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劉氏盆景

劉氏盆景

發布時間: 2021-02-25 14:06:49

『壹』 興義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馬嶺河峽谷
安龍招堤
萬峰林
劉氏庄園
萬峰湖
陽光盆景
貞豐三回岔河答
何應欽舊居
魯布格深谷湖
貓貓洞遺址
泥凼石林
興義的特色景點很多,
也很漂亮,
你可以去看看,
個人推薦去萬峰湖和萬峰林。
興義中心的興義廣場也很有特色的。

『貳』 南天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盆栽南天竹怎麼養

南天竹,別名天竹子、貓兒傘、鑽磺、小鐵樹等。為南天竹屬常綠灌木。花期5~6月,果熟期10~11月份。野生於疏林及灌木叢中,也多栽於庭園。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也不耐旱。喜光,耐陰,強光下葉色變紅。適宜含腐殖質的沙壤土生長。

栽培管理要點:

秋季采種,采後即播;播後,蓋草木灰及細土,壓緊。第二年幼苗生長較慢,要經常除草,鬆土,並施清淡人畜糞尿;以後每年要注意中耕除草,追肥,培育3年後可出圃定植;移栽宜在春天雨後進行;栽前,帶土挖起幼苗,如不能帶士,必須用稀泥漿根,栽後才易成活;栽後第一年內在春、夏、冬三季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同時還要補栽缺苗。以後每年只在春季或冬季中耕除草,追肥1次。在冬季挖根時,把老株蔸部有根的小苗剪下栽種,栽培方法與種子繁殖法相同。南天竹栽後4~5年,冬季可砍收部分老莖干。6~7年後可全株挖起,抖去泥土,除去葉片,把莖乾和根破成薄片,曬干備用,十至十一月果實變紅或黃白色時採收曬干備用。

主要病害的防治:

莖枯病:發現病枝及時鏟除,並銷毀,冬季噴灑達科寧膠懸劑500倍液。

劉氏短須蟎:早春噴波美3度石硫合劑,內加0.3%合成洗衣粉;注意枝幹、樹皮裂縫等均要噴到;大量發生時,可選噴40.7%樂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73%克蟎特乳油2000倍液,葉背、葉柄等處都應噴到。

『叄』 南方建築都有什麼典型代表,說說看吧

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後種植著花草盆景,各處的樑柱和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宅第與園林融為一體。座座小樓,深深庭院,就像一個個藝術的世界。「古民居建築藝術的寶庫」——這是建築學家們對安徽古民居的稱贊。

『肆』 平頂山有什麼旅遊景點

蘇軾父子墓
位於郟縣城西27公里處的小峨嵋山東麓。背嵩陽,面汝水,山川秀麗,風景宜人。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蘇轍與其父蘇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歷史。蘇墳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許多珍貴的詩文碑刻。
葉縣

葉縣明代縣衙位於葉縣東大街,佔地16848平方米。整個建築群由41個單元,153間房屋組成。中軸線上自前至後布列著大門、儀門、大堂、二堂、三堂等主要建 築。輔助建築在其東西依次展開,布局合理,風格古樸,充分顯示了明代縣級政權官署衙門的規制和風貌。內設編鍾演奏廳、文物展室等,陳列300多件(套)文物,其中70多件為國內所僅有。
天印山風景區

