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荷花後期
『壹』 五六十年代後期對《荷塘月色》評論的高水準文章
帶著淡淡的憂愁走出家門,趁月色出來散心,順著幽靜的小路一路走來,自然而然地來到了日日經過的荷塘邊,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樣的美,比之白天又別有一番風致.荷葉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見荷葉隨風起舞時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點綴其間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讓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態各異的:「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用上「裊娜、羞澀」二詞,在作者的眼裡荷花儼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細致的工筆和絕妙的比喻,對荷葉的形神、荷花的資質進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繪,荷花、荷葉的優美形象似已展現眼前.
這還不是最美的,一縷「微風」讓這副極美的荷花圖動了起來:「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霎時,荷香如歌,似有若無,花葉顫動,流波溢彩,葉、花、形、色、味渾然一體.人也在微風中全身心地沉醉在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這似乎還不夠極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葉下的流水被密密的葉子遮住了,不能看見,而葉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卻在 「靜靜地瀉」著,一個「瀉」字,化靜為動,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動感;「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一個「浮」字又突出了霧的輕飄朦朧.葉子和花在薄霧籠罩下,迷迷濛蒙,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如夢似幻.月色迷濛柔和、薄霧輕籠飄浮,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滿月而有淡淡的雲霧,給人的感覺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時的心境,卻是恰到好處.作者在這里無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悅.「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畫在荷葉上.」 楊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葉上,作者偏偏用了一個「畫」,彷彿是一位繪畫高手在潑墨揮毫,精心描繪一般,使投在荷葉上的影子貼切自然、美麗逼真,富有情趣. 「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間的光和影猶如和諧的旋律,荷香縷縷,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細膩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這美麗的景色可以讓作者忘記自己的憂愁了吧?但是「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都沒有.」作者還是無法擺脫那一縷愁緒,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悅相互交織,給優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朧的輕紗,清幽淡雅、安謐柔和、朦朧和諧,荷塘與月色融為了一體!
讀著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彷彿在那幽徑上走著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綠的荷葉,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濛、薄霧繚繞的荷塘便又展現在眼前.
一 以真言寫真景
《荷塘月色》描寫了哪些景物呢?文題標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歷代詩文中寫荷塘的不少,寫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絕對區別於其他的「荷塘」、「月色」.這里的荷塘不會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為作品鮮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動真實地再現了特定環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發的真摯感情才有可靠的寄託,才讓讀者感到真實親切.
先看對荷葉的描寫:「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們拋開特定的環境,用「青翠的玉盤」來比喻荷葉行嗎?當然行,而且表現力還相當強.這樣的描寫既繪出了荷葉的色,又表現了荷葉的質,還狀摹了荷葉的形.然而這種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細雨中,絕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難辨質,月色中所見的荷葉,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態,與裙十分相似.
寫荷花,原文連用了三個比喻:「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荷花嬌艷華貴,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詩人楊成里的《蓮花》詩中就有「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的句子.朦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剛出浴的,朦朧之感恰當好處.相反,若不是在朦朧的月色中,而將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幾分牽強.
文章這樣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種斷斷續續,似有似無的感覺絕不會產生於書聲琅琅的清晨,也不會產生於陽光刺目的中午,只能產生於「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的寂靜的月夜.我們再看另一個寫花香的句子:「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清香,香氣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紫藤蘿瀑布》)這是燦爛陽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兒正「在和陽光互相挑逗」著,滿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氣也是淡紫色的」這樣的感覺顯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寫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寫月,這也是被歷代文人所稱道的表現技法.「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倩影,卻又象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這里的黑影參差且斑駁,給人一種搖盪起伏的去感.為什麼?就因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風過處……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這波痕上面,當然更顯參差和斑駁.也正因為荷塘處於這種動態,楊柳的倩影才象「畫」而不是「印」在荷葉上.也正因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與影才現出一條條五線譜似的曲線,讓人聯想到「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壇許多作家為了寫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實感,但文章寫出來,又往往給人矯揉造作之嫌.這其中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而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缺乏精深的語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穩,真情盡失的遺恨.《荷塘月色》一文則能以准確貼切的語言,抒發出作者因置身於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悅」,以及社會帶來的又終究難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溫馨的,這樣的景色當然能給人以喜悅.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過寫景的詞語便不難體察作者當時喜悅的心情.葉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裊娜」地開著,「羞澀」地打著朵兒;花香似「歌聲」,光與影如「名曲」.這些詞語哪個不飽含喜悅色彩?但這種喜悅畢竟是「淡淡的」,沒有激動和狂喜.上節提到的刪去的「剛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於特定的環境外,也與「淡淡的喜悅」這一特定的情感不諧.試想,面前立一群「剛出水的美人」,表現出的喜悅還能是「淡淡的」嗎?
