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三杯
①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星野蓮花落,明燈雪夜生。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星野蓮花落,明燈雪夜生
君當三杯飲,聊表我寸心。月明寂寥起,相思到天明
② 荷花亭三杯雞的做法
食材用料:
雞腿5隻相剋食物
蔥數根相剋食物
姜十幾片相剋食物
蒜一整個
米酒八湯匙相剋食物
黑麻油適量
生抽三湯匙
老抽一湯匙
冰糖二湯匙相剋食物
羅勒(九層塔)一把
紅辣椒二根
油適量
菜譜做法:
1.所有食材、調味准備好。蔥姜蒜辣椒切好剝好備用。
2.雞腿清洗切成塊,放在冷水鍋中煮沸。
3.撈出鍋中血沫。焯完拿出雞塊瀝水備用。
4.把8勺米酒和3勺生抽1勺老抽,再加上2勺冰糖混合調成汁,酒醬油冰糖比例按4:2:1。勺子就是平時喝湯的勺,如圖。
5.鍋熱加少許油,再加少許黑麻油。先下薑片煸香,薑片耐煎,煎焦黃了也沒事。
6.鍋中下蒜瓣繼續煸香。
7.鍋中再加蔥段和紅辣椒丁煸炒出香味。
8.鍋中倒入備好的雞塊大火翻炒,逼出雞皮上的油脂,炒至顏色焦黃色。
9.倒入調好的調味汁,翻勻,大火燒開轉小火燜煮。
10.燜煮中途翻一下雞塊。等到湯汁快收干,放入羅勒葉,加蓋再燜一會兒。
11.起鍋前澆上些許黑麻油。
12.裝盤開吃!
用手機看這道菜做法
菜譜小貼士:
1、雞塊冷水煮開去血水,還能去雞肉腥味。
2、米酒和黑麻油選台灣版的比較正宗,我的米酒選了本地的,味道也不差。
3、煸炒時香油不用放太多,烹炒過程中雞皮會釋放出油脂。
4、如果米酒用偏甜的酒釀,減少冰糖用量。
③ 要5副春聯
國泰民安
春聯對歌民安國泰
喜字成雙花好月圓
皆大歡喜
歲通盛世家家富
人遇年華個個歡
恭賀新春
五更分二年年年稱心
一夜連兩歲歲歲如意
喜迎新春
喜滋滋迎新年
笑盈盈辭舊歲
四季長安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樓
歡度佳節
悠悠乾坤共老
昭昭日月爭光
喜笑顏開
佳節迎春春生笑臉
豐收報喜喜上眉梢
吉星高照
惠通鄰里 門迎春夏秋冬福
誠待世賢 戶納東南西北財
上聯:門迎百福福星照
下聯:戶納千祥祥雲騰
橫批:幸福之家
上聯:上天言好事
下聯:回宮隆吉祥
橫批:一家之主
上聯:滾一年搖一年緣分啊
下聯:吃一塹長一智謝謝啊
橫批:自學成才
以文交友知天下;
講理服人照古今。
橫批:明辨是非
詩書成就品高遠;
燭酒邀來志向投。
橫批:精成圖治
文從俗世,才如月半;
武按古人,志象秋中。
橫批:尚待破繭
有豪情壯志,撫古安今,定能垂名天下;
覽明月清風,汲詩涌賦,正可投筆人間。
橫批:大有作為
教德修品,大氣從古為師正;
育俗端觀,豪情自今對天酬。
橫批:品格高尚
教有萬難,劈荊歷血成德業;
育無一頗,昭古明今化史章。
橫批:辛苦執教
教得先生,不需恨繁需恨勉;
育成後輩,莫要學濫要學勤。
橫批:勤勉求精
春滿人間
千樹披綠鳥對對
萬花吐艷蝶雙雙
和順一門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橫批:萬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萬紫千紅永開花 橫批:喜迎新春
春滿人間百花吐艷 福臨小院四季常安 橫批:歡度春節
百世歲月當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橫批:萬象更新
喜居寶地千年旺 福照家門萬事興 橫批:喜迎新春
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氣 一統山河際太平 橫批:國泰民安
春雨絲絲潤萬物 紅梅點點綉千山 橫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凈除舊習 五講四美樹新風 橫批:辭舊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萬水千山盡得輝 橫批:萬象更新
一帆風順吉星到 萬事如意福臨門 橫批:財源廣進
一年四季行好運 八方財寶進家門 橫批:家和萬事興
綠竹別其三分景 紅梅正報萬家春 橫批:春回大地
年年順景則源廣 歲歲平安福壽多 橫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運隨春到 四季財運滾滾來 橫批:萬事如意
丹鳳呈祥龍獻瑞 紅桃賀歲杏迎春 橫批:福滿人間
五更分兩年年年稱心 一夜連兩歲歲歲如意 橫批:恭賀新春
黃鶯鳴翠柳 紫燕剪春風 橫批:鶯歌燕舞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歡聲 橫批:喜氣盈門
汗馬絕塵安外振中標青史 錦羊開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橫批:春滿人間
④ 李白的詩要10首 最好有解釋
