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海棠紫砂壺

海棠紫砂壺

發布時間: 2024-04-17 23:30:11

『壹』 蔣建明的人物簡介

1985年「海棠壺」獲陶瓷公司青年競賽三等獎;1988年「五穀豐登」獲香港市政陶藝作品精品獎、1989年香港錦鋒杯大獎賽優秀獎;1990年「雨花石「獲江蘇省陶藝作品評選設計創作三等獎;1995年「五件雙竹」茶具獲宜興紫砂第一屆「紫砂陶」評比展二等獎;2000年「海螺」茶具獲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精品獎;2001年入載「中國紫砂名壺珍賞集」。
其作品新穎獨特,立意豐厚,講求氣韻,追求內涵,力求將紫砂的文化底蘊及精神內涵體現出來,而非單純的工藝,達到了「人壺合一」的境界。
在傳統壺型方面,「漢意壺」及「古回壺」,線條流暢柔美,比例得體,泥色純凈,優雅高貴,體現了其高深的工藝水平及豐富的個人內涵。「力竹壺」及「海棠壺」,線條飽含力度,充滿了陽剛之氣,剛正不阿,給人以視覺沖擊力。
在創新壺藝方面,「雨花石壺」(又名「卵石壺」)更是他個人的代表作,深受各界人士的喜愛。作品以渾圓的卵石為原型,加以鑲嵌彩泥條,整體造型珠圓玉潤,渾然天成,氣韻逼人。「海螺壺」則取材自海中的海螺,構思獨特,配色恰當,新奇動人,配以精湛的工藝,細膩的細節處理,將大海無限包容,深遠寧靜的氣質體現得淋漓盡致,實為巧奪天工,大師之作。「五穀豐登」茶具組合則體現了豐收的情景,同時也暗喻人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全壺紋理清晰,稻穀顆粒分明,做工細膩,壺嘴和壺把端正欣然的姿態隱含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蔣建明先生在重藝的同時也重德,多年來拒絕商業炒作,保持純凈的藝術心態,用不含雜質、不重名利的藝德將紫砂這一中國傳統藝術發揚光大,綿延相傳。
蔣先生名下有名徒夏淑君,蔣建軍,范宜娟。

『貳』 緔鐮傚6閫傚悎縐嶄粈涔堣姳錛


緔鐮傚皬鐩嗗吇鑺


緔鐮傚皬鐩嗙壒鐐

灝忕傳鐮傚6閫犲瀷澶氭牱錛屾湁鏂瑰艦銆佸渾褰銆佺儧鍙般侀欑倝銆佹き鍦嗗艦絳夈傚6鐨勫唴澶栭兘寰堝厜婊戱紝浣嗗苟涓嶉棯浜錛屾湁涓縐嶅彜闆呯殑闊靛懗銆傜敤瀹冪嶈姳鐨勫ソ澶勬槸閫忔皵鎬у拰鎺掓按鎬ч兘寰堝ソ銆
緔鐮傚皬鐩嗛傚悎鑺卞崏鍝佺

緔鐮傚6閫傜敤鎬ч珮錛屽熀鏈閫傜敤浜庢墍鏈夎姳鍗夛紝濡傚氳倝妞嶇墿銆佽嫈鈃撱佸皬榛戞澗銆佹湀瀛c佹潨楣冭姳銆佸叞鑺便佷粰瀹㈡潵銆佺煶銍℃補銆佹按浠欍佹傝姳銆佸北鑼惰姳銆佽寜鑾夈佹搗媯犵瓑銆
緔鐮傚皬鐩嗗吇妞嶇墿

緔鐮傚6鏈閫傚悎鍏繪畺涓浜涘皬宸х弽璐電殑鑺卞崏銆傜敱浜庣傳鐮傚6鍒朵綔宸ヨ壓澶嶆潅錛屼環鏍肩浉瀵規槀璐碉紝鏈閫傚悎涓庡悕璐佃姳鍗夋惌閰嶃
緔鐮傚皬鐩嗗吇鑺辨敞鎰忎簨欏

灝忕傳鐮傜泦鍦ㄦ按涓嫻告場鏅懼共鍚庯紝鐩嗚竟浼氬嚭鐜頒竴浜涚櫧鑹茬墿璐ㄣ傝繖浜涚櫧鑹茬墿璐ㄦ槸鐩愮⒈錛岄渶瑕佸弽澶嶆竻媧楁墠鑳藉幓闄ゅ叾紕辨с

『叄』 請問這個紫砂盆後的落款!!!

