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窖藏荷花

窖藏荷花

發布時間: 2021-01-25 16:25:58

A. 哪種啤酒好喝

你好,我印象中最好喝的是玻璃瓶的百威啤酒,味道很清爽,百威啤酒好像很多種,具體是哪一種我就不知道了。其次是哈爾濱啤酒和雪花啤酒,哈爾濱清淡,雪花有點香,扎啤的味道也不錯,很鮮又有點甜,最難喝就是燕京啤酒珠江啤酒和青島啤酒,味道是苦的。

當然如果是生啤或者根據外在來辨別哪種啤酒好喝也是很有必要的:
啤酒的原料為大麥、釀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澱粉質輔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麥、小麥等)和糖類輔助原料,大麥適於啤酒釀造用的大麥為二棱或六棱大麥。二棱大麥的浸出率高,溶解度較好;六棱大麥的農業單產較高,活力犟,解度不太穩定。到底哪種啤酒最好喝,怎麼辨別呢?

辨別啤酒好不好喝
(l)淡色啤酒
淡色啤酒是各類啤酒中產量最多的一種,按色薄澤的深淺,淡色啤酒又可分為以下三種:①淡黃色啤酒此種啤酒大多採用色澤極淺,溶解度不高的麥芽為原料,糖化周期短,因此啤酒色澤淺。其口味多屬淡爽型,酒花香味濃郁。②金黃色啤酒
此種啤酒所採用的麥芽,溶解度較淡黃色啤酒略高,因此色澤呈金黃色,其產品商標上通常標注Gold一詞,以便消費者辨認。口味醇和,酒花香味突出。③棕黃色啤酒此類酒採用溶解度高的麥芽,烘烙麥芽溫度較高,因此麥芽色澤深,酒液黃中帶棕色,實際上已接近濃色啤酒。其口味較粗重、濃稠。
(2)黑啤
(1)頂部發酵。使用該酵母發酵的啤酒在發酵過程中,液體表面大量聚集泡沫發酵。這種方式發酵的啤酒適合溫度高的環境 16-24 °C,在裝瓶後啤酒會在瓶內繼續發酵。這類啤酒偏甜,酒精含量高,其代表就是各種不同的愛爾啤酒。
(2)底部發酵。顧名思義,該啤酒酵母在底部發酵,發酵溫度要求較低,酒精含量較低,味道偏酸。這類啤酒的代表就是國內常喝的窖藏啤酒,啤酒原料。
——如有幫助,請採納一下。

B. 杜康窯藏錦綉中華濃香型52度價格

新鄭大棗、河陰石榴 、中牟大蒜、鄭州櫻桃、嵩山綿棗、滎陽柿子、新密金銀花、鄭州蓮藕、中牟西瓜、黃河鯉魚、龍須糕、琵琶酥、御餅、桐木漆器等。

新鄭大棗
個大,肉厚、汁多、味甜。(雞心棗:形如雞心,特點是甜如蜜、皮薄、肉厚、核小、質地柔軟,彈性較強,棗肉實在。

河陰石榴
沒有渣,不但味美,而且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其它營養物質,有補血、防癌的醫療作用,實為果中之佳品。

中牟大蒜
也叫宋城大蒜。特點:個頭大,色澤白,蒜瓣多,味道鮮,質純正。

鄭州櫻桃
盛產於鄭州市郊候寨鄉的櫻桃溝,這里的櫻桃不僅成熟早、產量高,而且味道鮮美、色澤光潔、悅人心目。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蛋白質、脂肪、糖及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

嵩山綿棗
中州土特名產,新鄭市特有果品,俗名地棗、粘棗,屬百合科,為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磷莖、葉片線性、從生於地面,象韭菜。7—8月間葉叢中生出直立的花梗,花梗頂端開出粉紅色小花。經過多次蒸煮,糖液自出,甜味沁人心脾,如加點紅糖,則更甜美。綿棗屬熱性補品,營養價值高,其性粘。綿棗風味獨特,能補養身體,久儲不壞。

滎陽柿子
柿子中含有豐富的胡羅卜素,維生素C、葡萄糖、澱粉、蛋白質、脂肪,同時還有鈣、磷、等多種元素,其中維生素C、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

新密金銀花
新密是著名的金銀花之鄉,已有悠久的價值歷史。初開時呈白色,恰如白銀,2—3月後變黃似金,新舊相參,黃白相映,故美稱「金銀花」。金銀花煎成涼茶飲服,清爽可口,預防中暑,對感冒及腸道傳染病有一定療效。

鄭州蓮藕
藕可作美味可口的菜餚,蓮子是滋補佳品,有鎮靜、強心、降壓的作用,此外荷花還可以凈化水面,美化環境。

中牟西瓜
個大,皮薄,汁多,瓤沙,含糖量高,脆甜可口。

C. 贊美荷花品質的句子

268.00 ¥189.00收藏降價提醒
貴州正和荷花酒 醬香型白酒 53度 純糧釀造 坤沙窖藏老酒 高度白酒 真品 500ml*單瓶裝
凈雅口感、清冽回甘、三代傳承、古法釀造、工藝嚴苛、饋禮佳品、親友家宴、自酌小飲丨會員專享七折起 查看>
優惠
滿30減6滿99減10新用戶專享
跨店鋪滿折
滿2件,總價打8折;滿3件,總價打7折
滿額返券
下單指定商品實際支付滿 10元即返沃爾瑪198減38元券,數量有限,贈完即止。
已選500ml*單瓶裝,1個
送至
北京朝陽區三環到四環之間

現貨10:00前下單,預計今天(08月01日)送達

運費
免運費

京東發貨&商家售後7天無理由退貨(拆封後不支持)211限時達特權保障購酒無憂預約送貨部分收貨自提
未滿18周歲的用戶請勿購買本商品
評價
好評度 99%500+
醇厚濃香(71)樣式精美(17)價格給力(13)酒香甘醇(10)香味悠長(8)醇和綿柔(4)醇香甘甜(2)饋贈佳品(2)好喝不膩(1)
C灬稀飯2020-07-23
這款荷花酒很好,53度的醬香型白酒。酒花很豐富,聞著酒香四溢,喝著口感柔和,酒質上乘,酒中佳品,是真的純糧食釀造喝了還不上頭!物流給力,包裝也到位,沒有破損和漏酒。看著非常上檔次。屬於比較好的醬香酒!自己喝,還是送人都有面子。 酒液看起來晶瑩剔透,沒有一絲絲的雜質,非常的有食慾。味道非常的香醇,聞起來@。喝起來很純正。雖是高度酒,喝著也不容易頭暈。祝店家生意興隆!

