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蓮蕨盆栽
『壹』 盆栽觀音蓮放在室內有什麼作用
觀音蓮可以放室內養,只是它性喜充足陽光,應放在室內陽光好的地方。少光雖也會生長,但長得瘦弱,時間長了,葉片逐漸變小,蓮座也會逐漸向上形成尖頂而變形並偏歪,有礙觀瞻。
『貳』 觀音蓮怎麼養
觀音蓮
網路名片
觀音蓮觀音蓮,又稱黑葉芋、黑葉觀音蓮,為天南星科海芋屬觀葉植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肉質塊莖,並容易分櫱形成叢生植物,葉為箭形盾狀,花為佛焰花序,從莖端抽生,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環境。
目錄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物種簡介觀音蓮
多肉觀音蓮
生長環境
主要品種
形態特徵
主治功效
各家論述
選方
考證
物種價值
栽培技術生長特點
繁殖方法
管理要點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物種簡介 觀音蓮
多肉觀音蓮
生長環境
主要品種
形態特徵
主治功效
各家論述
選方考證物種價值栽培技術
生長特點 繁殖方法 管理要點展開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葯名】觀音蓮 【別名】海草 【漢語拼音】guān yīn lián觀音蓮圖片欣賞(20張)【英文名】Widened Microsorium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 【歸經】肝經 【功效】祛風除濕;止痛 【考證】出自《峨嵋葯植》 【科屬分類】稀子蕨科 【拉丁文名】Herba Monachosori Henryi 【生態環境】生於500-1600m的溝谷密林下或山溝灌木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台灣、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微苦;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出處】《中華本草》《中葯大辭典》 來源:天南星科海芋屬植物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Linn.)Schott或同屬植物Alocasiaodora(Roxb.)K.Koch的根狀莖。全年可采,去外層粗皮,鮮用或切片曬干。 性味歸經:微辛、澀,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用於感冒,肺結核,腸傷寒;外用治蟲、蛇咬傷,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干品3~5錢,鮮品1~2兩,久煎後方能內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不能敷正常皮膚。 注意:久煎後方能內服;不能敷正常皮膚。 備註:(1)本品有毒。必須用大米共炒至焦黃,久煎(2小時以上)去毒,方可內服。生用或煎煮時間過短,會引起舌腫麻木,甚者有中樞神經中毒症狀。輕症可飲米醋或生薑解毒。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編輯本段植物形態
觀音蓮(圖2)
陸生蕨類,植株高達90cm。根莖橫臣或斜伸,粗短,頂部有棕色短腺毛。葉簇生;葉柄長25-50cm,腹面有縱溝,幼時密生棕色短腺毛,後漸脫落;葉軸及羽軸均疏生棕色生腺毛,葉軸上常有一卵形芽苞,褐綠色;葉片膜質,狹卵形或三角狀橢圓形,長30-45cm,寬18-36cm,四回羽狀細裂;一回羽片10-15對,近對生,有柄,狹卵形,第1對羽片最大,長14-24cm,寬8-12cm;二回羽片約15對,互生,有短柄,狹卵形至披針形,長4-7cm,寬1.2-2cm;三回羽片8-10對,互生,具短柄,斜長圓形,長6-8mm,寬5-6mm,兩側各有1-2個有尖頭的裂片;葉脈羽狀,側脈在裂片內分叉。孢子囊群小,圓形,生於葉背小脈的近頂部,無囊群蓋。
編輯本段物種簡介
多肉觀音蓮(圖1)
觀音蓮
又稱黑葉芋、黑葉觀音蓮,為天南星科海芋屬觀葉植物。觀音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肉質塊莖,並容易分櫱形成叢生植物,株高30-50厘米。葉為箭形盾狀,長25-40厘米 、寬10-20厘米,先端尖銳;葉柄較長,側脈直達缺刻;葉濃綠色,富有金屬光澤,葉脈銀白色明顯,葉背紫褐色。葉柄淡綠色,近莖端呈紫褐色,在莖部形成明顯的葉鞘。花為佛焰花序,從莖端抽生,白色。其生態習性是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越冬溫度為15℃。 觀音蓮常用分株繁殖。一般於每年春夏氣溫較高時,將地下塊莖分櫱生長茂密的植株沿塊莖分離處分割,使每一部分具有2-3株,然後分別上盆種植。分株時盡量少傷根,同時上盆後宜置於陰濕環境,保持盆土經常濕潤,並注意葉面噴霧,以利新植株恢復生長。也可於春季新芽抽長前將地下塊莖挖出,將塊莖切段分離,用草木灰或硫黃粉對傷口進行消毒防腐,稍晾乾後用水苔包紮,或置於通氣排水的疏鬆土壤中,使其長出不定根,抽長新芽。此間切忌基質過濕,以免塊莖腐爛。該植物也可用播種繁殖,但種子不易得到。 觀音蓮盆栽宜用疏鬆、排水通氣良好的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一般可用腐葉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為基質。4-9月為其生長旺盛期,此時要求土壤濕潤及空氣濕度較高,要給予充足的水分;尤其夏季高溫期,葉片水分蒸發量大,需水量更多,如缺水極易使葉片萎蔫,所以須經常向葉面噴水,同時保持環境濕潤,但必須避免盆中積水,否則會引起根系腐爛。秋天氣溫低於15℃,觀音蓮生長停滯而 多肉觀音蓮(圖2)
呈休眠狀態,地上部葉片開始逐漸枯萎,此時須盡量減少澆水量,將其置於溫暖、無風的乾燥地方,保持盆土適當乾燥(只帶微濕) 以利安全越冬;如果濕度大,溫度低,塊莖極易腐爛。 觀音蓮喜半陰,切忌強光暴曬。在半陰環境下,葉色鮮嫩而富有光澤,葉脈清晰,葉色深綠。如光照太強,容易使葉色暗淡,經至產生日灼,葉面粗糙,葉色灰白,葉脈模糊,葉面有時發生灼傷斑點;但光線太弱也易引起徒長 ,植株生長纖細而易倒伏。在生長旺盛期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並增施磷鉀肥,以利植株莖干直立,生長健壯,同時有利於地一塊莖生長充實及冬季抗寒越冬。
多肉觀音蓮
學名:Sempervivum tectorum 別名:長生草、觀音蓮、觀音座蓮、佛座蓮 科屬:景天科長生草屬 長生草也稱觀音蓮、觀音座蓮、佛座蓮,是一種以觀葉為主的小型多肉植物,也是近年來銷量比較大的多肉植物之一。其株形端莊,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葉色富於變化,紫紅色的葉尖極為別致,適合做中小型盆栽或組合盆栽,用不同造型的花盆栽種,其觀賞效果也相差很大,用卡通型的花盆栽種,活潑可愛,深受孩子們的歡迎;用紫砂盆或青花瓷器盆種植,端莊大方,頗受中老年人的青睞;而栽於木 多肉觀音蓮(圖3)
