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玉海棠

蘭花玉海棠

發布時間: 2021-02-08 14:41:37

蘭花春劍有那些種類

比如瓣型,有荷瓣、梅瓣和水仙瓣等。次之有奇花,如牡丹型、菊型和三星等內。再之如色花,有容全素、紅素和黃素等。最後還有藝草,可分的太多了。給你推薦幾個品種,桃源三結義(三星)、天府荷(荷瓣)、皇梅(梅瓣)玉海棠(梅瓣)、玉露(素心),這些都是不錯的好花,價格上也較前幾年降了不少。春劍是川蘭,貴州雲南湖南也有產,以四川產的品種居多。以前養過春劍的銀桿素和一個復色水仙,現在以春蕙和建蘭為主。

⑵ 中國蘭花名品

國蘭名品太多了,列舉不完,這里給寫幾種。
春蘭:翠蓋荷、大富貴、宋梅、龍字、萬字、汪內字。。容。。。
蕙蘭:程梅、關頂、老極品、大一品、解佩梅、慶華梅、鄭孝荷、盪字。。。。。
建蘭:蓋梅、君荷、瀏陽荷、紅月、大鳳素、綠光登、黃光登、中華水仙。。。。
墨蘭:白墨、企黑、十八嬌、一品荷、閩南大梅、閩西紅梅、妙蓮、茶城榜荷。。。。
春劍:天府荷、雨露、大紅荷、邛州紅荷、翠玉、玉海棠、中華紅梅、白玉仙子、仙桃。。。。
蓮瓣:粉荷、板園紅荷、荷之冠、滇荷、盪山荷、白雪公主、大雪素、滇梅、永懷素、素冠荷鼎、。。。。。

⑶ 滿漢全席共多少道菜最經典的是那幾道菜

滿漢全席上菜一般起碼一百零八種,分三天吃完。滿漢全席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烹飪技藝精湛,富有地方特色。突出滿族菜點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鍋幾乎是不可缺少的菜點;同時又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熘、燒等兼備第一道席網油魚卷 燕窩四字 抓炒魚片 三鮮瑤柱 芙蓉大蝦 龍井竹蓀 桂花干貝
金錢吐絲 鳳凰展翅 炸雞葫蘆 桃仁雞丁 鴨絲掐菜 肉末燒餅 龍鳳柔情
雞沾口蘑 咖喱菜花 鳳凰趴窩 宮保兔肉 熊貓品竹 御扇豆黃 熗玉龍片
糖醋魚卷 金魚鴨掌 琉璃珠璣 金糕 栗子糕 芝麻卷 仿膳餑餑
酥卷佛手 油燜鮮蘑 蓮子膳粥 麻辣牛肉 金絲燒麥 鳳尾群翅第二道席太極發財燕 雪月羊肉 炸春卷 如意卷 金糕卷 蘭花豆乾 蘿卜桂魚
鳳穿金衣 雲河段霄 翠玉豆糕 四喜餃 綉球全魚 秋菊傲霜 龍銜海棠
滑溜鵪鶉 侉燉羊肉 玉掌獻壽 炒榛子醬 發菜黃花 熊貓蟹肉 清炸鵪鶉
雙色豆糕 烤羊腿 龍井金魚 琥珀鴿蛋 二龍戲珠 炒黃瓜醬 雨後春筍
如意竹蓀 檀扇鴨掌 鯉躍龍門 熗黃瓜衣 菊花裡脊 八寶膳粥第三道席母子相會 豌豆黃 小豆糕 棗泥糕 紅燒魚唇 金魚角 鳳凰魚肚
宮廷排翅 玉兔白菜 冰花雪蓮 松鶴延年 香露蘋果 荷花酥 金錢魚肚
明珠豆腐 芙蓉魚骨 百子冬瓜 翡翠玉扇 仙鶴鮑魚 薏米膳繼 蓮子糕
日月生輝 荷包蟹肉 薑汁扁豆 佛手金卷 翠柳鳳絲 燕影金蔬 白銀如意
黃袍加身 葵花麻魚 五絲菜卷 佛手廣肚 白梨鳳脯 參婆千子第四道席杏仁豆腐 御龍火鍋 糖醋荷藕 羅漢大蝦 黑米膳粥 金屋藏嬌
翡翠銀耳 抓炒大蝦 喜鵲登枝 油攢大蝦 茸雞待哺 隨滑飛龍
雞油香菇 怪味雞片 鸚鵡萵筍 芝麻鍋炸 蕪爆鮮貝 雙色馬蹄糕
口蘑鹿肉 琵琶大蝦 長春羹 干煸牛肉絲 蝴蝶海參 鴛鴦酥盒
蕪爆山雞 燕尾桃花 麥穗蝦卷 三鮮鴨舌 金銀鴿肉 紅燒鹿筋
芙蓉鹿尾 百壽桃 蓮花捲 三色糕第五道席玉板翠帶 珍珠雪耳 清炒鱔絲 萬年長青 金雞獨立 豢蝶大蝦
鳳戲牡丹 荷塘蓮香 一品官燕 芸豆金魚 豆沙糕 酥頁層層
金蟾拜月 奶油菠蘿凍 花籃白菜 桂花海蜇 鮑王鬧府 鳳凰出世
綉球蛋糕 雲片鴿蛋 燒瓤菜花 龍鳳雙錘 雞絲湯面 紅燒魚骨
鳳脯珍珠 干燒冬筍 鴛鴦哺乳 百鳥還巢 卧龍戲珠 如意烏龍
金獅綉球 豆沙涼糕 鳳眼秋波 紅豆膳粥第六道席棠花吐蕊 群蝦戲荷 炒豌豆醬 金鑲玉板 梅竹山石 芙蓉魚角
懷胎桂魚 雪裡藏珍 抓炒裡脊 叉燒豬肉 松樹猴頭 象眼鴿蛋
清蒸鵪鶉 龍鳳呈祥 金錢香菇 香爆螺盞 鴛鴦魚棗 桔子盞
藕絲羹 沙舟踏翠 芥末鴨膀 翡翠魚丁 桂花魚條 玉盞龍眼
棒渣膳粥 五絲洋粉 三絲駝峰 晶玉海棠 蜜汁山葯 拌銀耳
蛋撻 宮保鵪鶉 芙蓉糕 火煉金身

