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荷花講解
㈠ 荷花這一課時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荷花》這篇課文主要記述了作者到公園里看荷花的情景及感受,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美.
這篇課文主要是講了作者去夏日公園看荷花,情景優美,感覺自己一樣也變成了荷花,表現了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荷花》課文原文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仔數。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念畢首好夢……
過了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數簡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㈡ 《荷花》一課主要講了什麼
講的是作者回憶祖母十分喜愛荷花,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種著一缸荷花,荷葉長大了,卻把荷葉剪下送給別人的孩子治瘡的事。
作者先由玄武湖那一望無叢橡際的田田蓮葉勾起了對祖母的回憶。
「我」看到田田蓮葉生出了「許多感動」,就「急急忙忙地尋找著合適的句子」想表達自己此時的`心情,而在古人歌詠荷花的那些斑駁陸離的句子里,「我」頭腦中浮出「祖母的臉,淡淡地笑著,把我的心照亮」。作者由景到人,觸景生情。
重點段落:
課文的第5至第7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主要講祖母把自己喜愛的荷葉剪下來送給別人的孩子治瘡。看到孩子生了一頭的瘡,「祖母絲絲地吸著涼氣,好像要替那個小孩忍受痛苦」,祖母多麼善良!當她知道那女人是上門討荷葉給孩子做葯時,「她醒過神來,趕快拿一把剪刀寬鄭返,走到荷花缸邊,『咔』的一聲,剪下一枝最大的荷葉」。
「趕快」「『咔』的一聲」說明老太太沒有絲毫的猶豫,剪荷葉的速度很快,十分願意把自己喜愛的荷葉送給別人的孩子治瘡。以後,「每隔幾天,她就要慎飢給那個小孩兒剪一枝荷葉」 。當家裡的人覺得可惜看不到荷花時,老太太卻說「真是一物降一物,涼氣逼暑氣,荷葉派上了大用場,不開花也罷了」。
「 一物降一物」是說某種事物專門制服另一種事物,課文指荷葉對制服暑氣很有作用。「不開花也罷了」,「罷了」是「算了」的意思。這部分內容,表現了祖母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而這正是「我」懷念祖母的根本原因。
㈢ 荷花課文原文、賞析
原文:
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出處:三年級部編《荷花》。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寫去公園看荷花。
第二、三自然段描寫荷花生長的各種優美的姿態。
第四、五自然段分別寫自己觀慎搜荷花時的想像和感受。
課文語言朴實簡潔,想像豐富,富於感染力,是這篇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寬神歷。
課文中以「我」被一陣荷花的清香吸引,作為鋪墊,引入課文重點描述部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色彩鮮麗、形態各異,看似一大幅活的畫。接著作者展開想像,把自己比作池塘中的一朵荷瞎帶花,想像中的情節描寫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真的把一池荷花繪成了一幅活靈活現的荷花圖。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感染了讀者,讓人們不僅看到了浮現在眼前的一池美麗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