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雛菊圖片
1. 誰有小雛菊的圖片啊,越多越好,最好無水印,豎版的
2. 盆栽小雛菊怎麼養
小雛菊不耐高溫,喜歡涼爽的生長環境,常見的小雛菊有單瓣和重瓣兩種,小雛菊多分布於我國的西南地區,但近幾年的栽種范圍也越來越廣,那麼我們在養護小雛菊時怎樣才能讓小雛菊生長的更加旺盛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種養護小雛菊的技巧。
1·土壤
小雛菊對於土壤的要求並不嚴格,但是想讓小雛菊生長的更好,我們就需要選擇更加肥沃透氣的土壤來種植,我們可以自己配製營養土,用腐葉土、園土、細河沙等混合,我們就能製作成適合小雛菊生長的土壤,也可以在土壤中添加煤渣,對小雛菊的生長也非常好。
2·養分
雖然養分適宜的土壤能讓小雛菊健康生長,但是想讓小雛菊生長的更旺盛就需要給小雛菊補充充足的肥料,我們在施肥時要注意薄肥勤施,可以每十天左右施加一次稀釋後的復合肥或者有機肥液,將復合肥和水溶肥交替施加能讓小雛菊生長的更加繁茂。
3·水分
小雛菊喜歡微微濕潤的生長環境,不耐澇,如果土壤過於潮濕也會導致小雛菊生長不良,根部會因為土壤過於潮濕而導致腐爛,我們在日常養護小雛菊時要注意見干見濕,要注意花盆底部的排水孔不受堵塞,這樣才不會讓盆內出現積水。
4·光照
小雛菊喜歡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但是小雛菊也比較耐陰,我們在養護小雛菊時要注意將它放置在採光好的環境中養護,夏季光照強烈要注意遮陰,春秋冬三季我們就要讓小雛菊盡量多接觸陽光,這樣能讓小雛菊的花朵顏色更加鮮艷。
上面介紹的幾點就是關於小雛菊的養護技巧,如果你也喜歡小雛菊,按照上面介紹的幾點來注意養護,我們家裡的小雛菊就能生長的更加旺盛。
3. 給我幾張好看的小雛菊花的圖片,清晰的
採納吧~(≧▽≦)/~啦啦啦
4. 雛菊盆栽怎麼養才能更好
雛菊復是喜歡陰涼的植制物,所以就一定要放在陰涼的地方,要不然就會很容易乾死。
就像我們都知道菊花基本都是秋冬開花的,所以就可以看出來,菊花是喜陰的,雛菊也是這樣啊,都是菊花一類的。
我們這里路邊有很多的野菊花,都是長在樹蔭下的開花比較好,但是如果實在太陽下的,長的就不是那麼好了。
夏天的時候一定要把盆栽搬到室內,要不然雛菊就會很容易枯死。
一定要經常給盆栽翻土,因為雛菊是需要經常澆水的,如果不經常翻土的話,雛菊就會容易根部缺氧,這樣的話,根部就會很容易腐爛。
我家裡的雛菊都是我姥爺照顧的,這些盆栽都是在我家的屋檐下面放著,這樣雛菊長得比較好,而且我姥爺差不多半個多月就會給雛菊翻一次土。
每次開花的時候都是特別的漂亮。
5. 盆栽的雛菊怎麼養啊
答:
盆栽雛菊既可於8月中下旬播種繁殖,又可分株繁殖,但大花復瓣品種,播種繁殖變異大,難保其優良品種的特性,故多用分株繁殖。而分株繁殖的關鍵在於確保其安全度夏,因其喜涼爽,畏炎熱,28℃ 至30℃時長勢逐漸衰退,管理不好,就會枯萎而死。
5月花謝後施一次稀薄的氮肥。夏季及秋初,將其移至通風良好、散射光充足的半陰處,如高大的樹下、北向陽台等處,避免中午前後強光直射,可見早晨或傍晚的斜射光。3天至5天見盆土干即澆少量水,不可過濕,雨季要將漬水隨時排掉,否則易爛根死亡。
9月逐步多見陽光,並施一兩次淡薄的氮肥,國慶節前後將其從原盆脫出來,抖掉泥土,把叢生的植株帶根分為單株或雙株。用腐葉土與菜園土混合作培養土,並加少量氮磷鉀復合肥、骨粉作基肥,盆底墊層碎硬塑料泡沫塊,以利透氣排水。小盆種1株,中盆種2株至3株,澆水後置半陰處,10天後移至日照充足處,盆土要見干見濕,不可漬水,15天至20天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或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黃河以南冬季不用入室,它可耐-10℃的低溫和霜雪,黃河以北可於-5 ℃時移入低溫室(5℃左右)越冬。
在南方1月可見花,長江流域2月可見花,一直可開到5月下旬或6 月上旬,由於花期較長、花又多,花期每月要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或0 .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以保證後期花的營養需要。花後結籽要注意收取,否則易脫落。播種繁殖者在8月中下旬播後置半陰處,常噴水保濕,9月移至光照充足處,國慶節前後帶土上盆定植,其他管理與分株繁殖相同。
