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可以做綠植的艾草

可以做綠植的艾草

發布時間: 2021-02-24 09:36:09

❶ 干艾草放家裡可以嗎風水學上說不能放枯死的植物在家裡

艾草都是端午時候插在門口的,沒有放在屋裡的。把它包好放櫥櫃里,可以隨時用來泡腳

❷ 艾草是什麼植物

艾草學名艾

菊科蒿屬

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狀,植株有濃香。莖、枝被灰色蛛絲狀柔毛。葉上內面被灰白色柔容毛,兼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下面密被白色蛛絲狀線毛;基生葉具長柄;莖下部葉近圓形或寬卵形,羽狀深裂,每側裂片2-3,裂片有2-3小裂齒,干後下面主、側脈常深褐或綉色,葉柄長0.5-0.8厘米;中部葉卵形、三角狀卵形或近菱形,長5-8厘米,一(二)回羽狀深裂或半裂,每側裂片2-3,裂片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寬2-3(4)毫米,干後主脈和側脈深褐或誘色,葉柄長0.2-0.5厘米;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淺裂、3深裂或不裂。頭狀花序橢圓形,徑2.5-3(-3.5)毫米,排成穗狀花序或復穗狀花序,在莖上常組成尖塔形窄圓錐花序;總苞片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綿毛,邊緣膜質;雌花6-10;兩性花8-12,檐部紫色。瘦果長卵圓形或長圓形。花果期7-10月。

❸ 艾葉是什麼植物,有什麼功效

艾葉,別名:艾、冰台、艾蒿、醫草、灸草、蘄艾。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莖直立,圓形,質硬,基部木質化,被灰白色軟毛,從中部以上分枝。中葯來源為艾的乾燥葉。春、夏二季,花未開、葉茂盛時採摘,曬干或陰干。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的功效。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產後感寒腹痛或老人臍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於臍部。沖任虛寒,月經不調,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與香附、吳茱萸、當歸、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養血調經。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則須與黃連、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熱行氣止痛。寒濕瀉痢不止者,可與乾薑同煎。
1、艾葉治妊娠卒眙動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轉搶心,或下血不止:艾葉一雞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肘後方》)
2、艾葉治腸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葉10克,辣蓼10克,車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江蘇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3、艾葉治氣痢腹痛,睡卧不安:艾葉(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爛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聖濟總錄》香艾丸)
4、艾葉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補缺肘後方》)

5、艾葉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湯服10克。(《衛生易簡方》)
6、艾葉治濕冷下痢膿血,腹痛,婦人下血:干艾葉200克(炒焦存性),川白姜50克(炮)。上為末,醋煮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世醫得效方》艾姜湯)
7、艾葉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內崩:熟艾三雞子許,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8、艾葉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熟艾如雞子大,阿膠(炒為末)25克,乾薑5克。水五盞,先煮艾、姜至二盞半,入膠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盡。(《養生必用方》)
9、艾葉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艾葉炭50克,蒲黃、蒲公英各25克。每日一劑,煎服二次。(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0、艾葉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葉煎服。(《聖惠方》)
11、艾葉治糞後下血:艾葉、生薑。煎濃汁,服三合。(《千金方》)
12、艾葉治婦人白帶淋瀝:艾葉(杵如綿,揚去塵末並梗,酒煮一周時)300克,白術、蒼術各150克(俱米泔水浸,曬干炒),當歸身(酒炒)100克,砂仁50克。共為末,每早服15克,白湯調下。(《本草匯言》)
13、艾葉治產後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陳蘄艾二斤,焙乾,搗鋪臍上,以絹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氣出,則痛自止。(《楊誠經驗方》)
14、艾葉治頭風面瘡,癢出黃水:艾100克,醋一升,砂鍋煎取汁,每薄紙上貼之,一日二、三上。(許國楨《御葯院方》)
15、艾葉治濕疹:艾葉炭、枯礬、黃柏等分。共研細末,用香油調膏,外敷。(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6、艾葉治盜汗不止:熟艾10克,白茯神15克,烏梅三個。水一鍾,煎八分,臨卧溫服。(《綱目》)
17、艾葉治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北艾煎湯洗後,白膠熏之。(《仁齋直指方》)

❹ 艾葉是一種什麼草本植物

艾葉就是艾草的葉子,艾葉的利用價值很廣泛。有的用它的治療養病,有的用它來食用充飢。每年的端午節還會將採集到的艾葉插在門楣上,用以辟邪驅毒。全草可以當做葯物,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抗過敏等作用。