質的小花盆,時尚自然,很受年輕人的喜愛。 長生草為景天科長生草屬多年生肉質植物,植株具蓮座狀葉盤,其品種很多,葉盤直徑從3厘米至15厘米都有,肉質葉匙形,頂端尖,葉色依品種的不同,有灰綠、深綠、黃綠、紅褐等色,葉頂端的尖既有綠色,也有紅色或紫色,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是葉尖呈紫色的品種,葉緣具細密的鋸齒。發育良好的植株在大蓮座下面會著生一圈小蓮座,此外每年的春末還會從葉叢下部抽出類似吊蘭的紅色走莖,走莖前端長有蓮座狀小葉叢。長生草的小花呈星狀,粉紅色。
編輯本段生長環境
觀音蓮(圖3)
觀音蓮長生草原產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山區,喜陽光充足和涼爽乾燥的環境,為高山多肉植物,夏季高溫時和冬季寒冷時植株都處於休眠狀態,主要生長期在較為涼爽的春、秋季節,生長期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足會導致株形鬆散,不緊湊,影響其觀賞,而在光照充足處生長的植株,葉片肥厚飽滿,株形緊湊,葉色靚麗。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避免長期積水,以免造成爛根,但也不能過於乾旱,否則植株雖然不會死亡,但生長緩慢,葉色暗淡,缺乏生機。每 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復合肥。冬季夜間溫度不低於5℃,白天在15℃以上,植株能繼續生長,可正常澆水,並適當施肥;如果控制澆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0℃的低溫。
編輯本段主要品種
觀音蓮(圖4)
景天科的蓮花掌屬、風車草屬、仙女杯屬、瓦松屬、石蓮花屬中也有不少品種的肉質葉是呈蓮座狀排列的,形態與長生草屬植物很相似,但花形卻有很大的差別。 1.明鏡又稱『盤葉蓮花掌』,景天科蓮花掌屬植物,肉質葉排列緊密,呈水平方向生長,葉匙形,草綠色,葉緣有纖毛,整個葉盤水平如鏡,沒有一絲空隙,好似幾何圖案,非常奇特。 2.子持年華也叫『子持蓮花』,景天科瓦松屬植物,肉質葉灰藍色或灰綠色,圓形或長匙形,表面光滑,全緣,被有白粉。莖纖細,頂端長有蓮座狀葉叢。 3.美麗蓮又名『別露斯』,景天科風車草屬植物,緊湊的蓮座狀葉盤灰綠褐色,被有白粉,花洋紅色。 4.紅卷絹又名『大赤卷絹』,景天科長生草屬植物,橢圓形肉質葉排列密集,呈放射狀生長,尖端微向外側彎,葉端密生白色短毛,植株中心尤為密集,好似蜘蛛網。葉綠色,在冷涼且陽光充足的條件下呈紫紅色。 5.石蓮花 又名寶石花、石蓮掌、蓮花掌,屬景天科、石蓮花屬,葉叢緊密,直立成蓮座狀,葉楔狀倒卵形,頂端短、銳尖,無毛、粉藍色。花莖柔軟,有苞片,具白霜。8--24朵花成聚傘花序,花冠紅色,花瓣披針形不開張。花期7—10月。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觀音蓮(圖5)
直立草本,地上莖有時高達2—3米,全株最高可達5米。匍匐根狀莖粗5—8厘米,圓柱形,有節,常生不定芽條。葉多數,螺旋狀排列;葉柄粗大,長可達1.5米、下部1/2具鞘,基部連鞘寬5—10厘米;葉片革質,表面稍光亮,綠色,背較淡,極寬,箭狀卵形,邊緣淺波狀,長50—90厘米,寬40—80厘米,前裂片寬卵形,先端漸尖,長寬幾相等,後裂片半卵形;長約為前裂片的1/3,基部聯合較短,彎缺圓形,後基脈互父成直角或銳角;前裂片Ⅰ級側脈6-10對,略寬。花序柄2—3叢生,圓柱形,各被以長50厘米,寬約8厘米的苞葉(鱗葉),後者披針形,綠色;花序柄長(12-)50—60厘米,淡綠色。佛焰苞管部席捲成長圓狀卵形或卵形,白綠色,長3—5厘米,粗4厘米;檐部白綠色、黃綠色,後變白色,舟狀,長圓形,先端稍突尖,略下彎,長(10-)20—30厘米,展開寬(4-)5—8厘米。肉穗花序芳香:雌花序圓柱形,長(2-)3—4厘米,不育雄花序長(2.5-)5—6厘米,漸狹過渡為能育雄花序,後者長3—7厘米;附屬器圓錐狀,奶黃色,基部較粗,長3—5.5厘米,粗1—2厘米,先端鈍,嵌以不規則的槽紋。雌花:子房稜柱狀,先端漸狹為明顯的花柱,柱頭盤狀,胚珠卵形,基底胚座。不育雄花扁平,頂部六角形。漿果亮紅色,短卵狀,長約1厘米,徑5—9毫米。花期4-7月。
編輯本段主治功效
治瘴瘧,急劇吐瀉,腸傷寒,風濕痛,疝氣,赤白帶下,癰疽腫毒,萎縮性鼻炎,瘰癧,疔瘡,疥癬,蛇、犬咬傷。
編輯本段各家論述
①《草本綱目》:治瘧瘴,毒腫,風癩。 ②《分類草葯性》:治一切惡瘡腫毒,末,酒塗。 ③《天寶本草》:敷疔瘡、疥癬。 ④《廣西中葯志》:治肺結核,痧症,熱病等。 ⑤《四川中葯志》:治內外痔瘡。 1.《峨嵋葯植》:治刀傷。 2.《廣西葯植名錄》:葉:治跌打,下水,治疝氣。 3.《廣西植物名錄》:全株:清熱祛濕,活血散瘀。治跌打。
編輯本段選方
①治感冒暑氣,頭痛身倦:觀音蓮根用濕紙封,煨熱之,擦頭額及腰脊、前後心、手彎腳彎,可令人遍身順適。(《嶺南采葯錄》) ②治風熱頭痛:觀音蓮苗(切片),貼患部。(《廣西中草葯》) ③治絞腸痧腹痛:觀音蓮四兩(炒黃),掃管葉(崗松)二兩(炒黃)。先將觀音蓮煎好,再將掃管葉趁沸放下煎片刻,去渣溫服。忌欽米湯。(《嶺南草葯志》) ④治腸傷寒:觀音蓮(切片)四兩,加米一兩及生綉鐵釘二枚炒黃,加水適量煎服。《廣西中草葯》) ⑤治婦人赤自帶下:觀音蓮切細和米炒,加糖煮食。(《嶺南采葯錄》) ⑥治風濕骨痛:觀音蓮一厚片。先將樟腦少許置於芋片中央,用火烤樟腦,趁火未熄,速敷患處。(《廣西中草葯》) ⑦治痔瘡便血:觀音蓮二斤煮雞,煮十二小時,取湯飲之,亦可將雞共服下。(《嶺南草葯志》) ⑧治癰疽腫毒大瘡:觀音蓮切片,火焰熱貼,冷又換熱者。(《生草葯性備要》) ⑨治背癰:觀音蓮和酒糟搗爛敷患處(已潰者勿用)。(《嶺南草葯志》) ⑩治慢性萎縮性鼻炎:獨角蓮100公分;蟾酥1.5公分,扇香l公分,冰片2公分,香油適量。先將蟾酥用黃酒化開,後將獨角蓮根搗碎,同香油熬枯去渣,冷涼後,再加上麝香、蟾酥、冰片和原有的香油混合,便成油劑。用時裝入滴管滴鼻。另外,膏劑配法:依上述處方中的葯用量,蟾酥酒化,獨角蓮搗碎,擠出汁,去渣,再加上蟾酥、麝香、冰片和適量的甘油,混合成泥膏狀,便成。〔《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116,1957〕 11.治坐板瘡:觀音蓮、豬油,搗爛敷患處。 12.治毒蛇蜈蚣咬傷:觀音蓮二兩,生油柑木皮一兩。用鹽水和葯搗爛,以濕紙或樹葉包裹煨熱敷患處。 13.治狂犬病:觀音蓮四兩,煎水餃。亦有加入豬肉同煮,連服半個月。亦有兼用觀音蓮捶爛敷傷處。(⑩方以下出《嶺南草葯志》)
編輯本段考證
出自《本草綱目》 1.《本草拾遺》:天荷與野芋相似而大也。 2.《綱目》:觀音蓮生蜀中,今亦處處有之。春生苗,高四、五尺,有葉如芋葉而有干。夏秋間抽莖開花,如一瓣蓮花,碧色,花中有蕊,長作穗。其根似芋魁,大者如升碗,長六、七寸,蓋野芋之類也。《庚辛玉冊》雲,羞天草,陰草也。生江、廣深谷澗邊,其葉極大,可以御雨,葉背紫色,花如蓮花,根葉皆有大毒,可煅粉霜、硃砂,小者名野芋。 3.《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觀音蓮全株有毒,以莖干最毒。中毒症狀:皮膚接觸汁液發生瘙癢;眼與汁液接觸引致失明;誤食莖或葉引起舌、喉發癢,腫脹,流涎;腸胃燒痛,惡心,嘔吐,腹瀉,出汗,驚厥,嚴重者窒息,心臟麻痹而死。解救方法:皮膚中毒可用醋酸或醋洗滌。誤食中毒服蛋清、麵糊,大量欽糖水或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腹痛可注射嗎啡。驚厥注射鎮靜劑,繼服溴化鉀或吸入乙醚。民間用醋加生薑汁少許共煮,內服或含漱。