在整個寫景過程中一直充溢著這種「淡淡的喜悅」,但原文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後還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僅此一句,就足以攪擾了溫馨的美景,破壞了喜悅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帶給人的只有恐怖,沒有喜悅,就連那「淡淡的哀愁」也不會由此產生,更不會生出「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聯想.
盡管身處良辰美景,到底無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個人在蒼茫的月光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語中置一「覺」字,文章便增添了無窮意味;少這一字,則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悅,沒了哀愁.還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中的兩個「一定」,更能表現出作者內心深處難言的苦衷.
在對美景的描寫過程中應該盡是喜悅了吧?也不盡然.看這句:「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的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寫路燈,盡選消極的詞語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緩,語調低沉,讀者從字里行間似乎能聽到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息聲.同是寫燈,《我的空中樓閣》是這樣的語言:「山下的燈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燈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煙,淡如霧,山也虛無,樹也縹緲.」句式整齊,節奏明快,在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著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悅.以上兩段描寫,詞語當然不能互換,就連句式也絕不能互調.
解析 [編輯本段]《荷塘月色》寫於1927年7月.此時,正值「四·一二」運動蔣介石背叛革命之時.曾參加過「五四」運動的愛國知識分子朱自清,面對這一黑暗現實,他悲憤、不滿而又陷入對現實無法理解的苦悶與彷徨之中.懷著這種孤獨苦悶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寫下了《荷塘月色》這篇文章.
《荷塘月色》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對「荷塘月色」的細膩描繪,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 而又不能的復雜的思想感情,為我們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
作者簡介 [編輯本段]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現代著名作家、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海州(今連雲港市),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朱自清祖父朱則余,號菊坡,本姓余,因承繼朱氏,遂改姓.為人謹慎,清光緒年間在江蘇海州任承審官10多年.父親名鴻鈞,字小坡,娶妻周氏,是個讀書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朱鴻鈞由海州赴揚州府屬邵伯鎮上任.兩年後,全家遷移揚州城,從此定居揚州.朱自清妻子名叫陳竹隱.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學. 朱自清在揚州生活了13年, 在這里度過了他的童年時期和少年時期.對古城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復雜的.大概是生活過於單調,所以他後來曾說,兒時的記憶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驚程度!」但是,在漫長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兒時畢竟是首發的"驛站". 揚州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風物宜人,曾使多少詩人如李白、杜甫、蘇東坡、歐陽修等流連於此,尋幽探勝,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瑰麗詩章.揚州也是一個英雄的歷史城,在抵禦異族侵略的歷史上,曾譜寫下無數輝煌的篇章,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綺麗風光和濃郁的崇尚文化的風氣,於無形中陶冶著少年朱自清的性情,養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嚮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揚州美麗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潤他的心靈,哺育他的感情,豐富他的想像力,使他的情懷永遠充溢著詩情和畫意.揚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對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又是深遠的. 1916年中學畢業後,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2月寫的《睡罷,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詩處女作.他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參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響走上文學道路.毛澤東曾贊揚過朱自清的骨氣,說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 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在江蘇、浙江一帶教中學,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創辦《詩》月刊,是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他是早期文學研究會會員.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這時還寫過《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優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則以散文為主.1927年寫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學英國,漫遊歐洲,回國後寫成《歐游雜記》.1932年9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南遷至昆明,任西南聯大教授,講授《宋詩》、《文辭研究》等課程.這一時期曾寫過散文《語義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簽名.抗議當局任意逮捕群眾. 朱自清晚年身患嚴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僅夠買3袋麵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夠,更無錢治病.當時,國民黨勾結美國,發動內戰,美國又執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吳晗請朱自清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美援麵粉》的宣言書上簽字,他毅然簽了名並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捨.」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貧困交加,在北京逝世.臨終前,他囑咐夫人:「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麵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中國人的骨氣. 朱自清病逝後,安葬在香山附近的萬安公墓,墓碑上鐫刻著「清華大學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1990年,其夫人陳竹隱去世,與先生合葬在一起.
