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土豆怎麼種植方法如下
㈠ 土豆如何種植 土豆如何種植好
土豆種植技巧:
一、選用良種選用良種是土豆高產栽培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切塊催芽播種前20天,時間約在3月初開始催芽。土豆種切塊時每種塊至少有一芽眼。10-15塊/斤為宜。切好後用小灰干拌或多菌靈粉劑1:200倍對水浸種進行殺菌消毒。待種塊晾乾後即開始苗床催芽,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室溫15℃以上的屋角內用沙催芽,一層沙一層種塊;二是在室外的通風朝陽處東西方向挖坑催芽,坑深25厘米左右,一層沙一層種塊,3層為宜,然後加拱棚薄膜覆蓋,夜間加蓋草簾保溫。以上兩種方法在催芽期間要灑水1-2次,防止落干。當芽長到長0.5-1.0厘米時,開始播種。
三、選地整地下種前看土地墒情,若墒情不好,可考慮灌溝造墒,造墒期間宜在下種前7-10天。土豆種植一般為雙溝定植,開溝時可採用大行50厘米,小行40厘米。土豆莖膨大需要疏鬆肥沃的土壤。
四、播種蓋膜播種時,種塊置入溝內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種芽朝下,此法長出的土豆根長苗壯,土豆少但塊大,但苗晚2-3天;另外方法是種芽朝上,此法長出的土豆根相對較短,土豆個小但多,且苗早2-3天。下種結束後從大行內兩邊取土將土豆溝及小行的空間蓋好耬平,加微膜蓋嚴壓實。
五、出苗放風及苗期管理清明後,播種後20天左右,即有苗露土,此時可沖苗處將微膜摳破放風,以防蒸苗。待苗長到10厘米高時,將苗周圍的膜用土壓嚴,以保水壓草。土豆生長的前期不宜澆水,待見花後再澆。若天旱無雨,可每隔10天澆水一次,一般澆2-3次水即可成熟,收獲前10天停止澆水。苗期防蚜蟲或薊馬等蟲害。
六、科學施肥土豆在整個生育期施肥應掌握「攻前、保中、控尾」原則,當幼苗出土80%時重施一次速效提苗肥,在土豆苗期開始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運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壯,優質高產。土豆喜施用農家肥,每畝以4000-5000斤為宜,同時適當施用化肥時要氮、磷、鉀配合使用。土豆對鉀需要量大,科學合理的氮、磷、鉀投肥比例是1.85:1:2.1。土豆喜歡吸收銨態氮,對硫的吸收比較多。
七、病蟲防治土豆中後期主要有晚疫病、霜霉病、青枯病等病害,在發病初期,用甲代森錳鋅500倍液+新高脂膜於晴天露水干時噴霧防治,發現青枯病要整株拔除集中焚燒處理,還要在病穴及周圍撒施石灰或用0.5%福爾馬林溶液灌根消毒,再噴施農用鏈黴素2000倍液+新高脂膜進行防治,防止病害蔓延危害。
土豆種植注意事項:
1.在土豆生長過程中,必要時可以通過打頂來約束下苗的瘋長或徒長,讓苗長的壯些,土豆結的大些。
2.成長過程中澆水時,可以將手插進土中確認土壤乾燥度,乾燥時澆水,平常保持濕潤度即可。
3.生長過程中要保證光照。通風良好,否則會出現植株旺盛,果實很小的現象。
㈡ 怎麼在家自己用花盆栽種土豆
只需要准備一小塊帶著芽眼的土豆就行了,只要切下來一塊就能種了。
1、如何栽種土豆?
切下來的土豆要放幾天,先晾乾傷口才能栽種,這樣也能讓它們的芽長得更長。
切口癒合之後,就可以栽種盆里了。
當然你也可以整個土豆種到盆里,有的朋友也嘗試過讓土豆在涼爽、乾燥和黑暗的呆上2~3個星期,土豆會長得特別快,不過長出來的枝葉都是非常弱的。
2、盆栽土豆栽種:
選擇一個10升以上的盆,最好有30厘米以上深度,如果容器較大,可以多栽種幾個,譬如40升的桶就可以種3個。
黑色的塑料盆比較適合溫帶地區種植,因為比較吸熱,容易保持溫暖微潤。
你甚至可以選擇各種垃圾箱、麻袋、輪胎等東西種植,但要保證排水性良好,避免積水。
一開始先放15厘米左右的土壤,土豆芽眼朝上埋進土裡3厘米左右,種植深度不要超過容器的1/3.
