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海棠依舊
Ⅰ 青未了|海棠依舊
文/柴翠香
彷彿一轉身的功夫,我窗外的西府海棠就潑潑辣辣地盛開了。那粉粉嫩嫩的笑靨宛若仙子下凡,微風中輕輕搖曳的淡淡疏影,秒殺了我所有的思緒。
我對花樹向來敏感,只要見過哪怕聽說過也便不會忘記,包括它們的名稱和習性以及花開的季節與時長。對於記性一般的我來說,不能不算一種異於常人的辨別能力。我喜歡玉蘭花的高潔;喜歡各種梅花凌寒獨開的品格;喜歡榆錢花的煙火味道;喜歡異域風味櫻花的爛漫……最喜歡的莫過於海棠花的灑脫與美麗。
我對海棠情有獨鍾已久,從喜歡「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的微醉慵懶而纏綿的句子開始——盡管此海棠非彼海棠。海棠,自古以來就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國艷」之譽。
站在海棠樹下,細細打量這心頭的喜歡。正如蘇軾詩中所言:「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輪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海棠樹形優美似亭亭少女,此刻它早已在不經意間繁花似錦,每個枝頭都被密密匝匝的花與骨朵填滿,簇擁在一起,十幾甚至二十朵。不負重負而低下頭去,平添了一份嬌羞與嫵媚。未開的花苞帶著迷人的玫瑰紅,若胭脂般鮮艷的有種不真實感;初開時是外紅內粉色,偶爾被風掀起裙擺,恰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嬌羞得很呢。全開時又變成了淡粉色,而那淡粉也不是均勻的塗抹,而是隨機暈染,像極了美術課上的地方扎染,帶著淺淺的詩意,黃色的花葯被淺綠的花絲頂在花芯中間,隨風微顫,生動而活潑,一棵海棠樹便有了深深淺淺的不同花與朵。它們開得那麼熱烈,開得那麼的超凡脫俗。就那樣一枝枝橫列在我的眼前,在春雨沐浴下帶著一份詩情畫意的韻味,不染一絲風塵般俏麗枝頭,帶著淡淡的芬芳,不由得讓人一見傾心。遠比櫻花更妖嬈,近比桃花更燦爛。
「明艷動人真姿色,胭脂點點奪人心。」這朵朵含羞低眉的海棠花,嫻淑而優雅,此刻在我的眼前明媚起來,不由想起中南海西花廳的海棠花,想起它的主人——周恩來總理。海棠依舊,那個賞花的人早已離開我們整整四十五年了,永遠的離開我們了。「海棠依舊」上演著一段段刻骨銘心的記憶,賞花人幾許再現?我一直以為西府海棠是以西花廳而命名的。通過查詢才知道不是這么回事。它是晉朝時候生長在西府(今陝西省寶雞市),因而得此名。即使現在知道它的來由,我依舊執拗我最初的認定,西花廳就是西府海棠的故鄉。
遙想春天的北京,此時已是陽光和煦,灑滿西花廳,灑滿海棠花,微風掠過,便有海棠雨飄落。這里就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和他的戰友伴侶鄧穎超的居所,這里有他們也是我所鍾愛的海棠,更因為它是周總理生前最喜歡的花,而讓更多的人喜歡上它!如今海棠花又開,那看花的人一定像花一樣濃密!來看花,更是來看敬愛的周總理!中南海西花廳的西府海棠,也是善解人意,有它的靈性的呀!每年春天都是來赴主人之約,風雨無阻。轟轟烈烈地盛開在主人誕辰的日子裡,把滿樹的繁華和芬芳彌漫整個西花廳,彌漫不染亭,彌漫我們走過的每一個角落,把對主人的懷念都賦予這紛飛的花瓣雨中。也給了人們一份緬懷總理的真實。海棠花陪伴了周總理無數個不眠之夜,也見證了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兢兢業業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偉大一生;在他欣賞海棠的花開花落間,花兒也見證了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誰說海棠花的花語是「單戀」?他們用一生的恩愛、陪伴與比肩,彼此不求回報的付出,詮釋了愛情的真諦,為世人做出了榜樣。他們既是戰友,又是情侶,他們的人格魅力令人折服,是我們一生也到達不了的高度。海棠花,比我們長情,它用最美的姿容陪伴總理,也讓總理的浪漫情懷在花前月下得以抒發。年年相伴海棠下,歲歲常憶連理情。想必枝頭的並蒂海棠就是在這里共同生活了二十六年相愛的那兩個人吧!想著想著,一份感動湧上心頭。他們是比翼鳥、連理枝。西府海棠,它終究成了總理的代名詞。想起海棠,也便想起最是總理寫照的「不染亭」——一個出污泥而不染的正人君子,真正的共產黨人,大國脊樑。「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此詩句將海棠花嫻靜、雅的特質描寫得淋漓盡致,也對應了周總理溫暖、博大、謙遜的高貴品質。如若世間真有完美的人,那真非周公莫屬!