⑷ 春劍蘭花萬事達品種介紹

春劍屬於蘭科、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為它春季開花,並且葉粗而厚,葉端尖 銳,挺拔玉立,猶如豎起之利劍,因此這種蘭花得名「春劍」。春劍是國蘭的種類之一,自古就在西南廣袤的林野里繁衍生息,其主要分布在四川、雲南、貴州 的山區嶺谷地帶。其中四川是春劍的主產區,不僅產量最多,而且品質最優,是 公認的春劍故鄉。目前,在我國的華北、華東、華中、東南、西南大部分地區, 都可以進行人工栽培。

春劍蘭花的品種有:

⑴梅瓣花

『碧玉銜月』『玉海棠』『雙青梅』『鷹嘴梅』『翠玉冠』『西江月』『玉心梅』『五彩奇梅』『紅鸚鵡』『天府神梅』等。

⑵荷瓣花

『脂痕』『綠丹荷』『富貴紅』『聚義堂』『佛珠』『榮荷』『裝臉俠』『彩桃』『天府荷』等。

⑶奇蝶花

『中華奇珍』『霓裳曲』『帝王冠』『子龍歸』『觀音坐禪』『喜蝶』『錦華蝶』『四喜奇蝶』『梅肩蝶』『白彩肩蝶』『閤府蝶』『吻蝶』『飛天女』『芳菲蝶』『鳳尾蝶』『蝶戀花』『五彩蝶』『鸚鵡蝶』『紅蝴蝶』『虎耳蝶』『紅金獅蝶』『朝天葵』『五彩麒麟』『中華巨龍』『火炬』等。

⑷素心名品

『黃蛾』『晶珺』『公玉素』『玉龍雪』『雲嶺素』『雲縝』『一品黃』等。

⑸其他

矮種有『神劍』『和尚』;線藝有『春劍虎斑』;水晶藝有『冰心晶龍』;圖畫斑藝有『綠嘴畫花』等。

土壤

土壤的選擇上要注意肥度和硬度的把控,肥度不能過高,土壤不能有板結等情況,首選比較疏鬆的土壤。

二、如何進行種植操作

1.清洗

春劍在進行栽培之前需要先用清水洗凈根部和葉部,並且去除一些已經斷裂的根和一些發生病變的根和葉,只留下生長情況健康的根和葉,在處理完成之後用高錳酸鉀兌水對根部進行浸泡處理,處理時間控制在一刻鍾左右。

2.移植

種植到盆時需要注意先將春劍的根在盆中均勻分布,切記不能碰到花盆的壁,會影響根部的正常生長,先用手固定好春劍幼苗,可以將其稍微抬起,然後另一手向花盆中添加土壤和些許基質,填充完成後再用手沿著莖周圍將土壤拍結實,最後進行第一次澆水,一定要注意將土壤澆透,直到看到有水從花盆下部流出來。

三、種植完成後如何養護

種植完成後需要注意避免讓春劍直接處於太陽強烈直射下,光照適度即可,可以選擇在每天的早上或者傍晚幾個小時進行日照。其次當年種植的春劍最好不要過多施肥,到了第二年可以施少許(翠姆)氮肥,幫助幼苗健康生長。

