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佛手施肥
Ⅰ 盆栽佛手的關鍵養護措施有哪些
(1)幼齡佛手春季上盆後,如盆土用的是肥力較高的營養土,一般當年可不再施肥。第二年春季每隔15~20天施一次腐熟餅肥水,連續施2~3次。8月中、下旬再施一次腐熟有機肥。第三年開始結果,可按常規管理施肥。一般穀雨前後出室,結合翻盆施足基肥,肥料以腐熟豆餅渣為主,加少量骨粉。緩苗後放室外背風向陽處,每隔10~15天施稀薄餅肥水一次,至現蕾後停施。孕蕾期用0.2%磷酸二氫鉀液噴布葉面1~2次。坐住果以後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稀薄雞、鴨糞水或餅肥水,連續施2~3次。為防止發生黃化病,宜每15~20天澆一次0.2%硫酸亞鐵水,以保持土壤微酸性。
(2)生長期間需保持盆土適度的濕潤。夏季澆水要充足,並要經常噴洗枝葉和向花盆周圍地面灑水。雨季宜偏干,防止徒長。坐果初期澆水宜適當控制,以免水多落果。立秋後澆水要逐漸減少。北方霜降前移入室內,放陽光充足處,室溫保持5℃以上。控制澆水,7~10天澆一次水便可。每周用與室溫相接近的清水噴洗枝葉一次,以防葉面沾染塵埃,引起落葉。
(3)早春萌芽前進行一次修剪,剪除纖弱枝、過密枝及病蟲枝;夏季生長的徒長枝可剪去2/5,讓其抽生果枝。6~7月的夏梢宜適當摘除;秋梢需適當保留,以備第二年結果。凡長度適中,節間較短,葉厚枝粗的枝條坐果率高,應多留。同時注意老樹、弱樹多留春花結果;生長健壯樹多疏春花,多留夏花結果。
Ⅱ 盆栽佛手的養護訣竅
佛手具有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及通風良好生長環境的習性,並且對土壤和肥水有一定專的要求。因此,在屬盆栽佛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土壤。必須選用肥沃、排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②澆水。平時保持盆土的濕潤,在生長季節和乾燥季節要多澆一點水;遇到雨季要及時排水,以防積澇;高溫季節早晚需向植株噴水。③施肥。當植株進入生長期後,每周施1次淡的礬肥水或營養液,開花後可用0.1%的尿素溶液進行葉面追肥2次,間隔時間為10天。④修剪。每年春季對植株進行修剪,剪去病蟲枝、枯枝、徒長枝、纖弱枝及交叉枝。⑤換盆。每隔2年換1次盆,並加入適量的營養土。⑥北方地區盆栽佛手還要注意防寒保暖,一般在晚秋霜凍前搬入室內,到第二年的清明和穀雨間搬出室外養護。
Ⅲ 盆栽佛手施肥有哪些技藝
幼齡佛手春季來上盆後,如盆源士用的是肥力較高的營養土,一般當年可不再施肥。第二年春季視生長情況,可每隔15~20天施一次腐熟稀薄餅肥水,連續施2~3次。8月中、下旬再施一次腐熟有機肥。第三年開始結果,可按常規管理施肥。
一般穀雨前後出室,結合翻盆施足基肥,肥料以腐熟豆餅渣為主,加少量骨粉。緩苗後放室外背風向陽處,每隔10~15天施稀薄餅肥水一次,至現蕾後停施。
Ⅳ 佛手盆栽怎麼管理有哪些注意細節
答案:佛手為熱帶、亞熱帶植物,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嚴寒、怕冰霜及乾旱,稍耐瘠,稍耐澇。在雨量充足.冬季無冰凍的地區栽培為宜。最適生長溫度22-24℃,越冬溫度5℃以上。適合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質粘壤土中生長。
詳細解答:佛手盆栽怎麼管理?
