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池大河蚌

荷花池大河蚌

發布時間: 2021-02-09 15:50:52

A. 池塘里的大河蚌煲湯做法

放水煮開然後放河蚌,鹽,味精,出鍋

B. 大河蚌炒出來太老了,根本咬不動,咋回事誰能告訴我怎麼做才不老嗎

方法一:用澱粉水浸泡後再炒。或者用澱粉把肉薄薄裹一層再炒。

方法二:生蚌直接下開水焯1分鍾,然後再配其他炒。

C. 這個河蚌多大

以圖中一次性打火機為參照。打火機長度大約6厘米,
河蚌
的長度在11厘米左右,寬度在6厘米左右

D. 路邊賣的大河蚌是真的假的

絕對是真的。這種東西在生產區很便宜的。批發價不論大小個,5元左右一個。一般小販每個賣15元。這種肉其實不太好吃,不是那麼香。

E. 大河蚌能吃嗎怎麼吃怎麼去內臟,怎麼打開河蚌夏天能吃嗎

能吃。但不要食抄用未熟襲透的,以免傳染上肝炎等疾病。適合燒、烹、燉。
適合燒、烹、燉。剖取河蚌肉的竅門:先用左手握緊河蚌,是蚌口朝上,再用右手持小刀由河蚌的出水口處,緊貼一側的肉殼壁刺入體內,刺進深度約為1/3,用力刮斷河蚌的吸殼肌,然後抽出小刀,再用同樣方法刮斷另一端的吸殼肌,打開蚌殼,蚌肉即可完整無損的取出來。貝類本身極富鮮味,烹制時千萬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鹽,以免鮮味反失,貝類中的泥腸不宜食用。記得我們家鄉以前的河蚌隨便煮都好吃。現在喝道都多少有點污染。所以想吃的話還是最好煮了吃點湯吧~!!

F. 魚塘突然出現好多又特別大的河蚌,只有一年,之後再也沒影了,這是什麼情況啊

是不是因為當時的氣候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出現了這個。

G. 我打算路邊賣大河蚌的,有沒有做過的,給個建議唄,不勝感激!!!

找人流量大,城管不管的地段做。最好人流量的客戶質量好一些

H. 在河裡那種很大很大的貝類學名叫什麼

河蚌 Anodonta
瓣鰓綱(Lamellibranchia)蚌目珠蚌科無齒蚌亞科無齒蚌屬貝類的通稱。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大部分能在體內自然形成珍珠。
河蚌外形呈橢圓形和卵圓形。殼質薄,易碎。兩殼膨脹,後背部有時具後翼。殼頂寬大,略隆起,位於背緣中部或前端。殼面光滑,具同心圓的生長線或從殼頂到腹緣的綠色放射線。膠合部窄,無齒。斧足發達。雌雄異體。卵在春季受精,約2個月可發育成鉤介幼蟲,排出體外。卵若在秋季受精,胚體在母體內越冬,次年春季發育成鉤介幼蟲排出體外,鉤介幼蟲排出體外後,均需寄生在魚體上,待發育成幼蚌後脫離魚體,沉入水底,營自由生活。肉可食,亦為魚類、禽類的天然餌料,家畜、家禽的飼料。有的種類可用做淡水育珠。
中國習見種背角無齒蚌(A. woodiana woodiana)殼長可達200毫米,外形呈角突卵圓形,兩殼膨脹,後背緣後部有翼,後背部有3條自殼頂發出的肋脈,最下條肋脈位於貝殼中線上。多棲息於淤泥底、水流緩慢和靜水的水域,分布於江河、湖泊、水庫和池塘內。雌雄異體。在江蘇3月份性腺成熟,成熟卵在雌體外鰓中受精發育,約在4~5月鉤介幼蟲發育成熟排出體外,寄生於魚體,待發育成幼蚌後,沉落水底生活。為淡水育珠蚌,但產珠質量次。肉供食用。貝殼為中葯葯材。
外部形態
無齒蚌具有兩瓣卵圓形外殼,左右同形,呈鏡面對稱,殼項突出。殼前端較圓,後端略呈截形,腹線弧形,背線平直。絞合部無齒,其外側有韌帶,依靠其彈性,可使二殼張開。殼面生長線明顯。
殼的內面有肌肉附著的肌痕。與殼腹緣並行的外套痕;殼前上方有3肌痕,最大的一個橢圓形,為前閉殼肌痕;其後上緣為一小的略呈三角形的前縮足肌痕;其後下線為伸足肌痕。殼後端近背緣處有二肌痕,大的為後閉殼肌痕,橢圓形,其前上緣一小的是後縮足肌痕。
外套膜
緊貼二殼內面為兩片薄的外套膜,包圍蚌體,套膜間為外套腔。套膜內面上皮具纖毛,纖毛擺動有一定方向,引起水流。兩片套膜於後端處稍突出,相合成出水管和入水管。入水管在腹側,口呈長形,邊緣褶皺,上有許多乳突狀感覺器;出水管位背側,口小,邊緣光滑。

