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迎春柳盆景

迎春柳盆景

發布時間: 2021-02-21 20:45:55

Ⅰ 西北的一種據說是可葯用的小黃花,不知其名

圖片上有兩種植物的花,黃色的是黃花補血草(Limonium aureum),藍雪科植物。白花的是蘿藦科植物,大概是鵝絨藤。

Ⅱ 甘肅西和叫楊柳子的是什麼樹

楊柳樹
文學意象
「楊柳」本意解析
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楊柳」是一個情思纏綿的常見意象,含有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數不勝數、俯拾即是,如:「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唐·白居易《憶江南》)、「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楊巨源《和練秀
才柳楊》)、「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唐·劉禹錫《竹枝詞》)、「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候」(唐·王昌齡《閨怨》)、「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幕簾無重數」(北宋·歐陽修《蝶戀花》)、「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北宋·秦觀《江城子》)、「一絲楊柳千絲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清·高鼎《村居》),等等。
許多人在讀到這些詩詞時,可能會以為這些詩句中所提到的「楊柳」是楊樹和柳樹兩種樹的並稱,其實不然,這些詩句中的「楊柳」都是指柳樹,而與現代植物學分類中所說的楊樹沒有任何關系。其證如下:清代張英等奉敕於康熙年間編撰而成的類書《淵鑒類函》中「楊柳」條目下諸多的古詩文例句中「楊柳」詞義均被解為「柳」。而當代《漢語大詞典》中所收錄的以「楊柳」為詞素的三音節詞十餘條,其中的「楊柳」的意思亦皆為「柳」,如「楊柳腰」就是「柳腰」的同義詞。
那麼,柳樹為什麼會被稱為「楊柳」呢?對此,清代杜文瀾在其編撰的《古謠諺》一書的卷九十引唐代傳奇《開河記》一書中的記載雲:「功既畢,上言於帝,決下口,注水入汴梁。帝自洛陽遷駕大渠,詔江淮諸州,造大船五百隻。龍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到大梁,又別加修飾,砌以七寶金玉之類。於是吳越取民間女年十五六歲者五百人,謂之殿腳女。至於龍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纜十條,每條用殿腳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腳女與羊相間而行,牽之。時恐盛暑,翰林學士虞世基獻計,請用垂柳栽於汴渠兩堤上,一則樹根四散,鞠護河堤,二乃牽舟之人護其陰,三則牽舟之羊食其葉。上大喜,詔民間有柳一株,賞一縑,百姓競獻之,又令親種,帝自種一株,群臣次第種,方及百姓。時有謠言曰:『天子先栽然後百姓栽。栽畢,帝御筆寫賜垂柳姓楊,曰楊柳也。』」其後明人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二十四卷、清初褚人獲在《隋唐演義》四十回中又分別演繹了以上傳說,使得該說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
考諸典籍,隋煬帝於大業元年下令開通濟渠和邗溝、命人在渠溝旁修築御道(即後人所說的「隋堤」)、在堤上遍植柳樹,這是史籍有載、確有其事的。對此,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其《隋堤柳》一詩中亦有句雲:「隋堤柳,歲久年深盡衰朽,風飄飄兮雨瀟瀟,三株兩株汴河口。……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但隋煬帝賜「楊」姓於柳之說在《隋書·煬帝紀》和《北史·隋本紀》等史籍中均無記載,其真實性有待考證。
其實,「楊柳」一詞早在成書於先秦時期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出現了,該書《小雅·採薇》篇中便有這樣的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此外,南朝人費昶在其《和蕭記室春旦有所思》一詩中也有這樣的描寫:「水逐桃花去,春隨楊柳歸。楊柳何時歸,裊裊復依依。」我們不難看出,這些詩句中所提到的楊柳明顯地都是指柳樹(確切地說是指垂柳),因為現代植物學意義上的楊樹葉圓、樹高、枝挺,是絕無「依依」、「裊裊」之態的。
其實,現代植物分類學意義上的楊類植物在我國古代被稱作「白楊」、「青楊」、「天楊」、「癷楊」等,而我國古代詩文典籍中所說的「楊」是「柳」的一種——蒲柳。對此,我國古代最早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為秦漢時期的學者對春秋戰國秦漢舊文進行增添修改而成)《爾雅》的《釋木》篇中就有如下記載:「檉,河柳;旄,澤柳;楊,蒲柳。」宋代陳彭年、邱雍等人奉旨於景德四年或大中祥符元年編撰而成的《廣韻》(是我國現今保存最完整的、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韻書,它完整而詳細地記錄從南北朝到宋末語言系統)一書中亦雲:「楊,赤莖柳。」而西漢學者毛亨在為《詩經》所作的傳注(即《毛詩詁訓傳》,簡稱《毛傳》)中亦曰:「楊柳,蒲柳也。」清代郝懿行在其所著的訓詁學專著《爾雅義疏》一書中亦說:「《詩》言『楊柳依依』、『有菀者柳』、『東門之楊』,皆一物耳。《爾雅》檉、旄、楊通謂之柳,蒲柳又謂之楊,是皆通名矣。」也就是說,在我國古代,「楊」、「柳」是同義的,這從《全唐詩話》中的一則詩話中亦可得到進一步地印證:該書《李泌》篇引《鄴侯家傳》雲:「泌賦詩譏楊國忠曰:『青青東門柳,歲宴復憔悴。』國忠訴於明皇,上曰:『賦柳為譏卿,則賦李為譏朕可乎?』」有了上述認識,我們對古漢語文化上的一些困惑便可迎刃而解。例如,《戰國策·西周》中有這樣一個典故:「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在該典故中善射者所射的明明是柳葉,可由此概括而成的成語卻為「百步穿楊」;我國神話傳說中觀音菩薩手持的凈瓶名為「楊枝凈水瓶」,可瓶中插著的卻是柳枝;唐代詩人劉禹錫受民歌影響而創作的「楊柳枝詞」詩體,又名「柳枝詞」。

Ⅲ 迎春花是什麼顏色的

迎春花的花是黃顏色的!