「雲洪」即徐秀堂大師徐秀棠大師乃任淦庭老先生建國後招收的第一個弟子,任老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日後能夠像師爺邵雲如、師叔邵洪坤、邵洪明一樣在紫砂界做出非凡的成就,於是就給他取藝名「雲洪」(「雲如」之「雲」,「洪坤」「洪明」之「洪」)。任老給兩年後招收的新徒弟張赦棠取的藝名順著徐秀棠大師「雲洪」,接著叫「雲清」。二人真實姓名中都帶「海棠」的「棠」字,海棠綠葉紅花,徐秀棠先生後來更藝名為「雲紅」,張赦棠先生也更名為「雲青」。紫砂盆落款雲洪即表示這個紫砂花盆的作者是徐秀堂,如果是真品,價值不低,可以做收藏了。

『肆』 仙劍三游戲里道具用品海棠紅紫砂壺

鑒定出來的5個古董的贗品:那些贗品能在之後的劇情換成真品。
木劍是景天開頭的武器,無理由讓景天拿拳頭打嘛,由於後來有魔劍,所以就不用了。
青銅劍與古紙幣都是龍葵給的,通過劇情證明龍葵對景天的關心。
海棠紅紫砂壺算是雪見給景天的一樣東西,算是定情信物吧!

所以結論是木劍,青銅劍,海棠紅紫砂壺與古紙幣無實際作用。古董贗品是完成全部古董收集的必要道具!

贗品交換地點 獸面紋爵:一開始鑒定得假貨,古城鎮古董攤可以換到真品
蟠紋古鏡:一開始鑒定得假貨, 古城鎮古董攤換真品的獸面紋爵的附贈品
玉雙龍首璜:一開始鑒定得假貨,後來在雷州的古董攤換到的,要在雪見走失之後才能遇到
白釉燭台:一開始鑒定得假貨,後來在安寧村的古董攤上可以換到
玉蟬出牙環:第一次進入唐堡時,在雪見的房間門口觸發花楹被調戲事件,等時間棒到後可以拿到。(但前提是古董鑒定時要正確地分出真假的玉蟬出牙環)一開始鑒定得假貨, 古城鎮古董攤換真品的獸面紋爵的附贈品
青瓷熏爐:一開始鑒定得假貨,後來可在安溪鎮換真品,進入不久即可遇到雪見,劇情後得到