閑看風月14582020-07-20
包裝精緻,典雅,簡潔,修長的瓶身,精緻的商標,紅色的綬帶,都顯示出也種與眾不同的品質,酒液微黃透明,醬香味特別濃郁,喝在嘴裡,口感舒適,入口綿甜,酒體醇厚豐滿,卦杯明顯,不嗆,不辣,酒香適口,回味悠長,是走親訪友,同事聚會的上之佳品,商家的服務非常到位,是個講誠信,講信譽的商家,物流速度非常快,服務態度超好,不錯的美酒,茅台鎮不僅有茅台酒,也有我們老百姓喝的起的荷花酒,不錯,值的購買。

查看全部評價
問答
查看全部問答
親們 物流怎麼樣。快不快

共9個回答
口感怎麼樣

共8個回答

南將官方旗艦店
店鋪星級
4.4萬

粉絲人數

15

全部商品

評價9.73 | 高
物流9.92 | 高
售後9.16 | 高
關注店鋪
進入店鋪

高價回收
舊品回收,免費估價,極速到賬

商品介紹
規格參數
售後保障


包裝清單
商品參數
權利聲明
京東商城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戶評價、商品咨詢、網友討論等內容,是京東商城重要的經營資源,未經許可,禁止非法轉載使用。
註:本站商品信息均來自於廠商,其真實性、准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擁有者(廠商)負責。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證,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價格說明
1.京東價:京東價為商品的銷售價,是您最終決定是否購買商品的依據。

2.劃線價:商品展示的劃橫線價格為參考價,該價格可能是品牌專櫃標價、商品吊牌價或由品牌供應商提供的正品零售價(如廠商指導價、建議零售價等)或該商品在京東平台上曾經展示過的銷售價;由於地區、時間的差異性和市場行情波動,品牌專櫃標價、商品吊牌價等可能會與您購物時展示的不一致,該價格僅供您參考。

3.折扣:如無特殊說明,折扣指銷售商在原價、或劃線價(如品牌專櫃標價、商品吊牌價、廠商指導價、廠商建議零售價)等某一價格基礎上計算出的優惠比例或優惠金額;如有疑問,您可在購買前聯系銷售商進行咨詢。

4.異常問題:商品促銷信息以商品詳情頁「促銷」欄中的信息為准;商品的具體售價以訂單結算頁價格為准;如您發現活動商品售價或促銷信息有異常,建議購買前先聯系銷售商咨詢。

優惠
促銷
跨店鋪滿折
進行中
滿2件,總價打8折;滿3件,總價打7折
滿額返券
下單指定商品實際支付滿 10元即返沃爾瑪198減38元券,數量有限,贈完即止。
領券
新用戶專享
¥6

滿30元可用

東券全品類(特例商品除外)

領取自領取後7天內有效
新用戶專享
¥10

滿99元可用

東券全品類(特例商品除外)

領取自領取後7天內有效
客服
店鋪
購物車
加入購物車
立即購買

D. 木芙蓉有哪些特徵

(劉賢旺)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別名芙蓉花、木蓮花、拒霜花。為錦葵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我國,主要分布於四川、湖南、浙江、江西、福建;河南、陝西、安徽、江蘇、湖北、廣東、廣西、貴州等省區亦有栽培。四川、湖南等省種植歷史悠久。《成都記》載雲:「孟後主,於成都城上,遍種芙蓉,每至秋,四十里錦綉,高下相照,因名『錦城,雲。」早在1000多年前,湖南芙蓉就遍及湘江沿岸,唐末詩人譚用之就寫有「秋風萬里芙蓉國」之句,故湖南有「芙蓉國」之稱。以花入葯,葉、根亦供葯用。花含棉花黃甙,少量蠟梅甙,以及矢車菊素-3-接骨木二糖甙;葉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鞣質、還原糖等。葯理實驗證明:花的水提取物,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及傷寒桿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葉、根的水提取溶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花味微辛,性涼;有清熱、解毒、消腫、涼血之功能;用於治療癰腫、疔瘡、燙傷、肺熱咳嗽、吐血、崩漏、白帶等疾病。葉有涼血、解毒、排膿、消腫等功能;用於治療癰腫瘡癤、乳腺炎、淋巴結炎、腮腺炎、燒燙傷、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等病。根有能清肺熱、補氣益血的功能;治療癰腫、禿瘡、咳喘、白帶等症。

此外,木芙蓉莖皮含纖維素39%,纖維柔韌而耐水,可作纜索和紡織品原料,亦可造紙。

一、形態特徵

株高2—6cm,全株被灰色星狀短柔毛,尤以葉背為多。根皮黃白色。單葉互生,具長柄;葉片卵圓狀心形,長6—16cm,寬7—18cm,掌狀5—7裂,基部心形,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漸尖,邊緣有鈍齒。花大,直徑7—10cm,單生葉腋或簇生枝端,花梗與葉柄等長或稍長;小苞片8;花萼5裂;花瓣5或為重瓣,白色或粉紅色,後變深紅色,寬倒卵圓形,先端渾圓,邊緣稍有波狀彎曲,基部與雄蕊柱合生;花葯多數,生於柱頂;雌蕊1枚,柱頭5裂,子房5室。蒴果近球形,徑約3cm,密生淡黃色剛毛及綿毛。種子腎形,有長毛(圖17—2)。

表17—3 木芙蓉物候期(1974年)

(中國動植物物候觀測年報第4號)

花大而美,且日變三色,清晨初開為白色,中午粉紅色,傍晚則變為深紅色,故有人喻為「三醉芙蓉」。據研究,芙蓉花所含甙類隨花的顏色變化而變化,清晨花淡黃白色時不含甙類物質,中午粉紅色和傍晚深紅色時才含甙類,傍晚甙類含量為中午的3倍。

性喜溫暖的氣候。在四川、湖南、江西等氣候溫和地區,生長繁茂。《學圃余疏》記載:「芙蓉入江西,俱成大樹,人從樓上觀,吾地如榛荊狀,故須三年一斫卻。」但性亦頗耐寒,能經受輕度霜凍和短期-10℃以上的低溫。在-10℃以下,地上部分即受凍而枯死,而呈宿根狀,翌春從根部萌發新枝,故在冬季較寒冷的地區栽培,應注意防寒。

喜濕潤,不耐乾旱。適宜池畔、水濱或低窪潮濕而不積水的地段種植。《長物志》載:「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佳。若植他處,絕無豐致。」蘇東坡詩:「溪邊野芙蓉,花水相媚好。」性喜陽,略耐蔭蔽。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生長繁茂,花多而艷;過於蔭蔽,則生長不良,植株瘦弱,花少而無艷色。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宜。低山、丘陵、平原均可種植。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強,對氯化氫也有一定抗性,亦宜於在大中城市及工礦區栽培。

三、栽培技術

(一)選地與整地

對環境條件適應性較強,但以選擇向陽、濕潤、土壤質地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段栽培為好。

定植前,將土地進行全墾或穴墾。按株行距2×3m開穴,穴寬、深各40—50cm,底部要平,並適施腐熟的廄肥、堆肥。

(二)繁殖方法

分株、播種、扦插等繁殖方法均可,但生產上多用扦插繁殖。

1.分株繁殖

根際萌櫱力很強,常呈叢生狀,多者每叢可達30—40株。春季萌芽前,挖起株叢,分割萌櫱,帶根移栽。

2.播種繁殖

種子有纖毛,常隨風飄揚,自落自生。人工繁殖時,於11—12月間採摘成熟果實,曬干脫粒後干藏。翌年3—4月播種育苗。苗床宜選潮濕砂地,作成寬1.2m的高畦,並施適量有機肥與土拌勻,整平畦面,按20—25cm行距開淺溝,將種子勻播溝內,薄覆細土,畦面蓋草。播後15天左右出苗,苗高約7cm時間苗,16—17cm即可定苗,保持株距10—12cm。苗期應及時中耕除草,適當追肥。育苗一年,即可出圃定植。

