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蠟梅盆景圖片大全

蠟梅盆景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1-02-28 09:14:56

盆栽臘梅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盆栽臘梅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土壤。養殖蠟梅最好選擇疏鬆、肥沃、排水性好的沙專壤土。

2、水分屬。盆栽初期要及時給植株澆水,每次澆水要澆透,但盡量不留澆水,以防土壤中有積水導致植株根部腐爛。盆栽蠟梅時通常可以按照干透再澆水的原則給植株澆水,這樣澆水更有利於植株生長。

3、施肥。蠟梅在生長過程中對肥料的需求量較高,5~6月種植時需要每隔一周給植株施一次腐熟餅肥水,給植株補充養分。7~8月是蠟梅花芽形成期,這時養殖需要每半個月給植株施一次稀薄有機肥。

注意:蠟梅具有很強的耐寒能力,但盆栽時需要在花芽膨大期將植株移植到室內溫暖處養護,這時最好將室內溫度控制在10度左右。蠟梅萌發力很強,養殖時需要在花朵凋謝後及時給植株修剪枝條,這時主要是將植株上徒長的枝條剪掉。

❷ 怎麼把臘梅花養成盆景

想把臘梅育成樁頭盆景,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由於臘梅具有生長力強、根際回 萌生分枝多的特性答,故在自然條件下,枝條幾經砍伐、就能形成不平凡的古怪老根。可留幾根壯枝,其餘剪去,移人盆中。盆土採用天疏鬆的壤上。老根疙瘩上多堆壅泥土,並保持潮潤,使其成活.以後逐年換盆時漸漸剔土提根,逐漸形成蒼勁古雅的樹形。遇老根是狗蠅臘梅,可用靠接方法換上優良品種。巧修技 早春花謝後進行回剪,基部保留三對芽,促使臘梅多抽枝,或者在新枝長出2~3對芽後摘去頂芽,促進萌發副梢。夏末秋初要修去當年生新枝頂梢,使中下部枝條花芽發育充實、飽滿。但是,盆景臘梅,修剪要慎重,注意保持樹樁的優良美態,一般採取摘心的辦法,促使花枝粗壯。少澆水 臘梅怕澇,土壤濕度過大臘梅生長不良,影響花芽分化和開放。盆栽土壤保持半墒即可,露地在雨季尤其要防止積水。春季每十天半月澆水一次,如春旱風大,可2-3天澆水一次,要保持土壤濕潤;夏季要適當增加澆水量 ,保持土壤絕對濕潤;秋冬季只要土壤微微濕潤即可。

❸ 盆栽臘梅花怎麼養,臘梅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地栽。臘梅地植應選背風向陽處,移植時間多在冬、春二季,苗的根部須帶土團。栽植前,在定植穴內施足糞肥、廄肥或腐熟的豆餅等作基肥。施基肥後,在肥上蓋上一層薄土隔開,再放苗填土。栽植後,要及時澆水並適當修剪。
(2)盆栽。盆栽臘梅,培養土應選用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上盆後要及時澆透水,並放在陰棚下緩苗約一個月,再放在庭院內或陽台上陽光充足處養護。
養護要點:
1、施肥
地裁臘梅管理上可以粗放些。一般每年6-9月份,每隔20天施1次液肥(可用骨粉和餅肥泡水,充分腐熟後施用),這樣可以保證枝葉、花芽發育良好。
盆栽臘梅,平時要經常追肥,以促其形成大量花苞,否則開花稀少。一般每年5-6月間每隔7天施1次腐熟的餅肥水,肥、水比可按3:10配合。7-8月間為臘梅花芽形成期,施肥可每隔15-20天1次,且肥水的濃度應稀一些,肥與水的配比以1:5為好。這樣有助於花芽分化。所施肥料必須充分腐熟,不然會爛根。秋後再施1次干餅肥,以供開花時對養分的需要。入冬後要讓盆土偏干一些,不再施肥,否則花期縮短。
2、澆水
地栽臘梅初冬前澆1次水,花謝後施1次肥,並澆1次水,平時一般不澆水,只有天氣太旱時可適量澆水。
盆栽臘梅澆水應掌握干透再澆水的原則,不可多澆,盆土不宜過濕;但也不可過干,過干則花開不整齊。
3、溫度、光照
盆栽臘梅,12月份移入室內。如果室溫高,元旦前即可開花;但若室溫低,花期可延遲到春節前後。花後應移往陰涼處,防止過早抽新梢和葉,影響花芽分化,對來年開花不利。
4、整形修剪
臘梅萌發力強,花後要及時修剪,一般將花枝20厘米以上部分剪除,並將前一年的伸長枝剪短,留1-2對芽即可。這樣可使養分集中於抽發新枝,並為翌年開出色艷朵大的花創造有利的條件。
5、繁殖
臘梅的繁殖可用播種、壓條、嫁接、分株等方法。播種法因不易保持花卉的原有優良特性,故一般不採用。採用較多的是嫁接法,嫁接又有切接和靠接兩種方法,而又以切接最為常用。
切接的時間約在3月中旬,最好在臘梅葉芽剛萌發至米粒大小時進行,若等到葉芽發得過大或已發出葉後再切接就不易成活。切接通常用狗牙臘梅的實生苗為砧木,以素心或磐口臘梅等珍貴品種為接穗。接穗宜在1個月前就選定1年生粗壯而較長的枝條,將其項梢截去,這樣可使養分集中到枝條中段的芽上。接穗長7-8厘米,留取1-2對芽。削接穗時不可削得太深,以稍留木質部為准。砧木從離地面5-6厘米處剪斷,從砧木直徑的1/3處向下切,劈開4-5厘米,把臘梅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對准形成層。接好後用軟麻皮綁扎牢,然後用疏鬆土壤把砧木和接穗一起封住,直至把接穗頂部蓋沒。此後要保持土壤濕潤。1個月後,松開封土,檢查是否成活,若已成活,則抹除砧木上的其他新芽,以促接芽成長。接著仍將鬆土蓋在上面,以免剛接活的嫩芽受到風吹日曬而死亡。再過1個月後逐漸去土,讓芽苗逐漸接受陽光。用此法繁殖的臘梅生長旺盛,當年可長至50厘米左右。