『伍』 請問誰有清代紫砂壺大師名單啊。我要找一個叫什麼友庭的一個人

清代紫砂壺名家

王友蘭 清順治-康熙年間制陶名藝人。
鄭寧候 清康熙年間制陶名藝人。
華鳳翔 清康熙至雍正年間人,善仿古,所制壺精雅而不失古樸風味,兼長紫砂爐均,所制仿漢方壺精美絕佳,多上均釉,巧妙而不纖,工而能朴,款識以方章[荊溪華鳳翔制]落之 。
陳鳴遠 號鶴峰、鶴屯、壺隱、石霞山人等,清康熙年間制陶名師,生卒不詳。是時大彬之後的一代名師,長於雕塑裝飾,善翻新樣,技藝精湛,且作品款識書法雅健,有晉唐之風,所作之品,為文人學士、名臣公卿爭相覓取,名孚中外。當時北京有「海外競求鳴遠碟」的贊語,他設計製作的作品有壺、杯、瓶、盆、文房雅玩數十種,有《天雞壺》、《海棠壺》、《誥寶壺》、《花樽》、《菊盆》、《香盤》、《什錦杯》等,傳世作品《南瓜壺》、《竹筍水盂》現藏於南京博物館。
袁郁龍 清康熙雍正年間制陶名藝人,有《素身扁壺》傳世。
金士恆 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
許龍文 清雍正時制陶名藝人。
陳漢文 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
范章恩 字迪恩,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
惠逸公 清乾隆時制陶名藝人,所制壺的形式大小、厚薄等可與惠孟臣相伯仲,世稱「二惠」。膺品亦多。
潘大和 清乾隆-嘉慶年間制陶名藝人。
陳鴻壽 字子恭,號曼生,1768-1822,原籍浙江錢塘。擅長砂壺設計,書畫,是著名的「西冷八家」之一。嘉慶六年(1801年)任何淮安同知。詩、文、書、畫、皆以資勝。為溧陽知縣時,公餘時辨別砂質,創制砂壺新樣,設計壺樣十八式,請制陶名工楊彭年、楊鳳年兄妹,邵二泉等製造,然後由陳曼生及其幕客江聽香,高爽泉,郭頻迦、查梅史等銘刻書畫裝飾,世稱「曼生壺」。造型有石銚橫雲、井欄、合歡、卻月、半瓦、方山、瓜形、覆斗等式。陳曼生,酷嗜摩崖碑拓,所刻銘文篆、隸、行皆有,篆刻追蹤秦漢。曼生壺底部常用「阿曼陀室」、「桑連理館」印記,且有「彭年」二字小章,現有《瓦當壺》藏於上海博物館。
范庄農家 有《果銘竹節壺》及《仿曼生紫泥大壺》傳世。
味清老人 有《松桿筆筒》傳世。
壺痴 有《加彩印包壺》傳世。
元茂 有磨光《束腰孟臣小壺》、《捷普玉蘭》、《素身大壺》傳世。
許伯俊 有《直身提梁大方壺》傳世。
繼長 有《漢方壺》傳世。
徐飛龍 有《漢方壺》傳世。
漢珍 有《粉彩山水竹節壺》傳世。
王南林 有《素身圓清壺》傳世。
陽友蘭 有《銘刻鍾形環帶壺》傳世。
楊履乾 有《坭繪山水圓壺》傳世。
邵盤珍 有《鼓腹孟臣小壺》傳世。
萼圃 有《折腰孟臣壺》傳世。
楊彭年 字式泉,號大鵬。清嘉慶年間制砂壺名藝人。生卒不詳。荊溪人,一說浙江桐鄉人,弟寶年、妹鳳年,均為當時制壺名藝人,善於配泥,所制茗壺,玉色晶瑩,氣韻溫雅,渾朴玲瓏,具天然之趣,藝林視為珍品,當時常為溧陽知縣陳鴻壽製作《曼生壺》,歷來為鑒賞家所珍愛,現有《鍾式壺》藏於上海博物館。
楊鳳年 清嘉慶年間制壺名藝人,荊溪人,一說浙江桐鄉人,楊彭年之妹。構思巧妙,浮雕精美,可與其兄媲美,是歷來公認最有名望的制砂壺女藝人,傳世作品較多,所制《風卷葵壺》造型典雅,製作工巧,用名貴的天青泥製成,紫檀色中微泛藍,精美內含,溫潤如玉。《竹段壺》呈紫色,沉著穩重,壺體為毛竹段形,嘴、蓋、把,均以竹枝、竹葉裝飾,比例勻稱,疏密合度,工藝精巧,為壺中佳品,現藏於宜興陶瓷博物館。
瞿應紹 字子治,號日壺、瞿甫、老治、陛春、自號茶公,嘉慶至道光年間人,尤好篆刻。
葛子厚 清嘉慶時制陶名藝人。有《梨形孟臣壺》傳世。
楊寶年 葆年,字公壽。清嘉慶-道光年間制陶名藝人。
邵大赦 亦名赦大。清道光時制陶名藝人。