3.扦插繁殖

(1)扦插育苗

在氣候溫暖的地區,可在2—3月間直接從母株上剪取插穗,隨剪隨插。在冬季氣候寒冷的地區,由於地上部分易受凍枯死,所以在秋季落葉後,於離地面50cm處剪下全部枝條,選粗壯枝梢分截數段,捆成小把,集中貯藏。在地勢高燥、排水通暢的朝南地段,挖深0.6—1m的土窖,窖底和四周鋪一層稻草,將枝條放入窖內,上面覆土高於地面18—20cm,呈龜背形。翌年3月取出枝條扦插。3月初做好插床,在床面按行距50cm開溝,將枝條剪成長17—20cm的插穗,上端剪口離芽,0.3—0.4cm,每支插穗具芽3個以上,按株距10—13cm斜擺溝內,覆土壓緊,以插穗上端露出土面3—4cm為度。扦插後澆透水,畦面蓋草。如遇天旱,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苗期除草、追肥2—3次。當年育苗地如有植株開花,應將花蕾及時摘除。在福建、廣東等地當年即可定植,而江、浙一帶,則應在冬季用草木灰、垃圾肥等壅蔸、培土,保護苗木過冬,翌春定植。

(2)大田直插

在冬季氣候溫暖地區,可於2—3月間,直接從母株上剪取插穗,或將窖藏的枝條取出,剪成17—20cm長的插穗,直接插入定植穴,每穴插2支,地面露出3—4cm,澆透水,再覆蓋枯草爛葉。成活後每穴留苗1株。

(三)定植

一般在3月上、中旬苗木萌芽前進行定植。在定植穴內先填一層表土,再將苗木栽好。栽植深度以超過苗木原入土部分2—3cm為宜。澆透定根水。

(四)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分株和扦插繁殖的植株,定植後當年即可開花,實生苗則需兩年後才能開花。定植後每年於夏、冬季各進行1次中耕除草,冬季適當培土。

2.追肥

每年結合中耕追肥2—3次。春、夏季追施人畜糞水或化肥為主,秋、冬季收花後,在株旁開穴或環狀溝,施入堆肥、廄肥或垃圾肥,施後覆土,如能適施磷肥,可提高花數和花的質量。

3.修剪更新

在冬季氣候溫暖的地區,地上部分生長繁茂,可適當修剪過多的萌櫱、過密和過高的枝條。冬季氣候寒冷地區,一般於冬前在離地面50cm處砍去上部枝條,培土壅蔸,以利翌春多發新枝。

(五)病蟲害及其防治

1.普通紅葉蟎

(Tetranychus bimaculatus Harvey)

以成蟲、若蟲群集於葉背,吐絲結網進行為害,被害葉片呈現灰黃斑點,嚴重時,葉片焦黃、脫落。一年發生十多代,以雌成蟲在雜草附近的土縫或樹皮下越冬。翌春平均氣溫達5—7℃以上時開始活動,3月中旬產卵,4月上旬孵化,5月中旬轉移到木芙蓉等植物上,5—6月為害嚴重。如遇天氣高溫乾燥,為害尤為猖獗。防治方法:為害早期,及時噴灑73%克蟎特3000倍液或20%雙甲醚乳油1000倍液防治;注意保護瓢蟲、草蛉、薊馬等天敵,如有條件可引進天敵,人工釋放。

2.棉葉蟬

〔Empoasca biguttula(Shiraki)〕

和小綠葉蟬〔E.flavescens(Fabricius)〕 棉葉蟬在長江流域以南地區,一年發生十多代,寄主植物多達29個科、66種。成、若蟲在葉背吸取汁液,被害葉片變黃或皺縮。天氣晴朗、氣溫高時,成蟲活潑,為害較烈;溫度低於15℃時,行動遲鈍,6℃以下,即完全處於休眠狀態。小綠葉蟬一年發生5代,以成蟲在雜草、落葉和樹皮縫隙內越冬,次年4月下旬開始活動,先行產卵、繁殖,並進行為害,直至10月。成蟲隱蔽於新梢和葉背,並將卵散產於葉脈組織內。8月份發生數量最多,為害最烈。被害葉片正面出現黃白色小點,嚴重時,整個葉片蒼白,提早脫落。防治方法:清潔田園,鏟除雜草,剪除被害枝,消滅越冬場所,減少蟲源;發現葉蟬為害時,可在有晨露時噴5%西維因粉劑防治。

3.四紋麗金龜

(Popillia quadriguttata Fabricius)

和無斑孤麗蛂(P.indigonacea Motschulsky)前者一年發生一代,以幼蟲在土中越冬,成蟲在6—9月間出現,咬食葉片,6、7月發生數量多,為害重;後者也是一年發生一代,越冬蟲態不詳,6—7月出現成蟲,咬食葉片,7—8月發生數量多,為害烈。防治方法:成蟲盛發期噴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5%西維因粉劑毒殺;利用其假死性進行人工捕殺。

4.棉卷葉野螟

(Sylepta derogata Fabricius)

一年發生3代,以老熟幼蟲在莖稈、枯葉、雜草等處越冬,翌春4月下旬至5月上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成蟲有強趨光性,夜出活動,並行交尾,卵產於葉背。初孵幼蟲群集食害葉肉,3齡後分散,吐絲卷葉,躲在卷葉內取食,糞便排在卷葉內。幼蟲有轉移為害習性,為害嚴重時,造成很多卷葉,食害後僅剩殘葉。防治方法,及時剪除蟲苞葉;冬季清除雜草、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減少越冬蟲源;幼蟲孵化期噴40%氧化樂果乳劑15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倍液防治。

四、採收與加工

夏、秋兩季採摘葉片陰干或曬干,研成粉末貯藏。秋季採摘開放花朵曬干或烘乾。收花後挖根,洗凈切片,曬干。

E. 西柏坡荷花酒42度的多少錢一瓶

四川 荷花酒價格

F. 元代的青花瓷器有哪些特色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統一全國。元代瓷器明顯具有草原民族的獨特風格,在瓷器的器物器形上都新創燒了許多蒙古族特有的器物類型。其創燒的單色釉也比前代精美。並設立樞府專門管理燒造瓷器,樞府燒出的白瓷為甜白釉色,被後世稱為「樞府瓷」。而且,此時的對外貿易、中西文化交流頻繁,開始燒造大量瓷器外銷。白釉也稱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鎮窯在生產青白釉瓷基礎上新創燒的一種高溫釉,這類瓷器胎子極細白,堅致,胎體較厚,釉中所含微量的鐵是導致釉色白中閃青頗似鵝蛋色澤的主要原因。

元代白釉瓷數量不多,但製作精細。造型以盤、碗、高足碗最為多見,裝飾技法以印花為主,刻畫花為輔。盤、碗之內壁往往橫印纏枝花卉或雲龍、雲鳳、雲鶴、花鳥、纏枝蓮托八吉祥等,有的器物在花紋間模印官府銘文或吉祥文字,其中最為多見的是「樞府」銘,因此,有時人們又將卵白釉瓷稱作「樞府瓷」。

如卵白釉印花「太禧」銘雲龍紋盤,高2.3厘米,口徑17.8厘米,足徑11.4厘米。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胎骨堅細潔白,內外施釉,釉層較厚,呈失透狀,釉面瑩潤,釉色白中泛青,恰似鵝卵色澤,足內露胎無釉。

