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十二屆
『壹』 余蝴蝶的故事
2002年彭州十二屆蘭博會上獲「金茂特別獎」的一盆「余蝴蝶」,據是由台灣省苗栗市的陳貴源先生栽培送展的,共六苗草,上兩劍,每劍花開三層,花大而幽香。關於這盆「余蝴蝶」也出現過爭論。當時某網站曾報導:
「據稱,台灣地區獲獎的這株稀有蘭花取名『余蝴蝶』,它是從來自全世界及中國大陸送往展會的6000餘盆精品蘭花中脫穎而出的。台灣代表團負責人陳貴源介紹,這株通過科技培植變異後的『余蝴蝶』,目前在中國數量極少,它以其特有的香、色、形在中國蘭花新品開發中獨樹一幟,它從傳統品種的1莖1花變成了1莖3花,據說,最多的一朵花可長出超過100餘片的花瓣,這在蘭花史上堪稱奇觀。
而誰也不會想到,這盆『余蝴蝶』是台灣人早年從日本人手中買回來的蘭花。當時,中國文化大革命結束不久,中國與日本初次恢復中日友好邦交,為紀念這一時刻,中國政府便把這盆『余蝴蝶』贈送給了日本政府。
陳貴源說:『我家三代都是養蘭人,這盆「余蝴蝶」從日本買回後,在幾代台灣人的科學培育下變得越發水靈』。」
台灣蘭家們的栽培技術確實令人刮目相看,但報導中說「這株通過科技培植變異後的『余蝴蝶』,目前在中國數量極少,它以其特有的香、色、形在中國蘭花新品開發中獨樹一幟,它從傳統品種的1莖1花變成了1莖3花,據說,最多的一朵花可長出超過100餘片的花瓣,這在蘭花史上堪稱奇觀。」這些說法是言過其辭的,一方面談不上什麼「科技培植變異」;另一方面「余蝴蝶」1莖雙花實為正常,1莖3花也不算什麼特別新鮮事。至於後面的「贈送給了日本政府」的話,更不知道根據來源於哪裡。
關於這盆「余蝴蝶」後來還有些傳言,說此種產於福建,轉展被台商購去後送展。這當然是傳聞,現在也沒有什麼根據。據說福建選出過一品類似「余蝴蝶」的菊瓣春蘭來,現在福建和江浙極少的蘭友手中有栽培,有人稱其為「綠綉球」。此種我手中也曾有過幾苗,一場軟腐病,盪然無存,甚是惋惜。有些蘭人認為「綠綉球」就是「余蝴蝶」,據觀察,兩種葉形是有點差異的。「綠綉球」葉幅顯得更細一些,葉質硬,很富彈性,新苗有明顯的蛇斑藝,葉端部更強烈,成材後留下蛇斑藝痕跡。我沒有見過實花,從彩照上看,一葶雙花,很象是「余蝴蝶」。近些年春蘭中選出類似「余蝴蝶」的菊瓣花也確實不少,2000年出版的姚毓平、徐碧玉《蘭花》一書中便有一品「新菊瓣蝶」等,都屬於這類花形。
提到蛇斑藝,「余蝴蝶」這些年確實出現葉藝品種,例如劉清涌先生在《蘭花花葉多藝品鑒賞》一書中介紹了葉出覆輪藝的「余蝴蝶」;《千禧蘭香》中的爪藝的「余蝴蝶」等。
融融女士曾有《余蝴蝶》詩一首:「莫問零丁風雨情,故園遙望悵潮聲。蘭馨點翠開雲霧,碧蕊還鄉蝶夢成。」
『貳』 人面蘭花是真的嗎
是真的
人面蘭花屬蓮瓣蘭赤殼素心品種。昆明蘭友楊樹_於2002年在四川舉辦第十二屆中國(彭州)蘭花博覽會上購得,並命名。產地不詳。特徵:株高20-25cm,葉形披散,單株5-7片葉,葉長35-45cm,葉寬0. 4-0. 7cm;花期2-3月,每葶著花2-3朵,花瓣呈桃紅色,艷若桃花,如意素舌;清香幽遠。花品端莊,典雅而艷麗,婉若少女溫潤的面龐、紅白相映艷而不妖,十分惹人喜愛。
『叄』 余蝴蝶和余蝴蝶爪差別
不存在余蝴蝶爪,只有餘蝴蝶這一植物。
余蝴蝶,據傳為產於中國浙江蘭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由山農余氏採集下山,被日本人收走後,在日本開花。取名「余蝴蝶」。八十年代後返銷回中國大陸。
從余蝴蝶的外形上來說,其花朵的樣子有點像菊花,但也有不同之處,其花瓣要比菊花多得多,在它開花的旺季中,一株蘭花可以開出一百多朵蘭花。
(3)蘭花十二屆擴展閱讀:
余蝴蝶於2002年在彭州十二屆中國(成都)"金茂杯"蘭博會上獲"金茂特別獎"。由台灣省苗栗市的陳貴源先生栽培送展,當時共六苗草,上兩個花劍,每劍花開三層,花大而幽香。傳說余蝴蝶最多的一朵花可長出超過100餘片的花瓣,這在蘭花史上堪稱奇觀。
這個草的故事很多,有說法是抗日戰爭後期(1945年),從中國輸往日本的下山春蘭中被發現的奇花,後被台灣人收走。還有說法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由山農余氏採集下山,被日本人收走後,在日本開花後並命名為「余蝴蝶」。再有說法是此種產於福建,轉展被台商購去並送展,當時稱其為"綠綉球",後被易名為「余蝴蝶」。但後人有曰,葉質、葉形、苞殼、花色、香氣等都能說明此草應屬很正統的江浙之草。
『肆』 蘭花寺小靈童特徵
蘭花寺小靈童特徵:
1、葉,寺小靈童葉片半垂,色澤翠綠,質地厚糯,葉長30至50厘米,葉寬1.0至1.3厘米左右新芽紫紅色,葉甲帶紅,中心葉常有紅韻邊,成苗後葉尾扭曲,俗稱甩頭葉,葉腳較高,株形優美,葉姿灑脫。
2、花,寺小靈童為蓮瓣蘭荷型水仙瓣紅花。一箭花開2-5朵,最多時達7至8朵,花苞紫紅色,開荷型水仙花,花高出架,花色粉紅,花瓣邊緣帶紅彩,色彩上與雲上童子相近,花瓣邊緣是深色粉紅相圍,色彩鮮亮,對比度極高,神韻上佳,如送財童子般靈動可人。故與雲上童子同稱絕代雙驕,花瓣瓣質厚糯,花守較好。此花的出現,徹底打破了蓮瓣蘭無多花品種的禁區。
歷史
寺小靈童初名:張鑫紅花、尚馨梅。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滇西一張姓蘭友在大理巍山發現,由於該蘭友種植時用肥不當幾乎全部死去,僅剩下幾個殘葉老頭,由老一輩蘭友趙尚禮收購培育才使得此優秀品種得以傳承。
寺小靈童2019年第十二屆中國(大理)國際蘭博會金獎;2019年第二十九屆中國(惠水)蘭博會銀獎。與雲上童子同被稱為蓮瓣蘭「絕代雙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