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景樹盆栽
1. 盆栽觀賞桃樹的樹形有哪些
桃樹的整形修剪:1.整形,盆栽觀賞桃樹的樹形有直干形和彎干形,直干形有一主枝曲線形、二主枝鹿角形、三主枝開心形、主幹形及Y形等。三主枝開心形樹長到30厘米時,從10厘米處兩側選兩個芽,然後將芽上部枝條拉成水平形,這樣兩側的芽就會快萌發,形成三主枝開心形,待新枝長到20厘米時摘心,並將枝條拉成水平形,促發副梢。如拉平的枝條上長出直立的枝條,可以基部剪除,以防徒長。拉平的新枝和老枝均在6月20日前摘心,促發副梢,當年可形成花芽。主幹形是日本島村和夫提出來的,即在中央領導幹上設結果枝組,無主側枝。盆栽觀賞桃植株高度要矮,枝組可以少一些。一般高度在1米以內,枝組距15~20厘米。4月上中旬注意抹掉並生芽,強勢芽。5月中旬至6月上旬,剪除樹冠內的直立枝、徒長枝、疏掉過密枝,7月上中旬對部分新梢扭梢,除去過密副梢,開張角度,對生長旺的樹,在根際范圍內每1平方米施15%多效唑2克,控制生長。9月中下旬,再次疏掉過密枝,直立枝和著生部位過低的枝。這樣,在主幹上著生5~6個結果枝組,單軸延伸不分叉。保護地桃樹栽培都用Y形,干高20厘米,選兩個主枝分枝角45~50度,兩主枝間夾角90~100度,主枝上不配側枝,配一部分小型的枝組,樹高控制在1~1.2米左右。二主枝鹿角形與Y形相似,但主枝的角度稍小些,在主枝的上部配置小型的單軸枝組,如鹿角狀。
一主枝曲線形是用鉛絲扎縛枝幹整形,鉛絲粗度為扎縛枝條最粗處的1/3,長度為枝條長的1倍半。扎時先主幹後主枝再側枝,由下往上,由粗至細,纏綁樹干時,將金屬絲的末端插至盆底,固定在土壤上,插金屬絲地方在主幹後面,不使金屬絲顯露出來,桃樹皮薄,容易流膠,在扎縛金屬絲前,先把金屬絲外卷紙,避免樹皮受傷。纏繞鉛絲與樹枝直徑成45度角,可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鉛絲緊靠樹皮,不能太松,繞到枝端時,將鉛絲頭緊靠樹皮上,不能突出來。鉛絲繞好後就可將枝條彎曲,邊彎邊順著纏繞鉛絲的方向輕扭旋,使鉛絲始終靠著樹皮而不鬆散開來。桃樹生長迅速,鉛絲大約3~4個月後即可拆除。然後根據造型的要求進行整形,重新排列枝條的位置,使樹形符合作者的意圖。彎干形大部分用於提根樹的造型,可以造成鹿角形、公雞形、快馬形、麒麟形、鶴形、猴形及其它的動物造型,還可造成蒼龍探海、金雀鬧林、碧葉凌空、蛟龍騰雲、相依、橫空出世、花枝招展等盆景形式。
2. 哪種盆景樹好養又好看
我覺得既好看又好養的盆景的話應該就是樹吧,像是發財樹這種都是非常好養的。
3. 怎樣欣賞樹木盆景
盆好的盆景大家都知道好看,但是,如何去欣賞?盆景作為一種藝術品,如何欣賞,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欣賞者具有一定的思想水平、文化藝術修養和生活閱歷。俗語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當然藝術修養的高低是相對而言的,要提高藝術修養,需要不斷積累審美的經驗,還要通過實踐的訓練。欣賞盆景實際上就是對盆景的審美。盆景的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自然美
盆景是以自然樹木、山石為主要材料,其中植物又具有生命的特徵,因此自然美是盆景美的一個重要方面。
