冬。我們應該剪掉那些徒長的枝條、病弱的枝以及過密的枝條,既有利於越冬,又可以使它更加美觀。
⑥ 越南男子帶盆景樹參展,出75萬購買都嫌價格低,這顆盆景樹為何如此之貴
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作為材料的自然景觀藝術品。盆景起源於中國。因其美感,藝術效果深受周圍各國人民的喜愛,順勢也培養起了類似中國的盆景市場。
在越南會舉辦盆景展覽,其中有一位越南男子,帶來了他珍貴的盆景,十分壯觀美麗,立即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總結,這個盆景之所以這么貴,因其養育成本,運輸費用,加上獨特的造型。使得這個盆景如此之貴的原因。要想買盆景,進入盆景市場,還需要下一番苦功夫,了解行情再購買,避免被騙,也能順心如意的買到自己喜愛的盆景。
最後,關於這個如此高價格的盆景,你們有什麼看法呢?你們覺得值得嗎?
⑦ 靈芝盆景怎麼養
靈芝出芝後是靈芝藝術造型成形的關鍵時期,創造適宜靈芝生長發育的條件,培專育出適宜的造型。段木栽屬培、瓶栽或袋栽等都可以選用製作靈芝盆景。控制靈芝子實體造型方法有:
(1)生長條件調節
通過對溫度、濕度、空氣、光線等環境因素來改變靈芝生長是最主要形成造型方法。
(2)物理方法
通過施壓、切割,進行抑制與切除,從而改變不同方向生長態勢。也可通過嫁接方式將生長點引入芝柄處、芝蓋底部等部位,進行人為調整生長點方向、生長角度,造成靈芝子實體具有多方向、多層次立體造型。結合人工截枝、嫁靠接、化學葯物處理培育出形態各異的靈芝。同時,要進行仔細修整,精心裝飾,以提高其觀賞及商品價值。將靈芝造型結合傳統的盆景工藝配以枯木、樹樁、奇石等,變成為古樸典雅、造型奇特的工藝品。盆盤可選用多種形狀的陶盆、瓷盆、木盤、塑料盤等。配盆時,尚應根據盆景的種類、形狀、大小與色澤進行選擇。
⑧ 這是什麼植物(附圖)
吊竹梅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5%F5%D6%F1%C3%B7&z=0
⑨ 盆景迎客松怎麼製作
選擇地栽赤松原始樹相,由下而上,層層片扎,最後收頂。此過程的要點在於回將不必要的答亂枝剪除,使該枝所形成
的葉片與上部的枝條分離,達到層次分明的效果。
從上部的枝條中分解出3個枝條並扎片,一枝向左,一枝向左後,一枝向前。向前的一枝又分解為兩枝,一枝向左前,一枝向右前。
將向左前的分枝進行收頂,將向右前的分枝進行收頂。該樹樁經蟠扎造型後,層次分明,收放有致,藏露結合,樹形飄逸,體現出初作人較為深厚的藝術功底。
(9)興越盆景擴展閱讀:
養殖方法
1、花土:養迎客松的盆景,需要使用相對排水能力比較好、養分含量比較高的沙質花土。比較推薦使用河沙和腐葉土混合製成。
2、溫度:它喜歡溫暖,最好將它養於20℃左右的環境之中。它不喜歡環境溫度有太大的變化,所以養護時,應注意盡量保持氣溫恆定,不要將它放在忽冷忽熱的環境之中。
3、澆水:需要水分來幫助生長,當它的花土稍干之後,就要為它澆水。不過冬天時,可以每5-10天澆一次,以免澆多了讓它受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