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荷花
1. 古代城市應天,長安,洛邑,大都,現在是什麼名字
應天復-南京 長安-西安 洛邑制-洛陽 大都-北京
長安遺址:
故城有二:漢城築於惠帝時,在今西安市西北,周圍二十五公里;隋城築於文帝時,號大興城,包有今西安城和城東、南、西一帶,周圍三十六公里。
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遷都洛陽後,因城中民房大半被拆毀,就舊城北部改築新城,即今西安城。解放後,對漢隋二城遺址,都進行了考古發掘
洛邑 是現在的洛陽。 西周時期的東都,也稱成周,在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一帶。
大都,元朝都城。其址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北京的部分地區。
2. 大話水滸蓮花燈進化到蓮花門人的過程和級別要多少
蓮花燈50級第一次轉蓮花精
蓮花精90級第二次轉蓮花門人
要轉是去應天的黃浦端的夫人那要帶一張星神卡
(不過我勸LZ別去轉
那樣既浪費時間而且就算你的蓮花燈的資質再怎麼好
轉到蓮花門人我估計資質也不怎麼樣了)
3. 求幾本小說名字。 1.耽美文,其中角色是幾朵蓮花,業火紅蓮,功德金蓮,輪回紫蓮,還有白蓮和黑蓮,白
《九天蓮生》是由萬滅之殤編寫的一本小說。
前世今生的情愛糾葛,輪回滅世也隨他
別人穿越那都是坐擁天下,指點江山,美人伴側,武功蓋世,他卻美女沒有一個,反倒被人壓來又壓去。
一枚玉佩,一池蓮荷,蓮生九天,九天蓮生。
上一輩子從懸崖摔下被祖傳玉佩所救,靈魂穿越到異世界成了現在的林久,額頭上印有淺色蓮花,為擁有極聖之體的標志,本身防禦力極強,不畏水火,不懼百毒。
後與大魔頭滅天同修得到了極魔之能,了解合修帶來的副作用是什麼,也因此才會信任滅天。
穿越之後的林久為追求上一輩子不曾擁有的世間真情而來,年輕的外表下是兩世為人的成熟內心,性格開朗樂觀,隨遇而安,卻為世事所困,為情所困,周旋於眾人之間而難以自拔。
人物介紹
林久
外號:小九
身份:至善白蓮
坐騎:仙鶴、九天鳳凰(原屬)
同修者:滅天
武學:極聖、極魔(與滅天同修所得)
簡介:上一輩子從懸崖摔下被祖傳玉佩所救,靈魂穿越到異世界成了現在的林久,額頭上印有淺色蓮花,為擁有極聖之體的標志,本身防禦力極強,不畏水火,不懼百毒。後與大魔頭滅天同修得到了極魔之能,了解合修帶來的副作用是什麼,也因此才會信任滅天。穿越之後的林久為追求上一輩子不曾擁有的世間真情而來,年輕的外表下是兩世為人的成熟內心,性格開朗樂觀,隨遇而安,卻為世事所困,為情所困,周旋於眾人之間而難以自拔。
在第一卷里,穿越重生之後林久自望月山上下來之後,先後遇到大魔頭滅天、靖王皇甫千赫、異國神秘客華胥和皇帝皇甫千年,從一個徒有其表、名聲敗壞的貴族子弟,一步步登上了異世界的大舞台之中,而同時也陷於權勢者們的漩渦中難以獨善其身。
滅天(笑天)
稱號:大魔頭
身份:幽冥黑蓮
坐騎:黑龍
同修者:林久
師弟:塵灰
徒弟:魔僧
武學:極魔、極聖(與林久同修所得)
簡介:作為初登場的攻君擁有天然的優勢,不信天,不禮地,以己為尊的魔性之人,身份神秘,果斷殺伐,本性淡漠,做事不按章法,讓人捉摸不透,本身是一個武學奇才,多年前機緣偶得,毅然棄聖修魔,斷七情六慾,修極魔之體,偶爾在江湖露面就掀起陣陣血雨腥風,故有大魔頭一稱號。應天聖岩之邀參加四派比武大會,遇到擁有穿越靈魂的林久,為修煉聖魔大法而將擁有極聖之體的林久帶走,合修之後擁有屬於林久的極聖防禦之能,卻也因合修而遺留副作用,本人尚未覺察到合修帶來的副作用。
喜著黑袍,厭惡陽光,身份似乎不簡單,在將來還會和林久正面對上。
皇甫千年
外號:狗皇帝(林久取的外號)
身份:皇甫帝國皇帝,功德金蓮
武學:不詳
妻子:皇後一個,嬪妃若干
孩子:皇子百年
簡介:皇甫帝國的當朝皇帝,英俊挺拔,年輕有為,性格沉穩,城府極深,寡恩薄倖,尚武帝王,擁有極高的自信,帝國之內萬物萬事盡在他的掌握之中,是皇甫帝國難得的好皇帝,可惜卻不是一個好情人。
當年曾將林久視若玩物,盡管心知是自己的妹妹害死了林久但仍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兩年之後死去的林久重生而來在殷都闖出名氣,皇甫千年並未將其放在眼中,林久到了皇城之後,發現林久和從前大有不同,才開始慢慢注意這個與他關系匪淺的美男子。
