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盤荷花
Ⅰ 風行烈(鷹霖蓮)是男生還是女生啊她寫的文里的自己要不是男生要不是女生。。我都搞混了。。。。。。。
風行烈:姓名: 陶冶 筆名:風行烈
曾用筆名: ty101664,寒雪楓,鷹霖蓮
籍貫: 江蘇鎮江專 擅長文章類屬型: 玄幻,網游,穿越(女扮男裝系)
性別: 女 夢想: 當個自由職業者
生日: 1988,04,12 口頭禪 : 汗
星座: 白羊 體型: 微胖
職業: 學生 代表作品: 《雲狂》 《傲風》
《戰神王妃》 《江山夢》 《風-雲》
愛好: 漫畫,手風琴 文風: 文章鏡頭感較強烈,感情方面溫暖向上
可以參考網路哦~
烈烈作品一覽:http://tieba..com/f?kz=763488703
祝您愉快O(∩_∩)O~
Ⅱ 荷花舞是那個地方的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是周先祖公劉開創中國農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遺俗和農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間荷花舞文化的歷史人文環境,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享譽世界舞台、載入《20世紀中國民族舞蹈經典》的「荷花舞」就源千這里,慶陽也因此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荷花舞之鄉」。
「荷花舞」原名「雲朵子」、「地遊子」,又稱「地飄兒」、「雲影子」、「地雲子」等,隨著歷史的變遷也叫「跑花燈」、「蓮花燈」、「荷花舞」。源於周族的賽社祭祀活動,在巫文化的影響下變成一種「乞雨」的巫神活動。西峰區內廟宇較多,道教文化盛行,每逢廟會或春節時,社火隊都排演「雲朵子」。它是民間社火中長期保留的娛樂節目。
荷花舞集曲藝、音樂、紙扎、民間美術於一體,從「雲朵子」、「雲影子」、「蓮花燈」等民俗觀念醞釀成的這種民間舞蹈,不僅僅是西峰區域歷史——中國農耕文化源頭地的歷史遺存,也是中國農業文明在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特殊產物。它的特徵是道具別致,由雲盤、雲朵、油燈、蓮花構成的舞具,民俗意味性極強,反映了周代農耕活動的文化內容。雲盤象徵甘霖,雲朵象徵四海太平,油燈象徵五穀豐登,蓮花象徵祥和潤澤。由此構成的意念來自周代祭祀中的賽社活動,象徵遠古農耕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生存的企盼,期冀風調雨順,太平盛世的民間觀念。
荷花舞的隊形有龍擺尾、燕穿梭、十字套的隊形變化,它的藝術價值是壯觀中寓柔雅,輕捷中有平穩,所以又稱「地飄兒」、「地遊子」,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僅表現了農耕民族對主宰降雨的龍的崇拜,以燕子的穿梭寓意生機和甘霖普降及剪子股的十字花套隊形表示太平,表達華夏民族文化的心態和靈魂的舞蹈創造,是地方傳統文化對遠古龍、鳳文化的傳承,是中國古文化對地方民俗的滲透。
荷花舞的發源、演變傳承經歷了一個漫長歷史。在群眾中產生了藝術感染和心理共鳴,同時影響擴展到周邊的寧縣、慶城縣、正寧縣等地,方圓幾百里。它的著裝古雅,色彩大紅大綠,足剎黃土地,雲朵齊裸骨,一扭一搖一彎的舞步,油燈忽悠不熄不滅的功夫,舞姿把功夫用在以腰帶動雲盤、荷花的轉動上,披紗輕飄,甩袖悠然的輕盈舞姿,如同水上荷花搖曳,這種獨樹一幟的民間特色舞蹈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荷花舞定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著名舞蹈家戴愛蓮到此采風,將「雲朵子」改編定名為「荷花舞」,在波蘭演出獲金獎。從此荷花舞登上了藝術舞台,成為中國舞蹈藝術保留節目之一。與此同時,西峰區寨子鄉社火隊依「雲朵子」設計出新的構型道具,增添了新的內容進行社火演出。90年代慶陽師范學校荷花舞作為校園文化的典型進行設計排練。本世紀初,「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連續三屆排演成500人陣容的大型舞蹈,受到國內外專家和觀眾的喝彩。
荷花舞起源於周先祖公劉開創中國農耕文化的董志原上,建國後被中國舞蹈界推上世界舞壇。但它的原汁原味的藝術風格依然保留在西峰區的社火中,並被改編成500人參與演出的大型舞蹈。荷花舞的源起,對周文化在民間的遺傳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對華夏農耕文化滋生的溫文、典雅、優美的藝術形象更具有探索價值。在現代的藝術園地里,輕捷、飄逸、熱烈的舞姿和氣氛更是群眾文化活動保留的舞蹈藝術。
Ⅲ 荷花的評論!
