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粉蕉
❶ 香蕉生長自然條件
甘蕉
【科屬】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屬 (Musa)
【特性與特徵】多年生常綠大型草本單子葉植物,無主根。葉片長圓形,亮綠色。穗狀花序下垂。果序由7~8段至數十段的果束組成。果黃綠色,長圓形,微彎,略具3棱,無種子。花期為夏秋。喜高溫多濕,生長溫度為20~35℃,最適宜為24~32℃,不宜低於15.5℃。最適年降雨量1800~2500mm且雨量分布均勻。對土壤要求較嚴,以粘粒含量<40%、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砂壤土,尤以沖積土壤或腐殖質壤土為適宜。
香蕉喜高溫多濕,通常生長溫度20~35℃,最適溫度24~32℃,各器官的臨界溫度為葉片10~12℃,果實13℃,根13~15℃。年均溫21℃以上是香蕉的主要分布區,少數分布在20℃及其以下的地域。香蕉植株水分含量高,葉面積大,蒸騰量大,故需水量也大。香蕉月平均水分以200~300毫米最適宜,至少不得少於50毫米。香蕉要求充足的陽光,但不能太猛烈。有文獻報道:光強度從2000勒克司增至10000勒克司時,光合作用迅速增強,但從10000~30000勒克司的光強度下,光合效率增加緩慢。光照差果實的光澤、風味差。香蕉無主根、正常植株有200~300條須根,10~30厘米土層是根系的主要分布層,香蕉株高大,根系淺,對風敏感,易遭台風和強風危害。據觀察當風速達25~30千米/小時時,可使葉片嚴重撕裂,風速40~65千米/小時,常使假莖折斷,風速100千米/小時,可使蕉園全毀。香蕉對土壤適應性廣,但以沖積土或腐殖質壤土最適;pH值4.5~7.8都可種植,但以pH值6.0以上為最宜。
香蕉採用無性繁殖,種苗有吸芽苗和組培苗。①吸芽苗有褸衣芽(立冬前抽生的吸芽,披鱗劍葉,過冬後部分鱗葉枯死如褸衣,故名)、紅筍(春暖後抽生的吸芽,葉鞘紅色,故名)和隔山飛(由收獲後較久的舊蕉頭抽出的吸芽,又稱水芽)3種,以褸衣芽苗為優。②組培苗生長整齊,以葉齡6~10片葉時種植為宜。組培苗易產生變異,生長較弱,抗逆性差,生長初期應精心管理。
春夏蕉(反季節蕉)、正造蕉、大蕉、粉蕉、龍牙蕉、組培苗蕉(試管苗)優質豐產技術因季節、品種不同,優質豐產的栽培技術也不同。
❷ 香蕉和芭蕉 怎麼區分
香蕉和芭蕉的區別在於從外觀上看前者細而長,後者肥而短。顏色上看前者一般回呈黃綠色,後者絕對答是米黃色。從味道上看前者香甜細軟,好吃著吶,後者(不知怎麼描繪),反正口感大不如前著。古今中外的香蕉形狀大同小異,你只要看到不像香蕉的,別以為又是哪國產的新品種,那肯定是芭蕉,就這么著!我是福建漳州的,我覺得這兩個水果好辨認的很!
