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佛手香綠植

佛手香綠植

發布時間: 2021-02-20 07:33:33

A. 佛手香櫞是不是就是一種話梅

佛手香櫞不是一種話梅。
金華佛手歷史悠久,栽培佛手繁盛時期始於內明末清初容。具有久遠、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歷代文人將金佛手入詩入畫,表達福壽、吉祥、豐收喜悅之意。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曾經寫道白玉堂愛吃佛手疙疸下酒。還可以用來做麻糍。
金華佛手屬芸香科,又名佛手香櫞、密羅柑、王指針等。枸櫞的變種。主產於金華市赤松鎮山口等地。
植株極具觀賞價值。果可制蜜餞。根、葉、花、果均可入葯,有理氣、止痛之功效,主治胸脹滿、胃痛等症。產品遠銷德國和東南亞各國及港澳地區。

B. 一抹香是植物,屬於花卉

一個變種抄屬芸香科植物佛手香櫞襲,類似於原種的性能,除了裂紋如拳,或開放的手指水果形態點。幾乎完全降解的肉。供葯用,芳香健胃。是香櫞的變體,以及物種區別是:葉先端印度,有時竇;細長的水果,如拳擊或裂開的意思是,它分裂代表心皮的數目。誰說過地裂拳猛擊佛手,如該人被傳召到開開佛手。點擊看詳細佛手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葯用價值和經濟價值。佛手果實可以提取佛手油,是一個很好的護膚品。佛手花和果實可以食用,可用於佛手花粥,佛手孫堅,佛手燉豬腸等;有理氣化痰,肝和胃,醒酒的作用,使雙方點擊看詳細蔬菜也是觀賞花卉

C. 佛首綠植什麼時間開花

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佛手復
【中國植物志】
各器官制形態與香櫞難以區別。但子房在花柱脫落後即行分裂,在果的發育過程中成為手指狀肉條,果皮甚厚,通常無種子。花、果期與香櫞同。
Citrus medica 香櫞
【 中國植物志】
不規則分枝的灌木或小喬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紅色,莖枝多刺,刺長達4厘米。單葉,稀兼有單身復葉,則有關節,但無翼葉;葉柄短,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2厘米,寬3-6厘米,或有更大,頂部圓或鈍,稀短尖,葉緣有淺鈍裂齒.總狀花序有花達12朵,有時兼有腋生單花;花兩性,有單性花趨向,則雌蕊退化;花瓣5片,長1.5-2厘米;雄蕊30-50枚;子房圓筒狀,花柱粗長,柱頭頭狀,果橢圓形、近圓形或兩端狹的紡錘形,重可達2000克,果皮淡黃色,粗糙,甚厚或頗薄,難剝離,內皮白色或略淡黃色,棉質,松軟,瓢囊10-15瓣,果肉無色,近於透明或淡乳黃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氣;種子小,平滑,子葉乳白色,多或單胚。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D. 佛手如何養植

佛手的養殖栽培過程:

1、土壤: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栽培效果最佳。

2、澆水:旱季要噴霧增濕,雨季要及時排水排澇,開花後澆水切勿過干過濕,否則易落花、落果。

3、施肥:果期要施足磷鉀肥。

4、修剪:佛手一年多次開花,均能結果,3〜4月結的果不耐貯藏,殘果較多,因此,這段時間結的果應全部摘除,5月後結的果才開始進行果期管理。

一般來說,果實如玉米粒大小時進行第一次疏果,選6~8枚留下,其餘摘除,果枝上的側芽及頂芽要抹掉,只留葉片;

當長到葡萄大小時,再疏果1次,選擇較大的幼果4~5枚留下(一般一個結果枝上只留一枚),同時要增施磷鉀肥。

(4)佛手香綠植擴展閱讀:

盆栽養殖注意事項

1、促進幼苗營養生長,使其早日成株。第二、三年春天換盆時施餅肥、蹄片、骨粉做基肥,同時進行一次。

2、佛手喜酸性土壤,pH值應保持在5.3為宜;盆土的配比為腐殖土60%,河沙30%,泥炭土或爐灰渣10%。可每十天半月追施1次稀薄的肥水。水大易爛根,應採取試墒澆水的辦法,盆土表層不幹不澆,一次澆透,全年如此。