華胥
外號:風流瀟灑公子(華胥自封)
身份:中天國國師,輪回紫蓮
特長:占卜之術
簡介:一襲華麗紫衫,游歷皇甫帝國的中天國國師華胥見證了林久的殷都成名,身有占卜天地之能,看出了林久不是這個世界的人,本人是個喜風流愛瀟灑之人,最愛美人美酒,因而對林久這個來自異世界的人十分感興趣,愛業火,卻沒有勇氣表達。
第一卷里偶然登場,在後來林久去到中天國之後,兩人會有更多的接觸。
皇甫千赫
稱號:痴情王爺
身份:靖王業火紅蓮
簡介:曾經的四皇子皇甫千赫一直對林久情有獨鍾,林久跳河自殺之後對皇城內的主人失望不已,成了一位閑散王爺游歷江湖之中只為忘卻舊傷,後遇到穿越重生的林久,雖然此時性格大變的林久已經不是曾經的林久,卻更加讓靖王痴心不已,一路上不離不棄,暗中守護,但在後表明他並不愛林久(至善),愛的是輪回(不確定)
西沙滄海
身份:西沙蒼鷹國蒼帝,混沌青蓮
簡介:深愛林久(可以說是至善)生生世世並沒有磨滅,反而更深了
---------------望採納
4. 求校園言情小說,不要太長,全程高甜的那種,女主不小白不白蓮花
惡魔少爺別吻我,王牌校草獨家愛,絕對棒棒噠!非常好看
5. 南京有啥地方好玩的
玄武湖
位於東北城牆外,由玄武門和解放門與市區相連。它在六朝以前稱桑泊,晉朝時稱北湖,是訓練水軍的場所。歷史上除了訓練水軍之外,它一直是帝王大臣們的游樂地,1909年辟為公園。當時稱元武湖公園,還曾稱五洲公園、後湖等。湖內有環洲、櫻洲、梁洲、翠洲、菱洲,5個洲各有特色。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佔地面積437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內有5個島,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島之間有橋或堤相通,便於游覽。湖水深度不超過2米,湖內養魚,並種植荷花,夏秋兩季,水面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景色迷人。
交通:南京火車站對面可乘遊船到玄武湖公園。304路到玄武湖解放門(台城),游1路,1、3、8、22、25、28、30、33、35、38、52、56路車到玄武湖公園。
門票:環湖路免費開放,玄武湖公園門票20元。
租船:腳踏小船15元/小時,腳踏大船25元/小時,電動船30元/小時。需交50元押金。
古城牆
與秦淮河緊密相依的南京古城牆,是歷史的象徵。南京城牆全長33.5公里,高度為12米以上,厚7.62米至12.19米。城以花崗石為基,巨磚為牆,每磚側石均有造磚者的府縣官衙和年月日,規格一致,築成時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夾漿,十分堅固,屹立數百年,巍然無恙。城牆上有碉堡2000座,城門24個。保存比較好的有城南中華門、西北挹江門、城東北玄武門、城東的中山門等。
應天府的正南門——中華門古稱聚寶門,是南京城牆上最大的一座城門,也是我國最大的一座城堡。建築形體像瓮,故亦稱瓮門,是專門為抵禦敵軍攻城而設計的。瓮城工程雄偉,結構復雜,城分兩層,門有四重,建有27個藏兵洞,能藏兵3000。它是我國最大的瓮城,現設有瓮城歷史陳列室。南京古城牆規模之大堪稱世界第一,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的一個傑作。
交通:乘游2、游4路,2、16、26、33、49、88、101、102路車可達。
門票:15元
總統府舊址
位於長江路292號,這里原是天王府,晚清又將這里重建為兩江總督衙門。
天王府西花園的西側有幢西式平房,原系清末兩江總督端方的私人花廳,共7間。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這里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孫中山就將此作為總統辦公室和會議室。西花園東北側的一座中式樓房,後稱「中山堂」,是孫中山先生的卧室、餐室和浴室,樓下是警衛人員的住房。
