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印盆栽
1. 盆栽植物有哪些,幾種常見盆栽植物介紹
一、綠巨人
綠巨人通稱綠巨人白手掌,屬天南星科、白鶴芋屬。
產地及習性:綠巨人屬多年生蔭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於哥倫比亞,為歐美最流行的室內觀葉植物之一。綠巨人性喜蔭蔽、涼爽、濕潤的環境和肥沃的土壤,忌乾旱、高溫和陽光直射,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全年均可生長。
形態特徵:綠巨人株高可達95厘米,葉闊橢圓形,全緣,革質;葉肉較厚實;葉色墨綠色;微被白粉,葉柄長達43厘米。花形佛焰苞花序,呈長勺狀,花色在25天內由白變綠,花序長度能達1米,肉穗花長度也在15厘米左右。花期為春末夏初。
繁殖技術:綠巨人可採用分株和組織培養法繁殖。在生長點沒被破皮之前,不長到老熟程度是不萌櫱芽的。若人為破壞生長點,每株可分櫱3~5芽,苗雖壯實,但形態卻沒有組織培養養苗漂亮,家庭自繁可採取這種方法。
管理技術:培養綠巨人時,在試管苗期間應澆透水,保持80%以上的空氣濕度。成苗後每隔1~2天澆一遍透水,夏日增加葉面噴水,有洗塵、降溫、防日灼、增加空氣濕度等多種作用。為使株體長得端莊、勻稱,每隔半年應調整放置角度。綠巨人生長的好壞,關鍵是基肥是否充足。此外可視生長狀況,每月或不定期追施水肥或無機氮肥,以促進葉片生長,加深葉色,保持最佳觀賞狀態。
綠巨人抗病蟲害能力較強。在通風不良時,偶爾可見蚜蟲和綠蝽象為害心葉。加強通風可以預防,盆栽以葉片相接為度。一旦發現蟲情,可人工抹除或用殺蟲劑殺滅。
觀賞價值:綠巨人植株威武雄狀,氣度不凡,漸變的花色能給人帶來無限遐想,是布置賓館等大型廳室的理想盆花,擺放在較大的家庭居室中也非常氣派。
二、酒瓶蘭
酒瓶蘭為龍舌蘭科、酒瓶蘭屬常綠小喬木。
產地及習性:酒瓶蘭原墨西哥。喜日照充足,較喜肥,喜砂質壤土,耐乾燥,耐寒力強。在海南和華南沿南可露地越冬,其它地區段採到不同程度的保溫措施。
形態特徵:酒瓶蘭野生高達2~3米;盆栽株高可達1米,莖形狀奇特,乾的基部特別膨大,狀如酒瓶。膨大部分具有厚木栓層的樹皮,且龜裂成小方塊。葉細長、線形、薄革質、變垂;葉緣細鋸齒;長可達1.5~2米。
繁殖與栽培:酒瓶蘭繁殖多採用播種。4~11月,在酒瓶蘭生長期禁忌移動花盆及朝向,保證佔有一塊固定的領地。這時,可給予充足水份和養料,促使莖部膨大。根據盆土的干濕、葉色深淺,適時適量澆水施肥,既不積水又不失水;1~3月應嚴格控制水份,每月只澆一次與室溫相同的透水。施肥時,不可施生肥和濃肥。另外,每月可噴一次樂果或敵殺死,每年噴1~2次百菌清,這樣可大大提高酒瓶蘭禦寒能力。
觀賞價值:酒瓶蘭莖干挺拔豐腴,線葉亮麗流暢,外形奇特,為珍奇的觀賞花卉。
三、散尾葵
散尾葵屬棕櫚科常綠灌木。
產地及習性:原產馬達加斯加,我國各地多盆苛。散尾葵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喜光也較耐陰。高生長緩慢而冠幅發育較快,自然整枝良好。要求微酸性透氣良好的砂質壤土,忌鹼性土。
形態特徵:株高3~4米。莖自地面分枝,有環紋;葉擴展拱形,長可達2米,葉柄平滑,黃色,羽片披針形,長60厘米,先端柔軟,背面主脈3條,隆起;花小,成串,金黃色,花期3~4月。
繁殖技術:散尾葵播種、分株均可繁殖。一般盆栽多採用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一年四季均可,但以秋季為好。從生長健壯的母株上選到發育良好的條枝,從根部與母株割離,移入新盆重新定植即可。初定植的植株,因根系尚未發育好,應避免在強光下長時間照射。適量澆水,每日數次向葉面噴水,保持葉部濕潤。氣溫保持在20~25℃左右,大約20天可正常生長。
管理技術:室內盆栽散尾葵應選擇偏酸性土壤,北方應注意選用腐殖質含量高的沙質壤土。澆水應根據季節遵循「干透濕透」的原則,乾燥炎熱的季節適當多澆,低溫陰雨則控制澆水。北方地區特別是水內含鹽、鹼較多的地方,應注意經常用黑礬調節土壤酸度。一年四季均可澆施液肥,夏季適當追施含氮有機肥,冬季可施芝麻醬渣等有機花肥。定期旋轉花盆,經常修剪下部、內部枯葉,注意修整冠形。冬季必須保證室內溫度在10℃以上。
觀賞價值:散尾葵植株高大,葉片披垂碧綠,北方盆栽布置會暢廳、堂,格外雄壯。
四、橡皮樹
橡皮樹別名印度榕,屬桑科、無花果屬常綠灌木或喬木。