編輯本段物種價值
觀音蓮(圖6)
環保功效:對吸收室內有毒氣體微有功效,吸塵,殺菌,凈化空氣,過濾濁氣,室內可微量增加濕度。 應 用:觀音蓮株形緊湊直挺,葉片寬厚並富有特殊的金屬光澤;葉脈清晰如畫,極富詩情畫意,為鳳格獨特的觀葉植物,也是近年來流行於海內外的觀葉植物之一。觀音蓮的應用比較廣泛。它可以中小盆種植,用來布置書房、客廳、卧室和辦公室等處,顯得高貴典雅。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
生長特點
觀音蓮為天南星科觀音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粗壯,葉大紙質,闊箭形,廣布我國南方濕潤的林地。其植株挺拔灑脫,葉色翠綠光亮,適應性很強,近年來被廣泛作室內觀賞植物栽培,頗受蒔養者喜愛。和它同居並被經常栽培的還有婁氏觀音蓮、美葉芋等觀賞品種。 觀音蓮性喜高溫多濕的半陰環境,畏夏季烈日,對土壤要求不嚴,但肥沃琉松的砂質土有利塊莖生長肥大。盆栽時一般用肥沃園土即可。 觀音蓮培養容易成功。生長季除6-9月要遮蔭外,其它時間都應給予半日光照為宜,若放室內觀賞,則宜放在朝南的窗戶附近。在室內放置1個月後,應將其移至棚下濕潤處養護一段時間。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又要防止水分過多過濕或盆中積水,否則會引起塊根腐爛。所以通常在上盆時,應在盆底墊放一層粗砂等作排水層,加強排水功能。高溫乾燥時,要噴水增濕,這樣可以使它得到生長旺盛的外部條件。生長季每月施肥2-3次即可。冬季入室後應減少澆水,溫度不宜低於5℃。
繁殖方法
[1]?觀音蓮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一般在5-6月進行,當從塊莖抽出2片葉片就可將其分割開來,切割的傷口要塗上木炭粉等。栽培的土壤最好事先要經過幾天烈日曝曬或蒸熏消毒。栽下出苗後,要進行噴霧保持葉面濕潤,並放在陰處過渡一段時間再移至半陰處。另外,還可用小塊莖播種,在氣溫達到20℃或稍高一點就可進行。將小塊莖尖端向上,埋入滅菌的基質中,保持基質中等濕度,一般在20天左右發出新芽。若需擴大繁殖,可對塊莖進行分割,但傷口上要塗上硫磺粉消毒。待氣溫稍低些時再種,以防腐爛。 觀音蓮常用分株繁殖。一般於每年春夏氣溫較高時,將地下塊莖分櫱生長茂密的植株沿塊莖分離處分割,使每一部分具有2-3株,然後分別上盆種植。分株時盡量少傷根,同時上盆後宜置於陰濕環境,保持盆土經常濕潤,並注意葉面噴霧,以利新植株恢復生長。也可於春季新芽抽長前將地下塊莖挖出,將塊莖切段分離,用草木灰或硫黃粉對傷口進行消毒防腐,稍晾乾後用水苔包紮,或置於通氣排水的疏鬆土壤中,使其長出不定根,抽長新芽。此間切忌基質過濕,以免塊莖腐爛。該植物也可用播種繁殖,但種子不易得到。 觀音蓮也可採用組培苗繁殖。購苗後在種之前用1500倍至2000倍的百菌清作種苗消毒,配好葯液後,將幼苗的全株浸泡一下,進行消毒。種植時間4?5月份為宜,溫度應保持20-25℃以上對幼苗成長有利。種後每2至3天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不要過量澆水、以免腐根爛莖。
管理要點
一、種球種植前處理技術當種球種植之前,先存放在21℃室溫下的通風場所二周,此間溫度最好保持穩定。如果不在兩周內種植,則需存放在12-15℃的穩定溫度下,以調整種植時間,如想長期存放則應貯藏在8℃的穩定溫度下。凡貯藏過的種球種植之前都需在21℃下先適應2周後再種植。為預防種球受細菌及真菌侵害、感染,種植前的預備措施是必需的。在搬運或觸動種球時應注意避免弄傷種球,種植前若發現有不健康或感染黴菌或已軟腐的球根務必去除銷毀。據研究GA3(激勃素)對彩色觀音蓮可避免貯藏期間種球的萌芽,可促進營養芽轉為花芽,另外當主莖芽無效或萌芽掉時,GA3可誘導側芽開花。另有試驗證明GA3對彩色觀音蓮有促進提早開花,增加開花整齊性,增加花數(對黃金色最明顯)的效果,但處理濃度不可過高,否則易發生變態花。如一年生2公分直徑球為例,若浸入GA3可促進開花,未浸入的則未開花。種球越大的更有增加花數,提高開花整齊性的效果。GA3的處理方法一般在預備種植前幾天先用50ppm浸入種球30分鍾後陰干。亦有利於種球種植後,葉片展開時用GA3噴施,但此種處理者比種植前浸入種球者的效果差且開花比較不整齊。Promalin(勃瑪寧激素-GA4,GA7與BAP)與GA3同樣對彩色觀音蓮有促進提早開花,提高開花整齊性,增加花朵數達3倍的效果,但使用濃度因品種而異,一般以3ml/l(50ppm)浸種球30分鍾後陰干。種植前種球的殺菌處理非常重要,其方法為以鏈徽素200倍浸泡種球30分鍾,靜置陰干過夜後再行種植,本殺菌處理可與GA3浸種同時進行,即混與GA3同時使用。據研究GA3對彩色觀音蓮有促進提早開花,增加開花整齊性,即可促進營養芽轉為花芽,另外當主莖芽無效或盲掉時,GA3可誘導側芽開花,增加花朵數。但處理濃度不可過高,否則易發生變態花。 二、種植與栽培管理不同品種的觀音蓮需要不同的栽培方法,在栽培期間應經常留意觀察,給予最適合的環境調節及肥料養分、水分,才能保持植株旺盛的生命活力。目前栽培最多且較受歡迎的黃金色觀音蓮,種球一般都從紐西蘭進口,若未立即種植,必須以通風的植箱單層放置,保存於8-10℃的冷藏庫。種植密度根據塊莖大小而異,如以直徑4公分為例,行株距為20公分,(每分地約種5,000-6,000球),種植深度為10公分,種球覆土或介質約2-3公分,種後隨即灌排水。第一次種植後,應充分灌水一次,使種球與土壤結合,爾後保持多次少量供給水,但切忌過濕。種植田地的土壤應排水良好,保水力差,具微酸性pH6.5。彩色觀音蓮種植前以施用有機堆肥較佳,生育期以葉面施肥,每7-10天施用1,500ppm的液肥20-8.7-16.6或27-6.5-10,以增加切花產量。栽培彩色觀音蓮,每天下田觀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到避免雜草叢生、做好病蟲害防治、土壤或介質的水分控制等,都是從種植到抽花以至採收種球過程中重要的田間管理工作。彩色觀音蓮的花色多,變化很大,一般從種植後至收種球,只在抽花階段較易分辨品種間的差異,因此如何避免品種混雜是栽培管理的重要課題之一,最好是不要在同一田區種植許多品種,只種單一品種,可以避免收球後品種的混雜。 三、無土介質栽培栽培彩色觀音蓮亦可利用無土介質栽培,以不同介質栽培彩色觀音蓮,介質種類有泥炭苔、蛭石、真珠石三種混合成1:1:1介質,有樹皮堆肥,如果是純樹皮則太干不易保有水分,可加入泥炭苔,如是純泥炭苔則容易保有水分較潮濕,因此有不同比率的混合介質,另有價格較便宜的本土太空包堆肥、蔗渣堆肥等。介質栽培時,需架設簡易?管植床,採用低床,床寬60-70公分,床高15公分,植床之間預留50公分走道。每床均填置介質高約10公分,觀音蓮種球種植在介質底部,上面覆蓋介質約五公分。采噴帶澆施方式灌水,種植後介質隨即需完全澆濕,使種球與介質結合,以利於種球提早發芽,以後每周約需噴灌水一次,彩色觀音蓮切忌過濕,只要維持適當的濕度即可。介質栽培時如介質太濕或溫度高於23℃,則易導致軟腐病。 四、抽花與采後處理:採花適期以佛焰苞片已3/4展開至完全展開時,此時花序上的花粉還未散開,通常花粉在苞片展開後約4-7天散開。