朱自清走上文學道路,最初以詩出名,發表過長詩《毀滅》和一些短詩,收入《雪朝》和《蹤跡》.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起,致力於散文創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你我》、《倫敦雜記》和雜文集《標准與尺度》、《論雅俗共賞》等.他的散文,有寫景文、旅行記、抒情文和雜文隨筆諸類.先以縝密流麗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寫景美文,顯示了白話文學的實績;繼以《背影》、《兒女》、《給亡婦》等至情之作,樹立了文質並茂、自然親切的「談話風」散文的一種典範;最後以談言微中、理趣盎然的雜感文,實現了詩人、學者、鬥士的統一.他對建設平易、抒情、本色的現代語體散文作出了貢獻. 作為學者,朱自清在詩歌理論、古典文學、新文學史和語文教育諸方面研究上都有實績.論著有《新詩雜話》、《詩言志辨》、《經典常談》、《國文教學》(與葉聖陶合著)和講義《中國新文學研究綱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江蘇教育出版社). 朱自清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二百多萬言.遺著編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詩文選集》等.
『貳』 荷花有什麼寓意,象徵意義
寓意:
1、由於「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連」諧音,中華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即蓮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以荷花的高潔象徵和平事業、和諧世界的高潔。
弘揚中華「和」文化,對於我們促進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構建和諧社會的事業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
2、中國自古熱愛蓮花,作為中華本土宗教的道教,蓮花自然是道教的象徵之一。
3、荷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佛教認為荷花從淤泥中長出,不被淤泥污染,又非常香潔,表喻佛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
(2)白荷花後期擴展閱讀
高尚品格,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荷花》
著名作家葉聖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葉聖陶專集》。
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艷、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叄』 香水白荷花養植方法
說到荷花,想必很多人都喜歡它清雅高潔,喜歡它「出淤泥而不回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答姿態,那麼要如何去種植?養護好香水白荷花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探討一下吧!
香水白荷花屬於長日照植物,需要充足的陽光,每天光照五小時以上最好,光照的時間越長越好,不宜在室內栽培,日照不足會影響開花。
香水白荷花屬水生植物,喜歡濕潤,害怕乾燥。它喜歡相對平靜的水域,水生一般不要超過1.5米,水太深只會出現少數浮萍,挺出水面的立葉少便不能開花;它不喜歡風浪較大的流水,所以栽培中多見於淺水、湖泊、沼澤地、池塘地區,池塘種植荷花水生0.3米~1.2米最好。
如果是盆栽養的話,需要較大的水缸,注意生長期間不能缺水,也不耐陰,土質一富含有機質的黏土為宜,比如無污染的田園土、稻田土、河泥等。有些盆栽荷花每年還需要翻一次盆,比如碗蓮,每年翻一次盆才能保證它的生長和開花量哦。
香水白荷花生長旺盛時期,需要施肥,採取薄肥勤施,或者半月施肥一次,選擇的肥料有采法特復合肥、尿素、緩釋肥等。
荷花在春天開始繁殖,一般靠長分株,繁殖期間,水位應在20厘米~40厘米。當然荷花也可以播種繁殖,它的蓮子的壽命超級長,上千年的蓮子都能發芽的。
方法/步驟
『肆』 白蓮花的生長過程