產地及習性:原產印度和馬來西亞,在我國分布較廣,大約有120種。橡皮樹喜溫暖和潮濕的環境,夏季在30℃的溫室內生長繁茂。冬季最低溫度一般在10℃以上。喜光照充足和通風良好的環境,要求土壤肥沃。
形態特徵:橡皮樹為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以上,全株光滑,皮層內有乳汁,莖上生氣根。葉長圓形至橢圓形,長10~30厘米,葉面暗綠色,葉背淡黃綠色,全緣,革質,托葉紅色;花單生,雌雄同株。圓葉橡皮樹為常綠小灌木,高50~80厘米,多分枝。葉廣倒卵形,廣圓頭,基狹,長1.5~5厘米,革質,葉面濃綠色,脈腋有暗色腺體;隱頭花序球形至洋梨狀,徑約6~8℃毫米,單生,成熟後黃色或帶紅色。
繁殖技術:橡皮樹繁殖以扦插為主,扦插法用技插或芽葉插,極易生根,一年四季均可在室內扦插。夏季扦插,溫度保持在18~25℃時,2~3周即可生根。夏季也可在室外大田育苗。
管理技術:橡皮樹培養土用壤土和腐葉土混合並施以經腐熟的農家肥。由於其生長迅速,栽培時應做到水肥充足,除施基肥外,每月至少追施稀薄肥水1次,夏季應給予充足光照。盆栽一般2~3年根據生長狀史換盆1次。其次,因橡皮樹葉片大而繁茂,呼吸蒸騰作用強,應經常用清水噴淋葉面,也可用啤酒擦洗,可起到增肥作用,使葉片油綠光亮。
觀賞價值:橡皮樹是常見的庭園樹或盆栽觀葉植物。終年葉片碧綠,頗為美觀。在我國南方常用作庭園綠化、美化;化方地區多室內盆栽,用以布置賓館、會暢美化書房、客廳等,無論觀葉或觀型都深受人們喜愛。
五、南洋杉
南洋杉別名異葉南洋杉,屬南洋杉科、南洋杉屬。
產地及習性:南洋杉原產大洋洲諾福克島以及澳大利亞的東北部。我國廣東、海南、福建等地有栽培作園景樹,長江流域以北各地常見盆栽供觀賞。南洋杉耐陰、不耐寒、不耐乾旱。喜溫暖濕潤氣候,具較強的抗病蟲、污染能力。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0~25℃,冬季最低溫度保持在5℃以上。
形態特徵:南洋杉為常綠喬木,樹冠尖塔形。分枝規則呈水平狀,小枝平伸或下垂,冬季輪換脫落;幼葉或小枝葉片軟、鐮刀狀,葉長1.5厘米左右,大樹及老枝上的葉呈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0.6百米左右。盆栽植株一般高1~2米。
繁殖技術:南洋杉可用播種或扦插進行繁殖。北方栽植的南洋杉很少結籽,常採用扦插繁殖。春季採集側芽抽出的直立新梢或徒長枝條作插穗(若用側枝、弱枝作插穗,培養的植株冠形不正,失去觀賞價值)。插穗長7厘米,插入溫度13~16℃、空氣相對濕度60~80%的溫室砂床即可生根。或將幼樹截頂,待頂端側芽抽出直立新梢,春季再剪下枝條扦插。
播種繁殖:播種前最好先破傷種皮,以促進發芽 ,籽播幼苗直根長,須根少,幼苗移植時易造成死苗,抓好護根、細植、保溫、遮蔭等技術要點,則能提高幼苗成活率。對斷根的幼苗可用清水洗後插於素砂中,適溫下1~2周即可從斷面重新發根。對斷芽斷莖帶葉的幼苗,可照常定植,成活後經一定時間就會萌發新芽。
管理技術:南洋杉喜光,需全光照,但忌強光。夏季置於室外樹蔭或半陰處。長期置於寒冷、陰暗的地方,植株會長得又細又高。9月應移入無霜凍、光照良好的冷室。溫度應逐漸變化,10月後理想的溫度為5~10℃。生長季節有規律地給植株澆水,冬季保持土壤潮濕。夏季盆土過干,冬季水量過大,空氣相對溫度在60%以下,都會使下層葉子發生軟垂。冬季光線太暗或溫度過高會造成針葉脫落或枯黃。生長季節每兩周施一次無鈣肥。一般2~3年在春季換一次盆,以防植株長得過高。盆土以三份壤土、一份腐葉土、一份粗砂和少量草木灰混合為好。土層的深度掌握在上層生根的芽點剛好露在土面上。
觀賞價值:南洋杉樹形美觀,生長迅速,供庭院行植或孤植,幼樹則是珍貴的觀葉植物。另外南洋杉材質優良,是澳洲及南非重要用材樹種。
六、波斯頓蕨
波斯頓蕨為腎蕨科、腎蕨屬陸生性蕨類觀葉植物。
產地及習性:波斯頓蕨產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喜陰濕,對溫度要求不嚴格,抗寒性較強,忌陽光直射。栽培土要求疏鬆、通氣性良好。
形態特徵:波斯頓蕨是腎蕨屬的突變種。一回羽狀復葉,其羽片較原種寬闊、彎垂,羽片長90~100厘米,披針形,黃綠色。小葉平出,葉緣波狀,葉尖扭曲。
繁殖技術:波斯頓蕨不產生孢子葉,只能用分株或走莖繁殖。分株周年均可進行,以春、秋季為好。分株後澆透水,置於陰處,能很快恢復生長。
