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古盆景
A. 清代盆景的極品有哪些
在清代,我國涌現出許多盆景中的極品,其中大多成為宮廷中的珍藏寶物。
如紅寶石梅壽長春盆景。鏨金委角長方形盆,盆上敞下斂,略呈斗形,其口沿鏨如意紋,口沿下凸起如意雲紋一周,盆腹以萬字雷紋錦為地,凸鏨一周22個「壽」字。
盆中主景為梅花樹,銅鍍金樹干,翡翠小葉,紅寶石花瓣,寶藍心、金蕊,意態生動。樹下襯以青金石和白玉制的湖石、嵌寶石靈芝、玉葉珊瑚珠萬年青、點翠葉瑪瑙茶花以及小草等,置景生機盎然,錯落有致。
梅花是清代盆景廣泛採用的花卉,通常寓意「梅壽長春」或「梅壽萬年」。此景以金為盆,盆壁上鏨刻的萬字地紋和「壽」字氣派豪華,光燦耀目。
梅花瓣所用紅寶石共達284粒,一樹晶瑩的紅梅與碧綠的翡翠葉相襯托,又與燦爛的金盆相輝映,再加以清雅的湖石和花卉小景,其風格富貴而熱烈。此紅寶石梅花盆景應是專為宮中帝後壽誕特製的祝壽禮物。
再如象牙嵌玉石水仙盆景。青玉菊瓣洗式盆,四角雕成雙葉菊花形,菊花上嵌紅寶石、綠料,盆下腹又雕葉紋,上嵌綠料並錯金線為脈絡。盆中有青金石制湖石,並植5株染牙葉水仙,雕象牙為根,白玉為花,黃玉為心。
水仙主題的盆景取「芝仙祝壽」之意,宮廷慶帝後壽誕之時,地方官多有呈進。此盆景風格清雅,玉盆為典型的痕都斯坦風格,盆中景緻牙葉挺拔,玉花明秀,反映出清代乾隆年間雕刻業盛期的工藝水平。
還有碧玉萬年青盆景。盆呈筒式,塗紅漆,口沿、底沿各飾描金卷草紋一周。盆體淺刻萬字錦地及八仙人物紋並描金漆。盆中植碧玉萬年青,葉片寬厚肥碩,挺拔如劍,碧綠茂盛。葉叢中立纏綠絲莖,莖上有以染骨、紅珊瑚珠所制萬年青籽3簇,珠粒紅艷。
此盆景將萬年青植於筒中,寓「一統萬年」之意。此件作品為清代帝後壽誕時宮廷的陳列品。
另外一件碧璽桃樹盆景,畫琺琅菱花式盆,盆外壁以深、淺藍色釉為地,彩繪牡丹花紋。盆中植桃樹為主景,木枝幹,碧玉葉,桃實以芙蓉石、碧璽、蜜蠟等紅、粉色寶石製作。樹下襯以湖石、山茶、錦花一周。
此景錯落有致,意態生動,表現出清爽明麗的江南盆景風格,是清宮中日常陳設品,桃樹景配牡丹花紋盆取「蟠桃獻瑞」、「富貴長壽」之意,應是皇帝壽誕之日百官祝壽所進獻之物。
碧桃花樹盆景也為清宮舊藏。畫琺琅委角長方盆,盆外壁繪折枝花卉。主景碧桃樹以染銅為葉、染牙為花瓣。周圍襯以染石山子和水晶海棠花、乳白色玻璃茶花、銅片小草等,碧桃盆景寓意「春光長壽」。
清代南方盆景多用這種式樣,據清代《宮中進單》記載,1748年,廣東巡撫岳浚進象牙盆景四對,這件盆景即其中之一。
清宮舊藏中還有一件嵌玉石仙人祝壽圖盆景。紫檀木垂雲紋八足隨形座,座邊緣設銅鍍金鏤「萬」字紋欄桿,座中設天然木山,古意盎然。
山中以白玉、碧玉、瑪瑙、翡翠、碧璽、松石等製作靈芝、仙桃、瑤草嘉蕙等,於孔隙石筍之間倒掛叢生,五色繽紛。
山腰置一座藍頂圓亭,7位仙翁或立於山腰,或相伴行於山間,或對坐亭間暢談。玉鶴口銜仙草飛懸在山頂,玉鹿則伏卧於山腰亭旁,仰望上方的靈草。
