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蘭鄉蘭花
㈠ 中國的蘭花之鄉在那
「芝蘭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聖賢孔子以蘭香言志節,也道出了蘭花在國人心中的地位。
要說島嶼的話,應屬台灣,不過台灣的蘭花總體比大陸應該差一些,但國際影響不小。大陸的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浙江、江蘇一帶,是盛產蘭花的重要省份。頌枯即大陸就有福建漳州南靖 雲南野純洞保山 浙江蘭溪 廣褲閉西樂業 廣東翁源、南海區 湖北隨州等地被譽為「中國的蘭花之鄉」。
㈡ 中國的蘭花之鄉在那
1)春蘭
春蘭又稱草蘭、山蘭、朵香,簡稱蘭,古人稱其為弱腳。產蘭山區鄉民稱其小蘭。
春蘭是中國蘭中分布最廣,資源最豐富,栽培歷史較久,選育園藝栽培品種最多的蘭花。它株體小,葉片較細狹,花梗直立,高約6—25厘米,開l朵花,古人稱一莖一花為蘭。少數開雙花的稱並蒂蘭,意為吉祥。春蘭株體雖小,花朵卻較大,花朵展綻直徑一般為4—6厘米,最大直徑可達8厘米。花色通常以綠色和黃綠色為主,花被上有紫紅色條紋或斑點。花期約一個月(2月中旬至3月中旬)。多數春蘭具有芳香,人稱幽香。
春蘭因產地不同而各有特徵,可分為江浙春蘭、河南春蘭、湖北春蘭、雲、貴、川內地春蘭、南方春蘭等大類。
2)春劍
春劍主要資源區在四川和貴州。春劍株形高大,葉寬1—2.2厘米,葉長40-100厘米,葉質似春蘭,葉型雄偉。花期亦與春蘭同期,一梗著花2至5朵,花朵綻展直徑4—8厘米,花色豐富多彩,花瓣質地較薄瓣上隱紋明顯,具有較好的幽香。植株強壯一般有葉片5—10片。根系粗大強壯。傳統名種有「大紅硃砂」、「銀桿素」、「隆昌素」、「西蜀道光」等。近年選出大量的新品種形成川蘭特色。
3)蓮瓣蘭
又稱小雪蘭、卑亞蘭。分布區域很狹,僅在我國雲南西部和台灣高山地區有原生種。
蓮瓣葉片細狹,葉長為50—80厘米,葉寬0.5—1.2厘米。葉片叢生6—9片,假球莖小,直徑一般僅為1厘米左右,但根卻粗壯,直徑粗達0.5厘米左右。花梗直立細圓挺拔,著花2—3朵,花瓣較薄,花被上隱條紋明顯,花朵展綻直徑約為3.5—6厘米。萼片披針形,花瓣呈長卵形,唇瓣下宕反卷。花期在1—3月,花朵綻開,香氣馥濃又飄逸。代表品種有「大雪素」和「小雪素」。蓮瓣蘭花色以白如雪而著稱,與碧綠亮麗的葉片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
4)蕙花
又稱九華蘭、九節蘭、九子蘭、產蘭山區鄉民稱高蘭、大蘭、牛蘭、上蘭。古人稱一莖九花為蕙,也稱蕙花而不稱蕙蘭。少數地區稱夏蘭或送春。
蕙花株體一般較高,葉5-13片,葉長約35—80厘米,葉寬0.5—1.5厘米,葉片脈紋粗多而明顯,葉緣鋸齒明顯而較粗,假球莖不明顯。花梗直立,梗徑粗者1厘米,細者如線香,高挺齊葉架或出葉架,一般高約35—80厘米。著花5—30朵。花朵展綻直徑約3.5—8厘米。花色多黃綠或翠綠,舌辦上有綠絲絨苔,上綴許多紫紅色點塊,花期在原產地為4—5月初,偶有在秋季再開一次花。蕙花分布較廣,秦嶺以北也有分布。原生地海拔高於春蘭,比較耐寒、耐干、喜陽。
各地所產蕙花其葉形、花質略有差異,以產地分為江浙蕙花,安徽西部和湖北蕙花,雲、貴、川內地蕙花和南方蕙花等。
5)四季蘭
通常稱建蘭,又稱夏蘭、秋蘭。也有人稱玉花蘭,駿河蘭、雄蘭、雌蘭。四季蘭並非四季均開花,一般初花期為6月起至寒露止,其間能多次開花。
四季蘭產地較廣,我國北緯30°以南的山林間皆有,一般群生於海拔300—400米的混交林中,由於產地廣,加之栽培歷史悠久,各地所產的四季蘭其株形各不相同。有人將其分為眾多系列。如:駿河系、玉真系、雄蘭系、雌蘭系、玉枕系、素心系等。
6)墨蘭
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墨蘭葉闊,一般寬達2—4.2厘米,長約25—80厘米。2—5片葉著生於假球莖上。假球莖較大,直徑為1.5-2.5厘米。葉富光澤,橫斷面呈淺「y」字形或葉面平展,葉緣通常無鋸齒。花梗直立,一般都高出葉架。總狀花序,著花5-20餘朵,花朵展綻直徑約2.5—5厘米。萼片和花辦通常為狹披針形,唇辦下垂反卷。花色多呈淡紫褐色,綴有深紫褐色條紋。花期自晚秋至翌年2月,具甜香味香氣。