海棠樹下,周總理深情的話語猶在耳邊響起「海棠花好,溫暖,它古樸大方,不張揚,每朵花之間都很團結」。盡管總理早已不在,但海棠依舊,總理音容笑貌還有他的精神永存。忽然間頓悟:因為團結,才有了這一樹一樹的明媚與溫暖;中國人也如同這繁茂的海棠花,在疫情期間,因為團結,才有了十四億人的步調一致;因為團結,才有了千萬奔赴武漢的醫務人員、解放軍戰士、消防官兵和志願者……才有了我們盡賞海棠花的喜悅心情和無盡的機會。感恩這個時代,感恩老一輩為我們締造的中國共產黨,感恩偉大的祖國。
一窗海棠花,讓我一次一次穿越舊時光,欣賞舊時光里的花開花落,花雨紛飛里懷想那個我所敬仰的人。惟願歲月靜好,海棠依舊。
寫於2021年3月5日(紀念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誕辰123周年)
(圖片源自網路)
【 作者簡介 】 柴翠香,曾用筆名問斜陽、紫陌等。山東省作協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協會員,中華詩詞、詩賦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出版散文集《舊夏的味道》《小窗盈香》《香飄塵外》,詩集《螢窗心語》、《穿過陽光的小巷》等。散文集《雲上時光》即將付梓。
《當代散文》由山東省散文學會主辦,散文雙月刊,主要發表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歡迎山東籍散文作家申請加入山東省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常年舉辦各種散文活動,為作家提供圖書出版服務,歡迎聯系。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電話:13210570289 (入會) 18765312921 (投稿)
壹點號當代散文
Ⅱ 古詩鴛鴦李商隱鴛鴦
1. 李商隱關於鴛鴦的詩句
李商隱關於鴛鴦的詩句 1.關於寫鴛鴦的詩句
和友人鴛鴦之什(其一)李商隱 翠鬣紅毛舞夕暉,水禽情似此禽稀。
暫分煙島猶回首,只渡寒塘亦並飛。 映霧盡迷珠殿瓦,逐梭齊上玉人機。
采蓮無限蘭橈女,笑指中流羨爾歸.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盧照鄰《長安古意》)。 【鴛鴦】 鴛鴦於飛,畢之羅之, 君子萬年,福祿宜之。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萬年,宜其遐福。 乘馬在廄,摧之秣之, 君子萬年,福祿艾之。
乘馬在廄,秣之摧之, 君子萬年,福祿餒之。 【古絕句】 南山一桂樹, 上有雙鴛鴦。
千年長交頸, 歡愛不相忘。 【古詩十九首】 星戴環佩月戴璫,一夜秋寒掩洞房。
莫道橫塘秋露冷,殘荷猶自蓋鴛鴦。 【出處】: 中華詩詞-清-蘇曼殊 古詩:"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 《四詩十八首贈兄秀才入軍詩》嵇康 淡淡流水。
淪胥而逝。泛泛柏舟。