該盤外壁刻畫變形蓮瓣紋一周,共16瓣,蓮瓣紋尖部劃一道弦紋。盤內有陽紋印花裝飾,盤心是一龍戲珠,龍,張口露齒五爪,身體舞動,異常矯猛,襯以朵雲和火珠。盤內壁為纏枝蓮托八吉祥紋,花間對稱印有「太禧」兩字。八吉祥的順序,從「太」字往左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為「腸、螺、輪、蓋、花、珠、魚、傘」。

藍釉瓷是元代景德鎮創燒的新品種。它是以鈷藍為著色劑,經高溫一次燒成的。元代藍釉瓷有的光素無紋,有的飾有刻白紋飾,有的加繪金彩。

如河北保定窖藏元藍釉描金折枝花朵雲紋匜,高4.5厘米,通流長17厘米,底徑8.5厘米。匜敞口,淺弧腹,平底。口一側出槽形流,

流下置一小系。胎較薄。內外施藍釉,釉厚而不均勻。口邊和外底無釉。內底描金線圈內繪金彩折枝花紋,內壁畫5朵金彩祥雲。

該器造型模仿青銅匜,藍釉閃爍著寶石藍般的光澤,配以熠熠生輝的金彩。同時發現的還有藍釉描金小杯和盤。此匜金色花紋絲毫無損,光艷如新,實屬罕見。

紅釉瓷為元代景德鎮創新品種,是以銅紅為著色劑、經高溫在還原氣氛雖燒成的。由於銅紅的燒成技術比鈷藍還要難以掌握,因此成品極少,只有在元大都遺址有少量發現,出土的只有盤、碗、印盒等小件器物。

如元紅釉暗刻雲龍紋執壺,高12.5厘米,口徑3.5厘米,足徑5.3厘米。壺體呈梨形,直口,口以下漸豐成下垂的圓腹,腹部一側置彎流,另一側置曲柄,圈足較高微外撇,無款。

附傘形蓋,蓋頂置寶珠形紐,蓋一側及壺口沿外側各置一個小圓環系,以便系繩連接,防止壺蓋脫落。通體滿施紅釉,腹部暗刻五爪雲龍紋。此壺釉面勻凈,釉色鮮艷,是元代紅釉瓷器中的珍品。壺身的龍紋細頸長嘴,形態生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梨形壺是元代景德鎮窯新創的造型,這種壺的形體小巧,主要用於餐桌上。

元代釉下彩繪瓷「青花」是古代瓷器最重要的角色,它是用鈷料在白色坯胎上繪紋飾後罩透明釉,在還原氣氛中經高溫一次燒出白地藍花瓷器。不罩釉燒出來的紋飾是黑色的。

元代青花瓷器大致可分為小件和大件兩大類,小件器物胎子輕薄,不甚精細,多為青白、乳白半透明或影青釉,青花的顏色灰暗迷濛,紋飾稀疏但奔放灑脫,有的可以說相當潦草,所有鈷料含錳量高含鐵量低,和國產的鈷土礦特點相同,應是國產鈷料所繪。

常見的器物有杯、碗、盤、匜、香爐、小罐、蒜頭瓶、玉壺春瓶等,這些大多是日常生活用品,並且這類青花瓷器當時生產數量有限,多屬民用瓷。

如元青花鳳穿牡丹紋執壺,高23.5厘米,口徑4.7厘米,足徑7.3厘米。壺直口,口下漸展,粗頸,垂腹,腹下內斂,圈足微外撇。

腹一側置上細下粗的長彎流,流上繪火雲紋。另一側置曲柄,上端有小系,柄上繪銀錠、寶釵等紋飾。附平頂蓋,有圓珠紐,蓋上繪菊瓣紋。圈足內施白釉,無款識。器身於青白釉下滿飾青花紋樣,腹兩面均繪鳳穿纏枝花卉紋,間以火珠雲及竹石紋。

此壺通體花紋滿密,而主體紋樣突出,繁而不亂。青花色澤濃艷亮麗,是傳世的元代青花瓷器中少見的佳作。

此器形造型源自阿拉伯民族使用的銅器,為元代瓷器的流行樣式,除青花器外還見有龍泉窯青釉製品,元代瓷器借鑒這種造型時,特別注意到吸取蒙古民族銅壺粗獷豪放的風格特點。

再如青花飛鳳麒麟紋盤,高7.9厘米,口徑46.1厘米,足徑26.1厘米。盤折沿,菱花式口,盤心坦平。通體施青白釉,底素胎無釉。盤內外繪青花紋飾多層。折沿上繪卷草紋,內壁青花網紋地上突出白色纏枝牡丹紋,盤心邊緣環以卷草紋,中央青花地烘托麒麟、翔鳳各一,空間襯以白色的蓮花及朵雲紋。盤外壁繪纏枝蓮紋。

此器青花發色純正,構圖嚴謹。盤心紋飾寓意「威鳳祥麟」以示天地祥和。元代青花瓷器裝飾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青花料直接在白色胎體上描繪紋飾。另一種是以青花為地,襯托白色花紋。如青花鴛鴦荷花紋花口盤,或稱「滿池嬌」,高7.3厘米,口徑46.4厘米,足徑29.8厘米。盤16瓣菱花口,折沿,淺弧壁,圈足,內外青花裝飾。

內底繪兩只鴛鴦游弋在蓮池中,一鴛、一鴦顧盼生情。內外壁均繪纏枝蓮紋,莖上均結有6朵盛開的蓮花。折沿上繪菱形錦紋。圈足內無釉且內牆斜削。

此盤上的主題紋飾為內底所繪人們喜聞樂見的蓮池鴛鴦圖,這種蓮池小景是元代青花瓷器上常見的裝飾題材。有的只繪蓮池,有的在蓮池中繪有禽鳥,多畫在大盤、大碗的內底,亦有畫在八棱大罐外壁開光內者。

還有一類青花瓷,以大件器物為多,其共同特點是大器者胎體厚重,色白緻密,透明釉白中閃青,青花顏色濃艷鮮亮,色濃處帶有黑褐色的斑點,紋飾層次較多,有的甚至多達十來層。

畫得很滿密,但繁而不亂,層與層之間留一周空白,器底端兩層之間無空白,每層紋飾內容之間沒什麼關系,如經常是在纏枝菊、蕉葉、纏枝蓮、纏枝牡丹之間夾雜雲鳳、雜寶、海水江牙等,將毫不相乾的紋飾組合在一件器物上。

如大型酒器元青花海水白龍紋八方梅瓶,高46.1厘米,口徑6.2厘米,足徑13.4厘米。梅瓶胎骨厚重,小口平沿,頸細短。瓶身修長,有八棱。

肩飾斜格錦紋,錦紋下一周大如意雲頭紋,內繪鳳或麒麟穿牡丹圖樣,瓶身中部一周繪4條白龍,襯以青花海水和火焰紋,近足處飾一周如意雲頭紋,內繪牡丹花葉。

佛經中說曼陀羅始轉於東方,末至西北,總為八方,意即佛法遍及周圍各地。元朝廷崇道信佛,此器八方,又以龍紋等為飾,寓意皇帝威加天下。

此器胎骨細膩潔白,釉質滋潤透亮,青花色澤濃艷。體現了元代青花大型瓷器造型碩大豐滿、紋飾繁密、層次豐富、構圖嚴謹的特點,一改唐宋以來瓷器花紋布局疏簡的傳統,工細的描繪加上繁復的層次,形成了花團錦簇的藝術風格。

