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女柔術

荷花女柔術

發布時間: 2023-05-19 17:07:22

⑴ 印度舞荷花手形怎麼擺

不好意思,我只知道印度舞蹈的一些知識
呵呵 如果喜歡 就把這當精品吧````

印度舞分為北印度舞(Kathak)和南印度舞(BharataNatyam)。北印度舞的音樂為Hinstani,南印度舞蹈則採用了Carnatic音樂,兩種音樂節奏和旋律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同。跳Kathak時,腿須筆直,身體曲線始終保持流線形,這種舞蹈講究用誇張的面部表情和豐富的手部動作,結合華麗的服飾和化妝,通過肢體語言而非音樂來演唱來傳情達意;而跳BharataNatyam時,腿可彎曲,身體幅度變化很大,更具欣賞性。
印度舞——表演給神看
對印度人來說,舞蹈不僅是藝術,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舞源自對神無比虔誠潔凈無私的愛,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體表達和詮釋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廟里表演給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層神秘色彩。
基本動作:印度舞節奏明快,一段4分鍾舞蹈有大約50多個動作。包括了手勢、眼神、內心所想、面部表情,這種變化萬千的姿勢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慾,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晝夜等自然現象。
● 起舞前,腿保持彎曲,手合起來,行開啟禮。
●手伸展開,腳向前跨一步。隨著音樂開始變換手姿。
●音樂中開始出現「咚咚」的節奏,開始變換腳步動作。
●保持微笑。
●舞蹈動作越來越快,手姿變化豐富。
服裝:在印度,一般只有已婚婦女才穿長達6米的紗麗,但舞者例外,哪怕很年輕的女孩也可以這樣打扮。有時候,舞者也穿PUNJABI:褲子+過膝長衣+長圍巾。褲子的款式有很多,有些寬大,有些緊身。圍巾的系法也不相同,平時可以戴在脖子上,跳舞時系在腰間,增加線條感。PUNJABI已成為時尚,去年日本便風靡這種款式的衣服。
配飾:額頭上貼的長尖形飾物叫BINDI,傳統BINDI很大,上面鑲滿了鑽和寶石。但現在流行的是簡練的款式。女孩一般在結婚或跳舞時佩戴它。眉毛上方的一圈散鑽也可以叫BINDI,表示好運。
紅點:眉心點紅點。跳舞時,為了增加亮度,也可用小鑽代替傳統的紅點。不跳舞的時候,通常只有已婚婦女才能點紅點。
手鐲:印度舞中,手勢是非常重要的舞蹈語言,所以舞者很在意手鐲。佩戴數量很多,最多可達20個。
腳鐲:印度舞中有許多跺腳的動作,要有脆響的聲音,又有急促的節奏,所以腳躅很重要。
手姿:印度舞的一個重要元素是手姿。手部姿態約有100多種,每一種手姿都有特定的意義,有的代表美麗,有的代表和平,有的代表生氣,有的甚至表示醜陋。印度人相信手姿是人和神交流的符號,而不同的神喜歡不同的手姿。
微笑:舞蹈過程中,舞者發自內心的微笑終始如一,表達了喜悅平和的心境。
頭動:頭部有節奏地向左、右動。
腰動:腰部的擺動讓身體婀娜多姿。
腳動:腳尖、腳跟、跺腳。印度舞腳的動作也極具表情。
眼睛:舞蹈時眼睛隨之轉動是印度舞精髓所在。
●印度舞手語變幻莫測。比如用手指臉的姿勢表示美麗,荷花手姿是表演給神看時常用的手姿。手姿不僅表演起來令觀者眼花繚亂,花樣繁多的手姿還反映了表演者活躍的思維,是一種真正的腦部鍛煉,可謂「心靈手巧。」
●跳躍的姿勢代表了印度神鳥「PIKAKE」。跳躍時,注意要眼睛盯著手。這種跳躍姿勢不僅好看,還能練習身體平衡能力,提高骨密度,特別是臀部和骨盆的力量。
●與其他舞蹈不同,印度舞要求跳舞者常常處於半蹲的姿式。這個姿式對大腿和臀部線條很有好處噢,
●想要有風情萬種的眼神嗎?向印度舞學習,頭不動,四面八方轉動你的眼珠,記得轉動的時候要把眼睛睜得大大的。
●提踵立腳趾。印度舞腳的動作,會讓你有美麗的小腿和腳踝。
●舞蹈過程中,肩膀經常要保持端平的姿式,轉頭的動作也會幫助保養你的頸椎。
●跳印度舞時,背部一定要保持挺直。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印度美人擁有全世界最性感的背。