此件寓意仙人祝壽的景觀造型大方,人物刻畫細膩,神態各異。花草與鳥獸等色澤清朗,疏密相間,錯落有致,頗富情趣,是中、大型景觀中的精心之作。
蜜蠟料石劉海戲蟾盆景。四方折角形座,座壁上嵌飾仿羊脂白玉、仿藍寶石、仿青金石等3種彩色料及孔雀石、金星石、珊瑚等五色材料。其中藍色套金星料和孔雀石作上下邊框和分界格條。
座壁框格內所嵌的18塊仿玉料和4塊透明藍料均鏤雕方拐子夔龍紋。座壁正面嵌浮雕蝙蝠流雲紋珊瑚片,珊瑚片中央再嵌一塊如意形蜜蠟片,上刻夔龍紋。
座以孔雀石雕山石為座面,石上立琥珀、蜜蠟所制劉海仙人,其手持珊瑚鏤雕金錢鏈,喜笑顏開,正在戲一三足蟾,蟾以金星料制,嵌紅寶石和藍料,屈背昂首,仰視劉海手中的金錢鏈,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態。
劉海身旁植紅珊瑚枝佛手樹,染牙葉,硨磲與紅蜜蠟制佛手果,還有銅枝葉、珊瑚花的茶花和珊瑚、藍料大靈芝等。
清代工藝品中以「劉海戲蟾」為題材者較多。此盆景造型別致,製作精美華貴,人物、動物生動活潑,是清代盆景中一件頗為獨特的珍品。
玉花盆景
B. 古代王公貴族家裡有什麼盆景
古代王公貴族家裡擺放有很多,比如羅漢松盆景,雀舌梔子盆景,虎刺盆景,玉珍珠內盆景,黃楊盆景,南天竹容盆景等。
我就是培育,製作盆景的,現在主要生產米葉羅漢松盆景,珍珠羅漢松盆景,玉珍珠盆景,雀舌梔子盆景,青檀盆景,三葉紅芽赤楠盆景,南天竹盆景,黃楊盆景,紅繼木盆景,紅豆杉盆景,杜鵑盆景等
C. 中國古代盆景有哪些講究
不管是中國盆景還是日本盆景,本質都是為了追求山水情趣,不僅用以案頭、庭院的把玩欣賞,也寄託著生死觀、自然觀等哲學觀念,並不是簡單的造型和形式,不可等同於園藝。
D. 有人收集古代詩人描寫盆景的詩嗎
詩人 們對春風情有獨鍾,以其生花妙筆一次又一次地吟詠之。在中國 古代詩人 們的筆下,... --春風是忙碌的。南宋詩人方岳有一首題為《春思》 的詩 :"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
E. 在古代山水盆景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唐宋時期,在士大夫中間追求隱逸的風氣日盛,他們發揚了老莊思想,以山林專為樂土,屬以隱居為清高,將理想的生活與山林之秀美結合起來。於是山水盆景漸漸由宮廷傳入了民間,並得到了極大的發揚。
晉朝南渡之後,江南經濟得到較大發展,貴族們大量建築園林別墅,過著遊山玩水的清閑生活。當時盛行的玄學引導士大夫從自然山水中尋求人生的哲理與趣味,這種風氣促進了我國山水詩和山水畫的形成與發展,進而也促進了盆景藝術的發展,盆景藝術開始向詩情畫意的自然山水方向飛躍。
山水盆景是我國盆景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自然界的山石水景為基調,伴以我國山水畫的精髓,形成千奇百怪的藝術立體景觀。
F. 盆景作古方法有哪些
買個唐朝的花盆!!!