器肩與近足處碩大的青花雲頭紋借鑒了元代絲織品披肩的圖案,龍紋的出現顯著增多也是這一時期瓷器裝飾藝術的特點。

梅瓶不僅紋飾宜人漂亮,而且白釉潔凈潤澤,青花用料濃淡相宜,發色明麗,富有層次感,加之遒勁的拓抹繪瓷筆法,使畫面有丹青之妙,周身散發著美器的光澤。

到了明代,梅瓶變為高等級墓葬隨葬品,有鎮墓辟邪的作用。除了是地位的象徵外,也有風水上的考慮,非王侯要臣,不得「享用」這種隨葬品。

如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縣東善橋鄉觀音山沐英墓發現的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即為元景德鎮窯代表瓷器,該瓶有著極為獨特的青花紋飾,體現了極高的燒制水平,被稱為「中國瓷器三絕」之一。

《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高44.1厘米,底部直徑為13厘米,而口徑僅為5.5厘米。小口、斜腹、斂脛、平底,造型優美,線條圓潤、流暢,雍容華貴,給人以凝重的美感。肩腹部刻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瓷瓶上所繪的青花紋飾層次多樣,非常之獨特。

此件梅瓶通體繪有各種青花紋飾,雖然紋飾層次多樣,但上下飾的西番蓮、雜寶、變形蓮瓣紋、垂珠紋等都很好地為蕭何月下追韓信這個主體紋飾服務了,從而使得整個器物渾然一體而主題鮮明突出。

這件瓷器的畫面被放在了梅瓶的腹部,占據著主要的位置。整件器物造型端莊、穩重,胎質潔白緻密,青花發色蒼翠濃艷,而瓶中所繪人物的生動神情尤其精彩:蕭何策馬狂奔時的焦慮、韓信河邊觀望的躊躇不定、老艄公持槳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現得淋漓盡致。而空白處則襯以蒼松、梅竹、山石,顯得錯落有致。

青花中的釉里紅是用氧化銅在坯胎上繪畫紋飾後罩透明釉,在還原氣氛中一次高溫燒出的白地紅花瓷器。青花和釉里紅除了所有繪畫原料不同、成品效果不同以外,其製作技術、繪畫方法和燒制工藝基本相同。

但是,釉里紅的燒成氣氛比青花的更嚴格,更不好掌握,元代釉里紅瓷與元青花瓷一樣,具有胎子細密、堅致、潔白,釉子白中閃青,非常光潤的特點。

紋飾多見纏枝菊、牡丹、蓮花、雲龍、雲鳳、雲鶴、孔雀、蘆雁、人物故事等,邊飾多為變體蓮瓣、雲肩、靈芝雲、蕉葉、回紋、弦紋等。

器型多為大罐、高足杯、匜、玉壺春瓶、塔式罐、谷倉、大盤、碗、瓷雕人物等。

如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通高41厘米,口徑15.5厘米,足徑18.5厘米。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無釉。附獅紐傘形蓋。胎體上薄下厚,胎質細膩。

該罐青花色彩濃艷,釉里紅略暗。通體青花釉里紅紋飾。罐蓋繪青花蓮瓣紋、卷草紋、回紋各一周。罐身近口沿處繪青花纏枝花紋、卷草紋各一周。

肩部繪下垂如意雲頭紋,雲頭紋內繪青花水波紋托白蓮,雲頭紋之間繪折枝牡丹紋。腹部四面堆塑雙菱形串珠開光,開光內鏤雕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園景,以釉里紅繪山石、花卉,青花繪花葉,紋飾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飾青花折枝蓮花,與肩部雲頭紋相對應。近底處繪卷草紋及變形蓮瓣紋,蓮瓣紋內繪倒垂寶相花紋。

此罐造型豐滿渾厚,紋飾層次鮮明,綜合了繪、鏤、塑、貼等多種技法,特別是鏤花裝飾在元代瓷器上較少見。青花、釉里紅在作品中互為襯托,紅、藍交相輝映,整體形成一種氣度雍容而又花團錦簇的藝術效果。

玉壺春瓶是元代景德鎮瓷的常見器型,其品種有釉里紅外、青花、青白釉、孔雀綠釉青花等多種。如釉里紅劃花兔紋玉壺春瓶,高20.5厘米,口徑6.3厘米,足徑6.8厘米。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白釉。

肩部及腹徑最大處各有暗刻弦紋4道,上腹部刻畫一隻野兔奔跑於花草間,小兔作回首觀望狀,以釉里紅點睛,刻畫技法嫻熟,刀鋒犀利灑脫,線條流暢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花紋空白處隨意塗抹釉里紅,形成紅地白花,增強了圖案的藝術效果。瓶內口部塗抹釉里紅。

小件用具再如釉里紅轉把杯,高10厘米,口徑7.7厘米,足徑3.8厘米。杯撇口,深腹,瘦底,下承以中空竹節式高足。通體施青白釉。杯身塗抹3塊釉里紅斑,並置一小圓系,杯底和高足以子母榫相銜接,可以自由轉動而不脫開。

此杯裝飾斑塊發色鮮艷,似晚霞般美麗,實屬難得之珍品。可以任意轉動的杯足更增其玩賞性。

此外,元代其他地方瓷器還有吉州窯和玉溪窯等。

吉州窯白地黑花裝飾技法緣於北方磁州窯,但又具有吉州窯自身的特色。其白地泛黃,黑花發褐,底色與紋飾色彩的對比沒有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瓷那樣強烈。

如元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通高6.5厘米,口徑5.5厘米,足徑6厘米。罐直口,平底,附嵌入式蓋。外壁採用白地黑彩裝飾,主題圖案為纏枝卷草紋,蓋面飾一折枝花卉紋。此罐形體較小,

為蟋蟀罐。圖案簡捷流暢,自然大方。

玉溪窯的青花與景德鎮的青花風格有著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

雲南省祿豐元代火葬墓中發現有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高25.6厘米,口徑6.7厘米,足徑9.5厘米。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德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活潑,具有一定的藝術效果,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G. 蓮花白是不是白菜