3、養護的環境
養土豆的位置一定要有足夠多的直射光照,每天至少要6小時以上的光照。
4、合適的土壤
不要用潮濕或太黏的土壤中土豆,最好是富含腐殖質的、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適當添加一些腐熟的餅肥作為有機肥,土壤呈現微酸性,這樣的土種土豆就是最好的。
5、澆水注意:
土豆生長季需要大量的水分,平常保持盆土干透澆透,如果溫度比較高的時候,就是它的生長旺季,需要保持盆土微潤而不潮濕。
6、適宜的溫度
土豆喜歡涼爽的環境,整個生長期在75~135天左右,品種不同,收獲的時間長短也會有差別,它們的生長最佳溫度是在7~26度之間。
7、盆栽土豆收獲更多的秘訣:
當盆栽土豆長到15~20厘米左右的時候,就要把生長較低的葉子全部剪掉,然後適當覆土,植株基部不要留葉子。
之後,隨著土豆不斷長高,就要不斷壘土,這樣的覆土的過程是非常有必要,而且需要不斷重復,這樣可以讓你的土豆得到足夠的營養成分的供應。
不斷加厚土壤可以防止土豆暴露在陽光下,暴曬在土外的土豆會變成綠色和變苦澀,最重要的是綠色的土豆含有一種叫「龍葵素」的有毒化學物。
㈢ 怎樣在家用花盆種植土豆
種土豆和種花還是有相近之處的。
一是花盆裡一定要有良回好的透氣性,要有肥沃的泥土,再有答充足的陽光,適當的水分。
1、植土:土豆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作物,除了鹽鹼地之外,其他什麼地都行,但是要給土壤鬆土才行。
(3)盆栽土豆怎麼種植方法如下擴展閱讀
馬鈴薯(學名:Solanum tuberosumL.),屬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穀和玉米。馬鈴薯又稱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塊莖。與小麥、稻穀、玉米、高粱並成為世界五大作物。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
馬鈴薯主要生產國有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等。中國是世界馬鈴薯總產最多的國家。
參考資料馬鈴薯_網路
㈣ 盆栽土豆怎麼種
盆栽土豆一般抄是選用馬鈴薯的已經生芽的部分,切下來埋在土中。
注意土不要太實,要留一點縫隙提供空氣。
可以適當使用草木灰覆在上面,來提高發芽速度。
如果長期沒有動靜,可嘗試噴施赤黴素。
之後定期澆灌定量的水,水量和時間依據環境而定。
土豆的生長條件:
馬鈴薯種植地
馬鈴薯性喜冷涼,是喜歡低溫的作物。其地下薯塊形成和生長需要疏鬆透氣、涼爽濕潤的土壤環境。
馬鈴薯對溫度的要求:塊莖生長的適溫是16℃~18℃,當地溫高於25℃時,塊莖停止生長;莖葉生長的適溫是15℃~25℃,超過39℃停止生長。
㈤ 怎麼在盆栽里種土豆
土豆盆栽方法:抄
工具材料:
花盆一個襲、刀一把、發芽的土豆一個、泥土適量、水適量
步驟:
1、將一個土豆切成二至四塊,每塊上面一定要有芽,盡量讓每塊土豆上的芽眼分布均衡;
2、在堆滿泥土的花盆裡挖一小坑,埋入土豆;
3、種完後將土蓋平,如太干要澆水。
㈥ 土豆怎麼種植方法如下
土豆(馬鈴薯)種植方法如下:
田間管理
馬鈴薯的植株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有地上莖、羽狀復葉、花蕾和果實;地下部分有地下莖、根、匍匐莖和塊莖。地上部分結果與否與品種和外界環境條件有關,同一品種在不同年份和同年份種植時間不同均會影響到是否開花結果。栽培馬鈴薯所獲得的產品是地下所產生的塊莖,塊莖是由匍匐莖頂端膨大形成,它們具有地上莖的很多特性。匍匐莖、塊莖和地上莖可以說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能夠互相轉化。
