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畫海棠
1. 牆畫掛海棠花圖怎麼樣
不錯。他素有「國艷」之譽
2. "孫郡的工筆畫怎麼設計
我們先來看一下工筆畫攝影作品的一些圖:
工筆畫的攝影作品在後期修圖製作中,滿足幾點:
1:色調上,整體偏紅,偏黃
2:鮮艷度上,飽和多數偏低
3:構圖上,強調中國畫,特別是工筆畫的留白,取捨等構圖原則
4:多數為後期合成的圖,當然,也可以從前期拍攝去改圖。
工筆畫的後期素材的選擇:
基本分為這樣一些元素:海棠花,假山,牡丹,蝴蝶蘭,屏風,枯樹枝,竹簍,松樹,園林建築,桃樹,窗框,盆景,門框,荷花,編鍾,唐朝壁畫,復古太師椅,琵琶,竹子,白鷺,梅花,紅色紙傘,楓葉,漁船,菊花等。。。
所有的這些,基本也都是中國畫的常用畫面元素。也是我們去各個網站搜索素材時候用的關鍵詞。
因為多數需要合成,所以我們看下工筆畫攝影作品的構圖:
1布勢(場景氣勢)
2主賓(畫面的主次關系)
3取捨(畫面里要留什麼,刪什麼)
4疏密
5虛實
6開合(起筆開,落筆合)
7空白(畫面留白)
工筆畫攝影作品,尤其是一些大場景作品,一定要做到取捨,留出畫面空白,這樣更能凸顯其工筆畫的風格特點!
我們以下面的圖為案例,小談一下:
原始的素材原圖是這樣:
這張圖,可能部分童鞋一下聯想不到畫面,那麼我們在ps裡面拿畫筆簡單的擦去一些再看下這個圖,
剩下的這些不就是工筆畫經常去畫的一些畫面元素么,所以,我們要做的 就是在ps裡面,用鋼筆工具把需要的元素勾出來,
得到這樣的素材,然後將底色修改為舊紙張的材質素材(舊紙張的材質素材去網路上可以下載到很多),
接下來把人物丟進去,開始調色,顏色方面:通常我是直接使用曲線和色相飽和度去實現工筆畫的色調:
最終效果:
轉自互聯網,謝謝
3. 請問海棠花工筆畫題詞有哪些~
發貼格式錯誤,請另發新貼,刪貼見諒。
4. 怎樣快速提高工筆畫的線條技術
工筆畫在勾線時行筆不要太快,要有節奏。勾畫短線時執筆以腕肘著桌面,以手指活動為主;勾稍長一些的線應懸腕而肘著桌面,以腕部活動為主,手指執筆要實,使腕部活動靈活;勾更長一些的線應腕部著桌面而肘部懸起,線隨腕動(不要隨著手指動)。無論勾哪一種線,在行筆的過程中,都要摒住呼吸,不要太快,一氣呵成。總之無論哪一種執筆方法,都應保持線條的圓渾與流暢。 例如:白描勾線不是用細線沿著輪廓去「描」,而是書法中講究的用筆去「寫」出形象。工筆白描不只是講究工細,更重要的是追求線條的力感和美感,所謂「工細兼力」,反對纖細柔弱的線條。 勾線之初,先練習使用中鋒,避免側鋒。中鋒用筆飽滿而有彈性,線條圓潤渾厚,結實而有力感;開始練習勾線時,很容易出現側鋒,特別是在線條轉折的地方,因為毛筆是圓錐形,轉彎時必須提筆,並輕轉筆管扭轉方向,使筆鋒平行圓轉過來,才能保持中鋒。線條產生力感的關鍵在於筆鋒與紙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線為了細,不敢用力,勾出的線浮滑在紙面上,不符合要求。勾線時要把筆按下去,使筆鋒對紙面有一個壓力,同時又要擎住毛筆,向上有一個提力,兩力平衡再用一個拖的力量行筆。只壓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現側鋒敗筆;只提不壓就是「飄」,線條滑而無力,用線切忌「撩」、「挑」、「滑」。所以說,每勾一條線都應該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動作。 (1)起筆藏鋒:如起筆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鋒頓筆,然後再向右行,這叫欲右先左,反之,則欲左先右。上下行筆也是這樣,欲下先上,欲上先下,這樣筆與紙就有了摩擦。 (2)行筆:行筆要穩,速度要慢,對紙面壓力要均勻。行筆中有各種變化,中途轉向稍停為「頓」,向後折回為「挫」,頓挫時要調整筆鋒方向,不使出現側鋒。中鋒圓轉用筆為「轉」,側鋒方拐為「折」。 (3)收筆回鋒:每逢收筆都要向來的方向收回,所謂「天往不回」,「不垂不縮」,使線的結尾含蓄有力。 還要注意練慣用線的各種筆墨變化,如中鋒與側鋒,順鋒與逆鋒,以及頓挫、轉折、粗細、連斷、方圓、疾徐、光毛、虛實等用筆的變化,再加上濃淡、干濕等墨色的變化,以達到白描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5. 畫家秦霞