管理技術:波斯頓蕨室外栽培可在普通培養土中摻入一半左右(體積比)的膨化塑料人造土,拌勻。室內盆栽可完全用質輕、清潔衛生的純膨化塑料人造土。波斯頓蕨宜置於蔭棚中栽培,蔭棚上遮一層遮蔭簾。再蓋一層無色薄膜更好,既防雨淋,又可避陽光直射。生長期每天澆水一次,宜滴灌,以免葉片沾上水珠而枯黃、腐爛。炎夏還可在盆花周圍噴水,以提高濕度。冬天應適當控制水分,保持濕潤即可。生長期須追施氮肥。室外栽培,可每月施2次稀薄有機肥水,切忌污染葉片;室內栽培,可每隔2個月左吉補充以氮素為主的營養液一次。為保證株形美觀,促進空氣流通,應結合整形剪除枯黃老葉。
觀賞價值:波斯頓蕨葉色鮮綠,株形秀雅,盆栽作為室內擺設或作壁掛式、鑲嵌式植物裝飾材料別具特色。
七、文竹
文竹別名雲片竹、山草,百合科、天門冬屬。
產地及習性:文竹原產南非。性喜溫暖、濕潤及半陰,不耐乾旱及霜凍。要求土壤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
形態特徵:文竹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光滑柔細,呈攀援狀。葉纖細,水平開展,葉小,長約3~5毫米。真葉退化為鱗片或刺。花小,兩性,白色。漿果球形,紫黑色。花期多在2~3月或6~7月,也有一看開兩次花的。
繁殖技術:文竹多用播種和分株法繁殖。播種在3~4月進行,播前浸種24小時。點播於10厘米深盆內,加蓋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持20~25℃溫度和盆土濕潤,20~30天可發芽。苗高5~10厘米可定植於溫室或上盆。4~5年生大株,可於春季進行分株繁殖。
管理技術:文竹為陰性植物,不應放在光線太強的地方,否則易造成枝葉枯黃。澆水要適當,保持盆土見濕見干,一般澆水使表土濕潤即可,乾燥季節應多向葉面噴灑清水。文竹喜肥,每10~15天施1次以氮、鉀為主的充分腐熟的稀薄液肥或牛奶殘汁摻水澆入。文竹生長快,要隨時疏剪過弱、過密及老枝、枯莖,有利通風及保持低矮姿態。文竹也可用竹筒栽種,其透水性、存水性都好,不必盆底鑽孔。
觀賞價值:文竹以盆栽觀葉為主,清新淡雅,布置書房更顯書卷氣息。文竹的根、莖、葉均可入葯,全年可采。文竹枝葉纖細,挺拔秀麗,疏密青翠,姿態瀟灑,是良好的切花、花束、花籃的陪襯材料。
八、假檳榔
假檳榔為棕櫚科常綠高大喬木。
產地及習性:假檳榔原產大洋洲,我國廣東、海南、台灣等地都可露地栽培。假檳榔喜歡高溫、高濕、避風、向陽的環境。在北方多盆栽,盆土以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為好。
形態特徵:假檳榔高可達18米以上,莖干有環紋,單生,挺直;葉片為羽狀復葉,長1~2米,小葉細長,簇生頂部,葉柄基部繞莖一圈,脫落後形成一圈節痕;一般夏季開花,穗狀圓錐形花序下垂,乳黃色;球形果,紅色。
繁殖技術:假檳榔以播種繁殖為主,種子採收後洗凈果肉,在溫水中浸種兩天後播種,應隨發芽隨移植,在幼齡期生長較緩慢,成齡後生長迅速。
管理技術:假檳榔栽植時加施基肥,在生長旺盛的季節可每月追施稀薄液肥。在冬季應使室溫不低於10℃。休眠期控制澆水,保持盆土濕潤,1~2年換盆1次。
觀賞價值:假檳榔植株高大雄偉,裝點室內,氣度非凡。其碧綠披垂的葉片隨風飄曳,使人彷彿置身於熱帶風光之中。
九、金琥
金琥別名黃刺金琥,是仙人掌科、金琥屬中最具魅力的仙人球種類。栽櫚中還有幾個主要變種,如白刺金琥、狂刺金琥、短刺金琥、金琥錦、金琥冠等。
產地及習性:金琥原產墨西哥沙漠地區,現我國南方、北方均有引種栽培。金琥性喜陽光充足,多喜肥沃、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夏季高溫炎熱期應適當蔽蔭,以防球體被強光灼傷。
形態特徵:金琥莖球狀,球體深綠,密生黃色硬刺,球頂部密生金黃色的綿毛;花黃色,頂生於綿毛叢中,呂等大小,非常美麗壯觀;果被鱗片及綿毛,種子黑色光滑。
繁殖技術:金琥採用播種繁殖和仔球嫁接法繁殖。1、播種法:用當年採收的種子出苗率高。播種在5~9月進行,發芽後30~40天幼苗球體已有米粒或綠豆大小,可進行移栽或嫁接在砧木上催長。2、仔球嫁接法:是將培育3個月以上的實生苗嫁接上柔嫩的量天尺上催長。待接穗長到一定大小或砧木支撐不了時,可切下,晾乾傷口後進行扦插盆栽。在土壤肥沃、空氣流通的良好環境下,不經嫁接的實生苗生長也很快。上盆後的實生苗或嫁接仔球,應放置在半蔭處,忌陽光直射,7~10天後球體不萎縮,即成活。