丁都護歌 李 白
雲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
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滸。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這首詩真實地再現了拖船民工的繁重勞役。
開頭二句「雲陽上征去 ,兩岸饒商賈」,點出拖船運石的地點、去向和環境 。 「上」,指出溯江北上,逆水行船 。「征」 ,表明拖船運石的勞役的路途遙遠。「兩岸饒商賈 」,指船行運河兩岸多是繁華的商業城鎮,以逆水拖船的苦役與周圍環境的繁華熱鬧,兩相對比,更突出了拖船勞役的繁重艱辛,也渲染了環境氣氛。
「吳牛喘月時 ,拖船一何苦」 ,這裏以吳牛的典故表現氣候的炎熱,連吳地的水牛看見了月亮都誤以為是太陽而喘息,寫得極形象極生動 。「拖船一何苦」,說「一何苦」,直接道出拖船拉纖的艱苦,在酷熱難當的天氣下,拖船該有多辛苦。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暴戾,表達了詩人對拉纖民夫的同情。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二句具體地細致地表現拖船民夫的痛苦,驕陽,重役,乾渴,詩人抓住「水」這周圍環境的典型事物,突出地表現了拖船民夫所受的煎熬和痛苦。 「不可飲」,「半成土」,都渲染了纖夫的不堪忍受的痛苦。「一唱都護歌 ,心摧淚如雨」,是指纖夫們唱起哀傷的歌,悲痛得淚如雨下。這是從具體地動作描寫,深入一步地表現纖夫內心的痛苦,直接地表達了他們的悲憤的心情。
「萬人鑿盤石 ,無由達江滸」,這裏由拖船轉向「鑿石」,由寫人轉入寫景 ,由眼前的拖船運石宕開一筆寫到萬人鑿石,從更為廣泛的范圍來揭示封建統治者的罪惡和人民群眾的苦役重負。「萬人」,「無由」,都突出表現了詩人極大的義憤。
「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結尾以提醒句式,不寫纖悲,反寫石悲,以石之悲來襯托纖夫的悲,在進一層的描寫中表現出拖船纖夫的極深切的悲痛,表達了詩人深切的同情。詩從遠到近,由景及人,由概括到具體,情景交融,遠近交織,感情深切真摯,形象生動鮮明,語言精煉。
從軍行 李 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這首詩以短短四句,刻畫了一位無比英勇的將軍形象 。「百戰沙場碎鐵衣」首句寫將軍過去的戎馬生涯。伴隨他出征的鐵甲都已破碎不堪,可見他征戰時間之長和所經歷的戰斗之嚴酷。 「城南已合數重圍」。戰斗在塞外進行 ,城南是退路。但連城南也被敵人伏下了重圍,全軍已陷入可能徹底覆沒的絕境。寫被圍雖只此一句,但卻如千鈞一發,使人為之懸心吊膽。「突營射殺呼延將 ,獨領殘兵千騎歸 。」呼延,是匈奴四姓貴族之一,這裏指敵軍的一員悍將。本詩所描述的這位身經百戰的英雄,正是選中他作為突破口,在突營闖陣的時候,首先將他射殺,使敵軍陷於慌亂,乘機殺開重圍,獨領殘兵,奪路而出。
詩所要表現的是一位勇武過人的英雄,從詩中看,所寫的戰爭是一場敗仗。但雖敗卻並不令人喪氣,而在敗中見出了豪氣 。「獨領殘兵千騎歸」,「獨」字力重千鈞,壓倒了敵方的千軍萬馬,給人以頂天立地之感。詩沒有對這位將軍進行肖像描寫,卻通過緊張的戰斗場景,把英雄的精神與氣概表現得異常鮮明而突出。將這場驚心動魄的突圍戰和首句「百戰沙場碎鐵衣」相對照,讓人聯想到這不過是他「百戰沙場」中的一仗。這樣,就把剛才這一場突圍戰,以及英雄的整個戰斗歷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壯烈,詩讓人不覺得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批殘兵敗將,而讓人感到這些血泊中拚殺出來的英雄凜然可敬。在這樣一首小詩裏敢於去寫嚴酷的斗爭,甚至敢於去寫敗仗,而又從敗仗中顯出豪氣,給人以鼓舞,不具備象盛唐詩人那種精神氣概是難以做到的。
春思 李 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這是一首表現思婦心理的詩。所謂「春」思,一來實指春季,二則喻愛情。
開頭兩句:「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可以視作「興」。「燕草如碧絲」,是思婦的懸想 ;「秦桑低綠枝」,才是思婦所目睹。詩人深刻地把握了思婦復雜的感情活動 ,用兩處春光,興兩地相思,把想像與懷憶同眼前實景融合起來,據實構虛,造成詩的妙境。不僅起到了一般興句所起的烘托感情氣氛的作用,而且還把思婦對於丈夫的真摯感情和他們夫妻之間心心相印的親密關系表現出來了,這是一般的興句所不易做到的。另外,這兩句還運用了諧聲雙關。「絲」諧「思」,「枝」諧「 知」,這恰和下文思歸與「斷腸」相關合,增強了詩句的美與含蓄美。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丈夫春日思歸,足慰離人愁腸。按理說,詩中的女主人公應當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斷腸」承之,這又似乎違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聯繫上面的興句細細體會,就會發現,這樣寫使表現思婦的感情又進了一層。詩中看似不合理之處,正是感情最為濃密所在。