國民黨統治時期,天朝宮殿一度成為蔣介石的辦公處,末期改為總統府。在後面建造了一座子超樓,蔣介石在二樓119房間辦公,副總統李宗仁在對面118房間辦公,三樓會議廳是當時舉行國務會議的所在。
交通:乘游1、2路,1、2、3、5、9、25、29、30、31、51、65、68、80、304路車可達。
門票:旺季(4月15日-10月15日)40元,淡季(10月16日-次年4月14日)30元。
雞鳴寺
位於城北雞鳴山東麓,是南京著名古寺之一。本是三國吳後苑,晉為廷尉署。梁大通元年(527年)在此建同泰寺,侯景叛兵圍台城時,寺毀於兵火。楊吳建台城千佛院,南唐建凈居寺,又改圓寂寺,宋為法寶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同泰寺舊址建雞鳴寺。相傳此地是古戰場,元時是刑場。明初迎請西番僧立壇施食,超度幽靈,故名施食台。清同治年間(1862-1874)重修,規模亦縮小。光緒時建豁蒙樓,民國初建景陽樓。樓下山麓,有胭脂井,相傳為陳後主與張麗華、孔貴嬪避隋兵之所,傳說以帛拭井欄石,石脈有胭脂痕,故稱胭脂井,又稱辱井。其處北臨玄武湖,湖光山色,風景佳麗,是南京著名風景區之一。
提醒:雞鳴寺裡面的素麵非常有名。
交通:乘游1路、2、3、11、15、20、24、31、48、52、70、304路車可達。
門票:5元,登葯師佛塔2元
梅園新村紀念館
位於長江路東段,漢府街偏北的梅園新村30號、35號和17號,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團的辦公原址。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在這里同國民黨政府進行了10個月零4天的談判。
梅園新村30號,是周恩來和鄧穎超同志當年辦公和居住的地方。辦公室里還陳放著當年周恩來用過的寫字台、轉椅、分省地圖以及中共代表團的信箋。35號是董必武和李維漢、廖承志等代表團成員當年辦公和居住的地方。17號是代表團工作人員辦公和居住的地方。代表團的外事組、軍事組、新聞組、婦女組、顧問組、電訊室和十八集團軍辦事處都設在這里。周恩來經常在這里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發表重要聲明。
交通:乘游1、2路,1、2、3、5、9、25、29、30、31、40、47、51、58、65、91、304路車可達。
門票:10元
鼓樓
位於市中心鼓樓崗,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其建築規模之大國內少見,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拱形無梁城闕狀,上層為重檐四坡頂,龍飛鳳舞,雕梁畫棟,十分壯觀。樓上原為明代迎王迎妃、接詔報時之所,原有報時和儀仗用的大鼓兩面,小鼓二十四面,雲板一面,點鍾一面,牙杖四根,壺房銅缸一座,以及其它樂器。明亡後這些陳設均已散失。現樓基是明代原建,樓上建築為晚清重修。康熙在1684年南巡時曾來鼓樓,次年在樓上建一巨碑,改鼓樓為碑樓,但當地人仍習稱其為鼓樓。
交通:乘游1路,1、3、11、16、20、24、25、28、31、33、34、35、38、46、47、52、100路車可達。
門票:免費
南京博物院
位於城東明故宮旁邊,是中國國內最負盛名的幾家博物院之一,民國時候的國立博物院,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齊名。
博物院目前有各類藏品42萬件(上海博物院是20萬),國寶級文物和國家一級文物有二千件以上,其中考古發掘品、少數民族文物、外國文物、宮廷器皿、清代文書以及日寇投降儀式的文物,都是全國獨有的罕見品,科學價值較高。院藏中外專業圖書近30萬冊,其中還有全國少有的善本書和殿版書。南京博物館集中全國第一流珍品約二、三十萬件,其中包括繪畫中的《歷代帝後像》、《唐明皇幸蜀圖》;銅器中的《毛公鼎》、《司母戊鼎》等稀世國寶。一批著名專家雲集於此,如李濟、吳金鼎、夏鼐、曾昭橘、王天木等。在**戰爭內遷西南期間,進行考古發掘、民族調查,並出版有《雲南蒼洱境考古報告》、《么些象形文字字典》、《博物館》等許多專著。