載浮載滯。微嘯清風。
鼓檝容裔。放棹投竿。
優游卒歲。 婉彼鴛鴦。
戢翼而游。俯唼綠藻。
託身洪流。朝翔素瀨。
夕棲靈洲。搖盪清波。
與之沉浮。 藻泛蘭池。
和聲激朗。操縵清商。
游心大象。傾昧修身。
惠音遺響。鍾期不存。
我志誰賞。 和方有懷孤鴛鴦詩 此生交頸夢難成,愧煞人間伉儷情。
喚作坦悔鴛鴦單不得,時時顧影怕呼名。 鴛鴦·蝴蝶 一聲長嘆,你殘留的曾經,匆匆逝去——— 轉眼,晚風又起 駕一路紅塵 我與余暉攜手 只為看春色傷感的結局 可辯帶那不是問候 淺埋的青絲一縷 破碎地覆蓋在 窒息已久的泥土 誰知道,我也因此而哭 就算月色朦朧 你也不會在結局凝固 聽見我的吶喊了嗎 我已無力 讓疲憊的身軀 倚在你承諾的梧桐細雨 但落花煙柳 海棠依舊 最後,你不變的容顏 刺穿我的天空 如慾望的溫柔 遺失在夕陽的背後 你不是鴛鴦 我不是蝴蝶 聽山那邊的傳說 你我一起入畫。
2.有關鴛鴦的詩句有哪些
我國最早的詩集《詩經》,就有「鴛鴦於飛,畢之羅之」、「鴛鴦在梁,戢(ji收藏)其左翼」這樣的詩句。
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 對月形單望相互,只羨鴛鴦不羨仙 歸國遙(二) 金翡翠,為我南飛傳我意: 罨畫橋邊春水,幾年花下醉。 別後只知相愧,淚珠難遠寄。
羅幕綉幃鴛被,舊歡如夢里。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長安古意》 作者:【唐】盧照鄰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游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台萬種色。
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以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綉孤鸞,好取門簾貼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鬱金香。
片片行雲著蟬翼,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讓灶正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虯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南唐】馮延己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煙鎖鳳樓無限事,茫茫。鸞鏡鴛衾兩斷腸。
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綉床。薄倖不來門半掩,斜陽。
負你殘春淚幾行。 :《長恨歌》 作者:【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古意 作者:【唐】陳羽 十三學綉羅衣裳,自憐紅袖聞馨香。
人言此是嫁時服,含笑不刺雙鴛鴦。 郎年十九髭未生,拜官天下聞郎名。