G. 古代盆景四君子
古代四君子我國古代戰國四君子: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
植物四君子是梅、蘭、竹、菊。
H. 誰知道盆景的來歷與歷史啊
盆景
盆景起源於中國,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東方藝術精品之一,也是我國獨特的傳統園林藝術之一。中華文明古國,歷來就愛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質就是自然風貌與自然精神的再現。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縮影,是集園林栽培、文學、繪畫等藝術,互相結合,溶為一體的綜合性造型藝術。盆藝者運用創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種深淺長寬不同,行狀大小各異,色彩質地有別的盆央中,培育出經過一定藝術造型的樹木花草,或經藝術加工的各種山石,使之構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並超越山野原狀的理想立體畫面。這門造型藝術稱之為盆景。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過園藝師的構思設計,造型加工,精心護養而成。把它布置於颶尺盆中,「縮地千里」、「縮龍成寸」,可以展現大自然無限風光,所以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它還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姿態、色彩和意境。從某種概念來講,盆景也是美學、文學和科學的綜合體。盆景的製作要給人以美的欣賞,古雅秀美,神韻生動,耐人尋味;盆景造型構思,有詩情畫意,有高低層次,有抑揚頓挫,起承轉合,反映出較高的文采水平;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徵及生長發育的規律,這就決定了製作它必須掌握園藝科學的知識和進行長期的藝術加工以及養護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它的生存和優美姿態。盆景這項科學藝術,在植物栽培加工技術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樹,要它生長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樁,能技干虯曲,提根露爪,葉茂花盛,更為難得。故盆景確是「高等藝術」,有生命的「藝雕」。
中國盆景主要分為五大流派和兩大類:
五大流派為:五大流派: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閩派、桂派、京派、香港、台灣、魯新派。
兩大類為: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現在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I. 揚派盆景的歷史
揚派盆景以揚州為中心,包括高郵、泰州、泰興、泰縣、興化、東台、鹽城、寶應等蘇中、蘇北縣市,是以揚州命名 的盆景藝術流派。
揚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建於248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曾稱過廣陵、江都等名,6世紀末的隋代稱揚州。揚州位於長江下游北岸,南隔江與鎮江相望,北靠蜀崗,東沿京杭大運河,長江與大運河在此處交匯,是蘇北水陸交通樞紐。自古以來 經濟繁榮,文化發達,隋唐時期就成為中國最大的商業都市。清 代為兩淮鹽運中心。市內有春秋時代開鑿的古運河;有1 500多 年歷史的古剎大明寺;有隋唐時代的瘦西湖;有明代古建築文昌 閣;以及清代園林。李斗在《揚州畫舫錄》中寫道:「杭州以湖 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園林勝,三者鼎峙,不可軒輊」。 觀賞揚州園林,則有湖石假山,迴廊曲徑,波光月影,橋畔簫聲,景色宜人;無論春蘭夏荷,秋菊冬梅以及長堤春柳,均得園林之趣,景色迷人。
古代揚州曾是人文薈萃,風流人物輩出之地,許多帝王將相,騷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他們的蹤跡和美好詩句,如:「故人 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等。清代中葉,「揚州八怪」畫派的大膽、潑辣的藝術風格對揚州盆景藝術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如大畫家石濤和尚,又是著名的園林專家,他善於壘石植樹,他的作品至今令人贊美和推崇。
揚州盆景相傳在唐代就在社會上流傳。元、明兩代就有了扎片的造型技藝。清代揚州盆景進一步地發展,形成了形式多樣的 盆景。李斗在《揚州畫舫錄》中有多處記載揚州盆景的內容。「揚州八怪」畫家鄭板橋曾繪過梅花的盆景。現在陳設在揚州盆 景園的一盆古檜柏盆景,是明朝末年的盆景,幾經轉折,保存在 揚州天寧寺,後轉至園林。樹干高二尺許,枝幹屈曲,形如虯龍,樹皮僅存l/3,枝片為雲片,形若傘蓋,枝繁葉茂,蒼翠欲 滴,此型是揚州盆景的代表作品,由此可見,揚派盆景的形成, 一定在明代之前。
J. 盆景起源於中國的哪個朝代
(一)唐代起源說
持這種觀點的文獻頗多,其論據都是陝西乾陵唐代章版懷太子墓壁考古發權現,在《盆長藝術展覽》中有寫道,「我國盆景源於唐代,已有一千二百年的歷史。"
(二)唐代前起源說
《盆栽技藝》(作者耐翁)中寫道:「盆景創始唐代以前。」其根據亦是乾陵考古,只不過最後的結論不同。
(三)晉代起源說
《盆景》一書中認為:六朝南齊書中曾經記載有,會嵇刻石山,相傳為名 這可以算是盆景假山的濫族。
(四) 東漢起源說
其論據是河北齊望都縣東漢墓壁畫考古發現。
(五)西漢起源說
《盆罟製作》一書中說:「……早在西漢就出現了盆景石榴的記載。
(六)古代園林盆景起源說
(七)夏朝起源說
《嶺南盆景》—書中有記載……盆景的起源遠遠早於唐代,有近四千年的歷 史,論據是《史記》中有記載。
現在一般認為盆景起源巳從1200年前的唐朝追溯到了唐代以前的晉代,東漢,西漢,夏商,直至7000年前 的新石器時期,盆景藝術究競起源於何時,尚待進一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