霞女士,現為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中心一級畫師、山東畫院高級畫師。擅長花鳥畫,尤其精功工筆花鳥和寫意人物。工筆花鳥有著很扎實的傳統工筆功力,她的寫意花鳥很有個色,造型准確而生動、筆墨道鍵多變、格調秀麗典雅,所作工筆牡丹色彩艷麗、氣韻生動,意境深遠,色彩強烈。寫意人物線條流暢、意趣清雅。秦霞的畫作細而不膩,艷而不俗,俊朗大度,喜氣洋洋。作品藝術特點非常明顯鮮明,既大氣又符合中國傳統的喜慶之色。 受家庭影響自幼習練宋代院體工筆花鳥。後習明代重彩人物畫家仇英。其自幼師承於王小古先生門下,後師從工筆畫大師田世光。畢業於山東美院國畫系,畢業後留校任教。得益於工筆畫家王鳳年先生、工筆畫家許小峰和單應桂指教。曾受到田世光、黃均、金鴻均、俞致貞等老前輩的關懷和指點,書畫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國劇院、山東省博物館、李苦蟬故居、曲阜市文物館等單位收藏。
1994年出版《霞之墨語》畫集;是工筆重彩領域頗有成就的女畫家之一。1989年在山東省美術館舉辦個人書畫展。1992年在中國婦聯舉辦的「金英杯」書畫大展中榮獲二等獎。1997年在山東省舉辦的「紀念抗戰」書畫大賽中其作品《艱苦的歲月》榮獲二等獎。1986年以一幅工筆《如夢令》成名,之後多有作品在國家級美展中獲獎,1996年《君心我心》在「韓國96國際美展」中獲人物類銀獎,同年應邀參加「中國青年國畫展」中其一組以李清照詞為題材的工筆畫獲金獎(<海棠依舊><梧桐細雨><雙溪春好><月滿西樓>),並被到訪的法國航空公司讓.格瑞耶總裁收藏。1997年其《吹皺一池春水》在華人畫家書法家聯展中再次斬獲工筆花鳥類金獎。99年參加「奇迪杯」全國第五界工筆畫大展獲優秀獎。
作品及簡歷被載入《當代中國美術家名人辭典》,作品常發表於《中國畫研究》、《新美術》、《中國美術報》等報刊,台灣的《典藏》也曾有秦女士作品專題介紹,其中《中國美術報》以秦霞之成名作《如夢令》作為標題整版報道過秦霞藝術簡歷及作品賞析。其作品構圖嚴謹而別致,用筆細膩生動,畫風極其典雅,工細中潤含深邃的意境。其作品目前價位不高,還有巨大的升值空間。
6. 中國古代的工筆畫有哪些
宋:杏花圖(趙昌),葡萄草蟲圖【林椿】,海棠圖【林椿】,花籃圖【李嵩】,竹鳩圖【李安忠】,倚雲仙專杏圖【馬遠】,菊叢飛蝶屬圖【朱紹宗】,蠟嘴荔枝圖【林椿】,竹禽圖【趙佶】,五色鸚鵡圖【趙佶】,桃鳩圖【趙佶】,還有很多無名氏畫的也很好,比如,紫薇圖,碧桃圖,出水芙蓉圖,等等。
7. 這幅工筆畫上是什麼鳥和什麼花
哈哈,一人幫忙回答一點兒,這幅畫的作者叫張桂枝,白花是玉蘭,紅花是桃花,鳥的配色可能是作者想像的
8. 喻慧的主要成就
1960年 生於南京; 1984年 江蘇省國畫院畢業留院; 1985年 《櫻》在《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獲鼓勵獎;
作品入選「全國青年美術展覽」,獲優秀獎; 1986年 參加「江蘇省、市畫院聯展」及「江蘇省國畫院赴日畫展」 ;
應邀赴美國駐廣州領事館文化處舉辦「南京四位畫家展」; 1987年 參加「江蘇省國畫院三行畫展」;
參加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江蘇省國畫院十四人畫展」 ;
作品《暮時林間風》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1988年 參加「北京國際水墨畫展」優秀獎; 1989年 《南國新雨後》在《三樂杯全國青年書畫精英賽》獲優秀獎;