管理技術:金琥喜含石灰質的沙壤土,可用等量的粗沙、壤土、腐葉土及少量陳牆灰混合配製。每年應進行一次翻盆換土和剪除老根。3月中旬將球從盆中取出,剪除老根,勿傷主根。剪好後,把壞放在通風處晾4~5天,使剪口風干;翻盆使用的新培養土,宜用發酵後的畜、禽糞肥作基肥,加入煤灰、草木灰及少量動物骨粉等混合拌勻;盆要用陽光曬、蒸煮和噴葯等辦法進行清毒處理,以防爛球。
金琥性喜陽光充足,但夏季宜半蔭,當氣溫達到35℃以上時,中午前後應遮蔭,避免強陽光灼傷球體。在上午10時以前或下午5時以後,可將它置於陽光下,促使多育花蕾,並可避免過分遮蔭,球體變長而降低觀賞價值。越冬溫度保持8~10℃,並保持盆土乾燥。溫度太低時,球體會產生黃斑。夏季防雨淋。
夏季是金琥的生長旺季,需水量增加。如遇乾旱要勤澆水,時間最好是在清晨和傍晚,切忌在炎熱的中午澆過涼的水,易引起「著涼」而致博如中午盆土過干,可少噴水使盆面濕潤即可,不能向球的頂部及嫁接部位噴水,以免積水腐爛。生長期內,半月左右施1~2次含氮、磷、鉀等成分的稀薄肥液,潔合澆水使用。有機肥要充分腐熟,濃度適當。
金琥生性強健,抗病力強,但夏季由於濕、熱、通風不良等因素,易受紅蜘蛛、介殼蟲、粉虱等病蟲危害,應加強防治。對紅蜘蛛、介殼蟲、粉虱等病蟲危害,應加強防治。對紅蜘蛛、用40%樂果或90%敵百蟲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發現介殼蟲、粉虱等為害時,可進行人工抹殺。
觀賞價值:金琥壽命很長,栽培容易,成年大金琥花繁球壯,金碧輝煌,觀賞價值很高。而且體積小,占據空間少,是城市家庭綠化十分理想的一種觀賞植物。
十、發財樹
發財樹學名瓜栗,別名發財樹、馬拉巴栗、中美木棉,為木棉科、瓜栗屬(中美木棉屬)觀葉植物。
產地及習性:發財樹原產熱帶美洲,我國1964年從墨西哥引入,在廣東林科院標本園內栽培,現已開花結果。性喜溫暖、濕潤,要求土壤排水性能好,生長適溫中等即可。發財樹對光照要求不嚴,無論是在強光下,還是在弱光的房間內,都能較好適應。
形態特徵:發財樹為常綠喬木,樹高可達10米左右。掌狀復葉互生,葉柄長10~28厘米;小葉5~9枚,葉長橢圓形、全緣,葉前端尖,長約10~22厘米,羽狀脈,小葉柄短。花單生於葉腋,有小苞片2~3枚,花朵淡黃色。
繁殖技術:發財樹通常用種子播種育苗來繁殖新株,也可用扦插法繁殖,由於種子苗具有出苗齊、根直苗順、便於編辮和能長出渾圓可愛的「蘿卜頭」等特點,成為園藝生產者普遍採用的繁殖方法,但目前大量的種子主要來源於境外,海南可自產少量。
發財樹扦插繁殖容易,在華南地區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北方愛好者不妨在每年氣溫較高的5~8月進行。插條可用盆栽修剪下來的頂梢或枝幹,長約10~15厘米,插於素少或壤土中,成活率高。與播種苗相比,扦插苗存在頭莖不膨大或只略微膨大、苗稈不美觀的缺陷,在園藝生產上不採用此法,僅限於家庭趣味載培。
管理技術:發財樹要求粘重、中度肥沃、有良好排水性能、pH值6.5左吉的土壤,一般用園土6份、腐熟有機肥2份、粗砂2份,或腐葉土8份、煤渣傑2份配製成培養土,盆或缸至少深40厘米,利於根系的生長發育。夏季應避免陽光直射,擺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冬季擺放在室內明亮處。冬季室溫保持在15~25℃,切忌室溫在8℃以下,否則易發生寒害,輕者落葉,重則死亡。發財樹不易過多澆水,以防盆土積水,引起根部腐爛,導致植株死亡。應每天向葉片噴水,確保葉色翠綠。適量追施磷、鉀肥,可使莖干粗壯,呈現蒼勁古樸之美。春季應修剪技條,以促使莖基萌生新技,使長出的新技便於綁編造型。
觀賞價值:發財樹樹姿幽雅,色彩鮮艷,除編辮造型外,還可通過嫁接進行鹿、狗、海獅、游龍等動物造型。可用於各大賓館、飯店、商場及家庭等場所的室內綠化裝飾,氣派非凡,是一種良好的庭園觀賞樹木。
十一、一品紅
一品紅別名猩猩木、象牙紅、老來嬌,是大戟科、大戟屬直立灌木。
產地及習性:一品紅原產墨西哥及美洲熱帶。性喜溫暖、陽光充足,需透氣性強、排水好的肥沃疏鬆土壤。
形態特徵:一品紅高1~3米,莖有白色乳汁;單葉互生,葉片卵狀橢圓形至寬披針形,長10~15厘米,全緣或具波狀齒,綠色,背有柔毛。花序頂生,下方葉片呈朱紅色,徑5~7厘米;總苞淡綠色,每苞片有大而色黃的腺體1~2枚。
繁殖技術:一品紅採用硬枝或嫩枝扦插繁殖。1、硬枝扦插多在春季3~5月進行,剪取一年生木質化或半木質化枝條,長約10厘米,作插穗;剪除插穗上的葉片,切口蘸上草木灰,待晾乾切口後插入細沙中,深度約5厘米,充分灌水,並保持溫度在22~24℃,約一個月左右生根。2、嫩枝扦插是選當年生嫩條生長到6~8片葉時,取6~8厘米長,具3~4個節的一段嫩梢,在節下剪平,去除基部大葉後,立即投入清水中,以阻止乳汁外流,然且扦插,並保持基質潮濕,大約20天左右可以生根。
