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海棠節
A. 沭陽花木節作文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恰逢國慶中秋小長假。10月3日,我來到沭陽國際花專木城,參觀了第五屆中國屬·沭陽花木節。
走進花木城,就像走進了一幅巨大的畫卷。我來到觀賞區,展台上陳列了許多奇花異草,有形態各異的松柏,有展翅欲飛的蝴蝶花,有含苞待放的月季,有五顏六色的菊花……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花草。我被這五彩斑斕的花海吸引了,佇立在這花的海洋里,心裡無限陶醉和激動。
我沿著小路向前走,秋風吹拂著我的臉頰,我深深地呼吸著雨後甜潤的空氣,不知不覺來到了雕刻區。哇!雕刻區就像靜止的動物世界一樣,我一會兒站在小烏龜的背上拍張照,一會兒騎在小象身上合個影,還和梅花鹿來了個親密的接觸……最後我又爬上了假山,真是玩瘋了!
離開雕刻區,我來到了一個大棚子里,這里的花草更多。突然,我發現了一株含羞草,含羞草的葉子是橢圓形的,像一片片小羽毛一樣,摸上去有一點粗糙,我碰了一下它的葉子,葉子立刻收了起來,真神奇啊!
眺望著花海,我為我的家鄉感到深深的驕傲與自豪。
B.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的風俗習慣
一,飲食
沭陽縣是傳統的淮揚菜地區,傳統美食極具地方特色。本地菜注重刀工,口味清淡,不嗜辛辣。烹飪善用火候,擅長燉、燒、燜;選料尤為注意鮮活、鮮嫩。傳統菜品有軟熘長魚、紅燒獅子頭、墨魚蛋糕等。
二,語言
沭陽縣方言屬江淮官話洪巢片海泗小片,包含海州話與泗州話,縣內各地語言、語調有所差異,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戲曲,如淮海戲、僮戲等,還有琴書、快板、鼓鑼等曲藝品種。
三,節日
過年是最隆重的。農歷十二月下旬開始,人們就忙於置辦年貨,吃的、用的、穿的都在購買范圍,街市上人山人海。農歷十二月二十日,傳統習慣是戶戶大掃除,拆洗被褥。二十六、七,各家各戶要蒸饅頭、磨豆腐、做肉圓、殺雞宰魚,趕做過年食品。
一定要有鯉魚(俗稱紅魚),取吉利有餘的意思。除夕前,大人小孩也要沐浴除塵,迎接新年。除夕日清晨,各家各戶在門前不遠處用碎草、麥殼燒一堆火。中午家家忙做一年中最豐盛的午餐,但飯前需做兩件事,一是給「土地爺」燒紙,謂之敬神;二是給自家前三輩的亡人燒紙,謂之祭祖。
三,祭灶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相傳此日為灶王爺上天述職之日。這一天晚上,各家各戶都要「送灶」,做法是:將灶王爺像貼在灶龕里或牆上,畫像兩旁還有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送灶時,人們神情嚴肅,焚香化箔,叩頭禮拜。
五,文化習俗
淮海戲、工鼓鑼、童子戲、打揚琴等共同構成了沭陽地區的文化習俗。特別是童子戲,戲唱腔獨特,豐富多彩。含有牛歌、夯歌成份,鄉土氣息濃厚。高亢激昂,口語化強。童子戲大都是教人行善的曲目,哪怕是表演一些開壇驅鬼的戲,也還是宣傳為人要積善行德,深受當地人們的歡迎。
C. 沭陽人有哪些特有的春節習俗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版慶賀這個節日權,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
D. 簡短一點的沭陽中秋節習俗
在沭陽,中秋節有一種特別的習俗,那就是烙糖餅。
中秋節一大早內,沭陽市民就開始忙活起來容。和面,垛餡,發面,糖餅好吃,做起來卻非常費功夫,光發面一個過程就需要4-5個小時。所以為了能在晚飯前做好糖餅,必須一大早就開始准備。
在沭陽,糖餅又叫「團圓餅」,寓意團團圓圓。出鍋後的糖餅表皮金黃酥脆,內里裹著白糖黑芝麻,一口咬下去,香甜的口感讓人倍感甜蜜。
E. 沭陽花木節作文500字
沭陽花木名揚天下。沭陽的花木生產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在清代小說家李專汝珍所著的《鏡花屬緣》一書中即有「沭陽石榴甲天下」的記載。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顏集、新河等鄉鎮的農民開始規模化生產。2000年新河鎮被江蘇省花木協會評為「花木之鄉」,2001年顏集鎮被中國花木協會評為「中國花卉之鄉」。當前,花木產業不僅是沭陽的傳統特色產業,更已成為沭陽的一項富民產業。
為了打造沭陽花木的特色品牌,2002、2005年沭陽縣成功地舉辦了首屆和第二屆中國·沭陽花木節,盛況空前,影響深遠在展示沭陽「中國花卉之鄉」良好形象的同時,讓外界更充分地了解沭陽、更深入地認識沭陽,從而進一步打造了沭陽的旅遊品牌,促進沭陽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
F. 沭陽花木節描寫作文
三歲的時候,媽媽就教我背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內月,低頭思故容鄉。」每當我吟起這首詩的時候,在我耳邊就會響起一陣又一陣親人雷鳴般的掌聲。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上小學低年級的時候,這首《詠柳》便是我們必需要會背的古詩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上了中年級了,要背的詩也越來越復雜了。像什麼:「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這些古詩可都包著濃濃的情意啊!