❺ 請問「艾草」是什麼植物

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別名:冰台、遏草、香艾、蘄艾、艾蒿、艾﹑灸草﹑醫草﹑黃內草﹑艾絨容等。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莖單生或少數,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萆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託葉或極小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葯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葯,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於亞洲及歐洲地區。

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乾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❻ 艾草的植物文化

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頭,還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艾蒿葉熬汁,然後稀釋兌水沐浴,可除身上長的小紅疙瘩。此外還可以驅蚊蠅、滅菌消毒,預防疾病。艾蒿還用於針灸術的「灸」, 「灸」就是拿艾草點燃之後去熏、燙穴道。用艾蒿泡腳有很多保健功效。因為它有著治病的功能,特別是在五月節這天乘著露水採到後,葯效最好。.艾蒿還是一種食用植物,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艾蒿饃饅、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懸艾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以防蚊蟲,「避邪卻鬼。」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❼ 幾種很多人誤以為是艾草的植物

蒿草長的像艾草,蒿草的學名叫蔞蒿,而艾草學名則為艾蒿,名字相似,都喜版歡在田埂地邊、池塘邊等土壤水分權豐富的地方。但細分來看,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高度和葉面形態,而且,艾草的生長周期長,從3月份開始,一直可以長到5月,但蒿草過了清明節,也就過了最嫩的時候(這裡面是說葉子的生長周期,不長了並不是就是枯萎了,是從嫩芽到成葉的過程)。


上圖是艾草,下圖是艾蒿。

❽ 艾蒿的何種植物

艾草

名】
冰台、遏草、香艾、蘄艾、艾蒿
【科屬分類】
菊科,
蒿屬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厘米,側根多,常有橫卧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

❾ 艾草是一種怎樣的植物,可以在野外採集到嗎

艾草,是一種來多年生草源本植物,分布於亞洲及歐洲地區。一般用於針灸術的「灸」。所謂針灸其實分成兩個部分。「針」就是拿針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點燃之後去熏、燙穴道,穴道受熱固然有刺激,但並不是任何紙或草點燃了都能作為「灸」使用。艾草的氣味肯定也同時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中國民間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療風濕病時,以艾草作為燃料效果更佳。
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如朝鮮半島、日本、蒙古。我國的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南以及陝西及甘肅等均有分布。其適應性強,普遍生長於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陽而排水順暢的地方都生長,但以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❿ 艾是什麼植物.對人有什麼好處

別名:艾草、艾葉、艾蒿、家艾。為菊科艾屬,學名為Aremisia argyi。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莖分枝多。株高45~120厘米,莖直立,圓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軟毛,莖從中部以上有分枝,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中部葉不規則的互生,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託葉,裂片橢圓形至披針形,邊緣具粗鋸齒,正面深綠色,稀疏白色軟毛,背麵灰綠色,有灰色絨毛;上部葉無柄,頂端葉全緣,披針形或條狀披針花,頭狀花序,無梗,多數密集成總狀,總苞密被白色綿毛;邊花為雌花,7~12朵,常不發育,花冠細弱;中央為兩性花,10~12朵。花色因品種不同,有紅色、淡黃色或淡裼色。瘦果長圓形,有毛或無毛。 分布: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如朝鮮半島、日本、蒙古。我國的東北、華北、華東、西南以及陝西及甘肅等均有分布。其適應性強,普遍生長於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陽而排水順暢的地方都生長,但以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葯用特性: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傳統葯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等作用。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熱點內容
櫻花淚感人 發布:2025-05-14 20:46:28 瀏覽:159
美姿秦海棠 發布:2025-05-14 20:41:20 瀏覽:639
酒瓶做花盆景 發布:2025-05-14 20:40:40 瀏覽:530
七夕口紅文章 發布:2025-05-14 20:25:35 瀏覽:142
用長方形紙折一朵花 發布:2025-05-14 20:19:58 瀏覽:446
櫻花漫舍網站 發布:2025-05-14 20:18:23 瀏覽:979
古街小綠植 發布:2025-05-14 20:09:00 瀏覽:434
養盆栽文案 發布:2025-05-14 20:07:32 瀏覽:40
七夕甜蜜打卡 發布:2025-05-14 20:07:29 瀏覽:339
露台綠植布局 發布:2025-05-14 20:06:45 瀏覽: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