車馬駢闐賀門館,自然不失為公卿。 是時妾家猶未貧,兄弟出入雙車輪。
繁華全盛兩相敵,與郎年少為婚姻。 郎家居近御溝水,豪門客盡躡珠履。
雕盤酒器常不幹,曉入中廚妾先起。 姑嫜嚴肅有規矩,小姑嬌憨意難取。
朝參暮拜白玉堂,綉衣著盡黃金縷。 妾貌漸衰郎漸薄,時時強笑意索寞。
知郎本來無歲寒,幾回掩淚看花落。 妾年四十絲滿頭,郎年五十封公侯。
男兒全盛日忘舊,銀床羽帳空颼飀。 庭花紅遍蝴蝶飛,看郎佩玉下朝時。
歸來略略不相顧,卻令侍婢生光輝。 郎恨婦人易衰老,妾亦恨深不忍道。
看郎強健能幾時,年過六十還枯槁。 :《菩薩蠻》 作者:【唐】牛嶠 玉爐冰簟鴛鴦錦,粉融香汗流山枕。
簾外轆轤聲,斂眉含笑驚。 柳陰煙漠漠,低鬢蟬釵落。
須作一生拌,盡君今日歡。 薄命憐卿甘做妾? 出典:《花月痕》卷三 作者:【清】魏秀仁 冰綃霧谷五銖輕,記訪雲英到玉京。
苔徑曉煙窗外濕,桂堂初月夜來明。 菱花綽約窺新黛,仙果清芬配小名。
最是凝眸無限意,似曾相識在前生。 銀壺漏盡不成眠,乍敘歡情已黯然。
萍梗生涯悲碧玉,桃花年命寫紅箋。 團香和淚常無語,理鬢薰衣總可憐。
莫話飄零搖落恨,故鄉千里皖江邊。 玲瓏寶髻重盤雲,百合衣香隔坐聞。
秋剪瞳人波欲活,春添眉嫵月初分。 紫釵話舊渾如夢,紅粉憐才幸有君。
杜牧年來狂勝昔,只應低首縷金裙。 黃昏蜃氣忽成。
3.有關鴛鴦的詩
和友人鴛鴦之什(其一)李商隱
翠鬣紅毛舞夕暉,水禽情似此禽稀。
暫分煙島猶回首,只渡寒塘亦並飛。
映霧盡迷珠殿瓦,逐梭齊上玉人機。
采蓮無限蘭橈女,笑指中流羨爾歸.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盧照鄰《長安古意》)。
【鴛鴦】
鴛鴦於飛,畢之羅之,
君子萬年,福祿宜之。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萬年,宜其遐福。
乘馬在廄,摧之秣之,
君子萬年,福祿艾之。
乘馬在廄,秣之摧之,
君子萬年,福祿餒之。
【古絕句】
南山一桂樹,
上有雙鴛鴦。
千年長交頸,
歡愛不相忘。
【古詩十九首】
星戴環佩月戴璫,一夜秋寒掩洞房。
莫道橫塘秋露冷,殘荷猶自蓋鴛鴦。
【出處】:
中華詩詞-清-蘇曼殊
古詩:"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
《四詩十八首贈兄秀才入軍詩》嵇康
淡淡流水。淪胥而逝。泛泛柏舟。載浮載滯。微嘯清風。鼓檝容裔。放棹投竿。優游卒歲。
婉彼鴛鴦。戢翼而游。俯唼綠藻。託身洪流。朝翔素瀨。夕棲靈洲。搖盪清波。與之沉浮。
藻泛蘭池。和聲激朗。操縵清商。游心大象。傾昧修身。惠音遺響。鍾期不存。我志誰賞。
和方有懷孤鴛鴦詩
此生交頸夢難成,愧煞人間伉儷情。
喚作鴛鴦單不得,時時顧影怕呼名。
鴛鴦·蝴蝶
一聲長嘆,你殘留的曾經,匆匆逝去———
轉眼,晚風又起
駕一路紅塵 我與余暉攜手
只為看春色傷感的結局
可那不是問候
淺埋的青絲一縷
破碎地覆蓋在
窒息已久的泥土
誰知道,我也因此而哭
就算月色朦朧
你也不會在結局凝固
聽見我的吶喊了嗎 我已無力
讓疲憊的身軀
倚在你承諾的梧桐細雨
但落花煙柳 海棠依舊
最後,你不變的容顏