一朵朵的荷花千姿百態,好似一位位美麗的姑娘。近處是一朵已展開花內瓣的荷花,長在容綠油油的荷葉上,遠遠望去像是一位身穿粉紅長裙的姑娘,在綠色的地毯上優美地跳舞;遠處是一簇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側身看去彷彿是一個害羞的女孩坐在草地上羞澀地用雙手蒙著臉頰;旁邊一個個蓮蓬像一個個用寶石鑲嵌而成的小鼓,荷花姑娘們在這綠色的舞台上唱歌、跳舞,用小鼓伴奏在舉行小音樂會……。
Ⅳ 詩人愛蓮花與佛家愛蓮有什麼不同
佛家蓮:
踏進寺廟,低眉微笑的菩薩跏趺於蓮花座上;救苦救難的觀音腳踩花,對著大千火宅灑下甘霖。道場印製的善書,在商家店面外的騎廊隨手可取,封面上一朵紅蓮伴著低垂的荷葉,少了開在湖塘的艷你,多了幾分善意。誌哀的白包上也赫然一組黑色線條勺勒的蓮花蓮葉,是告慰家屬、也安慰逝者之靈.
■凈土世界一蓮花
《大正藏》經典說,蓮花有四德,一香、二凈、三柔軟、四可愛。其實許多花都柔軟、乾凈、充滿香氣,只是花有一特殊的生態是其他植物沒有的,因此承擔了佛教的象徵使命,「初期佛教徒是基於植物生育的特徵而重視蓮花,」日本老一輩佛教美術研究學者林良一在《佛教美術的裝飾文樣》中寫道。
春夏秋冬,四季輪轉,花落花開,花朵具有謝而又發的生命力,本是許多文化喜愛惜用的主題。但世間花卉先開花後結實,蓮花則在開花同時,結實的蓮蓬已具。明朝詳述各種植物的書籍《群芳譜》就特別強調蓮花「華實齊生」的特質。蓮花因此被佛家視為能同時體現過去、現在、未來。
佛說平等,不論過去現在未來,天地萬物時空,方位大小多少,人與人,如此如彼,窮富貴賤皆平等。極樂凈土是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的。具有超時空相貌的蓮花,獨享「福報」,成為凈土世界的花朵。
研究佛教藝術多年的陸艷冰解釋,對修凈土宗的信徒,西方極樂世界是最後皈依處。在凈土思想的代表經典《阿彌陀佛》中記載,眾生若得善報,不再墮入胎生、卵生、濕生等輪回,得以往生極樂世界,會有觀音手持蓮花迎接,往生者就在蓮花里「化生」為極樂世界一員,視個人業障、福報,蓮花閉合時間長短不同,福報夠的人可以提早「出關」,享受凈土世界。
《阿彌陀經》中也記載,「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有地,……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妙法蓮花
佛教有不同派別,也讓蓮花生出各種意義。有別於凈土,大乘佛教天台宗的根本經典名為《妙法蓮華經》,蓮華,即妙法。花代表接引眾生的法門。
古老的南傳佛教聖典《經集》,也採用蓮葉上的露珠與蓮子,形容不為諸種情慾所污染的生命。蓮蓬上成熟的蓮實,必須剝去黑而堅硬的外殼,才是人們食用的白色蓮子,「正如人的佛性」陸艷冰說。小小的蓮房、蓮子,在佛間弟子眼中,廣闊無邊,是人所探究,也是應認識的本心、佛性。蓮蓬上供蓮子居住的一格格蓮室,曾被喻為人體的竅門。
佛陀講經,要人行菩薩道,渡自己,也要渡眾生,讓人人成佛。蓮花努力開花不只是為了開花,而是開花才能顯出蓮子。一片片的蓮花瓣,正如佛陀以很多方便法門接引眾生,通過不同法門,人們得顯出藏在其中的佛性,進而成佛。
■佛陀步步生蓮
蓮座,乃為佛陀結跏趺坐講經開釋而設。佛家在百花齊放中獨生出蓮花座,與荷花雲錦可觀,香遠益清,足以代表力量也有關。「又以諸華皆小,無如此華香凈大者」《大智度論》卷八記載了幾個為何趺坐蓮花的原因,除了蓮花在眾花中最大最盛、代表庄嚴妙法,蓮花柔軟素凈,坐其上花卻不壞,更可以展現神力。蓮花其實已升華為天上之花,與人中之花有別,「人中蓮花大不過尺,天上蓮華大如九車蓋,是可容結跏趺坐。」
佛陀不起分別心,拈花一笑,何必一定是蓮花?因此陸艷冰認為「起於印度的佛教也受早於它的婆羅門教(早期的印度)、印度教,甚至民間思想影響。」
「……人臍中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花,其光大明如萬日俱照,華中有人結跏趺坐,此人復有無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大正藏》經典上記載,印度教創造神梵天王坐千瓣蓮花上誕生,受此影響,佛教諸佛也在蓮花上說六波羅密。「佛因隨世俗,不得不採用梵天的蓮華坐,」林良一在文中寫道。
在佛教雕塑等各種圖像中可以看出,佛陀座椅有金剛座、獅子座與蓮花座三種造型,前兩者由具威嚴的帝王寶座轉化而成,佛陀與弟子談話的非正式場合出現;但當世尊宣講重要經典如《法華經》,「一定趺坐於蓮花座上,」目前就讀華梵學的陸艷冰說。
「佛也繼印度教光明神的性格,成為蓮華化生創造偉業的主人公。」經典里眾生可以藉由「蓮花化生」,乘著蓮座進入凈土,恐也由此一脈相傳而來。今天信徒都知道,根據《佛陀本生傳》記載,釋迦佛生於二千多年前印度北邊,出生時向十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蓮花,並有天女為之散花。
■其水清澄,眾花覆上
蓮花成為創生必備花朵,可以從生態上解釋。在阿育王時代收集、也就是最早期的佛教經典里,提到世界起始的《起世經》記載:「彼諸山中。有種種河。百道流散、平順向下。漸漸要行。不緩不急。無有波浪。其岸不深。平淺易涉。其水清澄。眾華覆上。水流遍滿……」
水澇不現,雲霧消除,有清涼風的創世紀,山與山間的河流上,覆滿蓮花。志上第一個生命起源於水,今天植物學界已經佑道出水芙蓉是最出現地球的開花植物之一。是否人類老祖先也早掌握蓮花是「活化石」的相關知識?
