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園盆景
A. 春季盆景要怎樣修剪
春季盆景的整形修剪:對樹木盆景在立夏前後進行一次整形修剪非常必要,有助於保持樹木的優美形態,也可減少養分的損耗,提高樹木忍受乾熱氣候的能力。同時樹木盆景在修剪悶頭後,可使樹木重長新芽,增加其觀賞價值。
摘心:樹木盆景在開春後新技已長到一定的長度,在新枝木質化之前,用手摘去嫩梢先端的生長點,防止枝條過分生長,縮小枝距,保持樹木的一定姿態,促腋芽萌發,增加枝葉密度。柏類摘心一般從5月下旬開始,宜用手指,如用剪刀,傷口處會生銹色,影響觀賞。夏末可再摘一次。槭類、木本海棠、瓜子黃楊等較易抽發新梢的闊葉樹,一般將新梢2~3片(對)葉,去掉嫩頭,半月後會重新發出新梢,可再次摘去。經過摘心,可使枝葉繁茂,樹形豐滿。
摘葉:觀葉類樹木新葉剛展時最為美觀。對於榆、槭類、銀杏、石榴等落葉樹,可在夏季將不夠美觀的老葉全部摘除,約半月後就會長出令人賞心悅目的新葉。在摘葉前後一段時期,可追施2~3次腐熟液肥,保證發葉良好。
疏花、疏果:五針松、瓜子黃楊、柏類等到樹木的花果,無觀賞價值,可及時摘除,以免消耗養分。觀花、觀果類樹木,如花、果過旺,也需疏去部分花果以保持樹勢。可避免消耗營養,同時促使萌芽生長。
剪枝:一般在立夏前後進行。修剪的原則是美化樹形和有利於樹木生長。要考慮樹木的生長習性,不能影響開花結果。一般來說,枯枝和病蟲枝應隨時剪除並燒毀,防止蔓延、傳播;徒長枝也要剪除,如位置較好,也可剪短控制長勢。過密枝要疏除,使枝條疏密得當,並有利於通風透光;過長枝適當剪短;凡交叉枝、重疊枝和其它影響造型的枝條都須修剪;缺枝部分要注意誘導補枝,使樹形完整。修剪時還要注意:炎熱商溫時不剪,剪刀必須鋒利,剪口要光滑,較大傷口可封蠟保護。
B. 花草盆景的春季要怎樣管理
花草盆景的春季管理:花草盆景春季管理的遮蔽:不同類型的花草盆景對光線的要求不同。一些喜陰或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花草盆景,如蘭花、龜背竹、茶花、杜鵑、珠蘭、桅子等大都不適應夏季強光環境,要求蔭蔽度保持在50~80%左右。還有些花卉,如吊鍾海棠、君子蘭、馬蹄蓮、秋海棠、仙客來、天竺葵等性喜涼爽氣候,最怕炎熱高溫,在30℃以上的氣候條件下,常生長不良,往往呈現休眠或半休眠狀態。因此,夏季培育這寫花草盆景應將盆株置於稍見陽光的涼爽或通風的半蔭的窗檯、樹下、通道等處,有條件的可用葦簾或蔭棚遮光,切忌放在陽光下直接照射。氣溫過高時,還應經常在地面或植株葉面上噴水,以降低溫度。
花草盆景春季管理的防水:許多花草盆景夏季生長旺盛,可適當多澆些水,但不是澆水越多越好。夏季雨水較多,花盆內容易積水,若不及時排除盆內積水,土壤中的水分形成飽和狀態,盆土嚴重缺氧,會造成花卉的死亡,特別是仙人掌類和一些肉質根的花卉,如君子蘭、大麗花、龜背竹、四季海棠、菊花等,更要防止雨淋和雨後盆內積水。如遇澇害時,應先將盆株放於蔭處,除去積水,避免陽光直曬,少澆水,逐漸移至外面正常管理。
花草盆景春季管理的通風:夏季高溫多雨,空氣濕度大,花草盆景若通風不良,容易發生病蟲害,如紅蜘蛛、蚜蟲、白粉虱,以及白粉病、黑斑病等。因此,如遇陰雨不停,空氣濕度過大時,要加強通風。發現病蟲害應及時採用適當方法除治。
支架:一些高植株或莖空而脆的花草盆景品種,如大麗花、菊花、夾竹桃、綉球等遇暴風雨易倒伏折斷,因此,在夏季大雨來前要將盆景移至避風雨處,並需提前立支架綁扎固定。
花草盆景春季管理的修剪:對一些草本花卉可控制澆水次數和澆水量,以促使枝條壯實,開花繁多,避免徒長。同時,採取修剪的辦法對花卉植株之局部或某一器官進行剪理,如對串紅、翠菊、福祿考、百日草、千日紅、萬壽菊等,進行摘心,對菊花進行除芽、剝蕾等均可促使植株矮化,並能抑制枝條徒長。
C. 野外迎春花老樁怎樣做盆景
首先在冬春季節到野外選擇挖掘生長多年粗壯的老樁、根部要古樸蒼勁的植株, 以保根為主, 盡量保持完整的根系,除去傷殘、枯死根系, 將根系理順, 經初步修剪後深栽於盆中進行「養坯」。
盆土宜用沙質土壤,以利於毛細根的生長,栽種要深,最好將根部全部埋入土壤中,外面只留部分枝條,栽後澆透水,罩上塑料袋保溫保濕,放在避風向陽處養護,以後經常觀察土壤干濕程度,注意補充水分,等春季植株活穩後去掉塑料袋,進入正常的水肥管理。