呈斧狀,左右側扁,富肌肉,位內臟團腹側,向前下方伸出。為蚌的運動器官。
肌肉
與殼內面肌痕相對應,可見前閉殼肌(anterior adctor)及後閉殼肌(posterior adctor),為粗大的柱狀肌,連接左右殼,其收縮可使殼關閉。前縮足肌(antenor retractor),後縮足肌(pposterior retractor)及伸足肌(pprotractor)一端連於足,一端附著在殼內面,可使足縮人和伸出。
消化系統
口位前閉完肌下,為一橫縫。口的兩側各有一對三角形唇片,大,密生纖毛,有感覺和攝食功能。口後為短而寬的食道,下連膨大的胃,胃周圍有一對肝臟,可分泌澱粉酶、蔗糖酶,有導管入胃。胃後為腸,盤曲於內臟團中,後入圍心臟,直腸穿過心室,肛門開口於後閉殼肌上,出水管附近。胃腸之間有一晶桿,為一細長的棒狀物,前端較粗,頂端形態變異較大,呈細尖、膨大、鉤狀、盤曲等。晶桿位於腸內,其前端突出於胃中,與胃盾下部相接。晶桿可能為儲存的食物,河蚌在缺乏食物條件下,24小時後晶桿即消失,重新餵食,數天後晶桿恢復存在。河蚌以有機質顆粒,輪蟲、鞭毛蟲、藻類、小的甲殼類等為食。
呼吸器官
在外套腔內蚌體兩側各具兩片狀的瓣鰓(Lamina),外瓣鰓短於內瓣鰓。每個辯鰓由內外二鰓小瓣(lamellae)構成,其前後緣及腹緣癒合成「U」形,背緣為鰓上腔(suprabranchial chamber)。鰓小瓣由許多縱行排列的鰓絲(Branchial filament)構成,表面有纖毛,各鰓絲間有橫的絲間隔(interfilamenta junction)相連,上有小孔稱鰓孔(ostrium)。二鰓小瓣間有瓣間隔(interlamellar junction),將鰓小瓣間的鰓腔分隔成許多小管稱為水管(water tube)。絲間隔與瓣間隔內均有血管分布,鰓絲內也有血管及起支持作用的幾個質棍(Chitinous rod)。
由於鰓及外套膜上纖毛擺動,引起水流,水由入水管進入外套腔,經鰓孔到鰓腔內,沿水管上行達鰓上腔,向後流動,經出水管排出體外。水經過鰓時,即進行氣體交換。外套膜也有輔助呼吸的功能。每24小時經蚌體內的水可達40L、鰓表面的纖毛可濾食水中的微小食物顆粒,送至唇片再入口。因此鰓尚可輔助攝食。外瓣鰓的鰓腔又是受精卵發育的地方,直至鉤介幼蟲形成。
循環系統
由心臟、血管、血竇組成。心臟位臟團背側橢圓形圍心腔內,由一長圓形心室及左右兩薄膜三角形心耳構成。心室向前向後各伸出一條大動脈。向前伸的前大動脈(aorta)沿腸的背側前行,後大動脈沿直腸腹側伸問後方,以後各分支成小動脈(artery)至套膜及身體各部。最後匯集於血竇(外套竇、足竇、中央竇等〕,入靜脈,經腎靜脈入腎,排除代謝產物,再經入鰓靜脈入鰓,進行氧碳交換,經出鰓靜脈回到心耳。部分血液由套膜靜脈入心耳,即外套循環。
無齒蚌血液中含血青蛋白(haemocyanian)、氧化時呈藍色,還原時無色,其與氧結合能力不及血紅蛋白_一般軟體動物100ml血液中含氧通常不超過3mg。血液中含變形蟲狀細胞,有吞噬作用。因此血液除輸送養分外,尚有排泄功能。變形蟲狀細胞聚集,其偽足部分互相結合,使血液凝固(蚌血液中無纖維蛋白原)。
排泄器官
蚌具一對腎、由後腎管特化形成,又稱鮑雅諾氏器(organ of Bojanus);還有圍心腔腺,亦稱凱伯爾氏器(Kebers organ)。腎位於圍心腔腹面左右兩側,各由一海綿狀腺體及一具纖毛的薄壁管狀體構成,呈「U」形。前者在下,腎口開於圍心腔;後者在上,腎孔開口於內瓣鰓的鰓上腔前端。圍心腔腺位圍心腔的前壁,為一團分支的腺體,由扁平上皮細胞及結締組織組成,其中富血液,可收集代謝產物,排入圍心腔,經腎排出體外。各組織間的吞噬細胞,也有排泄功能。
神經系統
無齒蚌具有3對神經節。前閉殼肌下方,食道兩側為一對腦神經節,很小,實為腦神經節和側神經節合並形成,可稱為腦側神經節。在足的前緣靠上部埋在足內的為一對長形的足神經節,二者結合在一起。臟神經節一對,已癒合,呈蝶狀,位後閉殼肌的腹側的上皮下面,較大。腦、足、臟3對神經節之間有神經連索相連接,腦臟神經連索較長,明顯。
蚌的感官不發達,位足神經節附近有一平衡囊,為足部上皮下陷形成。內有耳石,司身體的平衡。臟神經節上面的上皮成為感覺上皮,相當於腹足類的嗅檢器,為化學感受器。另外在外套膜、唇片及水管周圍有感覺細胞的分布。
生殖系統
蚌為雌雄異體,生殖腺位足部背側腸的周圍,呈葡萄狀腺體、精巢乳白色.卵巢淡黃色。生殖導管通,生殖孔開口於腎孔的後下方很小。
繁殖和個體發育
蚌的生殖季節一般在夏季,精卵在外瓣鰓的鰓腔內受精。受精卵由於母體的粘渡作用,不會被水流沖出,而留在鰓腔中發育。故外瓣鰓的鰓腔又稱育兒囊(marsupium)。經完全不均等卵裂(屬螺旋型),發育成囊胚,以外包和內陷法形成原腸胚,發育成幼體,在鰓腔中越冬。觀察背角無齒蚌的早期胚胎細胞,確定其染色體2n=38或2n=37(第19號染色體為單個),二者的差異不明,可能與性染色體有關(馬慶福等1987)。來年春季,幼體孵出,發育成河蚌特有的鉤介幼蟲(相當於其他瓣鰓類的面盤幼蟲)。幼蟲具雙殼。有發達的閉殼肌,殼的腹緣各生有一強大的約鉤,且具齒。腹部中央生有一條有粘性的細絲,稱足絲。殼側緣生剛毛,有感覺作用。幼蟲有口無肛門。幼蟲可借雙殼的開閉而游泳。淡水中螃皺魚(Rhodaus sinensis)等,以長的產卵管插入蚌的入水管,產卵於蚌的外套腔中。如此蚌的鉤介幼蟲有機會接觸旁皮魚,可寄生在魚的鰓、鰭等處。魚皮膚受其刺激而異常增殖,將幼蟲包在其巾,形成囊狀。幼蟲以外套膜上皮吸取魚的養分。經2一5周,變態成幼蚌,破囊離魚體,沉入水底生活。經5年方達性成熟。以後仍繼續生長。
1988年的一天,河南省的一位農民偶然從河溝里揀到一個13.8斤重的大河蚌,好奇的主人帶回家去捨不得吃掉,便在院內挖個小塘飼養起來。第三天,大蚌逃跑了,主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拆開的院牆下面找到。為了防止逃跑,主人在它的殼上拴上繩索。但過了一天,當大河蚌剛磨斷繩索逃跑時,又被主人發現。這一次氣火了主人,馬上准備把它殺了,烹製成宴席上的佳餚,可巧被一位水產科技人員知道,他告訴主人,河蚌雖然大得出奇,但它僅有12歲,正是朝氣蓬勃的青年時期。於是,主人為使人們將來大飽眼福,為它又建設了一座新的「別墅」,更加關心它的成長。
食療作用:
味甘咸、性寒,入肝、腎經;
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之功效;
可治煩熱、消渴、血崩、帶下、痔瘺、目赤、濕疹等症。