❸ 粉蕉樹一株產量有多重
一般情況下都是香蕉樹高一點,都是喜光植物,盆栽放陽台上明亮通風處才可以,干透及時澆水就可以,喜濕潤
❹ 香蕉適合在什麼環境下生長
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屬(Musa)植物,又指其果實,熱帶地區廣泛栽培食用。香蕉味香、富於營養,終年可收獲,在溫帶地區也很受重視。植株為大型草本,從根狀莖發出,由葉鞘下部形成高3~6公尺(10~20尺)的假桿;葉長圓形至橢圓形,有的長達3~3.5公尺(10~11.5尺),寬65公分(26寸),10~20枚簇生莖頂。穗狀花序大,由假桿頂端抽出,花多數,淡黃色;果序彎垂,結果10~20串,約50~150個。植株結果後枯死,由根狀莖長出的吸根繼續繁殖,每一根株可活多年。
香蕉樹破土而出的較弱根出條被修剪去除,留下較強壯的生長成能結果的植株。栽培品種數百個,世界各地因同品種異名而出現一些混亂。也許最重要的種類就是普通香蕉(M. sapientum,聖者香蕉),該種有多個品種,最常種的是「大米歇爾」(Gros Michel)。食用香蕉的記載很早就見於希臘文、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著作。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印度時就見過香蕉。發現美洲後,香蕉從加那利群島引入新大陸,先在伊斯帕尼奧拉(Hispaniola)島栽培,不久擴展到其他島嶼和大陸。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在許多地區成為主食。19世紀香蕉出現於美國的市場上。
香蕉的原產地是東南亞(包括中國南部),其中心可能是馬來半島及印度尼西亞諸島。目前在馬來西亞的森林裡還可找到香蕉的野生祖先,存有籽2倍體的阿加蕉的若干亞種。
我國南部是香蕉原產地之一,有二千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早在戰國時期《莊子》(公元前369年後)和屈原(公元前343~277年)的《九歌》已載有香蕉作紡織用。據古籍記載,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破南越建扶荔宮,以植所得奇花異木,有甘蕉二本(一作十二本)。可知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廣東己有香蕉栽培。署名晉嵇含著(一般認為是宋代人采錄撮輯)《南方草本狀》中載芭蕉有三種,最好是羊角蕉,果最小,次為牛乳蕉,最大最劣為正方形蕉。由此可見,當時已對品種有所劃分。我國勞動人民在香蕉栽培技術和品種選育等方面,對世界香蕉栽培是有貢獻的。目前已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矮把香牙蕉,稱華蕉,能抗香蕉鐮刀菌枯萎病1、4生理小種,就是我國人民選育出來的優良品種、品系。
香蕉喜濕熱氣候,在土層深、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長旺盛。在類似牙買加南部的半乾旱地區灌溉栽培也已成功。野生香蕉採用種子栽培,人工香蕉可用吸根和假鱗莖分株栽培;第一次收獲需10~15個月,之後幾乎連續採收。
香蕉屬高熱量水果,據分析每100克果肉的發熱量達91大卡。在一些熱帶地區香蕉還作為主要糧食。香蕉果肉營養價值頗高,每100克果肉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質1.2克、脂肪0.6克;此外,還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能促進生長,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是維持正常的生殖力和視力所必需;硫胺素能抗腳氣病,促進食慾、助消化,保護神經系統;核黃素能促進人體正常生長和發育。
香蕉果實除作鮮果食用外,還可用於加工,如熟香蕉可製成香蕉粉,用於制糕餅及麵包;果實經發酵後可釀造香蕉酒或提取酒精;成熟果實可加工制罐、果脯、香蕉干、果汁、香精等。香蕉的假莖、吸芽、花蕾都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是很好的青飼料,可用於喂豬。假莖與葉富含纖維素,可製作繩、編織物和造紙;假莖的汁液可提制出一種食品防腐劑和染料的固定劑,假莖的灰分含鹼量很高,可用於制鹼水。假莖、葉的鉀含量較高,切碎後回田有增加土壤有機質和疏鬆土壤的作用,同時還增加了土壤的鉀。