創作作品:《篁曲》、《離離原上》;
作品「省百家中國畫展」,獲一等獎; 1990年 創作作品:《雨霖霖》、《啟明》;
作品《正午》參加「第二屆中國工筆畫大展」獲二等獎; 1991年 創作作品:《正午》;
《喻慧花鳥畫集》出版;
作品參加「中國畫研究院花鳥畫邀請展」; 1992年 創作作品:《秋紅》、《秋荷》;
《收藏天地》第34期,訪談、作品刊載;
作品參加「第一屆全國花鳥畫展」; 1993年 創作作品:《竹林珍禽》;
《江蘇畫刊》第34期,作品刊載; 1994年 創作作品:《黃昏雨後》、《醉紅》、《林中閑步》、《南國樹樹熟枇杷》、《秋歸》、《南《果紅雀啼》、《掠影》;
作品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展覽」 ;
作品《夏蔭》參加「第二屆中國工筆畫大展」獲三等獎; 1995年 創作作品:《果香》、《秋梧》、《花間課》、《楚天夢啼》、《夏日繁蔭》、《早》、《菊放清秋》;
《江蘇花鳥畫集》,作品收錄;
作品參加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華女畫家作品展」; 1996年 《秋桐》在《中國工筆畫·當代卷》參展;
創作作品:《斜陽林深》、《果熟之一》、《果熟之二》、《果實》;
文章著作:《逍遙與局限》;
作品刊錄《海峽兩岸畫家作品——梅花集》;
參加中國畫研究院主辦的「全國花鳥畫學術研討會」; 1997年 創作作品:《疏野星暗》、《月明秋晚》、《清清玉蘭》、《玉蘭花開》、《野花遍地》、《日落鳥歸》、《秋野》;
在英國倫敦達比畫廊舉辦個人畫展;
作品參加「當代中國花鳥畫大展」獲優秀作品獎;
參加「大田書畫交流展」; 1998年 第四屆中國工筆畫大展;
創作作品:《草暖春寒》、《海棠》、《海棠香自有》、《閑花》、《春分》、《繁花》;
文章著作:《邂逅音樂》、《訪亞記》;
《中國花鳥畫》1998第3期,作品刊載;
《中國當代精英畫家——工筆畫精品集》,作品收錄;
《首屆江蘇省美術節中國畫大展傷作品集》,作品收錄;
作品參加「江蘇省美術節大展」獲銅獎; 1999年 上海美術館館藏作品展;
《竹雀圖》在《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99雙慶畫展》參展;
創作作品:《秋蟲》、《竹》、《醉秋風》、《浮雲》、《暮色蒼茫》;
《江蘇有線電視台藏畫集》,作品收錄;
參加上海美術館館藏作品展;
作品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五周年美術作品展」 ;
作品參加「江蘇省美術五十周年作品展」 ;
作品《山風》被上海美術館收藏; 2000年 創作作品:《野草》、《深秋》、《百合谷》、《梨花斑鳩》、《玉蘭花開》;
《當代江蘇書畫精品選》,作品收錄; 2001年 在南京新世紀「另一道風景」、三八女性藝術展參展;
創作作品:《紛紛海棠》、《海棠依舊》、《芙蓉引蝶》、《牡丹》、《花》、《芍葯》、《枇杷果熟》、《粉牡丹》、《寒露》、《晚香黑鳥》、《多雨時節》、《夾竹桃之一》、《夾竹桃之二》;
舉辦美國丹佛亞洲協調議會「喻慧畫展」;
作品獲「新江蘇畫派中國畫大展」金獎; 2002年 《紛紛海棠》在《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六十周年 江蘇省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覽》獲銅獎;
創作作品:《遠客》、《玉蘭花開》、《邀落日》、《庭園清客(一)》、《庭園清客(二)》、《庭園清客(三)》、《夏園掠影》、《不勝輕風》、《丹柿引雀》、《悠閑處》;
《扇面畫技法》,作品收錄;