I. 大河蚌 怎麼吃(一個1斤多重)

最好吃最鮮美方法是直接放到火堆里燒烤,待蚌殼自動打開時向裡面專的肉散上少屬許鹽與蒜泥即可,烤的火候時間很講究,時間長了肉質會變得老硬咬不動。更高檔一點的做法是直接將蚌殼撬開將蚌肉取出並處理干凈,然後平刀將蚌肉片成溥片,另外事先找一個漂亮碟子裡面放上冰塊並將冰塊弄平,然後用保鮮膜將冰塊與碟子一同包起來,要包得平整,然後將切好的溥的蚌肉片整齊平整擺放於碟中冰塊上,並在碟邊上用香菜葉點綴,然後找一小碗調制一小碗專用的蘸醬汁即可。當然,如果是在農村,可將蚌肉切成花刀,用食粉與啤酒稍作腌制,然後炒鍋加入其它配料炒香後再將蚌肉一同倒入用大火力進行煸炒,炒至剛熟即可。

J. 大河蚌長什麼樣

大河蚌(學名:Potamilus capax),又名肥袖珍真珠蚌,是美國特有的一種淡水蚌。它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正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的保護。

熱點內容
嬌果蘭花 發布:2025-05-15 11:49:47 瀏覽:233
荷花八仙 發布:2025-05-15 11:49:41 瀏覽:66
崇義縣荷花 發布:2025-05-15 11:49:40 瀏覽:726
堂本剛一朵雲照片 發布:2025-05-15 11:32:23 瀏覽:339
葯材山海棠 發布:2025-05-15 11:31:44 瀏覽:872
有名的國外花藝師 發布:2025-05-15 11:31:41 瀏覽:634
百合網實體店地址電話 發布:2025-05-15 11:30:23 瀏覽:50
植物花卉租擺 發布:2025-05-15 11:22:33 瀏覽:589
七夕的夢淚 發布:2025-05-15 11:21:00 瀏覽:149
少年木綠植 發布:2025-05-15 11:07:01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