Ⅳ 通常選擇做樹樁盆景的植物材料應該具有什麼特點

樹樁盆景材料主要選用木本觀賞植物,其中有喬木、灌木及藤本類。喬木要生長慢、葉細小、能控制生長矮化者;灌木要便於塑造,有喬木「神態」,壽命長、耐修剪。具體條件是:
①葉:盆景植物的葉為觀賞內容之一,從葉中可領略到四季的變化,葉形差異、深淺濃淡及內中體現出的精神氣質,如健康色、換季色、茂盛壯實等,最理想的是植物葉為常綠、葉小(細)、色清麗;另外,樹的壽命要長,適應環境,萌發力強等。還有,除了選擇葉以外,宜選易繁殖、宜彎曲造型,便於控制生長的樹木品種,如五針松、羅漢松、真柏、珍珠黃楊、金錢松、榔榆、雀梅、栒子木、火棘、六月雪、凹葉鈴木、檵木、小檗、杜鵑、日本石榴、海棠、梅、壽星桃、金雞兒、山植、紫藤、迎春、小葉梔子、虎刺、金豆、蔭木等。
②根:作為盆景另一觀賞內容,是顯示年份、體現力度、決定造型起步動勢及正背之分的一個方面,要選盤旋交錯、隆裸蒼古者為妙。材料有金雀根(主根長而柔軟),黃楊根,松樹根,柏樹根,雀梅根等都可作為選取對象。
③干:是盆景中另一重要觀賞部位,是全局的骨骼中軀,樹乾的形受總體造型變化所制約,它又決定樹樁的造型形式,一般干要矮壯;矮而有力,壯而蒼勁,下粗上細,過渡自然有力。除了樹干外形還要求表皮的變化,樹齡越老皮層越蒼古越好,兩者是相互配合才出韻味的。

盆景樹干
樹干表皮在一定年限下才會形成蒼老斑駁的外貌,這是幼齡樹所無法比擬的。
當然也可以雕琢、腐蝕、火灼等人為刺激造成傷變,加強作品年歲標記,增添「力度」。但處理一定要得法,不可留下人工痕跡,更不能強行弄死樹樁。

樹干表皮要求老氣橫秋,粗獷有神,如松皮的鱗,柏皮的扭,榆皮的蒼,錦松的裂, 紫薇的潤等。此外, 表皮還有「節」、「枯」、「斑」、「色」、「韻」等特徵。蒼,指蒼勁有力、老氣橫秋,有歷盡蒼桑之態, 皮層老古, 顏色古樸,有開裂,為老樹天生而就,無法仿造,如雀梅、榆、石榴等。
鱗,指皮層呈鱗甲開裂之狀,雄渾蒼勁、奇崛生動,如五針松、黑松等。

裂,指皮層開裂深凹,莊重古樸,奇特有趣,為皮層欣賞所特有,是人為無法塑造,如錦松皮層為樹干皮層中所獨有。
扭, 指皮層曲彎旋扭, 剛勁中透力度,狀如力士肌腱,又如萬藤纏繞。古柏、羅漢松等老樹具備此狀。不少樹種從幼小階段塑造也可達到旋扭效果。

節,為老乾節疤疙瘩,主要是外傷所致,蒼老奇特,有歷盡艱辛之狀;人為刺激可以促成,但注意自然而有靈氣,如銀杏、榆、梅等。
枯,為古木蟲蝕、雷擊火燒造成樹干中空枯朽,在枝幹上萌發新梢,代表枯木逢春、春回大地之意,如石榴、榆、柏等老樹會造成此奇觀,盆景樹樁經技巧加工也可亂真。
潤,是表皮光潤無刻裂,滋潤中顯勁力,光滑中透力度,為某些樹種所特有,如白皮黃楊、紫薇等樹樁。
斑,為表皮斑駁呈濃淡不一的斑紋,或有明顯芽眼環紋氣孔者,給人猜測,給人遐想,如白皮鬆、金雀、斑竹等表皮有此特徵。
色,為某些樹木幹部有明顯的顏色,如紅杠槭的枝條紅色,青楓、迎春等枝條綠色,杏枝的褐紅,竹的粉青等。還有竹類中黃金嵌碧玉、碧玉嵌黃金等觀賞性很強的品種。
韻,是配合外界之趣產生的韻味,如雨打芭蕉,松濤,竹影婆娑,春風楊柳等情景交融的場景。

④枝:主要指一二級枝,作為輔助主幹構成形態。對枝的排列分布、長短粗細要仔細挑選,要符合造型的基本要求。某一種造型就要挑選適宜此造型的枝幹條件,也就是枝與干原始形態適合某
種形式,這是基本要求,否則雖也能造型作勢,總不盡人意。枝條要分布均勻,但不代表平均,內中高下左右要有聚有散,疏密得宜;粗細合理,既有對比又協調呼應;長短適中,一般下長上短,長短主次清楚。在確定造型正面的情況下各枝條件符合造型需求,頂枝不可細柔弱小,要使上下均衡。

在盆景造型中,枝的垂直即下垂代表輕盈、飄逸、瀟灑;橫出枝代表平緩、安祥;傾斜枝代表運動。在製作中,還要考慮葉形的差異變化,如松針的尖細,枸骨的刺角,槭樹的刻裂,銀杏的扇形等,甚至三級以上小枝也各具個性,象雀梅的剛,桱柳的柔等。