我是越長越大的,古詩也是越長越大了。
高年級了,成為了同校弟弟妹妹的大姐姐了,當然學的古詩要更上一層樓了,要不然,這個大姐姐不是白當了嗎?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就是課本上的一首對母親的關愛之情想報答的詩了。
古詩文,從小到大,你一直伴我成長,你是我的好夥伴啊!
我願意在古詩文的海洋里成長。
G. 沭陽花木節作文(8o o字)
老家的春節媽媽跟我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於是問媽媽:「這是什麼意思呀?」媽媽對我說:「就是每次過節過年的時候就會更加的想念遠方的親人。」哦,我明白了,那我會更加想念他們的,我愛他們!過年初二的時候,媽媽開車載著我回老家蘭田——我的外婆家,媽媽還說:因為我南寧的小阿公和小阿婆全家都要回來,我開心極了,因為我又可以見到最喜歡我的小阿公他們了。我最喜歡去我外婆家了,我也好久沒見到外婆了,好想念她老人家。還有可以見到我的兩個弟弟(大的2歲多,小的還不到1歲),這次回老家一定會很開心的。我好想快點到哦!終於到外婆家了,我老遠就開始叫著阿婆了,那麼大的聲音阿婆早就聽到了,跑出來大聲喊我。我一路小跑到阿婆身邊,摟著阿婆親了一口。走進家門,看到家裡熱鬧極了,所有人都在,大家都叫著我,我也很有禮貌的回叫他們。呵呵,其實我早就注意到桌子上的東西了,桌子上擺滿了水果、有巧克力,還有各式各樣的糖,以及瓜子和花生等,應有盡有。看得我直流口水,媽媽看到我這樣,一個勁的笑。反正我最喜歡這樣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媽媽雖然有跟我講過,不能一個勁的吃零食哦,但是這時我早就忘了,什麼也顧不上了。阿婆這時就會什麼都拿給我吃,我開心極了。讓我更開心事就是阿婆給我一個大利是,接著小阿公,小阿婆、小姨、舅舅他們全都給了我一個大利是。我手上拿了一大沓,我全都交給媽媽了,並對媽媽說:「媽媽,你幫我放好哦,回家後幫我存起來好嗎?看看我有多少錢了。」大家都大笑起來,都說我懂事了。我手拿吃的,口袋也裝滿了,趕緊跑去找我的弟弟玩去了。媽媽來叫我吃飯了,我拉著弟弟,跟著媽媽回家吃飯。老家過年吃飯前都是要先燒香,供飯菜的,然後舅舅點著鞭炮,噼里啪啦的好響。「哇噻!媽媽,怎麼這么多菜呀」我看著桌上的菜大叫。只見桌上擺得滿滿的,首先是老家最好吃的臘肉、香腸、有阿婆做的肉圓子、有雞有鴨,還有魚。哦!太多了,我都數不過來了。阿婆幫我夾了滿滿的一碗菜,吃得我肚子鼓鼓的。大家有說有笑的一邊吃一邊聊,男的還喝著酒呢,大家開心的吃著。在老家呆了一個禮拜,小阿公幫我買了好多的煙花,我和弟弟他們每天晚上都放煙花,沖上天然後散開像一朵花似的,好看極了!我好喜歡回老家過春節,我跟媽媽說:「媽媽,每次放假你就帶我回老家過年好嗎?」媽媽笑著說:「好!」我愛我的老家,我愛過春節
H. 沭陽第一屆花木節是在哪一年舉行的
沭陽花木名揚天下。沭陽的花木生產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在清代小說家李汝珍所著的《鏡版花緣》一書權中即有「沭陽石榴甲天下」的記載。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顏集、新河等鄉鎮的農民開始規模化生產。2000年新河鎮被江蘇省花木協會評為「花木之鄉」,2001年顏集鎮被中國花木協會評為「中國花卉之鄉」。當前,花木產業不僅是沭陽的傳統特色產業,更已成為沭陽的一項富民產業。
為了打造沭陽花木的特色品牌,2002、2005年沭陽縣成功地舉辦了首屆和第二屆中國·沭陽花木節,盛況空前,影響深遠在展示沭陽「中國花卉之鄉」良好形象的同時,讓外界更充分地了解沭陽、更深入地認識沭陽,從而進一步打造了沭陽的旅遊品牌,促進沭陽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
I. 海棠的產地有哪些品種有哪幾類求答案
海棠的品種有西湖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湖北海棠、長壽冠內海棠、木瓜海棠容、四季海棠等(顏色分紅海棠、白海棠),西湖海棠、垂絲海棠產地在浙江省奉化市、慈溪市、江蘇省吳中區光福鎮等;貼梗海棠、長壽冠海棠、木瓜海棠產地在江蘇省沭陽縣、山東省青州市、山東省濟寧市等;四季海棠是草本植物,產地很多:江蘇省武進區夏溪鎮、江蘇省東台市、山東省青州市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