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古人常借荷花

古人常借荷花

發布時間: 2021-02-08 05:30:42

❶ 從美妙的詩篇中古人常常藉助景物來表達情感

借景抒情的詩句(一)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借景抒情的詩句(二)

《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中秋月》【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借景抒情的詩句(三)

《蘇幕遮》【宋】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漁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秋波媚》【宋】陸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秋月》【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雲紅葉兩悠悠。

《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借景抒情的詩句(四)

《秋風引》【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秋詞》【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秋雨中贈元九》【唐】白居易

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 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初秋》【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秋晚江上遣懷》【唐】杜牧

孤舟天際外,去路望中賒。貧病遠行客,夢魂多在家。

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不擬徹雙鬢,他方擲歲華。

擴展閱讀:關於借景抒情的詩句名言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秦觀《踏莎行》)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其一)》)

江春不肯留歸客,草色青青送馬蹄。(劉長卿《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木蘭花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楊萬里《暮熱游荷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蘇軾《海棠

❷ 古人常常借花草樹木,魚蟲鳥獸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寄託自己的情感,連連看,下面這些事物寄予了怎樣的情感

松柏 堅貞不屈
蘭花 品德高尚
竹子 道義氣節
梧桐 愛情忠貞
荷花 清白不污
桑梓 故鄉故土
桃李版 高徒眾多
垂柳 依依不權舍
牡丹 富貴榮華
菊花 反抗壓迫
桃子 高壽有福
請採納。

❸ 借用古人的詩句來贊美荷花和竹孑嗎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愛蓮說》等都是

❹ 借荷花言志的詩句

僧伽歌

真僧法號號僧伽,有時與我論三車。
問言誦咒幾千遍,口道恆河沙復沙。
此僧本住南天竺,為法頭陀來此國。
戒得長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蓮色。
意清凈,貌稜稜。亦不減,亦不增。
瓶里千年鐵柱骨,手中萬歲胡孫藤。
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說空有。
一言散盡波羅夷,再禮渾除犯輕垢。

送清遠上人歸楚山舊寺

波中出吳境,霞際登楚岑。
水寺一別來,雲蘿三改陰。
詩誇碧雲句,道證青蓮心。
應笑泛萍者,不知松隱深。

贈別宣上人

上人處世界,清凈何所似?
似彼白蓮花,在水不著水。
性真悟泡幻,行潔離塵滓。
修道來幾時?身心俱到此。
嗟予牽世網,不得長依止。
離念與碧雲,秋來朝夕起。

贈荷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秋夜作

五月芰荷花,七月芰荷葉。
花葉不相依,雲水不相接。
故人萬里余,迢迢鴻雁跡。
不感故人懷,怨此清秋節。

蓮花博士歌為吳蘭雪作

鑒湖一曲雲水涯,風吹萬柄紅荷花。
放翁醉後出奇語,花為四壁船為家。
滿湖風露涼煙重,冉冉故人來入夢。
勸翁暫領新置官,美酒百壺當月俸。
明妝環立千娉婷,博士合以蓮花名。
詩人自古有奇福,水鄉別築芙蓉城。
真靈位業依稀記,瀟灑吳郎堪作替。
夢倚紅香四面風,扁舟棹入空明地。
今年花發積水潭,接天雲錦紅酣酣。
青山窺人出港北,白鷺導客過溪南。
十剎海邊攜俊侶,君自高歌花起舞。
角巾微墊紵衣涼,翠蓋輕翻滿身雨。
西風瑟瑟零紅愁,乘興還續招提游。
銀雲湧出大圓鏡,琉璃萬頃搖清秋。
畫省高間詩閑士,笑指頭銜恰相似。
癖嗜從教命屬花,冰衿盡耐官如水。
羨君倜儻才疑仙,珊瑚擊碎詩狂顛。
金樽翠管斗新句,瀾翻舌底生青蓮。
夢游歷歷靈蹤在,真見蓮花似車蓋。
十丈曾搴太華峰,一枝穩坐耆尼界。
我亦琳宮博士身,登樓常憶舊星辰。
雲階月地如相訪,手把芙蓉證夙因。

殘荷

山池八月污泥竭,猶有殘荷幾瓣紅,
笑語牡丹無厚福,收場還不到秋風。

詠同心芙蓉詩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折荷有贈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東湖看荷花呈願父