融自然山水景觀和軍事文化景觀為一爐的天印山,又名方山,是以靈秀山水資源為依託、濃郁農家風情為特色、神奇軍情迷洞為主導的綜合性休閑度假區。天印山風景區(原名芳山生態園)位於河南省魯山縣讓河鄉境內,東鄰亞洲最大的航空展覽館,佔地8平方公里,因山有天印石而得名。相傳玉皇大帝為了安康社會,造福百姓,攜印來到人間,尋仁智者授印為官。久尋不遇,將印置於此風水寶地,得遇有緣人。日久幻化為天印石。世人參拜者眾多。至今玉皇大帝的指印還依稀可見。天印山頂有玉皇大帝廟,山腰藏仙人洞(500平方米);山南側舊有蓮花寺院一座,興於宋代,求官者絡繹不絕,現有遺址;山東側有蓮花峰,古時峰中有蓮花亭;山北側有蓮花湖,佔地900餘畝,群山環抱,林木蔥蔥,水波盪漾;山中有8百畝果園,玉樹瓊枝,花香果甜;新開發的大型軍事秘洞更是隱山遁林,巧奪天工……天印山融青山、綠水、奇石、密林、怪穴、迷洞、鮮果、神話傳說為一體,是一個開發潛力巨大的旅遊度假勝地。景區中煙波浩淼、風景秀麗的蓮花湖,神奇迷離、暗藏玄機的軍情洞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令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是天印山景區區別於周圍景區的一大亮點。...
魯山溫泉群

魯山境內的上湯、中湯、下湯、溫湯、神湯五大溫泉群綿延百里,平均水溫60℃-62℃,酈道元在《水經注·氵蚩水》中稱魯山溫泉「可以療萬疾」。開業迎賓不久的玉京溫泉酒店(准四星),為魯山溫泉旅遊增加了新動力。
十八垛景區
十八垛景區位於魯山縣與汝陽縣交界處,距平頂山市區100公里,屬伏牛山脈的外方山,面積約60平方公里,海拔在1200米至1600米之間,處於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區,氣候類型多樣化,原生狀態的植被保存完好,且呈垂直分布。
珍珠泉
在魯山縣西部,石人山北麓,311國道北一公里處,有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谷。傳說古代有一人,名叫李橋,時運不濟,採金釵石斛跌落湖中得一寶珠後時來運轉,所以此谷得名轉運谷。又名李橋溝。該谷兩岸,鬱郁叢叢,群峰峙立,竟奇斗峻;斷崖重重,險不可攀;奇石如塑,似人似物;石穴洞府,幽深莫測;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野果累累,芳香誘人;奇花異卉,漫山遍野;金秋紅葉、流丹似火。尤為著名的是谷中成群成串的飛瀑、龍潭及廣闊的湖面、依山勢高低錯落、飄逸灑脫、布局巧妙、緊湊合理,成為自然山水中的奇葩。
畫眉谷

畫眉谷生態旅遊區位於河南省魯山縣堯山鎮四道河村。距魯山縣城60公里,311國道穿村而過,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三蘇墳
三蘇墳,位於郟縣城西27公里處的小峨嵋山東麓。背嵩陽,面汝水,山川秀麗,風景宜人。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蘇轍與其父蘇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歷史。蘇墳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許多珍貴的詩文碑刻。
昭平區風景區

河南省昭平湖風景名勝區,2002年被國家水利部命名為國家水利風景區,是華夏劉姓的發祥地,也是一個水秀山青、自然風光獨特的旅遊勝地。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境內,總面積40餘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8平方公里。地處山區與平原結合部,丘陵起伏、溝壑縱橫、煙波浩淼。獨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一湖出平峽,萬源聚山川」的綺麗自然美景。湖波環繞的姑嫂奇石巧奪天工;聞名於世的墨子著經閣掩映在蒼松翠柏中;劉氏祖庭邱公城島隨湖水時隱時現,島上散落著史前、夏商、周漢時期的文物,有「中原文物寶藏」之美譽。湖東岸的劉姓始祖劉累墓地庄嚴肅穆,劉秀拜祖招兵台雄渾壯觀;魯陽公揮戈返日的傳說神秘動人;氣勢宏偉的攔河大壩,絢麗多姿態的平湖晚霞,令人嘆為觀止。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與自然風光的綺麗迷人,在這里匯聚,在這里永恆。休閑之餘,遊人可乘船游湖,觀湖光山色;可悠閑垂釣,品味燒烤;可乘溜索飛渡,尋找刺激;可冷、熱沐浴,洗刷疲勞;可品山珍、魚宴,美味佳餚。這里將陪伴您度過一個有滋有味的難以忘懷的休閑假日。
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