⑵ 害羞草的資料

含羞草 含羞草資料 【別 名】感應草、喝呼草、知羞草、怕丑草 【學 名】Mimosa pudica Linn. 【英文名】Bashfulgrass,Sensitiveplant 【科 屬】豆科 、含羞草屬Leguminosae 【花 語】害羞(Shyness) 輕輕觸碰這種植物的葉片會立刻緊閉下垂,即使一陣風吹過也會出現這種情形,就像一個害羞的少女般。因此它的花語是-害羞。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個性非常害羞膽小,而且很怕生。感受特別的敏銳,自尊心也強。不過如果和了解自己的人在一起,就會輕松自在得多,交朋友重質不重量,喜歡細水長流的感情。 【簡 介】 多年生草本(在蘇南栽培後成一年生),高約40厘米,分枝多,遍體散生倒刺毛和銳刺。葉為2回羽狀復葉,羽片2—4個,掌狀排列,小葉14—48,長圓形,長0.6—1.1厘米,寬1.5—2毫米,邊緣及葉脈有刺毛。頭狀花序長圓形,2—3個生於葉腋;花淡紅色;花萼鍾狀,有8個微小萼齒;花瓣4;雄蕊4;子房無毛。莢果扁平,長1.2—2厘米,寬約0.4厘米,邊緣有刺毛,有3—4莢節,每莢節有1顆種子,成熟時節間脫落。花期9月。 原產南美,現我國各地均有栽培,為觀賞植物,生於山坡叢林中及路旁的潮濕地;分布於華東、華南、西南等省區。全草葯用,能安神鎮靜、止血收斂、散瘀止痛;種子能榨油。含羞草體內的含羞草鹼是一種有毒物質,人體過度接觸後會使毛發脫落。 【含羞草名字的來源】 植物與動物不同,沒有神經系統,沒有肌肉,它不會感知外界的刺激,而含羞草與一般植物不同,它在受到外界觸動時,葉柄下垂,小葉片合閉,此動作被人們理解為「害羞」,故稱為含羞草。 【含羞草的傳說】 從前有一個很俊俏的小夥子,經常外出釣魚。一天,他看見一位老漢坐在河邊,嘴駐自言自語:」釣!釣!釣!小魚莫來大魚到。」說著大魚真向老漢游來。小夥子對老漢說:「我向你學習釣魚,好嗎?」老漢說:「釣魚沒有什麼好學的,看你似很誠實,我告訴你一個秘密,你只要一直沿著這條河岸向前走,會遇到好事的。」老漢說完,人不見了。 小夥子很高興,心想,我一定是遇到仙人了,就沿岸一直走去。天黑了,仍然往前走,前面出現一片長滿荷花的大灣。水邊一戶人家門開著,點著燈,一位少女坐著織綢。小夥子走前問道:「請問這是什麼地方,我走迷了路。」織綢女說:「這是荷花庄,我是荷花女,你走累了,可進來坐下歇歇。」小夥子坐了一會兒,要走了,荷花女沒有留他,送他出了門口。 小夥子回到家,心想痴了,認為這荷花女,定是仙女。釣魚老漢說,向前走會遇到好事,可能是這仙女要下凡,找要和她結婚。 第二天大早,小夥子又沿河岸走,天黑到了荷花庄,荷花女仍在,態度比昨天親呢多了。她叫小夥子脫下破小褂,給他縫補。 小夥子說:「我是孤身一人呀!」荷花女像未聽見。將衣補好,送小夥子出門。小夥子回到家已是半夜,坐不住,立不穩,返身又向河邊跑,再到荷花灣,見灣中一朵大荷花,便呼喚荷花女,果然荷花女踏波而來。她說:「我父不許我和凡人往來,從今以後,我們便不得見面了。小夥子哭了,哭得很傷心。荷花女安慰說:「只要你真心實意,我就和你一塊逃走。」小夥子對天發誓,永不變心。荷花女帶小夥子駕雲來到天邊深林里,一座小橋直通小屋門口前,他倆過橋進屋,屋內一切陳設齊備,還放著一架織布機。 他們在那裡成了親。小夥子天天外出打獵,不用費多少力,就可獵到一些山兔、山雞,空閑時間,就游山逛水。荷花女卻很辛苦,每天除織綢,還到各山頭栽桑。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荷花女的頭發,不那麼光亮了,紅潤的臉也不那麼可人了,小夥子對他說:「你太勞累了,人變老了,你歇歇吧!」荷花女搖搖頭說:「你看,如果那許多荒山都成了桑林,該多美呀!」荷花女從頭上拔下一根針交給小夥子說:「這針是寶貝,可制伏猛獸,你要用這寶針,把這一帶被害獸佔領的無人山區,變成百姓的樂園。注意,這寶針千千萬萬不能落到別人手裡。」 一天,小夥子到遠處的野山打獵,發現一個黑漆漆的洞口,覺得很奇怪,進洞一看,一隻老虎撲來,他用荷花女給他的寶針一指,老虎逃跑了。前面是一座大門,推門一看,明燈高照,一位妙齡少女坐在炕上,她比荷花女漂亮多了,少女迎他同坐炕上,伴同吃菜喝酒,兩人便成了親。3天後,少女說找要出去走親戚,但怕虎狼傷害。小夥子說:「我有寶針。可戰勝一切猛獸。」說著便把寶針交給少女。誰知少女一走出洞,洞口便緊緊閉上,小夥子被禁在洞內,他這才想起荷花女說的話,懊悔已遲了。 荷花女見小夥子不回來,掐指一算,心中明白,原來小夥子已成負心人,不禁眼淚直流。又一想,還是去救他一命吧!她另外還有一件寶物,是開山鑰匙。荷花女到了洞門口,把開山鑰匙一指,洞門大開,把小夥子帶出洞,小夥子感到羞愧不安。荷花女含淚說:「做夢也想不到你是這樣的負心人!二人正在返回途中,那少女從後面追來,大喊:「小夥子,回來呵!」荷花女對小夥子說:「你千萬不能回頭看她,只要一回頭,你就沒命了。」少女還在後面喊:「小夥子,你好好想想,你到哪裡再去找到像我這佯可愛的美人兒?小夥子一動心,回頭望了一眼。少女趁他思想動搖的一剎那,把手帕一擺動,便把小夥子化成生長在地上的柔弱小草。 荷花女凝視著這小草,小草葉片雙雙相合,像是合掌懺悔,旋即含羞地垂下葉柄,表示認錯。荷花女說:「小夥子,你還能知恥,還能認錯。」後來大家叫它"含羞草",成為人們喜愛的小草。 【含羞草「含羞」的原因】 日本上智大學土屋隆英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揭開了含羞草閉合運動之謎:含羞草細胞是由細小如網狀的蛋白質「股動蛋白(actin)」所支撐。產生閉合運動時,股動蛋白的磷酸會脫落,只要讓含羞草吸收不讓磷酸脫落的化合物,經觸碰也不會起變化。土屋教授指出,當股動蛋白束散開時,細胞被破壞,結果水分跑出來,以致產生閉合運動。股動蛋白一般見於動物的肌肉纖維內,與肌肉伸縮有關。沒想到它也存在含羞草內,可說是相當罕見。 【含羞草的主要應用】 1、觀賞。含羞草株形散落,羽葉纖細秀麗,其葉片一碰即閉合;含羞草花多而清秀,楚楚動人,給人以文弱清秀的印象。可地栽於庭院牆角,也可盆栽於窗口案幾。 2、葯用。含羞草也是一種葯物。 【來源】豆科含羞草屬植物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的全草。夏秋采,去凈雜草,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 【性味歸經】甘、澀,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解毒、散瘀、止血、收斂等功效。用於感冒,小兒高熱,急性結膜炎,支氣管炎,胃炎,腸炎,泌尿系結石,瘧疾,神經衰弱;外用治跌打腫痛,瘡瘍腫毒、咯血、帶狀皰疹。 【用法用量】 5~8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注 意】孕婦忌服。本品有麻醉作用,內服不宜過量。 【摘 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3、預測地震。據土耳其地震學家艾爾江表示,在強烈地震發生的幾小時前,對外界觸覺敏感的含羞草葉會突然萎縮,然後枯萎。在地震多發的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正常情況下,含羞草的葉子白天張開,夜晚合閉。如果含羞草葉片出現白天合閉,夜晚張開的反常現象,便是發生地震的先兆。如:1938年1月11日上午7時,含羞草開始張開,但是到了10時,葉子突然全部合閉,果然在13日發生了強烈地震。1976年日本地震俱樂部的成員,曾多次觀察到含羞草葉子出現反常的合閉現象,結果隨後都發生了地震。 含羞草的種植 含羞草的種植技術簡單,管理粗放。對氣候、陽光、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為佳,喜溫暖濕潤的環境。 1、種植方法。一般播種繁殖,3月下旬至4月初播種。將種子均勻撒在細土上,覆土1.5厘米左右,在溫度18℃左右時,10天左右可出苗(一般入土即長,不需花精力專門管理)。幼苗期生長較慢,7-8厘米時可定植。 2、田間管理。田栽株距25—30厘米,及時鬆土、鋤草、澆水。室內盆栽,夏季每天澆水1次。每月施肥1次,如不想讓株形過大,則要減少施肥量,甚至不需施肥。 3、病蟲防治:基本無病蟲害。如有蛞蝓,可在早晨用新鮮石灰粉防治。

⑶ 《荷花》電視劇女主角是誰

荷花是電視連續劇《櫻桃紅》中的女主角。

荷花是電視連續劇《櫻桃紅》中的女主角,該角色由著名二人轉演員沈春陽飾演,趙虎子的妻子,趙老樂的兒媳,性格較為兇悍霸道,趙虎子對其百依百順,趙老樂也對她心有餘悸。結婚前的荷花,是一個單純又無辜的女人,嫁給趙虎子後,她越來越自私,心腸越來越狠毒,心機越來越重。