樹木的自然美包括根、樹干,枝葉、花果和整體的姿態美,以及隨著季節變化的色彩美。
根 樹木的根有的微露土面,給人以堅實之感;還有提根露出土面的,有龍蟠虎踞之勢;有幾株根連在一起,成為連根式的;還有紮根在石隙中的,具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意境。故在盆景中,有以根為主要欣賞對象的「提根式」、「連根式」及「附石式」等藝術形式。
干 樹木的主幹雖經過藝術加工,仍具有自然樹勢和神韻。如直干剛勁挺拔,曲干蒼古多姿,各具特色。干皮則有老有嫩,有的粗糙,有的光滑,如黑松的干皮滿布鱗片,而竹類植物則光滑多節,各富情趣。樹乾的色彩也有多種,有黑色、灰褐色、黃褐色、翠綠色、紫黑等。此外,有些半枯朽的樹干,與欣欣向榮的枝葉形成對比,能給人以「枯木逢春」之感。
葉 葉形隨著樹種不同而不同。有針狀、鱗狀、卵狀、扇形、掌狀、瓜子形,還有葉形奇特的。葉的質地有硬有軟,有厚有薄,有革質的,也有紙質的。葉的色彩更是豐富多樣,有深綠色、淺綠色、黃綠色、紅色、鑲邊、花葉等。
花果 花的形態及色彩是最富於變化的。在花木類盆景中常見的有杜鵑、金雀花、石榴花、梅花等等,可謂千姿百態。觀果盆景的形態也很多,如火棘果、桐妃果為、胡頹子、佛手果。果實的色彩也很豐富,有金黃色、紅色、紫紅色、黃綠色等等。
二、整體美
樹木盆景的根、干、枝葉、花果各個部分的形態與色彩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樹景整體美。
(一)季節變化美 。盆景植物的形態、色彩都會隨著四季的變化而變化。如春季新芽吐翠,夏季枝繁葉茂,秋季果實累累,冬季枝幹蒼勁。隨著樹齡的增長,樹木還會漸漸顯出一種蒼古的姿態。觀賞樹木的成長過程及四季變化,富有極大的欣賞趣味。
(二)山石自然美 。山石的自然美主要指山石的質地、形狀和色澤。
質地:山石有硬質、松質之分,如英德石、樹化石質地堅硬,砂積石、海母石、浮石質地疏鬆,其表現的山水景色各有不同。
形狀:山石的天然形狀包括外形及皴紋。就外形來說:有峰狀的,如斧劈石;有層疊狀的,如千層石;有渾圓狀的,如卵石;有嶙峋狀的,如英德石。就皴紋而言,有斧劈皴,如斧劈石;有亂柴皴,如蘆管石;有折帶皴,如千層石;還有皴紋交錯的,如英德石。
色澤:石筍石多為青灰色,樹化石多為黃褐色,斧劈石多為深灰色,宣石多為純白色。在盆景的表現上,各有所長。如石筍石用以表現春山,宣石用以表現冬山,都較為適宜。
三、畫境美
中國盆景的造型,雖然取材於自然山水、樹木,但不是把具體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機械的模仿,而是將大自然的山水、樹木景色進行高度概括和提煉,並進行藝術的加工,使之成為有主次、有烘托、有聚散、有疏密、有對比、有呼應的多樣統一的布局,力求達到凝聚大自然景色的藝術境界。這種大自然的景色經過藝術的加工之後而產生的美,就是畫境美。
畫境美是盆景美的一個重要方面,通常評價盆景造型藝術的好壞,就是以畫境美作為衡量標准之一。盆景的畫境美可以通過不同的造型式樣表現出來。中國盆景有多種多樣的造型式樣和風格流派。掌握這些美學知識,有助於欣賞盆景的畫境美。
表現畫境美,必須運用各種藝術手法,如主次分清,疏密得當,虛實相生,巧拙互用,平中見奇,露中有藏等等。還要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法來實現,如樹木的培植修剪、蟠扎造型,山石的雕鑿、布局、拼接等等。因此,為了進一步認識盆景的畫境美,最好對有關的藝術手法和技術手法有所了解。
