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花栽培
1. 馬蘭花怎麼種養 馬蘭花的種子種植方法
馬蘭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種植一次利用多年。因此,應選好地、整好地並施足底肥。
1.選擇適宜的地塊 馬蘭對土壤的要求雖不嚴格,但為其優質高產,還應盡可能地選擇濕潤、肥沃、疏鬆的土壤,特別要注意選擇雜草少的地塊,進行種植。
2.翻耕滅草 馬蘭植株嫩小,最忌與雜草混生。所以要力爭在播種或移栽前1個多月,進行一次翻耕,讓雜草長出後,人工連根徹底除之,或用無公害除草劑噴殺,把雜草消滅在播種或移栽前,以杜絕草害。
3.施足有機底肥 馬蘭是倍受青睞的特蔬,要盡可能不用化肥、農葯,做到綠色種植。因此,要特別注意施足優質農家肥,如牲畜糞、家禽糞等,每667平方米用量在5000kg以上,先經充分腐熟,在整地前鋪撒地面,然後翻犁入土,細耙拌勻,使土肥融合。
4.精細整地 馬蘭根系入土不太深,故不強求過於深耕,但要求在冬前能翻耕凍垡,使土壤疏鬆。在此基礎上,春天趁墒土或潮墒土時進行細耙,把土地整得細、平、軟,上虛下實,肥足墒飽,以利播種或移栽。
5.開溝做畦馬蘭種後要精細管理,並多次採收,必須開溝做畦。畦面不宜過寬或過窄,以人站兩旁畦溝,可以除凈畦面雜草和有利於採收商品菜為宜。露地栽培的,一般畦面寬 1.2~1.4m,畦溝深10~15cm,以能排凈田間積水,苗不受漬為准;棚室栽培的,應做成南北走向的小低畦,畦面寬1m左右,畦埂高4~6cm,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cm,以利採光。
二、播種與分株移植
馬蘭品種很多,主要有紅梗馬蘭和青梗馬蘭兩種,皆可種而食之。到野外采種時,要選擇根莖粗短、葉色深綠、植株葡匐狀生長的作為種用。其方法有二:
1.播種法馬蘭以春播為宜,各地氣溫不同,一般在2~3月份進行,春季氣溫偏低,馬蘭發芽率不高,播種量應適當加大。馬蘭種粒小,應用3~10倍細土或草木灰混合拌勻後播種,使種粒能均勻落於地面。單種的馬蘭可以撒播,與其他蔬菜套種間作的,應實行寬窄行條播,而且行向應與畦面走向不同,即南北走向的畦於,播種的行向則應為東西向,以利套種間作和管理。播後用木板輕輕壓實,使種子與土壤密接,上覆薄膜或蘆席、草簾等,以利保濕、保溫,出苗後應即揭去覆蓋物。
2.分株移植法此法簡便易行,成本低,成活率高,當年栽植當年即可採收。可於每年春、秋兩季,用鐵鍬或圓頭杴將田野上的馬蘭連根帶泥挖出,栽時把大塊帶根馬蘭掰成小塊。要求每小塊有根莖和莖枝3~4根,單栽的馬蘭按株行距15×15cm栽植,套種間作的應按套種蔬菜的要求,實行寬窄行栽植,栽後壓實種根,使其與土壤緊密接觸,並及時澆透水,以利成活。
三、加強管理
馬蘭產品質量優劣、產量高低,與田間管理之粗細,關系極為密切。因此,要強調加強管理。
1.澆水馬蘭播種後,如果氣溫暖和,土壤干濕相宜,一般15天左右即可出苗;如果天氣乾旱,要經常用灑水壺噴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出苗以後,一般可每隔數日於早晨或傍晚噴水1次;馬蘭雖較耐早,但為使其生長嫩旺,在生長期間,如見土壤有旱象出現,也應及時澆水,以免受旱,影響其產量和品質。