Ⅳ 迎春花是不是不能曬太陽啊我養了一盆一曬就蔫

一、同名植物
花語

希望,相愛到永遠!
【名 字】 學名/拉丁名: nudirlorum
英文名字: Winter Jasmine
中文別名: 迎春花,金腰帶,串串金,雲南迎春,
大葉迎春 、常綠藤狀灌木、迎春柳
【科學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玄參目 Scrophulariales
或 唇形目 Lamiales
科: 木犀科 Oleaceae
屬: 茉莉花屬/素馨屬/Jasminum
【簡 述】
迎春花又名金梅、金腰帶、小黃花,系木犀科落葉灌木,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花後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它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雪中四友」,是中國名貴花卉之一。迎春花不僅花色端在秀麗,氣質非凡,而且具有不畏寒威,不擇風土,適應性強的特點,歷來為人們所喜愛。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枝條細長,呈拱形下垂生長,長可達2m以上。側枝健壯,四棱形,綠色。三出復葉對生,長2—3cm,小葉卵狀橢圓形,表面光滑,全緣。花單生於葉腋間,花冠高腳杯狀,鮮黃色,頂端6裂,或成復瓣。花期3-5月,可持續50天之久。
【生態習性】
喜光,稍耐陰,略耐寒,怕澇,在華北地區和鄢陵均可露地越冬,要求溫暖而濕潤的氣候,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 質土,在酸性土中生長旺盛,鹼性土中生長不良。根部萌發力強。枝條著地部分極易生根。
【繁殖方法】
多用扦插。選1年生枝條,剪成15cm長,在整好的苗床內灌透水,水滲後即可扦插。也可干插,即在整好的苗床內扦插後灌透水。扦插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進行。生根後分栽,亦可分株或壓條繁殖。
栽培與造型
迎春在1年生枝條上形成花芽,第二年春季開花,因此在每年花謝後應對所有花枝短剪,促使長出更多的側枝,增加著花量,同時加強肥水管理。
病害蟲害:
病蟲害常發生葉斑病和枯枝病,可用50% 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和大蓑蛾危害,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
高幹迎春的培育
可選胸徑2cm以上的水臘苗,早春萌動時在lm處或選一定的高度進行腹接。采當年生迎春枝長8—l0cm作接穗,進行嫁接。接後用薄膜綁緊,套塑料袋,成活抽枝後逐漸將袋撕破透氣放風煉苗,並摘心促抽側枝,培育冠形。
適生范圍
原產中國華南和西南的亞熱帶地區,南方栽培極為普遍,華北、河南均可生長,鄢陵全縣均有栽培生產。
園林用途
迎春枝條披垂,早春先花後葉,花色金黃,葉叢翠綠,園林中宜配置在湖邊、溪畔、橋頭、牆隅或在草坪、林緣、坡地。房周圍也可栽植,可供早春觀花。花、葉、嫩枝均可入葯。
【產地分布】
原產於中國北方,主要分布在華北、遼寧、陝西、山東等省。迎春花較耐寒,喜陽光,耐旱但不耐澇。繁殖以分株、壓條、扦插為主。多用來布置花壇,點綴庭院,是重要的早春花木。
各地常有栽培,供觀賞;中國中部和北部各省也有分布。
葉入葯,消腫解毒,治腫痛惡瘡,躍打損傷;花能解熱利尿,治發熱頭痛,小便熱痛。葉和根均含丁香苷和迎春花苷。 用扦插或壓條繁殖。
[編輯本段]【葯用價值】
別名:小黃花、金腰帶(《群芳譜》),(《滇志》),黃梅(《植物學大辭典》),清明花(《貴州民間葯物》)。
來源:木犀科茉莉花屬植物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以葉及花入葯。春季採花,夏季采葉。鮮用或曬干。
採集:2~4月收采,烘乾。
性味歸經:
葉:苦,平。
花:甘、澀,平。
功能主治:
葉:解毒消腫,止血,止痛。用於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口腔炎,癰癤腫毒,外陰瘙癢。
花:清熱利尿,解毒。用於發熱頭痛,小便熱痛,下肢潰瘍。
用法用量:

葉:2~3錢。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坐浴。
花:1~3錢。外用研粉,調麻油搽敷患處。
*摘錄於:《全國中草葯匯編》
[編輯本段]【繁殖栽培】
以扦插為主,也可用壓條、分株繁殖。扦插,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剪取半木質化的枝條12-15厘米長,插入沙土中,保持濕潤,約15天生根。壓條,將較長的枝條淺埋於沙土中,不必刻傷,40-50天後生根,翌年春季與母株分離移栽。分株,可在春季芽萌動時進行。春季移植時地上枝幹截除一部分,需帶宿土。在生長過程中,注意土壤不能積水和過分乾旱,開花前後適當施肥2-3次。秋、冬季應修剪整形,保持株新花多。病蟲害常發生葉斑病和枯枝病,可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和大蓑蛾危害,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
迎春花,喜溫暖亦耐寒,在北京及其以南地區都可在室外安全越冬,既可地栽又可盆植。北京以北只能盆植,於-5℃時移入低溫室(5~10℃)越冬,迎春的花期受氣溫影響,從南到北先後於1月下旬至4月開放。如欲春節開花,可根據花蕾的大小於節前2~3周將其移入12~16℃、陽光充足的室內,距電視機、空調機2米以上,用與室溫相近溫度的水3天澆1次,並常向枝葉噴水,如節前1周仍未開花,可將室溫提至20℃,開花後室溫則宜控制在15℃以下,可開30~40天。
[編輯本段]【鑒定區分】
迎春和連翹同屬木犀科落葉灌木,在中國各地廣泛栽培;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在相近的時間開花,花黃色,先開花後長葉,因此,很多人並不能很好的區分這兩種植物。
其實,它們的區別是明顯的:
1)迎春老枝灰褐色,小枝四棱狀,細長,呈拱形生長,綠色。葉全為三出復葉,呈十字形對稱生長,葉片較小,卵狀橢圓形,全緣,先端狹而突尖。花單生、黃色,高腳碟狀,著生於頭年生枝條的葉腋間。而連翹枝條為圓形,小枝淺褐色,莖內中空,常下垂,葉片較大,形至長橢圓形,上半部分有整齊的鋸齒,下半部分全緣。單葉或3葉對生,其中頂葉較大,兩側葉小。花金黃色,花瓣較寬。
2)迎春的小枝綠色,而連翹的小枝顏色較深,一般為淺褐色;
3)迎春花的花每朵有6枚瓣片,連翹只有4枚;
4)迎春花很少結實,連翹花結實。
[編輯本段]【相關問題】
迎春怎樣才能多開花?
迎春花能在早春料峭的寒風中綻出一串串金黃色的小花,如璀璨的金星綴滿枝頭,給冷漠的早春帶來一派盎然的春意,初夏時節,綠葉蔥蔥,枝條婆娑瀟灑,四時可觀,因此受到普遍歡迎,被人們廣為栽培。
此花的繁殖比較容易,使用分株、壓條、扦插都可以。分株宜在春季展葉前進行。其葉枝條著地都會產生不定根,所以在生長季將枝壓入土中並加以固定,不必刻傷,一般都能發出生命力旺盛的嫩枝。用扦插法也很容易成活,只需取半木質化嫩枝10厘米左右,插入砂或土中,保持濕潤,經過2周就可生根。在早春和梅雨季節,還可選取姿態較好的老枝進行扦插,成活後,稍加綁扎修剪,就可成為一株頗有古意的小盆景。
迎春花生長旺盛,適應性強,耐寒也耐旱,但伯水澇,喜陽也稍耐明,不難栽培。但要取得著花繁密的效果,則需要進行比較科學合理的養護。首先,要進行必要的修剪,迎春的花朵多集中在一年的枝條上,二年生枝著花較少,所以每年花後要對花枝進行重截,只留基部3-4個芽,弱枝還應少留。當新梢長到一定長度時,根據盆株大小和株形的相稱程度進行摘心,或反復短裁,以促進分枝,7月中旬以後一般不再短截,這樣可達到抑制新梢旺盛生長,有利新梢充實和花芽的形成。而且經過多次短截之後,可以避免枝條冗長,省去盤扎的麻煩。
春天花後要修剪,並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或基肥,並在生長季每隔半月施一次糞肥。再記住在生長後期增施些磷、鉀肥,這樣才能在修剪後,促進多發壯枝。日常管理,土壤以保持濕潤偏於為主,不幹不澆,氣候乾燥時,可迢當績水增加濕度,雨後要防止盆中積水。在夏季烈口當頭出現高溫時,將它移至半陰處,則更有利其生長。春節前後,將其連盆移入溫室或塑料大棚中,室溫保持15℃左右,約15天就可見花。
迎春花的栽種,用盆與養護?
栽種與用盆
迎春適應性強,喜光、耐寒、耐旱、耐鹼、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微酸、中性、微鹼性土壤中都能生長,但在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中生長最好。栽種一般在花凋後或9月中旬進行。如欲培養成提根式,可在栽種時把根適當提高一些,但一次不要提得太高,否則對生長不利。因為迎春花是黃色的,栽種時宜選用淡藍、紫紅、黑色的盆缽,使盆缽和花的顏色相協調。如果栽培得法,它將春天黃花滿枝,夏秋綠葉舒展,冬天翠蔓婆娑,四季都充滿春意。
養護管理
(1)場地。剛栽種或剛換盆的迎春,先澆透水,置於蔽蔭處10天左右,再放到半陰半陽處;養護一周,然後放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比較濕潤的地方養護。在冬天,南方只要把種迎春的盆缽埋入背風向陽處的土中即可安全越冬,在北方應於初冬移入低溫(5℃左右)室內越冬。欲令迎春提前開花,可適時移入中溫或高溫向陽室內,如放置13℃左右室內向陽處,每日向枝幹葉噴清水1~2次,20天左右即可開花;如置於20℃左右室內向陽處,lo天左右就可開花。開花後,室溫保持在8℃左右,並注意不要讓風對其直吹,可延長花期。花開後,室溫越高,花凋謝越快。
(2)澆水。迎春喜濕潤,尤其在炎熱的夏季,除每日上午澆一次水外,在下午還應適當澆水。為保持小環境濕度,應經常向地面噴水。迎春怕盆內積水,在梅雨季節,連續降雨時,應把盆放倒或移至不受雨淋處。冬季氣溫低,水分蒸發少,應少澆水。
(3)施肥。栽種迎春時,應在盆缽底部放幾塊動物蹄片作基肥。在迎春生長期,要每月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7~8月份是迎春花芽分化期,應施含磷較多的液肥,以利花芽的形成。如在開花前期,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機液肥,可使花色艷麗並延長花期。
(4)整形。迎春花萌發力強,在生長期間要經常摘心,剪除或剪短某些枝條,才能保持樹形。花凋後應把枝條剪短,一般僅留2~3個芽,主枝可適當多留幾個芽,新枝生出後,如養護得當,花蕾叢生。

盆栽迎春花能施發酵好的芝麻餅隊水嗎

迎春花盆景的培育製作方法

迎春花別名金腰帶,串串金、雲南迎春、大葉迎春、迎春柳,為木犀科、茉莉花屬素馨屬落葉灌木。迎春花枝條細長,婀娜多姿,呈拱形下垂生長,長可達2m以上。側枝健壯,四棱形,綠色。三出復葉對生,長2—3cm,小葉卵狀橢圓形,表面光滑,全緣。花單生於葉腋間,花冠高腳杯狀,鮮黃色,花朵明媚秀逸,頂端6裂,或成復瓣。花期3-5月,可持續50天之久,除種植於庭院、花壇等處外,還可盆栽觀賞或製作盆景。

迎春花喜光,稍耐陰,略耐寒,怕澇,在華北地區和鄢陵均可露地越冬,要求溫暖而濕潤的氣候,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在酸性土中生長旺盛,鹼性土中生長不良。根部萌發力強,枝條著地部分極易生根。

迎春花在1年生枝條上形成花芽,第二年春季開花,因此在每年花謝後應對所有花枝短剪,促使長出更多的側枝,增加著花量,同時加強肥水管理。

迎春花病蟲害常發生葉斑病和枯枝病,可用50% 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和大蓑蛾危害,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