刺穿我的天空
如慾望的溫柔 遺失在夕陽的背後
你不是鴛鴦 我不是蝴蝶
聽山那邊的傳說
你我一起入畫
4.帶有鴛鴦的詩句有哪些
帶有鴛鴦的詩句有:
1、得成比目何辭死,願做鴛鴦不羨仙。(唐·盧照鄰《長安古意》)這兩句大意是:得以與心愛的人結成夫婦,像比目魚一樣形影不離,雖死何辭?願與心上人結為伉儷,如鴛鴦鳥一樣出雙入對,即使神仙生活也不值得羨慕。
2、春羅雙鴛鴦,出自寒夜女。(唐·韋應物《雜體五首》)這兩句大意是:美女春日裡穿著漂亮的羅裙,上面綉著成雙成對的鴛鴦鳥,這美麗的衣服,是貧寒的勞動婦女在深夜裡製作出來的。
3、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唐·杜甫《絕句二首》其一)。這兩句大意是:天暖泥融,燕於忙於銜混作巢,飛來飛去;春溫沙暖,鴛鴦貪睡,卧於沙中遲遲不起。
4、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唐·杜甫《佳人》)這兩句大意是:合歡尚且知道入夜則合,從不逾時;鴛鴦偶居不離,向不獨宿。這兩句分別以「有情」的植物、動物作比喻,說明夫婦之間應該相親不離。
5、桃花春木淥,水上鴛鴦浴。(唐·韋庄《菩薩蠻》)這兩句大意是:春臨大地,洛陽到處是嫣紅的桃花,到處是澄澈的春水,水面上飄浮著並頭浴羽的對對鴛鴦。紅英繽紛,綠波盪漾,鴛鴦比翼,一派大好春光。可用來寫盛春景色。
7、花際裴回雙蛺蝶。池邊顧步兩鴛鴦。(唐·劉希夷《公子行》)這兩句大意是:(春遊的洛陽公子和美女,)形如花間來回飛舞的雙雙彩蝶,叉像池邊相顧漫步的對對鴛鴦。
(2)紫海棠依舊擴展閱讀:
鴛鴦(學名:Aix galericulata;英文名:Mandarin Duck,即中國官鴨):鴛指雄鳥,鴦指雌鳥,故鴛鴦屬合成詞。屬雁形目的中型鴨類,大小介於綠頭鴨和綠翅鴨之間,體長38-45厘米,體重0.5千克左右。
鴛鴦雌雄異色,雄鳥嘴紅色,腳橙黃色,羽色鮮艷而華麗,頭具艷麗的冠羽,眼後有寬闊的白色眉紋,翅上有一對栗黃色扇狀直立羽,像帆一樣立於後背。雌鳥嘴黑色,腳橙黃色,頭和整個上體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後連一細的白色眉紋,亦極為醒目和獨特。主要棲息於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蘆葦沼澤和稻田地中。雜食性。
鴛鴦為中國著名的觀賞鳥類,之所以被看成愛情的象徵,因為人們見到的鴛鴦都是出雙入對的。作為經常出現在古代中國神話傳說和文學作品中的鳥類。人們常用鴛鴦來比喻男女之間的愛情。
參考資料:網路-鴛鴦
5.有誰知道關於描寫鴛鴦的古詩
1、古詩(鴛鴦)——無名氏
南山一樹桂,上有雙鴛鴦。千年長交頸,歡慶不相忘。
[鑒賞]:這是一首最早詠鴛鴦的詩。鴛鴦被任命稱為戀愛之鳥,這首詩亦可看作是一曲歌唱戀人們永遠相親相愛的情歌,語言古樸通俗,民歌風味很濃。
2、鴛鴦——李商隱
雌去雄飛萬里天,雲羅滿眼淚潸然。不須長結風波願,鎖向金籠始兩全。
[鑒賞]:這是一首悲歌,抒發了詩人深沉的感慨:鴛鴦只有鎖在籠子里,在不自由的情況下才能兩全,一旦沖破牢籠,就會遭受不幸,兩相分離。「不須長結風波願」,這是多麼悲痛的絕望的哀嘆啊,表達了詩人對追求自由愛情而不可得的人們的深切同情。