印度文化中,蓮花是生的再生,但信仰上的意義之外,蓮花集合了真善美所有的象徵。
美學教授蔣勛對佛教源起的印度,有這樣的看法:作為一個熱帶地區國家,其文明正如繁密而多姿的植物,在潮濕而炎熱的空氣中,展現熱帶植物特有的慵懶與嫵媚。修讀梵文的陸冰也在經典里讀到,在婆羅門教,不分男女,都可能被形容為眼睛黑白分明、手足如盛開柔軟的蓮花。源自印度的佛教故事聽起來也就極為浪漫。
林良一更認為,佛教蓮花所具象徵意義,除了源自古代印度宗教思想,遠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甚或希臘都已廣泛使用蓮花象徵、出現蓮花紋飾,並與佛教互相影響、變化。「若依照時間順序,埃及蓮花意涵創造、再生的能力更早出現,」陸艷冰也研究埃及文化里的蓮花特徵。
■生命如睡蓮開合
當中國大地上一朵朵的荷花謝了,蓮子成熟,水澤乾了,蓮藕可掘,人們得享蓮花帶來的可口。不產蓮花(荷花)的埃及,在泛濫的尼羅河畔開啟文明,睡蓮一朵朵漂浮於河畔與大河網系下的湖沼。在今天植物學者眼中,台灣自非洲進口的睡蓮,仍是與落地生根一樣「好生好長」的植物。
以睡蓮為國花的埃反,視睡蓮的開合,為不可思議的生命力,統治尼羅河上下游的古埃及帝國,期望生命的不朽,將肉身製成木乃伊,幻想生命可以「如睡蓮的開合」,因此睡蓮常被用在葬禮,祈祝死者只是如睡蓮暫時閉合,仍有復活希望。
西元前一千三百六十一年完成的埃及但克哈門王陵墓,在一九二二年被挖掘出土,這個埃及少數未被破壞的古墓葬,彷佛睡蓮王國:蓮形的神殿柱頭;死者航行於幽冥大海的模型船,搖槳亦是支半開的睡蓮;牆壁上,做埃及艷後般打扮的美麗女子,手執含包半放的睡蓮,回頭往坐其後方的女伴鼻上遞送過去,被視為線條僵硬嚴謹的埃及雕刻,因為這樣的動作,彷佛傳出了柔軟的睡蓮香味。特別的是,大部份睡蓮造型都含羞半開,是在特意強調睡蓮開合的能力?
由水中深處冒升至水面的睡蓮,像造物主潛藏的生命力,暗示著創造的本源,不僅許多神話與蓮花有關;崇拜太陽的埃及王國,也出現太陽神以童子之姿坐蓮花之上的圖案。
■誰影響誰?
讓人好奇的是,有人認為蓮花座的產生,與荷花有平面的蓮蓬、方便盤坐有關。只是從生物學上看來,埃及不產有蓮荷的蓬花,因此,是原本不產荷花的埃及受到印度影響,才出現蓮座?或是埃及睡蓮創生的想法傳進睡蓮、荷花俱生的印度,豐富了人們想像,印度神只才開始盤坐荷花之上?甚或三千年前的埃及其實是有荷花的?
甚至今人認為佛教受到它之前的宗教影響,又有沒有可能是佛教建立後,回過頭去影響印度教、婆羅門教?為了凸顯與佛教的關系,婆羅門教就有釋迦牟尼佛是其主要神九次化生的說法。
根據佛經描述的蓮花,有白有青有赤有黃,不同顏色有不同意義,如白色代表「深」;青色是「善」;赤色是「覺」。亞洲只有一種開白色系的蓮花,從事佛教藝術研究者認為,佛經中提到的蓮花,是許多不同品種。如「眾生於七寶蓮花中自然化生」里的七寶蓮花,是由兩種荷花、五種睡蓮組成。
根據佛書描述,如常被比喻為清明目光的青蓮花,就被推斷為花瓣形狀比荷細長的睡蓮。但佛經中的黃色荷花,會是只產在北美洲的黃色荷花?那又是如何到了印度,成為天上蓮花的一員?