⑸ 怎麼辨認蘭花的品種

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春劍、蓮瓣蘭的鑒別 贊贊贊1、春蘭 春蘭又稱山蘭、草蘭、撲地蘭、撲地娥、朵朵香。春蘭的主要特徵如下: 根:春蘭的根細長,呈長圓柱形,通常長20-40厘米、直徑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圍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漸細,通常無分枝。 莖:春蘭的假鱗莖較明顯,稍呈球形或橢圓形,較小,包藏於葉基與葉鞘內,成叢集生,高1-1.6厘米,直徑0.8-1.5厘米。 葉:春蘭的葉4-7枚,叢生,狹帶形,葉片長20-55厘米,寬0.6-1.7厘米。 葉姿多半立葉、半垂葉、垂葉,葉基有指環(離層)。葉薄革質,質地柔軟,綠色至深綠色。葉面較平展。花:春蘭2-3月開花,2月中旬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盛花期,3月中旬開始為末花期。花葶自假鱗莖基部鞘狀葉內側生出,園柱形,短於葉片,花梗直立,高約6-2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徑4-8厘米,多有香氣;花色變化較大,從淺黃綠色、綠色、黃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顏色,一般具雜色脈紋和斑點。春蘭花色中、東部以黃綠、嫩綠為多,大西南除黃綠、嫩綠外還有金黃、紫紅色的。春蘭是我國栽培歷史最久的蘭花之一,在眾多的古詩古畫中,都有對春蘭的描述和光輝形象。春蘭適應能力較強,分布地廣,近年的調查表明,春蘭廣泛分布四川、雲南、貴州、浙江等地的林緣、林中空地、灌叢草城、多石的濕潤山坡上。 在長期的栽培和選育中,人們已經從春蘭中選育出了許多珍、稀、奇特品種,現簡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種:宋梅、西神梅、萬字、逸品、集圓、天章梅、蔡梅、翠文、翠雲、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種:鄭孝荷、綠雲、翠蓋荷、環球荷鼎、高荷、張荷素、松廈素、月佩素、文團素、文艷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種:汪字、素月仙、西子、龍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極、奇峰等。 近年來又新發現許多具有觀賞價值的新品種,如天彭牡丹、錦綉中華、盛世牡丹、冠神等。 2、蕙蘭 又稱九華蘭、九節蘭、九子蘭。古人稱一莖九花為蕙,也稱蕙花而不稱蕙蘭。根:蕙蘭的根較粗短,長21-35厘米,直徑0.5-1厘米,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無分枝。 莖:假鱗莖不明顯,集生成叢,高1.4-1.8厘米,直徑0.8-1.3厘米,呈橢圓形。 葉:5-8枚叢生,長30-140厘米,甚至更長,寬0.6-1.3厘米,狹帶形,葉比春蘭長闊壯大,而且葉面粗糙,基部常對折,直立性強,葉上部微彎曲,薄革質,質地較堅硬;中脈明顯,半透明,向葉背面突出,平行脈也較明顯;葉邊緣具粗鋸齒,葉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內凹,橫切面呈「U」字形;葉尖端漸尖,中脈兩側對稱;葉柄痕不明顯;鞘狀葉薄革質,長7-15厘米;成苗的葉基逐漸張離,不呈抱合狀。葉不柔軟。副脈明顯。葉比春劍長得多。葉多半垂。花:花期4-5月,4月中旬為初期,4月下旬為盛花期,5月進入末花期;花梗粗長、直立,梗徑粗者1厘米,細者如線香,高挺,齊葉架或出葉架,一般高約35-80厘米。著花5-10多朵。花朵橙黃色,有深紫紅色的脈紋和斑點;花通常香氣濃郁。花色類似春蘭,而苞殼色澤比春蘭多,舌瓣發達,舌瓣上有綠絲絨苔,上綴許多紫紅色點塊,大多呈紫紅色,每朵花的小柄基部有一蘭膏,味甘醇,花開香味幽香。 蕙花分布較廣,秦嶺以北也有分布。比較耐寒、耐干、喜陽。各地所產蕙花其葉形、花質略有差異,以產地分為江浙蕙花、安徽西部和湖北蕙花、雲貴川內地蕙花和南方蕙花等。蕙花原產地海拔較高,因此引種難度較大。變異性較大。蕙蘭由於有較長的栽培歷史,已經被栽培的傳統品種也非常多,如:上海梅、老上海梅、老染字、關頂、程海、元字、潘綠、老極品、瑞梅、雀梅等。 3、建蘭 建蘭又稱四季蘭、夏蕙、夏蘭、秋蘭、秋蕙、駿河蘭、劍蕙等。 根:建蘭的根粗壯,長20-25厘米,直徑0.6-0.9厘米,具分枝。 莖:假鱗莖成叢集生,橢圓球形,微縱扁;高1-1.5厘米,直徑1.2-1.7厘米,蘆頭一般比春蘭大,比墨蘭小。 葉:葉2-6枚叢生,狹帶形,形似劍狀,葉面略帶光澤,長20-65厘米,寬1-2厘米;葉直立剛健,上部稍向外斜伸;薄革質,質地較硬;葉面平展,深綠色。 花:建蘭花期7-10月,通常分兩次開放,前後相隔約一個月;初花期早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開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為盛花期;如果第一次花遲開,則第二次花將晚至8月下旬初開;9月上旬盛開,9月中旬進入末花期。