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海棠妖無格

海棠妖無格

發布時間: 2023-05-17 03:42:11

Ⅰ 妖無格什麼意思

問題一:為何說芍葯無格 語出唐朝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
《賞牡丹》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本詩的意思是:庭前的芍葯妖艷無比,池中的鞭蓉清凈卻少了些許情感,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詩中一個賞字,總攬全局,直貫通篇,意境全出.
詩中真國色三字,力重干鈞,擲地有聲,牡丹與芍葯,芙蓉相比,雍容華貴,艷壓群芳,才產生動京城的效應,神韻畢現.
通過寫芍葯的妖無格和芙蓉的凈少情,和牡丹進行對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擬人 妖無格與凈少情 比喻 真國色
這首詩借賞牡丹抒發表達了當時人們對牡丹的喜愛和尊寵。
本詩中烘托手法的運用.這首詩寫了三種名花,褒貶都極有分寸,寫芍葯妖,是寫其艷麗,嫵媚之態,並非貶意.寫荷花凈,是潔凈之意,詩人並沒有因為突出牡丹而將這二花寫得一無是處,但為了突出牡丹,詩人還是將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處寫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貴富麗,令人喜愛,這是側面烘托的手法.

問題二: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什麼意思 芍葯、荷花也算是享有盛名的佳卉,詩人只用了「妖無格」和「凈少情」,便將這兩種花的美中不足點了出來.應該說詩人觀察得很細,筆法卻是寫意的.芍葯與牡丹同科(牡丹又名「木芍葯」),盛開時極艷麗,但花朵大都集中在花株的頂端,未免呆板、張揚了些,花形少變化,不及牡丹花掩映在綠葉扶疏中,千姿萬態,婀娜多姿,花色豐富.荷花素有「君子花」的美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但它的不枝不蔓,矜持冷艷,自是少了一些情趣和風致,而且,即使在最盛開之時,荷塘里也還是綠肥紅瘦,不成氣候.詩人在點評了「芍葯」、「芙蕖」的美中不足後,筆鋒陡轉,由靜態轉為動態,由微觀到宏觀,直抒胸臆道:「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那種春光萬里、奼紫嫣紅、傾城傾國的美景,詩人隻字不提,一個「動」字,就把無限的想像和美感留給了讀者去延伸……昔日的唐都就是今日的花城洛陽,牡叢嫌丹花會期間,當您置身於牡丹花的海洋,就會豁然解讀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的詩句

問題三:《賞牡丹》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的意思 妖:艷麗、嫵媚。格:骨格。牡丹別名「木芍葯」,芍葯為草本,又稱「沒骨牡丹」,故作者稱其「無格」。在這里,無格指格調不高。芙蕖;即蓮花 國色:原意為一國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絕,艷麗高貴。京城:指代當時唐朝時期的京城洛陽。參考譯文閥庭前的芍葯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洛陽城。

問題四:庭前芍葯妖無格是哪一首歌的歌詞 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問題五:為何說芍葯無格 語出唐朝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 《賞牡丹》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本詩的意思是:庭前的芍葯妖艷無比,池中的鞭蓉清凈卻租則少了些許情感,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詩中一個賞字,總攬全局,直貫通篇,意境全出. 詩中真國色三字,力重干鈞,擲地有聲,牡丹與芍葯,芙蓉相比,雍容華貴,艷壓群芳,才產生動京城的效應,神韻畢現. 通過寫芍葯的妖無格和芙蓉的凈少情,和牡丹進行對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擬人 妖無格與凈少情 比喻 真國色 這首詩借賞牡丹抒發表達了當時人們對牡丹的喜愛和尊寵。 本詩中烘托手法的運用.這首詩寫了三種名花,褒貶都極有分寸,寫芍葯妖,是寫其艷麗,嫵媚之態,並非貶意.寫荷花凈,是潔凈之意,詩人並沒有因為突出牡丹而將這二花寫得一無是處滲型手,但為了突出牡丹,詩人還是將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處寫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貴富麗,令人喜愛,這是側面烘托的手法.