女主人公的可貴之處在於闊別而情愈深,詩的最後兩句是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詩人抓住了思婦在春風吹入閨房,掀動羅帳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動,表現了她忠貞不移的高尚情操。春風撩人,春思纏綿,申斥春風,正所以明志自警。以此作結,恰到好處。
子夜吳歌 李 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長安一片月 」,見月懷人乃古典詩歌習見的表現方法,加之秋來是趕制征衣的季節,故寫月亦有興義。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制衣的布帛須先置砧上,用杵搗平搗軟,是謂「搗衣」。明朗的月夜,長安城沈浸在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而這種特殊的「秋聲」對於思婦又撩起思婦多少愁緒「一片」、「萬戶」,寫光寫聲 ,似對非對,措語自然而得詠嘆味。秋風,也是撩人愁緒的,月朗風清,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徵人的深情。著「總是」二字,情思益見深長。這裏,秋月秋聲與秋風構成渾成的境界 ,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儼在,「玉關情」自濃。引出末二句直表思婦心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兩句的直抒胸臆使詩歌思想內容大大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過和平生活的善良願望。
聽蜀僧浚彈琴 李 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這首五律寫的是聽琴,聽蜀地一位法名叫浚的和尚彈琴。開頭兩句:「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說明這位琴師是來自四川峨眉山下。詩一開頭就說明彈琴的人是自己的同鄉 。「綠綺」本是琴名 ,漢代司馬相如有一張琴,名叫綠綺 ,這裏用來代指名貴的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簡短的十個字,把這位音樂家表現得很有氣派,表達了詩人對他的傾慕。
三四句正面描寫蜀僧彈琴 。「揮手」是彈琴的動作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這兩句以大自然宏偉的音響比喻琴聲,使人如聞這極其鏗鏘有力的琴聲。
「客心洗流水」,這一句就字面講 ,是說聽了蜀僧的琴聲,自己的心彷彿被流水洗過一般地暢快、愉悅。但它還有更深的含義, 「高山流水」的典故,詩人藉此表現蜀僧和自己通過音樂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交。「客心洗流水」五個字,很含蓄且自然,雖然用典,卻毫不艱澀,顯示了李白卓越的語言技巧。
「余響入霜鍾」意思是說,音樂終止以後,餘音久久不絕,和薄暮時分寺廟的鍾聲融合在一起 。清脆、流暢的琴聲漸遠漸弱,和薄暮的鍾聲共鳴著,這才發覺天色已經晚了:「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詩人聽完蜀僧彈琴,舉目四望,發現不知不覺中青山已罩上一層暮色,灰暗的秋雲重重疊疊,布滿天空。
李白這首詩描寫音樂的獨到之處在於除了「萬壑松」之外,沒用別的比喻形容琴聲,而是著重表現聽琴時的感受,表現彈者、聽者之間感情的交流。其實,「如聽萬壑松」這一句也不是純客觀的描寫,詩人從琴聲聯想到萬壑松聲,聯想到深山大谷,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受。
哭晁卿衡 李 白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沈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呂。唐開元五年(717),隨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團來中國求學,學成後留在唐朝廷內作官。與當時著名詩人李白、王維等友誼深厚,曾有詩篇唱和。天寶十二年,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隨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團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風,傳聞被溺死。李白這首詩就是在這時寫下的。