四、意境美
盆景作為一種藝術品,既要具有畫境美,更要能表現出深遠的意境,也就是要使人們在欣賞的時候,不僅看到了景,而且通過景激發出美的感情,美的意願,美的理想,從而產生豐富的聯想和領受景外之情,達到景有盡而意無窮的境地。
意境美對人們的感染力是很強烈的。它使盆景作品耐人尋味,具有百看不厭的魅力。由於盆景的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已經將自己的感情融化於構景中,當觀賞者進入這種美的感情、意願和理想的意境時,就能與盆景作者達到思想感情上的共鳴。
意境是盆景藝術的最高境界。它是建立在畫境基礎上的,二者互相滲透,很難分開。意境有時還藉助盆景的題詠來表現,因此欣賞盆景還須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
在盆景的創作中,最難於表現的就是意境美,而在盆景的欣賞中,最需要審美水平的也是意境美。以一盆松樹盆景為例,當我們看到它的新葉、老乾時,只是欣賞到它的自然美。而當我們看到它挺拔的主幹,蒼勁的枝葉時,我們又欣賞到了它的畫境美。即由松樹蒼勁挺拔的姿態,聯想到它的「不畏風暴,堅貞不屈」的品格,從而受到精神上的鼓舞,那才欣賞到了它的意境美。特別是水旱盆景內容豐富,景物多樣,更能體現它詩情畫意的意境美。在盆景的對盆景作品產生聯想,是因人而異,帶有一些主觀成分,是由欣賞者思想水平、藝術修養、生活閱歷等因素來決定的。在盆景的意境的深淺並不完全取決於景物的多少或場面的大小。有時候,在景物很簡單、場面很小的盆景中,也能表現出深遠的意境。如一盆水旱盆景,幾叢石窟蒲長在砂積石上,置於水盆中,再點綴幾只小鴨子配件,就可以使欣賞者聯想到「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名句,從而使人感受到春天的到來和濃厚的生活氣息。(完)
4. 盆栽樹類植物都有哪些
1、散尾葵
散尾葵為叢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性喜溫暖濕潤、半陰且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寒,較耐陰。原產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世界各熱帶地區多有栽培。我國引種栽培廣泛。散尾葵株形秀美,在華南地區多作庭園栽植,極耐蔭,可栽於建築物陰面。其他地區可作盆栽觀賞。可作觀賞樹栽種於草地、樹蔭、宅旁,也用於盆栽,是布置客廳、餐廳、會議室、家庭居室、書房、卧室或陽台的高檔盆栽觀葉植物。在明亮的室內可以較長時間擺放觀賞,在較陰暗的房間也可連續觀賞4~6周,觀賞價值較高。
2、發財樹
發財樹又稱瓜栗,馬拉馬栗,為木棉科常綠小喬木,原產墨西哥和哥斯大黎加。掌狀葉,小葉7-11枚,長圓至倒卵圓形。有園藝品種"花葉"發財樹。由於發財樹的名稱深受商家及一般市民的歡迎,加立株形狀美、葉色亮綠,樹干呈錘形,盆載後適於在家內布置和美化使用,所以近些年來在我國花卉市場上很受歡迎。
3、鴨腳木