荷花為避免被小蟲啃食,莖上長滿小刺,佛典為與睡蓮分別,還稱荷花為「有棘的蓮」。譬如「睡蓮、有棘的蓮,在水中、在泥中、正如在慾海里。」
今天佛教信徒以「蓮友」相稱、交談時「口吐蓮花」……,信仰生中提到蓮花,其實已經是睡蓮、荷花不分。對信徒,是睡蓮、是荷花,並無大礙,因為這些「天上蓮花,能隨緣,視需要開花,讓眾心喜悅,說它們是假卻又是真,其實都在一心,所以稱之為妙蓮華,」翻譯自佛經上的記載。
■色雖鮮好,出處不凈
荷花:皎潔;信用;佛;君子。歷史博物館副長黃永川的《中國插花藝術》書上簡潔的寫著。
佛教進入中土後,原本喂養眾生的荷花漸漸確立潔凈的象徵。在魏晉出現許多《芙蓉賦》,所謂「浴靈沼之清漱,結根柢於重壤。」士大夫的蓮花超逸脫俗,潔身自處,雖與當時社會人心因有清明社會相關,正好也與佛教「不著世間如蓮花」思想契合。
宋朝周敦頤的「愛蓮說」至今仍影響著中國人,文中蓮花出污泥而染喻君子,民國文人錢鍾書就認為作者的「靈感」得自佛家說法。佛教探求解脫人生苦難,人生是苦海、是火宅,成佛,是最高理想,蓮花出污泥而生鮮美花葉,正如佛教解脫過程。《中阿含經》里,釋迦也說「以此人心不生惡欲惡見而往。猶如青蓮華紅赤白蓮花。水生木長出水上不著水。」
中國文人認為蓮花是身心俱潔的清涼世界,根據《劍南詩稿》記載,宋朝詩人陸游七十八歲那年,曾夢一故人對他說:我為蓮華博士,專管鏡湖。如今我要離開了,你能代我掌管月光風露,維護蓮花嗎?每月你將得到千壺酒作報償,陸游從此不曾忘懷蓮花博士的美夢。幾年後陸游病重,又做起蓮花夢,夢中,果真行走在萬頃荷花中。陸的故事可以說是佛、儒、道的結合吧。
■污泥是「福田」
相對於文人的出污泥不染,佛教蓮花出污泥的意義更廣。
大乘佛教,強調在世間尋求解脫,在五濁世界行菩薩道,菩薩以眾生為福田,污泥就是福田,所謂即此即彼、即惡即善、即染即凈、不離兩邊,因此大乘佛教體悟到「高原陸地,不生此花,卑濕淤泥,乃生此花」,花與根其實融合為一,無染與凈之別。
在內修、靜定、沉思的修行之外,污泥其實也是鍛練,是非理性的忍辱、犧牲,如經地獄煉火,才能完成宗教性的崇高與升華,迸發出生命最慘烈而華麗的光焰。不經火焰,如何化為紅蓮?
中國蓮花再生的故事也在《封神演義》里活生生上演。李哪吒觸犯天條國法,罪及自身、禍延父母,為了贖罪,剃骨還、割肉還母,靈魂卻在師父太乙真人幫助下,由蓮花所化,脫胎換骨,就此乘著風火輪,成為不朽之身,「再生」成民間崇拜之神。
蓮花的自身屬性再綜合各家說法,正如大乘經典《華嚴經》三字,一朵蓮花,已經成為一個庄嚴世界。在信奉佛教的土地上,蓮花「圖像」四處可見,是很自然的了。
儀式豐富的密宗佛修道場,蓮花是觀想的對象。一般佛堂里被供奉的持蓮觀音,雙眉下垂凝視手中蓮花,內心世界圓覺無礙,蓮友認為常念持蓮觀音名號可遠離慾望。觀音多種化身里,還有卧於蓮花叢中的蓮卧觀音,可以助人脫離世俗苦海。
佛教來到「東土」之前,由或文物上已出現荷花圖案。如出土的周朝蓮花造型壺、青銅器上有蓮瓣花紋。受佛教影響,魏晉與唐朝器物、雕飾、佛像更幾乎都佐以蓮花紋飾,因而開出壯麗的蓮花紋時代。發表過有關佛教蓮花紋飾報告的陸艷冰表示,中國藝術里的蓮花形式非常多樣,與古埃及較為單一的睡蓮造型有很大不同。
敦煌、雲岡的一座石洞里,四面就是一朵巨中蓮花圍成,一片巨大的花瓣前一個個靜定的佛像;荷花花瓣、葉片形狀特殊,因此造型被拉長、壓平、塑成方形,總可以看出是蓮花紋飾。蓮花紋、蓮瓣紋、蓮葉紋,甚至文物上的海石榴紋、西番蓮紋、葡萄紋飾,「都是由蓮花延伸演變或加入蓮花紋的綜合體,」陸艷冰說。
■白蓮下凡,萬民翻身?
禪宗在中國開花結果,荷花重要性不減,但佛教生活題材不再華麗,蓮花圖案化色彩也減低。
宋朝之後,民間的生活情趣和生命力更讓蓮花的宗教意味轉向民俗意味。工藝品里肥胖嬰兒手持蓮葉或蓮花手舞足蹈,是在祝福人連生貴子。蓮葉下護藏著金魚,要人連年有餘。民間流布的蓮花圖案,也難以斷定與信仰毫無瓜葛。比如唐代佛教神只里有所謂「化生兒」,手持蓮花嘻耍,每年七月七日乞巧節,市井小童跟著模仿。他與連生貴子有無關系?也讓研究佛教藝術的學者產生興趣。就連「中國的插花也是源自北朝佛教『供養花』的義式,」黃永川在插花藝術書上寫道。
到今天,中國人即使不懂《妙法蓮華經》等禪理,卻都知道盂蘭日要點蓮花燈;送子娘娘也讓金童玉女坐著蓮花投胎人間。一小方蓮座可以消業障、超渡、助人修行,也就不難想像。明朝以來的白蓮教也以蓮花為其教派名稱而高喊:「白蓮下凡,萬民翻身」呢!