第四,適量施肥:
佛手有較好的耐貧瘠特點,但是長期的缺少養分,植株會變弱,並且也會影響開花和掛果。在施肥的時候要注意不同階段生長給肥不同,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1)日常施肥,只要不出現高溫32℃,不出現低溫10℃,都可以每個月給予有機肥,均衡的補充生長所需的“氮磷鉀”三元素。
(2)春季施肥和修剪以後的施肥一樣,主要以促進枝葉生長為主,可以先施用含“氮”較高的尿素一次,而後在改為施用有機肥。
(3)在佛手開花期前,施肥要偏重於“磷鉀”。才能保證開花多,掛果率高。建議可以使用“磷酸二氫鉀”1500倍進行噴霧,打濕主幹和葉片。連續使用3次,每次間隔8天左右。可以有效提高養分吸收效率,促進開花,保證掛果率。
總結:佛手是南方植物,北方花友養護時要注意冬季需要入室。南方要注意高溫時要遮蔭。給予適宜生長的土壤,適宜的生長環境。加以科學的水肥管理,就可以生長良好。在開花和結果的時候,要注意梳花梳果,才能長出有偏亮果型的佛手來。
Ⅳ 盆栽佛手的怎麼養護
佛手在柑橘類中屬不耐寒種,它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和通風良好的環境,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2~24℃,冬季要求5℃以上,才能安全越冬。如出房過早,易受凍害,要延到穀雨前後才能出房,出房後放在陽台向陽避風處,一直養護到11月上中旬,再入房越冬。養護過程中需做好以下幾方面:
(1)適時澆水澆水保持稍濕半墒為原則,冬末春初氣溫低,隔3~5天,上午9∶00澆水1次,保持盆土稍許帶干。在梅雨季節和夏季暴雨之後,及時倒盆去漬,盆土過濕,會爛根。夏季氣溫高,每天上、下午各澆水1次,以盆土不見干為宜。當陽台氣溫特高、悶熱、風大時,每天上午9∶00前與下午4∶00後,要多次向枝葉噴水和陽台四周環境灑水來降低陽台氣溫,這樣才有利生長,並可防止因乾熱引起的落葉、落花和落果。開花後果未坐穩前,澆水切勿過干、過濕,否則會大量落花、落果。
(2)佛手放在陽光充足處在生長季節中要多曬陽光,秋冬季氣溫較低,生長處於停滯狀態時,光照不足對其生長發育影響不大。
(3)及時換盆、施肥佛手一年要抽枝、開花多次,需肥較多,每隔2~3年需換盆。換盆時,盆土宜用酸性培養土,施足基肥。同時根據植株大小,長勢強弱,以及季節氣候,決定追肥次數、濃淡和成分。新上盆的不施追肥,或在第二次萌芽抽枝前追肥1次。二年生以上植株,在生長季節中,一般半月施稀釋礬肥水1次,陰雨天停施。三年生以上植株,出房後要加施1次濃肥。能掛果的植株,在現蕾後要停止施肥,當果長到小指頭大時,果已基本掛住,可隔7~10天施1次含磷的淡肥水4~5次。盆栽佛手如只長葉不開花,應增施磷肥。如生長不旺,開花多,但掛不住果,是缺肥的關系,要增加肥料濃度與次數。如植株葉片上出現黃綠色或黑褐色斑點時,是盆土缺鉀,會使枝葉早衰,也會引起落果。
Ⅵ 我養了盆佛手花什麼時間施肥
佛手花施肥,主要分為四個不同的時段:
是春分至芒種間,根據植物生長情況,可每月施一內次稀薄肥,目的是增容強樹勢。
是芒種至大暑間是盛花期和結果期,每隔半月要施肥一次,肥分可比以前略濃些。也可施花用磷鉀肥,目的是多開花少落果,並進行人工授粉。開花、結果初期,為防止落花落果,不宜多澆水。需全部摘去4~6月上旬開的花,因其大多為單性花,不結果。6月下旬前後開的花,每一短枝只留1~2朵,其餘的全部疏去。
是大暑至秋分間,為果實膨大期,可用鉀、磷等花用復合肥,以促進果實生長。
是霜降~冬季,要控制澆水和施肥,促進花芽分化。
Ⅶ 佛手盆景要怎麼養
一、土壤:佛手適宜生長在疏鬆肥沃且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可用腐殖土、專河沙和泥炭屬土配製,按照6:3:1的比例混合,加入一點餅肥或骨粉作為基肥,有助於它的生長。
二、光照:佛手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長。可以把它放在向陽處,接受長時間的光照。但它比較害怕強光,所以在夏季需要適當遮陰,避免暴曬導致失水。