盆栽迎春花在冬季落葉後至春季發芽前上盆,盆土宜用疏鬆肥沃、具有良好的排水保水性的沙質土壤,栽後澆透水,放在避風向陽處養護。生長期澆水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避免盆土積水,否則會造成爛根。9月以後要減少澆水,以控制枝條旺長,使其安全越冬。每年春季花謝後應追施腐熟的有機液肥1次至2次,以補充開花所消耗的養分,使植株長勢盡快得到恢復。6 月至8月是其花芽分化期,可增加磷鉀肥的使用量,並注意扣水,以有利於花蕾的形成。秋季施肥則能增加植株的抗寒能力,並促使花蕾的發育。開花前追施一些肥料,不僅可使花朵肥美,還能延長花期。每1 年至2年的春季花謝後翻盆一次,盆土可用園土、腐殖土、沙土各1份混勻後配製,並加入少量腐熟的餅肥、禽畜糞等作基肥,並結合換盆對植株進行修剪,除去乾枯枝、病蟲枝、徒長枝,生長期注意摘心,以促使植株多分枝,維持樹形的完美。

迎春花枝條細長而柔軟,除正常的垂枝生長外,還可編織成花籃形、扇形、圓球形、孔雀開屏等形狀,以增加觀賞價值。若需元旦或春節開花,可提前3周將苗盆移至室內向陽處蒔養,保持15℃至20℃的溫度,就能適時開花。迎春的花枝用水泡養,5天至7天就能開花,它是優良的冬季切花材料。

迎春花的繁殖可採用分株、壓條、扦插多種方法。分株通常在春、秋季進行,但以早春花芽萌動前為好。壓條或扦插,一般在花謝一周左右進行。壓條時,先在埋土的枝條皮層用刀切割,便於生根。扦插可在溫床進行,亦可直接在露地扦插,選擇2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長度以15厘米至20厘米為宜,將1/3的枝條埋入土中,保持土壤濕潤, 2周至3周即可生根,待幼根由白變為黃褐色時,開始移植。移苗初期需用遮陰網或葦簾遮陰5日至7日,成苗率較高。

迎春花盆景製作可選擇那些生長多年、根部古樸蒼勁的植株,多在冬季至早春季節移栽,先栽種在泥瓦盆中養坯,栽種前對植株進行一次修剪整形,將造型不需要的枝條、根干剪除,並將過長的枝條短截,剪下的根干可挑選形態佳的進行扦插,成活後植於小盆中,即成為古樸雅緻的微型盆景。

迎春花是蔓生性植物,枝條雖然生長很快,但並沒有明顯的主幹,甚至連較粗的枝條也很難找到,因此可考慮用以根代乾的方法,將虯曲多姿的根部提出土面代替樹干,提根應逐步進行,切不可一次完成,否則會使植株細根裸露過多,造成樹樁回芽,嚴重時甚至植株死亡。其根乾的造型要因樹而異,可採用單乾式、雙乾式、斜乾式、曲乾式、過橋式、提根式等不同形式。樹冠多採用垂枝型,其枝條自然下垂,呈瀑布形,用修剪的方法使枝條疏密有致,開花均勻,這種形式最為常見。

迎春花盆景的梅樁型,將枝條彎曲下垂的部分剪除,如新萌生的側枝又要彎曲下垂時,再將其剪除,這樣就能使所有的枝條都呈直線形,開花時如同疏影橫斜的梅花。

迎春花盆景的大樹型,選擇虯曲蒼老,樹干、主枝、側枝分明的植株,將枝條蟠扎修剪成簇,在生長期看上去猶如一棵大樹,而實際上樹的葉片是由密集的細枝組成的,由於材料不好找,這種形式最為少見。

迎春花盆景可在開花前對植株進行一次整形,生長期經常摘心,以促使枝條增粗,增加分枝,有利於造型,對影響樹形的枝條要及時剪除,以保持盆景的美觀。其它管理與盆栽迎春花的基本相同。

Ⅶ 柳樹,桃花,茶花,迎春花,杜鵑花,油菜花,小草,榕樹的盆景大全.

這就盆景大全了啊,綠錦軒盆景園幾千上萬盆都只是盆景冰山一角,何謂大全啊,朋友

Ⅷ 樹木盆景配盆如何選擇,技巧全在這

我國生產的盆缽種類繁多,款式千變萬化,色彩也極其豐富。就質地來說,有瓦盆、陶盆、釉盆、瓷盆、石盆等,各自的性能和作用都有所不同,其中以陶盆和釉盆較為常用。宜興砂陶盆和廣東佛山釉陶盆,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紫砂是統稱,為宜興所創,包括朱泥、紫泥、黃泥、青泥、老泥、梨皮泥、白泥、海棠紅、硃砂紫、定窯白、冷黃金等泥種,用其製成的陶盆,造型美觀,色彩素雅,而且有一定的透水、透氣性,有利於植物生長發育,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兼備。佛山釉陶盆,造型優雅,釉色凝潤,富有裝飾效果,也是盆中之上品。廣西的「雲盆」又稱「靈芝盆」,是在石灰岩溶洞中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天然盆缽,盆邊曲折層疊,形態自然,用於栽種植物,製作盆景,頗有野趣,別具一格。

盆景界稱為「一棵樹(石)兩壺三架」。顯然,火柴盆是盆景創作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盆栽盆景應在碗的大小、深度、樣式、顏色和質地等方面進行選擇。

第四、壺色素雅,效果更佳。彩陶盆、深紫、朱弘、象牙白、藍等。釉料也有很多顏色。陶器的顏色適合大多數種類,常綠針葉樹,有一個紅色,紫色陶器盆,更優雅簡單。紅楓要用白色或淺黃色的釉盆,銀杏要用深色琉璃盆,如藍釉盆會導致紫藤較差,選用白釉盆為好,白色、迎春花、掃帚等使用暗陶壺或釉盆等。

以上四點只是基本原則,不是絕對標准。盆景樹木種類繁多,實際操作有時很復雜,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把握。

Ⅸ 用什麼樹能做盆景

可以用來做盆景的樹是很多的。
特別是那些樹根長相奇特、樹枝看上去蒼勁有力版的,都可以用來做盆權景。
像是松樹――可以用樹根一半露在土壤的外面,利用樹枝樹根的造型來做盆景。
像黃山有名的迎客松,而且松樹做盆景寓意也很有意義:「松柏長青」。
自然還有榆樹、黃楊、雀梅等都有較高的可塑性,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有些樹的樹種很大,不適合種植在室內。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大盆景樹還是小盆景樹來種植。