3、佛手最適宜的濕度是70%-90%。為此在乾燥季節應每天向葉面噴水1-2次,也可向地面灑水增加空氣濕度。佛手的適生溫度是15-30℃,高溫季節要移至涼爽通風而又遮陰的地方,氣溫低於5℃時須防寒。

E. 佛手和香櫞主要的功效是什麼

佛手的功效與作用:

1、調節免疫功能

研究發現,佛手中所含的佛手多糖對多環節免疫功能有明顯促進作用。

2、有益血管

佛手有擴張冠狀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的作用,能抑制心肌收縮力、減緩心率、降低血壓、保護心肌缺血。

香櫞的功效與作用:

1、疏肝理氣

香櫞皮氣芳香味辛而能行能散,苦能降逆,有疏肝理氣、和中止癢之功,用以治療胃痛脹滿、胸悶、脅痛等症。

2、和中化痰

香櫞味辛苦性溫,辛能行散、苦能燥濕、溫能通、故有燥濕化痰之功,主要用於痰濕壅盛之咳嗽痰多。

3、利膈止嘔

香櫞既行氣舒肝,又可利膈止嘔、常用於肝胃不和之嘔吐及干噦。因肝鬱不舒、橫逆犯胃、故見惡心暖氣、胸悶脘痞、嘔吐時作,但吐出物量不多,胸脅疼痛、口苦,苔黃、脈弦。

4、鑒別應用

香櫞、橘皮均有行氣消痰作用、用治濕痰壅盛、上氣咳逆之症。但香櫞性平,溫化之力不及橘支,且又散肝胃之郁氣:橘皮溫燥性較強,化痰作用勝於香櫞,主治脾肺氣滯濕郁之證。

(5)佛手香綠植擴展閱讀:

佛手原產佛教之國印度,後傳入我國。佛手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的浙江、廣東、福建、四川等地,著名的品種有廣佛手、川佛手、金佛手、建佛手和蘭佛手。

其中尤以產於浙江金華地區的金佛手最為著名。有詩為證:「果實金黃花濃郁,多福多壽兩相宜。觀果花卉唯有它,獨占鰲頭人歡喜。」

佛手柑色澤金黃,芳香四溢,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可謂色香形俱佳,極富觀賞價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這樣描述佛手柑:「雖味短而香芬大勝,置笥中,則數日香不歇。寄至北方,人甚貴重。」佛手柑形異香清的特點。

受到了文人雅士的青睞,常作為案頭清供之物觀賞把玩。《紅樓夢》第四十回在描寫探春房內擺設時。

除了提及顏真卿的書法和米芾的煙雨圖,還專門提到房內「紫檀架上一個大觀窯的大盤內盛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曹雪芹將佛手與名家書畫同列,可見佛手在當時已是一種高雅的文人清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佛手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果中仙品——佛手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枸櫞

F. 佛手指花怎麼栽培

佛手,古稱飛穰,又名佛手柑、五指柑、佛手香櫞,屬芸香科柑桔屬常綠小喬木或灌版木。佛手原產中國和權印度,是一種名貴的果花卉和葯用植物,也是我國著名的觀果花卉之一。
佛手植株每年春、夏、秋季都要抽梢一次,春梢、夏梢要及時剪除,秋梢可保部分健壯枝留待來年結果外,其餘的也要剪除,以免與葉片生長爭奪養分。有的佛手生長過程中,葉片呈黃綠色或出現黑褐斑,說明土中缺鉀,需增施鉀肥。如果佛手葉片發黃,光澤暗淡,說明土壤鹼性大,可每月施一次礬肥水(硫酸亞鐵),增加土壤酸性。如果佛手光長葉不開花,說明氮肥過多,可停施氮肥,增施磷肥。如果佛手枝葉不茂,長勢不好,花少又不易座果,說明氮肥不足,可增施氮肥。另外,每年要重視施好施足采後肥與催芽肥,采後肥必須在11月中旬進行,催芽肥必須在3月中旬進行。催芽肥施得過多了,不但不能多花多果,反而會多生6月梢,影響座果。
要想使佛手座果好、果形美,還要注意保護好春天開的花。6-8月結的「伏果」,「伏果」多為開佛手,前端開裂如手指,果形美觀,白色花和紫色花品種的佛手,伏果為開手佛,秋果為拳佛手。紅花品種佛手的果是拳佛手。品種選擇也很重要。

G. 有誰知道佛手花

不知道這樣行么?

