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盆景繁殖
⑴ 枸骨什麼時候嫁接什麼嫁接法最好
構骨又叫枸骨冬青,嫁接法並不常用,播種繁殖容易,也可扦插繁殖。
扦插一般多在梅雨季用軟枝帶踵插。移栽可在春秋兩季進行,而以春季較好。移時須帶土球。因枸骨須根稀少,操作時要特別防止散球,同時要剪去部分枝葉,以減少蒸騰,否則難以成活,移栽後配合碧卡根聰聰澆足定根水。幼苗須遮蔭。可修剪造型培育各種樹形。移植需帶土球,應重修剪以確保成活。栽植時要注意雌、雄株的配植。以利結果。
在陰處種植時,紅蠟蚧虱危害嚴重並產生煤污,須注意防治。
⑵ 枸骨盆景有哪些繁殖方法
枸骨盆景的繁殖培育:枸骨的樹材來源以播種繁殖為主,也可進行扦插或分孽繁殖,專還可輔以山野屬挖掘。
(1)播種:常於3~4月播種,播種深度為2~3厘米,條播行距15~20厘米,播後蓋草或草簾,約20~25天即可發芽出土。出土後揭草搭陰棚,進入正常的苗床澆水、施肥、除草等,2~3年後移植分栽。
(2)扦插:常在梅雨季節進行,選用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為插穗,長度10~15厘米,留4~6片葉,插入深度為插穗的1/2~2/3,插後遮陰,保持土壤濕潤,60天左右即可生根。留床1~2年後,於春季移植。也可挖掘根部分孽繁殖。
(3)挖掘:在長江中下游的山地溝邊,常有一些野生老樁,掘回後修剪主根,精心養坯後,上盆加工,可快速製成古樸典雅的觀葉盆景。
⑶ 枸骨盆景如何栽培
枸骨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較耐陰,適於生長在微酸性的土壤上,有較強的萌櫱能力,耐修剪,生長較緩慢。
一、苗源
程序採用播種、扦插(通常在初夏進行,60天左右即可生根)和分株等到繁殖方法,均可得到幼苗。還可能在山野挖取野生樁。
二、造型
1、上盆
一般的會在秋後或者是在春季進行,枸骨的側根很發達,但是它的主根卻缺乏,因此我們在移植的時候一定是要帶土球的。用土的時候疏鬆的肥沃的、透水排水微寒性的土壤最為佳。
用盆則宜選用與其深綠葉色有一定色差的藍、紫、灰、褐等色彩的釉陶盆或紫砂陶盆。
2、造型
因枸骨的枝幹較脆,故造型時間通常選在其樹液流動較旺的梅雨季節進行。又因枸骨葉片大而硬,且有尖刺,因此一般用以製作大型的樁頭盆景。形式可依其樹形製成直乾式,或斜乾式,曲乾式和懸崖式。造型之前要先將多餘的葉片剪去,進行蟠扎。蟠扎要用棕絲。金屬絲易造成枝葉破損。可將枸骨枝葉紮成雲片狀,作片要自然,不可死板,否則會失去韻味。
3、養護
(1)場地
宜放於陰濕的環境中養護,冬季要入室內,夏季要遮蔭。
(2)澆水
在枸骨生長季節的時候需要勤澆水,需要保持盆土的濕潤度但是千萬不能夠有積水。在夏季的時候可以向葉面或者是地面噴沙一點水。
(3)施肥
一般夏季不施肥,冬季施一次肥,其他季節可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餅肥。
(4)修剪
枸骨萌發力強,耐修剪。為保持樹形需經常修剪。
(5)翻盆
常於春季進行,通常2——3年換一次盆。
(6)病蟲害
枸骨病蟲害較少。但由於枝葉稠密,內部通風不良,易發生介殼蟲和煤污病,應注意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