墨蘭生長於我國北緯26°以南的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江西、雲南、海南、四川和貴州南部等地,各地所產墨蘭各有特徵,依其特徵可分為台灣報歲蘭,大明系墨蘭,廣東墨蘭,雲南墨蘭,江西墨蘭等
㈢ 中國蘭花之鄉的福建省漳州南靖縣
南靖自古是我國建蘭、墨蘭的主產區之一,古時就因多出名蘭佳品而被稱為「蘭陵」、「蘭水」。境內山多林密,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日照時間久,適宜各種蘭花的生產繁衍。野生蘭花資源十分豐富,境內生產的蘭花品種繁多,品質優良。據初步調查主要有6大類,1000多個品種,尤其以建蘭(又叫秋蘭)、墨蘭、寒蘭、春蘭品系最多,是全國四大蘭花原產地之一,也是東南亞地區最具特色的墨蘭生產區。台灣世界蘭蕙交流協會原會長黃秀球贊譽南靖縣是「蘭花之鄉」,中國蘭花協會會長、原農業部部長何康視察南靖時,欣然揮毫贊頌:「南靖山水秀,幽谷佳蘭香。」 1998年10月,南靖縣被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委員會授予「中國蘭花之鄉」稱號。
㈣ 關於蘭的文言文閱讀訓練
1. 關於文言文中寫蘭的課文
課文中沒有寫蘭的文言文
原文:
養蘭說 (明)陶望齡
會稽多蘭,而閩產者貴。養之之法,喜潤而忌濕,喜澡而畏日,喜風而避寒,如富家軒女,特多態難奉。予舊嘗聞之,曰他花皆嗜穢而溉,閩蘭獨用茗汁,以為草樹清香無如蘭味,潔者無如茗氣,類相合宜也。
休園中有蘭二盆,溉之如法,然葉日短,色日萃,無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問故,且告以聞。客嘆曰:「誤者子之術也。夫以甘食人者,百穀也;以芳悅人者,百卉也。其所謂甘與芳,子識之乎?奧腐之極,復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龜者,曰龜之靈不食也。篋藏之旬而啟之,龜已幾死。由此言之,凡謂物之有不食者,與草木之有不嗜穢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聞,子之蘭槁,亦後矣。」
予既歸,不懌,猶謂聞之不妄,術之不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喪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離騷曰:「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夫其脆弱驕蹇□(「銜」中「金」換「玄」)芳以自貴,余固以憂其難養,而不虞其易變也。嗟乎!於是使童子刈槁沃枯,運糞而漬之,遂盛。萬曆甲午五月廿五日。
譯文:
會稽有很多蘭花,而福建產出的最為貴重。培養它的方法,要濕潤卻又不能太濕,要稍微乾燥卻不能暴曬,要通風不能寒冷,就有如富家的千金小姐,姿態多卻很難奉養。我曾經聽說過這種花,說是其他的花都是喜歡在污穢的泥土中被灌溉生長,只有福建的蘭花要用茶水,像草樹的清香,不像蘭花的氣味,清潔沒有茶的氣味,大概是這樣。
在園中養了兩盆,按照方法灌溉,但葉子卻越來越短,顏色越來越憔悴,快要枯死了。而其他人家的蘭花卻繁茂長了很多花。我向他詢問緣故,將我聽到的都告訴了他。他感嘆說:「耽誤了事的是你的方法。因為香甜而被人食用的,是百穀。因為美麗而取悅人的,是百花。這里所說的香甜和美麗,你知道是什麼嗎?化腐朽為神奇,萬物都是一樣。曾經有一個人捕到一隻龜,說龜有靈性不吃東西。於是用盒子裝起來,十幾天後拿出來看,龜就要死了。由此看來,凡是所謂有動物不吃東西,有草木不喜泥土,都是胡說。你相信你所聽到的,那麼你的蘭花枯萎,也是理所當然。」
我回去後,不高興,還認為聽到的沒錯,方法沒有錯。然後懷疑說:「萬物一定有時間久了就改變它的本性,失去它原來的要求的,並且不被人知道的。離騷上說:『蘭芷變得不芳香了,荃蕙變成了茅草。」蘭花以脆弱芳香而嬌貴,我還是認為它難養,相信它改變了。哎!於是讓童子去除了枯枝,用糞水澆灌,於是蘭花茂盛了。寫於歷甲午五月廿五日。
2. 關於蘭的文言文,現代文,俗語,諺語,成語,傳說.故事..