3、鴛鴦——杜牧
兩兩戲沙汀,長疑畫不成。錦機爭織樣,堪憐伐淺清。鳧鷗皆爾類,惟羨獨含情。
[鑒賞]:這首詩寫鴛鴦的特點、習性。特別通過寫人們對鴛鴦的喜愛,畫它的模樣,織它的圖案,作詠它的歌曲,通過對同類的其他鳥兒對它的羨慕,從側面淋漓盡致地表現出鴛鴦的可愛。而結句「獨含情」是畫龍點睛之筆,是鴛鴦為什麼可愛的回答。
4、鴛 鴦——羅鄴
江雲碧靜霽煙開,錦翅雙飛去又回。一種鳥憐名字好,只緣人恨別離來。暖依牛渚江莎媚,夕宿龍池禁漏催。相對若教春女見,便應攜向鳳凰台。
[鑒賞]:首聯描寫鴛鴦在雨後雙雙飛翔的生動情景。頷聯抒情,說人們對別離感到悲恨,因此喜愛象徵永遠相愛在一起的鴛鴦。頸聯又是描寫,寫鴛鴦白天依偎於江莎,夜晚雙宿於龍池,過著相愛的生活。結聯又是抒情議論,用假設的句子寫人間青年女子對鴛鴦的喜愛。全詩敘事描寫和抒情議論穿插融合很得當。畫面優美,情景交融。
5、鴛鴦——皮日休
雙絲絹上為新樣,連理枝頭是故園。翠浪萬回同過影,玉沙千處共棲痕。若非足恨佳人魄,即是多情年少魂。應念孤飛爭別宿,蘆花蕭颯雨昏昏。
[鑒賞]:這首詩以優美的語言,生動的比喻,纏綿的情調,寫鴛鴦深深相戀的情景,在歌詠鴛鴦詩中別具一格。首聯以雙絲絹、連理枝側面描寫她的美麗形象和相愛的習性。頷聯意境美,語言美,進一層寫出它同飛同宿的生活。頸聯用佳人魄、年少魂作喻,頗新奇生動。結聯想像鴛鴦一旦分離的凄涼情景,反襯鴛鴦相戀相愛生活的可貴。
6.關於鴛鴦的詩句
《鴛鴦》
——唐·杜牧
兩兩戲沙汀,長疑畫不成。
錦機爭織樣,歌曲愛呼名。
好育顧棲息,堪憐泛淺清。
鳧鷗皆爾類,惟羨獨含情。
《和友人鴛鴦之什》
——唐·崔珏
翠鬣紅衣舞夕暉,水禽情似此禽稀。
暫分煙島猶回首,只渡寒塘亦共飛。
映霧乍迷珠殿瓦,逐梭齊上玉人機。
采蓮無限蘭橈女,笑指中流羨爾歸。
寂寂春塘煙晚時,兩心和影共依依。
溪頭日暖眠沙穩,渡口風寒浴浪稀。
翡翠莫誇饒彩飾,鸊鵜須羨好毛衣。
蘭深芷密無人見,相逐相呼何處歸。
舞鶴翔鸞俱別離,可憐生死兩相隨。
紅絲毳落眠汀處,白雪花成蹙浪時。
琴上只聞交頸語,窗前空展共飛詩。
何如相見長相對,肯羨人間多所思。
《鴛鴦》二首
——唐·皮日休
雙絲絹上為新樣,連理枝頭是故園。
翠浪萬回同過影,玉沙千處共棲痕。
若非足恨佳人魄,即是多情年少魂。
應念孤飛爭別宿,蘆花蕭瑟雨黃昏。
鈿鎞雕鏤費深功,舞妓衣邊綉莫窮。
無日不來湘渚上,有時還在鏡湖中。
煙濃共拂芭蕉雨,浪細雙游菡萏風。
應笑豪家鸚鵡伴,年年徒被鎖金籠。
《鴛鴦》
——唐·羅鄴
紅閑碧霽瑞煙開,錦翅雙飛去又回。
一種鳥憐名字好,盡緣人恨別離來。
暖依牛渚汀莎媚,夕宿龍池禁漏催。
相對若教春女見,便須攜向鳳凰台。
《鴛鴦》
——唐·吳融
翠翹紅頸覆金衣,灘上雙雙去又歸。
長短死生無兩處,可憐黃鵠愛分飛。
《鴛鴦》
——唐·盧汝弼
雙浮雙浴傍苔磯,蓼浦蘭皋綉帳幃。
長羨鷺鷥能潔白,不隨鸂鶒斗毛衣。
霞侵綠渚香衾暖,樓倚青雲殿瓦飛。
應笑隨陽沙漠雁,洞庭煙暖又思歸。
《鴛鴦》
——唐·吉師老
江島蒙蒙煙靄微,綠蕪深處刷毛衣。
渡頭驚起一雙去,飛上文君舊錦機。
挑挑吧!!