Ⅹ 迎春花是什麼顏色

簡述
迎春花學名:Jasminum nudirlorum.又名金梅、金腰帶、清明花、金腰兒、小黃花,系木犀科落葉灌木,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花後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它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雪中四友」,是中國名貴花卉之一。迎春花不僅花色端莊秀麗,氣質非凡,而且具有不畏寒威,不擇風土,適應性強的特點,歷來為人們所喜愛。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枝條細長,呈拱形下垂生長,長可達2m以上。側枝健壯,四棱形,綠色。三出復葉對生,長2—3cm,小葉卵狀橢圓形,表面光滑,全緣。花單生於葉腋間,花冠高腳杯狀,鮮黃色,頂端6裂,或成復瓣。花期3-5月,可持續50天之久。 生態習性
喜光,稍耐陰,略耐寒,怕澇,在華北地區和鄢陵均可露地越冬,要求溫暖而濕潤的氣候,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 質土,在酸性土中生長旺盛,鹼性土中生長不良。根部萌發力強。枝條著地部分極易生根。
繁殖方法
多用扦插。選1年生枝條,剪成15cm長,在整好的苗床內灌透水,水滲後即可扦插。也可干插,即在整好的苗床內扦插後灌透水。扦插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進行。生根後分栽,亦可分株或壓條繁殖。
栽培與造型
迎春在1年生枝條上形成花芽,第二年冬末至春季開花,因此在每年花謝後應對所有花枝短剪,促使長出更多的側枝,增加著花量,同時加強肥水管理。
病害蟲害
病蟲害常發生葉斑病和枯枝病,可用50% 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和大蓑蛾危害,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
高幹迎春的培育
可選胸徑2cm以上的水臘苗,早春萌動時在lm處或選一定的高度進行腹接。采當年生迎春枝長8—l0cm作接穗,進行嫁接。接後用薄膜綁緊,套塑料袋,成活抽枝後逐漸將袋撕破透氣放風煉苗,並摘心促抽側枝,培育冠形。
適生范圍
原產中國華南和西南的亞熱帶地區,南方栽培極為普遍,華北、河南均可生長,鄢陵全縣均有栽培生產。
園林用途
迎春枝條披垂,冬末至早春先花後葉,花色金黃,葉叢翠綠,園林中宜配置在湖邊、溪畔、橋頭、牆隅或在草坪、林緣、坡地。房周圍也可栽植,可供早春觀花。花、葉、嫩枝均可入葯。
產地分布
原產於中國北方,主要分布在華北、遼寧、陝西、山東等省。迎春花較耐寒,喜陽光,耐旱但不耐澇。繁殖以分株、壓條、扦插為主。多用來布置花壇,點綴庭院,是重要的早春花木。 各地常有栽培,供觀賞;中國中部和北部各省也有分布。 葉入葯,消腫解毒,治腫痛惡瘡,躍打損傷;花能解熱利尿,治發熱頭痛,小便熱痛。葉和根均含丁香苷和迎春花苷。 用扦插或壓條繁殖。
[編輯本段]葯用價值
別名:小黃花、金腰帶(《群芳譜》),(《滇志》),黃梅(《植物學大辭典》),清明花(《貴州民間葯物》)。來源:木犀科茉莉花屬植物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以葉及花入葯。春季採花,夏季采葉。鮮用或曬干。 採集:2~4月收采,烘乾。 性味歸經: 葉:苦,平。 花:甘、澀,平。 功能主治: 葉:解毒消腫,止血,止痛。用於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口腔炎,癰癤腫毒,外陰瘙癢。 花:清熱利尿,解毒。用於發熱頭痛,小便熱痛,下肢潰瘍。 用法用量: 葉:2~3錢。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坐浴。 花:1~3錢。外用研粉,調麻油搽敷患處。 *摘錄於:《全國中草葯匯編》
[編輯本段]繁殖栽培
以扦插為主,也可用壓條、分株繁殖。扦插,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剪取半木質化的枝條12-15厘米長,插入沙土中,保持濕潤,約15天生根。壓條,將較長的枝條淺埋於沙土中,不必刻傷,40-50天後生根,翌年春季與母株分離移栽。分株,可在春季芽萌動時進行。春季移植時地上枝幹截除一部分,需帶宿土。在生長過程中,注意土壤不能積水和過分乾旱,開花前後適當施肥2-3次。秋、冬季應修剪整形,保持株新花多。病蟲害常發生葉斑病和枯枝病,可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和大蓑蛾危害,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 迎春花,喜溫暖亦耐寒。迎春的花期受氣溫影響,從南到北先後於1月下旬至4月開放。如欲春節開花,可根據花蕾的大小於節前2~3周將其移入12~16℃、陽光充足的室內,距電視機、空調機2米以上,用與室溫相近溫度的水3天澆1次,並常向枝葉噴水,如節前1周仍未開花,可將室溫提至20℃,開花後室溫則宜控制在15℃以下,可開30~40天。
[編輯本段]鑒定區分
迎春和連翹