詩的標題「哭」字,表現了詩人痛失好友的悲痛和兩人超越國籍的真摯感情,使詩歌籠罩上一層哀惋的氣氛。
「日本晁卿辭帝都」,帝都即唐京都長安 ,詩以賦的手法,一開頭就直接點明人和事。詩人回憶起不久前歡送晁衡返國時的盛況 :唐玄宗親自題詩相送,好友們也紛紛贈詩 ,表達美好的祝願和殷切的希望。晁衡也寫詩答贈,表達了惜別之情。
「征帆一片繞蓬壺」,緊承上句 。作者的思緒由近及遠,憑藉想像,設想著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種種情景 。「征帆一片」寫得真切傳神。船行駛在遼闊無際的大海上,隨著風浪上下顛簸,時隱時現,遠遠望去 ,如同一片樹葉飄浮在水面。「繞蓬壺」三字放在「征帆一片」之後更是微妙 。「蓬壺」即傳說中的蓬萊仙島,這裏泛指海外三神山,以切合晁衡歸途中島嶼眾多的特點,與「繞」字相應。此外,「征帆一片」,飄泊遠航,亦暗示了晁衡的遇難。
「明月不歸沈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這兩句,詩人運用比興的手法,對晁衡作了高度評價,抒發了自己的無限懷念之情。前一句暗喻晁衡遇難,明月象徵著晁衡品德的高潔,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潔的明月沈淪於湛藍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藝術境界清麗幽婉。末句以景寫情 ,寄興深微。晁衡的溺海身亡不僅使詩人悲痛萬分,連天地也彷彿愁容滿面。層層白色的愁雲籠罩著海上的蒼梧山,沈痛地哀悼晁衡的仙逝。詩人這裏以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寫白雲的愁來表現自己的愁,使詩句更加迂曲含蓄,這就把悲劇的氣氛渲染得更加濃厚。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是李詩中歌頌真摯友誼和抒寫離別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來膾炙人口。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前兩句旨在點題,引出了相互惜別的人物、地點、時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煙花三月」明媚艷麗的色彩既是實景,也藉景抒情地表現出盛唐時代人們積極奮發的精神面貌。「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是從詩人的眼光和角度寫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順流而下,李白佇立樓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遠,船上的白帆逐漸消逝在藍天盡頭遙遠的水天相接處,最後只能看見長江彷彿是流向天邊;這兩句詩意蘊深遠,李白在樓前佇立之久足見友誼之深長和心情之惆悵了。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含蓄美是中國古代傳統美學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中國古詩人的眼中只有含蓄的詩,才能加深詩意,拓寬詩境,擴大詩的張力和容量。李白的這首詩,堪稱高度含蓄的典範之作,它既沒細數情多深、意多長,也沒陳述自己佇立江邊以目相送的時間多久,但收到的藝術效果卻使人深感其中之一往情深 、詩味濃郁。由這首小詩中,我們或許可以總結一個規律,就是抒情短詩末尾宜用含蓄筆法,只有末句精巧含蓄,才能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之境,耐人咀嚼。
越中覽古 李 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這是一首懷古之作 ,是詩人游覽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時所作。首句點明題意,說明所懷古跡的具體內容 。二、三兩句分寫戰士還家、勾踐還宮的情況。消滅了敵人,洗刷恥辱,戰士們凱旋而歸;由於戰事已經結束,大家都受到了賞賜,所以不穿鐵甲,而穿錦衣。只「盡錦衣」三字,就將越王及其戰士得意歸來,充滿了勝利者的喜悅和驕傲的神情表現了出來。「春殿」的「春」字 ,應上「如花」,描摹美好的時光和景象,非特指春天。僅此一點,就表明越王將過去的卧薪嘗膽的往事拋之腦後。都城中到處是錦衣戰士,宮殿上站滿了如花宮女。然而結句突然一轉,過去曾經存在過的勝利、威武、富貴、榮華,現在只剩下幾只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來飛去罷了。這一句寫人事的變化,盛衰的無常,以慨嘆出之。統治者莫不希望他們的富貴榮華是子孫萬世之業,而詩篇卻如實地指出了這種希望的幻滅。