花瓣較寬,形似竹葉狀,花梗挺拔,常低於葉面,著花多,花箭1-2枚,著花3-9朵,甚至有更多者;開花時子房紐轉180度,有濃郁香氣放出;花中等大小,直徑約4.3-6.2厘米;花色變化較大,常呈黃綠色,有紫色、紫紅色的脈紋和斑點。 建蘭產地較廣,我國北緯30度以南的山林間皆有,建蘭主要分布於台灣、福建、浙江等地。一般群生於海拔300-400米的混交林中。由於產地廣,加之栽培歷史悠久,各地所產的建蘭其株形各不相同。有人將其分為眾多系列。如:駿河系、玉真系、雄蘭系、雌蘭系、玉枕系、素心系等。建蘭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傳統名品多,近年來還有許多新品種在不斷地被發現。總的來說建蘭可以分為彩心和素心兩大類,常見名品有:銀邊大貢、十八學士、仰天笑、金絲馬尾、寶島仙女等。 4、寒蘭 根:寒蘭的根較細,長20-30厘米,直徑0.4-0.6厘米。具分枝。 莖:假鱗莖成叢集生,高2-4厘米,直徑1.2-2厘米,長橢圓形或狹卵球形,包藏於葉基之內。 葉:寒蘭的株型與建蘭十分相似,但葉片較細,尤以基部為甚,葉姿瀟灑,顯得幽雅高尚。葉3-7枚叢生,帶形,薄革質,深綠色,有或無光澤;葉片長40-80厘米,寬0.9-3.5厘米,葉面平展,上部披指下垂;中脈明顯,向背面突出;全緣或先端具有細齒,葉先端漸尖,中脈兩側對稱;葉柄痕明顯;鞘狀葉薄革質,長10-12厘米。 花:花葶直立,與葉等高或高出葉面,花疏生,有花10餘朵,花朵較大。寒蘭花葶由假鱗莖基部鞘狀葉內側生出,長25-60-(80)厘米,圓柱形,直立;被鞘5-8枚,長5-7厘米,膜質,半透明,貼抱花葶,瓣與萼片都較狹細,清秀可愛,花色豐富,有黃綠、紫紅、深紫等色,一般具有雜色脈紋與斑點。花期10~12月,凌霜冒寒吐芳,實為可貴,因此有「寒蘭」之名。花香濃郁持久。 寒蘭花期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通常集中在10月-11月開花,但也有7月和1月開花者,甚至還有4-5月開花的,故近年來人們認為,寒蘭應有春寒蘭、夏寒蘭、秋寒蘭等之分。 寒蘭主要分布於浙江、安徽、台灣、日本等地。有許多好品種,如:燦月、素豐、不老白、日向白龍等。 5、墨蘭 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人歲蘭。根:墨蘭的根粗壯而長。 莖:假鱗莖較大,橢圓形或者卵球形,集生成叢;直徑1.4-2.5厘米。 葉:墨蘭其葉片碩大而亮麗,葉3-5枚叢生;帶狀,全緣,近革質,暗綠色,有光澤,上部向外披散,下部有關節;長60-90厘米,寬2-4.2厘米。葉緣無鋸齒。花: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通常高出葉面,直立;有花7-20朵,中等大小,直徑4-5厘米,花色各式各樣,但多為紫褐色具深紫脈紋,花常具香氣;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狹橢圓形至披針形,花瓣比萼片短而寬,向前伸展,覆於蕊柱之上。花色多呈淡紫褐色,綴有深紫褐色條紋。花期自晚秋至翌年3月,具甜香味香氣。墨蘭生長於我國北緯26度以南的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江西、雲南、海南、四川和貴州南部等地,在我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經過若干代蘭花愛好者的精心培育和篩選,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精品和名品流傳於世,如:大屯麒麟、富貴名蘭、吉福龍梅和十八驕梅、彩龍等。 6、春劍根:根有叉。根比春蘭的根長而粗壯。莖:假鱗莖很小。蘭頭不明顯。葉:葉片直立性強,葉多直立或斜立。葉質象春蘭一樣細漓,副脈不明顯,葉邊緣細鋸齒。成苗每苗葉在4--8片葉。花:花莖直立,高2 0至30厘米。有花2至5朵,有時7朵,花型也比春蘭大,花苞片比子房連梗長;花直徑5 至6厘米,淺黃綠色,常呈半透明狀,有香味。 萼片長圓形披針狀,中萼片直立稍向前傾,側萼片左右斜向開展,花瓣較萼片為短,基部有三條紫紅色條斑,唇瓣端鈍、反卷。春劍葉姿挺拔蒼健,秀氣非凡,頗具風韻。 花色有紅、黃、白、綠、紫、黑及復色,春劍花色以淺黃綠、紫紅及復色居多。艷麗耀目,容貌窈窕,風韻高雅,香濃味純,常為養蘭人推崇首選。 最早春劍被作為蕙蘭的變種,後來又被定為一個獨立的種。春劍的分類:大分二類:彩心類和素心類。彩心類:青花春劍、紅花春劍、硃砂春劍、白花春劍、麻花春劍。素心類:統稱為春劍素,其中著名的有牙黃春劍素、玉版春劍素、白花春劍素、翠綠春劍素、馬邊春劍素、銀桿春劍素、玉桿春劍素、青桿春劍素、隆昌軟葉春劍素等。還有依產地而分類的如西山春劍、樂山春劍、馬邊春劍等。常見品種皇梅、玉海棠、西蜀道光、翠荷素、隆昌素。 7、蓮瓣蘭蓮瓣蘭亦稱小雪蘭根:根白色,粗壯,徑0.5-0.8厘米,長20-30厘米,有的可達50厘米以上,根尖部鈍圓。莖:假鱗莖較小,呈圓球形,假鱗球大多錯位分布。葉:蓮瓣蘭的葉寬的大都在0.5cm左右,葉長40~50cm者居多,葉面順滑,收腳緊,每葉的葉柄部剛勁有力。蓮瓣蘭葉片主脈兩側分別有一條側脈,側脈明亮,側脈邊緣呈暗綠色,在側脈與主脈之間,側脈與葉緣之間還有兩條次側脈,但用肉眼看不顯。蓮瓣蘭葉片潤而光亮。葉片葉質細膩,富彈性,鞘殼緊抱葉腳,株形緊湊。花:蓮瓣蘭一箭多花,一葶著花2-5朵,幽香,花色鮮麗,常見為藕色、粉、白、紅等花色多為麻白,幽香、長橢圓瓣形居多。

