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海棠
① 王族海棠的栽培管理
王族海棠嫁接主要採用T形芽接法,又稱盾狀芽接法,現將操作方法步驟介紹如下:
1.選砧木。選用生長旺盛而又無病蟲害的2年的實生山定子苗,要求距地面5-6cm處的直徑在0.5cm以上,芽接前10天左右,應將選定的山定子下部距地面7-8cm以上的分枝剪去,以便於操作。
2. 選削接穗。王族海棠接穗要選擇開過花、葉芽飽滿的枝條;枝條選好後,馬上剪去葉片,只留葉柄。左手拿好枝條,右手持芽接刀,先在枝條上選定1個葉芽,在選定的葉芽上方0.5cm處橫切1刀,長約0.8cm,將1/3以上接穗的皮層完全切斷,然後在葉芽下方1-2cm處橫切1刀,用刀自下端橫切處緊貼枝條的木質部向上削去,一直削到上端橫切處,削成一個上寬下窄的盾形芽片接穗。芽片長度為1.5-2.5cm,寬0.6-0.8cm,不帶木質部。為了保持接穗的濕度,可將接穗含在口裡或用溫布蓋好。
3. 切砧木。在砧木的北邊(風大的地方要選擇迎面)距地面2~3cm處,橫切1刀,長約1cm,深度以切斷砧木皮層為度,再從橫口中間向下垂直切1刀,長約1-1.2cm,切成T形。然後用芽接刀骨柄挑開砧木皮層,以便插進接穗。
4. 插接穗。用芽接刀挑開砧木上的T字形切口,將接穗插入切口中。插入時接穗的葉柄要朝上。插入後,要使接穗上端同T字形橫切口對齊,如果接穗過長,可自上端切去一些。
5.綁縛。用塑料帶或其它綁縛材料,先從介面上邊綁起,逐漸往下纏,葉芽和葉柄要留在外邊。
6. 接後管理。接後3-4天要檢查嫁接是否成活。如果接穗的葉柄用手輕輕一碰立即脫落,接穗皮色鮮綠,說明已經接活。如果葉柄不落,接穗乾枯,就是沒有接活,需要補接。成活10多天後,要將綁縛解除,以免阻礙接合部位生長。在此以後,要進行剪砧。夏季接的要在當年剪砧,秋季接的可在第二年春季發芽前剪砧。剪砧的位置是在T字形橫口上方2cm左右。當接穗萌發長到一定高度時,應在一旁插一支柱,將接穗枝條綁縛在支柱上,使接穗枝條直立生長,並可防止被風吹折。 王族海棠耐旱,正常年景只需在每年的入冬前和開春後各澆一次封凍和解凍水,其它時間如不過於乾旱,則不需另外澆水,夏季雨天還應及時將積水排除,防止水大爛根。但對於幼苗和新栽苗則應加強澆水,具體情況應視土壤墒情來確定澆水次數,可本著見干見濕的原則來澆水,澆水後要及時做好鬆土保墒工作。
王族海棠喜肥,但不宜施用濃肥。施用濃肥,不僅會燒傷根系,而且會使植株葉片呈暗紅色,顏色不鮮亮,影響觀賞效果。據筆者經驗,給王族海棠施肥,可於入冬前和開春後結合澆水各施一次經腐熟發酵的圈肥或芝麻醬渣,盡量少施用化肥。如果長勢確實不好,可將化肥和農家肥混合施用,一般用量比為1:25,另外還可用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 王族海棠主要蟲害有:蚜蟲、葉跳蟬、介殼蟲、黃刺蛾、紅蜘蛛和天牛;主要病害有:葉穿孔病、葉斑病、腐爛病、赤星病等。如有病蟲害發生,可用敵敵畏、氧化樂果等殺蟲劑噴霧防治蚜蟲、葉跳蟬等刺吸式害蟲和食葉害蟲,用綠色威雷防治天牛;對於病害,則應採取預防為主的方法,可於早春噴射石硫合劑、波爾多液進行預防,如有發生,則可用百菌清、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溶液進行防治。
② 王族海棠葉子變色是怎麼回事
王族海棠葉子變色一般是發黃,有以下原因,針對處理即可
一、旱黃內
缺水的黃與水容多的黃不一樣,缺水之黃為葉梢或邊緣發枯、發干,老葉自下而上枯黃脫落,但新葉生長比較正常。注意澆水時澆足、澆透即可。
二、缺肥黃
表現在嫩葉顏色變淡,呈黃或淡綠色,而老葉比較正常或逐漸由綠轉黃。要經常檢查盆土如有干結現象應換土,平時薄肥勤施並適時澆一些礬水補鐵。
三、缺光黃
長時間置蔭蔽環境,葉片得不到足夠陽光,不能形成葉綠素,整株葉片變黃繼而脫落,補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四、肥黃
施肥過多或濃度過大引起的花卉發黃,表現在新葉頂尖出現干褐色,一般葉面肥厚而無光澤,且凹凸不舒展,老葉片焦黃脫落。應立即停止施肥,嚴重的用大量清洗沖洗部分肥料。
五、灼黃
強烈陽光直射到一些喜陰的花卉(如吊蘭、玉簪等)上,易引起花卉葉梢、葉緣發枯,葉片朝陽部分出現黃斑。移到陰處即可。
六、水黃
