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海棠唐詩

海棠唐詩

發布時間: 2025-05-07 04:18:46

① 古語,有關花的語句,比如從花蕾的含苞待放,到花開的嬌艷芬芳,等等

海棠》-鄭谷

春風用意均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

穠麗最宜新著雨,妖嬈全在欲開時。

莫愁粉黛供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

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

譯文:

大地春回,詩人放眼望去,只見微風過處,灑下一陣陣雨點,海棠新沾上晶瑩欲滴的水珠,塵垢洗盡,花色格外光潔鮮妍。

此時此刻,詩人驚訝地發覺,「新著雨」的海棠別具一番風韻,顯得異常之美。人們知道,海棠未放時呈深紅色,開後現淡紅色,它最美最動人之處就在於含苞待放之時。

海棠花蕾剛著雨珠而又在「欲開時」,色澤分外鮮紅艷麗,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時的紅暈,嬌嬈而嫵媚。前人形容海棠「其花甚豐,其葉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綽綽如處女」(明王象晉《群芳譜·花譜》),唐人譽之為「花中神仙」。

賞析:

春天,在大自然的百花園里,海棠花素以嬌美著稱。詩人鄭谷為之傾倒,為之銷魂,並為之賦詩贊美。

「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首聯是說。春風彷彿著意用一種顯眼的顏色染紅她,打扮她。「銷得」,值得之意。大地春回,詩人為美麗的海棠花所吸引,興致勃勃的攜酒賞花。

「穠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頷聯是說,雨後的海棠更美了,她最美的動人之處在於含苞待放之時。

詩人放眼望去,只見微風過處,灑下一陣雨點;海棠新沾上晶瑩欲滴的水珠,花色格外光潔鮮妍。此時此刻。詩人驚訝的發覺,「新著雨」的海棠別具一番風韻,顯得異常之美。

人們知道,海棠未放時呈深紅色,開後現淡紅色,她最美的動人之處就在於含苞待放之時,海棠花蕾剛著雨珠而又在「欲開時」,色澤分外鮮紅艷麗,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時的紅暈,嬌嬈而嫵媚。前人形容海棠「其花甚豐,其葉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綽綽如處女」(明王象晉《群芳譜·花譜》),唐人譽之為「花中神仙」。

詩人善於捕捉海棠「新著雨」、「欲開時」那種穠麗嬌嬈的風姿神采,著意刻畫,把花的形態和神韻浮雕般的表現出來。詩情畫意,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頸聯是說,那美麗勤勞的莫愁女為欣賞海棠的嬌艷懶於梳妝,善畫海棠的畫家梁廣也為海棠的嬌美所吸引不肯輕易動筆。

頸聯詩人又從側面對海棠進行烘托。海棠的美麗和風韻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尾聯是說,整日陶醉吟詠看不夠,以致於羨慕海棠花叢中的蝴蝶來了。

末聯寫詩人面對海棠,飲酒賦詩,流連忘返。看不足,寫不完,甚至對蝴蝶能在海棠枝上依偎而產生艷羨之情,簡直把詩人對海棠的贊美與傾慕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從藝術家對海棠的審美活動中突出花之美的魅力,用的是推開一層,從對面寫來的旁襯手法。從虛處見實,虛實相生,空靈傳神,既歌頌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現出詩人對美的事物熱愛和追求,情與物相交流。

(1)海棠唐詩擴展閱讀

鄭谷一生作詩不下千首;因曾「寓居雲台道舍」,故稱詩集為《雲台編》,一名《宜陽集》,又叫《鄭守愚文集》,共分上、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陽外編》、《國風正誤》等書籍,有的著作已失傳。《全唐詩》收入鄭谷的詩歌共有三百多首。

鄭谷的仕途順利,詩大多是詠物和表現士大夫的清高閑適,缺少社會內容,流傳下來的經典不多。

鄭谷的詩講究煉字煉句,但清婉明白,通俗易曉。其絕句風神綿邈、詞意婉約。《全唐詩補編》補詞三首。

唐僖宗光啟三年(公元887年),鄭谷考中進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鄭谷寫的一首《鷓鴣》詩聲名遠播,因而又有「鄭鷓鴣」之稱。鄭谷與許棠、張喬、任濤等九位同輩人經常唱和往還,詩名頗盛,被譽為「芳林十哲」。