同屬木犀科落葉灌木,在中國各地廣泛栽培;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在相近的時間開花,花黃色,先開花後長葉,因此,很多人並不能很好的區分這兩種植物。 其實,它們的區別是明顯的:Jasminum nudiflorum 迎春花1)迎春老枝灰褐色,小枝四棱狀,細長,呈拱形生長,綠色。葉全為三出復葉,呈十字形對稱生長,葉片較小,卵狀橢圓形,全緣,先端狹而突尖。花單生、黃色,高腳碟狀,著生於頭年生枝條的葉腋間。而連翹枝條為圓形,小枝淺褐色,莖內中空,常下垂,葉片較大,形至長橢圓形,上半部分有整齊的鋸齒,下半部分全緣。單葉或3葉對生,其中頂葉較大,兩側葉小。花金黃色,花瓣較寬。 2)迎春的小枝綠色,而連翹的小枝顏色較深,一般為淺褐色; 3)迎春花的花每朵有6枚瓣片,連翹只有4枚; 4)迎春花很少結實,連翹花結實。
迎春花和野迎春
(雲南黃素馨)同屬木犀科素馨屬植物灌木,在中國也廣泛栽培;兩者十分相似,但也有一定區別: 1)迎春花為落葉灌木,花期無葉。野迎春為常綠灌木,花期多少有綠葉。 2)迎春花的花筒長,野迎春的花筒短。 3)西安一帶迎春花從2月末開至3月份,花期比梅花更早。而野迎春的花期常為4月初,比迎春花晚一個月左右,明顯晚於梅花。Jasminum mesnyi 野迎春
[編輯本段]相關問題
迎春怎樣才能多開花? 迎春花能在冬末早春料峭的寒風中綻出一串串金黃色的小花,如璀璨的金星綴滿枝頭,給冷漠的早春帶來一派盎然的春意,初夏時節,綠葉蔥蔥,枝條婆娑瀟灑,四時可觀,因此受到普遍歡迎,被人們廣為栽培。 此花的繁殖比較容易,使用分株、壓條、扦插都可以。分株宜在春季展葉前進行。其葉枝條著地都會產生不定根,所以在生長季將枝壓入土中並加以固定,不必刻傷,一般都能發出生命力旺盛的嫩枝。用扦插法也很容易成活,只需取半木質化嫩枝10厘米左右,插入砂或土中,保持濕潤,經過2周就可生根。在早春和梅雨季節,還可選取姿態較好的老枝進行扦插,成活後,稍加綁扎修剪,就可成為一株頗有古意的小盆景。 迎春花生長旺盛,適應性強,耐寒也耐旱,但伯水澇,喜陽也稍耐明,不難栽培。但要取得著花繁密的效果,則需要進行比較科學合理的養護。首先,要進行必要的修剪,迎春的花朵多集中在一年的枝條上,二年生枝著花較少,所以每年花後要對花枝進行重截,只留基部3-4個芽,弱枝還應少留。當新梢長到一定長度時,根據盆株大小和株形的相稱程度進行摘心,或反復短裁,以促進分枝,7月中旬以後一般不再短截,這樣可達到抑制新梢旺盛生長,有利新梢充實和花芽的形成。而且經過多次短截之後,可以避免枝條冗長,省去盤扎的麻煩。 春天花後要修剪,並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或基肥,並在生長季每隔半月施一次糞肥。再記住在生長後期增施些磷、鉀肥,這樣才能在修剪後,促進多發壯枝。日常管理,土壤以保持濕潤偏於為主,不幹不澆,氣候乾燥時,可迢當績水增加濕度,雨後要防止盆中積水。在夏季烈口當頭出現高溫時,將它移至半陰處,則更有利其生長。春節前後,將其連盆移入溫室或塑料大棚中,室溫保持15℃左右,約15天就可見花。 迎春花的栽種,用盆與養護? 迎春的栽培栽種與用盆 迎春適應性強,喜光、耐寒、耐旱、耐鹼、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微酸、中性、微鹼性土壤中都能生長,但在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中生長最好。栽種一般在花凋後或9月中旬進行。如欲培養成提根式,可在栽種時把根適當提高一些,但一次不要提得太高,否則對生長不利。因為迎春花是黃色的,栽種時宜選用淡藍、紫紅、黑色的盆缽,使盆缽和花的顏色相協調。如果栽培得法,它將春天黃花滿枝,夏秋綠葉舒展,冬天翠蔓婆娑,四季都充滿春意。 養護管理 (1)場地。剛栽種或剛換盆的迎春,先澆透水,置於蔽蔭處10天左右,再放到半陰半陽處;養護一周,然後放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比較濕潤的地方養護。在冬天,南方只要把種迎春的盆缽埋入背風向陽處的土中即可安全越冬,在北方應於初冬移入低溫(5℃左右)室內越冬。欲令迎春提前開花,可適時移入中溫或高溫向陽室內,如放置13℃左右室內向陽處,每日向枝幹葉噴清水1~2次,20天左右即可開花;如置於20℃左右室內向陽處,lo天左右就可開花。開花後,室溫保持在8℃左右,並注意不要讓風對其直吹,可延長花期。花開後,室溫越高,花凋謝越快。 (2)澆水。迎春喜濕潤,尤其在炎熱的夏季,除每日上午澆一次水外,在下午還應適當澆水。為保持小環境濕度,應經常向地面噴水。迎春怕盆內積水,在梅雨季節,連續降雨時,應把盆放倒或移至不受雨淋處。冬季氣溫低,水分蒸發少,應少澆水。 (3)施肥。栽種迎春時,應在盆缽底部放幾塊動物蹄片作基肥。在迎春生長期,要每月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7~8月份是迎春花芽分化期,應施含磷較多的液肥,以利花芽的形成。如在開花前期,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機液肥,可使花色艷麗並延長花期。 (4)整形。迎春花萌發力強,在生長期間要經常摘心,剪除或剪短某些枝條,才能保持樹形。花凋後應把枝條剪短,一般僅留2~3個芽,主枝可適當多留幾個芽,新枝生出後,如養護得當,花蕾叢生。
[編輯本段]相關傳說