結球甘藍(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
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苔屬。為甘藍(Brassica oleracea L.)的變種。
又名捲心菜、洋白菜(北方)、包菜(南方)、圓白菜、包心菜、蓮花白(山西和陝西)、花白、茴子白等。
起源於地中海沿岸,16世紀開始傳入中國。甘藍具的耐寒、抗病、適應性強、易貯耐運、產量高、品質好等特點,現在我國各地普遍栽培,是東北、西北、華北等地區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編輯本段]生物學特性(一)植物學特徵:甘藍為二年生草本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30CM以內土層中。莖短縮,又分內、外短縮莖,外短縮莖著生蓮痤葉,內短縮莖著生球葉。甘藍的葉片包括子葉、基生葉、幼苗葉、蓮痤葉和球葉,葉片深綠至綠色,葉面光滑,葉肉肥厚,葉面有粉狀蠟質,有減少水分蒸騰的作用,因而甘藍比大白菜的較強的抗旱能力。花為總狀花序,異花授粉,甘藍所有的變種和品種之間相互雜交。果實為長角果,種子圓球形,紅褐或黑褐色,千粒重4G左右。
(二)生長發育:在正常情況下,北方以秋作甘藍采種,第一年形成葉球,完成營養生長,經過冬季低溫完成春化,第二年春通過長日照完成光周期而開花結實。它的生長過程所經過的各個生長時期和大白菜基本相同。但各生長時期所需日數較長,發芽期需8 ——10天;幼苗期需25——30天;蓮座期,早熟品種需20——25天,中、晚熟品種需30——35天;結球期,早熟品種需20——25天,中、晚熟品種需30——50天。
甘藍是冬性較強的作物,由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對環境條件要求嚴格,要求幼苗長到一定大小以後才能接受低溫感應,在0——12°C下,經50——90天可完成春化。關於光周期,尖頭型和平頭型品種要求不很嚴格,圓珠筆頭型品種則較嚴格的要求長日照。進入生殖生長時期後,一般經歷抽薹期、開花期和結果期。開花期需30——40天,結果期需40——50天。
甘藍在未結球以前,如遇低溫條件,或在幼苗期就滿足了它的春化要求,栽植後一旦遇到長日照條件,就可能出現「未熟抽薹」現象,葉球形成受阻生成減產。近幾年來,春甘藍採用改良陽畦或塑料溫室育苗,既避免了低溫,又大大縮短了育苗期,對防止未熟抽薹,保證早熟豐產有良好效果。
(三)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甘藍對環境的要求和大白菜基本相同,但比大白菜適應性更廣,抗性也更強一些。
甘藍喜溫和氣候,能抗嚴霜和較耐高溫。結球期適宜的溫度為15——20°C,但適應溫度范圍為7——25°C,幼苗能忍耐-15°C低溫和35°C的高溫。甘藍要求土壤水分充足和空氣濕潤,若土壤乾旱會影響結球,降低產量。甘藍為長日性作物,對光強適應性較寬,光飽和點為30000——50000lx。甘藍為喜肥和耐用肥作物,吸肥量較多,在幼苗期和蓮座期需氮肥較多,結球期需磷、鉀肥較多,全生長期吸收氮、磷、鉀的比例約為3:1:4。每生產1000KG葉球,吸收氮4.1——4.8KG、磷0.12——0.13KG、鉀4.9——5.4KG。在施足氮肥的基礎上,配合施用磷、鉀肥,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編輯本段]類型和品種結球甘藍依葉球形狀和成熟期的遲早,可分為三個基本生態型:
(一)尖頭類型:葉球頂部尖,近似心臟形,多為早熟和早中熟品種,定植到葉球成熟需50——70天。代表品種有雞心甘藍、牛心甘藍等。
(二)圓頭類型:葉球圓球形,多為早熟和早中熟品種,從定植到收獲需50——70天,外葉較少,葉球緊實。代表品種有金早生、北京早熟、山西1號、金畝84等。
(三)平頭類型 葉球扁圓形,多為中限或晚熟品種,從定植到收獲需70——100天。代表品種有黑葉小平頭、黃苗、張家口茴子白等。
20世紀50年代以後,日本及歐美一些國家廣泛使用甘藍雜交種。70年代以來,我國甘藍雜種優勢育種迅速發展,許多城郊一代雜種種植面積已佔甘藍總栽培面積的40——90%。當前優良的雜種有京豐1號、夏光、報春、慶豐、晚豐、中甘11號等。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一)栽培季節 甘藍適應性強,既耐寒又耐熱,我國北方春、夏、秋均可露地栽培。東北、西北和華北的高寒地區,多於春、夏育苗,夏栽秋收,生長期長,葉球個大,是我國甘藍和主產區。華北及東北、西北的部分城市,以春、秋兩茬栽培為主,亦可進行多茬栽培。冬、春育苗,春栽夏收稱為夏甘藍;夏季育苗,秋季栽培,秋、冬收獲,稱為秋甘藍。
(二)育苗 甘藍栽培都採用育苗移栽。春甘藍大部分為早熟栽培,東北、西北以及內蒙古等寒冷地區,通常於2——3月在溫室育苗,育苗期60——80天;華北地區有兩種育苗方法:一是於12月中旬至1月上旬在陽畦育苗,2——3月定植。二是於2月在塑料溫室育苗,育苗期40——50天;秋甘藍於6——7月育苗,育苗期一般為35——40天;夏甘藍4——5月育苗,育苗期為30——40天。
(三)定植和密度 甘藍和根系在土溫5°C以上就開始活動,因此,春甘藍在日平均氣溫達6°C以上時,便可開始定植。北方春季乾旱,多採用平畦栽培,夏季高溫多雨,亦盡量多帶土,少傷根,栽後澆水,以利成活。
合理密植是增加產量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甘藍適宜的營養面積應根據品種和生長期長短而定,每畝株數和株行距大致如下:早熟品種:33——40cm見方,每畝4000——6000株;中熟品種:45——50cm見方,每畝2500——3000株;晚熟品種:60——65cm見方,每備1500——1800株。
(四)肥水管理 甘藍定植後需澆緩苗水,此時由於所溫較低,澆水後要及時中耕鬆土,以利保墒並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的恢復和生長。進入蓮座期,植株要形成強大的同化器官,吸收水肥較多,可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施氮素化肥15——20kg,並充分供應水分,促進葉球生長。待葉球形成後,應控制澆水,防止裂天,利於貯藏。 [編輯本段]繁育技術一、與制種有關的生長發育特性
1.結球甘藍的生長發育特性
結球甘藍為二年生植物,在它的生長期中明顯分為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階段,一般在秋季播種形成營養體,在冬季長期低溫的作用下完成發育,開始花芽分化,然後在春季抽苔開花結籽。
品種不同或品種類型不同冬性的強弱相差較大,也就是說完成春化階段所需要的低溫時間的長短,幼苗的大小差異很大。