香蕉是廣西的重要熱帶水果,在廣西水果生產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栽培面積1990年為1萬余公頃,佔全自治區水果栽培總面積的3.29%;1991年則達15333公頃,佔4.45%;1992年達23406公頃,佔5.96%。產量1990~1992年分別達179600噸、327000噸和494800噸,在全自治區水果總產量中分別佔17.02%、26.78%和33.21%。香蕉總產值(按市場收購價計算)1990年為14368萬元,1991年為26160萬元,1992年為39584萬元。香蕉生產帶來的社會效益(如采後處理、包裝、裝卸、流通中的運費、各種稅收等)按產值計算,分別達1.4億元、2.6億元和3.9億元;廣西香蕉生產總的經濟效益分別為2.87億元、5.23億元和7.91億元。世界香蕉年貿易量約為1000萬噸,1990年世界香蕉港口交貨價:德國漢堡(由中美洲各國供貨)為750美元/噸、紐約(由中美和南美洲各國供貨)為566美元/噸、日本(由菲律賓供貨)為537美元/噸、法國(由馬提尼克供貨)為944美元/噸;1991年上述口岸交貨價分別為665美元/噸、572美元/噸、567美元/噸和1064美元/噸。中國香蕉出口主要是台灣省,大部分銷往日本;大陸各省由於栽培技術較落後和不規范,采後處理、包裝、貯運及銷售也非常落後,因而二三十年來極少有出口,今後在栽培上如能分期種植、早斷蕾套袋、重視肥水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採收時,重視輕采墊放、田間落梳、防腐處理、割梳和紙箱包裝,貯運時在低溫(15℃)條件下進行,預計是可以達到出口標准,沖出國門,擠進國際市場。
從營養角度看,香蕉是澱粉質豐富的有益水果,(因此不宜多吃,容易發胖)而從中醫學角度去分析,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熱潤腸,促進腸胃蠕動,但脾虛泄瀉者卻不宜。凡事總有合理解釋,香蕉性寒,根據「熱者寒之」的原理,最適合燥熱人士享用。痔瘡出血者、因燥熱而致胎動不安者,都可生吃蕉肉。
不過,正因為香蕉性寒,體質偏於虛寒者,最好避之則吉。例如胃寒(口淡胃脹)、虛寒(泄瀉、易暈)、腎炎(也屬虛寒)、懷孕期腳腫者,最好不要生吃香蕉。除非蕉肉經過蒸煮,寒性減退後才可進食。至於寒咳本不應吃香蕉,但將香蕉蒸熟再吃,則可接受。
民間驗方更有用香蕉燉冰糖,醫治久咳;用香蕉煮酒,作為食療。近代醫學建議,用香蕉可治高血壓,因它含鉀量豐富,可平衡鈉的不良作用,並促進細胞及組織生長。用香蕉可治療便秘,因它能促進腸胃蠕動。
最有趣的,莫過於德國研究人員表示,用香蕉可治抑鬱和情緒不安,因它能促進大腦分泌內啡化學物質。總之,身體燥熱者大可一日一香蕉,但如害怕香蕉性寒,可以將香蕉果肉煮熟後食用。
❺ QQ返利機器人是騙局嗎
【網路反詐騙聯盟】友情提醒:
請警惕網路上各種招聘兼職工作的信息,所版有招聘 代 刷、代 抄 文 稿、招聘兼權職資料錄入員、網 絡打字 員等等的都是低級騙局,所有異地的公司招聘要求收取先體檢、先支付報名費、手續費的也是騙局,辨別這些招聘信息真假的方式有很多種,首選,可以通過工商部門的網站查詢招聘公司的工商資質,其次,如果是手機號碼撥打過來的面試通知十有八九也是騙局,總之,異地的招聘謹慎為妙,先要求體檢和先收費的招聘都一律拒絕。
————————————————————————————————————————
有志於反詐騙的知識豪傑,快來加入【反詐騙聯盟團隊】吧,請點擊下方的【反詐騙聯盟】申請加入,一起答疑助人,讓天下無騙,沒你不行!
❻ 香蕉樹的葉子是什麼樣子的
葉片長圓形,長(1.5) 2-2.2 (2.5)米,寬60-70(85)厘米,先端鈍圓,基部近圓形,兩側對稱,葉面深綠色,無白粉,葉背淺綠色,被白粉;葉柄短粗,通常長在30 厘米以下,葉翼顯著,張開,邊緣褐紅色或鮮紅色。
穗狀花序下垂,花序軸密被褐色絨毛,苞片外面紫紅色,被白粉,內面深紅色,但基部略淡,具光澤,雄花苞片不脫落,每苞片內有花2列。花乳白色或略帶淺紫色,離生花被片近圓形,全緣,
果叢有果8-10段,約有果150-200個。果身彎曲,略為淺弓形,幼果向上,直立,成熟後逐漸趨於平伸,在低溫下催熟,果皮則由青變為黃色,果肉鬆軟,黃白色,味甜,無種子,香味特濃。
(6)盆栽粉蕉擴展閱讀:
喜濕熱氣候,在土層深、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長旺盛。野生香蕉採用種子栽培,人工香蕉可用吸根和假鱗莖分株栽培;第一次收獲需10~15個月,之後幾乎連續採收。
分布區大多年平均21℃以上,少數20℃左右,香蕉要求高溫多濕,生長溫度為20~35℃,最適宜為24~32℃,最低不宜低於15.5℃。香蕉怕低溫、忌霜雪,耐寒性比大蕉、粉蕉弱。
生長受抑制的臨界溫度10℃,降至5℃時葉片受冷害變黃,1~2℃葉片枯死。果實於12℃時即受冷害,催熟後果皮色澤灰黃,影響商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