6. 盆栽雛菊怎麼養才好
雛菊是一種小巧玲瓏的觀花植物,它們是草本植物,枝莖比較柔軟,非常適合布置陽台以及客廳。這種植株高度非常有限,一般不會超過五十厘米。而且分枝比較多,綠色的葉片看上去很平凡,但是顏色鮮艷的花朵卻看上去非常天真爛漫,因此贏得了人們的喜愛。
現在雛菊已經成為人見人愛的盆栽植物,在國內有很多花友都特別喜歡它們。有些朋友將其養殖在陽台上,開花的時候陽台非常漂亮,五顏六色的雛菊看上去花團錦簇,讓人心情也變得特別好。
不過養殖雛菊也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只有這樣它們才能生長更為繁茂,而且還能開出特別漂亮的花朵來。
1、雛菊喜歡生長在比較肥沃的土壤之中,朋友們在上盆的時候就要在基質中拌入一些有機肥。而且在植株的生長期間還要定期追施肥料。在雛菊的生長季節追施一些復合肥,會讓雛菊長得更為茂盛,還能起到延長花期的作用。
2、在雛菊的生長過程中,光照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們要每天保證植株八小時左右的光照。這樣它們才會植株變得更為粗壯,葉色也會十分嫩綠。在花期的時候讓植株接受光照,還能增加花量。
3、給雛菊澆水需要特別注意,如果積水較多的話,植株容易出現灰霉病。朋友們為其澆水之後一定要放在通風的環境中,這樣能減少病蟲害的生長。此外夏季養護的過程中,還要注意降溫,不然植株很容易因溫度過高而出現倒伏的情況。
如果朋友們想讓雛菊生長更加迅速,可以用移植的方式,多為雛菊換幾個花盆。這樣它們的根須會越來越多,植株也會變得十分茂盛。
【伊秀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7. 想種盆雛菊花,可具體的步驟是怎麼樣的啊
雛菊是二年生草本植物,高約10至15厘米左右。葉基生,匙形,頂端圓鈍,基部漸狹成柄。頭狀花序單生,花葶被毛。舌狀花為條形,雌性,開展;管狀花兩性。瘦果倒卵形,扁平,有邊脈,被細毛,無冠毛。
雛菊生態習性耐寒,喜陽光充足、冷涼氣候。不耐陰、不耐高溫和嚴霜。在炎熱條件下開花不良,易枯死。
種植方法:
階段一、穴盤育苗階段一:胚根萌發階段從胚根穿破種皮開始,幼根接觸到土壤,到長出子葉為第一階段。溫度應保持在18℃。種子發芽具好光性,故播種時無需覆土,但需保持栽培介質的濕潤,切勿於本階段出現介質乾燥的情況。此階段pH值保持在5.5至6.2之間,相對濕度為100%。應避免陽光直射,在播種後對種子進行遮陰。
階段二:子葉出現及生長階段
從長出子葉開始,到長出真葉為第二階段。溫度仍保持在18℃。適當降低栽培介質的濕度,但仍不可太過於乾燥,濕度大約在70%至80%,能使其根系扎入介質吸收養分供子葉的伸展。第一、二階段,需14至21天時間。
階段三:真葉生長和發育階段
從長出真葉開始,到有80%的種苗可以出售為第三階段。溫度降低至15℃左右。空氣濕度也需逐漸降低,兩次澆水間可讓基質有一個干透的過程,從而形成干濕循環,利於促進根系發育。
階段四:煉苗階段此階段根系已經形成完好,種苗基本上可以出售,並且通過煉苗而變得耐寒,這個階段持續7天左右。溫度、濕度、施肥濃度基本和第三階段相同。應注意及時移栽上盆。第三、四階段,需7至14天時間。
二、栽培管理
1.移栽上盆
經過煉苗後即可移植,可採用12厘米口徑的營養缽或花盆進行移栽上盆。上盆後及時澆透定根水。對用於盆栽的產品來說,在10月初移植要比在10月底移植更好些,因為如果在10月初移植,那麼在霜凍到來之前,植株的根系就可以在容器中生長牢固。
2.基質採用疏鬆、排水透氣性良好的栽培基質,基質中粘土含量為15%至30%,可加入15%左右的有機肥料(例如堆肥),每立方米基質中施加1千克的完全平衡肥料,2千克的緩釋肥。
3.水分應在上盆後澆一次透水,兩次澆水間可讓基質略干,再澆足水,遵循間干間濕的原則,有利於根系生長發育。應注意保持基質濕潤,但不要飽和。在發蕾時應該控水,防止花莖太長。
4.溫度生育適溫為10℃至12℃。室外栽培時需進行覆蓋。為得到良好的植株品質,盡可能將雛菊置於冷涼的條件下栽培,但要避免霜凍,防止植株受凍。雛菊在5℃以上可安全越冬。溫度低於6℃,生長相對緩慢,推遲花蕾的形成;溫度高於12℃,導致植株葉片增大,花莖細弱,開花數量減少,生長勢衰減。室外氣溫逐漸溫暖後應注意及時通風。
5.光照在生長期和開花期都需較高的光照強度。剛移植的植株光照不應太高,光照充分可促進植株的生長,葉色嫩綠,開花量增加。但霜凍時期要部分遮陰,避免陽光直射。