蓮,又稱荷、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華等,溪客、玉環是其雅稱,未開的花蕾稱菡萏,已開的花朵稱鞭蕖,睡蓮科,屬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莖稱藕,能食用,葉入葯,蓮子為上乘補品,花可供觀賞。乃我國十大名花之一。A。多數品種的大量繁殖1.分株繁殖是睡蓮的主要繁殖方法,於每年春季3至4 月份,芽剛剛萌動時將根莖掘起,用利刀分成幾塊。保證根莖上帶有兩個以上充實的芽眼,栽入池內或缸內的河泥中。 2.播種繁殖將黑色橢圓形飽滿的種子放在清水中密封儲藏,直至第二年春天播種前取出。浸入25℃至30℃的水中催芽,每天換水,兩周後即可發芽。待幼苗長至3至4厘米時,即可種植於池中,保證足夠的水深。 栽培管理 1.盆栽每年春分前後,在花盆底部放入腐熟的豆餅或骨粉、蹄片等肥料,上面放入30厘米以上肥沃河泥。然後將帶有芽眼的根栽入河泥中,覆土沒過頂芽,然後在盆中或缸中加水。高溫季節及時換水,以免藻類的產生而影響其美觀。 2.池栽於早春將水放凈,施入基肥後添入新塘泥,灌入充足的水栽植。冬季灌水深度保持1.1米以上,可使根莖安全越冬。 據《中國荷花品種圖志》的描述,碗蓮是指在口徑26厘米以內的花盆中能正常開花,同時必須具備以下三項指標:平均花直徑不超過12厘米,立葉平均高度不超過33厘米,立葉葉片的平均直徑不超過24厘米。 碗蓮是以藕身做種藕栽培的,在一個生長周期要經過萌芽、展葉、開花、結實、長藕和休眠等過程。從種藕萌發開始至立夏、小滿期間為萌芽出土階段。春分以後,當氣溫升到10攝氏度以上時,種藕上的藕芽開始萌動,清明以後,氣溫達15攝氏度以上時,開始長出浮時,並抽生藕鞭;當氣溫達20攝氏度以上時,主鞭抽生立葉,並已有較強的根系,吸肥能力增強。 從立葉長出到出現後為旺盛生長階段。6月下旬,進入梅雨季節,雨水較多,濕度大,氣溫高,最適宜於藕的生長,此時即進入旺盛生長期。以後,大約每隔5—7天長出一片立葉,而且一片高於一片;主鞭、側鞭也很快生長,同時新的側鞭不斷出生,並現蕾開花。此階段要嚴防大風侵襲,避免折葉傷根。 1、栽培容器 現在許多碗蓮品種種植株仍嫌高大,因而僅有少數品種可種植於市場出售的菜碗、湯碗之中。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專供種植碗蓮的花盆,而常見的素燒花盆(即泥盆、瓦盆)易滲水,所以不宜作為碗蓮栽培容器。釉盆、瓷盆、紫砂盆,不易滲水,可選作碗蓮栽培用盆。但這類盆一般都留有底洞,選用時可用水泥和砂堵死,或用橡膠墊片堵塞。花盆的形狀、色彩要與碗蓮相協調,使之渾然一體。可選用方形、圓形盆。花盆的口徑在20厘米左右,深為15厘米左右。初種碗蓮者可適當放大些,這樣易於開花。 2、栽培場地每天接受7—8小時的光照,能促進其花蕾多,開花不斷。碗蓮最忌在陰處養護,更不能像室內觀葉植物一樣,放在室內培養。光線不足,荷葉徒長減綠,不能孕蕾。在院落中栽培碗蓮,花盆一定要放在光照充足或南向陽台的外沿上。開花季節,需要放入室內觀賞的,可採取早進晚出,或晚進早出,每天仍應保持一定光照。碗蓮需要有較充足的光照,但也忌雨後暴晴。另外,碗蓮系水生花卉,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但又怕大水浸沉葉片,故場地應取水、排水方便。碗蓮懼大風,場地因盡量選擇背風處。 3、栽培土壤 碗蓮要求含腐殖質較豐富的塘泥或稻田泥作栽培土,切忌用工業污染土。黃泥粘度大,使用量要適當,過粘會影響藕鞭的伸長和藕的膨大;沙質土疏鬆,粘性不夠,容易遭風害而折損,有礙於根系的生長,一般以黃泥、沙質土按7:3的比例混合使用為宜。如無沙質土,可加黃沙,但比例要略小些。城市郊區,可直接選用蔬菜地的園土;城市中還可用春季盆花換盆的宿土加一半的黃泥作栽培土。每盆用20克左右的腐熟干雞糞或其他肥料,與盆土充分拌勻作基肥,揀去其中的雜質和石礫,清除土中的小蟲和蚯蚓,然後放入盆中。土層一般佔全盆容積的3/5左右。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趙家榮試驗表明,用干塘泥100份,豆餅水2份,草木灰水6份,豬、牛蹄水2份,爛頭發水2份,骨粉1份的配方種植碗蓮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栽培溫度 碗蓮是喜溫植物,對溫度要求較嚴,一般8-10攝氏度開始萌芽,14攝氏度藕便開始生長。早期播種時,也要求溫度 15攝氏度以上,否則幼苗生長緩慢造成爛苗下游地區,4月中旬以前一般不採用露地播種育苗,主要是因為溫度達不到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需要。隨著溫度升高,持續烈日高溫(40攝氏度以上),也不利於碗蓮的生長發育。22—35攝氏度是碗蓮生長發育的最適宜溫度。18—21攝氏度時,開始抽生立葉,開花則需要22攝氏度以上,25攝氏度生長新藕,這時需要日溫較同,夜溫稍低的氣候。大多數栽培種在立秋前後氣溫下降時轉入長藕階段,
『伍』 怎麼將荷花照片後期成國畫風格
一般製作方法是:
1、打開荷花照片,復制背景圖層。
2、圖像--調整--去色,圖像--調整--色階。增回加圖片黑白對比答度。
3、ctrl+I反相,濾鏡--模糊--高斯模糊。
4、濾鏡--畫筆描邊--噴濺。OK!