❹ 臘梅樹,臘梅樹盆景如何種植養護

澆水:在平時對它的澆水要以維持土壤的半濕潤為最佳的,而在雨季是要注內意排水的,為了防止土壤的積水。容乾旱的季節是需要及時的為它補充水分的,而在開花的 期間土壤要保持適度的乾旱,也不能夠澆水過多了。盆栽的臘梅在春秋兩季,盆土要不幹不澆的原則,而在夏季每天的早晚都需要澆水一次的,水量也要視盆土的干 濕情況而控制的。

施肥:每一年的花謝以後就要施一次充分的腐熟的有機肥,在春季新葉萌發後到6月的生長季節,追施腐熟的有機肥和磷鉀肥混合液;秋後再施一次有機肥。每次施 肥後都要及時澆水、鬆土,以保持土壤疏鬆,花期不要施肥。盆栽蠟梅,上盆初期不再追施肥水,春季要施展葉肥,每隔2-3年翻盆換土一次,在春季花謝後進 行,同時換掉1/3的盆土。

❺ 臘梅花怎麼養,臘梅花盆景圖片賞析

想把臘梅育成樁頭盆景,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由於臘梅具有生長力強、根際 萌生分枝多的特性,故在自然條件下,枝條幾經砍伐、就能形成不平凡的古怪老根。可留幾根壯枝,其餘剪去,移人盆中。盆土採用天疏鬆的壤上。老根疙瘩上多堆壅泥土,並保持潮潤,使其成活.以後逐年換盆時漸漸剔土提根,逐漸形成蒼勁古雅的樹形。遇老根是狗蠅臘梅,可用靠接方法換上優良品種。巧修技 早春花謝後進行回剪,基部保留三對芽,促使臘梅多抽枝,或者在新枝長出2~3對芽後摘去頂芽,促進萌發副梢。夏末秋初要修去當年生新枝頂梢,使中下部枝條花芽發育充實、飽滿。但是,盆景臘梅,修剪要慎重,注意保持樹樁的優良美態,一般採取摘心的辦法,促使花枝粗壯。少澆水 臘梅怕澇,土壤濕度過大臘梅生長不良,影響花芽分化和開放。盆栽土壤保持半墒即可,露地在雨季尤其要防止積水。春季每十天半月澆水一次,如春旱風大,可2-3天澆水一次,要保持土壤濕潤;夏季要適當增加澆水量 ,保持土壤絕對濕潤;秋冬季只要土壤微微濕潤即可。