荷花的老公公趙老樂收留兩個孩子,她卻想著卻只有自己,口口聲聲說愛虎子,為什麼心裡卻容不下孩子,一個女人為自己的愛人付出那麼多,愛情,是小愛,而善良,就是大愛。也許在荷花小的時候母親巧嘴卻沒有教育她怎麼做人。

劇情介紹

向陽村的趙老樂為兒子虎子的婚事忙前忙後,新兒媳荷花好不容易娶進了門,趙老樂卻突然從外面撿了兩個孩子回來。老樂不僅要養活孩子,而且還要讓孩子過上和常人一樣的生活。老樂視孩子為親孫子,導致兒子及兒媳對老樂的誤解。

虎子病了,老樂為救虎子不遺餘力,當虎子獲得第二次生命時,村書記道出了實情,老樂這一生從未結過婚,老樂不但收養了兩個孩子,就連虎子也是老樂收養的兒子。

⑷ 怎麼學河南人明星的動作

河南戲表演身段與燃游檔特技五十招

金峰之約

2019-9-15 17:00

1、手法 河南地方戲常用的手法有:蘭花手、荷花手、菊花手、柳葉手、弧形手、觀音手、鷹爪手、虎爪手、佛手、劍手、雲手、抖手、抱拳手、山膀手、涼棚手、背躬手、哭介手、遮面手、遮雨手、遮日手、比數手、比月手、彈翅手、捏算手、顫手、勒門(山膀)手、上下排手、小五花手、風火輪手。

生、凈、醜行常用的拳掌動作有:舉拳、通拳、栽拳、抱胸拳、蓋頂拳、通天炮拳、托天掌、壓地掌、陰掌、陽掌、推掌、拍掌、擊掌、拒掌、穿掌、托拳掌、擊面掌、切胸掌、劈殺掌、鼓掌等。

2、眼法 河南地方戲常用的眼法有:笑眼、怒眼、媚眼、嗔眼、醉眼、瘋眼、疑眼、冷眼、傲眼、淚眼、滾眼、閃眼、對眼、吊眼、呆眼、紅眼、顫眼、瞎眼、偷眼、飛眼、賊眼、分眼、流星眼、三角眼、思慮眼、丹鳳眼、蒙嚨眼、驚怕眼。豫劇的淚眼有「台上一滴淚,台下數年功」之說,崔蘭田在演《鍘美案》中《抱琵琶》一折戲時,秦香蓮唱「接過這杯茶,兩眼淚如麻」句,她先讓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待「淚如麻」的「麻」字剛一出唇,淚珠便啪地滾落下來。馬金鳳在《對花槍》中飾薑桂枝,唱到「眾位英雄跪在地,不由老身淚慘凄」,兩眼淚水也是適時地滴、落在「淚慘凄」三個字上。

3、步法 河南地方戲常用的表演台步有正步、側步、搖步、碎步、跳步、撲步、疊步、虛步、掏步、怯步、逼步、跪步、賊步、雲水步、拖顛步、蹉墊步、趟摸步、跌滑步、轉退步、八字步、蛇形步、雀躍步、分水步、絞醉步、穴窩步、跑翎步、鬼魂步、矮子步、浪盪步、就義步、傲.慢步、逍遙步、鴨擺步、丁字步、十字步、圓場步。丑腳的矮子步分踢腿、拐子、左右橫步等。曲劇的小走步為早期男旦所用,演員壓著極碎的步子,前走走,後退退,左扭扭,右晃晃,以表現古典女性體態柔美,中間常夾著十字扭的舞步,和著曲牌的旋律,連說帶唱,一扭到底。豫劇表演小包公的跳步,行進時兩腳先後連續成弧線向前跳進,兩臂自由擺動,以展現天真歡快的情態。豫劇的潑旦步也頗有特色,行走時上身挺胸甩膀,出滿手、滿指,雙手前後擺動,步子大,落腳重,有潑辣灑脫之氣度,如《花打朝》中的程七奶奶,《抬花轎》中的花婆均用此步。現代戲中,豫劇名丑任宏恩在《人歡馬皮亂叫》中運用了「倒八字步」和「橫八字步」,表現聰明而自私的飼養員劉自得的幽默滑稽狀。道情戲《前進路上》創造了一組「快慢推車步」,演員在鮮明的音樂節奏中,將「滑步」、「趕步」、「輾步」、「頓足步」、「倒足步」、「橫步」、「三趨步」等步法組合使用,表現推車行進的情景。

4、水袖功 河南地方戲水袖表演的基本技法有:勾、挑、撐、沖、撥、揚、撣、甩、打、抖、繞、抓、雲、飛、搭、轉、背、抽、擺、托以及遮雨袖、團花袖、車輪袖、驚鴻袖、展翅袖、鳳擺袖、燕舞袖等。豫劇《洛陽橋》中,陳素真扮葉含嫣使用了落鵬袖,唱「他一箭射雙雕撲楞塄一齊落墜」,陳素真將伸開雙臂的水袖繞了個煙雲花,身子隨之一蹲,雙袖自半空垂落下地,表現了大鵬雕被射落的情景。《宇宙鋒》中陳素真扮趙艷容時還使用了扇花袖、飛天磨猜袖、波浪袖等,表現其騰雲駕霧的瘋癲狀。

5、扇子功 河南地方戲扇子表演的基本技法有:開、合、搖、抖、拋、撒、抱、背、挽、提、翻、轉、遮、端、撲、旋等以及雲手扇、反提扇、落花扇、輪指扇、平轉扇、立轉扇。表演時除花旦常用團扇外,一般行當是大小不等的摺扇。講究花臉扇頭,小生扇齶,小旦扇腮,須生扇胸,小丑扇股。花鼓戲、嗨子戲的扇子功別具特色,它是吸收當地民間「花鼓燈」、「花挑」中的扇功演化而成,旦腳用綢子扇、鵝毛扇,也用雙扇;生腳用紙扇、綢子扇;浪盪旦用鼓仔扇、蒲扇;老生用素扇;凈腳多用大扇;丑腳用破芭蕉葉扇。

基本扇功有:持扇、捧扇、迎扇、推扇、搖扇、打扇、點扇、瞅扇、腰扇、托腮扇、遮羞扇、卧魚扇、撲蝶扇、散花扇等。

6、盤子功 道情戲旦腳演員表演技巧。表演時用圓形膠木盤子做道具,分單指盤子功與翻手托盤功兩種。前者用手的食指頂住盤子的背面使之自動旋轉,轉至一定速度令其出手高飛,用另一隻手接住繼續旋轉,並配以雲步、左右快速移動。翻手托盤指演員雙手各托一盤,邊旋轉邊進行飛盤互換,身子反復作三百六十度旋轉翻身,並配合舞步表演。

7、針線功 地方戲花旦、小旦表演程式。表演做針線活時要求演員動作嫻熟優美。其分解動作大致為:(1)取線;(2)挑線;(3)配線;(4)抽線;(5)揚線;(6)取針;(7)咬線頭;(8)吐線頭;(9)捻線頭;(10)紉針;(11)搓線;(12)抿線;(13)挽疙瘩;(14)做針線。