唐乾寧年間,鄭谷「獨守義命之戒,而不牽於名利之域」,毅然歸隱故鄉的仰山,過著「好句未停無暇日,舊山歸老有東林」的隱居生活。

② 繁於桃李盛於梅——唐代詠海棠詩賞析(二)

        宋代大詩人蘇軾《海棠》詩「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燒銀燭照紅妝」,使海棠花得「燒燭照」之別稱。而海棠一名「貯金屋」,卻出自唐代詩人何希堯的《海棠》:

        著雨胭脂點點消,半開時節最妖嬈。 

        誰家更有黃金屋,深鎖東風貯阿嬌? 

        前兩句「著雨胭脂點點消,半開時節最妖嬈」,詩人直接把艷麗嬌媚的半開海棠展現在讀者面前。她,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嬌羞少女,在春天的和風細雨里,顯得更加楚楚動人。海棠花蕾呈朱赤色,詩稱「絳萼」。稍開後呈粉紅色,比之花蕾的穠艷則更具豐姿。著雨的海棠,胭脂消盡,花色格外清新光潔,遠遠看去有如少女含羞的紅暈。

        面對如此嬌美嫵媚的海棠,詩人流連忘返,僅僅賦詩猶不能盡情,進而生發奇想:「誰家更有黃金屋,深鎖東風貯阿嬌。」這里詩人運用《漢武故事》中的一則典故。漢武帝為太子時,長公主欲以女配帝,問曰:阿嬌好否?帝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詩人用此典,意在抒發自己對海棠的愛惜之意。半開海棠雖美輪美奐,但「大多好物不長久。」紅顏命薄,好景不再。有誰能用黃金屋宇,深鎖東風,讓海棠花長盛不衰呢?這突如其來的一問,既反映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摯愛,又隱含著詩人對美之幻滅的深深的優慮。從而更有力地深化了主題。

        素以嬌艷著稱的海棠花,引得無數詩人對之吟詠。以詠鷓鴣著名的晚唐詩人鄭谷也為之銷魂,寫下了這首頗有新意的《海棠》詩:

        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 

        穠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 

        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 

         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

        首聯「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是全詩的總領。「勻」,即調勻。在和煦春風細心地吹拂下,海棠的花色顯得格外鮮艷奪目,詩人為之銷魂,忍不住要攜酒對賞,揮毫賦詩了。「用」字,看似隨意,實則甚見功力,把春風寫活了,似乎春風也偏愛海棠,著力打扮她。 

         頷聯較為集中地寫了海棠花的特點。「穠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剛剛經受雨水洗濯的海棠最為光艷動人,而她在欲放未放之際色彩最為鮮紅艷麗。海棠未開時呈深紅色,開後則現淡紅色,而它含苞待放之時最美最動人。「新著雨」與「欲開時」對舉,既突出地表現了海棠花的特點,也增加了全詩的詩情畫意。 

        頸聯緊承頷聯,又從側面對海棠著力進行烘托。「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面對嬌艷奪目的海棠,美麗多情的莫愁女因耽於觀賞海棠毅然連妝也懶得梳了;以畫海棠而聞名的畫家梁廣也迷戀海棠的艷麗而遲遲不肯輕易下筆。「懶」字和「遲」字,形象深刻地表現了美女莫愁、畫家梁廣對海棠的沉迷態度,有力地襯託了海棠的美麗和神韻。 

        尾聯轉而寫詩人自己對海棠的沉迷。「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詩人為海棠的嬌美而深深陶醉,早晨飲酒對賞,晚間賦詩吟詠,流連忘返。即便如此,詩人仍感不足,他甚至羨慕起在花枝間過夜的蝴蝶來了。可以想見,如果詩人能化作蝴蝶,那麼,他必將日夜不離海棠花了。這兩句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詩人對海棠的傾慕之情。    