只是,佛家是為幫助修行而出現各式蓮花圖案,以之代表佛號、或在儀式中使用,若因此執著於佛號,反而失卻修行本意。「佛典從未叫人搶著訂購蓮座!」一位師父說,凈土教派認為人人只要念「阿彌陀佛」,都可以進入凈土。
■香色俱妄保清凈
真要計較起來,植物學者還會說佛家對蓮花的解釋,有許多已背離真正蓮的生命形態。蓮花開時,胚珠,即蓮蓬,形態雖約略初具,其實尚未發育成果實,這朵蟲媒花還須媒人幫助受粉,才得以成熟蓮子,因此說它華實齊生,不盡然正確。研究水生植物的楊遠波表示,蓮蓬平台狀的特殊造型,是要方便蟲兒站、接觸花粉,當然不是為了刺激人們想像安坐其上的。
至於睡蓮、荷花的閉合,含羞草不也有相同的「功能」?研究睡蓮的台大園藝所研究生陳沁源說,植物的開合,是因為身上運作順利的水份,受到外界天候、乾濕度、甚至人的碰觸等干擾後的反應。
雖然少了對植物精確的認知,可能讓人想像更豐富,但《金剛經》要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勿在妄念、現象上產生我執、牢牢不放。
放下蓮座,正如只有舍舟才可能登岸吧!
詩人蓮:給人以遠離塵世的喧囂的超脫之感。
Ⅳ 為什麼荷花又稱芙蓉
荷婲
【拉丁學名】
Nelumbo
nucifera
【英文名稱】
Lotus
flower
【別
名】蓮婲、芙蕖、氺芝、氺芙蓉、菡萏、芙蓉、六鈅春、氺芸、紅蕖、玉環。
【科屬分類】睡蓮科,蓮屬
【婲期】6鈅丅旬——8鈅之間
【產地】願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莪國栽培歷史久遠,早在周朝就囿栽培記載,性喜溫暖多濕。
芙蓉
(一)婲卉
木芙蓉:(Cotton
rose)
拉丁文名稱:Hibiscus
mutabilis
別名:芙蓉婲、拒霜婲、氺芙蓉、木蓮、醉酒芙蓉
科屬: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尐喬木。
婲色:白色或粉紅色,至傍晚呈深紅色。
屬錦葵科,落葉夶灌木或尐喬林,高苛達7米。莖具星狀毛或短柔毛。葉夶,闊卵形而近於圓狀卵形,掌狀5-7裂,邊緣囿鈍鋸齒,兩面均囿黃褐色絨毛,婲形夶而羙麗,苼於枝梢,單瓣或重瓣,婲梗長5一8厘米,著苼尐苞8枚,萼短,鍾形,10一11鈅開婲,清晨開婲時呈乳白色或粉紅色,傍晚變為深紅色。蒴裹,球形。
願產於莪國,四川、雲南、山東等地均囿分布,而苡成兜一帶栽培蕞多,歷史悠久,故成兜又囿「蓉城」之稱。芙蓉現為成兜市市婲。芙蓉婲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喜陽光,適應性較強。
芙蓉婲朵極羙,是深秋主葽的觀婲樹種。芙蓉用途較廣,樹皮纖維苛搓繩、織布;根、婲、葉均苛入葯,外敷囿消腫解毒之效。婲色:白色或粉紅色,至傍晚呈深紅色。
婲語:貞操、純潔。
婲期:9鈅——11鈅
婲趣:願產莪國黃河流域及華東、華南各地,其婲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氺,豔似菡萏展瓣,故囿「芙蓉婲」之稱,又因其苼於陸地,為木夲植物,故又名「木芙蓉」。木芙蓉開的婲一日三變,故又名「三變婲」,其婲晚秋始開,霜侵露淩卻豐姿豔麗,占盡深秋風情,因而又名「拒霜婲」。
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帶亦種植木芙蓉,繁婲似錦,光輝燦爛,唐末詩秂譚用之選贊曰:「秋風萬裏芙蓉國。」從此,湖南省便囿「芙蓉國」之雅稱。
木芙蓉婲色歷來被眾文秂所贊詠。
蘇東坡雲:溪邊野芙蓉,婲氺相媚恏
范成夶雲:裊裊芙蓉風,池光弄婲影。
王安石雲:
氺邊無數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濃。
正似羙秂初醉著,強擡靑鏡欲妝慵。
《長物志》曰:「芙蓉宜植池岸,臨氺為佳。若怹處植之,絕無豐致」
呂初泰變評曰:「芙蓉襟閑,宜寒江,宜秋沼,宜微霖,宜蘆婲映白。宜楓葉搖丹。」
芙蓉臨氺,波光婲影,相映成趣,若蘆楓為伴,則更相得益彰。
Ⅵ 蓮花在佛教中的意義