8、拐子功 河南地方大戲早期男旦基本功。為掩飾男人的大腳,使其露出「三寸金蓮」,便在腳尖綁上半截木製或鐵制的拐子(假小腳)。表演時腳尖點地,舞步自如,可做「老鷹旋風」、「老鴉蹬枝」、「金雞獨立」、「老母雞抱窩」、「蘇秦背劍」、「大轉盤」等動作技巧。豫劇藝人閻彩雲可踩拐子扎靠耍大刀,蘆公安可踩拐子走「掉翻」、「硬拔大提」等,落地後立蹺亮相紋絲不動。

9、腿腳功 河南地方戲常用的腿功有:踢腿、騙腿、跨腿、提腿、掃跬腿、擺蓮腿、纏絲腿、轉盤腿、蠍子擰尾、左撩腿、右撩腿、左右馬腿、三連腿、三不照腿等。常用的腳功有:單跺腳、雙跺腳、二起腳、旋風腳、獨腳蹦、三踢跟、外擺腳、雙二起等。

10、毯子功 包括翻、滾、撲、跌。常用的有趴虎(撲虎)、倒趴虎、馬鑣(毽子)、前橋、後橋、戧臉、趔子(旋子)、硬挺(僵屍)、竄毛、吊毛、小毛(軲轆毛)、搶背、滾背、殼子、三角疊筋兒、案頭、過山、掃蹬腿、單雙岔、探海、小翻、大提(出場)、前坎(前坡)、吐舌(雲里翻)、燈籠炮(小翻帶炮)、死人提、三百六、七百二、烏龍絞柱、倒使三肩、跺子搶背、大過橋等。

11、把子功 河南地方大戲把子功的基本招式:殺雞、摸魚、砍馬蹄、沖過河、切內菜、殺不死、滿堂紅、大漫頭、削頭、擺槍、扎槍、踢刀、踢槍、滾刀、臂棒桿、耍雙戟、走馬槍、板桿、涮腰花、持槍打鼻、纏頭裹腦、馬肚、饒頭、刺肚、損頭、幺二三、上碰下磕、會陣碰頭、三絞奪頭、走馬槍、打套腿、長垛子、短垛子、纏絲桿、摔棍頭、二郎擔山、老虎大撅尾、單刀赴會、斜插一支香、拉四式、擒拿式等。

把子功的基本套數:二龍頭、對槍、劍槍、刀破槍、大刀槍、白手奪槍、單刀槍、雙刀槍、大快槍、小快槍、小五套、棍槍、拐子槍、盾牌槍、二路槍、單刀對、雙刀對、春秋刀、白手奪刀、十三刀、十三槍、十八桿、四十八桿、四十八刀、四十八槍、八步十三槍、雙臂雙截、劈兩門、劈四門斗、三牽馬、三盞燈、殺不斷、四十二棍、轉盤桿、盤叉、舞劍、耍鞭、耍錘、耍棍、打出手,檔口武打從三股檔到十六股檔等。

12、抬轎 豫劇傳統表演程式。一般為兩人抬或四人抬。表演時坐轎人居中,抬轎人分列前後,行進間需要步法一致,動作協調。如起轎動作,轎夫兩臂彎曲於雙肩頭(以示轎桿著肩)緩緩站起,雙肩晃動,起步時隨鼓點晃動三次(以示調整轎桿位置)走抬轎步。抬轎步法為: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前後交替邁吸腿步,同時雙臂抬起與肩呈扁圓形,內合外分上下晃動。上坡時,前者直立,後者屈腿走矮子步;下坡時換做對應動作。遇坎坷路段,抬者下蹲,坐者必須引身向上;抬者站起,坐者則下蹲,以示轎體大幅度地起伏晃動。七十年代末,導演夏相林在《唐知縣審誥命》中創造了新的抬轎步法,如抬轎雲步、抬轎蹉步、雲步探海、扣腿停步、扇轎跳轎步、排橫步、轉身倒轎步等,並很快在各地劇團得到普及。導演葛圭璋在《屠夫狀元》中創造了八人抬轎形式,隊形為內外四方塊,橫豎雙排等,掀轎時四人起,四人落。轎夫和坐轎人情感交流時,八人同時朝內對臉,動作成反比,活潑機趣,劇場效果強烈.

13、推圈 河南地方大戲傳統表演程式。多用於歡快、焦急等奔走場面。分單手推、雙手推、一人推、數人推、順時針推、逆時針推。具體推法又各有特點。如豫劇花臉推圈,加鑼鼓、架山膀里合外推,身往前傾,拉扎捋髯,左右旁系腿,一跨腿走蠍子尾,最後走大蠍子尾轉身單腿亮相。羅戲、大平調、大弦戲不同的行當,步伐、手勢幅度各異。如花臉手過頭,紅臉手齊眼,小生手齊肩,刀馬旦手齊胸,眼均隨手之擺向自然轉動,有時邊推邊唱,步伐剛健有力,搖擺整齊,場面熱烈。

14、上樓 豫劇上樓表演程式,規定樓梯為十三級,演員表演時只能邁十三步。生腳上樓需撩袍搭袖,身子隨節奏自由擺動,待踏上最後一級,朝後一閃身,以示上至樓上,體態或穩健、或跳躍、或蹣跚,隨人物各異。旦腳上樓時則一手輕提彩裙,一手微撩水袖或彩帕,步履輕盈,腰身和手臂隨節奏協調,微晃,以體現柔美俏麗之態。

15、小指法 曲劇《風雪配》中丑公子顏俊的專用指法。(1)套指:雙手十指交叉,二拇指在手心套轉,以示得意地思考狀。(2)彈指:左手五指撮合朝上形成籠子狀,右手捏蘭花指,食指朝籠子頻頻撣出,似鳥兒鑽籠。(3)捻指:中指和食指在腦門處交錯捻動以示焦急思慮狀。(4)拔指:右手食指握在左手心,一下一下有節奏地拔動,展示無可奈何狀。(5)勾指:燒香禱告時,將雙手拇指同時伸出,指頭朝地一下一下勾頭,似小木偶叩頭狀。(6)輪指:看見美人眼發直,臉發僵,半面肌肉抽動,雙手五指下意識地輪轉,以示貪婪狀。此指法系趙德春、趙金陵創演。

16、 耍三綹 豫劇《秦香蓮。殺廟》一折韓琪的表演技巧。韓琪戴髯口為「黑三綹」,追秦氏母子時,先以雙彈左右邊綹、下旋中綹、轉身撒胡表現其追尋狀,又以雙挑彈邊綹,中綹猛旋轉,雙手大幅度捋髯表現其同情、不忍下手之心態,再以三綹的繞、撩、拋、托、擰、旋的技法變幻來表現其無奈、怨恨、憤激之狀。整組動作需漂、爽、凈,展示韓琪的俠肝義膽。此技法為豫劇小生修正宇創演。

17、盤刀 豫劇《翠屏山》中的表演套路。石秀欲殺奸婦潘巧雲,出場亮相抱刀左右騙腿,圓場後抽刀、亮刀、拭刀,走「張飛騙馬」(即左右踢十字腿,刀在腿下走),激憤下耍刀花,一個反纏頭過腦,飛起「反倒叉」懸空劈開雙腿,接走「白手吐信」、「三推掌」,起反飛腳走「猴戴帽」,矮子步快速轉三圈,然後搬腿直叉落地接走「滾堂刀」,立身後起反跨腿轉身抱刀亮相。豫劇名生劉久來表演。