        這首詩主要寫海棠之美及詩人對海棠的無限眷戀之情。全詩採用了層層深入的寫法,而且詩中虛實相生,以虛襯實,空靈蘊藉。全詩不僅生動地寫出了海棠之美,也成功地表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摯著追求的心態。

        《全唐詩》收錄詩作800餘首,數量僅次於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的晚唐詩僧齊己,以詠《早梅》詩聞名,其詠《海棠花》也很有特色: 

        繁於桃李盛於梅,寒食旬前社後開。 

        半月暄和留艷態,兩時風雨免傷摧。 

        人憐格異詩重賦,蝶戀香多夜更來。 

        猶得殘紅向春暮,牡丹相繼發池台。

        首聯「繁於桃李盛於梅,寒食旬前社後開」,詩一開始將海棠花與桃李和梅花相比,突出了海棠花的繁榮、茂盛,並交代了其開花時間是在社日之後到寒食節前。頷聯「半月暄和留艷態,兩時風雨免傷摧」,寫天氣暖和,海棠花開留下嬌艷的美態,此時風雨祥和,避免摧傷那嬌艷的花朵。說明大自然對海棠花格外照顧,為它提供了優越的生長環境。

        頸聯「人憐格異詩重賦,蝶戀香多夜更來」,詩人喜愛海棠花的品格奇特,多謝詩賦贊美,蝴蝶貪念它的香氣濃郁,夜裡又飛回花間來。表現了對海棠花極度的喜愛之情。尾聯「猶得殘紅向春暮,牡丹相繼發池台」,寫暮春時節,還有未凋殘的海棠花在開放,與牡丹花相繼綻放在池台邊。將海棠花與花王牡丹相提並論,突出了海棠花的美麗高雅。

        宋人陳思在《海棠譜序》雲:「梅花占於春前,牡丹殿於春後,騷人墨客注意焉。獨海棠一種,豐姿艷質,固不在二花之下。」此詩正是道出了海棠花艷冠仲春的獨特魅力。

晚唐著名詩人顧況之子顧非熊的《斜谷郵亭玩海棠花》,寫出了對海棠花的痴迷: 

        忽識海棠花,令人只嘆嗟。 

        艷繁惟共笑,香近試堪誇。 

        駐騎忘山險,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處,應繞羽人家。 

        顧非熊少小聰明,一覽成誦。卻困舉場三十年,穆宗長慶中登進士第。做過盱眙尉。顧「不樂奉迎,更厭鞭撻」,所以棄官隱居茅山。 

       從這首詩的整個格調看,大概是詩人過隱居生活時所寫。標題「斜谷郵亭玩海棠花」中一個「玩」字,便活脫出詩人心境的閑適與安逸。正因為心境的閑適與安逸,因此,「玩」得仔細,「玩」得盡興。 

        首聯「忽識海棠花,令人只嘆嗟」,意思是說,在斜谷郵亭,詩人忽然間看到了海棠花,首先是心有所動,便情不自禁地為之贊嘆。接著是仔細觀賞。頷聯「艷繁惟共笑,香近試堪誇」,寫詩人看到海棠花色艷花繁,感到十分賞心悅目。他想,凡是見到這樣艷麗繁富的花朵的人都會喜歡。「艷繁」,形容花艷麗而繁富。海棠花的特點是「有艷無香」,詩人在觀賞之際意識到了這一點,但詩人並沒有直接寫海棠花的這一「缺點」,而仍然是以贊揚的筆調寫道「香近試堪誇」。意思是說,如果海棠花能夠香氣襲人,那大概會更令人誇贊。可見,詩人對海棠花的偏愛。

        頸聯「駐騎忘山險,持杯任日斜」,寫詩人下馬觀花全然忘卻了山路的險峻,花前把酒任憑夕陽西下。詩人迷戀海棠花已經到了如痴如醉,樂不思歸、樂而忘歸的地步了。斜谷郵亭旁的海棠花似乎還不夠詩人欣賞,因此,詩人在尾聯猜想,哪裡是海棠花最多的地方呢?「何川是多處,應繞羽人家」,大概應圍繞著道士的居處去尋它。「羽人」,是指神話中的飛仙。舊時稱道人為羽人。說不定詩人以後又尋訪更多海棠花呢! 事實上,道士居處海棠花也不一定就多,詩人之所以一下子會聯想到道士居處恐怕是和他本人過著隱居生活有關吧。 