近年來經過修葺後的博物館頂蓋金色琉璃,門仿漢闕,綠樹蔥蘢,月台前拱。門前面向通往東郊明孝陵和中山陵的林蔭大道,滬寧高速公路經門口穿過而進入市內繁華地區;門內庭園廣闊,花木蔥蔥似錦,襯托出仿遼式宮殿建築的陳列大殿的端嚴和壯觀。
交通:公交5、9、27、51路到中山門下,游1、游2路也可到達。
門票:成人20元,學生票10元。
電話:025-84800405
開放時間:09:00-10:00
朝天宮是江南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古建築,佔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依山而建。朝天宮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5世紀,在今朝天宮所在的冶山上就曾建有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冶城,此後歷朝歷代,均在此地建有名樓佳構,成為名士登臨之地。整組建築分為三列,當中是文廟,東側為江寧府學,西惻為卞公祠堂。
交通:乘4、41、23、48、43、80、82、83、306路可達。
門票:免費
明故宮遺址
是北京故宮的藍圖,由皇城與宮城兩部分組成,合稱皇宮。明故宮殿宇重重,樓閣森森,雕梁畫棟,萬千門戶,氣勢恢宏,曾作為明初洪武、建文、永樂三代皇宮,長達54年之久。直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明故宮才正式結束王朝皇宮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地位十分重要。
都城北遷後南京明故宮漸趨冷落,此後數百年間,風吹雨打,自然損壞也很嚴重。到了清咸豐、同治年間,由於太平軍與清軍的作戰行動,明故宮又經受了一次較大的破壞,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構件基礎外,「樓台金粉已沉銷……月落宮垣春寂寂」,只剩下一片殘垣碎瓦的廢墟。
今天在明故宮的遺址上建起了明故宮廣場和午朝門公園。
交通:乘游1、2路,5、9、17、25、29、36、51、65路車可達。
門票:皇城部分免費開放,宮城部分門票2元。
紅山森林動物園
位於城北的紅山,東眺紫金山,西靠南京火車站,南臨玄武湖,北望幕府山,佔地68公傾。園內地形起伏,曲徑通幽。樹叢中分布著鳥類區、猛獸區、靈長類區、大型食草動物區和大型動物表演場、動物攝影場、兒童動物園、獅虎山等37個場館,依山就勢,布局奇巧。
交通:乘游3路,8、30、35、54、64、72、76路車到北門,乘22、24、40、66路到東門。
門票:25元
秦淮風光帶——
夫子廟
即孔廟,始建於宋,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以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牆為照壁,全長1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八,這里舉行夫子廟燈會,熱鬧非常。
1985年,南京市政府修復了夫子廟古建築群,還改建了夫子廟一帶的市容,許多商店、餐館、小吃店門面都改建成明清風格,並將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建成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夫子廟既恢復了舊觀,又展現了新容。
夫子廟建築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明遠樓是貢院內樓宇之一,位於貢院中間,原是用來監視應試士子的行為和院落內執役員工有無傳遞關節的設施。「明遠」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原」的意思。樓下南面曾懸楹聯,系清康熙年間名士李漁所撰並題:「矩令若霜嚴,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盡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覽無余。」從聯中也可看出明遠樓設置的目的和作用。大門上懸有橫額「明遠樓」三個金字,外牆嵌《金陵貢院遺跡碑》,記述了貢院的興衰歷史。