18、操演 目連戲醜行表演套路。當陰曹出現「黑雲滾滾,殺氣騰騰,油鍋不燒自滾,刀山不磨白明」的情景時,閻王命曹官打開卯簿查明原因後,賜曹官五方惡鬼和五方上鬼,到鳳陽縣索羅門捉拿劉氏。曹官奉旨操演鬼卒,運用了民間傳統的各種拳術和各類刀槍武打路數。其中單耍有「金剛拳」、「蓋山拳」、「李逵奪魚拳」、「劈鞭拳」、「武松採花拳」、「五龍出洞拳」、「燕青八大拳」和單刀、單槍、盤梢子、三節棍、四節鏡、盤馬叉、舞套板等各類兵器套數。雙打有:槍對刀、拐對刀、梢子對槍、四節銳配槍、大銳配槍等。

19、繩舞 豫劇現代戲《半邊天》中的一組舞蹈。劇中婦女打井隊打井時,鍋錐掉落井內,婦女隊長指揮婦女往井外拔鍋錐。舞起,一隊婦女拉起繩索快蹉步上場,用金雞獨立、登枝探海、快三步、吸腿翻身、騙腿、落岔造型,以遞三手、起岔翻身、斜弓箭步等連綴動作表現拔錐的熱烈場面。趙尊貴等設計。

20、盪鞦韆 豫劇《三皇姑出家》中的特技。舞台上系一鞦韆,演員在鞦韆上可表演「朝天蹬」、「探海」、「倒掛金鍾」、「卧魚」等身段。豫劇藝人宮寶擅演。

21、變音 豫劇《無鹽娘》表演特技。征戰疆場的無鹽娘忽聞太子失蹤,嗓音陡然由女腔變炸音(即黑臉腔),臉譜由俊扮變黑臉,且連走踺子、串小翻、烏龍絞柱,表現痛苦欲絕之狀。豫劇演員閻秀英、王晶貞表演。

22、、變臉 表現人物內心極度恐懼或憤怒時,一瞬間出現的另一副面目,有大變臉與小變臉之分。大變臉多用於神怪,如戴銅眼、漱獠牙、戴假面等。小變臉有吹粉、抹臉、扯臉等方式。吹粉是將粉藏於酒杯,趁飲酒時將粉吹起變臉;抹臉時演員將香灰鉛灰摻和放於暗處,需要時用手抹臉猛抬頭,面如死灰,豫劇演員陳慶彬在《虎丘山》中用此技;扯臉是先畫好薄面具,裝於頭頂,變時一個個扯下,早期扯臉時要靠撒火彩或借摺扇、衣袖作掩,技巧純熟後可省去。豫劇演員賈躍武、張建民在《火燒紀信》中有九變臉。

23、變草帽圈 豫劇《小雙印過河》、《能幹鬧房》、《劉二愣賣燒餅》中的表演特技。為表現人物的機智、風趣,靈活地將草帽圈變成多種形狀,如荷花式、荷葉式、海螺式、蛤蚌式,壽桃式、娃娃式、老人式、漁翁式、道人式、貴人式,猴帽式,孝帽式、臣僚帽式、韃子帽式、平頂冠式、束巾式、牛角式、羊角式、象耳式、寶塔式、元寶式、反勺式、小廟式、布梭式、螭蝠式等三十多種。豫劇名丑李憲彬、高興旺、葛圭璋、張根法表演,此技喜劇效果強烈。

24、變須 河南地方戲中須生的表演技法。多用於人物情緒發生激烈變動時,在搖須、飄須、顫須等一系列貫串動作中,將預先備好的髯口迅速換上,反復亮出青、黲、白蘭色髯口,使「黑三」變「黲三」,「黲三」變「自須」,充分表達人物的憤激之情。表演時要求動作迅速,不留破綻。

25、耍牙 地方大戲表演特技,用於神怪人物。牙長一般為一寸余,耍法各有不同。豫劇藝人畢有德耍雙牙,分上下翻牙、鴛鴦牙兩種。上翻牙:雙牙從嘴中吐出,兩齒尖朝下徐徐上翻,然後憑口腔里的功夫,讓豎的雙牙由左右兩邊向中間移動,爾後兩齒尖分別插入鼻孔。鴛鴦牙:雙牙分兩側從嘴中徐徐吐,移動時兩牙採取相反方向。平調藝人劉連舉常耍四隻牙,耍法有「上蓮花瓣」、「下蓮花瓣」、「斜四瓣」等花樣。懷調藝人武學坤在《殷郊下山》中可耍三寸長的大獠牙,上翻下翻,獠牙顫動突然猛一上挑,兩牙尖勾在左右大眼角,突出了殷郊變臉後的奇特形象。

26、耍蛤螭 懷調,懷梆、蒲劇、豫劇面部表演特技,用於《苟家灘》里《臨亭峪》和《王彥章夜看兵書》兩折戲中。演員額部勾蛤蟆狀,前爪畫在眼皮及眉棱骨上,後爪畫在兩額角,嘴置於眉心。運用額部肌肉的伸縮顫動,使蛤蟆跳起來,動作有「動爪」、「動眼」、「張口」、「合口」。耍時,或左腿蹦,或右腿蹦,或前腿蹦,或後腿蹦,或四條腿同時蹦,嘴巴或大張大合,或半張半合,加上瞪眼、擠眼的巧妙結合,活靈活現,妙趣橫生,宛如一隻蛤蟆欲從額頭跳下一樣。這段表演主要體現王彥章琢磨、恩考、悔恨、焦躁等復雜的心理活動。

27、轉眉、轉耳 豫劇《余賽花招親》、《劉二愣賣燒餅》中丑腳表演技巧。轉眉分「單眉上下挑」、「雙眉連環轉」兩種。「單眉上下挑」分左右眉,左眉上下挑時,右眉肌肉綳緊,左眉肌肉放鬆,左眉自上而下來回跳動;右眉與左眉亦同,只是變換方向。「雙眉連環轉」:一邊眉上轉,一邊眉下轉,主要是心隨意轉,使雙眉對繞。

「轉耳」分「單耳上下動」、「雙耳對繞」。「單耳上下動」與「轉眉」要領相同。「雙耳對繞」就是左耳上、右耳下,耳骨部分肌肉隨繞動一松一緊,呈鴛鴦對繞形。此技為湯言剛所創演。

28、 爬竿 豫劇表演特技。演員爬上數丈的高桿做各種驚險動作,如「鵝鴨戲水」、「鐵板橋」、「倒掛」、「點螞蜂窩」、「小鬼上大吊」、「斜插一桿旗」,用於《盜九龍杯》、《打蠻船》、《拉劉甲》等戲。豫劇花臉丁福祥、侯心德等擅長此技。