         這首詩在寫法上猶如剝筍,層層遞進。面對斜谷郵亭旁的海棠花,先是「嘆嗟」,繼之是「觀賞」,由「觀賞」到「入迷」,最後是決心「再尋」。詩中,海棠花姿可見,詩人心情可感,不知不覺的,我們也被帶到斜谷郵亭旁,同詩人共賞海棠花。

        五代詩人劉兼的《海棠花》,描寫了一株幽居獨處的海棠,以花喻人,感情深切細膩: 

        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煙輕虢國顰歌黛,露重長門斂淚衿。 

        低傍綉簾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難尋。 

        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 

        首聯「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詩的開頭描寫了海棠花淡淡微紅的顏色和風韻。這是一株盛開的海棠(因為海棠未開放時為深紅色,開後則為淡紅色),這種顏色使海棠別具風韻,那輕柔的花姿獨得春天的生機,好像一個少女充滿懷春的心情。這兩句把海棠描成了一個輕施粉黛的少女,在奼紫嫣紅的百花中,她獨具風采,難怪春天都對她偏愛。 

        頷聯對海棠的花姿和神態做了具體的描繪,運用典故,以花喻人,形象而傳神。「煙輕虢國顰歌黛」,將海棠花比作虢國夫人,虢國夫人是楊貴妃的姐姐,長得很美,不施脂粉,唯恐掩蓋了她的天生麗質,海棠花就像不施粉黛的虢國夫人那樣皺著眉頭。「露重長門斂淚衿」又把海棠花比作了漢朝的陳皇後,她在失寵後別居於長門宮,愁悶悲思。這兩個典故的運用,形象地表現了海棠花淡裝素裹、嬌美婀娜的花姿,並把人的感情賦予了海棠花,寫出了海棠花孤寂、哀怨的神態。這樣,詩人筆下的海棠花就成為了具體而生動的形象,有血有肉,有情有感。 

        海棠花幽居獨處,凄涼哀怨,但它是一種高潔的花,詩人同情它的處境,更喜愛它的品格,頸聯寫出了海棠花的生活環境和孤高聖潔的氣質。「低傍綉簾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難尋」,這海棠花沒有盛開在百花園中,而是長在人們舉手可折的綉簾旁,孤獨無依。正是這種環境,使它感到哀怨、孤獨。但是,海棠花溫馨高潔,雖然人們可以折損它,但它決不附麗,它要保持自己的聖潔,所以,總是秘密地藏起自己的花蕊,使彩蝶難以尋找。 

        在詩人的眼裡,海棠花不僅如少女般美麗,而且像少女一樣多情,詩的尾聯寫出了海棠的情致:「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海棠花藏起自己的花蕊,並非無情,到了美好的夜晚,它才有了多情的神態,為的是在皎潔的月光下,吐著芳香,伴著微醉的人兒低聲吟唱。至此,花與人的感情融為一體,深切巧妙地表達了愛花惜花之情。

熱點內容
古董蘭花瓶 發布:2025-05-07 08:13:58 瀏覽:747
色彩畫盆景 發布:2025-05-07 07:49:33 瀏覽:847
櫻花醬兔兔 發布:2025-05-07 07:44:50 瀏覽:513
玫瑰花丙烯畫 發布:2025-05-07 07:44:48 瀏覽:51
綠化小盆栽 發布:2025-05-07 07:44:16 瀏覽:484
手持電動梅花針圖片 發布:2025-05-07 07:40:34 瀏覽:556
玫瑰糠疹需要注意什麼 發布:2025-05-07 07:34:13 瀏覽:561
玫瑰庄園游戲受騙 發布:2025-05-07 07:31:37 瀏覽:84
櫻花美照 發布:2025-05-07 07:26:27 瀏覽:494
wow紅玫瑰 發布:2025-05-07 07:24:13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