辣椒粉吹進鼻子眼——夠戧;向日葵的孩子——沒數
野地里栽樹——不在行;玉米地里帶綠豆——雜種
奶娃娃張口——光等吃;強盜打先鋒——賊橫
二流子學徒——混日子;牆上掛簾子——沒門
餃子爛了邊——露餡;閉著眼睛賣布——胡扯
殺牛取腸——不合算;教猴子上樹——多餘
大年初一見面——盡說好話;老太太上雞窩——笨(奔)蛋。
再來幾個(名言):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朱熹;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達爾文;
我創造,所以我生存——羅曼·羅蘭
你所不理解的東西是你無法佔有的——歌德
交淺言深,君子所戒——蘇軾
蚊子如果一齊沖鋒,大象也會被征服——薩迪
不以小事為輕,而後可以成大事——拿破崙
(諺語):積沙成塔,集腋成裘;
人可以有德,而不可恃其德;可以有才,而不可恃其才;
人心換人心;
饒人是福,欺人是禍;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白米飯好吃,五穀田難種;
打魚靠網,打狼靠棒;
吃飯吃米,說話說理;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不怕學不成,就怕心不誠;
寧可滑跤,不可失言;
貪多嚼不爛
3. 《蘭草》的閱讀題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第1—9題。
蘭 草①小時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蘭」字作名,干嗎要用「蘭」作名呢?我產生了好奇心,去問父親。父親說,蘭是一種草,開的花特香,蘭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極強,逗人喜愛,因此人們愛用「蘭」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們像蘭草一樣嫻淑溫柔,美貌端莊,健康成長。
父親的話我似懂非懂,但產生了想見蘭草的願望。②但家鄉沒有蘭草,後來,我上了初中、高中,來到縣城,那裡也沒有蘭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們奉命來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鎮災區救災。行洪區的高處已經露出了水面。
少數回歸的群眾,已在殘堤上搭起了臨時災棚,等候著重建家園。為了迎接行洪區中小學生歸校,我們急於了解學校的受災情況。
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學校:雄偉的教學大樓,整齊的教師宿舍。特別是校園美化,全市有名。
四季花香,長年青翠,滿園秀色。而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所學校,除傷痕累累的教學大樓,依然倔強地挺立著,整座校園覆蓋在厚厚的淤泥中。
露出泥面的柏樹、廣玉蘭、女貞樹等,渾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於那些名花們,早已杳無蹤跡。一片泥沼,滿目荒涼,看不到生命的跡象。
我心裡感到沉甸甸的。④就在詛咒洪水的肆虐時,我眼前一亮,忽然發現遠處的淤泥堆上,像是誰散落了十分鮮嫩的四季蔥苗。
遠遠望去,它們婀娜嬌艷,翠潤如玉。在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蔥苗!我不顧一切,從沒膝深的淤泥中蹚了過去,走近一看,其中竟還有兩朵三朵白色的小花。
湊上去,一縷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聲叫喊起來:這里有抗禦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長告訴我們,這堆淤泥下是一個圓形的大花台,周圍種的是一圈蘭草。淹水前這些蘭草葉長不過五寸。