⑹ 玉海棠囗琴音樂叫什麼

菜譜 滿漢全席起興於清代,是集滿族與漢族菜點之精華而形成的歷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乾隆甲申年間李斗所著《揚州書舫錄》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是關於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 滿漢全席,分為六宴,均以清宮著名大宴命名。匯集滿漢眾多名饌,擇取時鮮海錯,搜尋山珍異獸。全席計有冷葷熱餚一百九十六品,點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計餚饌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萬壽餐具,配以銀器,富貴華麗,用餐環境古雅庄隆。席間專請名師奏古樂伴宴,沿典雅遺風,禮儀嚴謹莊重,承傳統美德,侍膳奉敬校宮廷之周,令客人留連忘返。全席食畢,可使您領略中華烹飪之博精,飲食文化之淵源,盡享萬物之靈之至尊。蒙古親藩宴 此宴是清朝皇帝為招待與皇室聯姻的蒙古親族所設的御宴。一般設宴天正大光明殿,由滿族一、二品大臣坐陪。歷代皇帝均重視此宴,每年循例舉行。而受宴的蒙古親族更視此宴為大福,對皇帝在宴中所例賞的食物十分珍惜。《清稗類鈔*蒙人宴會之帶福還家》一文中說:「年班蒙古親王等入京,值頒賞食物,必之去,曰帶福還家。若無器皿,則以外褂兜之,平金綉蟒,往往湯汁所沾需,淋漓盡,無所惜也。」 茶台茗敘 :古樂伴奏-滿漢侍女敬獻白玉奶茶 到奉點心 :茶食刀切 杏仁佛手 香酥蘋果 合意餅 攢盒一品 :龍鳳描金攢盒龍盤柱 (隨上乾果蜜餞八品) 四喜乾果 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餞 蜜餞蘋果 蜜餞桂圓 蜜餞鮮桃 蜜餞青梅 奉香上壽: 古樂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 龍鳳呈祥 洪字雞絲黃瓜 福字瓜燒裡脊 萬字麻辣肚絲 年字口蘑發菜 餑餑四品: 御膳豆黃 芝麻卷 金糕 棗泥糕 醬菜四品: 宮廷小黃瓜 醬黑菜 糖蒜 腌水芥皮 敬奉環漿: 音樂伴宴-滿漢侍女敬奉貴州茅台 膳湯一品: 龍井竹蓀 御菜三品: 鳳尾魚翅 紅梅珠香 宮保野兔 餑餑二品: 豆面餑餑 奶汁角 御菜三品: 祥龍雙飛 爆炒田雞 芫爆仔鴿 御菜三品: 八寶野鴨 佛手金卷 炒墨魚絲 餑餑二品: 金絲酥雀 如意卷 御菜三品: 綉球乾貝 炒珍珠雞 奶汁魚片 御菜三品: 干連福海參 花菇鴨掌 五彩牛柳 餑餑二品: 肉未燒餅 龍須面 燒烤二品: 掛爐山雞 生烤狍肉 隨上荷葉卷 蔥段 甜面醬 御菜三品: 山珍刺龍芽 蓮蓬豆腐 草菇西蘭花 膳粥一品: 紅豆膳粥 水果一品: 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 信陽毛尖