7.有關鴛鴦的詩句
【古絕句】南山一桂樹, 上有雙鴛鴦。千年長交頸, 歡愛不相忘。第二 星戴環佩月戴璫,一夜秋寒掩洞房。莫道橫塘秋露冷,殘荷猶自蓋鴛鴦。 第三首 《四詩十八首贈兄秀才入軍詩》 嵇康 淡淡流水。淪胥而逝。泛泛柏舟。載浮載滯。 微嘯清風。鼓檝容裔。放棹投竿。優游卒歲。婉彼鴛鴦。戢翼而游。俯唼綠藻。託身洪流。 朝翔素瀨。夕棲靈洲。搖盪清波。與之沉浮。藻泛蘭池。和聲激朗。操縵清商。游心大象。傾昧修身。惠音遺響。鍾期不存。我志誰賞。 第四首,十里平湖 《倩女幽魂》. 十里平湖霜滿天, 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互, 只羨鴛鴦不羨仙, 第五首 鴛鴦溪, 千丈谷底鴛鴦溪 ,高巒萬重披綠衣
山澗飛流多瀑布, 棧道掛壁險又奇, 夏遊屏南鴛鴦溪, 有感而作. 第六首 鴛喚鴦 作者: 阿風
鴛喚鴦鴛立梅頭泣喚鴦,鴦離梅園三顧鴛。鴛鴦鴛鴦何時聚,冬去春來不知期。
第七首 【相和歌辭·江南曲】 羅隱
江煙濕雨鮫綃軟,漠漠遠山眉黛淺 水國多愁又有情,夜槽壓酒銀船滿。綳絲采怨凝曉空,吳王台榭春夢中。鴛鴦鸂鶒喚不起,平鋪淥水眠東風。西陵路邊月悄悄,油壁輕車嫁蘇小。
第八首《菩薩蠻》 作者:【唐】牛嶠
玉爐冰簟鴛鴦錦,粉融香汗流山枕。 簾外轆轤聲,斂眉含笑驚。 柳陰煙漠漠,低鬢蟬釵落。 須作一生拌,盡君今日歡。
8.有關鴛鴦的詩
和友人鴛鴦之什(其一)李商隱 翠鬣紅毛舞夕暉,水禽情似此禽稀。
暫分煙島猶回首,只渡寒塘亦並飛。 映霧盡迷珠殿瓦,逐梭齊上玉人機。
采蓮無限蘭橈女,笑指中流羨爾歸.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盧照鄰《長安古意》)。 【鴛鴦】 鴛鴦於飛,畢之羅之, 君子萬年,福祿宜之。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萬年,宜其遐福。 乘馬在廄,摧之秣之, 君子萬年,福祿艾之。
乘馬在廄,秣之摧之, 君子萬年,福祿餒之。 【古絕句】 南山一桂樹, 上有雙鴛鴦。
千年長交頸, 歡愛不相忘。 【古詩十九首】 星戴環佩月戴璫,一夜秋寒掩洞房。
莫道橫塘秋露冷,殘荷猶自蓋鴛鴦。 【出處】: 中華詩詞-清-蘇曼殊 古詩:"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 《四詩十八首贈兄秀才入軍詩》嵇康 淡淡流水。
淪胥而逝。泛泛柏舟。
載浮載滯。微嘯清風。
鼓檝容裔。放棹投竿。
優游卒歲。 婉彼鴛鴦。
戢翼而游。俯唼綠藻。
託身洪流。朝翔素瀨。
夕棲靈洲。搖盪清波。
與之沉浮。 藻泛蘭池。
和聲激朗。操縵清商。
游心大象。傾昧修身。
惠音遺響。鍾期不存。
我志誰賞。 和方有懷孤鴛鴦詩 此生交頸夢難成,愧煞人間伉儷情。
喚作鴛鴦單不得,時時顧影怕呼名。 鴛鴦·蝴蝶 一聲長嘆,你殘留的曾經,匆匆逝去——— 轉眼,晚風又起 駕一路紅塵 我與余暉攜手 只為看春色傷感的結局 可那不是問候 淺埋的青絲一縷 破碎地覆蓋在 窒息已久的泥土 誰知道,我也因此而哭 就算月色朦朧 你也不會在結局凝固 聽見我的吶喊了嗎 我已無力 讓疲憊的身軀 倚在你承諾的梧桐細雨 但落花煙柳 海棠依舊 最後,你不變的容顏 刺穿我的天空 如慾望的溫柔 遺失在夕陽的背後 你不是鴛鴦 我不是蝴蝶 聽山那邊的傳說 你我一起入畫。
Ⅲ 好顏色的詩句
碧、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紅: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黃:黃衫飛白馬,日日青樓下。
白日依山近,黃河入海流。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四月南風大發黃,棗花未落蔭桐長。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綠: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白、黃: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白、黃、青: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白、綠: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
白、紅: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黑、金: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紫: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黃、金: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紅、綠、藍: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紅、綠: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紅、青: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Ⅳ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 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昨來天夜裡雨點雖然稀自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一、原文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二、出處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