竟意想不到,它會在二個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斷地從與日俱增的淤泥中掙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鎖。在洪水退後,群芳寥落,校園一片死寂。
獨有這蘭草、蘭花,帶著與洪水頑強拼搏後的疲勞與倦色,雖然減少了一些濃綠與濃香,卻顯得更鮮、更嫩、更加亮麗。我對這具有超強生命力的蘭草,不禁肅然起敬。
【A】在溫柔舒適的花園中,蘭草恪守名份,嫻靜恬淡,默默奉獻,豐富人間香與美,從不張揚:【B】在荒山僻谷中,蘭草仍然生機勃勃,奮發向上,散發出縷縷清香,不為淪落深山而自棄;【C】在滄海橫流,洪水滔天的絕境中,蘭草 ⑤我抬起頭來,遠遠望見守候在殘堤上的父老鄉親們,心潮起伏,思緒難平。在父老鄉親的身上,我看到了蘭草的秉性〖秉(bíng)性:性格〗;在蘭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鄉親的希望。
1.解釋下面詞語的意思。①詛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與日俱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這篇文章寫蘭草,著力表現了蘭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文中有兩個詞語表達了作者在不同時期對蘭草的思想感情,這兩個詞語是:(小時候)__________;(救災時見了蘭草)__________。3.第③段中畫線部分寫樹和名花,這對表現蘭草起了什麼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走近一看,其中竟還有兩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發現蘭花時怎樣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④段里畫浪線的句子中用了「頑強拼搏」一詞,本段中能具體表現這種精神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有兩個層次。在下面題目中的橫線里各填寫一個恰當的詞,概括層意。
答:①第二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蘭草。②第二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蘭草。
7.第④段未畫橫線部分有A、B、C三個分句,請你根據本段的內容,給C句的空缺處補寫2——4個短句,與A、B兩個分句構成排比。答:在滄海橫流,洪水滔天的絕境中,蘭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父老鄉親的身上,我看到了蘭草的秉性;在蘭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鄉親的希望。」
這句話對全文內容的表達起什麼作用?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你喜歡或者不喜歡文中的哪句話?請說說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①(咒)罵;②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
2、具有超強生命力(生命力極強、頑強拼搏,或其它相同意思的表達);想見(蘭草);肅然起敬。 3、反襯或襯托(或對比)。
4、驚喜、敬佩。 5、不斷地從與日俱增的淤泥中掙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鎖。
6、①描寫或描繪、繪;②贊(美、頌等)。 7、本題難度較大,評分應從激勵出發,不必苛求能否構成排比,只要所寫的短句中又恰當的,一句給1分,給滿2分為止。
若其中出現有創意的某個短句即可高給滿分。(原句:蘭草威武不屈,奮斗不止,爭得了自己的生存,獲得了發展的先機。
僅供參考。) 8、揭示(表現、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題等);含義。