❻ 臘梅怎麼做成盆景

造型:
1.刀切折枝。根據蠟梅枝脆創口癒合快、易折、不易蟠扎等習性而作的造型設計,一般在生長期都可進行,但最好是芽剛萌動而未展葉時。刀切下時與枝的縱軸呈45°角,深可達直徑的三分之二。一般根據折枝角度的大小,角度小者可淺,角度大者可深,以不將枝折斷又能達到需要形狀為度。折好後可用鐵絲固定,切口可用塑料帶包紮,切口癒合後才可拆除。


2.蟠扎。在生長期進行時可用刀切折枝後,也可在克水後蟠扎。一般用鐵絲蟠扎後,逐次達到要求。


3.修剪。一般在花尾期,結合整枝造型。將與主枝造形不配合的枝條剪除,在葉腋前0.5-1cm 斜 45°下剪。對葉腋的芽向,應予特別注意。


4.摘心。這是一種重要的造型方法,一般有2~3 對葉,即可摘心,必要時一對葉也可。一年可摘心2~4 次,使主枝快速成型。


枝乾的造型大約有4 種方式。
(1)上伸枝式,也稱鹿角式。主枝分枝及小枝主要是屈下向上,由少到多生長的,形式較自然,主要靠修剪和摘心成型。


(2) 橫枝式,主枝和分枝近水平生長,小枝可略向上,由蟠扎、修剪、摘心綜合成型。


(3)垂枝式,主枝曲,分枝、小枝均向下,主要用蟠扎、刀切折枝成型。


(4) 蟠曲式,主枝、分枝均有較大彎曲,小枝可彎可直。可有蟠扎、折枝成型,也可修剪、摘心成型,給人以古奇、優美之感。

❼ 臘梅怎麼做成盆景

第一步、取材與培育
採用山地野生蠟梅老根樁下地培育,製成蠟梅古樁,較為普遍,收效亦快。方法是:選取多年砍伐萌生的老樹樁,掘回後,注意保護根系,修剪枝條。選擇光照適中,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方進行「養胚」,成活後移至盆內培育。如是狗蠅梅老樁,則可選素心蠟梅進行嫁接,成活後即可按需加工造型。
第二步、上盆過程
選盆:蠟梅宜用紫砂陶盆,也可用釉陶盆。一般實生苗蠟梅多用圓盆、方盆、六角盆等,蠟梅老樁可用中深的馬糟盆或海棠盆,懸崖式多選用千筒盆。色澤以深紫色或赭紅色較好,以映襯蠟黃色花朵,增加其觀賞效果。
用土:蠟梅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的沙質壤土為好。盆栽常用腐熟的田園土或腐葉土摻拌20~30%礱糠灰作培養土。
栽種:移栽蠟梅多在花早春進行,以3月上旬花莖新芽萌發前後為宜。一般宜斜栽,便於造型時取勢。栽前可進行一次整形修剪。上盆時盆底可施足基肥。
第三步、整姿造型
蠟梅的造型整姿以修剪和摘芽為主,攀扎為輔。河南鄢陵縣西姚家村素有「鄢陵蠟梅冠天下」之稱。其傳統造型藝術有「屏扇梅」、「疙瘩梅」、「懸枝梅」等,尤以屏扇梅最受歡迎,其造型過程:時間宜在3~4月期間,用「滾刀法」和「龍刀法」使主枝扭曲螺旋上升,在芽剛萌動時於待彎處斜切一刀,刀口斜入,深度達枝幹直徑2B3。小心彎折,使裂開的木質部上段支在下段上,用立桿扶住新做彎的主幹,用繩縛好。再把各枝條頂梢全部造成向下。切口在1個月內要塗泥,並保持不掉,隨掉隨補。基本骨架形成以後要注意修剪,及時摘心,以維持屏扇造型。
蠟梅與梅花雖不屬同科,但花期相近,花朵、香氣亦相似。蠟梅色嬌香郁,不減紅梅,故可借鑒梅花的造型原則:「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梅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合不貴開」等。故主幹宜斜橫,枝葉宜疏展,樁老顯遒勁。傳統造型除河南鄢陵的「屏扇式」、「疙瘩式」、「懸枝式」外,還有「順風式」、「垂枝式」、「游龍式」等,現在造型,樹形大都以斜乾式、自然式為主。
臘梅盆景的製作過程詳解_栽培養護_花商學院_南北花木網
http://www.1818hm.com/huamu/show-371.html

❽ 臘梅盆景多少錢 臘梅盆景價格介紹

一分價一分貨,淘寶上有,一般3年嫁接的在30元左右。好的就貴點,像是鄢陵臘梅專,3年嫁接的就得屬將近50.。還有嫁接的4年,5年苗。盆景的話,選老樁就得10年以上的。10年你上的都在200以上了吧.20年樁型好的幾千到幾萬的都有可能!