光照對結球甘藍抽苔開花有作用,總的來講,長日照和充足的陽光有利結球甘藍的抽苔。
已經抽苔開花的園球型甘藍種株,如果移至30℃以上的高溫條件下,花莖頂端就不再現蕾開花,而出現綠色的葉子,這就是所謂的營養逆轉現象。
2、種株的開花習性
品種開花期的長短一般在30-50天,就一植株來講,花期一般是20-40天。
3、受精生物學
結球甘藍柱頭和花粉的生活力一般以開花當天最強,柱頭在開花前6天和開花後2-3天都可接受花粉進行受精,開花前2天和開花後1天的花粉都有一定的生活力。
受精時的最適溫度一般認為是15-20℃.在低於10℃的情況下,花粉萌發較慢,而高於30℃時也影響受精作用的正常進行。
4、結實特性
園球類型品種的種子,成熟時間一般需要長一些,牛心型和扁圓形的品種需要的時間短一些,
在高溫條件下種子成熟得快些,而溫度較低時成熟得慢些,種子的結實率以每個花序的中間部分最高。
二、品種類型及其特性
三、常規品種的條件技術
(一)采種的方式:
甘藍常規品種采種方式較多,常用的秋季成株采種,秋季半成株采種和腋芽扦插繁殖法采種。
1、秋季成株系種(這種方法南北均可採用)
(1)帶球采種:將中選的種株帶完整的葉球越冬,翌年把葉球頂端用刀切成十字形,使其抽苔開花采種。
(2)割球采種法:又分兩種,一種是只將球的外部和外葉切去,種株帶葉球的中心部分越冬,翌年采種,另一種是在冬前或越冬後割去全部葉球,留下老根,待老根發出側芽抽苔開花後采種。
由於秋季成株法采種可按植株性狀嚴格選種,因此採的種子純度高,常用此法繁殖秋季結球甘藍品種的原種。
2、秋季半成株采種法
將需要繁殖的品種於秋季適當晚播,讓其在冬前長成半包心的鬆散葉球越冬,來年春季采種。在北方用此法繁殖一般生產用種。此法在南方在些年份因冬季氣溫偏高,春天不抽苔,繼續包球,此以不能采種或種子產量低。
3、春老根腋芽扦插繁殖法
在春甘藍生產田中選擇優良單株,切去葉球,留下老根和蓮座葉,待腋芽長出4-6片葉時,將其連同部分老根組織切下扦插,秋季植株形成葉球,越冬後第二年春采種,此法用來繁殖春甘藍品種。因種株經過嚴格選擇,可保持春甘藍良好的特性。但此法費工,成本高。春甘藍采種也可用秋季成株和春老根腋芽扦插兩種方法交替進行。
(三) 留種種株的選擇
一般在苗期、葉球形成期和抽苔開花期三個時期選擇,為了保持甘藍原品種的特性,各種種株至少保持50株以上混合授粉。
1、苗期選擇:選擇無病、健壯、葉形、葉色、葉面蠟粉,葉柄等性狀均為本品種特徵特性的種苗定植,培育種株。
2、葉球形成期選擇(冬前成株或半成株選擇)
選擇植株生長正常、無病害、外葉少,葉球大而園,外葉及葉球主要性狀均符合本品種特性的植株留種,除去葉球鬆散,大小不一的植株。
3、抽苔開花期選擇
主要根據開花期種株高度及分枝習性,花莖及莖生葉顏色等性狀進行選擇,淘汰不符合本品種特性的植株。
種株種莢開始變黃時即可開始收獲,並應在上午露水未乾時收獲,以免種莢炸裂而造成損失。在晾曬、脫粒、清選、裝袋過程中,應有專人管理,以防機械混雜。
注意,結球甘藍為異花授粉植株,易與甘藍類其它作物雜交,為保證種子純度,結球甘藍采種田至少應與不同結球甘藍品種及花椰菜、球莖甘藍、芥菜、青花菜等的采種地隔離1000米以上。
四、一代雜種的制種技術
1、自交不親和系的繁殖(原種繁殖)
一般是從親本原種圃選出優良種株,種於親本采種圃,在隔離條件下經剝蕾授粉繁殖制種親本。
2、雜交種的生產
(1)嚴格隔離
(2)親本的種植方式
兩個親本均為自交不系和系制種時,授粉結實都很好,正反交雜種一代性狀上的表現也很一致,因而正反交種子都可以利用。兩親本株按1:1隔行種植。
如母本為自交不系和系,父本為一般自交系或品種,則應適當增加結實性狀好的母本,母本和父本的比例則可改為2:1可3:2,只從母本上收取種子,待父本花謝後拔除父本,以免收種子時混入父本種子,自交不親和系生長勢都較一般品種弱,種株應合理密植。
(3)開花期的調節
配製一代雜種時常常會遇到雙親花期不遇,有的組合花期相差7-15天,這樣不僅影響一代雜種種子產量,更嚴重的會因雜交率不高而影響雜種種子的質量。
A、調整播種期:視雙親花期相差的日數決定播期,開花早的品種遲播,開花晚的品種早播。
B、延長開花期:增肥水可推遲或延長花期,甘藍為無限生長花序,若生長條件好,可發生第二、第三有效枝,使花期延長,提高雜交率,一般可採用增施氮肥結合摘心,以提高植株的生長勢,促進側枝發生,推遲和延長開花期。
C、摘心打枝:如兩親本花期只差2-4天,只需將開花早的親本主枝頂端打掉,如花期相差7天以上,則應在花期早的親本一級分枝長到5-7cm時,將頂梢及一級分枝頂花序全部摘除,同時加強肥水管理,促進2-3級花枝發育,可使開花早的親本花期延後,從而能與花期晚的親本花期相遇。
D、適時採收:待種株果莢有1/3的種子成熟時,按正反交的種株分別採收、在曬晾、脫粒、收芷過程中嚴防機械混雜。 [編輯本段]球莖甘藍習性根系淺,莖短縮,葉叢著生短縮莖上。葉片橢圓、倒卵圓或近三角形,綠、深綠或紫色,葉面有蠟粉。葉柄細長,生長一定葉叢後,短縮莖膨大,形成肉質莖,圓或扁圓形,肉質、皮色綠或綠白色,少數品種紫色。球莖甘藍一定大小的幼苗在0-10℃通過春化,後在長日照和適溫下抽薹、開花、結果。花器官結構及開花授粉習性與結球甘藍同。 球莖甘藍按球莖皮色分綠、綠白、紫色三個類型。按生長期長短可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個類型。早熟品種植株矮小,葉片少而小,定植後50-60天收獲,代表品種有北京早白、天津小纓子等。中、晚熟品種植株生長勢強,葉片多而大,定植到收獲需80-100天。代表品種有笨苤藍、大同松根、雲南長擘藍等。
球莖甘藍喜溫和濕潤、充足的光照。較耐寒,也有適應高溫的能力。生長適溫15-20℃。肉質莖膨大期如遇30℃以上高溫肉質易纖維化。對土壤的選擇不很嚴格,但宜於腐殖質豐富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中種植。 中國北方一般春、秋兩季栽培。南方秋、冬季和冬、春季栽培。內蒙古、新疆、黑龍江等高寒地區,多為一年一茬。北方春季栽培用冷床或溫床育苗,播種期1月上旬到2月上、中旬;秋季栽培在7月至8月育苗。5-7片葉時定植。球莖甘藍葉叢較小,可合理密植。早熟品種株行距25-30cm,中、晚熟品種40-50cm。定植後澆水,中耕,適當蹲苗。肉質莖開始膨大時追肥和均勻澆水。澆水不勻,易使肉質莖開裂或畸形。接近成熟時,停止澆水。肉質莖充分膨大後收獲,一般以秋播成株或半成株采種。在中國南方,種株可露地越冬,北方可行窖藏或埋藏,翌春定植於采種田。與甘藍類作物采種地隔離1000m以上。 [編輯本段]甘藍新品種高品質平頭型甘藍新品種推介——盛春甘藍
專家提醒菜農,種植甘藍時一定要學會選擇品種。以前圓球類品種因其品質好而深受市場喜歡,但圓球類甘藍在運輸裝車時比較麻煩,其商品性也受到限制。而平頭型甘藍便於運輸,因而廣受專業種戶的選擇。