2.追肥 當幼苗有2~3片真葉時(移栽的活棵後),進行第一次追肥,收獲前 7~10天進行第二次追肥,以後每採收一次追肥一次。為保證馬蘭產品的優質,建議不要用速效性氮素化肥作追肥,而要用充分腐熟的人尿稀釋液或用綠色環保型有機顆粒肥,或用綠色環保型速效有機液體肥。
3.除草 除草要及時,要除早、除小、除了,並注意連根徹底除之,不讓其萌生。更要注意不讓其結籽、成熟、落地,以免來年再生雜草。
4.間苗 當幼苗有2~3片真葉時,就要及時間苗、定苗,拔除弱小苗,在稀疏的地方補栽上健壯苗;分株移栽的,要查苗、補苗,做到苗全、苗勻、苗旺,以利於優質高產。
5 .對多年生植株的特殊管理馬蘭的繁殖與發展頗快,無論是播種的還是移栽的,到第二或第三年,即能覆蓋全田。因此,可從第二年開始,分別於早春或秋季,用鐵鍬或圓頭杴在畦面橫向每隔 50cm挖出50cm,作為種苗移栽別田,在被挖的溝里施入腐熟的農家肥,糞土充分拌勻後,套栽辣椒、茄子等高桿蔬菜或大白菜、雪裡蕻等體積大的蔬菜。翌年,馬蘭又滿田覆蓋,再將上年未被挖出的馬蘭連根帶土挖出,依樣畫葫蘆,施入農家肥,栽上套種的蔬菜。如此輪換挖栽,可以常挖常新,常栽常新。
此外,馬蘭抗性強,一般不會發生病蟲害,即使偶而發生點狀葉斑病,也不要噴施農葯,只需撒些草木灰,即可達到防治之目的。
四、科學採收
採收馬蘭要及時、仔細、科學,以達到優質高產,提高經濟效益。
1.採收時間 出苗或移栽後30~40天,嫩苗達10~15cm,一般在4月上中旬,即可開始採收,春秋兩季每隔15
2. 馬蘭花一般什麼時候種植比較好
馬藺喜陽抄光、稍耐陰,華北地襲區冬季地上莖葉枯萎。耐高溫、乾旱、水澇、鹽鹼,是一種適應性極強的地被花卉。
在乾旱、貧瘠的惡劣地力條件下,馬藺的地上部分莖葉的生長量會減低20%以上,而根系生長量卻會增加10%以上,在土壤含鹽量達到7%,PH值達到7.9-8.8的條件下仍能正常開花結果
3. 馬藺花種子要怎麼種植
馬藺經過繁殖,可以生長出新的植株,那麼要怎麼繁殖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馬藺的繁殖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馬藺的繁殖方法
馬藺的播種繁殖
馬藺可以用播種的方式進行繁殖,不過採用播種繁殖有個弊端就是直播的種子的出苗率比較低。
馬藺在播種的時候,種子發芽的溫度是在15℃——30℃之間,如果溫度不合適,那麼發芽率會很低,在播種前一般都需要催芽,可以用溫水浸泡,能夠提高種子的出芽率。種子的收集適合選在11月份,剪掉馬藺的花序,取出種子,在2、3月份的時候播種即可,播種的時候可以採用條播的方式,如果溫度較低,可以用塑料膜覆蓋保溫。
播種繁殖需要注意,馬藺的種子在常溫下發芽不良,儲藏超過5年的種子,活力會下降,一般在儲藏的時候會採取變溫儲藏的方式。
馬藺的分株繁殖
馬藺的分株繁殖一般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但是以春季和秋季為最佳繁殖時間。將馬藺進行分株,然後每2——3株合成一叢進行栽植。
將馬藺每新的的一株保留3——5片葉子,其他的葉子可以剪掉。重新栽植的植株成活率較高,注意高溫的時候要進行遮陰。
馬藺的根莖繁殖
馬藺還可以採取塊莖繁殖的方式進行繁殖,一般全年可以進行,但也是以春季和秋季為好。將馬藺的地下的根莖剪成10cm長左右的一段,每段要帶有幾個鍾芽。在種植根莖的時候,可以將根莖放進一個挖好的溝中,根芽朝上,將根須展開,覆上土,之後澆透水即可。在溫度低的時候可以蓋上塑料膜,高溫時候要遮陰。
拉姆拉
馬藺的花語和傳說