如今這里是南京最著名的步行商業街區,也是最具老南京風味的地方。
交通:乘游2、游4路,1、7、31、40、301路車在夫子廟站下,乘2、4、16、33、44、49路車在長樂路站下。
門票:15元
雨花台烈士陵園
為城南制高點,天雨落花的故事即源出於此。國民黨統治時期這里成了屠殺革命者的刑場,解放後,在這里興建了烈士陵園。建有革命烈士紀念館和烈士事跡陳列館,憑吊人流長年不斷。
交通:乘游2、游4路,2、16、26、33、49、88、105路車可達。
門票:25元,景區內有帶導游的電瓶車10元/人。
提醒:不要隨便購買小販兜售的雨花石,很多是假貨
莫愁湖
相傳南朝時洛陽少女莫愁,家貧賣身葬父,遠嫁金陵,不容於舅姑,投湖自盡,因此得名。明朱元璋時,在此建別墅,後稱「金陵第一勝地」。
交通:乘游4路,5、9、29、68、82、92、307路到北門,乘7、13、19、37、41、48、83、306路車到南門。
門票:8元
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館
坐落在南京江東門,是侵華日軍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同胞葬地。為悼念遇難同胞,南京人民於1985年修建了紀念館,1995年又進行擴建。該館佔地面積2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物採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氣勢恢宏,庄嚴肅穆。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
該館共分為外景展區、遺骨陳列、史料陳列三個部分。外景展區由群雕、立雕、浮雕、標志碑、紀念碑、詩碑、贖罪碑、枯樹、斷垣殘壁、遇難者名單牆、綠樹草坪等諸多景觀,構成了生與死和悲與憤為主題的紀念性墓地建築風格。外形為棺槨狀的遺骨陳列室內,陳列著建館時從「萬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難者遺骨,是侵華日軍大屠殺的鐵證。呈墓穴形狀且半地下的史料陳列大廳內,陳列著1000餘件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物、圖表和見證資料,採用燈箱、沙盤、泥塑、油畫、復原景觀、多媒體觸摸屏、電影電視等現代陳列手段,再現南京大屠殺的悲慘歷史,揭露日本軍國主義者的血腥暴行。
該館成為國際間祈禱和平與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交通:乘游4路,7、29、37、39、41、80、82、92路車可達。
門票:免費
瞻園
南京現存的兩個古典園林之一。原為徐達的王府。園中東部以一組古建築為主,西部為園林,園中以假山及水榭著稱。假山「仙人峰」相傳為宋徽宗時「花石綱」遺物,靜妙堂為鴛鴦廳,均是南京園林的佳作。
交通:乘游2、4路、2、4、7、14、16、23、26、33、35、37、40、43、47、49、81、301路車可達。
門票:40元(包括導游服務、聽戲、喝茶、零食。)
白鷺洲
古人所說的白鷺洲位於現在南京城西2.5公里處的長江中,因當時洲上多聚白鷺而得名。李白曾有詠其名句「二水中分白鷺洲」。
今天的白鷺洲公園位於南京城南武定門內北側,秦淮河利涉橋及古桃葉渡的南邊,是秦淮風光帶上的景點之一。原是明中山王徐達的東花園,園中景物毀於太平天國時期。1923年,一宜興人在此經營茶廬,建有綠雲齋、沽酒軒、藕香居、吟風閣、話雨亭等。當年在藕香居中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此地為東園故址」,下聯為「其名出太白遺詩」,比較清楚地解釋了公園的歷史。1929年,整修東園故址時,辟為公園,取名「白鷺洲公園」。1937年公園遭破壞,到了1949年建國前夕,僅存斷橋殘垣,荒地數畝。1951年結合整治秦淮河,白鷺洲公園始得到擴建,開設四個園門,北門前豎石獅一對,書法家費新我題門額。園內堆積湖石假山,遍植花木。除整修鷲峰寺、藕香居外,還增建了煙雨軒、迴廊、小橋、拱橋、水榭、風景亭、溜冰場和少年之家等。
