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荷花草
Ⅰ 大家知不知道小時候吹過的一種草,和圖片里的特別像,不過圖片里的是吃的,好像叫毛針,求那種草的名字
這種草叫做茅針,茅針實為茅草初生葉芽後處於花苞時期的花穗,即谷荻內。
茅草萌出的容芽兒,可能先是谷荻,也可能是谷荻和包著谷荻的一片葉兒同時長出,或者只有葉子而沒有谷荻。
拓展資料
由於茅草生長的環境不同,土地或干或濕,則長出的谷荻有胖有瘦,有長有短,或許是品種不同。谷荻一般是細圓錐形的,多數有三分之二露在地面外,另三分之一在泥土中,也不盡然。所以,有的谷荻特別難提。
頌曰:處處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針,俗謂之茅針,亦可嗷,甚益小兒。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潔白,六月采之。又有菅,亦茅類也。
陸機草木疏雲:營似茅而滑無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韌宜為索,漚之尤善。其未漚者名野菅,入葯與茅功等。
有人誤將茅針視為白茅的乾燥根莖。
Ⅱ 白茅根是什麼草
又名茅草、白茅草、白茅根,為禾本科茅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80厘米。根壯莖白色,內橫走於地下,密集容,節部生有鱗片,先端尖有甜味。桿叢生,直立,單葉互生,集於基部,老時基部常有破碎呈纖維狀的葉鞘。葉片扁平,條行或條狀披針形,夏季開花,圓錐花序圓柱狀。花銀白色,分枝密集,小穗長3-4毫米,具柄。穎果橢圓形,暗褐色。被白色長柔毛。 廣布於亞洲、歐洲、非洲溫帶和熱帶地區。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喜陰耐旱,多生於路旁,草地。
[野菜性味]味甘,性寒 [保健功效]涼血益血,清熱降壓。 [採用方法]食用:嫩花苞可食,味甜。6月采根,剝去皮毛,生嚼,其汁甘甜;也可煮水。 葯用:白茅根,白茅花,白茅草均可入葯。
Ⅲ 百草篇的白花草百幾種
分別有
芭蕉來花
白茅花
白梅花源
百合花
敗醬花
蚌蘭花
扁豆花
檳榔花
慈姑花
地黃花
丁香花
豆蔻花
杜鵑花
鳳仙花
佛手花
扶桑花
葛花
桂花
合歡花
荷花
花椰菜
紅花
葒草花
槐花
雞冠花
夾竹桃
金蓮花
金銀花
金針花
韭菜花
菊花
苦菜花
款冬花
蠟梅花
梨花
李花
麗春花
連翹花
凌霄花
六月雪
蘆薈花
洛神花
馬藺花
玫瑰花
美人蕉
茉莉花
牡丹花
Ⅳ 白茅根是一種什麼植物、土名叫什麼
茅根又名茅草、白茅草、白茅根,為禾本科茅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80厘米。根壯莖專白色,橫走屬於地下,密集,節部生有鱗片,先端尖有甜味。性味:甘、寒。桿叢生,直立,單葉互生,集於基部,老時基部常有破碎呈纖維狀的葉鞘。葉片扁平,條行或條狀披針形,夏季開花,圓錐花序圓柱狀。花銀白色,分枝密集,小穗長3-4毫米,具柄。穎果橢圓形,暗褐色。被白色長柔毛。
Ⅳ 請問圖中白色類似蘆葦的植物是什麼
白茅 網路有圖片 多年生草本,高25—80厘米,寬2—7毫米。圓錐花序圓柱狀,長9—12(20)厘米,分枝回縮短而密集;小答穗披針形或矩圓形,孿生,1具長柄,l具短柄,長4—4.5毫米,含2小花,僅第二小花結實,基部具長柔毛,長為小穗的3—4倍;穎被絲狀長柔毛;第一外稃卵形,長1.5—2毫米,具絲狀纖毛,內稃缺;第二外稃長1.2一1.5毫米,內稃與外稃等長。花果期7—9月。 原產舊大陸溫帶和熱帶地區。在南非和澳大利亞等地農業的耕作區是危害嚴重的雜草。白茅屬共7個種,其中短葉白茅(I. brevifolia)是一種高草,原產北美西部,花簇稀疏,銀白色,小穗生有許多絲狀長毛。 又稱茅,禾本科白茅屬多年生草本,春季先開花,後生葉子,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莖可以吃,也可入葯,葉子可以編蓑衣
Ⅵ 蘆荻、蘆葦、蒹葭、白芒、白茅···這一類的植物怎麼分呀古名和現名也不一樣···
蒹葭就是蘆葦,也稱蘆荻,就是最常見的那種http://ke..com/albums/72321/5065208.html#0$6dc09e0acc917e7ab1351dab
白茅,顧名思義,是白色的毛茸茸的,長得不太高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sf=1&fmq=&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0%D7%C3%A9&s=0
而白芒,我就不懂了
Ⅶ 白茅草根是什麼樣子,有圖片嗎
白茅根,又叫茅草根,是一味清熱去火的中葯。小時候在農村下地幹活刨出的茅草根經常放嘴裡嚼,味道很甜。形狀如下圖:
但願對你有所幫助。
Ⅷ 路邊常見的「茅根草」,有哪些葯用價值
中醫裡面認為白茅根入葯其味甘潤,葯性寒涼,有著很好的“清胃熱,祛內濕”的效果,若是體內有熱火之邪、內濕之毒,用其入葯可以有效緩解。
其實在農村的很多地方人們就會用它來煮茶喝,比如在我們老家大人們就會去野外的山坡里、溝壑旁挖些白茅根、蒲公英、蘆葦根等野生葯材一起煮茶喝,有很好的清熱祛濕、生津潤燥的養生之效。
三、白茅根能清血熱,涼血止血
白茅根的甘寒之性對於血分之熱邪也是有很好的清解之效的,在中醫裡面其實白茅根還是一味常用的“清血熱而涼血止血”的葯材,對於血熱引起的一些出血症效果是不錯的。
比如常見的上火引起的流鼻血,單用白茅根煎湯內服即可;肺熱引起的咯血,則可配伍桑白皮、藕節炭、黃芩等葯材一同使用;還有胃熱引起的吐血等,用白茅根配伍白及、地榆炭等葯材使用,亦有良效。
此外像一些結石淋症等引起的小便夾血等情況,以白茅根配伍其它一些利尿通淋葯也是可以奏效的。
Ⅸ 這是什麼草
白茅(學名:Imperata cylindrica (L.) Beauv.)是禾本科、白茅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稈直立,高可達80厘米,節無毛。葉鞘聚集於稈基,葉舌膜質,稈生葉片窄線形,通常內卷,頂端漸尖呈刺狀,下部漸窄,質硬,基部上面具柔毛。圓錐花序稠密,第一外稃卵狀披針形,第二外稃與其內稃近相等,卵圓形,頂端具齒裂及纖毛;花柱細長,紫黑色,穎果橢圓形,花果期4-6月。
分布於中國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陝西、新疆等北方地區;也分布於非洲北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中亞、高加索及地中海區域。生於低山帶平原河岸草地、沙質草甸、荒漠與海濱。
根莖可入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