馬藺的花語
馬藺的花是淺藍色、藍色或藍紫色的,花上面上有較深色的條紋,花莖很光滑,頂生於枝條的尖端部位。
馬藺的俗稱是馬蓮花或著是馬蘭花,它還有一個美麗富有傳奇的名字叫祝英台花,因為馬藺外形似蝴蝶,像是梁祝的愛情化身,是傳遞愛的使者,馬藺本身就充滿了傳奇與愛恨悲壯。
所以馬藺的花語是:宿世的情人,愛的使者。
馬藺花的傳說
馬藺的傳說和一種死亡後的希望有關,傳說:
古時候的希臘人總會在墓地裡面種植此花,因為種植馬藺,可以等到它開花,等到花開完全以後,美麗芳香,一片藍紫色的花海,就會引來傳說中的與天堂人間相同的天使愛麗絲,這時,愛麗絲就會找到花的主人,然後問他是否有什麼話帶給已經去天國的人。
這時,人們就可以對馬藺說出想要說的話,然後交給愛麗絲,愛麗絲就會帶去天國,交給那座墓地里的人的靈魂。
這是多麼悲壯卻又溫馨的傳說呀,因為馬藺花,人們就可以和已經死去的人進行聯系,寄託思念。
另一個傳說就是梁山伯與祝英台:馬藺花是不能與梁山伯相守的祝英台所變成的花,其外形像是蝴蝶,所以它也就代表了愛的傳遞,與思念。
4. 如何養馬蘭花
是一種菊科植物,可做野菜和中葯。
馬蘭(Kalimeris indica (Linn.) Sch.)
菊科。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50厘米。莖生葉披針形,倒卵狀長圓形,長3-7厘米,寬1-2.5厘米,邊緣中部以上具2-4對淺齒,上部葉小,全緣。頭狀花序呈疏傘房狀,總苞半球形,直徑6-9毫米,總苞片2-4層。邊花舌狀,紫色;內花管狀,黃色。
大田栽培方法:
一、整地與施基肥 馬蘭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種植一次利用多年。因此,應選好地、整好地並施足底肥。
1.選擇適宜的地塊 馬蘭對土壤的要求雖不嚴格,但為其優質高產,還應盡可能地選擇濕潤、肥沃、疏鬆的土壤,特別要注意選擇雜草少的地塊,進行種植。
2.翻耕滅草 馬蘭植株嫩小,最忌與雜草混生。所以要力爭在播種或移栽前1個多月,進行一次翻耕,讓雜草長出後,人工連根徹底除之,或用無公害除草劑噴殺,把雜草消滅在播種或移栽前,以杜絕草害。
3.施足有機底肥 馬蘭是倍受青睞的特蔬,要盡可能不用化肥、農葯,做到綠色種植。因此,要特別注意施足優質農家肥,如牲畜糞、家禽糞等,每667平方米用量在5000kg以上,先經充分腐熟,在整地前鋪撒地面,然後翻犁入土,細耙拌勻,使土肥融合。
4.精細整地 馬蘭根系入土不太深,故不強求過於深耕,但要求在冬前能翻耕凍垡,使土壤疏鬆。在此基礎上,春天趁墒土或潮墒土時進行細耙,把土地整得細、平、軟,上虛下實,肥足墒飽,以利播種或移栽。
5.開溝做畦馬蘭種後要精細管理,並多次採收,必須開溝做畦。畦面不宜過寬或過窄,以人站兩旁畦溝,可以除凈畦面雜草和有利於採收商品菜為宜。露地栽培的,一般畦面寬 1.2~1.4m,畦溝深10~15cm,以能排凈田間積水,苗不受漬為准;棚室栽培的,應做成南北走向的小低畦,畦面寬1m左右,畦埂高4~6cm,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cm,以利採光。
二、播種與分株移植 馬蘭品種很多,主要有紅梗馬蘭和青梗馬蘭兩種,皆可種而食之。到野外采種時,要選擇根莖粗短、葉色深綠、植株葡匐狀生長的作為種用。其方法有二:
1.播種法馬蘭以春播為宜,各地氣溫不同,一般在2~3月份進行,春季氣溫偏低,馬蘭發芽率不高,播種量應適當加大。馬蘭種粒小,應用3~10倍細土或草木灰混合拌勻後播種,使種粒能均勻落於地面。單種的馬蘭可以撒播,與其他蔬菜套種間作的,應實行寬窄行條播,而且行向應與畦面走向不同,即南北走向的畦於,播種的行向則應為東西向,以利套種間作和管理。播後用木板輕輕壓實,使種子與土壤密接,上覆薄膜或蘆席、草簾等,以利保濕、保溫,出苗後應即揭去覆蓋物。
2.分株移植法此法簡便易行,成本低,成活率高,當年栽植當年即可採收。可於每年春、秋兩季,用鐵鍬或圓頭杴將田野上的馬蘭連根帶泥挖出,栽時把大塊帶根馬蘭掰成小塊。要求每小塊有根莖和莖枝3~4根,單栽的馬蘭按株行距15×15cm栽植,套種間作的應按套種蔬菜的要求,實行寬窄行栽植,栽後壓實種根,使其與土壤緊密接觸,並及時澆透水,以利成活。
三、加強管理 馬蘭產品質量優劣、產量高低,與田間管理之粗細,關系極為密切。因此,要強調加強管理。
1.澆水馬蘭播種後,如果氣溫暖和,土壤干濕相宜,一般15天左右即可出苗;如果天氣乾旱,要經常用灑水壺噴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出苗以後,一般可每隔數日於早晨或傍晚噴水1次;馬蘭雖較耐早,但為使其生長嫩旺,在生長期間,如見土壤有旱象出現,也應及時澆水,以免受旱,影響其產量和品質。
2.追肥 當幼苗有2~3片真葉時(移栽的活棵後),進行第一次追肥,收獲前 7~10天進行第二次追肥,以後每採收一次追肥一次。為保證馬蘭產品的優質,建議不要用速效性氮素化肥作追肥,而要用充分腐熟的人尿稀釋液或用綠色環保型有機顆粒肥,或用綠色環保型速效有機液體肥。
5. 馬蘭花的種子種植需要多大的盆
用中等大小的盆即可。
馬蘭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種植一次利用多年。因此,應選好地、整好地並施足底肥。
1.選擇適宜的地塊 馬蘭對土壤的要求雖不嚴格,但為其優質高產,還應盡可能地選擇濕潤、肥沃、疏鬆的土壤,特別要注意選擇雜草少的地塊,進行種植。
2.翻耕滅草 馬蘭植株嫩小,最忌與雜草混生。所以要力爭在播種或移栽前1個多月,進行一次翻耕,讓雜草長出後,人工連根徹底除之,或用無公害除草劑噴殺,把雜草消滅在播種或移栽前,以杜絕草害。
3.施足有機底肥 馬蘭是倍受青睞的特蔬,要盡可能不用化肥、農葯,做到綠色種植。因此,要特別注意施足優質農家肥,如牲畜糞、家禽糞等,每667平方米用量在5000kg以上,先經充分腐熟,在整地前鋪撒地面,然後翻犁入土,細耙拌勻,使土肥融合。
4.精細整地 馬蘭根系入土不太深,故不強求過於深耕,但要求在冬前能翻耕凍垡,使土壤疏鬆。在此基礎上,春天趁墒土或潮墒土時進行細耙,把土地整得細、平、軟,上虛下實,肥足墒飽,以利播種或移栽。
5.開溝做畦馬蘭種後要精細管理,並多次採收,必須開溝做畦。畦面不宜過寬或過窄,以人站兩旁畦溝,可以除凈畦面雜草和有利於採收商品菜為宜。露地栽培的,一般畦面寬 1.2~1.4m,畦溝深10~15cm,以能排凈田間積水,苗不受漬為准;棚室栽培的,應做成南北走向的小低畦,畦面寬1m左右,畦埂高4~6cm,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cm,以利採光。
二、播種與分株移植
馬蘭品種很多,主要有紅梗馬蘭和青梗馬蘭兩種,皆可種而食之。到野外采種時,要選擇根莖粗短、葉色深綠、植株葡匐狀生長的作為種用。其方法有二:
