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之蘭花
A. 蘭花放在家裡什麼位置好
蘭花喜歡陰涼通來風的氣候源環境,若是室內養護,可將其放在客廳或是書房裡。在養護期間,將蘭花放在客廳或書房光線明亮且通風良好的位置,可放在櫃台或是窗檯上。養護期間要注意,不要將蘭花放在客廳陰暗的角落位置。
若是室外養護,可將蘭花放在門口側邊,也可以放在庭院的台階高處。將蘭花放在室外養護,在養護期間要注意遮蔭和遮雨。蘭花不耐強光,不耐水澇,在夏季期間需要將其移到涼爽通風的位置,避免蘭花被強光灼傷或被暴雨淋傷。
蘭花在冬季期間,需要將其移到溫暖的室內養護。在養護期間,可以將蘭花放在光照良好的陽台上,能夠使其及進行光合作用。在冬季期間要注意,將蘭花放在室內養護,不要將其放在窗口、門口或是空調出風口正對的位置。
B. 久居芝蘭之室,不聞其香是什麼意思
「久入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久人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出自《孔子家語·六本》。
原文是「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拓展資料
一、出處簡介
《孔子家語·六本》。《孔子家語》又名《孔氏家語》,或簡稱《家語》,漢族儒家類著作。原書二十七卷,今本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二、解釋
和品行優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了擺滿香草的房間,久而久之聞不到香草的香味了,這是因為它和香味融為一體了。
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進入了賣臭咸魚的店鋪,久而久之就聞不到咸魚的臭味了,這也是因為你與臭味融為一體了。藏硃砂的地方就有紅色,有油漆的地方就有黑色,因此有道德修養的人必須謹慎選擇相處的朋友和環境。
三、成語:芝蘭之室
C. 身居蘭花室,而不聞其香是什麼意思
原文是「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意思是進入開著蘭花的室內時間久了就感覺不到香味;進入賣咸魚的店鋪時間久了就感覺不到臭味。
D. 久在芝蘭之室,則聞其香。翻譯
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翻譯為:就像進入擺滿芝蘭花的房間,待久了就聞不到蘭花的香味了,這是因為自己和香味融為一體了。這句話出自漢代王肅的《孔子家語·六本》。原文及譯文為:
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譯文: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了擺滿芳香的芝蘭花的房間,久而久之就聞不到蘭花的香味了,這是因為自己和香味融為一體了。)
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譯文:和品行低劣的人交往,就像進入了賣臭咸魚的店鋪,久而久之就聞不到咸魚的臭味了,這也是因為自己與臭味融為一體了。)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譯文:藏硃砂的地方就是紅色的,藏有油漆的地方就是黑色的,因此有道德修養的人必須謹慎選擇相處的朋友和環境。)
(4)室之蘭花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王肅師從大儒宋忠,曾遍注群經,對今、古文經意加以綜合,又借鑒《禮記》、《左傳》和《國語》等,編撰《孔子家語》等以宣揚道德價值,將其精神理念納入官學,其所注經學在魏晉時期被稱作「王學」。
《孔子家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傳本《孔子家語》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肅注,書後附有王肅序和《後序》。過去因為疑古派的非難歷代前人多認為是偽書,隨著近代簡帛文獻的出土證明,確信為先秦舊籍。
二、字詞注釋
1、善:品德高尚。
2、居:交往。
3、芝蘭:香草名,用來比喻良好的環境。
4、化:同化。
5、肆:商店、店鋪。鮑魚之肆: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
6、丹:丹砂。
E. "入蘭花之室久聞不覺其香"說明了什麼哲理
原文:如入幽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哲理:和品行優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了擺滿芳香的蘭花的房間,久而久之聞不到蘭花的香味了,這是因為自己和香味融為一體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進入了放滿臭咸魚的倉庫,久而久之就聞不到咸魚的臭味了,這也是因為你與臭味融為一體了。
但現在一般也引申為:失落了自然的清新之感,零距離接觸久了,導致審美憊勞。與距離產生美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