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盆景養護
A. 樹樁盆景應該怎樣養護
(1)處理枝叢
樹樁盆景的樹冠,應少留些枝叢,以便盡量顯露主幹的風姿,並對保留版的枝叢進行權適當剪短,使之與主幹比例適當。
(2)防止葉片變黃脫落
樹樁盆景由於盆小土少,在夏季水分往往供不應求,因而易出現葉片焦黃脫落現象。要避免葉黃脫落,除上盆時留出盆沿,炎夏經常注意澆水和噴水外,可以在大小盆或淺水池中放塊磚,加水至剛剛淹沒磚面,再把盆景放在磚上培養。
(3)及時防治病蟲害
發現各種葉斑病、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病蟲為害時,應立即人工清除或噴葯防治。
(4)給予適當光照
樹樁盆景常在室內擺設,長期見不到陽光,易導致生長發育不良。因此春夏生長季節,在室內外放置時間一般不要超過一周,其他時間宜放在室外半陰的環境條件下養護。
(5)肥水要適量
樹樁盆景缺水易造成葉片焦黃,但澆水過多又易爛根,所以澆水要適量。若施肥過量會造成小枝徒長,樹形被破壞,但嚴重缺肥,則葉片貧瘠,色淡無光,因此須薄肥勤施,注意適量。
(6)及時修剪和換盆
新發的長枝要及時剪短,保持與主幹的適當比例。每1~2年換盆一次,落葉類在早春發芽前進行,常青類在春季發芽後或秋季涼爽時進行。
B. 盆景如何養護 對節白蠟盆景的養護方法和注意事項(
對節白蠟的生長習性
對節白蠟原產地為南北氣候過渡帶,研究發現,它在極端最低氣溫-20.3℃,最高氣溫42.3℃下均無不良反應。南北方皆可種植。目前已在山東濟南、青島、濰坊,及京津等北方地區批量應用。對節白蠟生命力強,萌發力旺,喜光,也稍耐陰,可分根、扦插、播種繁殖,管理簡單。抗煙塵、無污染,耐旱澇,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無病蟲害。無論是提根露爪,還是大水大肥,都適應生長。
對節白蠟盆景養護注意事項
1.澆水:水質以河水、塘水、雨水等天然水為好,如用自來水,需貯存一兩天,使其中氧化氣跑掉再用比較妥當。此外,茶葉水、淘米水、金魚缸中換下的廢水也可用。含有肥皂的洗衣水、有油污和鹽質的水決不能用。土溫與水溫相差大時不能澆。夏天氣溫較高,如用水溫過低的水澆盆樹,盆樹的根吸收性能就會削弱,植株馬上產生「生理乾旱」,葉片萎縮。冬天則要讓水溫上升到與氣溫相差不多時再用,以免損傷盆樹根系。盆小而淺的澆水次數要多些;盆大而深的則少些。粗泥盆滲水性好,盆土易干;陶盆、石盆和釉盆、塑料盆不透氣,不滲水,盆土不易干,澆水次數要有區別。入春,盆樹開始生新根發新芽,氣候濕潤,可視盆土是否干而定澆水次數;夏季盆土易乾燥,澆水要相應增加,每天早晚不少於兩次,還需在葉面上噴水。
2.造型:對節白蠟是生長旺盛得速生樹種,經一年基幹枝的培育剪定後,除少數特意留長增粗的頂生過渡枝、飄枝、俯枝外,大多數枝第2年即可剪枝蓄片了。初期一、二級枝以扎(拉)為主,以剪為輔,後期枝片基本成型後以剪為主,以拉為輔,一般採取先上後下,抑強扶弱的剪枝手法來修剪。
3.施肥:生長季節薄肥勤施,為便於樹體吸收、避免肥液浪費,宜5-7天施肥一次。
4.病蟲害:對節白蠟除土壤偏鹼性和長期噴灌自來水,葉片出現黃化病以後,目前尚未見其它病菌侵入危害。黃化病宜用硫酸亞鐵按1:400兌水溶化後灌根,每隔一星期灌一次,連續3-5次即愈。侵害對節白蠟的害蟲主要有花薊馬。發現後應及時用敵殺死800-1500倍液、或敵敵畏80%乳油1000-1500倍液、或潛蟲殺1000-2000倍液噴霧滅殺。