⑺ 滿漢全席共有幾大菜主要是什麼

滿漢全席起興於清代,乾隆年間是集滿族與漢族菜點之精華而形成的歷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乾隆甲申年間李斗所著《揚州書舫錄》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是關於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是的大型酒宴演變而來,共有108款菜點,分作三天四餐供客人享用。菜式有咸有甜,有葷有素,令人盡可從中領略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滿漢全席菜譜

(一)蒙古親潘宴

茶台茗敘 :古樂伴奏-滿漢侍女敬獻白玉奶茶

到奉點心 :茶食刀切 杏仁佛手 香酥蘋果 合意餅

攢盒一品 :龍鳳描金攢盒龍盤柱 (隨上乾果蜜餞八品)

四喜乾果 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餞 蜜餞蘋果 蜜餞桂圓 蜜餞鮮桃 蜜餞青梅

奉香上壽: 古樂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 龍鳳呈祥 洪字雞絲黃瓜 福字瓜燒裡脊 萬字麻辣肚絲 年字口蘑發菜

餑餑四品: 御膳豆黃 芝麻卷 金糕 棗泥糕

醬菜四品: 宮廷小黃瓜 醬黑菜 糖蒜 腌水芥皮

敬奉環漿: 音樂伴宴-滿漢侍女敬奉貴州茅台

膳湯一品: 龍井竹蓀

御菜三品: 鳳尾魚翅 紅梅珠香 宮保野兔

餑餑二品: 豆面餑餑 奶汁角

御菜三品: 祥龍雙飛 爆炒田雞 芫爆仔鴿

御菜三品: 八寶野鴨 佛手金卷 炒墨魚絲

餑餑二品: 金絲酥雀 如意卷

御菜三品: 綉球乾貝 炒珍珠雞 奶汁魚片

御菜三品: 干連福海參 花菇鴨掌 五彩牛柳

餑餑二品: 肉末燒餅 龍須面

燒烤二品: 掛爐山雞 生烤狍肉 隨上荷葉卷 蔥段 甜面醬

御菜三品: 山珍刺龍芽 蓮蓬豆腐 草菇西蘭花

膳粥一品: 紅豆膳粥

水果一品: 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 信陽毛尖

(二)廷臣宴

麗人獻茗:獅峰龍井

乾果四品:蜂蜜花生 怪味腰果 核桃粘 蘋果軟糖

蜜餞四品:蜜餞銀杏 蜜餞櫻桃 蜜餞瓜條 蜜餞金棗

餑餑四品:翠玉豆糕 栗子糕 雙色豆糕 豆沙卷

醬菜四品:甜醬蘿葡 五香熟芥 甜酸乳瓜 甜合錦

前菜七品:喜鵲登梅 蝴蝶暇卷 薑汁魚片 五香仔鴿 糖醋荷藕 泡綠菜花 辣白菜卷

膳湯一品:一品官燕

御菜五品:砂鍋煨鹿筋 雞絲銀耳 桂花魚條 八寶兔丁 玉筍蕨菜

餑餑二品:慈禧小窩頭 金絲燒麥

御菜五品:羅漢大蝦 串炸鮮貝 蔥爆牛柳 蚝油仔雞 鮮蘑菜心

餑餑二品:喇嘛糕 杏仁豆腐

山珍刺五加 清炸鵪鶉 紅燒赤貝

餑餑二品:絨雞待哺 豆沙蘋果

御菜三品:白扒魚唇 紅燒魚骨 蔥燒鯊魚皮

燒烤二品:片皮乳豬 維族烤羊肉 隨上薄餅 蔥段 甜醬

膳粥一品:慧仁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珠蘭大方

(三)萬壽宴

麗人獻茗:廬山雲霧

乾果四品:奶白棗寶 雙色軟糖 糖炒大扁 可可桃仁

蜜餞四品:蜜餞菠蘿 蜜餞紅果 蜜餞葡萄 蜜餞馬蹄

餑餑四品:金糕卷 小豆糕 蓮子糕 豌豆黃

醬菜四品:桂花辣醬芥 紫香乾 什香菜 暇油黃瓜

攢盒一品:龍鳳描金攢盒龍盤柱 隨上

五香醬雞 鹽水裡脊 紅油鴨子 麻辣口條

桂花醬雞 蕃茄馬蹄 油燜草菇 椒油銀耳

前菜四品: 萬字珊瑚白菜 壽字五香大蝦 無字鹽水牛肉 疆字紅油百葉

膳湯一品: 長春鹿鞭湯

御菜四品: 玉掌獻壽 明珠豆腐 首烏雞丁 百花鴨舌

餑餑二品: 長壽龍須面 百壽桃

御菜四品: 參芪燉白鳳 龍抱鳳蛋 父子同歡 山珍大葉芹

餑餑二品: 長春卷 菊花佛手酥

御菜四品: 金腿燒圓魚 巧手燒雁鳶 桃仁山雞丁 蟹肉雙筍絲

餑餑二品: 人參果 核桃酪

御菜四品: 松樹猴頭蘑 墨魚羹 荷葉雞 牛柳炒白蘑

燒烤二品: 掛爐沙板雞 麻仁鹿肉串

膳粥一品: 稀珍黑米粥

水果一品: 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 茉莉雀舌毫

(四)千叟宴

麗人獻茗:君山銀針

乾果四品:怪味核桃 水晶軟糖 五香腰果 花生粘

蜜餞四品:蜜餞桔子 蜜餞海棠 蜜餞香蕉 蜜餞李子

餑餑四品:花盞龍眼 艾窩窩 果醬金糕 雙色馬蹄糕

醬菜四品:宮廷小蘿葡 蜜汁辣黃瓜 桂花大頭菜 醬桃仁

前菜七品:二龍戲珠 陳皮兔肉 怪味雞條 天香鮑魚 三絲瓜卷 蝦籽冬筍 椒油茭白

膳湯一品:罐燜魚唇

御菜五品:沙舟踏翠 琵琶大蝦 龍鳳柔情 香油膳糊 肉丁黃瓜醬

餑餑二品:千層蒸糕 什錦花籃

御菜五品:龍舟钁魚 滑溜貝球 醬燜鵪鶉 蚝油牛柳 川汁鴨掌

餑餑二品:鳳尾燒麥 五彩抄手

御菜五品:一品豆腐 三仙丸子 金菇掐菜 溜雞脯 香麻鹿肉餅

餑餑二品:玉兔白菜 四喜餃

燒烤二品:御膳烤雞 烤魚扇

野味火鍋:隨上圍碟十二品

一品 : 鹿肉片 飛龍脯 狍子脊 山雞片

野豬肉 野鴨脯 魷魚卷 鮮魚肉

刺龍牙 大葉芹 刺五加 鮮豆苗

膳粥一品:荷葉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楊河春綠

(五)九百宴

麗人獻茗: 熬乳茶

乾果四品: 芝麻南糖 冰糖核桃 五香杏仁 菠蘿軟糖

蜜餞四品: 蜜餞龍眼 蜜餞萊陽梨 蜜餞菱角 蜜餞檳子

餑餑四品: 糯米涼糕 芸豆卷 鴿子玻璃糕 奶油菠蘿凍

醬菜四品: 北京辣菜 香辣黃瓜條 甜辣乾 雪裡蕻

前菜七品: 松鶴延年 芥茉鴨掌 麻辣鵪鶉 芝麻魚 腰果芹心 油燜鮮蘑 蜜汁蕃茄

膳湯一品: 蛤什蟆湯

御菜一品: 紅燒麒麟面

熱炒四品: 鼓板龍蟹 麻辣蹄筋 烏龍吐珠 三鮮龍鳳球

餑餑二品: 木犀糕 玉面葫蘆

御菜一品: 金蟾玉鮑

熱炒四品: 山珍蕨菜 鹽煎肉 香烹狍脊 湖米茭白

餑餑二品: 黃金角 水晶梅花

御菜一品: 五彩炒駝峰

熱炒四品: 野鴨桃仁丁 爆炒魷魚 箱子豆腐 酥炸金糕

餑餑二品: 大救駕 蓮花捲

燒烤二品: 持爐珍珠雞 烤鹿脯

膳粥一品: 蓮子膳粥

水果一品: 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 洞庭碧螺春

(六)節令宴

麗人獻茗:福建烏龍

乾果四品:奶白杏仁 柿霜軟糖 酥炸腰果 糖炒花生

蜜餞四品:蜜餞鴨梨 蜜餞小棗 蜜餞荔枝 蜜餞哈密杏

餑餑四品:鞭蓉糕 豆沙糕 椰子盞 鴛鴦卷