問題六:這首詩什麼意思?感謝 作者: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問題七:誰知道"庭前芍葯妖無格,唯有牡丹真國色。"出自哪首詩? 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問題八:描寫牡丹雨芍葯對比的詩句庭前芍葯妖無格什麼意思 描寫牡丹的古詩詞,如下:
牡丹國運
文/李者也一夕春風至洛陽,萬人空巷賞花王。
憶昔東都花開日,千邦來賀朝大唐。
牡丹盛則國運昌,牡丹衰則世將涼。
願得洛城看花客,年年人潮似汪洋。
【注】牡丹,中國國花,其中以洛陽牡丹為代表。洛陽牡丹園有多處,街道兩側遍植牡丹,作為最常見的花木使用,隨處可見。而名貴品種則集中到公園,幾乎每個公園都有大面積的牡丹園圃,其中以位於西工區的王城公園為代表,歷史悠久。在中國,觀賞牡丹不僅僅是旅遊,更是國運的晴雨表,亂世無閑情逸致賞牡丹,盛世則年年春天人潮洶涌,全國看客都向洛陽匯集。

問題九:賞牡丹一首的意思(劉禹錫) 賞牡丹
劉禹錫
原文: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庭前的芍葯妖艷無比,池中的鞭蓉清凈卻少了些許情感,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問題十:"前庭芍葯妖無名,池地芙蕖凈少情"是出自哪首詩歌,是什麼意思? 著名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注釋:格:骨格。牡丹別名「木芍葯」,芍葯為草本,又稱「沒骨牡丹」,故作者稱其「無格」。
國色:此指牡丹花色卓絕,艷麗高貴。
參考譯文:庭前的芍葯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Ⅱ 劉禹錫最有名的10詩

(一)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可能是劉禹錫的詩中流傳最廣、萬口傳誦的名作。詩人用自然現象的永恆存在和人事歷史的短暫易變作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仿森皮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朱雀橋和烏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叢生,夕陽斜照,荒涼的景象,暗含了詩人對榮枯興衰的敏感體驗。後兩句藉燕子的棲巢,表達了作者對世事滄桑、盛衰變化的慨嘆,用筆尤為曲折。

(二)秋 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自屈原、宋玉以來,悲秋的情感就成為了古代文人的一種文化傳統和心理情結。但劉禹錫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說秋天要勝過陽春。全詩氣勢雄渾,意境壯麗,融情、景、理於一爐,表現出高昂的精神和開闊的胸襟,唱出了一曲非同凡響的秋歌,豐富了詩歌表達感情廣度和深度,不愧為古詩中的傑作。

(三)再游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首詩在我的頭條圖文集中有專門的賞析文章,這里就不再重復,感興趣的讀者請點擊我的主頁查看。

(四)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詩中頷聯借用典故表達了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以後人事生疏而悵惘的心情。頸聯是全詩感情升華之處,也是傳誦千古的名句。詩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樹",富含哲理,意思是自己雖屢遭貶謫,但有新人輩出,卻也令人欣慰,表現出他豁達的胸襟。但這一名句所揭示的哲理卻包含著自然界以及人生的真理在內,是名句中的名句。

(五)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這是一首詠史詩,前四句寫晉朝大將滅東吳的故事。東吳的統治者妄想用橫江鐵鏈阻攔王濬的戰船,簡直是螳臂當車,可笑至極。詩人把嘲弄的鋒芒指向在歷史上曾經占據一方、但終於覆滅的統治者,這正是對重新抬頭的割據勢力的迎頭一擊。這首詩亦為劉禹錫廣為傳誦的經典之作。

(六)竹枝詞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春瞎。

這首詩以瞿塘峽湍急的江水,比擬人心的復雜險惡。江水湍急,波瀾起伏,是因為三峽地勢險峻造成的,可是人心卻能在平地里都掀起萬丈波瀾,足見人心比險惡的江水還要可怕。劉禹錫的詩大都富含哲理,卻又形象鮮明,比興高妙,在唐代詩人中別具一格。