『陸』 如何種荷花
很多花友都喜歡夏季的水生植物,特別是荷花(詳情介紹),非常有特色。於是花回友們想到了用答蓮子來種荷花的方法,那麼蓮子是真的可以種出荷花嗎?成活率有多高呢?應該如何操作呢?
荷花(詳情介紹)
在四月中旬的時候,挑選籽粒飽滿,無傷含芽的蓮子(市場上賣一種已揀去芽心的蓮子,不能用),放在溫水中浸泡,三四天後即可出芽。此時選一個口徑30厘米以上的花盆,把底部的漏水孔堵死,盆底上鋪七八片馬掌片和一些雞鴨毛當做底肥,蓋上半尺左右厚的稻田土或種花的老土,再把發芽的蓮子栽上,讓芽露出土面,灌上距土面半尺左右高的清水,待蓮子長出兩三片葉子後,可再增加水面的高度。蓮子種好後,要將盆放在背風向陽的地方。芽葉長出後,若氣溫較高,中午可在盆上蓋上竹簾之類的遮擋物,以避烈日。若長出的葉子色淺且薄,可六七月間往泥中塞入適量豆餅或麻醬渣。
照上述方法,蓮子當年即可開花。待「霜降」過後,將荷花殘花剪去,移入較涼(勿結冰)的室內過冬,只要不斷水保持土壤濕度,來年移出室外(四月中旬)灌水施肥,還可以生芽、長芽,再次爭芳吐艷。
『柒』 sony hx400在拍白色荷花完全不銳利,有什麼方法彌補
hx400是個1/2.3英寸底的長焦機,肯定成像沒那麼扎實,而且通常長焦端畫質表現都還有再差回一點。這機器長答焦端最大光圈已經是F6.3了,你倒是還可以再收一點,不過作用也不會多麼明顯,不換機器的話,就後期處理增加點銳度吧。
『捌』 lightroom怎麼後期黑白色背景荷花
在修改照片模式,你可以用塗抹畫筆工具把想變成黑白的背景部分塗抹上,然後在彈出的菜單里把這部分的飽和度調成零就可以了。當然你也可以調整成不同的飽和度值,可以看看效果是不是更好。
『玖』 白荷花和紅荷花的區別白荷花老了是不是就變成紅河花了
白荷花是白荷花,紅荷花是紅荷花,白荷花不是紅荷花,紅荷花也不是白荷花,白荷花不能變成紅荷花,紅荷花也不能變成白荷花。。
還有,荷和蓮
「江南可采蓮,蓮葉荷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讀到這首家喻戶曉的民歌之際,不禁為炎炎夏日帶來一股清涼襲人,無憂自在的感覺,其實我們在白河、官田及植物園的蓮池間,也不難看見類似的景緻。
即使是生活現代的人們,對於荷花也並不陌生,然而在許多場合中,我多次被問及:「蓮花和荷花有何不同?」這樣的問題,筆者也只能回答:「蓮花」和「荷花」指的都是同一種植物,在「植物志」所用的中文命名則標為「蓮(荷、荷花)」。
然而至今仍有許多人旁徨於「荷」與「蓮」的名稱定位,或將睡蓮喚作「蓮花」,像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因此本文的撰作,便著意於□清這些問題,期望讓「蓮」「荷」之辨,不再成為植物愛好者的困擾。
荷花的學名為Nelumbo nucifera Gaertn.,屬於蓮科(Nelumbonaceae)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泥土中橫走的地下莖,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蓮藕,地下莖的形態有兩種:生長前期的地下莖較為纖細,生長後期的地下莖則變成儲存粗大的形態。葉盾形,葉柄位於葉片的中央。葉在生長初期是漂浮在水面上,成熟期則挺出水面生長。粉紅色的花瓣是最常見的,其它還有紅、白等顏色。花朵中央倒圓錐形的部位是花托,一般稱為蓮篷。蓮子是果實和種子的總稱,植物學上稱為小堅果(nutlet),呈橢圓形,位於花托上凹入的地方。蓮子去殼之後即種子,種皮較薄,帶棕色,我們所吃的「蓮子」是已經除去種皮和胚的「子葉」,顏色呈白色,這是荷花大致的形態特徵。