蓮花在佛教中,象徵神聖與不滅,所以印度的國花也是蓮花。
蓮花與佛教的密專切關系,表現在佛屬教將許多美好聖潔的事物,以蓮花作比喻,以蓮花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的美麗清亮的大眼睛。
佛祖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種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
佛祖降生時,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葉白蓮,每朵蓮花之中坐著一位盤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薩。
(6)霖盤荷花擴展閱讀:
蓮生在污泥之中,猶如人生在濁塵的世界,這自然要與污濁相處在一起,受許多邪惡污穢事物的侵擾,佛教稱這些邪惡力量為「魔」。
佛教要求人們不要受世間邪惡污穢(即魔)的侵擾和影響。蓮花「出污泥而不染」,開出潔美的鮮花,確是最好的象徵,因此佛經常常將蓮性比佛性。
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葉金色妙寶蓮花上出生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都是坐在蓮花之上,或手執蓮花,表示佛是出自塵世而潔凈不染的境界。
Ⅶ 看荷花的心情說說致自己
1、三伏天到了,首先送給你一片荷葉,讓它亭亭玉立為你遮陽光;再送你一朵荷花,讓它微風搖擺給你送清涼;最後送上一盤涼拌藕片,讓它涼涼快快伴你度三伏。
2、我不喜歡春天但我喜歡細雨我不喜歡夏天但我喜歡荷花我不喜歡秋天但我喜歡落葉我不喜歡冬天但我喜歡你*
3、西湖湖水清澈,碧綠。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湖岸邊,垂柳依依。一陣暖風吹過,一大片荷葉層層疊疊,像翠綠的傘。在荷葉間,幾枝含苞乍開的荷花高高的挺立在湖面上,像亭亭玉立的美人。真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4、困了在桌上趴了一下,腦子里迷迷糊糊出現在荷花叢中坐船的景象,突然感覺恐慌,船翻,入水,不會游泳,雙足又無法觸地,下沉,水從四面八方匯入,在喉嚨里相聚,腦袋混亂開始呈現各種景象,無律擺動雙手,呼救不得,憋得慌,陷入爛泥之中,動彈不了,眼睛上面有光,無法觸及。突然心一緊,連忙清醒過來,困意少了一半,人啊太脆弱了。
5、瞧,荷花像一個美女在走路,像一個陰涼的地方,像一把花傘,荷花的蜜是黃色的好像一隻只小蟲,荷花的花朵五顏六色很好看好像一幅美麗的裙子。
6、春去秋來,歲月如歌,三載已逝,曲終人散,勞燕分飛,可這份沉甸甸的友情在我心中卻似沙漠中的一場甘霖,大河上的一葉扁舟,峽谷上的一座飛橋,雨林中的一把細傘,將我深深溫暖。圓圓,你最愛的荷花開了,我們一起去看吧
7、急吼吼的沖去荷塘月色拍荷花,人比花多,遇到一個老法師,說這才是拍荷花的正確姿勢,你這小炮也好意思往外掏?老婆問,你會藏私房錢去買這種大炮嗎?我說不會,因為太大了,不容易藏!和兒子去理發,發現小區的荷花開的挺好的,枉我昨天來回跑了一百公里!回來看到好多蝴蝶。
8、你身材苗條,體態輕盈;你神氣美麗,自在飛行;你站在荷花上,是夏天的一抹風景。我難忘你的身影,所以我要撲向你...別跑!蜻蜓!
9、輕風舞柳,在向你招手,帶上我樸拙的問候「早上好」,荷花映日,絢爛多姿,奉上我真誠的祝願「願高興伴你分秒。
10、難得在遂寧見到雨後的彩虹,在聖蓮島的荷花中襯托著更美!
11、深夜畫荷花鳥!每天就是孤獨一人畫畫………
12、你有牡丹一樣富貴的外表,梅花一樣堅韌的品質,荷花一樣純潔的心靈,桃花一樣甜美的笑容,葵花一樣颯爽的風姿,我左看右看,你活脫脫就一個花痴嘛!
13、誠信是蓮藕池裡的荷花,有了它會更美麗;誠信是烏龜身上的馬甲,有了它就不用害怕;誠信是高速公路的建築工,只有他才能加快你的步伐!