29、飛岔 系四平調《水淹羅成》中羅成的表演身段。又分「單飛岔」、「雙飛岔」、「高空飛岔」三種。羅成右手持馬鞭,左手拿大槍,身著大靠,腳登高底靴,躍身起勒馬式,分別向四個台角起四個「單飛岔」。緊接左右兩臂分開,面向正前方,雙腿向左右兩邊同時伸出,身體向高處縱起,做三百六十度旋轉,連續起四個「雙飛岔」。當洪水逼近,羅成登上放置桌案的椅子頂端,右手持馬鞭,大槍成「山膀」,搬左腿「朝天蹬」,向胸前移動,待腳尖至鼻處,右腿猛蹬,使全身向空中躍起,兩腿前後,兩臂左右平分,高飛岔使全身在空中形成十字形,從丈許的高空落地亮相。四平調藝人張子文擅演。

祭風豎須 豫劇前輩藝人趙尋在《借東風》中飾演孔明,登壇祭風,能使兩綹邊須自動豎起,自動落下,飄飄然給人以身臨仙境之感。

30、鼻孔吐煙 豫劇前輩藝人白辛梓演的「關公」,不抹紅臉卻滿臉通紅,演《斬蔡陽》、《斬顏良》時,兩個鼻孔冒出兩縷清煙,纏著荷葉盔兩邊冉冉而上,狀似游龍,良久方息。

31、頂燈 河南地方戲身段特技,用於《怕老婆頂燈》一劇。賭徒皮金兒將賣線子的錢輸光,老婆罰其頭頂燃著的油燈下跪,並做各種難度大的技巧,如鑽凳子、鑽床,走「長蛇系扁擔」、「扁擔鑽長蟲」,打滾走「炸油饃」,手中打牌走「肚子推磨」,行全禮「二十四拜」,數「珍珠倒卷簾」等。表演時要始終保持頭部平衡。宋清元、管玉田、王新月、孫金中等均擅此技。

32、吊水桶 豫劇表演特技。舞台中橫掛一條粗綆,演員或坐在上面,或頭朝下,雙腿彎掛在上面,雙腳、雙膝、雙膊、雙手、腰、脖子、口分別掛上水桶,可同時吊掛九到十一個,來回搖盪而滴水不灑。表演此技演員須練就較好的氣功方可勝任。楊全忠、何德定等均擅此技。

33、夾雞蛋簸米 豫劇表演特技。舞台上撂兩張桌子,一把椅子,演員登上最高層,檢場人拿來五個雞蛋,一個一個往上遞,演員左右胳肢窩和左右胳膊彎各夾一個、口內銜一個,然後端著盛有小米的簸箕,輕輕翻「桌提」落下,雞蛋不掉不碎,米不撒,由檢場人當眾驗證。豫劇演員劉法印曾改「夾雞蛋」為「夾刀」,更為驚險。

34、倒踢靴 曲劇《寇準背靴》表演特技。寇準夜間跟蹤柴郡主,因靴底厚重不便輕步行進,但又來不及脫靴,著急中猛力將靴子踢出,靴子在空中旋轉數圈,准確地落在肩上。此技為曲劇名須生馬騏所獨創。

35、豬嘴巴出手 豫劇《火焰山》中的表演特技。開打時,豬八戒先用左右大腿胯骨把小妖投來的槍擋回去,又分別用大肚子和屁股擋回了前後投來的槍棍,最後一支長槍自高空飛來,豬八戒用嘴巴接住繞一圈,然後用腳踢了出去,此表演特技由葛圭璋創演。

36、雙頭人 大弦戲傳統劇目《孫二娘店》中的特技。在兩層疊起的桌子上放置柳圈椅一把,孫二娘雙手握椅扶手拿大頂,腳登頂棚,表示從房頂揭瓦鑽身探視的動作。後兩腿叉開,腿襠現一假面人頭,且雙腿輪番伸屈。用假手理假面,撫假發,給武松製造錯覺。為防武松猝然擊中,又將雙手撤去並於腿上,只用頭頂在椅圈上支撐全身。當武松警覺起身之際,收架坐於椅上,接著凌空而下打腚蹲亮相,態勢仍如坐椅原架。

37、盤叉 兩個表演者站在舞台的兩側,兩叉對拋,後增至五人、六桿叉。五人於台中站成五角形,拋時叉頭向前,弧形拋向,每隔一人拋一叉,受叉者於接叉同時,亦將手中之叉拋出,由慢到快周而復始,要求膽大心細、眼明、手快,目連戲《目連救母》、大弦戲《黑石關》中均有此技。

38、縮身 大平調傳統劇目《張飛滾鼓》中的特技。張飛手持丈八蛇矛直刺劉封,劉封抓住矛頭跪地,由長身立跪,通過坐腿、收腹、岔腳、腹部著地等柔術動作,將身軀逐漸縮小,最後極度驚恐。

此劇目為濮陽縣平調丑腳演員王新月獨創的特技動作。

39、睡三孔橋 地方大戲表演特技,為英雄豪俠歇息動作。表演者面對觀眾側卧,整個身體靠右肘與右膝支撐。右手托頭其肘著地,右膝著地其腿向上曲懸,左腿向下曲懸,中間形成三個空檔,故名「三孔橋」。要求伏卧快而穩,保持平衡不偏不斜,一般於台上或桌上作此動作。(見下左圖)

40、上壓桿 大弦戲傳統劇目《燕青打擂》中特技。燕青與任淵六弟子對打中,六條棍桿將燕青叉中間,桿叉成六角井形,燕青從中拔地而起站在「井」沿,六人將其舉至頭頂繞場,後燕青翻筋斗下。表現燕青技藝超群和臨危不懼。

41、背錢褡 大弦戲表演特技。甲上場後,乙從其身後騰空跳起,兩腿夾住甲的脖子,甲用雙手抓其腿,此時丙跳出與甲貼胸站立,並將乙的雙腿夾在腋下,甲旋轉,將兩人整身旋起成直線,數周後,乙丙各乘慣力翻筋斗亮相。

42、空中坐肩 豫劇《穆桂英》中楊排風的特技。眾番兵「群盪」,排風三個虎跳一個前坡跪至台中。番兵抄排風「過包」,轉身走「空中跨包」,番兵舉排風至頭頂拋起「大雙飛燕」轉一圈,坐於番兵右肩,排風下腰掛膀子倒翻下,里蓋,轉身抄「穿心前坡」,落地跺子起御趴虎,小纏手亮相。夏相林飾楊排風,李自正飾抄交番兵。

43、噴火、吃火 河南地方戲表演特技。噴火的演員口銜一根裝有紙媒、松香末的圓管,外端燃火,向外一吹便有火花噴出。吃火時,將疊成紙條的黃表紙在燈上點燃填入口中,先朝外哈氣,火入口後迅速閉口。

躥火圈、躥刀、躥鍘 河南地方大戲表演特技。表演躥火圈時舞台桌子上面卡一鐵圈,圈邊用鐵絲把油棍捆住點燃烈火,演員縱身從火圈中躥出,雙腿伸直並攏「躥毛」落地。躥刀、躥鍘時,檢場人將尖刀或鍘刀豎置桌邊或桌上,演員脫光膀子,走吊毛、按頭等來回躥,俱傷不著身子。

44、削柳椽 大弦戲傳統劇目《黑石關》的特技。張定邊持鏡鐮,常遇春握柳椽,激烈對打中柳椽削成木片或木節落地,當剩尺余時,張定邊持鏡鐮猛向常遇春頭上削來,常猛低頭,緊接將柳椽轉向背部在腦後一擋,恰被銳鐮勾住,相持繞場一周後張用力一拉,柳椽又被削去一節。