吳玉亭 字竹溪。清道光年間制陶名藝人。
邵景南 號留佩主人。清道光年間制陶名藝人。
申錫 字子胎,清道光-咸豐年間制陶名藝人。善用白泥,清代宜興壺藝的後起之秀,壺底用款「茶熟香溫者帝元」。曾和楊彭年,瞿子治合作創製作品。
蔣德林 字萬泉。清道光-同治年間制陶名藝人。據光緒《宜興縣志》記載:德休「百藝極精,凡茗壺、花盆、杯盤及一切書案陳設器具,色色工緻,為一時之冠」。
何心舟 清道光-同治年間制陶名藝人。
王東石 清道光-同治年間制陶名藝人。
師蠡閣 清同治-光緒年間人,有《刻花折腰扁壺》傳世。
范鼎甫 清咸豐-同治年間制陶名藝人。
文旦 資料不祥
古蓮子 資料不祥
礦成 資料不祥
鄧奎 字元生,清道光前後人,瞿子冶的朋友,與紫砂藝人合作,自己設計監制紫砂壺,自撰銘文,或刻花、竹,壺底用印「符生鄧奎監造」。
梅調鼎 字友竹,字赧翁。清代道光、咸豐年間人。工書法,在紫砂壺上刻書畫,自成一派。
潘虔榮 字壺軒,清代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制壺藝人。
邵梭根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制壺藝人。
邵維新 清道光、同治制壺藝人。
史維高 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制壺藝人。
楊季初 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壺藝家。
朱堅 字石某(石梅),清代嘉慶、道光年間人。擅長金石書畫,是略晚於陳鴻壽與楊彭年合作的文人。他的裝飾書畫格調高雅,金石韻味濃厚,刀法遒勁。
趙松亭 曾用名支泉,藝名東溪。宜興蜀山川埠上袁村人,清末民初制壺藝人,實業家。
瞿子冶 清·道光、同治年間人
陳伯芳 暫無資料
朱石梅 暫無資料
邵行然 暫無資料
范勤芬 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工治砂壺。鎮江文物商店藏有「范勤芬折腰壺」一具,紫赭泥。壺身上部,呈內弧線,形成高頸、小口;下部呈外弧線,形成碗狀圜底。半球形小蓋,菌鈕,一彎流,耳形把。底鐫「范勤芬造」草篆款。通高11.5、口徑3.5公分。
張春芬 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精於製作花色壺。鎮江文物商店藏有「張春芬藕形壺」一具,以一大藕作壺身,小藕作流,荷梗作把,荷葉作蓋,荷花作飾,構思奇巧,塑造工緻。底鈐「張春芬制」篆書印。通高10.5公分。
吳大澄 在晚清的紫砂壺史中,吳大澄聘黃玉麟及其他人,為其做壺,史料中常提起,較為可信。但像《陽羨砂壺考》雲∶「碧山壺館藏愙齋紫砂大壺一柄……,考甲午年清卿任台灣巡撫……。」今人仍引用∶「此壺制於甲午(1894)年,正當吳大澄任台灣巡撫,師敗於日本之年,或如張虹謂,「紀之以寄概」。(見《宜興紫砂珍賞》顧景舟主編,頁149,三聯書店有限公司出版,1992,香港)可信程度就不那麽大了。 關於吳大澄事跡,國內有多種書籍刊載,其中包括《清史稿》,但均不完整。原上海圖書館館長顧廷龍先生著有《吳愙齋先生年譜》一書,惜至今未能讀到。至於吳大澄有沒有做過台灣巡撫,我所見到的一些資料,均未提到。至於吳大澄何時參與紫砂壺事,聘黃玉麟及其他人為其做壺,可從現存的紫砂壺傳器中帶有確切紀年款的茗壺中尋找答案。 吳大澄(1835-1902),江蘇吳縣人。初名大淳(以避清同治帝穆宗載淳諱改今名),字止敬,又字清卿,號恆軒、白雲山樵、白雲病叟、頌軒、鄭龕、二田居士,晚號愙齋,室名二十八將軍印齋、二舊居、十二金符齋、十六金符齋、十圭山房、十將軍印齋、十銅鼓齋、八虎符齋、三百古愙齋、千愙齋、五十八璧六十四琮七十二圭精舍、止敬(堂)、雙領居、雙罌軒、玉佛龕、玉琯山房、龍節虎符館(又稱龍節虎符之館,刻有印章)、白雲山館、漢石經室、百二長生館、百宋陶齋、師籀堂、兩壺盦、兩秦鼎室、寶六瑞齋、寶秦權齋、梅竹雙清館、瑞芝堂、辟雍明堂鏡室、瑤琴仙館、鏡室、簠齋、攀古樓。