鴨腳木是常綠大喬木或灌木,栽培條件下株高30~80cm不等,分枝多,枝條緊密。掌狀復葉,葉革質,濃綠,有光澤。花小,多數白色,有香氣,花期為冬春季。鴨腳木株形豐滿優美,適應能力強,是優良的盆栽植物。適宜布置在客廳書房及卧室,春、夏、秋也可放在庭院蔽蔭處和樓房陽台上觀賞。鴨腳木喜半陰,在明亮且通風良好的家內可較長時間觀賞。如果室內每天能有4小時左右的直射光,即能生長良好。
4、非洲茉莉
非洲茉莉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性喜溫暖,好陽光,不耐寒冷。非洲茉莉枝條色若翡翠、葉片油光閃亮、花朵略帶芳香,花形優雅,每朵五瓣,呈傘狀,簇生於花枝頂端。花期很長,冬夏都開,以春夏開得最為燦爛。非洲茉莉容易適應陌生的環境,在庭院中、陽台上都能種植。
5、巴西木
巴西木學名香龍血樹,為常綠喬木,株形整齊,莖干挺拔。葉簇生於莖頂,葉緣鮮綠色,且具波浪狀起伏,有光澤。花小。黃綠色,芳香。性喜光照充足、高溫、高濕的環境,亦耐陰、耐乾燥,在明亮的散射光和北方居室較乾燥的環境中,也生長良好。巴西木一年四季都可生長,株形優美、規整,是世界著名的新一代室內觀葉植物。其水培品種只要配以足夠的緩釋肥料即可正常生長,近年來發展迅速,在客廳、書房、起居室內擺放,格調高雅、質朴,觀賞性很強。
5. 一種景觀盆栽,樹桿很細,呈淺灰色的,比較直。。急。。
應該是藍莓或者是橡皮樹
6. 幾種觀賞性極強,又有升值潛力的盆栽樹,適合庭院種植
火龍果樹,屬於典型的熱帶植物,營養價值豐富,因外表肉質鱗片似蛟龍外鱗而得內名,巨大的花朵綻放容時,飄香四溢,盆栽觀賞使人有吉祥之感,所以也稱「吉祥果
藍莓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防止腦神經老化、保護視力、強心、抗癌、軟化血管、增強人機體免疫等功能,營養成分高。
7. 盆栽觀賞哪種植物好看
山茶
金橘,又名金柑,為芸香科金桔屬,是著名的觀果植物。金橘為常綠灌木。花單生,白色,芳香。果多為橢圓形,金黃色,有光澤,具清香,掛果時間較長,部分品種可食用。多以嫁接法繁殖,宜作盆栽觀賞及盆景。金橘有吉祥招財的含意,在廣東、香港一帶是最好的賀歲禮品,將金桔樹作為賀禮,拜年用的的果籃里金桔必不可少。
8. 不同盆栽觀賞果樹的陳設要注意哪些環境條件
盆栽觀賞果樹的陳設與欣賞:盆栽觀賞果樹是供人們觀賞的活的造型藝術品,它既可賞其形,又可觀其葉、花、果,聞其香,一件構思新穎、格調高雅的盆栽觀賞果樹,只有在一定的環境襯托之下,才能充分顯示出它那無言詩、立體畫般的詩情畫意,因此,陳設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盆栽觀賞果樹陳設要善於擺放,巧於布局,根據果樹的類型、造型形式、大小、色彩及陳設環境、場所和要求效果,結合盆樹是大自然的縮影這一特點,遵循大方、清雅、美觀、協調以及合理利用空間等原則,使其達到都市環境返樸歸真、生理環境格調清新高雅的效果。陳設盆栽觀賞果樹,根據盆樹的大小、類別和數量,要有相應足夠的空間才能陳設,如果數量太多,上下層一個挨著一個地擺放,既影響觀賞效果,還影響盆樹的生長、開花和結果。同時室內空間小,觀賞者互相擁護,心情受到影響,不能集中精力欣賞盆樹;陳設處光線應良好,良好的光線既便於盆樹進行光合作用,又便於人們的欣賞;陳設背景要簡潔,要與盆樹相協調,一般為白色、乳白色或淡藍色,切忌色彩紛呈,如有盆樹空白處,布置與盆樹不重復的字畫,效果更理想,陳設的高度與距離要適當,不能將盆樹置於同一高度,如懸崖式盆樹應置於牆角高處,一方面比較安全,另一方面觀賞者需仰視更增添懸崖峭壁凌空倒掛之氣勢。