名稱:佛手

學名:Citrus medica cv. sarcodactylis.

佛手香櫞、密羅柑、五指針、金佛手、金華佛手、川佛手

芸香科、橘屬

形態特徵
枸櫞的變種。葉互生,長橢圓形,有微鋸齒;初夏開花,圓錐花序,上部白色,基部紫紅;果實冬季成熟,色澤橙黃,基部圓形,上部分裂如掌,成手指狀,果肉基本退化,香氣濃郁。有「指佛手」和「拳佛手」兩類。植地質學極具觀賞價值。果可制蜜餞。根、葉、花、果均可入葯、有理氣、止痛之功效,主治胸脹滿、胃痛等症。

金華佛手是常綠小喬木或灌木,盆栽結果樹高約60-100cm,冠徑40-80cm,露地栽培高度可達15Ocm,冠徑達2OOcm以上。老化的樹枝灰褐色,長有硬刺。葉長橢圓形,葉基肥闊楔形,邊緣有鋸齒,葉柄短。花分單性花與兩性花兩種,花序圓錐形或腋生花束。單花呈萼杯狀,先端五裂,花瓣5片,內外白色或內白外淡紫色,具芳香氣。成熟果皮黃若金,肉白勝玉,形態似手,有伸指形和握拳形,平均單果重400-500g,最大的達2300g。

佛手生物學特性
佛手喜暖畏寒,喜潮忌濕,喜陽怕陰;耐寒性較弱,低於O℃易受凍害,低於一8℃易死亡;耐旱性也不及柑桔類的其它品種。一般栽後第3年掛果,一年開花結果3次,豐產性尚可,抗病性較好。佛手果留樹時間長,特耐貯藏。

佛手栽培管理

(一)佛手盆栽技術 l.選用耐寒、抗旱且適於盆栽的優良品種。內銷可著重發展"南京種",外銷可選用"小種"。2.適時上盆。(1)盆子的選擇:盆子以灰褐色的瓦盆為好,最通用盆的口徑不應小於24cm,盆高不低於l8cm,盆底孔直徑在4cm左右。以後隨著樹體的擴展要及時換盆,盆子大小是金佛手冠徑的2/5,盆子底部應有3個排水孔 (2)盆土的配製:盆土要採用疏鬆、肥沃的沙壤土。最好採用80%的紅沙土再加上20%焦泥灰混合而成,也可用70%清水沙、25%肥沃的園土和5%腐熟乾燥的雞糞混合而成。(3)金佛手的定植:以3月中下旬在芽未萌發前定植較適宜。定植後不要全天曝曬,應先擺放在半陰半陽處,過2-3周後再讓它逐步見陽光。3.合理整形修剪。金佛手樹體主要採用自然開心形整形。結果樹的修剪主要有春剪和夏剪2種。春剪一般在春天發芽前進行。夏剪泛指生長季的修剪,主要是剪去枯枝、交叉枝、徒長枝和病蟲枝,並應及時做好摘心和 除萌等工作。老樹修剪按栽培條件的 不同,採用短截、疏剪、拉枝等措施,以達到更新的目的。4.加強肥水管理。(1)科學用肥:幼齡期或營養生長期以施N肥為主,在孕花結果期以P、K肥為主。一般分基肥、花前肥、果實膨大肥等,無論何種肥都應避免濃肥、未腐熟肥和重肥,而應遵守"薄肥勤施"的原則。並以施有機肥為主,適量增施微肥。(2)合理用水:澆水要做到不幹不澆,澆即澆透,要干濕相間。夏秋高溫季節澆水宜在早、晚進行,冬春季可在上午9時後進行。遇到多雨季,則要將盆子傾斜,使盆內不積水。5.搞好疏花疏果。疏花要留下結果母枝先端的大朵花和有葉花,疏去單性花和瘦弱花,疏花程度視樹勢強弱和花量多少而定。一般中花樹和多花樹宜疏去總花量的50%-60%為宜。疏果宜分次進行,留果量為40張左右的葉留l個果。成年樹疏果應掌握樹冠中上部多留果,樹冠下部少留果。6.注意防治病蟲害。已發現病害有佛手炭疽病、潰瘍病、瘡痂病等,一般可用50%多菌靈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也可波爾多液防治,在萌芽前用0·8%石灰等量式,生長期用0·3%-0·5%石灰倍量式的濃度防治。蟲害主要有潛葉蠅和紅蜘蛛,可相應採用氧化樂果、甲胺磷和蟎特靈農葯防治。此外 還有鳳蝶、介殼蟲、金龜子等害蟲,可用40%水胺硫磷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等農葯噴殺。7.注意安全越冬。能否安全越冬將直接影響到幼齡樹的生長發育和壯年樹的開花結果。目前金華等地普遍採用塑料大棚來越冬,且以在11月中下旬以前將佛手盆移至大棚內為好。