迎春花在生長季節可放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澆水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每20至3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入秋後注意扣水,並增加磷鉀肥的用量,以利於花蕾的形成。平時可將枝條彎曲下垂的部分剪除,若新萌生的側枝又要彎曲下垂時,再將其剪除,這樣就能使所有枝條均呈直線形了。
按傳統欣賞習慣,梅花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合不貴開。在修剪時要注意枝條的錯落有致,疏密相見,長短有別,勿使枝條過密過繁。栽培中還應逐步去掉根部的土壤,露出古樸的根干,使之顯現出古梅樁的形態。這樣就可以將迎春花塑造的如同疏影橫斜的梅花盆景那樣,具有較高的觀賞性。
對於已經成型,具有觀賞價值的植株,可在秋季落葉後移入紫砂盆之類的觀賞盆,盆土宜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在黃河以南地區新上盆的植株冬季在室內光照充足處越冬,對於在盆中生長多年的植株還可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而在黃河以北都應移至室內越冬,但溫度不必過高,保持土壤不結冰即可,並注意適當澆水,勿使盆土過於乾燥。
開花前對盆景進行一次輕剪,使樹形更加完美,並施一些以磷鉀肥為主的肥料,不僅能使花大色美,而且還可以延長花期。花後對老枝進行一次重剪,每個枝條只保留2至3個芽,以促發新枝,達到枝條更新的目的,避免過早老化。
D. 椿景是什麼意思啊它和盆景有什麼區別
植物名稱:椿樹 拉丁文名: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 別
名:臭椿、樗樹。 科屬:苦木科 Simaroubaceae、臭椿屬。 形態特徵:落葉喬木,高達30米,干皮灰色,平滑或微縱裂,樹冠扁球形。鱗芽,小枝褐黃或紅褐色,有疏生點狀皮孔,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13-25枚,卵狀披針形,全緣或近波狀,葉基兩角各具1-2個圓形腺體。雜性同株,頂生直立圓錐花序,花雜性或單性,花色淡黃或黃白,翅果扁平,紡錘形,初黃綠,後轉紅,熟時灰黃褐色。種子扁平圓形,花期5-6月,果離9-10月。 識別要點:干皮灰色光滑,小葉葉基兩角各具1-2個圓錐腺體,葉片揉碎後有惡臭,因復葉與香椿相似,故名臭椿。這也是香椿與臭椿的最易識別之處。 產地分布:為中國原產種,栽培分布極為廣泛,北自遼寧南部,南至江西、福建,西至甘肅,東至山東、江蘇、浙江等省均有栽培。 椿樹 生長習性:喜光性樹種,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稍耐寒,耐乾旱,抗瘠薄,根系發達,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無論砂質、鈣質或輕鹽鹼土壤皆可生長,在深厚肥沃濕潤的土壤中生長最佳。為速生性樹種,在適宜的條件下,10年生幼樹可達9米,胸徑15厘米。不耐水濕,長期積水即會爛根死亡。萌櫱力、抗煙塵能力均強。對有毒氣體特別對氯氣的抗性最強。 園林用途:樹干挺直,樹皮光滑,冠如傘蓋,葉大蔭濃,夏季黃花,初秋果紅,是一個良好的園林綠化樹種。在荒旱、輕鹽鹼地區和廠礦附近作為行道樹種最為適宜。 繁育栽培:以播種繁育為主,播前先將種子除去種翅再用40℃水浸泡一晝夜,播後即可發芽整齊,椿樹雖耐瘠薄,但苗期卻應加強肥水管理。 品種: ①白椿(cv.Baichun):樹體高大通直,樹冠近球形,干皮灰白平滑,葉基腺齒小而不夠明顯,速生樹種,超過椿樹且木材良好。 ②千頭椿(cv.Qiantouchun):樹冠扁球形,分枝多而密,開張角度小,葉形較小。 ③紅葉椿(cv.Hongyechun):樹冠扁圓形,春季葉片紫紅色,夏季葉片轉綠但葉柄依然呈現淡紅色澤,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同屬常見種:刺椿(A.vilmoriniana Dode):枝幹、復葉葉柄、葉脈上均有稀疏短直棘刺,小葉11-17枚,葉背常有白粉及短柔毛,葉基兩角腺齒不夠明顯,花的發育不良,極少結實。