一般的七絕,轉捩點都安排在第三句裏,而這首詩的前三句卻一氣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轉到反面,就顯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這種寫法,非筆力雄健的詩人,是難以揮灑自如的。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日照香爐生紫煙 」,這句詩是寫香爐峰的奇麗景色,為瀑布勾勒一幅壯美雋逸的背景圖畫。這裏的「香爐」、「紫煙」無疑是景物名稱的偶然巧合,但是經過詩人似乎漫不經心的一筆巧借、點化,卻增添了動感。這裏的勾勒環境,其實並不單純為了描繪美景,而是藉此來寄情托意,將自己的性格、理想寓於追求香煙縹緲的仙境的志趣之中。
「遙看瀑布掛前川 」,把遙望中開先瀑布的形象展現在讀者的面前。這裏的一個「掛」字,化動為靜,突現了遠望中瀑布的靜態感、其燦若珠簾、潔如白練的壯美感。這樣,在雄闊的背景中勾出珠簾垂空、直瀉潤底的一泓瀑布,就增添了詩歌景中有聲、以靜顯動的氣韻。
「飛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詩人扣緊瀑布的噴涌,通過「飛流」、「直下」兩個極有氣勢的動詞和「三千尺」這個富於誇張的數量詞,把瀑流之湍急、沖力之猛烈、聲勢之宏大,展現於讀者眼前。 「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句中,詩人巧借銀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飛動的氣勢。此處的「疑」字分外傳神,它既真切地傳達了詩人仰觀飛瀑時一剎那間的心靈感受,又符合開先瀑布高接雲天的實際。詩人積極浪漫地調動想像、誇張、比喻等藝術手法來突現廬山開先瀑布的變幻多姿和雄奇壯觀,把瀑布描繪成了獨具個性的藝術形象。
全詩融情於景。廬山瀑布「飛流直下 」的氣勢,洋溢著詩人昂揚激進的思想,蘊含著他對祖國錦綉山河的深切感情。詩人豐富獨特的想像,使全詩的字裏行間飄盪著浪漫主義的色彩。詩人又調動襯托、誇張、比擬等修辭手段,更使全詩神采飛揚,渾然天成。
橫江詞六首(其一) 李 白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猛風吹倒天門山,白浪高於瓦官閣。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 。」開頭兩句,語言自然流暢,朴實無華,富於地方色彩 。「儂」為吳人自稱 。「人道」、「儂道」,都是口語,生活氣息濃烈。一抑一揚,感情率真,語言對稱,富有民間文學本色。從橫江浦觀看長江江面,有時風平浪靜,景色宜人,所謂「人道橫江好」;有時則風急浪高,所以「儂道橫江惡」,引出下面兩句奇語。
「猛風吹倒天門山 」,「吹倒山」,採用民歌慣用的誇張手法。 「猛風吹倒」表現大風吹得兇猛:狂飈怒吼,呼嘯而過,似乎要颳倒天門山。
緊接一句,順水推舟,描繪猛風掀起洪濤巨浪的雄奇情景:「白浪高於瓦官閣。」因為白浪距詩人近而瓦官閣離人遠,站在高處遠望,白浪好像高過遠處的瓦官閣了。這樣的誇張,合乎情理而不顯得生硬造作。
詩人以浪漫主義的筆調 ,馳騁豐富奇傳的想像,創造出雄偉壯闊的境界,讀來使人精神振奮,胸襟開闊。語言也象民歌般自然流暢,明白如話。
獨坐敬亭山 李 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又名昭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縣。《獨坐敬亭山》通過對敬亭山的吟詠,抒發了詩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之情,表現了詩人倔強、孤傲、清高的精神,暗示了自己因為強烈要求個性解放、反抗封建權貴而遭到的排擠和迫害的苦悶,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得到短暫的安慰和解脫。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意思是說 :天色將晚,所有的鳥兒都從高空中消逝了,連僅有的一朵雲彩也不肯停留,悠閑地飄走,這裏表面為寫景,實則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封建社會世態炎涼的可悲現實。在這首詩中 ,以「眾鳥」和「孤雲」所隱喻隨波逐流的世人俗流 ,與詩人的巋然「獨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盡」、「閑」二字因詩人的「獨坐」而產生,也好反襯出詩人的孤獨感。