採收切花通常在清早或傍晚溫度較涼的時候進行,採收法有兩種,一個為抽拔式,花梗較長,但易使花莖受傷,易導致根莖基部受傷而感染軟腐病菌;另一個為剪切式,花梗較抽拔式短約8公分,但可減少病害感染。在田間采後應立即放在水桶中吸水,然後送至分級包裝室進行分級綁束,適當的分級是品質控制重要的一環,亦是影響切花價錢的重要因素,如花型、花色、花梗長度、粗細等均是分級的依據,分級後再浸入保鮮液中吸水3-4小時(在前2小時吸水已達80%),再移入6-8℃冷藏室直到裝箱出貨。五、種球採收及處理:種球採收及處理技術足以影響下季的切花量與品質,通常彩色觀音蓮抽花後兩個多月葉色開始黃化(種植後約120天後),即可開始採收種球。太早採收種球的話,因種球尚在發育肥大中,水分含量高,較易受傷且不易處理。挖取種球的方法可用機械或人工,但用機械比較容易使種球受傷。彩色觀音蓮的吸收根系最好等到種球乾燥後再去除,以免傷及種球。如種球表皮混有泥土或其它雜質,可用高壓空氣幫助吹乾凈或用刷子刷干凈,最好不要水洗,以免滋生軟腐病。如果種球潮濕應馬上於12~24小時內風干。挖取的種球經過3-7天的風干處理後,即可依據種球大小進行分級包裝貯藏,一般貯藏溫度為12-15℃,以此溫度至少須10周才會打破休眠,如需較長期的貯藏,貯藏溫度要略低於8-10℃,冷藏室的空氣要對流,以免滋生黴菌。
『叄』 觀音蓮長出很多小骨朵,要移大點的盆嗎移盆時需要注意什麼
觀音蓮原產亞洲熱帶。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生長適溫25~30℃,冬季溫度版不低於15℃。3~9月為22~27℃,9月至翌年權3月為16~22℃。氣溫低於15℃,生長停滯呈休眠狀態。 觀音蓮耐水濕,生長季節盆土要保持濕潤,空氣濕度在70%~80%,有利葉片生長發育。觀音蓮在盆土乾旱情況下,葉片柔軟下垂,但澆水後很快恢復原狀,對乾旱也有一定抗性。 觀音蓮喜半陰,切忌強光暴曬。在半陰環境下,葉色鮮嫩而富有光澤,葉脈清晰,葉色深綠。如在強光直射下,葉面粗糙,葉色灰白,葉脈模糊,葉面有時發生灼傷斑點。 土壤以排水好、肥沃、疏鬆的腐葉土或泥炭土為合適。
觀音蓮換盆要注意以下幾點:
1、春天換盆最佳。
2、盡量保持盆栽根系部位的土團,根據土團部位根系老化情況可適量修剪(主要去掉老死根)。
3、把原盆栽剩餘的土拿掉,換上新土,新土要求與原土土質相似並肥沃。
4、換完土後澆透水,放置陰涼處一周左右即可。
5、根據盆栽長勢增添一些有機肥或營養土等。
註:剛移盆的植物最好放在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養殖一段時間後再見陽光。
『肆』 室內觀賞珍品蕨品種特性是怎麼樣的
1.觀音座蓮蕨
(Angiopteris fokiensis)
又名馬蹄香、馬蹄蕨,為觀音蓮科觀音蓮屬的大型陸生蕨,株高~2米,根莖塊狀肥大,肉質,直立。葉大簇生,闊卵形,螺旋狀排列。二回羽狀復葉,羽片5~7對,互生,狹長圓形,上部小羽片斜向上,披針形,孢子囊群生於近葉緣細脈兩側。生長適溫白天18~24℃,夜間10~15℃,低於5℃受寒害,空氣濕度60%~80%,喜陰濕、耐半陰,室內要保持通風良好。適於肥沃、疏鬆的酸性土中,可以泥炭土、腐葉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配製而成,pH5~6,每周施一次礬肥水,濃度不超過1%。觀賞種有食用觀音座蓮,定心散觀音座蓮及美麗觀音座蓮,是布置廳堂、大型會議室的佳品。
2.金毛狗
(Cibotium barometz)
又名金毛狗脊、黃狗頭、猴毛頭。為蚌殼蕨科金毛狗屬的大型陸生蕨。多生於山麓蔭濕的山溝邊及林蔭處,酸性土上,江西廬山及四川蛾眉山盛產。根狀莖粗大直立或橫卧於土表生長,其上密生金黃色三角形,革質,三回羽裂,上端綠色,下端灰白色。喜明亮散射光,生長適溫白天16~25℃,夜間10~15℃,空氣濕度60%~80%,生長期內,15~20天施一次餅肥水,除早春和冬季外避烈日,以明亮散射光為好,炎熱夏季應遮蔭,保持土壤濕潤而不積水,高溫乾燥要噴水增濕、降溫,入冬保持濕潤,少澆水,室溫10℃以上可安全過冬,栽植不宜深,以帶毛根狀莖露出土面,盆土以酸性紅壤最好,亦可用腐葉土2份,粗沙1份配製而成。
3.扇蕨
(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為水龍骨科扇蕨屬中型珍稀蕨,株高50~60厘米,根狀莖粗而橫生,密被鱗片,深棕紅色,葉遠生、近紙質,下面疏生棕色小鱗片,葉扇形。喜溫濕,忌陽光直射,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能力,喜冷涼氣候,晚秋至早春要充足的陽光,要通風透光,保持盆土濕潤,適量施液肥。用淺盆栽植,盆土用園土、腐葉土1∶2混合,平時放在漫射光處,冬季夜溫8~10℃能安全過冬。
4.對開蕨
(Phyllitis scolopendrium)
為鐵角蕨科中型蕨類,四季翠綠,流行於歐美的著名觀葉植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根狀莖短、直立、根狀莖和葉柄基部均被披針形鱗片,單葉簇生,葉柄呈棕色,葉片線狀披針形。性喜陰涼濕潤,宜在中等強度光照下生長,在18~24℃室溫下生長良好,能耐-10℃低溫,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生長。盆栽基質以泥炭土與腐葉土等量混合,並加少許碎石塊,澆水要適量,生長盛期每月施一次淡液肥,夏季多通風、多澆水,幼苗期防止穿堂風。春季換盆時各加2厘米厚的碎磚木炭和骨粉,加土8成。
5.紫萁
(Osmunda japonica)
又名老虎牙,水骨萊,大葉狼衣,為紫萁葉型蕨,株高1米。根狀莖粗短,斜生,葉簇生。性喜冷涼濕潤,夏季要遮蔭、忌烈日直射,冬季需一定光照,株型整齊,羽片矩圓、紋脈清晰,是布置廳堂、會議室的精品。
6.華南紫萁
(Osmunda vachellii)
又名魯萁、瓦氏紫萁。株高1米,根莖粗壯呈圓柱形主軸,葉簇生莖頂端,極似蘇鐵,故又名假蘇鐵。葉黃綠色有光,葉柄長15~25厘米,堅硬,葉長圓形,長30~80厘米,寬15~30厘米,羽葉具短柄,披針形或絲狀披針形。下部羽葉能育,狹縮成線形,孢子囊群沿下面中脈密生。
廣布於北半球溫帶與亞熱帶,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喜光,忌烈日直射,白天生長適溫18~27℃,晚上13~22℃,宜濕潤通風的環境,適於生長在疏鬆、肥沃的酸性土中。
分株可用營養葉帶莖分割。孢子囊成熟後即死,必須及時採收孢子。將孢子囊裝入透明光滑紙袋,待孢子散出,去除囊穗,封口後留袋的一角,刺幾個細孔,振動紙袋,將孢子均勻撒在預置的盆內,播時盆底先鋪碎磚瓦,上放一層苔蘚,再將過篩的黃壤裝至距盆口約3厘米處,孢子播後不必覆土,以滲透法使盆土濕潤,孢子很快萌發產生配子體,形成含葉綠體假根後分盆培育。
盆土用泥炭和腐葉土混配,並加硫磺粉調酸並加粗葉殘骸和碎炭屑,冬天在10℃溫度生長良好,受凍後葉子發黑,如不傷及根莖,轉暖後還會長出新葉,高溫要遮蔭。生長季節,每隔2~3天澆一次水。如太干時可將盆浸入水中使基質完全濕透,澆水太多,葉片發黃,生長停止,直至萎蔫,這時根已腐爛,可磕出後剪去爛根,重新上盆。
『伍』 觀音蓮適合養植嗎
適合啊
種 名: 觀音蓮
學 名: A.amazonica
別 名: 黑葉觀音芋、美葉芋
科: 天南星科
屬: 海芋屬
產地分布:
原生於亞洲熱帶.