(二)佛手地栽技術 金佛手的地栽一般可比盆栽提前l年結果,且產量明顯提高。地栽的密度一般掌握在2mx2-2.5m,其它的栽培管理與盆栽基本相似,地栽金佛手的關鍵措施是搞好越冬管理。具體措施是:

1.選用耐寒和抗旱力強,宜於地栽的幟殼作砧木嫁接而成的優質苗。

2.選擇南向或西南向的低丘緩坡,海拔在20-100m的地區種植。

3.營造防護林帶,改善佛手園環境。防護林應採用喬木、灌木混栽的密閉度在70%-80%的透風林,效果最好。樹種應選擇常綠、速成和防風效果好且對佛手無害的樹種,如法國冬青、楊樹等。

4.提倡搭蓋毛竹塑料大棚,以提高棚內溫度和濕度。

5.凍前10d左右在佛手園灌 水,利用樹體越冬。

6.冬季樹冠噴抑蒸保溫劑,有明顯的防凍效果。

7.入冬後在佛手樹千基部用乾燥鬆土培土3Ocm,春季氣溫回升時應及時將土耙開。

8.用稻草或廢舊薄膜包紮主幹和主枝。

佛手也有叫「佛手香櫞」(《閩書》)、「蜜筩柑」(《黔書》)、「蜜羅柑」(《古州雜記》)、「福壽橘」(《民間常用中草葯匯編》)、「五指柑」(《廣州葯志》),人們通常你為「佛手」。

佛手為芳香科柑橘屬香櫞之變種,原產亞洲東南部。《本草綱目》中列入果部山果類,「木似朱欒而葉尖長,枝間有刺,植之近水乃生,其果實狀如人手,有指,俗呼佛手柑。」

金華是我國佛手的主要產地之一。金華佛手雅稱金佛手,由於歷史上主要集散於蘭溪,故又名蘭佛手。1998年4月,金華被國家命名為「中國佛手之鄉」。

關於金佛手的來歷,民間有一則生動有趣的故事。傳說古時候,浙江金華山(今北山)南麓,住著獨戶農家,有母子倆人,相依為命。母親年邁多病,60多歲,終日雙手捂胸,胸腹脹痛氣喘吁吁,愁眉不展,痛苦不堪。她有個兒子,名叫羅孝順。兒子為了母親治病,四處求醫,終無良葯。一天夜裡,羅孝順夢見一位美麗的仙女,賜給一隻像姑娘手兒般的果實。他跑回家送給母親一聞,疾病就好了三分。為了治好母親的病,羅孝順下定決心要尋找那仙女玉手般的果實,第二天天蒙蒙亮就出發了。經過一整天的翻山越嶺,羅孝順感到筋疲力盡,就坐在山嶴里的一塊大石頭上歇腳,忽然一隻小青蛙跳到他面前,唱道:「金華山頂有仙果,仙果能救你老母;明晚子時開山門,尋找良葯莫錯過。」羅孝順聽了非常高興。第二天深夜,羅孝順借著天上的星光順利地進了山門,只見山門里繁花滿地,仙果滿枝,金光耀眼。這時一位美麗的仙女飄然而至,正是夢中所見之仙女,羅孝順大喜,忙下地跪拜,祈求賜果。仙女感其孝心至誠,就贈他一隻仙果,給他母親治病。羅孝順又想,天下患病之人無數,何不帶些仙果苗去凡間種植,結下仙果給眾人治病呢?仙女看他心地善良,於是又贈他天橘苗一株,讓他帶回凡間種植。羅孝順到家後將天橘果煎湯給母親服用,果顯神效,第一天胸腹不痛,第二天能吃粥飯,第三天能下地幹活。母親的病好了,母子倆又將天橘苗栽到園地里,辛勤培育。三四年後,天橘苗長大了,結下碩果,他倆又將繁殖小苗送給附近村莊上的人種植,果子送給人治病。大家認為那仙女就是救世觀音,「天橘」果就是天上觀音娘娘的「手」。因此,人們就將這種果實稱為「佛手」。