1.播種法馬蘭以春播為宜,各地氣溫不同,一般在2~3月份進行,春季氣溫偏低,馬蘭發芽率不高,播種量應適當加大。馬蘭種粒小,應用3~10倍細土或草木灰混合拌勻後播種,使種粒能均勻落於地面。單種的馬蘭可以撒播,與其他蔬菜套種間作的,應實行寬窄行條播,而且行向應與畦面走向不同,即南北走向的畦於,播種的行向則應為東西向,以利套種間作和管理。播後用木板輕輕壓實,使種子與土壤密接,上覆薄膜或蘆席、草簾等,以利保濕、保溫,出苗後應即揭去覆蓋物。
2.分株移植法此法簡便易行,成本低,成活率高,當年栽植當年即可採收。可於每年春、秋兩季,用鐵鍬或圓頭杴將田野上的馬蘭連根帶泥挖出,栽時把大塊帶根馬蘭掰成小塊。要求每小塊有根莖和莖枝3~4根,單栽的馬蘭按株行距15×15cm栽植,套種間作的應按套種蔬菜的要求,實行寬窄行栽植,栽後壓實種根,使其與土壤緊密接觸,並及時澆透水,以利成活。
三、加強管理
馬蘭產品質量優劣、產量高低,與田間管理之粗細,關系極為密切。因此,要強調加強管理。
1.澆水馬蘭播種後,如果氣溫暖和,土壤干濕相宜,一般15天左右即可出苗;如果天氣乾旱,要經常用灑水壺噴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出苗以後,一般可每隔數日於早晨或傍晚噴水1次;馬蘭雖較耐早,但為使其生長嫩旺,在生長期間,如見土壤有旱象出現,也應及時澆水,以免受旱,影響其產量和品質。
2.追肥 當幼苗有2~3片真葉時(移栽的活棵後),進行第一次追肥,收獲前 7~10天進行第二次追肥,以後每採收一次追肥一次。為保證馬蘭產品的優質,建議不要用速效性氮素化肥作追肥,而要用充分腐熟的人尿稀釋液或用綠色環保型有機顆粒肥,或用綠色環保型速效有機液體肥。
3.除草 除草要及時,要除早、除小、除了,並注意連根徹底除之,不讓其萌生。更要注意不讓其結籽、成熟、落地,以免來年再生雜草。
4.間苗 當幼苗有2~3片真葉時,就要及時間苗、定苗,拔除弱小苗,在稀疏的地方補栽上健壯苗;分株移栽的,要查苗、補苗,做到苗全、苗勻、苗旺,以利於優質高產。
5 .對多年生植株的特殊管理馬蘭的繁殖與發展頗快,無論是播種的還是移栽的,到第二或第三年,即能覆蓋全田。因此,可從第二年開始,分別於早春或秋季,用鐵鍬或圓頭杴在畦面橫向每隔 50cm挖出50cm,作為種苗移栽別田,在被挖的溝里施入腐熟的農家肥,糞土充分拌勻後,套栽辣椒、茄子等高桿蔬菜或大白菜、雪裡蕻等體積大的蔬菜。翌年,馬蘭又滿田覆蓋,再將上年未被挖出的馬蘭連根帶土挖出,依樣畫葫蘆,施入農家肥,栽上套種的蔬菜。如此輪換挖栽,可以常挖常新,常栽常新。
此外,馬蘭抗性強,一般不會發生病蟲害,即使偶而發生點狀葉斑病,也不要噴施農葯,只需撒些草木灰,即可達到防治之目的。
四、科學採收
採收馬蘭要及時、仔細、科學,以達到優質高產,提高經濟效益。
1.採收時間 出苗或移栽後30~40天,嫩苗達10~15cm,一般在4月上中旬,即可開始採收,春秋兩季每隔15天左右,即可採收一次,管理精細。生長旺嫩的,夏季也可採收,棚室栽培的,全年均可採收。
2.採收方法可用剪刀剪,或用手指摘。剪摘時,要挑選大的把小的留下,待長大後再剪摘;出苗稠密的地方,即使較小的植株也要剪摘,以利其他植株發棵;幼嫩的枝梢可以采長一些,已經變老的要採得短一些;采時要留意,不要把雜草夾在一起採摘進來。採收的嫩梢,最好能用保鮮袋裝好後,及時送往市場銷售,使能賣出好價錢。