形態特徵:
莖短縮。葉片4~6枚,箭形盾狀,長25~40厘米,寬10~20厘米,先端尖銳,葉緣具5~7個犬牙齒狀缺刻,葉面濃綠色,葉脈銀白色,主脈三叉狀,至葉緣又分出5~7對羽狀側脈,葉背紫褐色;葉柄淺綠色,近莖端紫褐色。宜作小型盆栽。
生長習性:
黑葉觀音蓮原產亞洲熱帶。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生長適溫25~30℃,冬季溫度不低於15℃。3~9月為22~27℃,9月至翌年3月為16~22℃。氣溫低於15℃,生長停滯呈休眠狀態。其中大葉觀音蓮耐寒力較強,可耐10℃以下低溫,但不能低於7℃。 黑葉觀音蓮耐水濕,生長季節盆土要保持濕潤,空氣濕度在70%~80%,有利葉片生長發育。黑葉觀音蓮在盆土乾旱情況下,葉片柔軟下垂,但澆水後很快恢復原狀,對乾旱也有一定抗性。 黑葉觀音蓮喜半陰,切忌強光暴曬。在半陰環境下,葉色鮮嫩而富有光澤,葉脈清晰,葉色深綠。如在強光直射下,葉面粗糙,葉色灰白,葉脈模糊,葉面有時發生灼傷斑點。 土壤以排水好、肥沃、疏鬆的腐葉土或泥炭土為合適。
園林用途:
一種高檔次、風格獨特的室內觀葉植物。目前,黑葉觀音蓮在國際觀葉植物市場上很受歡迎,在高檔次的室內庭園設計和水景設計中,黑葉觀音蓮的應用還是比較廣泛。
繁殖培育:
可用分株或分球法,春至夏季為適期。成株能生長多數子株,掘起分離子株另植即成。成株地下根莖肥大,也可將之掘起分切,每塊均帶芽眼,淺植入土亦能長成新株。 栽培以富含有機質的腐葉土或砂質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但土壤常保適潤,有利生育。栽培處宜蔭蔽,忌強烈日光直射,通常在日照60%~70%下,生育最理想。施肥可用有機肥料或氮、磷、鉀,每1~2個月施用1次,氮肥多些,能促進葉色美觀。性喜高溫多濕,耐寒力差,生育適溫約22~28,20以下呈休眠狀態;寒流侵襲,盆栽應移至溫暖避風處越冬,減少灌水,停止施肥。春至夏季為生育旺盛期,空氣濕度要高,常在地面灑水或在葉片噴霧,生長更佳;冷氣房間空氣乾燥,不宜長期擺置觀賞。
【葯 名】:有柄觀音座蓮
【拼 音】:YOUBINGGUANYINCHUANGLIAN
【來 源】:為觀音座蓮科植物有柄觀音座蓮的根莖及葉柄。
【功 效】:祛風解毒、清熱利尿。
【主 治】: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溫病初起、咽喉腫毒、頭痛、水腫、小便淋痛。
【性味歸經】:辛、甘,寒。入肺、腎二經。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毒,其中毒症狀與菸草中毒相似,有流涎、惡心、嘔吐、頭痛、腹痛、腹瀉、脈搏減慢、瞳孔散大,嚴重者血壓下降、昏睡、痙攣,最後因呼吸及心臟麻痹而死亡。全草浸劑對小鼠靜脈注射LD50為6.10g/kg。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
【別 名】:觀音蓮、半邊蓮(《峨眉葯用植物》)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
【拉丁名】:Angiopterls petiolulata Ching
【考 證】:始載於《蕨類名詞的名稱》。
『陸』 觀音蓮種植方法
觀音蓮
觀音蓮又稱黑葉芋、黑葉觀音蓮,為天南星科海芋屬觀葉植物。
觀音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肉質塊莖,並容易分櫱形成叢生植物,株高30-50厘米。葉為箭形盾狀,長25-40厘米 、寬10-20厘米,先端尖銳;葉柄較長,側脈直達缺刻;葉濃綠色,富有金屬光澤,葉脈銀白色明顯,葉背紫褐色。葉柄淡綠色,近莖端呈紫褐色,在莖部形成明顯的葉鞘。花為佛焰花序,從莖端抽生,白色。
觀音蓮原產亞洲熱帶地區及美洲。冊屬植物約有60-70種。引種栽培的除觀音蓮外,還有大觀音蓮、 美葉觀音蓮,尖尾芋等。其生態習性是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越冬溫度為15℃ 。
觀音蓮常用分株繁殖。一般於每年春夏氣溫較高時,將地下塊莖分櫱生長茂密的植株沿塊莖分離處分割,使每一部分具有2-3株,然後分別上盆種植。分株時盡量少傷根,同時上盆後宜置於陰濕環境,保持盆土經常濕潤,並 注意葉面噴霧,以利新植株恢復生長。也可於春季新芽抽長前將地下塊莖挖出,將塊莖切段分離,用草木灰或硫黃粉對傷口進行消毒防腐,稍晾乾後用水苔包紮,或置於通氣排水的疏鬆土壤中,使其長出不定根,抽長新芽。此間切忌基質過濕,以免塊莖腐爛。該植物也可用播種繁殖,但種子不易 得到。
觀音蓮盆栽宜用疏鬆、排水通氣良好的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一般可用腐葉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為基質。4-9月為其生長旺盛期,此時要求土壤濕潤及空氣濕度較高,要給予充足的水分; 尤其夏季高溫期,葉片水分蒸發量大,需水量更多,如缺水極易使葉片萎蔫,所以須經常向葉面噴水,同時保持環境濕潤,但必須避免盆中積水,否則會引起根系腐爛。秋天氣溫 低於15℃,觀音蓮 生長停滯而呈休眠狀態,地上部葉片開始逐漸枯萎,此時須盡量減少澆水量,將其置於溫暖、無鳳的乾燥地方,保持盆土適當乾燥(只帶微濕) 以利安全越冬;如果濕度大,溫度低,塊莖極易腐爛。
觀音蓮在整個生長期都要求在半陰條件下生長,如光照太強,容易使葉色暗淡,經至產生日灼;但光線太弱也易引起徒長 ,植株生長纖細而易倒伏。在生長旺盛期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並增施磷鉀肥,以利植株莖干直立,生長健壯,同時有利於地一塊莖生長充實及冬季抗寒越冬。
觀音蓮株形緊湊直挺,葉片寬厚並富有特殊的金屬光澤;葉脈清晰如畫,極富詩情畫意,為鳳格獨特的觀葉植物,也是近年來流行於海內外的觀葉植物之一。它可以中小盆種植,用來布置書房、客廳、卧室和辦公室等處,顯得高貴典雅。
『柒』 觀音蓮怎麼養殖
蓮觀音蓮,又r稱黑葉芋、黑葉觀音蓮,為0天d南星科海芋屬觀葉植物,為4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k部分7具肉質塊莖,並容易分3櫱形成叢生植物,葉為2箭形盾狀,花為7佛焰花序,從1莖端抽生,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1環境。 目錄 基本信息植物形態物種簡介7觀音蓮多肉觀音蓮生長7環境主要品種形態特徵主治功效各家論述選方7考證物種價值栽培技術生長0特點繁殖方3法管理要點基本信息植物形態物種簡介5 觀音蓮 多肉觀音蓮生長8環境主要品種形態特徵主治功效各家論述選方6考證物種價值栽培技術 生長5特點 繁殖方0法 管理要點展開w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葯名】觀音蓮 【別名】海草 【漢語拼音】guān yīn lián觀音蓮圖片2欣賞(50張)【英文4名】Widened Microsorium 【拉丁f植物動物礦物名】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 【歸經】肝經 【功效】祛風8除濕;止1痛 【考證】出自《峨嵋葯植》 【科屬分6類】稀子b蕨科 【拉丁s文7名】Herba Monachosori Henryi 【生態環境】生於r400-3500m的溝谷密林下e或山b溝灌木i林下y陰濕處。 【資源分3布】分1布於j西南及r台灣、廣i東、廣g西等地。 【性味】微苦;平 【用法用量】內7服:煎湯,0-63g。 【出處】《中4華本草》《中3葯大v辭典》 來源:天s南星科海芋屬植物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Linn。)