金佛手是名貴的中葯材。據《本草綱目》、《本經逢原》等記載,佛手花果有理氣化痰、和胃消脹止嘔,舒肝健脾等功效。味辛苦甘溫無毒。入肝、脾、胃三經。可煎服、浸酒、泡茶、蜜調等方法服用。用花、果、葉浸酒泡茶,清香馥郁,舒筋活血,能祛風,消滯氣,久服對中老年人有保健作用。用根葉治脾臟腫大,十二指腸疾患療效顯著。因此,通過提煉、蜜調、浸漬、配製等方法,可以把金佛手加工成多種保健葯物、食品和原料,推出新產品,可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7%F0%CA%D6%BB%A8&in=24&cl=2&cm=1&sc=0&lm=-1&pn=23&rn=1

H. 有一種植物叫佛手

佛手香櫞屬芸香科,又名金華佛手、密羅柑、王指針等。枸櫞的變種。主產於專金華縣羅店等地。屬葉互生,長橢圓形,有微鋸齒;初夏開花,圓錐花序,上部白色,基部紫紅;果實冬季成熟,色澤橙黃,基部圓形,上部分裂如掌,成手指狀,果肉基本退化,香氣濃郁。有「指佛手」和「拳佛手」兩類。植株極具觀賞價值。果可制蜜餞。根、葉、花、果均可入葯,有理氣、止痛之功效,主治胸脹滿、胃痛等症。產品遠銷德國和東南亞各國及港澳地區。

I. 佛手的種植的方法

佛手沒有種子,靠嫁接繁殖。常用的嫁接方法有切接法和靠接法兩種:回

(1)切接法「清明」前答後,用盆栽3~4年的橙子或枸橘作砧木,距土面4~8厘米處截去上部,在直徑的1/3處垂直下切2.5厘米左右,切口必須平滑。接穗選用一年生,帶3~4個葉節的健壯枝條,去葉片留葉柄,下端削成楔形,長度與切口相同,隨即把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兩邊形成層對齊,再用塑料薄膜纏緊,澆足水,培蓋濕土保持濕潤,40天後發芽,扒土澆水。也可用塑料袋套住接穗,袋口縛在介面下部不必蓋土,發芽後去袋。待新芽成枝長到約30厘米,留2~3枝摘心造型。

(2)靠接法5~7月,將盆栽2~3年的砧木距土面20~30厘米的一邊稍帶木質部削成4~7厘米的盾形削麵。再選1~2年生健壯的接穗,一邊削成比砧木削麵稍長一點、盾形斜面,然後將兩個削麵形成層對齊靠實,用塑料薄膜纏緊。1個多月後將接穗自母株斷下,把砧木上部剪掉,即成新株。