嫩葉暗黃且無光澤,老葉無明顯變化,枝幹細小黃綠,新梢萎縮不長,表明澆水過多。將花卉脫盆置於通風陰涼自吹乾土團後再裝回盆中。
③ 如何辨別真假王族海棠
王族海棠(拉丁學名:Malus 'Royalty')是薔薇科、蘋果屬的栽培品種。落葉喬木,樹型直立,樹冠圓形,向上,枝幹均為暗紫紅色。葉紫紅色帶金屬般的光亮,葉片橢圓形,漸尖,基部楔形,具鈍鋸齒。花期4月上中旬,花蕾暗黑紅色花暗紅色至深紫紅色,花梗直立。果球形黑紅色,表面被霜狀蠟質。
原產於北美地區,中國華北、東北地區、西北地區有種植。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耐輕度鹽鹼土,在肥厚的砂質壤土中生長其各方面特性能達到最好。
王族海棠樹姿優美,集觀葉、觀花、觀果於一體,特別是其花朵,色澤獨特,高貴典雅。王族海棠可作行道樹,可植於庭院、草地、林緣,也可植於建築物前。
(概述圖參考來源:[1])
中文名
王族海棠
學名
Malus 'Royalty'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快速
導航
產地生境
繁殖方法
栽培技術
病蟲防治
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可達4-6米,樹型直立,樹冠圓形,向上,枝幹均為暗紫紅色。葉紫紅色帶金屬般的光亮,葉片橢圓形,漸尖,基部楔形,具鈍鋸齒。花期4月上中旬,花蕾暗黑紅色花暗紅色至深紫紅色,半重瓣,花瓣6-10枚,排成兩輪,花梗直立,花徑約4.5-5厘米。果球形,直徑1.5厘米,黑紅色,表面被霜狀蠟質。[2]
產地生境
原產於北美地區,中國華北、東北地區的園林綠化上都有種植,西北地區特別是新疆乾旱地區城市綠化推廣種植比較少。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耐輕度鹽鹼土,在肥厚的砂質壤土中生長其各方面特性能達到最好。[3] [4]
繁殖方法
王族海棠嫁接在生產中多採用「T」字形芽接。可用山子、蘋果、紅花等作砧木。選用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砧木,苗齢為2-3年,於7月中旬將砧木鋸短,地徑粗約0.5厘米為了方便操作,芽接前約10天,應剪去選好的砧木下部距地面7-8厘米的分枝。
共5張
王族海棠
接穗可選擇開過花、葉芽飽滿的枝條,選好後立即剪去葉片。用芽刀在選定的葉芽上方0.5厘米處橫切,長約0.8厘米,將1/3以上接穗的皮層完全切斷。在已選好的砧木上切成「T」形,挑開砧木上切口,插入接穗(葉柄朝上)。插入後,使接穗上端同「T」形橫切口對齊,用塑料袋或其他材料從介面上部逐漸往下纏,注意不要纏到葉芽和葉柄。接後3-4天檢查嫁接是否成活。成活10天後,要將綁縛解除,以免阻礙結合部分生長。[4]
栽培技術
整地定植
為保持王族海棠根系良好生長,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的實驗地栽植。將地深翻30厘米,將苗木按株行距1米×1米栽植,打水盤,澆透水。進行重剪,以利於緩苗。[5]
澆水
栽植當年,要在緩苗前一周澆2-3次水,當枝條萌發新葉後視土壤墒情確定澆水次數。栽植第二年以後,只需在每年的入冬前和開春後各澆一次封凍和解凍水,其他時間如不過於乾旱,無需另外澆水。生長季節做好鬆土工作,及時鋤草。[5]
施肥
王族海棠生長旺盛,葉茂花多,無論是營養生長還是開花期,都需要定期施入一定的肥料。引種苗在定植前應施入適量底肥,如磷酸二氨、腐熟的動物糞便等。在新梢生長期、開花期、落葉前結合澆水各施一次N、P、K混合的肥料。還可用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以達到枝繁葉茂的效果。[5]
修剪整型
王族海棠屬觀賞海棠,尤以觀葉為主,因此,每年需要進行整型修剪,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其修剪方法與其他果樹有所區別,需根據觀賞用途確定。用作觀賞樹時講究整體效果,修剪時在整型的基礎上,盡可能多保留一些枝條,適當進行短截,不可重剪。剪除病蟲枝、乾枯枝、下垂枝、內膛枝、並生枝等。保持樹體通風透光良好。如用作花籬或色塊栽培時,應以控制植株高度、多促發新枝葉為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