C. 家庭如何養好微型盆景及養護管理
1.樹種選擇
應選擇葉片小、莖干粗短、生命力強、上盆易成活、耐修剪、易蟠扎造型的植物。最好選葉形小,萌芽力強且較耐陰的樹種,如小葉羅 漢松、六月雪、四季石榴、金橘、櫻花、梅花、海棠、紫薇、紫荊、梔子、蘭花、常春藤、金銀花、小鳳尾竹、矮干文竹、蘇鐵、萬年青等。
2.上盆
選定植株後,根據造型要求栽於合適的盆中。單乾式造型中的直乾和斜干,可選用淺長方形或腰圓形盆;曲干可用方形、多角形、菊花形或海棠式盆。半懸崖或全懸崖式宜用深筒形盆。微型盆景的盆較小,最好不用瓦片遮擋排水孑L,以免佔去過多的空間,而改用塑料窗紗蓋住排水孔,再鋪泥土。植株上盆後,用浸盆法供水,盆面要鋪青苔,以保持盆土濕度,並可防止雨水或澆水時把土沖刷掉。剛上盆時,必須遮陰,或置於陰涼通風處。
3.澆水
微型盆景最好用浸盆法灌水(圖),自製小噴壺澆水也可以。澆水在春秋進行,每天早晚澆一次水;炎熱的盛夏,需要經常澆水,一天數次,而且要經常對葉子澆水,以保持濕潤的環境。冬季 由於氣溫較低,一般兩三日澆一次水 即可,應視室內乾燥程度來定。
微型盆景浸盆法灌水
4.施肥
微型盆景的盆小土少,養分有限,須及時施肥,補充肥料。萌芽前施些稀液肥,生長旺盛期要及時施肥。觀花、觀果類植物要多施磷鉀肥。除了施有機肥外,為保證花大、色艷、果多,開花後還要追施一兩次稀薄液肥。對針葉類植物施一次有機肥就足夠了。
5.造型
造型適合在冬季至翌春萌芽前進行。造型時把植株從盆中磕出,剪去主根,留下側根及須根,然後對枝條進行修剪、蟠扎。選用的植株都比較矮小,做 1一2個彎就可以,留 2-3枝枝條為好。注意枝葉不要太過繁茂,要疏密有致,層次分明,以展現其藝術造型。直乾式要求干直挺拔,主幹可蟠扎也可不蟠扎,必要時對影響造型的側枝蟠扎或修剪。斜乾式在上,盆時就要將主幹斜放栽植。懸崖式可用鉛絲纏繞或棕絲結扎法造型[吉山花瑤]。
6.翻盆換土
微型盆景生長環境狹小,為免影響盆景的正常生長,需要及時翻盆換土。一般針葉類微型盆景每隔2-3 年換 1次,雜木類一般1-2 年換 1次,要根據植株的長勢強弱、盆土內根系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
深秋和初春是翻盆換土最好的季節。翻盆前不再澆水,稍乾的盆土便於脫盆,也因為植株細胞含水量少,膨壓降低,在操作時不易折斷枝葉及根系。盆土脫出後,用竹針輕輕理順根系,剪除老根、死根、過長的根以及多餘的根,促進盆景更好的生長,
D. 盆景植物養護有哪些注意事項
盆景植物養護最重要的就是澆水的技巧。植物澆水的一個原則是等盆土干後在將土澆濕,澆透的標准為水能慢慢的往下滲透,然後植物就能較長時間不用再澆水了。
盆景植物一定時間之後需要進行鬆土。鬆土一般在澆水兩條之後進行,鬆土的深度大概在10cm左右,不可過淺或過深。
當我們發現盆景植物有蟲害的時候就一定要及時噴葯,平時我們還可以通過提前配置針對性的農葯進行害蟲的預防。
施肥時要先判斷一下植物是否缺肥,缺肥時盆土就會板結,植物葉子和枝條也會像營養不良一樣枯黃。當盆土植物出現以上情況之後,我們就要及時進行施肥了。
E. 盆景怎麼養
這是金邊六月雪,打蔫發黃的原因在於你換盆損傷了幼根,不用怕專,這種植物很屬頑強的,扦插都能成活呢。目前的方法是將它移到陰涼處,每天淋水的同時,白天給它的葉子噴一些水加強濕度,大概一周之後,它的葉子不再打蔫,再放於能見太陽的地方,如果一曬太陽還打蔫的話說明它的幼根還不夠多,再放於陰涼處,直到早上淋水之後放於太陽下曬一天都不打蔫了才好正常培植。這種植物是喜陽植物。