4. 關於文言文中寫蘭的課文
課文中沒有寫蘭的文言文
原文:
養蘭說 (明)陶望齡
會稽多蘭,而閩產者貴。養之之法,喜潤而忌濕,喜澡而畏日,喜風而避寒,如富家軒女,特多態難奉。予舊嘗聞之,曰他花皆嗜穢而溉,閩蘭獨用茗汁,以為草樹清香無如蘭味,潔者無如茗氣,類相合宜也。
休園中有蘭二盆,溉之如法,然葉日短,色日萃,無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問故,且告以聞。客嘆曰:「誤者子之術也。夫以甘食人者,百穀也;以芳悅人者,百卉也。其所謂甘與芳,子識之乎?奧腐之極,復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龜者,曰龜之靈不食也。篋藏之旬而啟之,龜已幾死。由此言之,凡謂物之有不食者,與草木之有不嗜穢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聞,子之蘭槁,亦後矣。」
予既歸,不懌,猶謂聞之不妄,術之不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喪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離騷曰:「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夫其脆弱驕蹇□(「銜」中「金」換「玄」)芳以自貴,余固以憂其難養,而不虞其易變也。嗟乎!於是使童子刈槁沃枯,運糞而漬之,遂盛。萬曆甲午五月廿五日。
譯文:
會稽有很多蘭花,而福建產出的最為貴重。培養它的方法,要濕潤卻又不能太濕,要稍微乾燥卻不能暴曬,要通風不能寒冷,就有如富家的千金小姐,姿態多卻很難奉養。我曾經聽說過這種花,說是其他的花都是喜歡在污穢的泥土中被灌溉生長,只有福建的蘭花要用茶水,像草樹的清香,不像蘭花的氣味,清潔沒有茶的氣味,大概是這樣。
在園中養了兩盆,按照方法灌溉,但葉子卻越來越短,顏色越來越憔悴,快要枯死了。而其他人家的蘭花卻繁茂長了很多花。我向他詢問緣故,將我聽到的都告訴了他。他感嘆說:「耽誤了事的是你的方法。因為香甜而被人食用的,是百穀。因為美麗而取悅人的,是百花。這里所說的香甜和美麗,你知道是什麼嗎?化腐朽為神奇,萬物都是一樣。曾經有一個人捕到一隻龜,說龜有靈性不吃東西。於是用盒子裝起來,十幾天後拿出來看,龜就要死了。由此看來,凡是所謂有動物不吃東西,有草木不喜泥土,都是胡說。你相信你所聽到的,那麼你的蘭花枯萎,也是理所當然。」
我回去後,不高興,還認為聽到的沒錯,方法沒有錯。然後懷疑說:「萬物一定有時間久了就改變它的本性,失去它原來的要求的,並且不被人知道的。離騷上說:『蘭芷變得不芳香了,荃蕙變成了茅草。」蘭花以脆弱芳香而嬌貴,我還是認為它難養,相信它改變了。哎!於是讓童子去除了枯枝,用糞水澆灌,於是蘭花茂盛了。寫於歷甲午五月廿五日。
5. 求描寫蘭的詩詞或古文,要有賞析注釋的
幽蘭操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韓 愈
釋義 蘭花開時,在遠處仍能聞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沒有人採摘蘭花佩戴,對蘭花本身有什麼損傷呢?今日的變故,並非我的過錯。我常年行走四方,看到隆冬嚴寒時,薺麥卻正開始茂盛地生長,一派生機盎然,既然薺麥能無畏寒冬,那麼不利的環境對我又有什麼影響呢?一個君子是能處於不利的環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賞析
深谷幽蘭,清芳自足,甘於淡漠,正是象徵著一個人不管是做學問還是要成就事業,都要能夠承受寂寞和忍受別人的不理解,用達觀、平和的心境去面對風雨人生。然而,這並不只是某種孤芳自賞的清高,而是因為學習君子之道的過程本身就是快樂和充實的。
芳蘭
春暉開紫苑,淑景媚蘭場。
6. 野蘭 閱讀題及答案
對文章中「一樣的蘭草,長在兩處地方就有兩個味?」中的「兩處」,分別指的是
答:
「有不同的姿態和味道」是因為
答:
2.野蘭的不俗之處體現在哪?抄下來
答:
3.「15年過去了,我一直沒有忘卻」的是:
4.生活中有像野蘭一樣的人嗎?