此外,如需大面積發展馬蘭生產,還應建立留種田。其栽培技術與大田馬蘭基本相似,但播種或栽植應適當稀些,只要有機底肥施得足,追肥可少些,一般在苗期追肥一次,開花前再迫肥一次即可,注意不要採收商品菜,留種植株,一般在5月中旬前後抽苔,5月下旬前後開花,6~10月種子成熟。種子採收曬干後,留翌年春播。
6. 馬蘭花盆栽該怎麼種
馬蘭花又名蝴蝶花、蝴蝶蘭,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根莖短粗,肥壯。花大新奇,花色內絢麗,鮮艷奪目。花有容藍、白、黃、雪青等色。花期5-6個月,每次花可開花7-10天,頗耐觀賞。馬蘭花在我國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目前歐、亞、非3洲均有分布,品種極多,難以計數。此花按植株高度不同可分3種類型:矮株型僅18-25厘米,中株型高25-70厘米,高株型可高達120厘米。馬蘭花喜陽光,適栽於背風向砂質土壤中。
馬蘭花對土壤的要求雖不嚴格,但為其優質,還應盡可能地選擇濕潤、肥沃、疏鬆的土壤.盡可能不用化肥、農葯,做到綠色種植,可以到花店買些有機肥.有蟲子就抓.沒辦法.澆水也比較簡單,看土的顏色.保持潮濕就好了.
7. 馬蘭花怎樣種植
如果起苗時間不長,帶花垛,可直接栽植,不帶土,要看根系損傷輕重,進行適當修剪,減少養分損耗,以利於上盆後盡快恢復生機
若離土已兩天或更多,先放在陰涼處,葉面噴水,露根的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夜,使之充分吸收水分,然後,視根系損傷輕重,對枝葉進行修剪,並去處腐爛枯萎的根,以提高成活率
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後,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餘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選盆,新挖回來的蘭花最好選用透氣好的泥盆,陶盆或蘭花專用盆,注意不可過大,
用土 用腐葉土,河沙,紅土混合種植,腐葉土佔60%,紅土佔30%,河沙佔10%,這種比例配製的土,通氣,濾水,肥力俱佳,蘭花生長良好,切忌用鹼性土,
溫濕度 蘭花從野生到養殖,溫濕度不穩定,可放置水盆或砌一水池,上蓋木板或放磚塊,將花盆放在上面,就能解決問題
澆水 切勿澆水過多,造成爛根,可結合葉面噴水及將盆土澆至微濕即可,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澆水要從盆邊澆入,不可澆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
光照與通風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保持通風換氣,
施肥 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新根未發前切忌用肥,需經1-2年的培養,待新根旺盛時才可施肥,否則易遭枯死,
防病與治蟲 蘭花為多病蟲害植物,尤以高溫高濕季節嚴重,要注意防治分享給你的朋友吧:人人網新浪微博開心網MSNQQ空間
對我有幫助
10
8. 怎樣在花盆裡種植馬蘭花
馬蘭花對土壤的要求雖不嚴格,但為其優質,還應盡可能地選擇濕潤、內肥沃、疏鬆的土壤.盡可能容不用化肥、農葯,做到綠色種植,可以到花店買些有機肥.有蟲子就抓.沒辦法.澆水也比較簡單,看土的顏色.保持潮濕就好了.