一般盆樹,置於視平線略低一些的高度。盆樹與欣賞者的距離應視盆樹大小、類別而有所不同,大盆應適當遠些(3~4米),低一些,使能欣賞其全貌,中小型近一些(1~2米),微型盆景更近一些(0.6~1米),應放在博古架上;不同類別的盆樹要搭配陳設,要考慮到不同類別、樣式、大小適當搭配,如常綠果樹與落葉果樹,大型、中型、小型、直干、斜干、曲干、懸崖式和各種風格的盆樹,依一定主題布局和節奏感搭配陳設,能更好地顯示出豐富多彩的整體藝術美和各種盆樹的不同情趣。庭院陳設應設置一些磚砌或水泥制的台階,離地高度60厘米左右,應使盆樹主要觀賞位置在人們的視平線內,改善風光條件,便於日常管理。陳設應根據造型形式、樹體大小、前後高低、光照狀況,疏密相宜、錯落有致地排列,盆樹台上,可放置大中型盆樹,特大型宜單獨擺放。室內陳設是短期的因為大部分果樹都是喜陽光的樹種,即使廳堂向陽,亦只能10~20天變換一次。室內陳設以適宜的幾架,放置中小型或微型盆樹為宜。陽台通風透光好,是種養盆樹與陳設的好地方,一般蘋果、石榴、梨、柿喜光性強的樹,應放在南側陽台,東西側可放一些喜光性稍弱的盆樹如金柑、山楂、獼猴桃等。北側陽台陽光不好,一般不放。陽台擺放宜精不宜雜,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以免影響居室光照。
9. 盆景要怎樣觀賞
盆景鑒賞的觀:首先是以樹木花草、石、水、泥土等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於人們的感覺器官的,因此,欣賞盆景藝術也首先要有充分的感受。
「觀」,作為盆景欣賞的第一階段,主要表現為欣賞主體對盆景作品中感性存在的整體直觀(直覺)把握。很顯然,在這一階段,盆中之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以其實在的形式特性(如各盆景材料的形狀、色彩、線條、質地,甚至花草的芳香、「瀑布」的樂音等等),向觀賞者傳遞著某種審美信息。
(1)看自然神韻:植物是否枝壯葉茂,花好果碩,山石是否順乎紋理加工,保持天然美態,盆景作品能否給人一種勃勃生機之感。
盆景通過其形、色、香、姿、韻等自然天趣,給人以鬱郁蔥蔥,勃勃生機,展示出生命力之美。鑒賞盆景,首先要觀察、認識、欣賞這些純朴的自然美。盆景的自然形態,好比人的軀干肉體,缺它不可。樹木盆景有觀形、觀干、觀根、觀枝葉、觀花果等不同部位。水石盆景有觀形、觀石質、觀石紋、觀水等差異。通過對盆景自然形態的審美品賞,使人感受那樹樁盆景的玲瓏瀟灑之姿,豪宕雄勁之感;水石盆景的蒼勁雄偉之力,縱橫奔放之勢,從而讓人體味形質之美,色澤之美,動聲之美,變化之美,自然清新之美,達到那美不勝收的韻律和野趣。
(2)看整體美感:是否具有藝術美感,能否給人留下比較好的「第一印象」,能否達到「一見鍾情」,流連忘返,經久耐看,回味無窮。盆景的這種藝術美感要求要有畫境美,即畫理中的「似與不似」,從而達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天趣。它要求以高度的概括能力和精湛的藝術技巧,對紛紜復雜的素材,進行必要的加工提高。采其大要,去其繁榮,讓它在咫尺天地之中,構成完整獨立的藝術形象,使藝術加工處理後的盆景既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雖由人做,宛然天成,其美如畫。盆景的藝術美還要求有詩境美。我國的盆景以其獨有的詩情畫意著稱。詩情畫意和中國氣派,構成了中國盆景的民族風格。