目前,廣東品質好的平頭類型甘藍品種相當缺乏。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廣州市興田種子有限公司特地從國外引進多個高品質的平頭甘藍品種,如盛春甘藍、福陽甘藍等,這些都可成為菜農的首選品種。另外,公司還可提供如下市場適銷品種,如福將55天白花菜、花の冠50天白花菜、福至二號西蘭花、紅峰辣椒、秀紅辣椒、朝天星朝天椒、優豐6號青瓜、優豐518青瓜、白金馬豆角、澳洲強豐絲瓜、法拉圖西芹、31號菜心、16號菜心、澳洲6號菜心、旺田黑葉白、德田清江白以及大坪埔包心芥菜等。
盛春甘藍,定植後55-60天收獲,個體呈平頭型,單球重1.6-1.8公斤,外葉深綠色,蠟質少,球綠色層厚。耐熱,高溫下結球緊實,抗裂球、抗黑腐病和軟腐病較強。在華南地區8-10月底都可以下種,最早播種的可在10月下旬採收上市。為了讓農民更好地獲得豐產,如下詳細介紹盛春甘藍的高效栽培技術:
1、培育壯苗:將種子在55℃的溫水中浸種20分鍾,100克種子用1.5克漂白粉(有效成分),加少量水與種子拌勻,放入容器中密閉16小時後播種,播種床土用近3年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園土,將種子均勻撒在上面,最後覆土澆水。出苗後注意間苗、分苗。等苗高12-15厘米、節間短、有6-8片真葉、葉片肥厚、顏色深綠、莖粗0.45厘米以上時准備移栽。
2、田間管理:移栽前應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農家肥4000-5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耙細整平,根據甘藍品種做成寬定植畦。按40厘米×35厘米的行株距呈「丁」字型挖定植穴,穴內澆定植水,坐穩苗,待水快滲完覆平土。定植後要及時中耕鬆土,以利於提高地溫,增加根部透氣性,促進緩苗。同時,結合中耕及時除草。要適時蹲苗。當心葉開始包合時,應及時結束蹲苗,開始澆水施肥。進入結球盛期,每隔7天左右澆一次水,結合澆水要追施兩次肥,每次追施腐熟有機肥10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磷肥20公斤,鉀肥5公斤。
3、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主要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兼用無公害化學葯劑防治。蟲害防治在田間設置黃板、黑光燈等誘殺;葯劑主要選擇吡蟲琳、齊墩蟎素乳油、阿維菌素、溴氰菊酯乳油等。
4.採收管理:適時收獲,以防裂球降低菜球的商品性。在採收過程中,用塑料筐裝運,嚴防機械損傷。
甘藍新品種——三季綠
三季綠甘藍是邢台市雙龍種苗公司從香港最新引進與推廣的甘藍新品種,在邢台周邊地區試種試驗,該品種的特徵特性符合市場要求,經濟效益可觀。現將其特徵特性及栽培要點介紹如下:
一、特徵特性
三季綠甘藍開展度55—60cm,外葉青綠,球葉墨綠,表面光滑,蠟粉少,球形扁圓略鼓,單球質量1.3—1.8kg,中心柱高5—7cm,葉球縱徑13.5cm,橫徑18cm,綠色球葉5層。生育期50—55d,可延遲採收20d不裂球,單球質量可逐漸增至1.8kg,凈菜率73%。葉球內部層次好,抗病、耐熱、耐寒性好,商品性及品質俱佳。
二、栽培要點
1.春季栽培
(1)播種育苗。華北地區以12月底—翌年1月上旬冷床播種,或1月中下旬溫床或溫室播種為宜。每平方米播5—8g。冷床播種的,播種後要盡量提高苗床溫度。苗出齊後開始通風降溫,一般白天維持15℃,夜間5℃左右,即使在下雪的情況下,也要短時間內打開苗床兩頭使空氣流通。
(2)定植及田間管。當幼苗長到6—7片葉時即可定植,定植之前10d左右低溫煉苗。定植後立即澆水,有條件的地方可澆稀糞水,水量要小,到畦頭為止,然後開始蹲苗。當心葉開始向里翻卷時,停止蹲苗,每667平方米施人尿素或硫酸銨20kg左右,並結合澆清水或稀糞水,以後每隔5—7d澆水1次,連澆3—4次。在葉球長至1.2kg時即可收獲,如若市場價格不穩,也可等到市價高時上市,提高經濟效益。
2.夏季栽培
(1)播種育苗。可在4—5月份種植,每平方米播3g左右。夏季栽培甘藍必須進行1—2次分苗,幼苗長到2葉1心時分苗,苗距10cm見方,分苗後不需特殊管理。
(2)定植及田間管理。應選擇在地勢高燥,便於排灌的地塊,切忌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半高畦栽培。幼苗長至5—8片葉時於下午或傍晚定植為宜。栽苗不宜過深,及時澆水,提高成活率,緩苗後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銨或尿素10kg,灌水應在早晨或傍晚進行,在結球後期進行少量多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用5—10kg尿素或硫酸銨即可。栽培中注意清除雜草,但盡量減少中耕,在下過陣雨後及時用深井水灌溉,降低地溫。此外,應特別注意防治菜青蟲。
2.秋季栽培
(1)播種育苗。6月中下旬—7月份均可播種,8月中下旬—10月份陸續收獲。苗床要選擇地勢高燥,通風涼爽的地塊,整平耙細,按寬1.3—1.7m,長6—7m作畦,畦間挖寬30cm,深10—15cm的溝與畦後面的排水溝相連,以利排水。播種技術同夏甘藍。播後要搭蔭棚遮蔭,防止暴雨沖刷或暴曬,在幼苗長至2葉1心時分苗1次,最好遮蔭3—4d,等幼苗長至6—7片葉時即可定植。
(2)定植及田間管理。北方一般以壟作為好,南方多採用高畦栽培。當幼苗長至6—7片葉時帶土坨定植,栽後澆水,緩苗後追施10—20kg尿素或硫酸銨。
追肥重點應放在蓮座後期和結球的前期、中期,在肥料種類上,前期以氮肥為主,蓮座期之後以氮、鉀肥為主,並配合一定數量的磷肥和草木灰。
8月底—9月初北方易發生黑腐病,這時要盡量減少澆水,避免高溫高濕。在甘藍封壟前要進行2—3次中耕除草,並進行培土。在甘藍生長的整個過程中,蚜蟲、菜青蟲發生較多,應注意及時防治

H. 妙蓮育佳藕,雙關蓮(聯)藕(偶)請對下聯

妙蓮育佳藕,雙關蓮(聯)藕(偶)
甜杏強似梅,比喻杏(幸)梅(媒)
妙蓮育佳藕
有杏還需梅

熱點內容
牡丹雞公圖 發布:2025-05-21 04:24:46 瀏覽:205
自學做盆景 發布:2025-05-21 04:19:48 瀏覽:304
牡丹江人事編制網 發布:2025-05-21 04:14:37 瀏覽:650
關於情人節的主題 發布:2025-05-21 03:58:14 瀏覽:70
中醫胃病丁香 發布:2025-05-21 03:57:33 瀏覽:128
海棠花泡水 發布:2025-05-21 03:53:49 瀏覽:684
梅花那裡有 發布:2025-05-21 03:45:19 瀏覽:105
金鳳盆栽 發布:2025-05-21 03:44:34 瀏覽:425
打開七夕井 發布:2025-05-21 03:39:32 瀏覽:975
感動情人節的浪漫句子 發布:2025-05-21 03:39:23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