管理技術:一品紅在我國南方可做露地栽培,北方作溫室載培,但在5~9月間需充分接受光照,使植株得到充分的生長,而且日照長短是影響一品紅開花的重要因素。一品紅對肥料需求量高於唐菖蒲和香石竹,成齡植株通常在花芽分化前2周,對每株補充一茶匙氮、磷、鉀為14:14:14樹脂膜緩效肥,以補充可溶性肥料的不足,冬季肥料濃度應降低一半。一品紅除在插條生根期間葉面喜水外,其他時間,葉面均以乾燥為好。夏、秋摘心2~3次,疏除弱枝,月施液肥1次。如欲提前開花,可選枝條長20厘米的植株,縮短日照,每日9小時,經40天後可開化。越冬溫度不低於5℃。
觀賞價值:一品紅自然花期在12月中下旬,正值聖誕節與元旦前夕,為節日增添熱烈歡樂的氣氛,是節日的主要盆花。近年來,由於其花期長、苞片色紅艷、奪目,且易控制花期,又應用於切花生產中,受到人們普遍歡迎。
十二、風信子
被譽為「西洋水仙」的風信子,其名源於希臘文阿信特斯的譯音,原是希臘神話中被阿波羅女神所愛的一位英俊美男子的名字。它原產於南歐和小亞細亞一帶。為當今舉世馳名的香花,以荷蘭栽培最多,並暢銷世界各地。
在國外,風信子的花語為「只要點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豐盛人生」。這話正好道出了風信子的芳容和內涵。它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其種頭為球形的鱗莖,植株高約半尺,葉似短劍,肥厚無柄,共五六片。花從鱗莖抽出,呈總狀花序,周圍密布二三十朵小花,每花6瓣,像個卷邊的小鍾,由下至上逐段開放,並能散發出陣陣香味。各種品種噴香的程度不盡相同,開粉紅色花的表現清香,開淡紫色花的較為濃馥,開純白色花的則香味較淡,故對風信子有觀賞經驗的人就能很快分辨出來。
由於民族本色、文化素養和觀賞水平存有差異,人們對水仙花的觀感就相距很大。中國人對漳州水仙那種秀而不媚、嬌而不傲、冰肌玉骨、高雅清逸的神韻富有深厚感情。而西方人士對風信子那種流光溢彩、艷色紛呈、奇特趣致、灑脫不羈的情調趨之若鶩。風信子正恰好答合他們視覺的感應。故歐美各國的花壇或花境常常把風信子連片種植,當開起花來,好象一幅幅燦爛奪目的彩畫。還有許多家庭把風信子養在一個特製的像葫蘆般的玻璃瓶里,在上段可以觀賞到它的花簇,在下段可以看到它一束粗壯的白根,這種花、根並茂的情景,除了洋蘭外,其它花草是難以見到的。
當今,全世界風信子的園藝品種約有130多個。主要分為「荷蘭種」和「羅馬種」兩類。前者屬正宗品種,絕大多數每株只長1支花葶,體勢粗壯,花朵較大。而後者則多是變異的雜種,每株能著生二三支花葶,體勢幼弱,花朵較細,多數消費者喜購荷蘭風信子。目前我國尚未能自行繁種,尚需從國外引進。在選購種頭時,要注意挑選皮色鮮明、質地結實,沒有病斑和蟲口的為好。通常從種皮的顏色可以基本判斷它所開的是什麼顏色的花,比如外皮為紫紅色的它就會開紫紅色的花。若是白色的將會開白色的花。但有些經過雜交育成的品種,其顏色較為復雜,有時會分辨不清,需要向經營者詢問清楚才好購買。
當種頭購回後,為了使它打破休眠期,要先放進冰箱的最下格冷藏一個月左右,以便於日後順利開花。但從冰箱取出時,最好移放在陰涼的地方七八天才可播種。對於風信子的栽培有兩種方式:一是盆栽。即在10月份時將種頭種入有培養土的盆內,每小盆種1球,大盆種3~4球然後蓋土,種後要注意增施磷、鉀肥,經過120天左吉將可開花。二是水養。可在12月份將種頭放在闊口有格的玻璃瓶內,加入少許木炭以幫助消毒和防腐。其種頭僅浸至球底便可。然後放置到陰暗的地方,並用黑布遮住瓶子,這樣經過20多天後根部便在全黑的環境下萌發出來。這時可拿出室外讓它接受陽光照射。初時每天照一兩個小時,再逐步增至七八個小時,如果天氣變化不大的話,到春節便有可能開花了。
風信子在開花後,如果種頭保存得好,到第二年再種將有希望再度開花。但因這種頭經已退化,即使可能成活,其植株也會變得矮小,花葶亦趨於萎縮,故不能繼續保留,到翌年另買新的種頭栽培為妥。
十三、西洋杜鵑
昔日,人們徜徉在年宵花市時,大多僅采購一些桃花、菊花、銀柳等作為瓶插之用。近年來,隨著大批新潮花卉的涌現,許多人被那輕巧玲瓏的小盆花引起興趣來了。尤其是那鋪紅展翠、艷蓋群芳的西洋杜鵑最能令人為之動心,總祈求在春節時得以擁有。