J. 佛手老香黃放越久功效越好,難道就不會被細菌分解而造成腐爛

老香黃
潮汕涼果老香黃(也稱老香櫞、佛手香黃),是用佛手果、佛手柑(也稱五指柑、蜜羅柑或福壽柑)的果實腌制而成的,因其葯用價值顯著備受潮人青睞並享譽海內外。
佛手果為廣東地道葯材「十大廣葯」之一,展翠 潮州佛手果為廣東名果之一。
1、概述
「老香黃」是葯膳類製品,不是花。
「老香黃」原材料是葯用植物佛手的果子,大則幾斤,小則幾兩。潮人泡製它時,加蜂蜜,加葯材,製作工序繁多。幾腌幾制,陳封瓦瓮中,直至其油亮漆黑,狀態綿綿如膏。切一片泡茶,可治咳喘,理氣和胃。一踏入潮人開的涼果店,「老香黃」特有的佛手陳香令人回昧。
「老香黃」製作日子越久身價愈高。一塊所謂十年的「老香黃」其價達百元真是比海鮮還值錢。
2、葯理功能
中葯香黃的功用:
1.排毒,緩解腎衰。
2.開胃,助消化。
3.塑身美體,當減肥葯。
4.作體外透皮吸收研究用。
5.改善機體內環境,扶正祛邪。
6.作調味料。
7治痢疾。
8.抑菌劑。
9.治急性風濕性關節炎。
10.化妝品。
11.美食時尚。
12.治放環後月經不調。
13.治黃水瘡。
用法:干吃或取少量沖水飲用。
貯藏:長期保存,越久越好,不宜冷藏。
3、
製作方法
由於佛手柑所具有的獨特葯用價值,因此明代以來,潮汕鄉民就懂得以其為原料來製作老香黃,並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腌制的科學流程和經驗做法:切塊(以棱為塊)——腌鹽(用鹽腌之入里)——曬干(去掉水份)——炊熟(除菌變軟)——浸糖、甘草(腌之透里,吸收糖份和甘草液)——再曬干(多次反復)。整個流程的周期從生到熟需要相當時間。通過這種精工細作式的腌制過程,進一步開發、提升老香黃的葯用價值,使之具有增進食慾、理氣化痰功效,可治胃痛、腹脹、嘔吐、嗝噎、痰多咳喘等疾病和解酒舒氣等功效。因此老香黃成為潮人家庭必備的葯用涼果,且久藏不壞,愈久葯效愈佳。
4、
傳奇故事
由於老香黃形狀恰似佛手,既有美感且葯效又佳,很早以前在潮汕民間就流傳著一段傳奇故事:遠古時候,潮汕地區北隅有一人家,母子兩人相依為命。母親年老多病,胸腹脹痛,終日雙手抱胸,苦不堪言。孝順的兒子為給母親解除病痛,四處求醫尋葯不果。後來他聽說五指山上有個指尖峰長了一種能治其母之病的葯果,但又不知其具體形狀、模樣。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了那座險峰,突然間發現不遠處有一滿頭白毛的老猴,雙臂抱胸,不時喘氣,不一會那猴張眼四處尋覓,後走近峰端上的一株果樹,上前摘下樹上的果子往嘴裡送,不一會便見其氣色大有好轉。這個孝子斷定此果必是他母親所需要的那種葯果,便快步上前。只見那樹掛著的果子形態各異,握著如拳,伸之似指,色呈金黃,其味清香撲鼻,於是他將果子摘下來,飛快跑回家,拿給母親試服,果然見效。服了數月之後,病狀消退。他們母子十分高興,商量著用這種葯果的種籽在平地培育出新的果樹並結出果子,用以治療患有同樣疾病的鄉親,並將果樹取名為「佛手柑」,進而又製成老香黃,四時貯放,以供保健療疾。

熱點內容
輕簡花藝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04
昆侖玫瑰花 發布:2025-08-18 23:21:35 瀏覽:906
見三山翁插山茶花一朵二首 發布:2025-08-18 23:19:17 瀏覽:657
滻灞花卉 發布:2025-08-18 23:14:49 瀏覽:3
圖片狗嘴上一朵花 發布:2025-08-18 23:14:46 瀏覽:954
微型白蠟盆景 發布:2025-08-18 23:14:05 瀏覽:483
秋季里櫻花 發布:2025-08-18 23:03:27 瀏覽:105
鬼盆栽消耗 發布:2025-08-18 23:03:19 瀏覽:382
會議桌花花語 發布:2025-08-18 23:00:47 瀏覽:65
梅花墊片 發布:2025-08-18 22:59:18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