(3)看加工技藝:視其結構布局是否合理,造型表現生動與否,加工是否精美、得體。樹樁盆景有素材的選擇,根、干、枝的處理,樹冠外輪廓線的描畫,花盆的選擇與種植位置的安排,盆面處理等等,它們之間要求處理得和諧統一。
(4)看寫意效果:盆景是否按意布景,寓意深刻,畫境優美,達到「神形兼備,情景交融」的境界,能否發人深思,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盆景的意境美是盆景的自然美、野趣美、造型美、藝術美、內涵美,詩情畫意美的高度融合和集中體現,是盆景藝術的致極。
盆景主要是一種視覺藝術,盆中的樹木、山石、小擺件等均是具體實在的審美要素,因此,欣賞盆景時主要需要人們的視知覺參與。但是,盆景又不單是一種視覺藝術,其花木的香味就還需要嗅覺的參與。有些現代盆景還將石料、音樂結合起來,製成「音樂盆景」,欣賞時自然涉及到聽覺。
可是,盆景欣賞的第一階段名日「觀」,其實它不能等同於繪畫等視覺藝術的純視覺感官,而是一種綜合性的知覺完形。這是由盆景的特殊結構決定的,盆景的多層結構需要諸知覺功能(視、聽、嗅、觸等)的綜合運用及心理通感。對於盆景欣賞的「觀」,一般欣賞者都能達到,但不少欣賞者也可能就停止於這一步。對盆景藝術的審美欣賞,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化,從而進入盆景欣賞的第二個階段「品」。
10. 盆栽觀賞果樹常見的樹形有哪些
盆栽觀賞果樹常見的樹形:1.直干形樹干直立或微曲而直立,或稍有斜度,可以單干、雙干或多乾式,樹冠端正、層次分明,果實分布均勻。
直乾式
3.卧乾式,樹干直或微曲,橫卧於盆面,即樹干與盆面平行或其夾角在30°之內。樹冠橫向擴展。
卧乾式
5.迎客式,似黃山迎客松,主幹高大直立或微曲稍斜,但樹冠偏向一邊,其中一枝特長而稍下垂,靜中求動。6.合栽式,大小高低2株或多株栽於盆中,除邊緣一二枝略斜栽之外,大部分都是直栽於盆面。亦有同一母根長出數株高低大小不同的樹,並露其根,既可賞景,又可賞根,如盆栽南天竹,亦可一本雙干,一高一低,一正一斜,主次分明,又稱雙乾式。7.曲干形,主幹呈之學形彎曲向上,多為2層,也可多層,層次分明,果實多在彎曲處。
曲乾式
8.垂枝形,主幹直立或稍彎曲,枝、果多下垂,如盆栽龍爪棗。9.臨水式,主幹以盆面水平線為中心軸線作波浪狀「S」形彎曲,干與水平線的夾角在20°~25°左右。10.掛口式,主幹彎曲向下垂,與盆面水平線成75°左右垂直線,枝幹近似垂直展開。11.枯乾式,主幹枯老怪異,有千孔百洞,有時只剩半張樹皮,但枝葉繁茂,生機勃勃,如石榴、銀杏等盆栽果樹。
枯乾式
12.貼木式將死亡的樹樁在其背面刻上溝槽,然後將幼小果樹的枝幹、樹枝嵌入溝槽內,用棕線或金屬絲固定栽入盆中,二三年後植株的樹干或枝便緊緊嵌入溝槽內,解除棕絲,蓄枝即成。13.藤蔓形利用藤本果樹如葡萄,令其花果枝葉自然懸垂,配以石山、令其攀援其上。14.虎座式,樹干第一彎自干基部向一側彎曲,然後第二彎曲朝上與盆面垂直,好似座椅狀。15.劈乾式,取其一段帶根的主幹,從主幹中心將樹干與根一劈為二,剖面加工雕刻,分栽兩盆中,然後蓄枝分別形成二盆壁干或盆栽觀賞果樹
劈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