14、盛夏碧浪翻滾的蘆海,到了10月便是一片金黃。綻放的蘆花花絮在秋風中漫天飄舞,像蒙蒙的細雪,甚是唯美浪漫。此時荷塘里亭亭玉立的荷花,也早已卸下了驕人的容顏,殘敗模樣張揚著荷殤的詩意美。
15、「咻——嘣!」隨著一聲巨響,煙火像箭一樣,直沖雲霄,激動人心的煙火晚會開始了,人們頓時鴉雀無聲。緊接著,「是花非花卻比花更美」的煙花噴射而出,在空中傲然開放。它們的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有五光十色的滿天星,紫色的勿忘我,火紅的牡丹,雪白的茶花,粉紅的荷花……絢麗多彩,一時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人們的笑臉。
Ⅷ 關於荷花的文章(有名的,除荷塘月色)
我愛家鄉的荷花池,那裡的荷花池春夏秋冬很美。
春天來到了,「滑冰場」被春姑娘的魔法棒「藏」了起來,一起樂,我和小夥伴來到池塘前,呀!怎麼「滑冰場」又變回了原樣:一條條小魚在水裡自由自在地游著,彷彿在說:「春姑娘來啦!來啦!」一隻只白天鵝邊梳理羽毛,邊在池塘里嬉戲著,一朵朵荷花也准備在夏天來到時「化化妝」,「挑衣服」,迎接人們。那太陽公公似乎對這非常滿意,放射出溫和的光芒。
令人陶醉的春天過去了,夏姑娘也在夜晚悄悄地來了,聽說夏姑娘來到的第15天,也就是夜晚十分去看荷花池是最美的。聽後,我就和夥伴們約好,提著油燈,來到荷花池,我剛走近,就被一池荷花給迷住了,只見池中挨挨擠擠的一朵朵荷花,翹著仰望夜空星斗。「啊!多美的荷花。」我不由自主地說。隨著一陣涼風,清香撲鼻而來。月光下,那一朵朵荷花,手大的花瓣潔白如雪,五六個花瓣拼成一朵大荷花。荷花的樣子千姿百態,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漲紅了臉,躺在碧綠的荷葉下;有的好奇地探出頭來,望著這美麗可愛的人間;有的荷花像那俊俏的仙姑正對著平靜的湖面梳裝打扮。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有的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兒全部展開了,露出了嫩小的蓮蓬,像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荷葉上,又像仙女剛剛騰雲駕霧下凡一般。不愛顯耀自已的荷花,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突然一隻青蛙跳到荷葉上,水珠落在荷葉上,來回地滾動著。我被美麗的夜色陶醉了,我似乎成了一隻小蜜蜂,在湖面上飛來飛去,一會兒瞧瞧這朵,一會兒看看那朵,我興奮極了。又是一陣晚風,風婆婆好像唱著:「荷花美,荷花
香……」荷花荷葉都翩翩起舞,我也情不自禁地隨著這音樂跳了起來,唱了起來,陶醉在這詩一般的境界里。可惜,荷花這一代的生命桔萎。在這秋天裡,荷花的「靈魂」——芳香還是在那池塘里。
冬天來了,這可是我們孩子值得高興的,因為成了「免費滑冰場」。路過,一定能聽到爽朗的笑聲,活潑的身影。
我愛春天荷花池那迷人的景色,夏天荷花池壯麗的風景,秋天荷花池芳香撲鼻的香氣,冬天荷花池好玩的樂園。我愛荷花池,愛春夏秋冬的荷花池!
Ⅸ 世間花有千萬種,為何佛菩薩偏愛蓮花
踏進寺廟,低眉微笑的菩薩跏趺於蓮花座上;救苦救難的觀音腳踩花,對著大千火宅灑下甘霖。道場印製的善書,在商家店面外的騎廊隨手可取,封面上一朵紅蓮伴著低垂的荷葉,少了開在湖塘的艷你,多了幾分善意。誌哀的白包上也赫然一組黑色線條勺勒的蓮花蓮葉,是告慰家屬、也安慰逝者之靈。
我們在佛經以及寺院中經常看到蓮花,蓮花又稱芬陀利華,在佛教中有著特別的意義。凈土經常說「花開見佛」往生西方,而佛菩薩也偏好以蓮花為座,那麼這其中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呢?
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數百瓣,凈土的蓮花千瓣以上。
蓮花還表示由煩惱而至清凈,因為它生長於污泥,綻開於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一層含義。而蓮花除了蓮瓣,還有蓮蓬、蓮子,蓮瓣、蓮蓬可觀賞,蓮子可食用;蓮子又可生長,栽培更多的蓮花。蓮花開放於炎熱夏季的水中,炎熱表示煩惱,水表示清涼,也就是在煩惱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這都是蓮花所表徵的美德。所以,比喻從煩惱得到解脫而生於佛國凈土的人,都是蓮花化生的。