交通:乘14、23、43、87、88、301、304路車可達。
門票:5元
清涼山石頭城
位於南京城西,景色清幽,有「城市山林」之稱。清涼山上,名勝古跡隨處可尋,有「駐馬坡」、「南唐古井」、「清涼寺」、「崇正書院」及「掃葉樓」等。石頭城在清涼山後,南北全長約3000米。城基遺跡為赭紅色,內有大量河光石,一般高出地表0.3-0.7米,最高處為17米,系自然山岩鑿成。中段幾塊突起的紅色水成岩,酷似丑臉,故稱鬼臉城。此城原為楚威王的金陵邑,築於楚威王七年(前333年)。
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遷至秣陵(今南京),翌年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取名石頭。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加磚累甓,明洪武二年(1369年)石頭城為應天府城(今南京)的一部分重加修建。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交通:乘游4路,6、21、23、60、75、91、302路車可達。
渡江戰役勝利紀念碑
位於下關熱河路廣場中心,建於1979年。遠遠望去,整座紀念碑如同一艘乘風破浪的戰艦。碑座正面鐫刻鄧小平手書「渡江勝利紀念碑」,背面鐫刻毛澤東手跡《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交通:乘游4路,12、16、18、31、32、34、39、302、307路車可達。
長江風光帶——
燕子磯
長江三大名磯之一,在南京北郊觀音門外。是岩山東北的一支。海撥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因稱燕子磯。清初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時,均在此泊舟。磯頂有碑亭,亭中石碑下面有清乾隆帝書「燕子磯」,背面是他的題詩。夜晚登臨,水月皓白,澄江如練,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燕子磯附近有弘濟寺、觀音閣,寺廢閣存。岩山原有12洞,大都是懸崖絕壁,為江水沖擊而成。現在只有頭台洞、二台洞、三台洞比較有名。其中以三台洞最為深廣曲折。洞中有觀音泉、小有天等名勝;洞右有石梯,可達一線天;再上有石階百級,飛閣凌空,別開境界。
交通:乘8、64路、燕堯線公交車可達。
門票:單游燕子磯6元,如果買包括頭台洞、三台洞的套票8元。
南京長江大橋
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1968年12月29日竣工。
上層的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並行,兩側還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的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其中江面上的正橋長1577米,其餘為引橋,公路引橋採用富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式。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還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內有電梯可通鐵路橋、公路橋及橋頭堡上的瞭望台。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餘米的工農兵雕塑。南堡下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公園。