E. 有春花樹盆景製作的資料嗎
石斑木 - 植物信息
石斑木
名 稱:石斑木
學 名:Rhapniolepisindica.
別 名:春花、雷公樹、白杏花、報春花、車輪梅
科 名:薔薇科(Rosaceae )
屬 名:石斑木屬
分 布:華東、華南至西南;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熱帶季雨林及雨林區。
習 性: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宜生於微酸性砂壤土中,耐乾旱瘠薄。常生長在裸露低丘陵向陽山坡、溪邊、路旁、雜木林內或灌木叢中,在略有庇蔭處則生長更好。
石斑木 -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4米,枝粗壯極叉開。枝和葉在幼時有褐色柔毛,後脫落。葉片長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長(2~)4~10厘米,寬(1.2~)2~4厘米,先端圓鈍至稍銳尖,基部楔形,全線或有疏生鈍鋸齒,邊緣稍向下方反卷,上面深綠色,稍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網脈明顯;葉柄長5~10毫米。圓錐花序頂生,直立,密生褐色柔毛;萼筒倒圓錐狀,萼片三角形至窄卵形;花瓣白色,倒卵形,長1~1.2厘米;雄蕊20;花柱2,基部合生。果實球形,直徑7--10毫米,黑紫色帶白霜,頂端有萼片脫落殘痕。有1個種子。
石斑木 - 栽培繁殖
石斑木
一、播種繁殖
選種:播種前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挑選,種子選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播種能否成功。
1、最好是選用當年採收的種子。種子保存的時間越長,其發芽率越低。
2、選用籽粒飽滿、沒有殘缺或畸形的種子。
3、選用沒有病蟲害的種子。
消毒:消毒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指對種子進行消毒,另一個是指對播種用基質進行消毒。家庭對種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熱水浸種一刻鍾,然後再用溫熱水催芽12~24小時。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什麼病蟲都能燙死。
催芽: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12~24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簽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5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後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沖起來;
石斑木
播種後的管理: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
二、壓條繁殖
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15~30公分處把樹皮剝掉一圈,剝後的傷口寬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公分、寬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象裹傷口一樣把環剝的部位包紮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扎緊,中間鼓起。約四到六周後生根。生根後,把枝條邊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三、移栽:小苗裝盆或養了幾年的大株轉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質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薄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一周。