三、澆水:佛手喜歡比較濕潤的環境,除了及時澆水外,還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在夏季需要多澆點水,避免土壤乾燥。天氣乾燥的話,可以往葉子上噴水。
(7)盆栽佛手施肥擴展閱讀:
觀賞
佛手的觀賞價值不同於一般的盆景花卉。潔白、香氣撲鼻,並且一簇一簇開放,十分惹人喜愛。到了果實成熟期,它的形狀猶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狀如人手,惟妙惟肖。
成熟的金佛手顏色金黃,並能時時溢出芳香,消除異味,凈化室內空氣,抑制細菌。掛果時間長,有3-4個月之久,甚至更長,可供長期觀賞佛手花朵。
佛手在中國廣東多種植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平原開闊地帶,而在四川則多分布於海拔400-700米的丘陵地帶,尤其在丘陵頂較多。
Ⅷ 盆栽佛手施肥有哪些技術
一、春季佛手抽生新梢時期,施肥宜淡。施以氮肥為主的混合肥,每內隔10天施1次,同時容可輔以800倍液的磷酸二氫鉀進行噴灑,以促使春梢生長茁壯,有利於植抹花芽大量孕育。
二、夏季是佛手生長的旺季,也是其盛花期與結果期,這個時期需肥量大,肥度也可相應加濃。肥料以枯餅、骨粉、腐熟動物內臟液或復合肥等磷,鉀肥為主,而氮肥需少施或不施,每周施1次。梅雨時節,將磷鉀肥在盆土表面進行點狀穴埋(切勿過量)。注意離根部遠些,以免損傷根系而使植株落花落果。
三、初秋至仲秋期間,應加強磷、鉀、鈣復合肥的管理,對提高坐果率有益。此間不可濫施氮肥,否則推遲果實成熟及產生落果。
四、深秋,採摘果實後應及時追施磷、鉀肥,使植株得以大量補充營養,恢復長勢,為翌年開花結果奠定基礎。同時,還應施以堆肥、綠肥、廄肥、枯餅等混合有機肥,使植株儲備充分的養分,有助於佛手安全越冬。
Ⅸ 佛手盆栽怎麼管理
一、佛手生長特點
了解佛手生長的特點,是養好佛手的第一關鍵。佛手原產地是熱帶、亞熱帶地區,所以佛手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所以耐陰,耐瘠,耐澇,這種氣候同時決定了佛手不耐寒、不耐旱。喜歡疏鬆、肥沃的土壤、喜歡偏酸性土壤、沙質土壤。對於溫度要求比較嚴冬季最低5度,生長適宜溫度20--25度。
4、夏季是細菌滋生的季節,可以噴灑多菌靈。一個月一次即可。
5、佛手屬於樹木,一定要定期修剪,特別是家庭養殖的朋友。特別是樹冠的外形很重要。春季萌發,也要處理新芽。
三價值
1、佛手的觀賞價值:花潔白、香氣撲鼻,並且一簇一簇開放,十分惹人喜愛。果:
形狀猶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狀如人手,惟妙惟肖
掛果時間長,有3-4個月之久,甚至更長,可供長期觀賞佛手花朵。香氣:成熟的金佛手顏色金黃,並能時時溢出芳香,消除異味,凈化室內空氣,抑制細菌。
2、中葯葯性:辛、苦、甘、溫、無毒。所以化痰、消腫、有益於氣管炎、哮喘病的恢復。還具有保健作用。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葯。
Ⅹ 盆栽佛手怎麼種
佛手具有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及通風良好生長環境的習性,並且對土壤和肥專水有一定的要求。因屬此,在盆栽佛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土壤。必須選用肥沃、排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②澆水。平時保持盆土的濕潤,在生長季節和乾燥季節要多澆一點水;遇到雨季要及時排水,以防積澇;高溫季節早晚需向植株噴水。③施肥。當植株進入生長期後,每周施1次淡的礬肥水或營養液,開花後可用0.1%的尿素溶液進行葉面追肥2次,間隔時間為10天。④修剪。每年春季對植株進行修剪,剪去病蟲枝、枯枝、徒長枝、纖弱枝及交叉枝。⑤換盆。每隔2年換1次盆,並加入適量的營養土。⑥北方地區盆栽佛手還要注意防寒保暖,一般在晚秋霜凍前搬入室內,到第二年的清明和穀雨間搬出室外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