石漫灘水利風景區位於河南省舞鋼市,離舞鋼市區僅為2公里,東距漯河市65公里,北至平頂山75公里,對外交通十分便利。始建於1998年,這里山峰疊翠、草木送香、群山環抱、水映青山,是「逐煙波於四時,賞彩霞於朝暮」的好去處。石漫灘以秀美的風光,山水林城融為一體的鮮明個性,於二○○一年被批准為首批國家水利風景區。
靈山寨自然保護區

雞公山風景區

雞公山雄踞三關之間,被譽為「避暑勝地」,青分楚豫,氣壓嵩衡,蜚聲中外。
清涼寺汝官窯遺址
河南 / 平頂山

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分布在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內及村南台地上,是宋元時期(960年-1368年)一處規模較大的窯場。在宋代的五大名窯中,汝窯被列為其中之冠。
石人山自然保護區

石人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西部,地處伏牛山東端,總面積達268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頂以海拔2153米的高度高出黃山最高峰蓮花峰達300多米。

石人山古稱堯山,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得名。戰國時,偉大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墨翟降世於堯山腳下。
昭平湖風景名勝區
河南省昭平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魯山縣城西10公里處面積40餘平方公里,是依託原昭平台水庫開發建成的年輕的風景名勝區。它橫斷沙河,形成了高峽平湖,面積約38平方公里的湖面一望無際,水面浩瀚,容量達6.5億立方米。水庫內有金山島、姑嫂石及夏代劉累邑、魯陽古洽所邱公城遺址。水中有山,山中有水,石人山與昭平湖相映成趣,風景奇特壯觀。水天一色,周圍峰巒疊翠、鳥語花香,充滿了詩情畫意。區。昭平台水庫1959年建成,控制流域1430平方公里,蓄水量7.27億立方米,是集防洪、灌溉、發電、養魚、旅遊為一體的一座大型人工湖。景區面積4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8平方公里,這里自然景觀秀美,人文內涵豐富,1995年8月,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凡到過這里的人都說:"廬山奇,峨嵋秀,昭平湖美景看不夠"。
風穴寺國家森林公園

風穴寺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市區以北8公里處,園內的風穴寺建於北魏,距今1400多年,是我國最古老的佛寺之一,與少林寺、白馬寺、相國寺齊名。風穴寺因寺東之山有大小風穴洞而得名,依山傍水而建,風穴山口,兩山夾道,萬木蔥蘢,流水潺潺,迤儷北行3華里,方能發現寺院,確有「深山藏古寺」「曲境通幽處」的詩情畫意。寺院群山懷抱,北有紫霄峰,側有紫雲峰、紗帽峰、香爐峰、石榴峰等九條山脈逶迤相連,朝向寺院,有「九龍朝風穴,連台見古剎」之譽。寺內殿、閣、樓、台140餘間,依山就勢而建,高低錯落有致,多變多姿,集中秀麗。
石人山

石人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西,地處伏牛山東段。石人山古稱堯山,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的名,至此劉姓起源。主峰玉皇頂(蛤蟆石)海拔2153.1米。石人山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優良,人文景觀輝煌,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分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龍潭、半仙居、石人、雞冠石、白牛城、秘洞、溫泉十大部分。 專家評價具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是旅遊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地方。石人山古稱堯山,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得名,至此劉姓起源。戰國時,偉大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墨翟降世於堯山腳下,現有墨子故里遺址。
好運谷
好運谷又名轉運谷,是以靈秀山水資源為依託,濃郁的農家風情為特色的休閑度假區。好運谷瀑布群位於平頂山市魯山縣,緊臨311國道,距石人山風景區12公里,距畫眉谷、十八垛風景區1公里。