同治初客瀘,入萍花社書畫會。少從陳碩甫學篆書,中年後又參加古籀文,益精工。為著名金石考古家、文字學家。(見《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俞劍華編,頁276,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陳玉堂編著,頁349,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古漢語知識詳解辭典》馬文熙、張歸璧等編著,頁1195,中華書局,1996。)
汪淮 字小海,一字禺義,清乾隆至嘉慶年間人,能書善詩,所制茗壺精雅渾厚,書法端正,傳器稀少
楊繼光 清雍正至乾隆年間人,所制壺以宮廷風格為裝飾手法,善制宮廷御器,泥料配合恰當,以用色稱許,工藝精巧,傳器稀少 。
江案卿 清咸豐至民國初年間人,制工樸素,工藝精簡,為一紫砂名匠,所傳壺器不多,一[牛輒�表現出淳樸農家的喜悅,工藝成熟,以一[案卿]方章為款識 。
黃彭年 1823-1889)一作(1823-1890)字子壽,貴州貴築(今貴陽)人。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進士,官江蘇布政使,一說為湖北布政使。生平以整飭風紀,扶植士類為己任,嘗掌教保定蓮池書院,成就大眾。父輔辰,亦道光進士,官至鳳邠道。子國瑾,官翰林院編修。世傳家學,代有藏書。彭年好繪事,工花卉。嗜茗飲,嘗定製宜興砂壺。蔡寒瓊嘗見「白坭小方壺」一持,底鈐「彭年」二字篆書方印,蓋內鈐「子壽」二字隸書小長方印。彭年纂修《畿輔通志》,有《陶樓集》。卒年六十七,一作六十八。
周永福 清道光至同治年間人,善學大亨手法,但無可擬似,所制壺多方圓類,傳器一[白泥扁壺],此壺工細工整,蓋內一[永福]印章,亦善制鵝蛋形壺。
蔣禎祥 清同治至民國初年間人,為當時紫砂陶藝家,善制花果類壺,以菊瓣壺型居優,於壺底瓣周圍提字為落款,其中以紅泥壺較多,工藝技巧細膩,巧妙的塑造出壺的美,然其傳器少,如一[菊瓣壺],底題詩並落禎祥。
吳月亭 暫無資料
謙六 謙六,書冊查無此人,但其制潘壺頗佳。曾見一器,其款識為陰文楷書「謙六」無邊印,制器胎身光潔土釉甚佳,胎身摻粗黃熟料。器身稍稍重一些,但順手。
王東石 清道光至同治年間人,制壺善仿古,刻工精細,制壺監刻銘,技藝之巧,匠心獨具,當時文人雅士善與其配合制壺,所傳壺器多且精,如一[東坡提梁壺],型式藝全,設計的恰到好處,壺身由山民刻銘!
陳介溪 清康熙至雍正年間人,傳善仿古,尤以蓋工稱絕,史未見其傳器 。
聖和 姓邵,系清乾隆時期的制壺好手,嘗見一持朱泥小壺,蓋內同刻「聖和」陰文楷字,底鈐「大清乾隆年制」。拙著《荊溪紫砂器》收有榴山款朱泥壺,底款:榴山,蓋款:聖和。此壺式度甚佳,惜出土時壺蓋已碎為兩瓣。全器純以打身筒成形,壺身微皺綿密,正所謂「無皺不朱」。底款鐫有「榴山」,蓋款「聖和」,俱以三刀法刻就,刀工爽利,入刀處尤其精采,刀刀精嚴,卻又筆意延綿,誠為朱泥款識中,難得一見的佳作。若依朱泥壺落款慣例研判:壺底的榴山者,應該是訂燒的文人或顯貴。