《慶祝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成立十五周年——江蘇省花鳥畫提名展》,作品收錄; 2003年 創作作品:《狗尾草》、《赭岱》、《舞鶴》、《秋水》、《春山》、《山水小景》、《蝶棲(大冊頁)》、《菊(大冊頁)》、《四季之一月》、《四季之二月》、《四季之三月》、《四季之十月》、《四季之十一月》、《四季之十二月》、《秋涼》;
文章著作:《藝術的慰藉》、《夏日繁蔭》;
《美術》2003第4期,評論,作品刊載;
獲得江蘇省「七彩世紀」大展金獎;
參加「全國畫院雙年展」; 2004年 獲2004年省文化廳先進工作者;
《掠影》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5周年江蘇省美術作品展覽》獲優秀獎;
《舞鶴》在《傅抱石獎·南京水墨畫傳媒三年展》獲評委個人提名獎;
創作作品:《桃之灼灼》、《凝望》、《絮語》、《白堊紀》、《立秋》、《紅茶花》、《丹柿如意》、《秋鳴》、《小園》、《梨花》、《寒雀》、《跳躍的貓》、《風生一任飄》、《竹風》、《彩蝶》、《掠影》;
《傅抱石獎——南京水墨畫傳媒三年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畫刊》2004第11期,作品刊載;
《江浙滬中國畫作品集花鳥篇》文章,作品收錄;
作品《掠影》獲「第十屆全國美術展覽」銀獎;
作品獲「傅抱石水墨三年展」評委提名獎;
作品個展在南京可一畫廊舉辦;
作品《掠影》收藏於中國美術館; 2005年 《掠影》在《中國美術之今日》展參展;
在當代百名書畫藝術英才;
《乘風舊游》在《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不是梨花飄樹》在《當代百名書畫藝術英才作品展》參展;
《秋風初起》在《2005中國百家金陵畫展》參展;
《鶴》在《江蘇省花鳥畫大展》參展;
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科學與藝術獲優秀人民藝術家;
創作作品:《秋芙蓉》、《滇蘭----雪》、《滇蘭----風》、《滇蘭----花》、《茶花》、《清》、《夜來香》、《玉》、《夏天》、《櫻花》、《素心建蘭》、《偎依》、《碧桃飛蝶》、《碧桃》、《野菊》、《冰》、《牡丹》、《紅牡丹》、《墨牡丹》、《芙蓉》、《潔》、《薰衣草》、《兔耳蘭》、《墨蘭》、《盛菊》、《斑鳩》、《鳶尾花》、《黑鳥》、《(畫世界)大犀鳥》、《夏竹閑趣圖》、《春至》、《冬至》、《夏夢》、《秋風》、《乘風舊游》、《冬語》、《夏眠》、《杏花》、《石容依舊》、《花團》;
《當代中國畫名家系列展覽之金陵八家》作品收錄;
《美術觀察》2005第8期,評論、作品刊載;
《工筆飛鳥集萃》,作品收錄;
《當代工筆名家精品系列——工筆牡丹集萃》,作品收錄;
參加「百家金陵畫展」 ;
作品個展在杭州舉辦;
獲得國家科學院科學技術獎——優秀人民藝術家稱號; 2006年 《凝望》《夏夢》在《中國江蘇現代水墨畫展》參展;
創作作品:《蘭花》、《小雪素》、《小憩》、《紅舌蓮瓣蘭》、《園中小景之二》、《天外》、《春語》、《如意圖》、《桃之夭夭之一》、《桃之夭夭之二》、《蘭》、《飛》、《寒秋》、《芳意千重》、《歸》、《故宮》、《頤和園黃昏》、《蝶》、《雙蝶》、《飛離》、《寒深風竹圖》、《春桃》、《秋唱》、《蓮瓣素心》、《春建》、《紅舌蓮瓣》;
文章著作:《歐洲記游》;
作品參加「第二屆北京國際雙年展」 ;
被評為江蘇省宣傳部「五個一人才培養工程」; 2007年 創作作品:《枇杷》、《雪中茶花》、《回望》、《獨游》、《夾竹桃》、《流翔》、《桃紅》、《暫佇》、《蝶飛》、《蔓陀羅花》、《碧桃》、《歲歲不知春》、《一庭清冷》、《蝶(一)》、《蝶(二)》、《影子(一)》、《影子(二)》、《影子(三)》、《影子(四)》、《寒山》;
《美術天地》2007第2期「名家新作」——作品刊載;
《美術天地》2007第3期「名家新作」——作品刊載;
《美術天地》2007第5期「名家新作」——作品刊載;