醬菜四品:麻辣乳瓜片 醬小椒 甜醬姜牙 醬甘螺

前菜七品:鳳凰展翅 熊貓蟹肉 蝦籽冬筍 五絲洋粉 五香鱖魚 酸辣黃瓜 陳皮牛肉

膳湯一品:罐煨山雞絲燕窩

御菜五品:原殼鮮鮑魚 燒鷓鴣 蕪爆散丹 雞絲豆苗 珍珠魚丸

餑餑二品:重陽花糕 松子海羅干

御菜五品:猴頭蘑扒魚翅 滑熘鴨脯 素炒鱔絲 腰果鹿丁 扒魚肚卷

餑餑二品:芙蓉香蕉卷 月餅

御菜五品:清蒸時鮮 炒時蔬 釀冬菇盒 荷葉雞 山東海參

餑餑二品:時令點心 高湯水餃

燒烤二品:持爐烤鴨 烤山雞 隨上

薄餅 甜面醬 蔥段 瓜條

蘿葡條 白糖 蒜泥

膳粥一品:臘八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楊河春綠

⑻ 滿漢全席一共多少種菜

<滿漢全席>菜譜 滿漢全席起興於清代,是集滿族與漢族菜點之精華而形成的歷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乾隆甲申年間李斗所著《揚州書舫錄》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是關於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 滿漢全席,分為六宴,均以清宮著名大宴命名。匯集滿漢眾多名饌,擇取時鮮海錯,搜尋山珍異獸。全席計有冷葷熱餚一百九十六品,點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計餚饌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萬壽餐具,配以銀器,富貴華麗,用餐環境古雅庄隆。席間專請名師奏古樂伴宴,沿典雅遺風,禮儀嚴謹莊重,承傳統美德,侍膳奉敬校宮廷之周,令客人留連忘返。全席食畢,可使您領略中華烹飪之博精,飲食文化之淵源,盡享萬物之靈之至尊。蒙古親藩宴 此宴是清朝皇帝為招待與皇室聯姻的蒙古親族所設的御宴。一般設宴天正大光明殿,由滿族一、二品大臣坐陪。歷代皇帝均重視此宴,每年循例舉行。而受宴的蒙古親族更視此宴為大福,對皇帝在宴中所例賞的食物十分珍惜。《清稗類鈔*蒙人宴會之帶福還家》一文中說:「年班蒙古親王等入京,值頒賞食物,必之去,曰帶福還家。若無器皿,則以外褂兜之,平金綉蟒,往往湯汁所沾需,淋漓盡,無所惜也。」 茶台茗敘 :古樂伴奏-滿漢侍女敬獻白玉奶茶 到奉點心 :茶食刀切 杏仁佛手 香酥蘋果 合意餅 攢盒一品 :龍鳳描金攢盒龍盤柱 (隨上乾果蜜餞八品) 四喜乾果 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餞 蜜餞蘋果 蜜餞桂圓 蜜餞鮮桃 蜜餞青梅 奉香上壽: 古樂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 龍鳳呈祥 洪字雞絲黃瓜 福字瓜燒裡脊 萬字麻辣肚絲 年字口蘑發菜 餑餑四品: 御膳豆黃 芝麻卷 金糕 棗泥糕 醬菜四品: 宮廷小黃瓜 醬黑菜 糖蒜 腌水芥皮 敬奉環漿: 音樂伴宴-滿漢侍女敬奉貴州茅台 膳湯一品: 龍井竹蓀 御菜三品: 鳳尾魚翅 紅梅珠香 宮保野兔 餑餑二品: 豆面餑餑 奶汁角 御菜三品: 祥龍雙飛 爆炒田雞 芫爆仔鴿 御菜三品: 八寶野鴨 佛手金卷 炒墨魚絲 餑餑二品: 金絲酥雀 如意卷 御菜三品: 綉球乾貝 炒珍珠雞 奶汁魚片 御菜三品: 干連福海參 花菇鴨掌 五彩牛柳 餑餑二品: 肉未燒餅 龍須面 燒烤二品: 掛爐山雞 生烤狍肉 隨上荷葉卷 蔥段 甜面醬 御菜三品: 山珍刺龍芽 蓮蓬豆腐 草菇西蘭花 膳粥一品: 紅豆膳粥 水果一品: 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 信陽毛尖 第一道席 網油魚卷 燕窩四字 抓炒魚片 三鮮瑤柱 芙蓉大蝦 龍井竹蓀 桂花干貝 金錢吐絲 鳳凰展翅 炸雞葫蘆 桃仁雞丁 鴨絲掐菜 肉末燒餅 龍鳳柔情 雞沾口蘑 咖喱菜花 鳳凰趴窩 宮保兔肉 熊貓品竹 御扇豆黃 熗玉龍片 糖醋魚卷 金魚鴨掌 琉璃珠璣 金糕 栗子糕 芝麻卷 仿膳餑餑 酥卷佛手 油燜鮮蘑 蓮子膳粥 麻辣牛肉 金絲燒麥 鳳尾群翅 第二道席 太極發財燕 雪月羊肉 炸春卷 如意卷 金糕卷 蘭花豆乾 蘿卜桂魚 鳳穿金衣 雲河段霄 翠玉豆糕 四喜餃 綉球全魚 秋菊傲霜 龍銜海棠 滑溜鵪鶉 侉燉羊肉 玉掌獻壽 炒榛子醬 發菜黃花 熊貓蟹肉 清炸鵪鶉 雙色豆糕 烤羊腿 龍井金魚 琥珀鴿蛋 二龍戲珠 炒黃瓜醬 雨後春筍 如意竹蓀 檀扇鴨掌 鯉躍龍門 熗黃瓜衣 菊花裡脊 八寶膳粥 第三道席 母子相會 豌豆黃 小豆糕 棗泥糕 紅燒魚唇 金魚角 鳳凰魚肚 宮廷排翅 玉兔白菜 冰花雪蓮 松鶴延年 香露蘋果 荷花酥 金錢魚肚 明珠豆腐 芙蓉魚骨 百子冬瓜 翡翠玉扇 仙鶴鮑魚 薏米膳繼 蓮子糕 日月生輝 荷包蟹肉 薑汁扁豆 佛手金卷 翠柳鳳絲 燕影金蔬 白銀如意 黃袍加身 葵花麻魚 五絲菜卷 佛手廣肚 白梨鳳脯 參婆千子 第四道席 杏仁豆腐 御龍火鍋 糖醋荷藕 羅漢大蝦 黑米膳粥 金屋藏嬌 翡翠銀耳 抓炒大蝦 喜鵲登枝 油攢大蝦 茸雞待哺 隨滑飛龍 雞油香菇 怪味雞片 鸚鵡萵筍 芝麻鍋炸 蕪爆鮮貝 雙色馬蹄糕 口蘑鹿肉 琵琶大蝦 長春羹 干煸牛肉絲 蝴蝶海參 鴛鴦酥盒 蕪爆山雞 燕尾桃花 麥穗蝦卷 三鮮鴨舌 金銀鴿肉 紅燒鹿筋 芙蓉鹿尾 百壽桃 蓮花捲 三色糕 第五道席 玉板翠帶 珍珠雪耳 清炒鱔絲 萬年長青 金雞獨立 豢蝶大蝦 鳳戲牡丹 荷塘蓮香 一品官燕 芸豆金魚 豆沙糕 酥頁層層 金蟾拜月 奶油菠蘿凍 花籃白菜 桂花海蜇 鮑王鬧府 鳳凰出世 綉球蛋糕 雲片鴿蛋 燒瓤菜花 龍鳳雙錘 雞絲湯面 紅燒魚骨 鳳脯珍珠 干燒冬筍 鴛鴦哺乳 百鳥還巢 卧龍戲珠 如意烏龍 金獅綉球 豆沙涼糕 鳳眼秋波 紅豆膳粥 第六道席 棠花吐蕊 群蝦戲荷 炒豌豆醬 金鑲玉板 梅竹山石 芙蓉魚角 懷胎桂魚 雪裡藏珍 抓炒裡脊 叉燒豬肉 松樹猴頭 象眼鴿蛋 清蒸鵪鶉 龍鳳呈祥 金錢香菇 香爆螺盞 鴛鴦魚棗 桔子盞 藕絲羹 沙舟踏翠 芥末鴨膀 翡翠魚丁 桂花魚條 玉盞龍眼 棒渣膳粥 五絲洋粉 三絲駝峰 晶玉海棠 蜜汁山葯 拌銀耳 蛋撻 宮保鵪鶉 芙蓉糕 火煉金身

⑼ 蘭花春劍的高苗品種有哪些

比如瓣型,有荷瓣、梅瓣和水仙瓣等。次之有奇花,如牡丹型、菊型和三專星等。再之如色花,有全屬素、紅素和黃素等。最後還有藝草,可分的太多了。給你推薦幾個品種,桃源三結義(三星)、天府荷(荷瓣)、皇梅(梅瓣)玉海棠(梅瓣)、玉露(素心),這些都是不錯的好花,價格上也較前幾年降了不少。春劍是川蘭,貴州雲南湖南也有產,以四川產的品種居多。以前養過春劍的銀桿素和一個復色水仙,現在以春蕙和建蘭為主。