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二句,是指詩人只有和敬亭山相互間才能久看而不感到厭倦;就是說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時,以敬亭山的雄偉壯麗與眾鳥的喧囂渺小、孤雲的輕浮相比,更顯出詩人人格的高潔、偉岸,表現了詩人不屈不撓、決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這首詩在藝術上含蓄蘊藉,耐人尋味。它與《蜀道難》都表達了不肯向封建權貴「摧眉折腰」的富於反抗精神的思想主題,但是 ,《蜀道難》的結尾是金剛怒目式的空言,其反抗情緒如火山噴爆,給人以強烈的沖騰感;而《獨坐敬亭山》這首詩卻給人以嚴肅的冷峻感。在《獨坐敬亭山》這首詩中,本來是抒情主體李白獨坐山岩凝視敬亭山之主峰,但是,詩人卻用擬想的方式將抒情客體敬亭山擬人化,並讓抒情客體化被動為主動,心心相印地與詩人神往。正是因為敬亭山的神奇人格化,所以「相看兩不厭」一句就愈耐咀嚼。
⑤ 荷花亭三杯雞的作法
將所有材料洗凈備用
2.雞洗凈斬件(大小自定,小塊好入味)
3.雞肉冷水下鍋專,大火屬燒開後焯水斷生即可
4.將焯過水的雞肉撈出用水龍頭水沖凈備用
5.坐鍋燒熱,加適香油,放薑片,花椒,干辣椒煸香
6.將焯過水的雞塊倒入鍋中,大火翻炒
7.放入1杯生抽,1茶杯正好是1勺
8.再放1杯米酒和少許老抽(老抽起調色作用)
9.加入半勺白糖(可按各人口味增減)
10.放入香茅、檸檬葉或九層塔
11.先用小火煮入味,再用大火收汁即可
⑥ 關於木蓮的詩詞
《木芙蓉花下招客飲》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晚涼思飲兩三杯,召得江頭酒客來。
莫怕秋無伴醉回物,水蓮花盡木答蓮開。
《吳中好風景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吳中好風景,八月如三月。
水荇葉仍香,木蓮花未歇。
海天微雨散,江郭纖埃滅。
暑退衣服干,潮生船舫活。
兩衙漸多暇,亭午初無熱。
騎吏語使君,正是游時節。
吳中好風景,風景無朝暮。
曉色萬家煙,秋聲八月樹。
舟移管弦動,橋擁旌旗駐。
改號齊雲樓,重開武丘路。
況當豐熟歲,好是歡游處。
州民勸使君,且莫拋官去。
《雨中游東坡》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木蓮花下竹枝歌,歡意不多感慨多。
更恐它年有遺恨,曉來沖雨上東坡。
《詠劉仲更澤州園中丑石》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君家太湖石,何從太湖得。
太湖天東南,太行天西北。
相去三千里,雖有何致力。
古人煩舟車,頑質無羽翼。
竅引木蓮根,木蓮依以植。
秋蛇出其中,舌吐虹霓色。
君嘗誇於我,怪怪亦特特。
以丑世為惡,茲以丑為德。
事固無丑好,丑好貴不惑。
⑦ 願化佛前一朵蓮 獨斟花下酒三杯
願化佛前一朵蓮 ,獨斟花下酒三杯?這是什麼意思?如果獨斟花下酒三杯,就無法化佛前一朵蓮 。不好好持戒念佛是無法化佛前一朵蓮的。
⑧ 四壁荷花三面柳,一亭風月半池煙。千秋懷抱三杯酒,萬里雲山一水樓。求老師批一下橫幅謝謝!急……
竹雨松風梧月茶煙琴韻書聲隨時盡錄古今事盡日放懷天地間修身豈為名傳世作事惟思利專及人一人知己亦已足屬比生自修無盡朋無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覺氣如霜懷若竹虛臨江水氣同蘭靜在春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簾花影雲拖地半戶書聲月在天能受苦方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痴人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百尺高梧,撐得起一輪月色; 數椽矮屋,鎖不住五夜書聲。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搜萬卷,讀書求實用筆剩一枝,下筆尚真情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四壁荷花三面柳 仰承日月千秋照 一片雲山摩詰畫 一亭風月半池煙 俯閱江河萬古流 四時花鳥杜陵詩 千秋懷抱三杯酒 師竹友梅多樂趣 行雲流水見真性 萬里雲山一水樓 古書名畫發奇香 明月清風來故人 自笑如閑雲野鶴 放鶴去尋三島客 清風明月本無價 放懷在峻嶺崇山 任人來看四時花 近水遠山皆有情
⑨ 大家介紹一下麻將的術語什麼是三暗刻三明刻四暗刻四明刻七對子斷幺九一杯口三杠子清老頭綠一色九蓮寶燈三
這個網路里有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