南京長江大橋共有9個橋墩,最高的橋墩從基礎到頂部高85米,底面積約400平方米,比一個籃球場還大。正橋的橋孔跨度達160米,橋下可行萬噸巨輪。整座大橋如彩虹凌空江上,十分壯觀。尤其是晚上,橋欄桿上的1048盞泛光燈齊放,橋墩上的540盞金屬鹵素燈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晝,加上公路橋上的150對玉蘭花燈齊明,橋頭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盞鈉燈使大橋像一串夜明珠橫跨江上。
交通:乘12、15、67、69、307路可達大橋公園,往浦口、大廠去的郊區公交車過大橋。小型客車過橋費10元。
靜海寺
建於明代永樂初年。明成祖朱棣為表彰鄭和七下西洋使海外平服,並祈望海神護佑,敕建靜海寺。
1842年,英軍侵入南京,靜海寺成為中英《南京條約》「議約」地。8月29日,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在停泊於靜海寺附近的一艘英國軍艦「漢麗華」號上正式簽訂。靜海寺是中國近代遭受外國列強侵略與凌辱的歷史見證人。
交通:乘游4路,10、12、16、18、21、39、53、54、307路可達。
門票:3元
南京長江公路二橋
位於南京東北郊,是南京繞城高速公路的北跨江工程,南起堯化門,經江中的八卦洲到江北的大廠區,是國內第一大斜拉橋,在世界上僅次於日本的多多羅大橋和法國的洛曼底大橋,居第三位。2001年3月竣工通車,它的建成大大緩解了已有30多年歷史的南京長江大橋的交通壓力。
6. 關於 桃花 荷花 梨花 杏花 的古詩名字
1、桃花
《贈汪倫》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乘舟將要離別遠行,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2、荷花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麗的風光和其他時節迥然不同。
碧綠的蓮葉連接天際,浩渺無盡,紅日與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鮮艷嬌紅。
3、梨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代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譯文:
北風席捲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飄降大雪。
彷彿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競相開放。
4、杏花
1)《途中見杏花》唐代吳融
一枝紅艷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鄉千萬樹,澹姻籠日暗神州。
譯文:
一枝淡紅的杏花探出牆頭,而牆外的行人正傷春惆悵。
這枝杏花的樣子好像跟我一樣傷春惆悵,我們哪裡禁受得了相逢在這春去匆匆難相留的時節?
天色已晚,寂靜的樹林中黃鸝鳥最先歸來,春色尚早,杏花在陡峭的春寒中獨自綻放,卻沒有蜂飛蝶舞。
這時候我更懷念長安的千萬株桃濃杏淡,可淡淡的暮色已經籠罩住了夕陽的光輝,整個神州一片黯淡。
2)《游園不值》宋代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譯文: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牆頭來。
7. 明朝有個將軍叫滕壁,是我家祖上,根據墓碑文記載是從南京應天府過來的。現在墓地在雲南保山騰沖荷花,
地名知道,但是墓地不知道,可以來找找看
8. 九天蓮生的人物介紹
林久 外號:小九
身份:至善白蓮
坐騎:仙鶴、九天鳳凰(原屬)
同修者:滅天
武學:極聖、極魔(與滅天同修所得)
簡介:上一輩子從懸崖摔下被祖傳玉佩所救,靈魂穿越到異世界成了現在的林久,額頭上印有淺色蓮花,為擁有極聖之體的標志,本身防禦力極強,不畏水火,不懼百毒。後與大魔頭滅天同修得到了極魔之能,了解合修帶來的副作用是什麼,也因此才會信任滅天。穿越之後的林久為追求上一輩子不曾擁有的世間真情而來,年輕的外表下是兩世為人的成熟內心,性格開朗樂觀,隨遇而安,卻為世事所困,為情所困,周旋於眾人之間而難以自拔。