西洋杜鵑,簡稱西鵑。是荷蘭和比利時專家經過長期雜交選育而獲得的新品種。據聞其中蘊含有中國杜鵑的親緣。因最初在比利時繁殖推廣最多,故又名「比列時杜鵑」,是當今世界上流行最廣的名花之一。其特徵是株型矮壯,樹冠緊密,花繁葉茂,多為重瓣和復瓣,其瓣型有圓闊、狹長、後翻、波浪、皺邊等。花紋有點紅、鑲邊、飛白、灑金、雲彩等。一般樹冠直徑有25厘米的可開花三四十朵,比本地杜鵑多兩三倍,花容端莊、嬌艷、風雅而迷人,從始花到終花長達四五十天,到了中國的情人節——元宵節時仍然可以見到它那甜甜的笑面。
2. 紅字開頭的像手指一樣的植物盆栽是什麼名字
虹之玉,是景天科景天屬的多肉植物,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別稱為聖誕快樂、耳墜草。生長速度比較快,春夏是主要生長季節,冬天保持5攝氏度以上即可安全越冬。
3. 哪些盆栽植物珍貴
石化檜、津山檜、連山檜、魚川真柏、大阪五針松、黑松、錦松、羅漢松、黃楊、金豆等等等等。盆景不分貴賤如果你是高手,野外選個材也能打理的很名貴。
4. 盆栽植物名稱大全
白掌,學名白鶴芋,市場又名綠巨人,一帆風順。花白色,很漂亮,與之對專應還有紅掌。 多年生常綠草本屬觀葉植物。 株高40~60厘米,具短根莖,多為叢生狀。葉長圓形或近披針形,兩端漸尖,基部楔形。花為佛苞,微香,呈葉狀,即它的花並無花瓣,只是由一塊白色的苞片和一條黃白色的肉穗所組成,酷似手掌,故名白掌;它的花大而顯著,花梗長而高出葉面,白色或綠色。花期5~8月。 白鶴芋自問世以來,其品種不斷增加,目前全世界有近30種。近年我國引進栽培的有5種,即綠巨人、香水白掌、神燈白掌、大葉白掌、夢娜羅亞白掌。它們各有其特色,其中綠巨人由於株型碩大更引入注目。 原產於哥倫比亞,生於熱帶雨林中,為歐洲最流行的室內觀葉植物之一,現各地均有栽培。它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忌強烈陽光直射。不耐寒,生長適溫為20~28℃,越冬溫度為10℃以上。
5. 這種葉子像蒲扇或手掌的盆栽植物叫什麼
樓主你好,這是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綠宿根草本植物,學名叫春羽,品種有很多,是常見的花卉植物,具體資料請樓主詳見網路。
6. 紅掌盆栽有什麼寓意呀
紅掌別名的由來
因其,花枝,纖細地從葉叢中抽出,頂著花苞,宛如火紅的仙鶴。得內名火鶴。花瓣,薄薄容的一片,且脈絡清晰,似可見殷紅的血液流動。因稱紅掌。希臘文名之「安世蓮」,譯意為「有尾的花」。它有如一隻伸開的紅色手掌,在掌心上豎起一小條金紅掌黃色的肉穗,在學術上叫做「佛焰苞」。
紅掌的含義
紅掌則代表熱情豪放、地久天長,宜贈熱情豪放的友人;單枝寓意孤掌難鳴,雙枝寓意心心相印。
7. 家裡放什麼盆栽比較好
北方室內乾燥,濕度差,要選擇適應性強的品種。
1、龜背竹:龜背竹適合室內栽植,它葉厚革質,互生,暗綠色或綠色;幼葉心臟形,沒有穿孔,長大後葉呈矩圓形,具不規則羽狀深裂,自葉緣至葉脈附近孔裂,如龜甲圖案,在濃綠色的葉片上帶有大面積不規則的白斑,十分美麗。
2、橡皮樹:橡皮樹常綠木本觀葉植物,也是最佳的選擇。橡皮樹葉片較大,厚革質,有光澤,具有美麗的色斑,樹形豐茂而端莊。橡皮樹觀賞價值較高,是著名的盆栽觀葉植物。橡皮樹雖喜陽但又耐陰,對光線的適應性強,所以極適合室內美化布置。
3、吊蘭:適合廳內擺放。吊蘭,葉簇生,似花朵,四季常綠,吊蘭具有吸收有毒氣體的功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葉片較寬大,葉色柔和,屬於高雅的室內觀葉植物。
4、君子蘭:美觀大方,又耐陰,宜盆栽室內擺設,為觀葉賞花,還有凈化空氣的作用和葯用價值,是人們的首選品種。君子蘭葉多數,革質,互生,排列整齊,呈扇形,常綠。花為有限花序,呈傘形排列,花莖扁平、肉質、實心,小花有柄,漏斗狀,顏色有橙黃、淡黃、橘紅、淺紅、深紅等。未成熟葫果為綠色,成熟後為紫紅色。種子大,球形。 花、葉並美。
5、蘆薈:蘆薈為常綠植物,葉大而肥厚、基出、簇生、狹長披針形,花黃色或有赤色斑點,葉子和花的形狀有許多種。栽培上各有特徵,千姿百態,深受人們的喜愛。美觀大方,又耐陰,宜盆栽室內擺設,為觀葉賞花,還有凈化空氣的作用和葯用價值,是人們的首選品種。
8. 找一種盆栽植物,可以種在手掌大的花盆裡,矮小,可開花,可用種子種,可以集中在一個小花盆裡種,像這種
許多多肉植物和仙人類都符合你的要求呢,它們不大,並且有些品種開花特別美,例如多肉的長壽花、仙人球等都是可供樓主選擇的對象。
9. 開花紅色,形如手掌 ,有魚鱗狀外表的花是什麼花
是這樣的花吧?這個叫紅掌!