45、砸瓦 豫劇、大弦戲表演特技。大弦戲傳統劇目《孫二娘開店》中,孫二娘猛地撲向武松,武低頭彎腰,抓其腰用頭頂其腹站起,旋轉中借慣力甩出丈余,孫二娘「高撲虎」落地,武抓起桌子砸來,孫滾身躲過,抓椅向武松擲去,武接椅扔過,孫順手抓過疊起的四片瓦,一個猛撲,左手托住武下巴,右手警瓦砸其頭,響聲過後四瓦俱碎。豫劇《八蠟廟二》、《能幹打南陽》、《天齊廟》中,表演此技時,演員雙手拿三至五個瓦塊,狠砸對手的頭頂,瓦片即碎。其方法是:事先把瓦燒熱,用醋猛激,同時瓦的凹面朝上,雙手用力猛擠,即產生上述效果。

46、滾棚 河南地方大戲表演特技。演員爬上橫穿搭棚的脊桿上,從脊頂往下滾,至台前棚邊翻身下棚。此技一般為對戲時爭奪觀眾所用。京梆兼豫劇演員寧啟順,為表演祝家莊馬棚放火誘敵,由台左躍上天棚,從低向高,再由高向低走「十八滾」,動作高難驚險。

47、拱地 大平調《澠池關》中張奎與土行孫拱地時的表演身段。張奎拱地時將兩把螳螂刀捆在兩只手掌上,然後雙手朝內小翻花探身向前刺雙刀,下接單手小翻花,螳螂刀分左右向前探身剖刺,前行時頭向前拱,先並腿蹦,再抬左右腿後蹬,兩番動作似蛙泳和自由泳,在打擊樂聲中交錯進行。土行孫拱地時雙手各執一把尖頭棒槌,分左右探身向前鑽,同時兩腿交替後蹬緊接頭向前拱,兩腿並攏朝前蹦,雙棒槌同時鑽洞,兩組動作要輪流進行。尖頭棒槌鑽洞時加小股三弦和鑼鼓配音,增加了動作的趣味。

48、五把彩 大弦戲《胡羅鍋搶親》中的專用把子,分別用抓鉤、菜刀、剪刀、腰刀、鍘刀五樣道具開打。五樣道具備一真一假,由雙方演員分別佩用。比如用剪子開打,一方用真剪子嚓嚓嚓比劃著亮給觀眾看,被刺者則一拍一閃一轉將假剪子扎向眼睛,並在臉上抹「彩」。其他四樣道具皆如此處理,只是帶彩的位置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止。

49、耍臉盆、耍棒槌 豫劇現代戲《洛河兒女》中水蓮的表演技巧,將傳統的表演特技「耍盤子」改造為「耍臉盆兒」,將「耍鐧」 改為「耍棒槌」。水蓮在歡快的「慢板頭」音樂中,左臂挎臉盆,右手耍棒槌上場,隨著唱腔的旋律,又托起臉盆,盆口向上,盆底在中指尖上飛快地旋轉,加之圓場、轉身、退步等形體變化,給人以生動活潑的美感。李金枝擅此技。

50、耍椅子 豫劇現代戲《雙上山》中的表演技巧。即將結婚的青年鐵柱和秀蘭為相互說服對方上山煉鋼,利用兩把椅子組合動作互表心曲。開始的時候秀蘭、鐵柱合椅對坐親呢而羞澀,後來圍著椅背兜圈子,相互猜疑、誤會時,或將椅子相背,或各執椅角旋轉,或傾倒椅子側體定格。待心靈溝通時,兩至台中「合椅」,鐵柱蹦腿蹲式雙指亮相,表示設計

天降驚喜二選一
閱讀驚喜獎勵
領金幣
領吃飯補貼
去領取
搜索
河南豫劇小姑賢全場戲
劉忠河死於哪
豫劇劉墉下南京
常德地方戲
河南豫劇精選唱段
張建民豫劇

⑸ 電影里 一個皇後屍變,有一個叫荷花的女道士,請問這是什麼電影

僵屍歸來3風吹頭彎
上映:2015年
時長:60分鍾
地區:中 國
語言:國 語
導演:秦教授
主演:宋翊菲、朱佳希
類型: 劇情

⑹ 誰知道老相聲演員「荷花女」的情況

名譽權糾紛案

原告:陳秀琴,女,80歲

被告:魏錫林,男,52歲,中國民主促進會天津委員會宣傳部副部長

被告:《今晚報》社 法定代表人:李夫,總編輯

案情:

原告陳秀琴系天津市解放前已故藝人吉文貞(藝名荷花女)之母。1940年,吉文貞以「荷花女」之藝名參加天津「慶雲」戲院成立的「兄弟劇團」演出,從此便以「荷花女」之藝名在天津紅極一時,1944年病故,年僅十九歲。

被告人魏錫林自1986年開始,以「荷花女」為主人公寫小說,同年2月至6月間,曾先後三次到原告陳秀琴家了解「荷花女」的生平以及從藝情況,並向「荷花女」之弟吉文利了解情況並索要了照片。隨後創作完成小說《荷花女》。該小說約十一萬字。

該小說使用了吉文貞的真實姓名和藝名,原告陳秀琴在小說中被稱為陳氏。小說中虛構了吉文貞從17歲到19歲病逝的兩年間,先後同許揚、小麒麟、於人傑三人戀愛、商談婚姻,並三次接受對方聘禮之事。其中說於人傑已婚,吉文貞「百分之百地願意」做於人傑的妾。小說還虛構了吉文貞先後被當時天津幫會頭頭、大惡霸袁文會和劉廣姦汙而忍氣吞聲、不予抗爭的情節。小說在最後影射吉文貞系患性病打錯針致死。同時,該小說虛構了原告陳秀琴同意女兒做於人傑的妾和接收於家聘禮的情節。該小說完稿後,未徵求原告等人的意見,作者即投稿於《今晚報》社。《今晚報》自1987年4月18日開始在副刊上連載該小說,每日登出一篇,截至同年6月12日刊登完畢,共計連載56篇。刊登中並加了插圖。

小說連載過程中,原告陳秀琴及其親屬以小說插圖及虛構的情節有損吉文貞的名譽為理由,先後兩次到《今晚報》社要求停載。《今晚報》社對此表示,若吉文貞的親屬寫批駁小說的文章,可予刊登;同時以報紙要對讀者負責為理由,將小說題圖修改後,繼續連載。

為此,原告陳秀琴於1987年6月向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稱:被告魏錫林未經原告同意,在其創作發表的小說《荷花女》中故意歪曲並捏造事實,侵害已故藝人吉文貞和原告的名譽。《今晚報》社在原告要求其停止刊載時未予停載;報社所作《荷花女》題圖也有損於吉文貞形象,其肖像權也受到侵害。故要求魏錫林及《今晚報》社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小說《荷花女》不得出版;魏錫林賠償原告精神損失及經濟損失費800元;《今晚報》社賠償原告精神損失及經濟損失費2000元。