在第一卷里,穿越重生之後林久自望月山上下來之後,先後遇到大魔頭滅天、靖王皇甫千赫、異國神秘客華胥和皇帝皇甫千年,從一個徒有其表、名聲敗壞的貴族子弟,一步步登上了異世界的大舞台之中,而同時也陷於權勢者們的漩渦中難以獨善其身。
滅天(笑天)
稱號:大魔頭
身份:幽冥黑蓮
坐騎:黑龍
同修者:林久
師弟:塵灰
徒弟:魔僧
武學:極魔、極聖(與林久同修所得)
簡介:作為初登場的攻君擁有天然的優勢,不信天,不禮地,以己為尊的魔性之人,身份神秘,果斷殺伐,本性淡漠,做事不按章法,讓人捉摸不透,本身是一個武學奇才,多年前機緣偶得,毅然棄聖修魔,斷七情六慾,修極魔之體,偶爾在江湖露面就掀起陣陣血雨腥風,故有大魔頭一稱號。應天聖岩之邀參加四派比武大會,遇到擁有穿越靈魂的林久,為修煉聖魔大法而將擁有極聖之體的林久帶走,合修之後擁有屬於林久的極聖防禦之能,卻也因合修而遺留副作用,本人尚未覺察到合修帶來的副作用。
喜著黑袍,厭惡陽光,身份似乎不簡單,在將來還會和林久正面對上。焱
外號:小臭貓、臭臉貓
身份:獸王
武學:不詳
簡介:身為獸王的焱藏在望月山中進行最後的蛻變,只要蛻變成功就能化身成人,耗盡氣力之後變為一隻弱小的小黑貓,偶然吃掉了林久找到的靈芝葯材被林久抓到,後隨林久離開望月山去到人間,雖偶爾有分開的時候,幾番波折之後最終還是留在了林久身邊。 性格高傲又有些小孩子的任性,好鬥尚武,隨著跟在林久身邊的時間變長,漸漸將對方視為了自己的所有物。今後,在適當的時機,小臭貓或許會化出人形。
皇甫千年
外號:狗皇帝(林久取的外號)
身份:皇甫帝國皇帝,功德金蓮
武學:不詳
妻子:皇後一個,嬪妃若干
孩子:皇子百年
簡介:皇甫帝國的當朝皇帝,英俊挺拔,年輕有為,性格沉穩,城府極深,寡恩薄倖,尚武帝王,擁有極高的自信,帝國之內萬物萬事盡在他的掌握之中,是皇甫帝國難得的好皇帝,可惜卻不是一個好情人。
當年曾將林久視若玩物,盡管心知是自己的妹妹害死了林久但仍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兩年之後死去的林久重生而來在殷都闖出名氣,皇甫千年並未將其放在眼中,林久到了皇城之後,發現林久和從前大有不同,才開始慢慢注意這個與他關系匪淺的美男子。
華胥
外號:風流瀟灑公子(華胥自封)
身份:中天國國師,輪回紫蓮
特長:占卜之術
簡介:一襲華麗紫衫,游歷皇甫帝國的中天國國師華胥見證了林久的殷都成名,身有占卜天地之能,看出了林久不是這個世界的人,本人是個喜風流愛瀟灑之人,最愛美人美酒,因而對林久這個來自異世界的人十分感興趣,愛業火,卻沒有勇氣表達。
第一卷里偶然登場,在後來林久去到中天國之後,兩人會有更多的接觸。
皇甫千赫
稱號:痴情王爺
身份:靖王業火紅蓮
簡介:曾經的四皇子皇甫千赫一直對林久情有獨鍾,林久跳河自殺之後對皇城內的主人失望不已,成了一位閑散王爺游歷江湖之中只為忘卻舊傷,後遇到穿越重生的林久,雖然此時性格大變的林久已經不是曾經的林久,卻更加讓靖王痴心不已,一路上不離不棄,暗中守護,但在後表明他並不愛林久(至善),愛的是輪回(不確定)
西沙滄海
身份:西沙蒼鷹國蒼帝,混沌青蓮
簡介:深愛林久(可以說是至善)生生世世並沒有磨滅,反而更深了
9. 哪一部小說女主生下來就有蓮花般清雅的香味
長江浪花
作者: 應天魚
簡介:
自古盤古開天,鴻蒙初開,天地混沌中有巨人,盤古是名專神斧鏗鏘,劈屬開陰陽濁者為地,清者為天天地寂寂,亘古一神意興蕭索,自解全身神之呼吸,風雲叱吒神之怒吼,霹靂雷霆神之雙眸,日升月浮神之須發
10. 春風得意應天機,田葉荷花蓮藕香,滿片都是紅綠色,兩岸青山猴孑多,猜一動物
這個東西怎麼解釋都可以抄的。信的是傻瓜
例如:鼠,牛,虎,狗,龍,豬,猴,雞,蛇,馬,羊,兔。
春風得意發財時,田葉荷花蓮藕香,滿片都是紅綠色,兩岸青山猴子多。
鼠: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第一,那生肖第一是什麼?鼠。
牛:一年在於春耕,春耕要用什麼?牛。看第二句,說的是牛喝水,那牛也對??
虎:兩岸青山猴子多,山中之王是什麼?虎,猴子為什麼多,是因為虎不在,現在虎要來了~~~~~~~
不解了,怎麼解都可以。關鍵你要中,這都是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