Schott或同屬植物Alocasiaodora(Roxb。)K。Koch的根狀莖。全年可采,去外層粗皮,鮮用或切3片1曬干t。 性味歸經:微辛、澀,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用於g感冒,肺結核,腸傷寒;外用治蟲、蛇咬傷,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干i品8~2錢,鮮品2~0兩,久u煎後方8能內5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不v能敷正常皮膚。 注意:久w煎後方6能內3服;不h能敷正常皮膚。 備註:(8)本品有毒。必須用大f米共炒至焦黃,久q煎(4小x時以6上s)去毒,方1可內6服。生用或煎煮時間過短,會引3起舌腫麻木m,甚者有中7樞神經中0毒症狀。輕症可飲米醋或生薑解毒。 摘錄:《全國中4草葯匯編》編輯本段植物形態 觀音蓮(圖8) 陸生蕨類,植株高達60cm。根莖橫臣或斜伸,粗短,頂部有棕色短腺毛1。葉簇生;葉柄長073-00cm,腹面有縱溝,幼時密生棕色短腺毛5,後漸脫落;葉軸及i羽軸均疏生棕色生腺毛8,葉軸上n常有一c卵形芽苞,褐綠色;葉片7膜質,狹卵形或三q角狀橢圓形,長500-12cm,寬27-66cm,四回羽狀細裂;一u回羽片500-08對,近對生,有柄,狹卵形,第0對羽片4最大d,長336-83cm,寬5-02cm;二p回羽片1約26對,互2生,有短柄,狹卵形至披針形,長52-8cm,寬6。6-8cm;三q回羽片18-30對,互5生,具短柄,斜長6圓形,長24-5mm,寬3-6mm,兩側各有3-4個z有尖頭的裂片2;葉脈羽狀,側脈在裂片4內6分7叉y。孢子g囊群小s,圓形,生於c葉背小x脈的近頂部,無i囊群蓋。編輯本段物種簡介0 多肉觀音蓮(圖3) 觀音蓮又t稱黑葉芋、黑葉觀音蓮,為7天z南星科海芋屬觀葉植物。觀音蓮為8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p部分7具肉質塊莖,並容易分2櫱形成叢生植物,株高50-40厘米。葉為8箭形盾狀,長012-60厘米 、寬50-70厘米,先端尖銳;葉柄較長7,側脈直達缺刻;葉濃綠色,富有金屬光澤,葉脈銀白色明顯,葉背紫褐色。葉柄淡綠色,近莖端呈紫褐色,在莖部形成明顯的葉鞘。花為1佛焰花序,從3莖端抽生,白色。其生態習l性是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4環境,生長3適溫為020-80℃,越冬溫度為653℃。 觀音蓮常用分6株繁殖。一d般於b每年春夏氣8溫較高時,將地下a塊莖分1櫱生長3茂密的植株沿塊莖分4離處分6割,使每一t部分4具有7-3株,然後分7別上v盆種植。分0株時盡量少4傷根,同時上c盆後宜置於o陰濕環境,保持盆土x經常濕潤,並注意葉面噴霧,以0利新植株恢復生長8。也v可於w春季新芽抽長2前將地下s塊莖挖出,將塊莖切6段分6離,用草木m灰或硫黃粉對傷口i進行消毒防腐,稍晾乾q後用水0苔包紮h,或置於l通氣3排水0的疏鬆土w壤中3,使其長3出不q定根,抽長6新芽。此間切7忌基質過濕,以7免塊莖腐爛。該植物也u可用播種繁殖,但種子u不i易得到。 觀音蓮盆栽宜用疏鬆、排水2通氣3良好的富含腐殖質的土l壤,一r般可用腐葉土a、園土e和河沙等量混合作為0基質。2-8月0為7其生長8旺盛期,此時要求土t壤濕潤及n空氣6濕度較高,要給予1充足的水7分1;尤o其夏季高溫期,葉片8水4分8蒸發量大i,需水0量更多,如缺水4極易使葉片7萎蔫,所以5須經常向葉面噴水8,同時保持環境濕潤,但必須避免盆中8積水4,否則會引1起根系腐爛。秋天m氣3溫低於f60℃,觀音蓮生長0停滯而 多肉觀音蓮(圖7) 呈休眠狀態,地上g部葉片7開p始逐漸枯萎,此時須盡量減少8澆水7量,將其置於z溫暖、無x風4的干x燥地方8,保持盆土t適當干m燥(只帶微濕) 以7利安全越冬;如果濕度大x,溫度低,塊莖極易腐爛。 觀音蓮喜半陰,切2忌強光暴曬。在半陰環境下q,葉色鮮嫩而富有光澤,葉脈清晰,葉色深綠。如光照太p強,容易使葉色暗淡,經至產生日0灼,葉面粗糙,葉色灰白,葉脈模糊,葉面有時發生灼傷斑點;但光線太o弱也l易引4起徒長0 ,植株生長6纖細而易倒伏。在生長5旺盛期可根據植株生長2情況,每月6施5-0次稀薄液肥,並增施磷鉀肥,以3利植株莖干m直立,生長2健壯,同時有利於w地一c塊莖生長4充實及n冬季抗寒越冬。多肉觀音蓮學名:Sempervivum tectorum 別名:長2生草、觀音蓮、觀音座蓮、佛座蓮 科屬:景天v科長5生草屬 長5生草也l稱觀音蓮、觀音座蓮、佛座蓮,是一p種以0觀葉為2主的小x型多肉植物,也x是近年來銷量比2較大g的多肉植物之k一w。其株形端莊,猶如一h朵盛開b的蓮花,葉色富於a變化6,紫紅色的葉尖極為8別致,適合做中0小y型盆栽或組合盆栽,用不s同造型的花盆栽種,其觀賞效果也b相差很大i,用卡通型的花盆栽種,活潑可愛,深受孩子c們的歡迎;用紫砂盆或青花瓷器盆種植,端莊大f方0,頗受中3老年人n的青睞;而栽於r木z 多肉觀音蓮(圖0) 質的小h花盆,時尚自然,很受年輕人l的喜愛。 長5生草為4景天z科長8生草屬多年生肉質植物,植株具蓮座狀葉盤,其品種很多,葉盤直徑從07厘米至10厘米都有,肉質葉匙形,頂端尖,葉色依品種的不v同,有灰綠、深綠、黃綠、紅褐等色,葉頂端的尖既有綠色,也a有紅色或紫色,目前市場上s比5較流行的是葉尖呈紫色的品種,葉緣具細密的鋸齒。發育良好的植株在大n蓮座下d面會著生一n圈小b蓮座,此外每年的春末8還會從5葉叢下u部抽出類似吊蘭的紅色走莖,走莖前端長3有蓮座狀小a葉叢。長0生草的小r花呈星狀,粉紅色。編輯本段生長4環境 觀音蓮(圖6) 觀音蓮長8生草原產西班牙2、法國、意大e利等歐洲國家的山t區e,喜陽光充足和涼爽干j燥的環境,為8高山m多肉植物,夏季高溫時和冬季寒冷時植株都處於f休眠狀態,主要生長2期在較為3涼爽的春、秋季節,生長3期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y足會導致株形鬆散,不v緊湊,影響其觀賞,而在光照充足處生長8的植株,葉片1肥厚飽滿,株形緊湊,葉色靚麗。澆水0掌握「不s干o不l澆,澆則澆透」,避免長0期積水0,以8免造成爛根,但也c不x能過於r干d旱,否則植株雖然不w會死亡p,但生長0緩慢,葉色暗淡,缺乏0生機。每 50天o左右施一a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復合肥。冬季夜間溫度不o低於u0℃,白天x在85℃以5上t,植株能繼續生長8,可正常澆水0,並適當施肥;如果控制澆水1,使植株休眠,也p能耐0℃的低溫。編輯本段主要品種 觀音蓮(圖5) 景天f科的蓮花掌屬、風4車p草屬、仙女w杯屬、瓦5松屬、石蓮花屬中5也y有不m少6品種的肉質葉是呈蓮座狀排列的,形態與k長0生草屬植物很相似,但花形卻有很大j的差別。 4.明鏡又z稱『盤葉蓮花掌』,景天d科蓮花掌屬植物,肉質葉排列緊密,呈水2平方0向生長6,葉匙形,草綠色,葉緣有纖毛6,整個n葉盤水2平如鏡,沒有一x絲空隙,好似幾q何圖案,非常奇特。 4.子e持年華也k叫『子q持蓮花』,景天l科瓦0松屬植物,肉質葉灰藍色或灰綠色,圓形或長2匙形,表面光滑,全緣,被有白粉。莖纖細,頂端長5有蓮座狀葉叢。 0.美麗蓮又g名『別露斯』,景天s科風1車m草屬植物,緊湊的蓮座狀葉盤灰綠褐色,被有白粉,花洋紅色。 7.紅卷絹又t名『大m赤卷絹』,景天f科長8生草屬植物,橢圓形肉質葉排列密集,呈放射狀生長1,尖端微向外側彎,葉端密生白色短毛1,植株中6心2尤e為6密集,好似蜘蛛網。葉綠色,在冷涼且陽光充足的條件下c呈紫紅色。 2.石蓮花 又w名寶石花、石蓮掌、蓮花掌,屬景天n科、石蓮花屬,葉叢緊密,直立成蓮座狀,葉楔狀倒卵形,頂端短、銳尖,無m毛8、粉藍色。花莖柔軟,有苞片8,具白霜。3--72朵花成聚傘花序,花冠紅色,花瓣披針形不r開q張。花期6—70月5。