一基本信息
【學名】Anthuriumandraeanum
【別名】花燭、安祖花、火鶴花、紅鵝掌
【科屬】植物界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天南星科Araceae,花燭屬AnthuriumSchott
二形態特徵
紅掌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性喜溫熱多濕而又排水良好的環境,怕乾旱和強光暴曬。其紅掌適宜生長晝溫為26~32℃,夜溫為21~32℃。所能忍受的最高溫為35℃,可忍受的低溫為14℃。光強以16000~20000lx為宜,空氣相對濕度(RH)以70%~80%為佳。其株高一般為50~80cm,因品種而異。具肉質根,無莖,葉從根莖抽出,具長柄,單生、心形,鮮綠色,葉脈凹陷。花腋生,佛焰苞蠟質,正圓形至卵圓形,鮮紅色、橙紅肉色、白色,肉穗花序,圓柱狀,直立。四季開花。
三產地分布
原產於南美洲熱帶雨林潮濕、半陰的溝谷地帶,通過引種改良和用光、溫、水調節系統的大棚栽培,現在歐洲、亞洲、非洲皆有廣泛栽培。目前,紅掌世界科研已處於較為深入的階段,其中歐洲水平較高,亞洲次之,非洲較差。荷蘭在紅掌的系統研究中居於領先地位。我國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引種栽培。
四價值用途
【觀賞價值】其花朵獨特,為佛焰苞,色澤鮮艷華麗,色彩豐富,是世界名貴花卉。花期長,切花水養可長達1個月,切葉可作插花的配葉。可作盆栽,盆栽單花期可長達4~6個月。
【經濟價值】紅掌是重要的熱帶切花,佛焰花序,其佛焰花苞碩大,肥厚具蠟質,色澤有紅、粉、白、綠、雙色等。其色澤鮮艷,造形奇特,應用范圍廣,經濟價值高,是目前全球發展快、需求量較大的高檔熱帶切花和盆栽花卉。
紅掌的花語
紅掌的花語:大展宏圖、熱情、熱血
[1]希臘文名之「安世蓮」,譯意為「有尾的花」。它有如一隻伸開的紅色手掌,在掌心上豎起一小條金黃色的肉穗,在學術上叫做「佛焰苞」。
用西方插花的方式,用低淺的花瓶集叢插養,周圍再襯陪白色或紫色的小花,使廳堂顯得異常瑰麗和華貴。此外,當新店開張或婚禮喜慶時,人們還挑選它砌作花籃,以增添歡樂的氣氛。檀長花道的日本人將它冠以「大紅團扇」的美譽。
]五習性
葉子和枝莖外形奇特:其葉顏色深綠,心形,厚實堅韌,花蕊長而尖,有鮮紅色、白色或者綠色,周圍是紅色、粉色或魄的佛焰苞,全都有毒。此花又名弗拉門戈花或豬尾巴草,一旦誤食,嘴裡會感覺又燒又痛,隨後使會腫脹起泡,嗓音變得嘶啞緊張,並且吞咽困難。多數症狀會隨著時間過去而減輕直至消失,如果想減輕痛苦,可以選擇清涼液體、止痛葯丸或者甘草類和亞麻仁的食物。
六栽培管理
目前我國盆栽紅掌生產用苗主要都是從荷蘭進口,如安祖公司、AVO公司(荷蘭佛格式紅掌股份有限公司)、瑞恩公司都是荷蘭著名的紅掌種苗生產供應商。紅掌盆栽材料常見的有四種:組培苗、切株、穴盤苗和盆栽苗。一個基本的原則:越小的植株,栽培難度越大。組培苗和切株需要特殊的種植方法,難度較大,一般不推薦。對於種植者而言,如果栽培條件比較好,又有一定的經驗,可選擇株高10-15厘米的盆栽苗,這種苗能直接種在最後的盆里,比較安全。當你有足夠的經驗時,可選用株高6-10厘米的穴盆苗,這種苗比較便宜。
1.溫度和光照紅掌對溫度較敏感,適宜生長溫度14-35℃,最適溫度19-25℃,晝夜溫差3-6℃,即最好白天21-25℃,夜間19℃左右,在這樣的溫度下,有利於紅掌養分的吸收和積累,對生長開花極為有利。長時間低於13℃左右,植株雖不會死亡,但很長時間難以恢復生長;當溫度高於35℃,且光照較足,葉面易出現灼傷,因受害葉片不會逆轉,影響紅掌整體品質,也為下步養護製造了困難。
在集約化生產條件下,升溫常採用溫度自動控制設備,冬季由鍋爐供暖或安裝暖風供暖設備,如燃油加溫機、雙層塑料布、防寒布、蒲席、稻草等。降溫常採用水簾--風扇降溫系統,這也是我國北方降溫常用的方案,或水霧降溫增濕設備,也可開溫室頂窗、側窗,捲起塑料棚側面的塑料布。家庭養護,如住平房,冬季可放在陽面,夜間可放在窗簾裡面,或離熱源較近的位置,夏季放在房間陰面窗檯,並注意通風,也可放在廳內,或白天移出室外,放置陰涼處擺放。