團團堤路行無極,一株一步楊柳碧。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鬢邊簪不得。

奉和錢七兄曹長盆池所植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葉長,芳根復誰徙。
露涵兩鮮翠,風盪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誰言盆盎是。

❺ ⑴古代文人常借荷花表明高潔的志趣,屈原《離騷》中「,」兩句便是如此

古代文人常借荷花表明高潔的志趣,屈原《離騷》中「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兩 句便是如此。

❻ 兩句古人吟詠荷花的詩句.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版,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世間花葉不相權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李商隱《贈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

❼ 為什麼古人要寫荷花的古詩

荷花文化
自公元前11世紀起,中國從漫長的奴隸制社會進入了封建制時代---西周。荷花也在這時期里從湖畔沼澤的野生狀態走進了人們的田間池塘。《周書》載有「藪澤已竭,既蓮掘藕。」可見,當時的野生荷花已經開始作為食用蔬菜了。到了春秋時期,人們將荷花各部分器官分別定了專名。我國最早的字典,漢初時的《爾雅》就記有:「荷,芙蕖,其莖茄,其葉,其本密,其畫菡,其實蓮,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對荷花的了解已有一定的概念。
荷花以它的實用性走進了人們的勞動生活,同時,也憑借它艷麗的色彩,幽雅的風姿深入到人們的精神世界。我國最早的詩歌集《詩經》中就有關於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蘇,隰與荷花。」「彼澤之陂,有蒲有荷」。荷花作為觀賞植物引種至園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吳王夫差在他的離宮(即現在的蘇州靈岩山)為寵妃西施賞荷而修築的「玩花池」。春秋時期青銅工藝珍品「蓮鶴方壺」(通高118厘米,故宮博物院管藏)則從美術方面,反映了荷花對時代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這件工藝珍品取材於真實的自然界,荷花花紋概括形象,龍和螭躍躍欲動。可見,荷花被神化的龍、螭及仙鶴一樣,成為人們心目中崇高聖潔的象徵。
秦漢之前,諸侯割據,戰爭頻繁,勞動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結束了混戰局面。在這個統一大帝國里,荷花文化得到了全面發展,逐步滲透到農業、經濟、醫學、宗教、藝術等各個領域。
漢朝是中國農業空前發展的一個時期,也是對荷花的栽培發展發生了重要的作用。漢以前,我國的荷化品種均是單瓣型的紅蓮。到了魏晉,出現了重瓣荷花。
西漢開始,中國的官私營商業迅速發展,豐富了各地區的商品種類,對荷花的傳播分布有著重要意義。江陵、合肥、成都等地的特產——蓮藕均通過這些中心商市進入北方,從根本上擴大了荷花的分布區域,使北方人民進一步認識荷花,了解荷花,從而極大的提高了荷花的栽培技藝。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記有「種藕法」:「春初掘藕根節,頭著魚池泥中種之,當年即有蓮花。」;又有「種蓮子法」:「八月九日取蓮子堅黑者,於瓦上磨蓮頭令皮薄,取墐土作熟泥封之,如三指大,長二寸,使蓮頭平重磨去尖銳,泥干擲於池中重頭泥下,自然周皮,皮薄易生,少時即出,其不磨者,皮即堅厚,倉卒不能也。」可見,當時南北兩岸的中原地區荷花的栽培技術已是相當高超了。
我國的醫學從秦漢起開始了新的發展。漢朝「神農」在嘗遍百草後,總結出一套治病良方,即《本草經》,又稱《神農本草經》,其中就有蓮藕葯用保健功能的描述。東漢譙縣華佗,是我國醫學史上著名的神醫,他在手術前,先給病人飲麻沸散,使其失去知覺,刳割腹背後縫合傷口,最後塗敷以藕皮等製成的膏葯,四五天後便可癒合。荷花遂成為我國醫葯寶庫中不可多得的一枝奇葩。
西漢時期,樂府歌辭逐漸盛行,由此產生了眾多優美的采蓮曲謠。其中有《采蓮曲》(又稱《采蓮女》、《湖邊采蓮婦》)等,歌舞者衣紅羅,系暈裙,乘蓮船,執蓮花,載歌載舞,洋溢著濃烈的生活氣息,是我國廣大人民最喜愛的民間傳統歌舞之一。
南北朝時期又發展有千瓣(並蒂)荷花。朱自清曾寫過<荷塘月色>
隋唐以後,荷花的栽培技藝進一步提高,有關荷花的詩詞、繪畫、雕塑、工藝等荷文化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在飲食文化中,荷花已進一步成為人們養生保健的名貴補品。同時荷花憑借它的色彩艷麗、風姿綽約進入了私家園林。如長安城外東南隅有秦漢時宜春苑,隋朝建都長安後,更名為芙蓉園;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市)的麴院風荷。尤其是經過貞觀之治後,荷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成為工藝美術家創造的靈感來源。如隋唐時期的瓷器、銅鏡等的裝飾多採用蓮花花紋;金銀器上,尤其是盤邊緣,多飾以富麗的蓮瓣紋,整個風格華麗而真實。宋代的染紡業較唐代有更高的發展。著名女畫家兼工緙絲的朱克柔創作的荷花緙絲圖案,「古淡清雅」、為一時之絕作。明清的木版年畫多採用「連(蓮)貴子」、「連(蓮)年有餘(魚)」等荷花吉祥圖案,來表達人們的思想願望。在中國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詠花詩詞對象和花鳥畫的題材;是最優美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種建築裝飾、雕塑工藝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圖案紋飾和造型。荷花不愧為中國的傳統名花。
自北宋周敦頤寫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句後,荷花便成為「君子之花」。據史書記載:遠在2500多年前,吳王夫差曾在太湖之濱的靈岩山離宮(今江蘇吳縣)為寵妃西施欣賞荷花,特自修築「玩花池」,移種野生紅蓮。可說是人工砌池栽荷的最早實錄。至今南北各地的蓮塘比比皆是。湖南就是我國最大的荷花生產基地。每逢仲夏,采蓮的男女,泛著一葉輕舟,穿梭於荷叢之中,那種「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的情景多麼美妙。至於旅遊賞荷的去處就更多了。諸如濟南大明湖、杭州西湖、肇慶七星岩等都可看到連片荷花的芳容。昔日曾是「鐵道游擊隊」的故鄉——山東濟寧微山湖竟有10萬畝野生荷花的壯麗景觀,年年花繁葉茂,吸引無數遊人。真可謂「多情明月邀君共,無主荷花到處開」了。