施肥
馬鈴薯的施肥,一般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為原則。因為有機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有利於培肥、疏鬆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於馬鈴薯塊莖膨大和根系生長。馬鈴薯生長期間需要水肥最多的是開花期,而此時也正是氣溫升高、降雨增多的季節,同時也是有機肥逐漸熟化、腐解釋放養分的階段。此時,基肥中的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的轉化效益不斷擴大,滿足了馬鈴薯生長期間對養分的需求,促進了植株生長發育。這就是重施基肥的目的。
重施基肥的要點有二:一是在施肥中以優質有機肥為主;二是要堅持有機肥與三要素化肥配合施用,其中三要素化肥的用量應以全生育期用量的2/3作基肥,留下1/3作追肥。每667平方米產馬鈴薯1500-2000千克的基肥施用量是:優質有機肥2000-3500千克、尿素12千克、過磷酸鈣20—30千克、草木灰150-200千克或氯化鉀10~15千克。將上述肥料和有機肥均勻混在一起,作基肥施於10厘米以下的土層中,這樣可以疏鬆薯塊層,有利於馬鈴薯根系吸收。
盆栽
因為市場農產品價格不斷高漲,全世界有不少人開始學習家庭小面積栽培農作物的技術在自家種植菜蔬。而馬鈴薯是屬於比較容易種植的,且因為屬於基本糧食,所以被不少普通家庭用來種植。
種植可用花園里小面積土地,也可以用垃圾桶、大型花盆等深度至少有24厘米的容器材料,一般來說,一個花盆裡只可以種植一個馬鈴薯;而大桶可以種植好幾個。
關鍵季節要掌握好,因為當地溫高於25℃時,薯塊就不再膨大,所以種晚了,就只能收「豆薯」了,所以宜早不宜晚,春分前後就可種植,(根據緯度靈活掌握)。
用於種植的土壤不必肥沃,但必須是偏乾燥的,不適宜種植於濕重的粘土;土壤偏鹼性或者偏酸性問題都不大。若希望產量高,則種植土壤最好用營養土(液),配製根據蔬菜需肥特點配製營養土(液),可以用腐葉土、腐質土、泥炭土、鋸末、刨花、稻殼等和泥炭混合,也可以用細河沙或沙土、珍珠岩、蛭石、煤渣等與腐葉土、堆肥土、泥炭土等混合配製盆栽營養土。有條件的可採用組培育苗、無土栽培。
矮控管理盆栽蔬菜應選擇矮生型品種。在矮生品種不多的情況下,生長前期一定要控水蹲苗,水分管理以不影響蔬菜的生長發育為原則,同時可以通過植株調整來矮化,必要時可用生長調節劑控制植株生長。
㈦ 發芽的土豆怎麼種盆栽
土豆的種植是特別簡單的,首先就要把發芽的土豆切開,可以1或2個芽為一塊。然後再准備一個比較大的花盆,或者是保溫箱之類的東西,能裝許多的土就行,還有能漏水的容器就可以,先把花盆或者保溫箱裡面加一些土。
土壤盡量選擇一些比較肥沃的,最好使用腐殖土:園土:河沙混合的。然後把切好的土豆塊,有芽的朝上放在土裡,在用一些土將土豆蓋上,最後在澆一些水就行。
種好以後,把花盆放在陽光比較充足的地方,如果溫度比較低,可以在花盆的表面,罩一層塑料袋,這樣就能保持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溫暖的時候,一般在3到5天左右,就能長出芽來,溫度特別低的話,芽的生長就會比較慢。
芽長出來以後就可以進行正常的養護了,表面的土壤變得乾燥,就可以進行澆水了,每隔15天左右,施一次自製的發酵肥水。土豆是特別能忍耐乾旱環境的,平時澆水不要太多,不然就會造成積水的問題,這樣就會使土豆的根系發生腐爛,所以要少進行澆水。
還要保證光照時間比較充足,這樣土豆才能長得比較旺盛,如果光照的時間不充足,土豆就會長得特別細弱不成樣子,土裡的土豆就會變得特別小。
㈧ 怎麼種土豆盆栽