紅掌屬耐蔭植物,忌陽光直射,但不要認為紅掌是耐蔭花卉,可不需光。據觀測,當光照增加1%,其產花量也會增加1%,只不過這是在紅掌適宜的光照強度范圍內。較適宜的光照強度范圍是10000-20000勒克斯,主要依據不同的品種、不同生長期的不同生長情況而定,在任何情況下要確保光照不可長時間超過25000-30000勒克斯。
在集約化生產條件下,遮蔭常採用雙層遮蔭網,溫室外用一層40%的固定遮蔭網,溫室內架一層可移動的60%遮蔭網,每天視光照強度自由調節,其固定遮蔭網是相對的,有能力也可做可移動式的遮蔭網。
家庭養護,在夏季可放在房間的陰面或廳內有散射光的位置,也可放在室外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如樹蔭下、花叢下或陰涼處。在冬季應放在房間的陽面。
2.栽培基質和肥料
紅掌栽培建議用緩釋肥和水溶性肥料結合使用。
建議在基質配製時混入魔力康16-8-27緩釋肥,使用量為每立方米基質混入2公斤(幼苗),3.5-4公斤(半成品苗),開花期可在盆內施用魔力康13-14-27,20公分盆每盆放3-4克。
水溶性肥料配方見附表(點擊打開)。也可使用寶力豐17-10-27作為水溶性肥料,該配方的N、P、K的比與荷蘭的紅掌配方極為相似,但需另外使用硝酸鈣作為鈣肥。可使用17-10-27寶力豐1300倍和硝酸鈣3000倍交替使用。紅掌開花期可使用寶力豐17-10-27(14-7-21)與寶力豐15-15-30交替使用。
七病蟲害防治
1.盆栽紅掌有時會出現花早衰、畸形、粘連、裂隙及玻璃化和藍斑等現象,這多為施肥、盆土和空氣濕度管理不當或品種原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防止方法是改善栽培管理,合理施肥,適當通風。
2.盆栽紅掌主要的病蟲害有細菌性枯萎病、葉斑病、根腐病、柱孢屬、柱枝雙孢菌屬、線蟲、紅蜘蛛、蚜蟲、鱗翅目害蟲、白粉虱、介殼蟲、蝸牛等。
3.炭疽病是紅掌常見病害之一。病原是盤長孢屬或刺盤孢屬真菌。前者症狀是沿葉脈形成圓形棕色病斑,之後病斑連在一起,形成具有棕黃色邊緣的大病斑,病部最後乾枯。後者與前者相似,在分生孢子盤上長有黑色壞毛,且會引起花腐,在肉穗花序上形成黑色壞死斑點。高濕是發生該病的主要原因。防治方法為葯劑防治和加強栽培管理,要經常通風透光,避免澆水或空調冷凝水濺在葉片上,及時摘除病葉。
紅蜘蛛為害症狀:主要使葉片和花出現褪色,影響葉片和花的商品性。為害初期可噴葯防治,防治葯劑有:三氯殺蟎醇、遍地克、氧化樂果和氟氯菊脂等。
細菌性枯萎病由黃單胞桿菌引起的一種細菌性病害,可侵染葉片和肉穗花序。發病初期,葉部形成水漬狀、半透明的不規則小斑,之後變為黑色,外有一鮮黃色邊緣,病斑周圍失綠。該病菌可造成系統性侵染,表現為老葉變黃,葉柄折斷,維管束變黃。防治的方法是加強栽培管理,輔以葯劑防治,及時清除病株殘體,並燒毀。栽培管理過程中,盡量減少人為傷口,盡量減少使用銨態氮肥。一般是在發病初期噴施農用鏈黴素或新植黴素。
細菌性葉斑病
表現的症狀是一種是在葉和花上,在葉花的背面初期可見水漬狀斑點,後期就是葉緣出現棕褐色斑點,還伴有有黃色暈環。另外一種是細菌侵染開始在莖上,通過微管束侵染細胞迅速擴大到整個植株。在初期可以發現新葉葉色暗淡,是由於微管束被細菌的填堵,阻礙了體內水分的流動與營養的運輸,使葉色暗淡,葉片發黃,在較短的時間內該類型侵染就會導致花梗和葉片從植株脫落,生長點迅速腐爛並有菌濃流出。
對於細菌性病害沒有特效葯,主要是以預防為主:1)環境預防:加強溫室的溫度(細菌理想的繁殖條件是30度左右)的控制、衛生環境和生產區人員、作業工具的流動等。2)肥料預防:在植株生長中盡量不用高NH4態的氮肥。去處或隔離病株。葉枯線蟲病由滑刃線蟲屬線蟲侵染所致,主要侵染根部和葉部。病狀為沿葉脈形成壞死斑或棕色斑點,根部膨大,最後整片葉乾枯。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強苗檢疫,選用健壯種苗,做好栽培基質的消毒。八居家巧用:吸收空氣中對人體有害的苯、三氯乙烯。天南星科花卉在開花時,花會有輕微的毒性,最好移到室外養,紅掌、白掌、紅寶石、綠寶石這些花都屬於天南星科。而大戟科的代表就是一品紅,又叫聖誕紅,這種花也帶有毒性,要不誤食不會有事,每次修剪枝葉的時候要洗手,它的毒主要來自於汁液,注意點就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