另外告訴你,這種植物的枝葉是一種中葯來的,我得肝炎的時候經常用它煲水喝,對它可親呢。
F. 室內盆栽如何養護好!
室內盆景的養護一定要做好三要素。只要注意這三要素,室內盆景就會生勢良好,煥發勃勃生機。
■澆水
花草栽植於盆中,不論是深盆,還是淺盆,泥土總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有限,如長期不澆水花草就會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時觀察,保持土壤水分。當然澆水也不可過量,若澆水過量,盆土長期過濕,則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爛;同時澆水的多少還要視具體樹種不同、季節變化、天氣冷暖而定。一般說來,夏季或乾旱時,最好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節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春天花草萌動,也可視情況早晚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時,則不需要澆水,還要注意排水。砂質土壤可多澆水,粘性土壤要少澆水。先葉面噴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澆「半截水」造成盆面濕、盆內乾的現象,而且葉面噴水也不可過多,易引起枝葉徒長。
■施肥
花草盆景的盆缽內土壤有限,因而養分也有限,應注意肥料的補充。花草盆景因其小中見大的藝術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頻繁,要掌握施肥含量、種類,把握施肥季節。植物生長養分的三要素為氮、磷、鉀肥,氮肥可促進花草枝葉生長;磷肥可促進其花、果實形成;鉀肥可促進莖乾和根部的生長,所以選用肥料應根據花草種類和其生長態勢而確定。現在很多盆景點都會有一些園藝肥料或植物營養液出售,購買盆景時可以叫店主幫忙配搭好盆景所需的肥料。
■換土
植物在盆中生長多年後,須根密布盆底,澆水難以滲透和排出,肥料也不易吸收,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這時就應翻盆換上。翻盆可用原盆或換稍大一號的盆,根據樹木大小來決定。換土可改善土壤的通氣透水性,增加土壤養分。樹樁換盆的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山泥等為主,換土時可先在土中適當加上一些養料,使其在土中發酵揮發成為遲效型養料。至於土壤的酸鹼度的把握,要視樹種的具體情況而定。換盆時,一般先在盆底孔處固定篩網或瓦片,先加入顆粒較大土壤以利排水,然後放入樹樁,填入顆粒較細的培養上,用竹、木棍插緊。一般小盆景每隔1~2年翻盆一次,中盆景2~3年翻盆一次,大盆景3~5年翻盆一次。如系老樹樁景,可多隔幾年翻盆一次像松柏類老樁景就不宜多翻盆。
G. 請問盆景如何保養
個人覺得植物養護主要問題是:澆水、光照、通風、溫度、翻盆、修剪等等
一、土壤:要求土壤疏鬆、透氣、保水、保肥,而且土壤的PH值等要適合樹種,地方樹種最好用地方土壤,平時維護好土壤的物理、化學性狀,讓它能較好的協調植物,水分、空氣、肥力供給地的關系,沒有病蟲害。
二、澆水:水質應清潔無污染水溫適宜,澆水原則是土壤干透澆透,季節有別,忌積水。春天光照、氣溫適宜,給水要綿潤。夏季高溫強光,防止植物長期脫水,平時給水寧濕勿干,注意中午、午後適時遮陽,秋季高溫氣爽早晚涼爽,空氣濕度小,可多噴葉面水,冬季氣溫偏低為防止根系凍害,水分適當少給,中午土溫升高時再澆水為好。
1、澆水判斷:盆栽表土顏色變淺,盆壁於土壤縫隙變大,且底孔觀察時土壤勿濕潤狀態這就表明植物缺水了。也用手指敲擊盆壁呈「當當」聲,音質清脆就表明植物缺水。如果聲音沉悶呈「篤篤」聲,表明盆土中部或底部含水量較大不需急於澆水。當用手托起盆栽感覺重量明顯變輕時也是缺水的狀況。
2、澆水的常用方式是噴霧、水淋和浸水三種。
(1)噴霧:細霧狀噴灑植物葉片、枝幹,常用於平時植物不缺水時的葉面水補水。
(2)水淋:細雨狀灑淋,更多遍才能保證土壤水分喝足。
(3)浸水:盆栽直接放入水中,淹沒盆面,等沒有氣泡冒出時稍停片刻即可取出,多肉植物的盆栽浸水時,水位不應沒過盆口。
三、肥料:按目的進行施肥,分季節把控,原則是「少量多次」。常用肥類有氮、磷、鉀三大類,形態上有固態、液態、粉狀之分。春季宜多施氮肥,夏季高溫不宜施肥,秋末、初冬增施磷、鉀肥,觀葉、觀枝幹類盆栽植物多補充氮肥,觀花、觀果類植物適時補充磷、鉀肥,可使花更艷、更大並有保花保果的作用。
四、病蟲害:主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指導思想,盆栽養護量少時,病蟲害、菌害能及時發現、及時滅治即可,殺死幾個害蟲也有為植物除害的榮譽感。市場上有現成的殺菌、治蟲葯物供應,只要告訴店主病蟲害的症狀,多數能得到較好的處理辦法。
五、盆栽的小環境:植物生長適宜氣溫一般在5~32℃之間,並且要求採光、通風良好,空氣無污染的大環境。然後各人的養護場所不同,因此也需要按具體情況改善條件。樓頂、天台,通風好、光照足、高溫適時遮陽;陽台、窗檯,因朝向不同,會有通風不佳採光不足之弊;露地放置盆栽要防止地表夏季高溫傷根、冬季潮濕產生凍害。因此植物的擺放也應根據植物習性進行置放。
翻盆:像盆景植物根據盆景大小一般每隔2-3年在春天或深秋進行,當溫度高於30度翻盆就不是很理想了!!!
修剪:盆景植物修剪要看是什麼品種的,像榆樹一年四季都可以修剪,但一年內次數也不宜過於頻繁,松樹就不可以隨便剪了,我們修剪一般在大寒後立春前進行的呢!
植物養護也要看具體情況,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哦,如果還有關於植物的分享的話 可以在網路搜索綠趣網 它有總結了不少植物養護內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