景區亮點:
平頂山工學院

·平頂山工學院簡介

平頂山工學院是一所以城建為特色、工科為主,管、經、文共同發展的多學科院校。學校現有土木工程系、市政工程系等17個教學系(部),共開設土木工程等26個本科專業;城鎮規劃等17個專科專業。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餘人。
平頂山學院

·學校簡介

平頂山因是戰國時期應(通"鷹")國故地而稱為"鷹城",享有中原煤倉、中原名城、太陽城美譽。這片有著悠久燦爛文化的土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曾孕育了葉公沈諸梁、創立「世之顯學」的墨翟、張良、劉希夷、元結、李綠園、白郎、樊鍾秀、徐玉諾等歷史名人。

平頂山市體育村

平頂山市體育村1992年竣工,位於平頂山市市區建設路東段,湛河之濱,環境優雅,交通便利,是以體育運動為主,融食宿、游覽、健身、娛樂為一體的綜合體育活動中心和理想的接待場所。
寶豐火車站

『伍』 留園景點有幾個

留園位於蘇州閶門外,原是明嘉靖年間太僕寺卿徐泰時的東園。園內假山為疊石名家周秉忠(時臣)所作。清嘉慶年間,劉恕以故園改築,名寒碧山莊,又稱劉園。同治年間盛旭人(其兒子即盛宣懷,清著名實業家政治家,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創始人)購得,重加擴建,修葺一新,取留與劉的諧音,始稱留園。科舉考試的最後一個狀元俞樾作《留園游記》稱其為吳下名園之冠。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廳堂、走廊、粉牆、洞門等建築與假山、水池、花木等組合成數十個大小不等的庭園小品。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卓越智慧和江南園林建築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布局
留園以水池為中心,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建築物將園劃分為幾部分,各建築物設有多種門窗,每扇窗戶各不相同,可溝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內觀看室外景物時,能將以山水花木構成的各種畫面一覽無余,視野空間大為拓寬。
留園全園分為四個部分,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部以麴院迴廊的建築取勝,園的東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廳、林泉耆碩之館、還我讀書處、冠雲台、冠雲樓等十數處齋、軒,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瑞雲,岫雲兩峰;北部具農村風光,並有新辟盆景園;西區則是全園最高處,有野趣,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留園的主要觀景建築。留園內的建築景觀還有表現淡泊處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萊)」以及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
特色
明徐泰時創建時,林園平淡疏朗,簡潔而富有山林之趣。至清代劉氏時,建築雖增多,仍不失深邃曲折幽靜之趣,布局和現在大體相似,部分地方還保留了明代園林的氣息。到盛氏時,一經修建,園顯得富麗堂皇,昔時園中深邃的氣氛則消失殆盡。全園曲廊貫穿,依勢曲折,通幽渡壑,長達六七百米,廊壁嵌有歷代著名書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為明代嘉靖年間吳江松陵人董漢策所刻,歷時二十五年,至萬曆十三年方始刻成。曾經有一個美國組織欲二十億美元購下留園,蘇州市政府卻堅持沒有出售。
留園佔地三十餘畝,集住宅、祠堂、家庵、園林於一身,該園綜合了江南造園藝術,並以建築結構見長,善於運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組組層次豐富,錯落相連的,有節奏、有色彩、有對比的空間體系。全園用建築來劃分空間,可分中、東、西、北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水見長,池水明潔清幽,峰巒環抱,古木參天;東部以建築為主,重檐迭樓,麴院迴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勝;西部環境僻靜,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籬小屋,頗有鄉村田園風味。留園的建築在蘇州園林中,不但數量多,分布也較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間處理之巧妙,皆為諸園所莫及。每一個建築物在其景區都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從全局來看,沒有絲毫零亂之感,給人有一個連續、整體的概念。留園整體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是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園內亭館樓榭高低參差,曲廊蜿蜒相續有 七百米之多,頗有步移景換之妙。建築物約占園總面積四分之一。建築結構式樣代表清代風格,在不大的范圍內造就了眾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築,處處顯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見大的造園藝術手法。