嵩山虎頭峰和萬歲峰中間有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山溝,溝口有兩塊磨盤大石頭,石頭上各有一個圓坑,形狀極似馬蹄,當地群眾把這兩個坑稱做「馬蹄坑」,把這兩塊石頭稱做「馬蹄石」,據說這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馬蹄印。 相傳大禹騎的馬是神馬,它力氣很大,跑得快,能翻山過河,大禹靠它渡過了許多難關。神馬的耳朵還非常靈敏,能辨別風聲的大小,會預測氣候的變化。每當快起大風時,它便停蹄不走,張著嘴,望著主人,「咴,咴,咴」,大叫三聲。 據說大禹治水是先治外地的洪水,而把家鄉嵩山一帶放在了最後。大禹在治理完家鄉潁河的洪水後,正准備在家休息一段時間,一則從感情上彌補一下妻子塗山姚,二則也好教育教育小夏啟。誰知大禹剛剛在家待了三天,就有消息傳來說嵩山北麓的黃河又開始泛濫,滎澤大浪滔天,洪水四溢,如果決口後果不堪設想。 大禹就和塗山姚再一次告別,塗山姚看著大禹心急火燎的樣子,又是心疼又是氣惱地說:「哎,你真是麥秸火脾氣,說走就走,嵩山這么大,難道你能插翅膀飛過去?」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大禹心想:是啊,如果能一下子飛過嵩山,就可以節省好多時間。 大禹摸了摸神馬的頭說:「你能馱我飛到嵩山北麓嗎?」誰知神馬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這下大禹高興壞了。於是,大禹就騎著馬走出了家門。 大禹想先看看滎澤的水勢,就來到了草嶺坡下,正准備驅馬飛過嵩山,誰知神馬停步不前,「咴,咴,咴」叫了起來,一會兒便颳起了大風,逍遙谷里黃沙漫天,迷住了神馬的眼睛,大禹只得勒轉馬頭,退了回來。風停之後,大禹又騎上神馬准備一躍而過嵩山,誰知神馬又停下來,「咴,咴,咴」叫了起來,大禹一看西天濃霧滾滾,濃霧一下子就把少室山裹了個嚴嚴實實,一會兒太室山也大霧彌漫,使神馬看不清東西南北,大禹只好耐住性了,掉頭而回。 等了好長時間,大霧終於散去。俗話說,事不過三。大禹拍了拍馬頭說:「加一把勁,這次一定要飛過去!」神馬明白主人的意思,點了點頭,仔細瞅了瞅地勢,發現虎頭峰和萬歲峰中間山溝溝口有兩塊巨石,立刻昂起脖子,前蹄便踏了上去,大禹也屏息斂氣,緊緊抓住馬韁繩,然後神馬前蹄踏著巨石,後蹄一蹬,縱身騰空而起,用盡全身力氣,飛過了嵩山,平安落到了嵩山北麓。 因為神馬使勁太大,一對前蹄在巨石上蹬出了兩個馬蹄窩,後來群眾就把這兩塊石頭叫做馬蹄石,把這條山溝稱做「馬蹄溝」。迎春花 很早很早以前,地上一片洪水,莊稼淹了,房子塌了,老百姓只好聚在山頂上。天地間整天混混沌沌,連春秋四季也分不清。 那時候的帝王叫舜,舜叫大臣鯀帶領人們治水,治了幾年,水越來越大。鯀死了,他的兒子禹又挑起了治水的重擔。 禹帶領人們察找水路的時候,在塗山遇到了一位姑娘,這姑娘給他們燒水做飯,幫他們指點水源。大禹感激這個姑娘,這姑娘也很喜歡禹,兩人就成親了。禹因為忙著治水,他們相聚了幾天就分手了。臨走時,姑娘把禹送了一程又一程。當來到一座山嶺上時,禹就對她說:「送到什麼時候也得分別啊!我不治好水是不會回頭的。」姑娘兩眼呤淚看著禹說:「你走吧,我就站在這里,要一直看到你治平洪水,回到我的身邊。」大禹臨別,把束腰的荊藤解下來,遞給姑娘。姑娘摸著那條荊藤腰帶,說:「去吧,我就站在這里等,一直等到荊藤開花,洪水停流,人們安居樂業時,我們再團聚。」 大禹離別姑娘就帶領人人踏遍九州,開挖河道。幾年以後,江河疏通,洪水歸海,莊稼出土,楊柳發芽了,人民終於安居了。大禹高高興興連夜趕回來找心愛的姑娘。他遠遠看見姑娘手中舉著那束荊藤,正立在那高山上等他,可是,當他到眼前一看,原來那姑娘早已變成石像了。 原來,自大禹走後,姑娘就每天立在這山嶺上張望。不管刮風下雨,天寒地凍,從來沒走開。後來,草錐子穿透她的雙腳,草籽兒在她身上發了芽,生了根,她還是手舉荊藤張望。天長日久,姑娘就變成了一座石像,她的手和荊藤長在一起了,她的血浸著荊藤。不知過了多久,荊藤竟然變水青、變嫩,發出了新的枝條。禹上前呼喚著心愛的姑娘,淚水落大石像上,霎時間那荊藤竟開出了一朵朵金黃的小花兒。 荊藤開花了,洪水消除了。大禹為了紀念姑娘的心意,就給這荊藤花兒起個名叫「迎春花」。
[編輯本段]描寫迎春花的詩詞
唐•白居易《玩迎春花贈楊郎中》 金英翠萼帶春寒, 黃色花中有幾般? 憑君語向遊人道, 莫作蔓青花眼看。 【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是「新樂府運動」的領袖。 宋•劉敞《迎春花》 穠李繁桃刮眼明, 東風先入九重城。 黃花翠蔓無人願, 浪得迎春世上名。 【作者簡介】 劉敞(?-132年),北宋史學家、經學家、散文家。字原父。世稱公是先生。臨江新喻(原江西新余市,今樟樹市黃土崗鎮)人。 宋•韓琦《迎春花》 覆闌纖弱綠條長, 帶雪沖寒折嫩黃。 迎得春來非自足, 百花千卉共芬芳。

熱點內容
荷花定淀派 發布:2025-08-17 11:39:43 瀏覽:516
茶花梨沙發 發布:2025-08-17 11:34:41 瀏覽:388
琴簫梅花三弄 發布:2025-08-17 11:28:08 瀏覽:429
描寫花及花語 發布:2025-08-17 11:25:42 瀏覽:808
小資與玫瑰 發布:2025-08-17 11:21:37 瀏覽:755
篆刻玫瑰 發布:2025-08-17 11:03:47 瀏覽:64
室內盆栽種植方法 發布:2025-08-17 11:02:13 瀏覽:160
百合煮枸杞 發布:2025-08-17 10:58:53 瀏覽:435
深圳海棠果 發布:2025-08-17 10:54:49 瀏覽:561
七夕節名俗 發布:2025-08-17 10:45:53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