⑽ 滿漢全席的全部菜名和圖片在哪找

滿漢全席一共有108道菜式:
(一)蒙古親潘宴
茶台茗敘 :古樂伴奏、滿漢侍女、敬獻白玉奶茶
到奉點心 :茶食刀切、 杏仁佛手、 香酥蘋果、 合意餅
攢盒一品 :龍鳳描金攢盒龍盤柱 (隨上乾果蜜餞八品)
四喜乾果: 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餞: 蜜餞蘋果、 蜜餞桂圓 、蜜餞鮮桃、 蜜餞青梅
奉香上壽: 古樂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 龍鳳呈祥 、洪字雞絲黃瓜、 福字瓜燒裡脊、 萬字麻辣肚絲 、年字口蘑發菜
餑餑四品: 御膳豆黃 、芝麻卷、 金糕、 棗泥糕
醬菜四品: 宮廷小黃瓜 、醬黑菜 、糖蒜 、腌水芥皮
敬奉環漿: 音樂伴宴、滿漢侍女敬奉、貴州茅台
膳湯一品: 龍井竹蓀
御菜三品: 鳳尾魚翅、 紅梅珠香、 宮保野兔
餑餑二品: 豆面餑餑、 奶汁角
御菜三品: 祥龍雙飛、 爆炒田雞、 芫爆仔鴿
御菜三品: 八寶野鴨、 佛手金卷 、炒墨魚絲
餑餑二品: 金絲酥雀、 如意卷
御菜三品: 綉球乾貝、 炒珍珠雞、 奶汁魚片
御菜三品: 干連福海參、 花菇鴨掌 、五彩牛柳
餑餑二品: 肉末燒餅、 龍須面
燒烤二品: 掛爐山雞、 生烤狍肉、 隨上荷葉卷、 蔥段、 甜面醬
御菜三品: 山珍刺龍芽、 蓮蓬豆腐 、草菇西蘭花
膳粥一品: 紅豆膳粥
水果一品: 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 信陽毛尖
(二)廷臣宴
麗人獻茗:獅峰龍井
乾果四品:蜂蜜花生 、怪味腰果、 核桃粘、 蘋果軟糖
蜜餞四品:蜜餞銀杏、 蜜餞櫻桃 、蜜餞瓜條、 蜜餞金棗
餑餑四品:翠玉豆糕、 栗子糕 、雙色豆糕、 豆沙卷
醬菜四品:甜醬蘿葡、 五香熟芥、 甜酸乳瓜 、甜合錦
前菜七品:喜鵲登梅、 蝴蝶暇卷、 薑汁魚片、 五香仔鴿、 糖醋荷藕、 泡綠菜花、 辣白菜卷
膳湯一品:一品官燕
御菜五品:砂鍋煨鹿筋、 雞絲銀耳、 桂花魚條 、八寶兔丁、 玉筍蕨菜
餑餑二品:慈禧小窩頭、 金絲燒麥
御菜五品:羅漢大蝦、 串炸鮮貝、 蔥爆牛柳、 蚝油仔雞、 鮮蘑菜心
餑餑二品:喇嘛糕 、杏仁豆腐
山珍刺五加 清炸鵪鶉、 紅燒赤貝
餑餑二品:絨雞待哺 、豆沙蘋果
御菜三品:白扒魚唇、 紅燒魚骨、 蔥燒鯊魚皮
燒烤二品:片皮乳豬、 維族烤羊肉、 隨上薄餅、 蔥段 甜醬
膳粥一品:慧仁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珠蘭大方
(三)萬壽宴
麗人獻茗:廬山雲霧
乾果四品:奶白棗寶、 雙色軟糖、 糖炒大扁、 可可桃仁
蜜餞四品:蜜餞菠蘿 、蜜餞紅果、 蜜餞葡萄、 蜜餞馬蹄
餑餑四品:金糕卷 、小豆糕 蓮子糕、 豌豆黃
醬菜四品:桂花辣醬芥 、紫香乾、 什香菜、 暇油黃瓜
攢盒一品:龍鳳描金攢盒龍盤柱 隨上
五香醬雞 鹽水裡脊、 紅油鴨子、 麻辣口條
桂花醬雞 蕃茄馬蹄、 油燜草菇、 椒油銀耳
前菜四品: 萬字珊瑚白、 壽字五香大蝦、 無字鹽水牛肉、 疆字紅油百葉
膳湯一品: 長春鹿鞭湯
御菜四品: 玉掌獻壽 、明珠豆腐、 首烏雞丁 、百花鴨舌
餑餑二品: 長壽龍須面 、百壽桃
御菜四品: 參芪燉白鳳 、龍抱鳳蛋、 父子同歡、 山珍大葉芹
餑餑二品: 長春卷 、菊花佛手酥
御菜四品: 金腿燒圓魚、 巧手燒雁鳶、 桃仁山雞丁 、蟹肉雙筍絲
餑餑二品: 人參果、 核桃酪
御菜四品: 松樹猴頭蘑、 墨魚羹、 荷葉雞、 牛柳炒白蘑
燒烤二品: 掛爐沙板雞 、麻仁鹿肉串
膳粥一品: 稀珍黑米粥
水果一品: 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 茉莉雀舌毫

熱點內容
綠植婚紗草 發布:2025-05-12 16:09:14 瀏覽:964
生宣工筆牡丹 發布:2025-05-12 16:04:06 瀏覽:636
上譯茶花女 發布:2025-05-12 15:01:24 瀏覽:121
國家級茶花 發布:2025-05-12 14:55:08 瀏覽:250
卉苑鮮花 發布:2025-05-12 14:05:48 瀏覽:610
對一朵花的微笑 發布:2025-05-12 13:53:36 瀏覽:318
芬迪櫻花香水 發布:2025-05-12 13:46:39 瀏覽:845
童真與花藝 發布:2025-05-12 13:46:39 瀏覽:942
玫瑰能放多久 發布:2025-05-12 13:20:13 瀏覽:464
炫舞七夕抽獎 發布:2025-05-12 12:57:30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