被告魏錫林辯稱:《荷花女》為小說體裁,作者有權虛構。創作小說的目的,是通過對荷花女悲慘命運的描寫,使讀者熱愛新社會,痛恨舊社會。小說並未損害荷花女之形象,而是美化抬高了她的形象,故不構成侵權。且吉文貞本人已故,原告陳秀琴與本案無直接利害關系,無權起訴。並反訴:由於原告起訴造成本人名譽的損害及經濟損失,要求原告陳秀琴為其恢復名譽,賠償損失。

被告《今晚報》社辯稱:報社對小說不負有核實內容是否真實的義務,如該小說構成侵權,按「文責自負」原則,責任應由作者本人承擔。吉文貞早已死亡,保護死者名譽權沒有法律依據。

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經不公開審理認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公民死亡後,亦不能例外。不保護已死亡公民的名譽權,就不能對公民生前的名譽進行有效的保護。小說雖允許虛構,但使用公民真實姓名為小說人物,不顧其人格尊嚴,隨意進行虛構,則是法律和道德所不允許的。該小說虛構原告母女有關道德品質、生活作風等情節,貶低了死者吉文貞的人格,損害了吉文貞的名譽,也必然不同程度地損害其在世親屬的名譽。同時,小說對原告陳秀琴的描寫,也使其名譽受到損害,並在經濟上受到一定損失。被告《今晚報》社在原告陳秀琴兩次提出小說《荷花女》損害了其女吉文貞名譽,要求其停載的情況下,仍繼續連載,使吉文貞及原告陳秀琴的名譽在更大范圍內受到損害。《今晚報》社的行為已侵害了吉文貞及原告陳秀琴的名譽權,亦應承擔民事責任。原告陳秀琴在其女兒及本人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有權提起訴訟。兩被告提出不應保護死者名譽權及原告無訴權的主張,顯然缺乏根據,本院不予採納。小說連載中的插圖、題圖無明顯侵權情況,對原告主張插圖侵權,本院不予支持。被告魏錫林反訴原告侵害其名譽權沒有根據,本院予以駁回。

綜上所述,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條,第一百二十條第一款之規定,於1989年6月21日判決如下:

1、被告魏錫林、《今晚報》社承擔侵害吉文貞(荷花女)及原告陳秀琴名譽權的責任,分別在《今晚報》上連續三天刊登道歉聲明,為吉文貞及原告陳秀琴恢復名譽,消除影響。其道歉聲明的內容及版面由本院審定。被告如拒絕執行,本院即在其他報刊上刊登為吉文貞及原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公告,其費用由拒絕執行的被告負擔。

2、被告魏錫林、《今晚報》社各賠償原告陳秀琴損失費400元。

3、被告魏錫林應停止侵害,其所著小說《荷花女》不得再以任何形式復印、出版發行。

4、原告及二被告其他訴訟請求,均予以駁回。

5、以上一、二、三項,在判決生效後三十日內執行完畢。

宣判後,二被告不服,以原理由向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經不公開審理,認為:法律保護公民的名譽權。公民死亡後,雖喪失了權利能力,但其生前享有的名譽權仍受法律保護。損害死者名譽的同時,也會使其在世親屬的名譽受到損害。因此,公民死亡後,其名譽權受到侵害時,有直接利害關系的親屬有權提起訴訟。魏錫林在其小說中使用吉文貞和陳秀琴的真實姓名,虛構有損她們名譽的故事情節,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其行為侵害了她們的名譽權,應承擔主要民事責任。《今晚報》社對使用真實姓名的小說未作認真審查,即予登載,致使損害吉文貞和陳秀琴名譽的不良影響擴展,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經說明是非責任,在法院主持下,當事人雙方於1990年4月20日自願達成調解協議如下:

1、為消除魏錫林所著小說《荷花女》不良影響,由《今晚報》社負責將雙方商定的陳秀琴所寫介紹吉文貞生平真實情況的來信,魏錫林所寫表示道歉的復信,在原連載該小說版面上刊登,並加有道歉內容的編者按,於本調解書送達後十日內執行完畢。

2、經濟賠償問題雙方自行解決。

3、魏錫林原著小說《荷花女》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印、出版發行。小說修改後, 版發行必須征詢吉文貞有關親屬的意見。

⑺ 戴愛蓮舞蹈《荷花舞《賞析

最後定稿的《荷花舞》,無論是主題、人物還 是結構、動作語言,都與民間「專走花燈」有了很大的不同屬。戴先生把兒童的「走花燈」 改為女子群舞,把領隊指揮的老人換成女子領舞「白荷」;在舞蹈語匯和手法上,主要 採用傳統的「圓場」碎步和大調度隊形變化,表現除了群荷在水面上飄動的流暢感和自由感,在藝術處理上,更是調動各種手段,從人物造型到動作設計,從舞蹈的空間構圖到 舞蹈的行進線路等,多方面強化領舞「白荷」與群荷的對比與呼應,於統一中追求著變 化和豐富。《荷花舞》高潔的意境,秀美的色彩,如畫的構圖和渾然天成流暢之至的舞
蹈,荷花舞 是那麼嫵媚動人,光彩如初。

⑻ 哪位曲藝迷朋友知道「荷花女」的情況

1988年,天津出現了「荷花女」的案例。荷花女是一個很紅的藝人,1942年在天津文藝界就開始紅起來了,到1946年的時候死了,死的時候才19歲。有一個作家,對荷花女的經歷有了很深的興趣,查到了很多的歷史資料,又找到荷花女的母親,找她的哥哥了解情況,最後創作了小說叫《荷花女》。這個小說在《今晚報》上連載,大概十幾萬字。在開始的時候,一直把荷花女描寫得很好,但是到後面描寫的越來越差了,最後甚至提出疑問,說荷花女為什麼突然就死了?這么早就死了?是不是和多人來往得了性病了,然後打錯針了就死了?這涉及到死者名譽的問題。荷花女的真實姓名叫吉文貞,她的母親就起訴,要保護她女兒的名譽權。經過最高法院的批復,法院判定作者和報社構成侵犯死者名譽權,承擔侵權責任。後來我們做了一個檢討,認為人死了以後就喪失民事權利能力了,其名譽要保護,也是保護名譽利益,而不是名譽權,所以後來又做了一個解答,明確規定死者的名譽利益受到法律保護,而不是死者的名譽權受到保護。這個案件提出的問題,就是小說也可以侵害死者的名譽。這一點,也是小說侵權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當然,這個問題中包括的對死者名譽的保護內容,超出了對小說侵害死者名譽問題的影響,更重要的是解決了一個全面保護死者名譽的問題。

熱點內容
鮮花食人魔案件是什麼 發布:2025-05-02 15:39:26 瀏覽:1
向日葵的花語和傳說 發布:2025-05-02 15:31:27 瀏覽:943
情人節怎麼向女朋友表白視頻製作 發布:2025-05-02 15:30:34 瀏覽:14
櫻花單冷 發布:2025-05-02 15:26:06 瀏覽:192
插花患者交流 發布:2025-05-02 15:07:49 瀏覽:110
玫瑰花牆貼 發布:2025-05-02 15:03:43 瀏覽:132
找鮮花圖片 發布:2025-05-02 14:49:40 瀏覽:707
七夕巧姑 發布:2025-05-02 14:47:28 瀏覽:607
梅花大鼓花四寶 發布:2025-05-02 14:47:24 瀏覽:753
蘭玲花語 發布:2025-05-02 14:45:58 瀏覽: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