建築藝術
賞留園首看建築。留園以其獨創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築藝術而享有盛名。層層相屬的建築群組,變化無窮的建築空間,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虛實相間,曠奧自如,令人嘆為觀止。佔地30餘畝的留園,建築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全園分成主題不同、景觀各異的東、中、西、北四個景區,景區之間以牆相隔,以廊貫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門使兩邊景色相互滲透,隔而不絕。園內有蜿蜒高下的長廊670餘米,漏窗200餘孔。 一進大門,留園的建築藝術處理就不同凡響:狹窄的入口內,兩道高牆之間是長達50餘米的曲折走道,造園家充分運用了空間大小、方向、明暗的變化,將這條單調的通道處理得意趣無窮。過道盡頭是迷離掩映的漏窗、洞門,中部景區的湖光山色若隱若現。繞過門窗,眼前景色才一覽無余,達到了欲揚先抑的藝術效果。留園內的通道,通過環環相扣的空間造成層層加深的氣氛,遊人看到的是迴廊復折、小院深深是接連不斷錯落變化的建築組合。園內精美宏麗的廳堂,則與安靜閑適的書齋、豐富多樣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涼台燠館、迤邐相屬的風亭月榭巧妙地組成有韻律的整體,使園內每個部分、每個角落無不受到建築美的光輝輻射。
留園建築藝術的另一重要特點,是它內外空間關系格外密切,並根據不同意境採取多種結合手法。建築面對山池時,欲得湖山真意,則取消面湖的整片牆面;建築各方面對著不同的露天空間時,就以室內窗框為畫框,室外空間作為立體畫幅引入室內。室內外空間的關系既可以建築圍成庭院,也可以庭園包圍建築;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裝飾效果,也可以室內外空間融為一體。千姿百態、賞心悅目的園林景觀,呈現出詩情畫意的無窮境界。
留園三絕
冠雲峰
留園內的冠雲峰乃太湖石中絕品,齊集太湖石「瘦、皺、漏、透」四奇於一身,相傳這塊奇石還是宋末年花石綱中的遺物。北宋末年,雖然北面戰事吃緊,金兵壓境,但宋徽宗卻在東京城內大興土木,建造「延福宮」、「萬壽山」。他下令在全國范圍內徵集奇花異石,誇口要搜羅天下珍品於宮廷之中。徽宗祟寧四年特地在蘇州設立了蘇杭應奉局,專門負責搜羅名花奇石。蘇杭應奉局的主管叫朱緬,此人最善巴結上峰,自當上了此官後,有采辦「花石綱」的大權在手,於是放開手腳,拚命在民間收刮。只要民家有一石一木被他打聽到並看中,立刻派兵、上門搶奪,誰敢反抗,即以對皇帝「大不恭』治罪。有時為了搬樹移石,甚至拆掉民居的圍牆甚至房子,當時朱緬從民間搜到的花石太多,以致終於激起了方臘農民起義,當時方臘起義軍的一個口號就是殺「朱緬」,與方臘起義軍相呼應,蘇州地區也爆發了以石生為首的,農民起義。不久,北宋政權由於國庫空虛、民不聊生終於為金所滅,徽宗自己也做了俘虜。冠雲峰就是未來得及運的花石綱的遺物。
楠木殿
楠木殿是對「五峰仙館」的俗稱,「五峰」源於李白的詩句:「廬山東南五老峰,晴天削出金芙蓉」。楠木殿廳堂面闊五間,中間用紗隔屏風隔出前後兩廳。其中前廳約佔了整個建築的三分之二的面積。正廳中間朝南設供桌、天然幾、太師椅等傢具,左右兩邊分設幾、椅。眾多傢具將正廳空間分隔成為明間、次間和梢間等空間系列,這樣的空間分布較一般的江南廳堂更加錯綜復雜,典雅繁美。仙館東西牆上分別設了一列開合非常大,但是裝飾卻簡潔精雅的窗戶。這樣的做法是要把窗戶外的兩個小庭院的風景借鑒進來,拓展廳堂的視覺空間,保證建築中有充分的光線。所以我們走進五峰仙館沒有像以往走進其他老房子那樣,感覺陰暗、壓抑甚至還有點陰森森,相反感覺這個廳堂寬敞明亮,宏麗而大氣。五峰仙館的建築用材非常奢華,樑柱全部採用楠木,中間也全部採用紅木銀杏紗隔屏風。使用如此貴重的木材可見五峰仙館在留園中的地位非比尋常。但是在抗戰時,楠木殿成了日軍的馬棚,飢餓的行軍馬,把上好的楠木柱子啃得不成樣子。後來抗戰勝利後修葺園子時,不得不用水泥把楠木柱糊住,外面又刷上漆。
魚化石
留園的五峰仙館內保存有一件號稱「留園三寶」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畫「魚化石」。只見一面大理石立屏立於牆邊,石表面中間部分隱隱約約群山環抱,懸壁重疊,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飛懸,上部流雲婀娜,正中上方,一輪白白的圓斑,就像一輪太陽或者一輪明月,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畫,這塊直徑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產於雲南點蒼山山中,厚度也僅有15毫米,真奇怪這么大尺寸的一塊大理石是如何完好無損從相距千里之外的雲南運到這個江南蘇州的,真是一個謎。