9. 馬蘭花的養殖方法以及和鳶尾的區別
馬蘭花的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
馬蘭對土壤適應性很強,但以水利設施好、排灌方便的沙壤土為好。移栽前人工拔除雜草,或用無公害除草劑噴殺,同時結合翻耕每667m2施已發酵腐熟的優質豬糞或牛糞5000kg左右,做到基肥充足,土肥交融,為馬蘭持久旺盛生長打好基礎。而後整地作畦,畦的寬度和長度根據田塊大小和大棚覆蓋標准而定,一般土地利用率要求在90%以上。把好除草關和施足基肥是獲得馬蘭安全、優質、高產的基礎,不可掉以輕心。
移栽
馬蘭一般在9月份移栽,11月上旬用塑料大棚覆蓋。大棚可選用簡易毛竹大棚,或用可移動鋼架大棚等,大棚寬度和高度與常規蔬菜大棚相同,要求做到保溫性能好,田間操作方便,以利馬蘭生長和田間作業。
大棚馬蘭要實行綠色管理。經過4a多的實踐,大棚馬蘭在秋冬生長期間,沒有發生過病蟲嚴重危害,不需要噴葯防治。偶爾發生點狀的葉斑病,用草木灰撒施防治即可。因此棚栽馬蘭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當苗高10~15cm時,即可開始用剪刀剪取嫩梢上市。一般每隔10~15d采剪1次。采剪時注意保留短的嫩芽,以保證後期產量。采剪後的嫩梢,要放在陰濕的陶器缸中,噴細水防止萎蔫,用保鮮袋裝好及時送往市場銷售,做到按時采剪,保鮮上市。
10. 馬蘭花種子怎麼栽種
馬蘭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種植一次利用多年。因此,應選好地、整好地並施足底肥。
1.選擇適宜的地塊 馬蘭對土壤的要求雖不嚴格,但為其優質高產,還應盡可能地選擇濕潤、肥沃、疏鬆的土壤,特別要注意選擇雜草少的地塊,進行種植。
2.翻耕滅草 馬蘭植株嫩小,最忌與雜草混生。所以要力爭在播種或移栽前1個多月,進行一次翻耕,讓雜草長出後,人工連根徹底除之,或用無公害除草劑噴殺,把雜草消滅在播種或移栽前,以杜絕草害。
3.施足有機底肥 馬蘭是倍受青睞的特蔬,要盡可能不用化肥、農葯,做到綠色種植。因此,要特別注意施足優質農家肥,如牲畜糞、家禽糞等,每667平方米用量在5000kg以上,先經充分腐熟,在整地前鋪撒地面,然後翻犁入土,細耙拌勻,使土肥融合。
4.精細整地 馬蘭根系入土不太深,故不強求過於深耕,但要求在冬前能翻耕凍垡,使土壤疏鬆。在此基礎上,春天趁墒土或潮墒土時進行細耙,把土地整得細、平、軟,上虛下實,肥足墒飽,以利播種或移栽。
5.開溝做畦馬蘭種後要精細管理,並多次採收,必須開溝做畦。畦面不宜過寬或過窄,以人站兩旁畦溝,可以除凈畦面雜草和有利於採收商品菜為宜。露地栽培的,一般畦面寬 1.2~1.4m,畦溝深10~15cm,以能排凈田間積水,苗不受漬為准;棚室栽培的,應做成南北走向的小低畦,畦面寬1m左右,畦埂高4~6cm,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cm,以利採光。
二、播種與分株移植
馬蘭品種很多,主要有紅梗馬蘭和青梗馬蘭兩種,皆可種而食之。到野外采種時,要選擇根莖粗短、葉色深綠、植株葡匐狀生長的作為種用。其方法有二:
1.播種法馬蘭以春播為宜,各地氣溫不同,一般在2~3月份進行,春季氣溫偏低,馬蘭發芽率不高,播種量應適當加大。馬蘭種粒小,應用3~10倍細土或草木灰混合拌勻後播種,使種粒能均勻落於地面。單種的馬蘭可以撒播,與其他蔬菜套種間作的,應實行寬窄行條播,而且行向應與畦面走向不同,即南北走向的畦於,播種的行向則應為東西向,以利套種間作和管理。播後用木板輕輕壓實,使種子與土壤密接,上覆薄膜或蘆席、草簾等,以利保濕、保溫,出苗後應即揭去覆蓋物。