《藝術名家》2007第5期,作品刊載;
《藝術名家》2007第8期,作品刊載;
《中國當代畫家叢書》作品收錄;
《筆墨新旅江蘇萬里寫生作品集》作品收錄;
《同一個世界——中國畫家彩繪聯合國大家庭藝術大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走向輝煌——江蘇美術館新館落成特展集》作品收錄;
《第二屆當代中國畫學術論壇》,作品刊錄;
《2007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全國畫院名家扇面藝術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東方畫壇》,文章、作品刊載;
《第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作品收錄;
《當代畫史,名家經典作品集——花鳥卷》作品收錄;
《彤管流芳——寧、京、蓉著名女畫家聯展》,作品收錄;
《非常筆墨——當代名家作品集》,作品收錄;
《學院·經典——全國美術院校工筆畫名家作品集》作品收錄;
參加「百家金陵畫展」 ;
參加中國美協舉辦聯合國「同一個世界」大型創作考察活動,作品被奧林匹克委員會收藏;
參加「中國花鳥畫提名展」 ;
在省文化廳「筆墨新旅」畫展中獲獎; 2008年 創作作品:《山谷清幽》《春天》《桃花源》《風中》《青鳥》《荷》《春雨梨花》《蒲公英》《小荷(水墨)》;
《花鳥畫研究》2008第4期,作品刊載;
《畫刊》2008第11期,作品刊載;
《2008第三屆中國美術雙年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藝術視界》,作品刊載;
《中國百名書畫家提名展》,作品收錄;
《二十一世紀翰墨名家——花鳥卷》作品收錄;
《中國當代傳世名畫全集——花鳥卷》,作品收錄;
《奧運情、翰墨緣——江蘇省著名書畫家捐贈作品集》,作品收錄;
《江蘇省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美術書法作品大展》,作品收錄;
作品參加「第三屆北京國際雙年展」 ;
任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獲「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2009年 創作作品:《九鶴祥瑞圖》、《本草綱目---柿子》、《本草綱目---槐花》、《本草綱目---枇杷》、《本草綱目---薺菜》、《本草綱目---夾竹桃》、《本草綱目---石榴》、《風中》、《長空》、《一路平安》、《迷蝶》、《春塘曉煙》、《歸兮來兮》、《朝去暮飛還》、《玉玲瓏》、《錦上添花》、《花間課》、《年年棲青枝》、《皎皎玉蘭花》;
《2009中國花鳥畫大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謝稚柳百年名家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齊建秋點評中國書畫市場》;
《建國六十周年江蘇花鳥名家作品邀請展》,作品收錄;
《藝術沙龍》2009第2期,作品刊載;
《2009水墨精神,名家集萃》作品收錄;
《品格——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城市生活小品展》作品收錄;
《中國當代美術家迎建國六十周年作品集》,作品收錄;
《彤管流芳——「三月畫會」第七回女畫家精品聯展》作品收錄;
《丹青世界》2009第5期,作品刊載;
《美術》2009第3期,文章、作品刊載;
《建國六十周年江蘇省優秀美術作品集》,作品收錄;
《時代多嬌——建國六十周年江蘇美術作品匯展集》,作品收錄;
《建國六十周年江蘇書畫發展高層論壇名家展》,作品收錄;
《中國國家畫院2008收藏作品集》,文章,作品收錄;