❽ 古人歌詠荷花的詩有哪些

1、《贈荷花》

唐代: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2、《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3、《荷花》

清代: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4、《荷花》

唐代: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5、《浣溪沙·荷花》

宋代:蘇軾

四面垂楊十里荷,問雲何處最花多。畫樓南畔夕陽和。
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且來花里聽笙歌。

❾ 古人對荷花有多熱愛

古人愛荷,稱「並蒂蓮」為「瑞蓮」、「嘉蓮」,為之作歌作賦。版
預兆吉祥豐慶權,贊美純真的愛情。文人雅士用荷花的美比喻文辭的優美,描繪青春少女的美貌。由於它的莖、葉、花、果姿態飄逸,富有特殊的裝飾意味,古時就被應用於建築藝術上。歷代宮殿藻井、寺塔基柱、墓寢壁畫,多飾有荷花圖案。
以青銅器、瓷器為代表,歷代人們的日常用具中,應用的荷花畫圖更是精彩,直至今日仍受群眾歡迎,布絹花色、產品商標、書刊封面,甚至郵票、火柴盒、書簽等的畫面設計,都有荷花題材的應用。民間大眾化的音樂舞蹈,當推「采蓮船」、「蓮花落」、「荷燈舞」最流行。表明荷花的善美形象,無時無刻不在人們的生活中閃爍。

熱點內容
綠植婚紗草 發布:2025-05-12 16:09:14 瀏覽:964
生宣工筆牡丹 發布:2025-05-12 16:04:06 瀏覽:636
上譯茶花女 發布:2025-05-12 15:01:24 瀏覽:121
國家級茶花 發布:2025-05-12 14:55:08 瀏覽:250
卉苑鮮花 發布:2025-05-12 14:05:48 瀏覽:610
對一朵花的微笑 發布:2025-05-12 13:53:36 瀏覽:318
芬迪櫻花香水 發布:2025-05-12 13:46:39 瀏覽:845
童真與花藝 發布:2025-05-12 13:46:39 瀏覽:942
玫瑰能放多久 發布:2025-05-12 13:20:13 瀏覽:464
炫舞七夕抽獎 發布:2025-05-12 12:57:30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