潘仕成 據《陽羨砂壺圖考》記載,潘仕成字德會,為清道光廣東番禺人。潘氏家傳素嗜飲茶,便在宜興訂制專屬砂壺,一則自用,一則往還饋贈。潘氏訂制的砂壺形制固定,且慣於將印款落於蓋沿之上,壺底及他處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為陽文篆 字「潘」字印。由於潘氏聲名遠播,世人乃將此一形制稱為「潘壺」,且落款方式大抵遵循前例,偶有見楷書無印邊者,或以鐵刃陰刻者,亦有將陶人名印鈐於蓋內者。潘壺的形制發展至今,大體可分為三種,壺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為「高潘」。潘壺一般為閩南人家泡工夫茶用,但據當地鄉人表示,潘仕成祖籍莆田一地,因以潘氏為榮,在女兒出嫁時必以一潘壺為嫁妝,希望在夫家相夫教子,能像潘仕成般的榮華富貴。所以多要求為宜興潘壺,絕少用土產的汕頭壺。通常這種隨嫁的潘壺並不一定用作泡茶,也有置於梳妝台裝發油之用,且女主人百年之後,多作為陪葬物,以示對娘家養育的感念之意。
陳光明 清道光至民國初年間人,字潤賢,自幼僑居宜興蜀山,善制紫砂玩器,所製品以花果類小品雜項居多,如豆,核桃及柿子等等,製作細巧玲瓏,幾可亂真,色形優異,美妙絕倫,而所制壺器至今流傳甚少,以一[三辦菱形壺]為例,該壺泥粗紫砂,工整化一,壺底一陳光明章,[光明]小印。
邵基祖 清雍正至乾隆年間人,傳其制壺精雅,體堅質凈稱著,亦以粉彩技術稱長。
思亭 姓陸,為清初陶人,生卒不見史載。在朱泥器中,孟臣、逸公、君德、思亭諸家原皆為清季制壺好手,也正因其名聲大,先後為後世陶人藉名,成為宜興朱泥小壺的代名詞,其中君德、思亭更成為特定形制的名稱。
邵陸大 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工治砂壺。宜興紫砂工藝廠藏有「漢君壺」一具,邵陸大制壺,於右任書。淡紫泥,製作周正,工整質朴,壺身鐫∶「漢文先生,右任」六字行楷。通高8.1、口徑6.6公分。《宜興紫砂》一書有著錄。
方曾三 清順治至雍正年間人,所制壺古樸渾成,敦雅絕妙,堅致不俗,以光貨居多,所傳壺器罕少,如一[矮四方壺],該壺四方端正,堅瘦工整,底為方氏篆字落款,書法有晉唐風格,此人之壺極為罕見,土胎之風化及顆粒變化相當嚴重,罕見。
張懷仁 清雍正至乾隆年間人,傳家貧以制壺為業,書法唐宋,所制壺碟杯盤,無不精美 。
柏原 未見史載,嘗見一出土小壺款識為「荊溪邵柏原制」因知其姓邵,觀其傳器風格,應系清初制器好手。所見傳器形制多變,風格敦古樸厚,所刻款文亦多雅緻。署款格式有先鈐橢圓小章「荊溪」於右上首,左下方鈐「柏原」篆字陽文方章(如此器);亦有於壺底正中鈐上「荊溪邵柏原制」六字陽文篆印者;亦有鈐「柏原」篆字長印於詩文右上首者;亦有純以鋼刀陰刻「柏原」兩字楷書者。傳器紫砂、朱泥、段砂皆有所制,尤以朱泥為夥。拙著《荊溪紫砂器》收有修五款朱泥壺,底款∶雪松軒玩 柏原,牆款∶修五。柏原制器,常見不拘泥於傳統古式的形制,常有令人意料之外的驚喜。此器底鐫「雪松軒玩 柏原」,牆款為「修五」,款書閑雅,刀工簡潔流暢,散發著濃冽的文人氣息。
汪生義 汪生義是老輩制壺高手。據雲,吳雲根、朱可心曾在他門下學藝。

熱點內容
黃玫瑰手串 發布:2024-05-21 18:14:26 瀏覽:701
七夕避渣指南 發布:2024-05-21 18:02:08 瀏覽:596
孫悟空皮膚情人節圖片 發布:2024-05-21 16:50:59 瀏覽:804
情人節幽默圖片大全 發布:2024-05-21 16:50:49 瀏覽:161
丁香花長蛆 發布:2024-05-21 16:49:25 瀏覽:665
鹽田訂鮮花 發布:2024-05-21 16:44:52 瀏覽:338
五香蘭花豆 發布:2024-05-21 16:42:07 瀏覽:246
盆栽花紅色 發布:2024-05-21 16:32:47 瀏覽:773
一朵小蘭花舞蹈 發布:2024-05-21 16:08:21 瀏覽:608
櫻花校園主線 發布:2024-05-21 15:45:05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