1一個是在大自然中,一個在狹小的空間里。處在不同的地方,姿態和味道自然也就不相同2「這正是它的不俗處。它不為被欣賞而生長,卻為著自己的特色而存在著。所以它才長得葉純,開得花純,楚楚的有著它的性靈。」3蘭花的本性。4有
7. 板橋題畫·蘭文言文翻譯賞析
譯文
蘭花生長在山岩的頂處,它的香氣飄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縫中,美妙的花香濃郁芬芳。不是腳下沒有浮雲翻滾的喧鬧,只是蘭花不願去理睬它們,不知道它們什麼時候來到,更不會在它們離去時去挽留。
賞析
全是借詠物表達高人隱士的情操,孤芳自賞而不為世俗紛擾打動。詩文贊美了蘭花在艱苦惡劣的環境里,卓爾獨立的品行,歌詠了蘭花淡泊的心態,藉此表白自己堅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個性自由的情懷。抒發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隨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詩的重點在後兩句,可以對照五柳先生陶淵明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來理解。 ▲
8. 訪蘭閱讀答案
1.文章中最能體現野蘭特色的一個詞是:__________.
2.對文章中「一樣的蘭草,長在兩個地方就有兩個味?」中的「昧」,你是如何理解的?答
3.簡要分析第一段中畫線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的景物描寫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關於「訪蘭」過程中父子對話的分析,選出分析不恰當的一項,並說明理由。
A.通過對話,對野生蘭草和栽培蘭草作對比,既照應開頭,又為後文議論作鋪墊。
B.通過對話,具體寫出野生蘭草和栽培蘭草的不同特點,寓褒貶於對話之中,發人深思。
C.通過對話,交代了「訪蘭」的具體內容與「我」認識到野生蘭草的特性,並因此而惋惜。
D.通過對話,揭示了父親約「我」「訪蘭」的目的,寫出「我」的感情和認識的變化。
答:選項是( )。
理由是:
6.文章主要寫的是對「蘭草」的欣賞、品評,可文題卻用「訪蘭」而不用「賞蘭」,為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簡要分析作者借「蘭草」這一事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答:___
1、純朴。
2、這里的「味」既指氣味,同時還指蘭草的品格、氣質。
3、父親喜愛蘭草並不是供人玩賞,供人玩賞的蘭草就失去了真性,降低了品格,變得低俗。
4、描寫蘭草的生長環境,襯托野蘭的高雅不俗;為後文贊美野蘭作鋪墊。
5、C。「我」惋惜是因為野蘭生長在幽谷而不被眾人所知,並不是因為認識到了它的特性。
6、「訪」有尋求的意思,對蘭草的尋訪表明了「父親」與「我」對蘭草的高雅、純朴品格的敬仰,同時用一「訪」字,把蘭草人格化,從而更突出了蘭草的象徵意義。
7、一個人只有保持純真質朴的品格,不獻媚,不低俗,才能為人們所敬重,才能有益於社會。
㈤ 國蘭全國有哪些產蘭名鎮
連城蘭花
連城是聞名中外的福建蘭花的主產區和發祥地之一,蘭花資源十分豐富,品質優良,名冠八閩。
連城種養蘭花歷史悠久,民間有句俗語流傳:「寧可出門不提籃,不可家中不栽蘭」,意思是說,吃的可以節儉些,但蘭花不能不種幾盆,甚至因為蘭的香,有家有蘭花不燒香之說。
連城植蘭自宋始,以朋口鎮桂花村最為有名,百餘戶人家幾乎家家種蘭,有100餘個品種。
早在清代康乾年間就有人養蘭遠銷粵、贛等省,如今以朋口為中心以及周邊鄉鎮的群眾,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家家戶戶都有著種養蘭花的優良傳統,特別是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斷進步,愛蘭養蘭、玩蘭賞蘭之風更盛。