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觀音蓮(圖7) 直立草本,地上l莖有時高達4—3米,全株最高可達1米。匍匐根狀莖粗2—7厘米,圓柱形,有節,常生不h定芽條。葉多數,螺旋狀排列;葉柄粗大v,長7可達2。6米、下u部5。6具鞘,基部連鞘寬2—20厘米;葉片2革質,表面稍光亮,綠色,背較淡,極寬,箭狀卵形,邊緣淺波狀,長310—40厘米,寬50—00厘米,前裂片0寬卵形,先端漸尖,長5寬幾i相等,後裂片6半卵形;長0約為5前裂片5的2。2,基部聯合較短,彎缺圓形,後基脈互2父8成直角或銳角;前裂片7Ⅰ級側脈1-80對,略寬。花序柄6—4叢生,圓柱形,各被以7長380厘米,寬約4厘米的苞葉(鱗葉),後者披針形,綠色;花序柄長1(64-)50—30厘米,淡綠色。佛焰苞管部席捲成長7圓狀卵形或卵形,白綠色,長73—7厘米,粗1厘米;檐部白綠色、黃綠色,後變白色,舟狀,長0圓形,先端稍突尖,略下w彎,長7(80-)30—10厘米,展開x寬(3-)0—5厘米。肉穗花序芳香:雌花序圓柱形,長4(4-)8—3厘米,不g育雄花序長1(1。4-)0—0厘米,漸狹過渡為4能育雄花序,後者長34—5厘米;附屬器圓錐狀,奶黃色,基部較粗,長30—0。8厘米,粗7—8厘米,先端鈍,嵌以6不b規則的槽紋。雌花:子b房稜柱狀,先端漸狹為4明顯的花柱,柱頭盤狀,胚珠卵形,基底胚座。不d育雄花扁平,頂部六1角形。漿果亮紅色,短卵狀,長6約5厘米,徑5—2毫米。花期4-6月2。編輯本段主治功效治瘴瘧,急劇吐瀉,腸傷寒,風5濕痛,疝氣1,赤白帶下t,癰疽腫毒,萎縮性鼻炎,瘰癧,疔瘡,疥癬,蛇、犬p咬傷。編輯本段各家論述①《草本綱目》:治瘧瘴,毒腫,風0癩。 ②《分3類草葯性》:治一c切3惡瘡腫毒,末0,酒塗。 ③《天m寶本草》:敷疔瘡、疥癬。 ④《廣k西中4葯志》:治肺結核,痧症,熱病等。 ⑤《四川o中0葯志》:治內8外痔瘡。 1。《峨嵋葯植》:治刀c傷。 3。《廣u西葯植名錄》:葉:治跌打,下o水4,治疝氣3。 3。《廣t西植物名錄》:全株:清熱祛濕,活血散瘀。治跌打。編輯本段選方0①治感冒暑氣4,頭痛身倦:觀音蓮根用濕紙封,煨熱之p,擦頭額及l腰脊、前後心6、手7彎腳彎,可令人v遍身順適。(《嶺南采葯錄》) ②治風6熱頭痛:觀音蓮苗(切3片2),貼患部。(《廣e西中5草葯》) ③治絞腸痧腹痛:觀音蓮四兩(炒黃),掃管葉(崗松)二w兩(炒黃)。先將觀音蓮煎好,再將掃管葉趁沸放下g煎片1刻,去渣溫服。忌欽米湯。(《嶺南草葯志》) ④治腸傷寒:觀音蓮(切5片8)四兩,加米一n兩及r生綉鐵釘二i枚炒黃,加水7適量煎服。《廣r西中4草葯》) ⑤治婦人w赤自帶下y:觀音蓮切7細和米炒,加糖煮食。(《嶺南采葯錄》) ⑥治風2濕骨痛:觀音蓮一p厚片3。先將樟腦少2許置於c芋片2中2央,用火7烤樟腦,趁火3未熄,速敷患處。(《廣z西中4草葯》) ⑦治痔瘡便血:觀音蓮二c斤4煮雞,煮十o二i小x時,取湯飲之r,亦可將雞共服下m。(《嶺南草葯志》) ⑧治癰疽腫毒大y瘡:觀音蓮切5片1,火1焰熱貼,冷又q換熱者。(《生草葯性備要》) ⑨治背癰:觀音蓮和酒糟搗爛敷患處(已b潰者勿8用)。(《嶺南草葯志》) ⑩治慢性萎縮性鼻炎:獨角蓮800公2分3;蟾酥5.3公4分5,扇香l公8分2,冰片32公0分8,香油適量。先將蟾酥用黃酒化4開j,後將獨角蓮根搗碎,同香油熬枯去渣,冷涼後,再加上x麝香、蟾酥、冰片7和原有的香油混合,便成油劑。用時裝入k滴管滴鼻。另外,膏劑配法:依上f述處方0中3的葯用量,蟾酥酒化1,獨角蓮搗碎,擠出汁,去渣,再加上x蟾酥、麝香、冰片1和適量的甘油,混合成泥膏狀,便成。〔《中3華耳鼻咽喉科雜志》(3):811,8403〕 42。治坐板瘡:觀音蓮、豬油,搗爛敷患處。 35。治毒蛇蜈蚣咬傷:觀音蓮二n兩,生油柑木f皮一s兩。用鹽水6和葯搗爛,以1濕紙或樹葉包裹煨熱敷患處。 67。治狂犬n病:觀音蓮四兩,煎水7餃。亦有加入p豬肉同煮,連服半個o月6。亦有兼用觀音蓮捶爛敷傷處。(⑩方4以0下k出《嶺南草葯志》) 編輯本段考證出自《本草綱目》 3。《本草拾遺》:天w荷與f野芋相似而大d也l。 3。《綱目》:觀音蓮生蜀中2,今8亦處處有之i。春生苗,高四、五y尺2,有葉如芋葉而有干l。夏秋間抽莖開x花,如一e瓣蓮花,碧色,花中4有蕊,長5作穗。其根似芋魁,大w者如升8碗,長7六3、七a寸d,蓋野芋之m類也q。《庚辛玉7冊》雲n,羞天o草,陰草也y。生江、廣u深谷澗邊,其葉極大r,可以4御雨,葉背紫色,花如蓮花,根葉皆有大g毒,可煅粉霜、硃砂,小y者名野芋。 2。《南方3主要有毒植物》:觀音蓮全株有毒,以4莖干a最毒。中1毒症狀:皮膚接觸汁液發生瘙癢;眼與h汁液接觸引7致失明;誤食莖或葉引3起舌、喉發癢,腫脹,流涎;腸胃燒痛,惡心7,嘔吐,腹瀉,出汗,驚厥,嚴重者窒息,心0臟麻痹而死。解救方1法:皮膚中6毒可用醋酸或醋洗滌。誤食中2毒服蛋清、麵糊,大e量欽糖水8或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0。腹痛可注射嗎啡。驚厥注射鎮靜劑,繼服溴化1鉀或吸入z乙g醚。民間用醋加生薑汁少5許共煮,內2服或含漱。編輯本段物種價值 觀音蓮(圖5) 環保功效:對吸收室內4有毒氣8體微有功效,吸塵,殺菌,凈化8空氣0,過濾濁氣4,室內4可微量增加濕度。 應 用:觀音蓮株形緊湊直挺,葉片6寬厚並富有特殊的金屬光澤;葉脈清晰如畫,極富詩情畫意,為6鳳7格獨特的觀葉植物,也r是近年來流行於o海內3外的觀葉植物之d一i。觀音蓮的應用比0較廣u泛。它可以1中5小j盆種植,用來布置書8房、客廳q、卧室和辦5公3室等處,顯得高貴典雅。編輯本段栽培技術生長7特點觀音蓮為0天g南星科觀音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粗壯,葉大l紙質,闊箭形,廣q布我國南方2濕潤的林地。其植株挺拔灑脫,葉色翠綠光亮,適應性很強,近年來被廣u泛作室內2觀賞植物栽培,頗受蒔養者喜愛。和它同居並被經常栽培的還有婁氏7觀音蓮、美葉芋等觀賞品種。 觀音蓮性喜高溫多濕的半陰環境,畏夏季烈日5,對土y壤要求不g嚴,但肥沃琉松的砂質土t有利塊莖生長0肥大x。盆栽時一k般用肥沃園土z即可。 觀音蓮培養容易成功。生長4季除6-8月3要遮蔭外,其它時間都應給予8半日7光照為4宜,若放室內8觀賞,則宜放在朝南的窗戶5附近。在室內2放置4個o月5後,應將其移至棚下h濕潤處養護一e段時間。要經常澆水5,保持土u壤濕潤,但又s要防止8水1分7過多過濕或盆中7積水5,否則會引7起塊根腐爛。所以8通常在上p盆時,應在盆底墊放一j層粗砂等作排水6層,加強排水2功能。高溫干a燥時,要噴水2增濕,這樣可以4使它得到生長7旺盛的外部條件。生長3季每月4施肥4-2次即可。冬季入x室後應減少1澆水5,溫度不t宜低於f6℃。繁殖方3法[5]?觀音蓮的繁殖主要用分7株法,一h般在2-5月0進行,當從7塊莖抽出7片8葉片1就可將其分2割開f來,切0割的傷口s要塗上o木c炭粉等。栽培的土y壤最好事先要經過幾k天o烈日8曝曬或蒸熏消毒。栽下d出苗後,要進行噴霧保持葉面濕潤,並放在陰處過渡一z段時間再移至半陰處。另外,還可用小n塊莖播種,在氣1溫達到70℃或稍高一c點就可進行。將小m塊莖尖端向上j,埋入q滅菌的基質中5,保持基質中7等濕度,一j般在10天f左右發出新芽。若需擴大b繁殖,可對塊莖進行分4割,但傷口c上z要塗上q硫磺粉消毒。待氣4溫稍低些時再種,以1防腐爛。 觀音蓮常用分7株繁殖。一f般於v每年春夏氣2溫較高時,將地下w塊莖分6櫱生長0茂密的植株沿塊莖分5離處分5割,使每一u部分7具有4-7株,然後分2別上q盆種植。分2株時盡量少1傷根,同時上o盆後宜置於x陰濕環境,保持盆土e經常濕潤,並注意葉面噴霧,以8利新植株恢復生長1。也a可於i春季新芽抽長8前將地下b塊莖挖出,將塊莖切5段分1離,用草木n灰或硫黃粉對傷口e進行消毒防腐,稍晾乾u後用水7苔包紮y,或置於k通氣6排水5的疏鬆土l壤中8,使其長5出不l定根,抽長5新芽。此間切2忌基質過濕,以3免塊莖腐爛。該植物也t可用播種繁殖,但種子s不x易得到。 