『陸』 南天竹盆景的養殖方法

南天竹盆景的養殖方法是扦插。

一般都會在春季選取生長良好的枝條作為插穗,在比較疏鬆和濕潤的土壤上插上,不過得注意庇蔭;也有在梅雨季節扦插的,這個時期的插穗一般選用的是嫩枝。一般在一個月後就會發芽,之後就可進行移植。

當然也可選用天然的老樁作為盆景的原材料,不過野外採取的老樁要注意進行處理,一般會對其先進行養胚,主要是通過剪掉枝幹然後先露地栽培,等發現長出的新的枝條上有嫩葉冒出就可上盆了。

南天竹盆景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過無論是什麼樣的製作形式,在三月的中上旬在其新的枝葉萌發前都會將植株挖出,然後進行修剪,之後再移植到半庇蔭的,比較濕潤和涼快的土地上。

等到來年的三月底就可以上盆了。生長良好,造型美觀的南天竹盆景一般所處的環境都是其最適環境。

(6)劉氏盆景擴展閱讀:

南天竹生長的適宜環境:

最好將其放在那種半庇蔭的,溫度不過,濕度適宜的環境中去。因為它不是那種需光極強的植物,它需要適宜的光照,曝曬或者沒有光照都會讓它長勢慢,甚至會死亡,也就不會結出果實了。

與此同時還得注意其授粉時間,它的開花時間在五至六月份,此時的江南往往陰雨綿綿,對其授粉會有很大影響,所以這時最好將其放在屋檐下,到冬季放置於室內,以防樹葉脫落。

熱點內容
瑪瑙盤牡丹 發布:2025-05-13 21:44:49 瀏覽:845
梅花到樂昌的汽車班次 發布:2025-05-13 21:44:15 瀏覽:899
散步插花 發布:2025-05-13 21:25:44 瀏覽:102
家庭玫瑰插花 發布:2025-05-13 21:18:58 瀏覽:168
盆栽吊燈 發布:2025-05-13 21:18:54 瀏覽:915
牡丹花怎麼插花 發布:2025-05-13 21:17:24 瀏覽:551
荷花醬汁 發布:2025-05-13 21:12:57 瀏覽:982
2017年梅花輸盡光 發布:2025-05-13 21:11:30 瀏覽:289
玫瑰花茶可以吃嗎 發布:2025-05-13 21:02:44 瀏覽:467
花壇中的綠植 發布:2025-05-13 20:47:11 瀏覽: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