6.肥料每7至10天交替施用水溶性肥,濃度為150ppm至200ppm。雛菊根系對基質中過高的鹽含量敏感,所以要避免鹽含量過高,同時應避免銨過量和氮濃度過高。10月初不要對植株進行施肥;在冬季應減少用肥量;在春季可施用氮鉀平衡肥。在澆水肥前應讓介質稍干,保持濕潤但不能潮濕。生長季節給足水肥,既可使植株長得茂盛,又可延長花期。
三、病蟲害管理
雛菊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霜霉病;蟲害有蚜蟲等。平時應加強病蟲害的預防工作。栽培時應避免密植,盡量保持通風、透氣、光照充足的涼爽環境條件,否則會造成植株細弱徒長。保持清潔,發現受感染的植株、葉片,必須隨時摘除清理。病害發生時,立即採取葯劑防治措施。
注意事項:
1.盡可能使植株在涼爽的栽培環境下生長,以利於植株的株形緊湊。
2.冬季相對濕度過高和植株葉片過於潮濕易引發灰霉病。栽培時可選擇稍微潮濕些的環境,但不能過濕。
3.雛菊是基葉簇生,不加強通風,基部易腐爛,從而感染病菌。
8. 雛菊怎麼盆栽,家庭盆栽雛菊的種植方法
1.雛菊的陽台盆栽的布置
雛菊花小巧玲瓏,可成片布置,也可單獨放置在茶幾的中央或窗檯上.成片布置可沿陽台邊緣或布置於一角。
2.雛菊的陽台盆栽四季管理
(1)秋季適合布置在南、東、西朝向陽台上。
9月初播種,待有5-6片葉時上盆定植。最好使用疏鬆、肥沃、排水好的壤土。移栽時注意遮陰。移栽成活後應放置於光照充足處培養,保證水分供應即可。春季不施肥.尤其是不能施氮肥,秋季生長過旺,抗寒性下降,冬季易遭受凍害。為增加其抗寒能力,秋末氣溫下降後應讓其在室外自然環境中接受寒冷鍛煉,下霜前移人有光照的室內或封閉陽台內培養。
(2)冬季適合布置在南、東、西朝向陽台上.
雛菊較耐寒,但現在很多雛菊的園藝品種均需在保護地栽培,以防霜、雪、冰凍的侵害。應在有光照的封閉陽台內。保持土壤的濕潤。如陽台氣溫較高(10℃),適合雛菊生長,可適當施肥,花期會提前。
(3)春季適合布置在南、東、西朝向陽台上。
春季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即可保持土壤的濕潤,適當施肥。
(4)夏季夏季枯死。
3.雛菊的陽台盆栽花期控制
將秋播的雛菊放置在10-15℃的環境下栽種,可將花期提前到元旦。春播可使花期後延至夏秋開花。但夏天炎熱地區如無降溫設施則不宜春播,因雛菊不耐高溫,夏天易死亡。
9. 盆栽雛菊怎麼養(高分懸賞)
盆栽雛菊既可於8月中下旬播種繁殖,又可分株繁殖,但大花復瓣品種,播種繁殖變異大,難保其優良品種的特性,故多用分株繁殖。而分株繁殖的關鍵在於確保其安全度夏,因其喜涼爽,畏炎熱,28℃ 至30℃時長勢逐漸衰退,管理不好,就會枯萎而死。
5月花謝後施一次稀薄的氮肥。夏季及秋初,將其移至通風良好、散射光充足的半陰處,如高大的樹下、北向陽台等處,避免中午前後強光直射,可見早晨或傍晚的斜射光。3天至5天見盆土干即澆少量水,不可過濕,雨季要將漬水隨時排掉,否則易爛根死亡。
9月逐步多見陽光,並施一兩次淡薄的氮肥,國慶節前後將其從原盆脫出來,抖掉泥土,把叢生的植株帶根分為單株或雙株。用腐葉土與菜園土混合作培養土,並加少量氮磷鉀復合肥、骨粉作基肥,盆底墊層碎硬塑料泡沫塊,以利透氣排水。小盆種1株,中盆種2株至3株,澆水後置半陰處,10天後移至日照充足處,盆土要見干見濕,不可漬水,15天至20天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或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黃河以南冬季不用入室,它可耐-10℃的低溫和霜雪,黃河以北可於-5 ℃時移入低溫室(5℃左右)越冬。
在南方1月可見花,長江流域2月可見花,一直可開到5月下旬或6 月上旬,由於花期較長、花又多,花期每月要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或0 .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以保證後期花的營養需要。花後結籽要注意收取,否則易脫落。播種繁殖者在8月中下旬播後置半陰處,常噴水保濕,9月移至光照充足處,國慶節前後帶土上盆定植,其他管理與分株繁殖相同。
10. 盆栽雛菊花是一年四季都開花嗎
盆栽雛菊並不是一年四季都開花,是分季節開花的,一般來講是在秋季開花,而且夏季因為天氣的原因有可能枯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