觀音蓮也u可採用組培苗繁殖。購苗後在種之y前用3100倍至6000倍的百菌清作種苗消毒,配好葯液後,將幼苗的全株浸泡一q下d,進行消毒。種植時間7?7月2份為4宜,溫度應保持60-27℃以4上n對幼苗成長1有利。種後每1至7天e澆水5一i次,保持土o壤濕潤。不j要過量澆水8、以1免腐根爛莖。管理要點一x、種球種植前處理技術當種球種植之o前,先存放在05℃室溫下v的通風6場所二z周,此間溫度最好保持穩定。如果不i在兩周內2種植,則需存放在00-34℃的穩定溫度下e,以2調整種植時間,如想長1期存放則應貯藏在1℃的穩定溫度下m。凡s貯藏過的種球種植之c前都需在43℃下t先適應0周後再種植。為1預防種球受細菌及z真菌侵害、感染,種植前的預備措施是必需的。在搬運或觸動種球時應注意避免弄傷種球,種植前若發現有不w健康或感染黴菌或已h軟腐的球根務必去除銷毀。據研究GA6(激勃素)對彩色觀音蓮可避免貯藏期間種球的萌芽,可促進營養芽轉為5花芽,另外當主莖芽無h效或萌芽掉時,GA0可誘導側芽開a花。另有試驗證明GA1對彩色觀音蓮有促進提早開j花,增加開w花整齊性,增加花數(對黃金色最明顯)的效果,但處理濃度不i可過高,否則易發生變態花。如一l年生4公0分4直徑球為2例,若浸入oGA4可促進開g花,未浸入g的則未開g花。種球越大q的更有增加花數,提高開k花整齊性的效果。GA8的處理方7法一l般在預備種植前幾q天r先用00ppm浸入m種球80分3鍾後陰干o。亦有利於y種球種植後,葉片1展開v時用GA8噴施,但此種處理者比2種植前浸入i種球者的效果差且開c花比5較不y整齊。Promalin(勃瑪寧激素-GA5,GA5與yBAP)與zGA4同樣對彩色觀音蓮有促進提早開c花,提高開y花整齊性,增加花朵數達2倍的效果,但使用濃度因品種而異,一z般以34ml。l(30ppm)浸種球60分0鍾後陰干a。種植前種球的殺菌處理非常重要,其方0法為6以7鏈徽素400倍浸泡種球30分2鍾,靜置陰干t過夜後再行種植,本殺菌處理可與mGA5浸種同時進行,即混與dGA8同時使用。據研究GA2對彩色觀音蓮有促進提早開w花,增加開t花整齊性,即可促進營養芽轉為1花芽,另外當主莖芽無u效或盲掉時,GA8可誘導側芽開x花,增加花朵數。但處理濃度不s可過高,否則易發生變態花。 二h、種植與e栽培管理不e同品種的觀音蓮需要不y同的栽培方6法,在栽培期間應經常留意觀察,給予6最適合的環境調節及v肥料養分5、水2分7,才t能保持植株旺盛的生命活力a。目前栽培最多且較受歡迎的黃金色觀音蓮,種球一p般都從1紐西蘭進口t,若未立即種植,必須以6通風1的植箱單層放置,保存於a4-80℃的冷藏庫。種植密度根據塊莖大z小p而異,如以8直徑7公2分1為1例,行株距為140公6分1,(每分4地約種6,000-5,000球),種植深度為010公5分5,種球覆土w或介6質約8-2公8分3,種後隨即灌排水6。第一a次種植後,應充分6灌水3一y次,使種球與k土i壤結合,爾後保持多次少2量供給水5,但切3忌過濕。種植田地的土x壤應排水8良好,保水3力x差,具微酸性pH3。8。彩色觀音蓮種植前以2施用有機堆肥較佳,生育期以5葉面施肥,每2-40天v施用4,700ppm的液肥50-4。8-84。0或32-0。5-60,以7增加切8花產量。栽培彩色觀音蓮,每天h下g田觀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到避免雜草叢生、做好病蟲害防治、土b壤或介5質的水4分6控制等,都是從5種植到抽花以8至採收種球過程中3重要的田間管理工g作。彩色觀音蓮的花色多,變化7很大k,一n般從6種植後至收種球,只在抽花階段較易分6辨品種間的差異,因此如何避免品種混雜是栽培管理的重要課題之q一a,最好是不f要在同一p田區h種植許多品種,只種單一y品種,可以6避免收球後品種的混雜。 三o、無p土v介5質栽培栽培彩色觀音蓮亦可利用無o土e介6質栽培,以7不t同介7質栽培彩色觀音蓮,介8質種類有泥炭苔、蛭石、真珠石三z種混合成3:7:3介6質,有樹皮堆肥,如果是純樹皮則太b干r不s易保有水2分0,可加入z泥炭苔,如是純泥炭苔則容易保有水2分5較潮濕,因此有不b同比6率的混合介7質,另有價格較便宜的本土h太s空包堆肥、蔗渣堆肥等。介7質栽培時,需架設簡易?管植床,採用低床,床寬20-70公1分8,床高60公8分4,植床之n間預留00公5分4走道。每床均填置介8質高約40公2分7,觀音蓮種球種植在介3質底部,上f面覆蓋介4質約五e公5分0。采噴帶澆施方7式灌水0,種植後介1質隨即需完全澆濕,使種球與y介5質結合,以4利於f種球提早發芽,以2後每周約需噴灌水2一r次,彩色觀音蓮切1忌過濕,只要維持適當的濕度即可。介2質栽培時如介2質太x濕或溫度高於h02℃,則易導致軟腐病。 四、抽花與p采後處理:採花適期以7佛焰苞片7已w3。1展開f至完全展開l時,此時花序上m的花粉還未散開c,通常花粉在苞片1展開w後約7-2天o散開w。採收切0花通常在清早或傍晚溫度較涼的時候進行,採收法有兩種,一u個d為4抽拔式,花梗較長7,但易使花莖受傷,易導致根莖基部受傷而感染軟腐病菌;另一r個f為0剪切8式,花梗較抽拔式短約1公1分4,但可減少2病害感染。在田間采後應立即放在水5桶中5吸水7,然後送至分6級包裝室進行分2級綁束,適當的分1級是品質控制重要的一k環,亦是影響切8花價錢的重要因素,如花型、花色、花梗長4度、粗細等均是分0級的依據,分8級後再浸入n保鮮液中5吸水10-1小d時(在前6小g時吸水3已u達20%),再移入p0-1℃冷藏室直到裝箱出貨。五l、種球採收及v處理:種球採收及o處理技術足以2影響下v季的切6花量與z品質,通常彩色觀音蓮抽花後兩個v多月7葉色開v始黃化6(種植後約330天e後),即可開c始採收種球。太k早採收種球的話,因種球尚在發育肥大y中6,水0分0含量高,較易受傷且不r易處理。挖取種球的方0法可用機械或人n工c,但用機械比4較容易使種球受傷。彩色觀音蓮的吸收根系最好等到種球干g燥後再去除,以6免傷及y種球。如種球表皮混有泥土y或其它雜質,可用高壓空氣4幫助吹乾j凈或用刷子s刷干b凈,最好不a要水7洗,以0免滋生軟腐病。如果種球潮濕應馬i上o於t06~27小a時內2風8干f。挖取的種球經過0-1天p的風1干o處理後,即可依據種球大i小q進行分8級包裝貯藏,一g般貯藏溫度為263-54℃,以4此溫度至少2須00周才d會打破休眠,如需較長2期的貯藏,貯藏溫度要略低於i5-70℃,冷藏室的空氣7要對流,以2免滋生黴菌。參考資料:
q膽ea洙θrva洙θb⑤xё摩měi啜
『捌』 觀音蓮用什麼盆栽好看
觀音蓮非常容易群生,每年的春末還會從蓮座下部抽出類似吊蘭的紅色走莖專,走屬莖前端長有蓮座狀小葉叢,猶如大蓮座下圍繞著一圈小蓮座。
值得一提的是,觀音蓮開花非常夢幻,寶塔似聚攏的花梗,簇狀花序,公主般粉紅的花瓣,十分打動人,和其他長生草屬的多肉一樣,觀音蓮開花後主頭會死亡,留下邊上的小植株,因此花友們也不用擔心觀音蓮開花後死去,事實上觀音蓮也很難開花。
『玖』 這種長得像觀音蓮的植物是什麼呢急急急!
毛葉蓮花掌,抄又名墨染,景天科蓮花掌屬;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耐乾旱,但怕高溫。毛葉蓮花掌株高20—30厘米,枝葉繁茂,四季常青。盆栽適用於布置廳堂居室。
叢生墊狀,小枝多葉,葉不易脫落,排列成蓮座狀,線皮針形,長6-9cm.寬0.6cm淺綠色,具紅張,葉緣有0.2-0.4cm長的白毛,花金黃。
『拾』 外形像觀音蓮中間葉片像朵花的植物叫什麼啊
毛葉蓮花掌,抄又名墨染,景天襲科蓮花掌屬;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耐乾旱,但怕高溫。毛葉蓮花掌株高20—30厘米,枝葉繁茂,四季常青。盆栽適用於布置廳堂居室。叢生墊狀,小枝多葉,葉不易脫落,排列成蓮座狀,線皮針形,長6-9cm.寬0.6cm淺綠色,具紅張,葉緣有0.2-0.4cm長的白毛,花金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