20世紀80年代末朋口農民聯合成立了蘭花開發公司,在鎮所在地建起了近萬平方米的蘭花輔。1994年第四屆中國蘭花博覽會上,朋口農民栽培的建蘭新品種「三友梅蝶」「南斗素」「陽生素」,分獲銀獎和2項銅獎。全縣現有養蘭戶2000餘戶,栽培以素心建蘭為主的130多個品種,並曾出口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地。
㈥ 中國蘭花之鄉的浙江省蘭溪市
蘭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花卉中享有較高的地位,蘭溪是中國的蘭花之鄉,蘭花是蘭溪市的市花,為了弘揚蘭溪傳統的蘭文化,蘭溪在明正德皇帝曾親筆題詞「蘭蔭深處」的蘭蔭山麓建起了蘭花村。 蘭花村是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城市主題公園,也是蘭花培育基地,村落的建築風格突出蘭花,建有小橋流水,舞榭歌台,村中居住的村民房前屋後遍植蘭花,徜徉在蘭花村中,即象是在江南水鄉的農家院落做客,又像是步入蘭香幽遠的蘭蔭深處。 蘭花因其葉飄逸瀟灑,其花幽香清雅,其性高潔典雅,使人心曠神怡,可以陶冶情操,自古以來為文人墨客所情有獨鍾,孔子曰:「蘭當為王者香」。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蘭花已帝王將相處走入平常百姓家,現在的中國養蘭蔚然成風,養蘭名家不計其數,更有甚者,把蘭花不再是作為觀賞植物,不再將其停留於美化環境及養性怡情,而作為一個產業來開發,讓中國蘭花走向了世界各地。無論如何,作為「中國蘭花之鄉」,溪以蘭名,邑以溪名的蘭溪都將是你我嚮往的地方。
㈦ 有「中國野生蘭花之鄉」之稱的是哪個省花總量達多少
在中國被譽為“中國蘭花之鄉”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地區: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福建省漳州南靖縣, 雲南省保山市,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雲南省大理巍山縣、永平縣、鶴慶縣、劍川縣、賓川縣,廣西省百色市樂業縣、那坡縣, 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湖北省隨州市。
一、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
蘭溪是中國的蘭花之鄉,蘭花是蘭溪市的市花,為了弘揚蘭溪傳統的蘭文化,蘭溪在明正德皇帝曾親筆題詞“蘭蔭深處”的蘭蔭山麓建起了蘭花村。 蘭花村是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城市主題公園,也是蘭花培育基地,村落的建築風格突出蘭花,建有小橋流水,舞榭歌台,村中居住的村民房前屋後遍植蘭花,徜徉在蘭花村中,即象是在江南水鄉的農家院落做客,又像是步入蘭香幽遠的蘭蔭深處。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㈧ 中國蘭花之鄉的浙江省蘭溪市
蘭花,作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享有花卉之尊。位於浙江省的蘭溪市,被譽為中國的蘭花之鄉,將蘭花視為市花。為傳承蘭溪深厚的蘭文化,蘭溪在蘭蔭山麓,一處明正德皇帝曾親筆題詞「蘭蔭深處」的地方,建立了一個以蘭花為主題的城市公園——蘭花村。
蘭花村不僅是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公園,也是蘭花培育的基地。村落建築突出蘭花元素,有小橋流水、舞榭歌台等景緻。村中居民房前屋後遍植蘭花,漫步於蘭花村,彷彿在江南水鄉的農家小院中做客,又如置身於香氣四溢的蘭蔭深處。
蘭花以其葉子的飄逸、花香的幽雅和高潔的品性,使人心曠神怡,自古便為文人墨客所鍾愛。孔子曾贊譽:「蘭當為王者香」。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蘭花已從帝王將相的專屬走向了普通家庭。如今,中國養蘭成風,養蘭名家眾多,蘭花不僅是觀賞植物,更是作為一種產業得到開發,走向世界。
蘭溪,以蘭為名,以溪為姓,作為「中國蘭花之鄉」,吸引著無數嚮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