作品獲「全國百家金陵藝術展」金獎; 2010年 文章著作:《桃花》;
《慶祝文化促進協會成立邀請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慶祝婦女節100周年女性藝術展作品集》,作品收錄;
《俏麗BOSS》雜志:訪談、作品刊載;
《中國新藝術三十年》,作品收錄;
《藝術名家》,作品刊載;
《畫風》,評論,作品收錄;
12月:12日,諸子2010至真至美喻繼高、喻慧父女工筆花鳥畫聯展;
9. 如何打造"孫郡"式工筆畫攝影作品
我們先來看一下工筆畫攝影作品的一些圖:
轉自互聯網,謝謝
10. 工筆畫有多少種畫法
我國花鳥畫有著優秀的現實主義傳統。如宋代花鳥畫家趙昌「對花寫照」,有「寫生趙昌」之稱,
他既能畫出花瓣的薄度,又能刻畫出花朵迎風而動的優美姿態。擅長畫動物的畫家元吉,為畫猿猴曾進
深山躲在洞穴里,長期仔細觀察猿猴的生活,故稱「穴窗寫生」。這些古代畫家們對深入生活是重視的
,所以創作出許多造詣甚高的作品,正如詩人白居易所贊揚肖悅畫竹的詩句,說他畫的竹「舉頭忽見不
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真實生動,似乎連竹葉迎風發出的聲音也表現出來了。
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繼承發揚前人的優良
傳統,而更重要的是深入到生活中去觀察、體驗、寫生、搜集素材。
一、物理、物情、物態
寫生不是看見什麼就畫什麼,在下筆前要充分認識對象,要對植物的物理、物情、特態進行充分的
研究,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抓住本質,方不至被復雜的外表現象所迷惑。
1.物理:這里指的是植物的生長規律和組織結構。畫什麼花都要先認識它的生長規律,了解它的組
織結構。
花卉的生長規律:
花卉有一年生籽種的草本和多年生宿根的草本;有灌木叢生的木本和喬木、亞喬木的木本;有纏繞
莖的藤本和攀緣莖的藤本。花冠也有各種不同的形態,種類繁多,各有各的長法。
如一年生草本花有向日葵,多年生的宿根花卉有蘭蕙,叢生小灌木有杜鵑(又名映山紅),木本花
卉(喬木大都是樹,開花結果的樹多屬亞喬木)有玉蘭和辛夷。
牡丹是木本,初春發芽抽枝,穀雨節內開花,故名穀雨花,又名木芍葯,野生多單瓣,人工培植單
瓣復瓣均有,品種繁多。
竹子的生長規律是從筍內抽出新苗,有枝沒有葉叫新篁,竹未出筍時就有節,出筍後竹干竹枝向上
往高里發展,不再往粗長了。新篁長高後放葉,先從一組竹葉的後邊舒展,向前的中間葉後展開,名為
新竹。
2.物情:就是植物的生活習性。有的植物不怕嚴寒能御霜、凌風、傲雪,如松、竹、梅、菊、芙蓉
等,在傳統上將它們比做堅貞不屈的英雄。松、梅的枝幹不怕雪壓霜欺,如畫松,它能在隆冬與勁風搏
斗,所以枝幹蒼老,形如虯龍,要表現出它的性格。梅花歡喜漫天雪,它能在寒冷的風雪中迎春,它的
枝幹不似桃杏,古人說,畫梅要寫女字,其意是枝幹遇風雪而多轉折的意思,枝條和花朵的排列也與杏
花不同,在春天開放,稱為報春花。芙蓉在霜前盛開,有抗拒風霜的脾氣,所以古人題芙蓉為「拒霜
」。菊花則比芙蓉更遲開,已降嚴霜它還能吐出鮮艷的花朵,所以古人題菊花為「御霜」。
3.物態:就是植物的形態和特徵。
花的品種繁多,姿態萬千。有的高大魁梧,如紅棉樹花,由於它枝高花大,顏色紅艷,人們贊它為
英雄花,畫時要把它高入雲端的英雄氣魄畫出來。有的花朵大,枝葉茂盛,如牡丹、芍葯,要畫得富麗
堂皇。有的清香俊秀,如蘭花、水仙,要畫出它們玲瓏秀麗的花朵和舒展的長葉。有的花向上盛強,如
玉蘭、辛夷,則要畫出它們昂首朝上的英姿。有的花下垂,如垂絲海棠、倒掛金鍾等,則要畫出它們柔
嫩的花柄垂而不蔫、迎風招展、姿態翩翩。畫果樹要畫出累累壓枝水分充足(有沉重的感覺),比市面
上出售的水時要鮮美,畫蔬菜、蘿卜,要畫出它才出土的鮮嫩,使人看後能引起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