荷花自古就有許多不同的名稱,例如:荷華、蓮花、荷、芙渠(蕖)、芙蓉等,在我國的文獻中很早就有記載,例如:《詩經·鄭風》:「山有扶蘇,隰有荷華。」意思是說在潮濕的水裡生長了荷花這種植物。《詩經·陳風》:「彼澤之陂,有蒲與荷。」「彼澤之陂,有蒲與□。」「彼澤之陂,有蒲菡萏。」這三段句子都指出堤岸邊的水澤中,生長了一些植物,從文句中看起來有四種植物,其實只有兩種,句中的「荷」、「□」、「菡萏」指的也都是「荷花」這種植物。
然而古人的「荷」與「蓮」則是指其不同的部位,東漢鄭玄的《毛詩鄭箋》:「芙蕖之莖曰荷。」意思是說芙蕖的莖稱作荷,明朝毛晉註解的《陸氏詩疏廣要》:「荷以何(ㄏㄜ\)物為義,故通於負荷之字。」認為荷有負荷的意思,可以把葉支撐起來。明朝李時珍在他的《本草綱目》中也有相同的看法:「爾雅以荷為根名,韓氏以荷為葉名,陸璣以荷為莖名,按莖乃負葉者也,有負荷之義,當從陸說。」古人在這里並沒有把莖和葉柄分清楚,這里所稱的莖應該是荷花的葉柄才對。不過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則有不同的見解:「荷,扶渠葉。」他認為荷是指荷花的葉子,使得荷所指的部位出現了第二種說法。
對於「蓮」的說法則相當一致,都是指它的「果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蓮篷(花托)這個部位,例如:《爾雅·釋草》:「荷,芙渠;其莖茄,其葉□,其本□,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意思是說荷花就是芙渠,它的莖稱作「茄」,葉稱作「□」,根稱作「□」,花稱作「菡萏」,果實稱作「蓮」,根稱作「藕」,種子稱作「的」,種子的中心稱作「薏」。這里的□和藕都是指根部,其實應是地下莖,而□是地下莖生長的前期,較為纖細;藕則為地下莖生長的後期,在□的前端明顯膨大變粗的部位。三國時代吳國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也說:「荷,芙蕖;江東呼荷,其莖茄,其葉□,其花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蕖,其實蓮。」陸璣和《爾雅》所稱的蓮都是指荷花的果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陸璣把荷花的花苞叫作「菡萏」,盛開的稱作「芙蕖」,也指出江東地區(即長江下游一帶)把芙蕖稱作荷,晉代郭璞註解的《爾雅》也說:「荷,芙渠,別名芙蓉,江東呼荷。」宋朝邢□的《爾雅》註疏則說:「芙渠總名也,別名芙蓉,江東呼荷,菡萏蓮華也,的蓮實也。今江東人呼荷為芙蓉,北方人便以藕為荷,蜀人以藕為茄,………此皆名相錯,習俗傳誤,失其正體者也。」
綜合以上古籍所載的訊息,我們得知:荷和蓮最早是分別指稱植物的不同部位,不過日久之後,便形混淆了,現在以「荷」跟「蓮」稱呼整個植株,已成現代約定俗成的習慣了。
總之:人類欣賞荷花、利用荷花、甚至栽植荷花,在歷史上行之久遠,且隨著當時人們的生活與荷花密切程度的不同,而在命名上有繁簡的差別。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對荷花有充分的利用,從葉、葉柄、地下莖(蓮藕)、蓮篷、花、種子甚至雄蕊的花絲等每一個部位,有些可以食用、有些用於醫葯、包裝或是做為觀賞等之用,顯示出荷花各個部位的實用性,因此命名頗細密。
談到荷花,我們自然會聯想起文學及繪畫上的荷。正因為「取物比德」的文學傳統下,荷花「中空外直,不蔓不枝」、「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形態特性,也使其成為中國文人首愛的花卉。劉宋山水詩人謝靈運便說到「雖備物之偕美,獨扶渠之花鮮」及宋代理學大家周敦頤《愛蓮說》所雲便是最有名的例子。
末了,談蓮說荷之後,建議大家何不趁著褥暑炎夏,臨池賞荷,或來一盅清涼的蓮藕湯或蓮子羹,以解燠熱,相信您會有個浪漫養生又有深度的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