盆栽土豆一復般是選用制馬鈴薯的已經生芽的部分,切下來埋在土中。
注意土不要太實,要留一點縫隙提供空氣。
可以適當使用草木灰覆在上面,來提高發芽速度。
如果長期沒有動靜,可嘗試噴施赤黴素。
之後定期澆灌定量的水,水量和時間依據環境而定。
土豆的生長條件:
馬鈴薯種植地
馬鈴薯性喜冷涼,是喜歡低溫的作物。其地下薯塊形成和生長需要疏鬆透氣、涼爽濕潤的土壤環境。
馬鈴薯對溫度的要求:塊莖生長的適溫是16℃~18℃,當地溫高於25℃時,塊莖停止生長;莖葉生長的適溫是15℃~25℃,超過39℃停止生長。
㈨ 土豆的種植方法
一、選種
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是高產的前提,根據不同的加工目的,選擇不同的土豆品種,比如,有些用作加工粉條,有些用作鮮薯、有些用作薯片等,具體品種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而定。
在選種過程中,要注意選用無病、無傷、無裂紋的種薯,建議使用小一點的整塊做種,如果沒有小點的整塊,在選擇大塊後,要進行切塊處理,注意切塊過程中,刀具需要消毒。
四、施肥
根據不同的地塊,底肥施用不同的肥料,一般情況下,如果有農家肥,可以施用腐熟的農家肥。如果沒有農家肥,每畝施用100斤的三元復合肥,根據土地具體情況,可適當增加或減少;
另外,還可使用2kg硫酸鋅+20kg尿素+15kg硫酸鉀+50kg過磷酸鈣,把這些肥料混合均勻後使用。如果田間地下害蟲較多,還可以撒入一些毒死蜱、辛硫磷等葯劑,起到一定的預防和防治作用。
五、種植
播種要求「深、直、勻」,要合理密植,不同的種植方式、品種、土壤肥沃度,所種植的密度是有差別的。另外,選擇晴天的時候去播種,陰雨天氣不利於播種後的生長。
1、查苗補苗
土豆出苗後,要及時進行查苗補苗,如果有缺苗的,要及時進行補苗。
2、除草
針對田間的雜草,有條件的可選擇人工除草,如果使用除草劑,要注意葯害,常用的除草劑有碸嘧磺隆、高效氟吡甲禾靈、滅草松、嗪草酮、二甲戊靈等等。
㈩ 種植土豆的主要方法
1、選地整地
土豆要想有高產量那土地的選擇非常的重要,盡量選擇土壤比較肥沃,土質比較疏鬆的土地,其中沙質土地對於土豆的種植最好。其次在整地的時候盡量挖深一點,吧土質整細一點,然後施以基肥,這樣不僅可以消滅田地種的雜草還可以預防病症,這樣土豆可以生長的更好,結的土豆更多更大。
2、種子處理
土豆在播種前的十多天之前要拿出來,在一定的溫度中進行發芽,然後等到土豆種大部分芽長到指甲蓋長搬至室外曬個一周的時間,在播種前將土豆有芽的地方進行切割,一個土豆可以根據發芽的情況切成三到四塊,然後沾上灰土,就可以拿去進行播種啦。
3、田間管理
播種時要按照一定的間隔進行栽種,因為土豆在地下的一個生長需要足夠的空間,不然長出的土豆會很小並且產量很低。其次就是在栽種的時候就要進行一次施肥,肥料盡量以農家肥為主,而且肥料不能直接接觸到種塊,不然會將土豆燒死。
在土豆開花的時候要對土豆進行檢查,因為這個時候土豆會出現一些病症,嚴重影響土豆的質量和產量,所以要非常的仔細。至於田間除草的話要特別的西歐阿信,不要拔動土豆的根部,尤其是在花期,如果根部松動輕則降低產量,重則導致整株壞死。
(10)盆栽土豆怎麼種植方法如下擴展閱讀:
種植時間:
我國的氣溫相差比較大,不同的地區土豆種植的時間也不同。一般來說,我國大部分的地區土豆是在每年的十到十二月份這個時間段進行種植,當然如果一年四季這個地區的溫度都差不多的話就隨時可以種植。
在我國有些地方是在四月到五月這個時間段種植土豆,比如說東北地區,也有在二月、三月和八月種植兩季的,比如說湖南、山西。也有一月二月和九月一年兩季的種植,比如說浙江。所以說土豆的種植時間基本上是有溫度決定的,所以你可以根據你所處地區的溫度來決定你什麼時候開始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