2.分株移植法此法簡便易行,成本低,成活率高,當年栽植當年即可採收。可於每年春、秋兩季,用鐵鍬或圓頭杴將田野上的馬蘭連根帶泥挖出,栽時把大塊帶根馬蘭掰成小塊。要求每小塊有根莖和莖枝3~4根,單栽的馬蘭按株行距15×15cm栽植,套種間作的應按套種蔬菜的要求,實行寬窄行栽植,栽後壓實種根,使其與土壤緊密接觸,並及時澆透水,以利成活。
三、加強管理
馬蘭產品質量優劣、產量高低,與田間管理之粗細,關系極為密切。因此,要強調加強管理。
1.澆水馬蘭播種後,如果氣溫暖和,土壤干濕相宜,一般15天左右即可出苗;如果天氣乾旱,要經常用灑水壺噴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出苗以後,一般可每隔數日於早晨或傍晚噴水1次;馬蘭雖較耐早,但為使其生長嫩旺,在生長期間,如見土壤有旱象出現,也應及時澆水,以免受旱,影響其產量和品質。
2.追肥 當幼苗有2~3片真葉時(移栽的活棵後),進行第一次追肥,收獲前 7~10天進行第二次追肥,以後每採收一次追肥一次。為保證馬蘭產品的優質,建議不要用速效性氮素化肥作追肥,而要用充分腐熟的人尿稀釋液或用綠色環保型有機顆粒肥,或用綠色環保型速效有機液體肥。
3.除草 除草要及時,要除早、除小、除了,並注意連根徹底除之,不讓其萌生。更要注意不讓其結籽、成熟、落地,以免來年再生雜草。
4.間苗 當幼苗有2~3片真葉時,就要及時間苗、定苗,拔除弱小苗,在稀疏的地方補栽上健壯苗;分株移栽的,要查苗、補苗,做到苗全、苗勻、苗旺,以利於優質高產。
5 .對多年生植株的特殊管理馬蘭的繁殖與發展頗快,無論是播種的還是移栽的,到第二或第三年,即能覆蓋全田。因此,可從第二年開始,分別於早春或秋季,用鐵鍬或圓頭杴在畦面橫向每隔 50cm挖出50cm,作為種苗移栽別田,在被挖的溝里施入腐熟的農家肥,糞土充分拌勻後,套栽辣椒、茄子等高桿蔬菜或大白菜、雪裡蕻等體積大的蔬菜。翌年,馬蘭又滿田覆蓋,再將上年未被挖出的馬蘭連根帶土挖出,依樣畫葫蘆,施入農家肥,栽上套種的蔬菜。如此輪換挖栽,可以常挖常新,常栽常新。
此外,馬蘭抗性強,一般不會發生病蟲害,即使偶而發生點狀葉斑病,也不要噴施農葯,只需撒些草木灰,即可達到防治之目的。
四、科學採收
採收馬蘭要及時、仔細、科學,以達到優質高產,提高經濟效益。
1.採收時間 出苗或移栽後30~40天,嫩苗達10~15cm,一般在4月上中旬,即可開始採收,春秋兩季每隔15天左右,即可採收一次,管理精細。生長旺嫩的,夏季也可採收,棚室栽培的,全年均可採收。
2.採收方法可用剪刀剪,或用手指摘。剪摘時,要挑選大的把小的留下,待長大後再剪摘;出苗稠密的地方,即使較小的植株也要剪摘,以利其他植株發棵;幼嫩的枝梢可以采長一些,已經變老的要採得短一些;采時要留意,不要把雜草夾在一起採摘進來。採收的嫩梢,最好能用保鮮袋裝好後,及時送往市場銷售,使能賣出好價錢。
此外,如需大面積發展馬蘭生產,還應建立留種田。其栽培技術與大田馬蘭基本相似,但播種或栽植應適當稀些,只要有機底肥施得足,追肥可少些,一般在苗期追肥一次,開花前再迫肥一次即可,注意不要採收商品菜,留種植株,一般在5月中旬前後抽苔,5月下旬前後開花,6~10月種子成熟。種子採收曬干後,留翌年春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