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F. 迎春花盆景要怎樣擺放
迎春花盆景的放置場所:迎春花枝條披垂,早春先花後葉,花色金黃,葉叢翠綠,版園林中權宜配置在湖邊、溪畔、橋頭、牆隅或在草坪、林緣、坡地。房周圍也可栽植,可供早春觀花。
藝術鑒賞:細長碧綠的青條上開出朵朵小黃花,似金梅、又似金腰帶,宋代詩人有一首贊美迎春花的詩:「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紛芳。」
寓意用途:迎春花為節慶的吉祥之花,可以作為過節時親朋好有的送禮之用。
G. 迎春花盆景怎麼養
迎春適應性強,喜光、耐寒、耐旱、耐鹼、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微酸、中性、微鹼性土壤中都能生長,但在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中生長最好。栽種一般在花凋後或9月中旬進行。
如欲培養成提根式,可在栽種時把根適當提高一些,但一次不要提得太高,否則對生長不利。因為迎春花是黃色的,栽種時宜選用淡藍、紫紅、黑色的盆缽,使盆缽和花的顏色相協調。如果栽培得法,它將春天黃花滿枝,夏秋綠葉舒展,冬天翠蔓婆娑,四季都充滿春意。
剛栽種或剛換盆的迎春,先澆透水,置於蔽蔭處10天左右,再放到半陰半陽處;養護一周,然後放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比較濕潤的地方養護。在冬天,南方只要把種迎春的盆缽埋入背風向陽處的土中即可安全越冬,在北方應於初冬移入低溫(5℃左右)室內越冬。
欲令迎春提前開花,可適時移入中溫或高溫向陽室內,如放置13℃左右室內向陽處,每日向枝幹葉噴清水1~2次,20天左右即可開花;如置於20℃左右室內向陽處,10天左右就可開花。開花後,室溫保持在8℃左右,並注意不要讓風對其直吹,可延長花期。花開後,室溫越高,花凋謝越快。
(7)春花園盆景擴展閱讀:
繁殖方法
1、扦插: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剪取半木質化的枝條12-15厘米長,插入沙土中,保持濕潤,約15天生根。
2、壓條:將較長的枝條淺埋於沙土中,不必刻傷,40-50天後生根,翌年春季與母株分離移栽。
3、分株:可在春季芽萌動時進行。春季移植時地上枝幹截除一部分,需帶宿土。也可干插,即在整好的苗床內扦插後灌透水。扦插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進行。生根後分栽,亦可分株或壓條繁殖。
H. 野外迎春花老樁怎樣做盆景
首先在冬春季節到野外選擇挖掘生長多年粗壯的老樁、根部要古樸蒼勁的植株, 以保根為版主, 盡量保持完權整的根系,除去傷殘、枯死根系, 將根系理順, 經初步修剪後深栽於盆中進行「養坯」。
I. 十大盆景名貴樹種排名是怎樣的
十大盆景名貴樹種排名有柏類盆景、松類盆景、羅漢松盆景、黃楊盆景、榕樹盆景、古梅專盆景、銀屬杏盆景、五針松盆景、六月雪盆景、九里香盆景。舉例介紹如下:
1、柏類盆景
柏是中國的一種長壽樹種;柏,品種居多,作為園藝栽培的主要有檜柏、龍柏、翠柏、偃柏、瓔珞柏、真柏、球柏等。雖然柏沒有美麗的花,但它姿態蒼勁,四季常青,在中國花苑裡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用它製作盆景,古樸高雅、發人幽思。
4、黃楊盆景
黃楊盆景一般採取的素材都是小葉黃楊。它是黃楊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性喜溫暖、半陰、濕潤氣候,耐旱、耐寒、耐修剪,屬淺根性樹種,生長慢,壽命長,是製作盆景的優良樹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