❾ 臘梅盆景怎麼製作,臘梅盆景怎麼修剪

1、場所。蠟梅盆景宜放置於避風向陽處,忌寒風;夏季略須遮蔭,冬季盆栽的在氣溫低於1℃時應移至室內越冬。
2、澆水。蠟梅較耐旱,有「旱不死的蠟梅」之稱,但也不可過旱。平時盆土可略帶幹些,澆水要「見干見濕」,不澆則已,澆則澆透。伏天是花芽形成期,不可缺水,應早晚各澆一次水;秋後落葉時,盆土可偏幹些,每隔5~7天澆一次水。
3、施肥。蠟梅好肥,在4~6月花芽形成前期宜隔10天施一次餅肥水。6月底至入伏前,每周追施一次氮磷相結合的稀薄肥水,促使花芽形成。伏天追施1~2次,肥宜薄。秋後再施1次即可。換盆時可在盆底施足基肥如骨粉、豆餅等。
4、修剪。要使蠟梅連年枝繁花茂,修剪和摘芽極為重要。【修剪一般在3~6月間】,8月後停止。每年開花後應隨即將老的花枝截短,每枝最長只留15~20厘米。待新枝長出2~3對芽之後,就摘去頂芽,不久又長出旁枝,待長至10厘米後,再摘芽一次,如此反復數次,直至花芽基本形成。還要疏剪各種影響樹形美觀的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對生枝、徒長枝以及過密、瘦弱的枝條。花諺有「蠟梅不缺枝」之說,故蠟梅可重剪。
5、 翻盆。蠟梅盆景宜隔1~2年翻一次盆,時間以冬末春初花謝後為好。翻盆前可先摘去已萌發的芽,約經5天後,隱芽萌動膨大時再移植。翻盆時去掉2/3的舊土,剪去爛根、枯根,修除過長的老根。換以凍酥的塘泥土或富含腐殖質的腐葉土,摻拌適量的礱糠灰和沙土。
6、 防治。蠟梅盆景通常擺放在通風透光的地方,一般發生病蟲害較少。因擺放過密、光照不強、通風條件較差,有可能會發生枯枝病和葉斑病,可用多菌靈、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個別植株會有少量的紅蜘蛛、介殼蟲和粉虱等蟲害危】防治。
7、增施磷鉀肥
臘梅盆景的花芽多孕於當年生的春梢短枝上,一般每年6月新梢木質化後進人花芽分化階段,7月一9月花芽分化結束並發育完全,夏梢和秋梢不能形成花芽,因此,夏季需每隔半月增施一次磷酸二氫鉀或硼酸,濃0.5%為宜。葉面噴灑或盆土澆施均可,能大大提高盆栽蠟梅的孕蕾率和加快花芽的生長發育。
8、日常養護
蠟梅盆景花謝後萌芽前結合更換盆土、進行整形修剪,剪除枯死(根)枝、病蟲枝、過密(根)枝等影響樹形的各類枝條;並對所有要留的一年生枝條,根據各自部位形態的需要,一般留1至3對芽進行短剪,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其所發的新梢生長正常、樹型豐滿、節密枝粗、花芽密集,為後期蠟梅盆景多孕花蕾、開花繁密,打下良好基礎。

熱點內容
宜家大盆栽 發布:2025-05-16 02:12:36 瀏覽:551
盆栽蒜能開花 發布:2025-05-16 01:47:33 瀏覽:145
七夕夜晚過後 發布:2025-05-16 01:45:09 瀏覽:964
蘇氏荷花酒 發布:2025-05-16 01:44:19 瀏覽:774
依蘭花兒 發布:2025-05-16 01:43:45 瀏覽:520
合肥有媞亞花藝嗎 發布:2025-05-16 01:37:59 瀏覽:881
劍蘭花系列 發布:2025-05-16 01:37:59 瀏覽:496
逸和花卉 發布:2025-05-16 01:32:59 瀏覽:345
新豐縣櫻花 發布:2025-05-16 01:30:41 瀏覽:237
十八歲姑娘一朵花廣場舞 發布:2025-05-16 01:25:44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