(七)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這首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來表達青年男女的愛情,自然貼切,含蓄明朗,音節和諧,而又趣味盎然,頗具民歌風情,但因為出自文人之手,就比一般民歌更細膩,更含蓄。因此備差,歷來為人們所喜愛傳誦。

(八)賞牡丹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作為自然之物的牡丹,本來無所謂格調高底和感情的多寡,但詩人用擬人化手法,巧妙生動地把自然美變成了藝術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前兩句寫芍葯與荷花的格調情趣,為下一聯描寫牡丹做了鋪墊。後兩句也並不直接描寫牡丹,而是以人們對牡丹的喜愛,來烘托出牡丹高貴不凡的品格和雍容華貴的姿容,千百年來成為了贊美牡丹的傑作!

我在賞析蘇軾的《海棠》詩時曾經說過,對於鮮花的描寫,直接的白描很難寫出花的神韻,只有採用側面描寫的手法,才能寫出佳作。林和靖的《梅花》如此,蘇軾的《海棠》如此,劉禹錫的這首詩也同樣如此。

(九)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詩人只寫山水明月,但一句"舊時月",馬上讓人聯想到歷史的興衰輪回,而六朝的繁花富貴,俱歸烏有。詩中句句是景,然而無景不融合著詩人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深沉感傷。

(十)柳 枝 詞

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白居易有《板橋路》詩雲:"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條。若為此路今重過,十五年前舊板橋。曾共玉顏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唐代歌曲常有節取長篇古詩入樂的情況,這首《柳枝詞》可能系劉禹錫改友人之作付樂妓演唱。然此詩就《板橋路》刪削二句,便覺精采動人,頗見剪裁之妙,明代楊慎、胡應麟譽之為神品。

Ⅲ 有哪些古詩里是有花的名字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梅>>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古風>> 唐.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春暮游小園>> 宋.王淇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夭棘出莓牆。

<<古苑杏花>> 唐.張籍
廢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時。獨開新塹底,半露舊燒枝。晚色連荒轍,低陰覆折碑。茫茫古陵下,春盡又誰知。

<<東欄梨花>> 宋.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山茶>> 宋.陸游
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茉莉>> 清.劉灝
【茉莉】開時香滿枝,鈿花狼藉玉參差。茗杯初歇香煙燼,此味黃昏我獨知。

<<丁香花>> 唐.杜甫
【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深栽小齋後,遮使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憶東山二首(其一)>> 唐·李白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雲還自散, 明月落誰家。

Ⅳ 描寫「狐妖樣貌」的詩句有哪些

1、

賞海棠花妖詩

清代:高鶚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為底開?
應是北堂增壽考,一陽旋復佔先梅。

2、

賞牡丹

唐代: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3、

玉樹後庭花

南北朝:陳叔寶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叢談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4、

晚春二首·其二

唐代:韓愈

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
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閑撩亂走空園。

5、

惜春詞

唐代:溫庭筠

百舌問花花不語,低回似恨橫塘雨。
蜂爭粉蕊蝶分香,不扮鄭則似垂楊惜金縷。
願君留得長妖韶,莫逐廳棚東風還盪搖。
秦女含顰向煙月,愁紅帶露空迢迢。

熱點內容
梅花表保養一次多少錢 發布:2025-05-06 09:52:01 瀏覽:79
索邦百合 發布:2025-05-06 09:40:15 瀏覽:880
高頸梅花扳手 發布:2025-05-06 09:39:18 瀏覽:760
雲南茶花獎 發布:2025-05-06 09:32:34 瀏覽:859
花藝沙龍軟文 發布:2025-05-06 09:29:32 瀏覽:22
盆栽三七怎麼養 發布:2025-05-06 09:27:24 瀏覽:789
蘭花的小練 發布:2025-05-06 09:25:12 瀏覽:906
好養盆栽花卉 發布:2025-05-06 09:13:40 瀏覽:888
遵義市玫瑰花 發布:2025-05-06 09:08:34 瀏覽:519
七夕女寶 發布:2025-05-06 09:07:04 瀏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