所以,三界的眾生以淫慾而托生,凈土的聖人則是以蓮花而化身,因此蓮花表示清凈的功德和清涼的智慧。對於聖人而言,是無形的,顯現於凡夫之前,便以人間所熟悉的形象來表現。所以我們所見的佛像和佛經中,介紹凈土佛國中的聖賢都是以蓮花為座,或坐或站都在蓮台之上,是代表著他們清凈的法身、庄嚴的報身。
Ⅹ 關於清朝胤祥的詩,誰有,最好帶上翻譯還有寫作的時間
恭祝兄雍親王壽
朱邸宴開介壽時,九重恩眷集繁禧。
純誠自是承歡本,仁厚端為受福基。
三島露濃培玉樹,小春風暖護瓊芝。
年年願傍青鸞隊,拜獻南山祝嘏詞。
注釋:
嘏:(書面語)福。
奉和兄雍親王早起寄都中諸弟兄韻
涼風習習卷紗幃,花影剛隨日影移。
紈扇罷揮知暑退,夾衣初試覺秋遲。
喜聞魚鳥傳芳訊,更捧珠璣慰遠思。
屈指郵亭迓歸騎,洗塵先奉酒盈卮。
注釋:
迓:(書面語迎接)。卮:古代的酒具。
奉和兄雍親王山居偶成元韻
蓮漏無聲鳥不嘩,山居習靜味偏賒。
閑尋別院新栽竹,坐數前溪未放花。
小瓴日高松影直,方塘風過水紋斜。
太平盛世身多暇,著屐攜筇踏淺沙。
注釋:
筇:古時竹子的一種,常用來做手仗。
奉和兄雍親王春園讀書元韻
紫燕穿簾西復東,一庭柳絮揚春風。
書開緗帙迎新綠,硯試端溪點落紅。
雨霽霞光明戶牖,日斜香篆出房櫳。
分陰珍重攻文史,益信前賢蘊不窮。
注釋:
緗帙:淺黃色的書畫外麵包著的布套。
奉和兄雍親王暮春元韻
好景當三月,紅雲點綠苔。
鶯啼垂柳外,鶴舞曲池隈。
麗藻毫端發,熏風紙上回。
堯階多雨露,棠棣四時開。
恭讀御制耕織圖詩敬成二章①
歷歷三時況,如陳七月篇②。
秋雲青甸里,春雨綠疇邊③。
聖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
孜孜宵旰意,總向畫圖傳。
玉帛梯航遠,山龍繪綉工。
豈知寒女事,猶入睿吟中④。
勤儉昭淳俗,勞思愛古風。
垂裳開至治,衣被萬方同。
注釋:
①此為讀康熙帝之《耕織圖詩》而作。
②七月:《詩經•七月》
③疇:田地。
④睿吟:通達之詩,指帝王詩。
春晝
物候深春好,遲遲景漸長。
柳塘新水綠,花雨小簾香。
波曖看魚躍,泥融喜燕忙。
熙然俱自得,游泳賴軒皇。
鑾回恭迎敬賦
紫塞回鑾近,瞻依隔半年。
記從初夏候,又及小春前。
村落豐收好,郊原霽景妍。
聖躬多悅豫,喜共萬方傳。
西山
霽色來西爽,雲端見遠峰。
翠含新雨重,青愛晚煙濃。
逸興登山屐,清音隔寺鍾。
何時探勝跡,泉石紀游蹤。
試馬
名驥來天廄,翩翩過苑門。
風吹朱鬣動,沙淺玉蹄翻。
縱有馳驅力,寧酬豢養恩。
長嘶頻顧影,矢志交騰騫。
奉和兄雍親王二首
山翁
山翁家在白雲中,鶴發蕭踈坐晚風。
門徑掃時幽蘚碧,杖藜扶處落花紅。
漁翁
漁翁常占蓼花灣,俯仰心同白鷺間。
放艇有溪皆入畫,得魚無日不開顏。
奉懷兄雍親王 隨駕熱河避暑四首
其一
清暑山莊近塞垣,年年扈蹕羨承恩。
林亭水殿雲霞里,日侍天顏笑語溫。
其二
沙堤雨過凈無埃,深柳陰中輦路開。
風動菖衣香滿袖,行宮清曉問安回。
其三
墨池香霧涌波濤,落紙雲煙格總高。
指授親承應更進,彤軒長晝侍揮毫。
其四
磬峰高聳片雲留,萬木蕭森白露秋。
屈指回鸞期已近,趨陪欣喜話前游。
泛舟呈兄雍親王二首
其一
曲與平橋掩映重,蘭舟盪漾意從容。
花香午送和風暖,草色朝含瑞露濃。
其二
輕軸容與碧溪潯,瀲灧清波幾許深。
塵年到來消已盡,始知山水有清音。
月夜
虛廊宴坐夜沉沉,偶得新詩喜獨吟。
萬籟無聲風不動,一輪明月印波心。
西郊
夾道千行苑柳斜,青青芳草襯晴沙。
春風十里西郊路,開遍牆頭處處花。
圓明園燕集呈兄雍親王四首
其一
綠水名園倚絳宵,歡聊華萼應嘉招。
躋攀不盡登臨興,閬苑蓬壺路未遙。
其二
西山泉水入池新,池上松篁翠色勻。
瑤島靜含千頃綠,瓊林長護一園春。
其三
芝榜高題御墨鮮,陽春煙景浩無邊。
圓通妙諦誰能會,一片光明照大千。
其四
路入仙源迥不同,被襟面面受和風。
向榮花木欣欣意,同在堯天長養中。
題畫六首
其一
參差遠勢望難分,筆底煙嵐迥不群。
千澗泉水千澗雨,萬重山色萬重雲。
其二
赤欄橋外柳毿毿①,千樹桃花一草庵。
正是春光三月里,依稀風景似江南。
其三
片月銜山出遠天,笛聲悠揚晚風前。
白鷗浩盪春波闊,安穩輕舟淺水邊。
其四
碧海三山入望賒,金銀宮闕映丹霞。
生身只合蓬萊住,桃實千年又著花。
其五
前村後舍意相親,社飲團欒集笑嗔。
此是昇平真景色,收來畫里更精神。
其六
瑤圃瓊台玉作田,高人策蹇灞橋邊②。
詩成自為豐年喜,沽酒尋梅亦偶然。
注釋:
①毿毿:形容柳條細長的樣子。
②蹇:指走不快的驢、馬。
詠荷花
銀塘珠露三月更,風靜荷香遠益清。
為是出塵心不染,亭亭獨立迥含情。
具體時間我也不知道,因為這些都是詩都是網友錄入的,胤祥的詩作錄入在《交輝園遺稿》,可我一直找不到,有的人說是在四庫全書世宗憲皇帝御制文集里附的《交輝園遺稿》,可我手裡有的文集里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