(4)紫海棠依舊擴展閱讀
賞析
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起首兩句,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後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餘醉。
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
Ⅳ 海棠依舊!綠肥紅瘦!的含義是什麼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賞析】:
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轟動朝野。傳聞就是這首詞,使得趙明誠日夜作相思之夢,充分說明了這首小令在當時引起的轟動。又說此詞是化用韓偓《懶起》詩意。韓詩曰:「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卧卷簾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較原詩更勝一籌,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少女的傷春心境。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這兩句寫昨夜的風很急,還淅淅瀝瀝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飲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來酒意還沒有完全退去。一開始就將整首詞的時間、環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風驟」十分恰當的寫出了暮春的特點,風吹的緊而雨卻是疏落,四個字即使人能夠感受到暮春的氣息。「濃睡不消殘酒」則寫出了人物現在的狀態,剛剛醒來略略還帶些酒意,一副慵懶的模樣,這種狀態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風驟,隱隱心底還藏著些許心事,這樣就順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兩句前者寫室外,後者寫室內,轉折的巧妙恰當,靈動自然。
經歷了一場風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園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對,因此急急地向「卷簾人」詢問。一個「試」字,寫出了人物心中的擔憂,她不願意春天就這么快的過去。「試」字將不忍問卻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畫的淋漓盡致。孰料,「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讓她出乎意料,雖然她內心渴望海棠依舊,但自己也明白風雨之後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簾人」的回答給了她意外的驚喜。「海棠依舊」從後面應和了前面「問」的內容,這種手法使得其詞更加耐讀。「卻」字同時寫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聽到回答後的意外之情,還隱隱道出了「卷簾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時的漫不經心,這兩者之間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對比,主人公的細膩委婉與「卷簾人」粗疏淡漠之間的對比。詞至此,又疊進一層,意境又開一界。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主人公畢竟還是知道這是暮春時節,況且昨夜又是一夜風雨,海棠花斷然是不會依舊了,因此她連用兩個「知否」來糾正「卷簾人」的答復,口語的語氣使得這兩個「知否」讓人讀來頗覺清新。「應是綠肥紅瘦」一句寫出了當前的情形。這句是最為世人稱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穎別致、生動傳神,看似信手拈來,卻是功力獨到。她用「綠」字代指滿枝的綠葉,用「紅」代指枝頭的花朵,「肥」替換了「多」,「瘦」替換了「少」,寫出了一個全新的意境。無怪乎多為歷代詞論者贊譽,如《草堂詩余別錄》中曰「結句尤為委曲工整,含蓄無窮意焉」。而更深一層,「紅」又不單指花朵,還隱指了春天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色彩,隱指了春天眾多無比美好的事物,隱指了在春天裡的喜悅心情。這樣「紅瘦」一詞就逼真地寫出了人物地傷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飾,卻更令人心動,這是李清照的詞作給讀者的一個典型感受。
作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這首小令寫法別致。它曲折委婉,意境層層疊進,雖只六句,卻幾度轉承,時時宕開一筆。同為傷春之作,作者並沒有像其他詩篇一樣直接寫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傷惆悵,而是通過聽覺、視覺等側面營造暮春時節的氛圍,從客觀現實逐漸轉入主觀感受,從而能夠更加強烈的引起讀者的共鳴。
其次,作者通過主人公與「卷簾人」的對話來展開全文。這種寫法,不僅是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在腦海里形成一副完整的畫面,增添了真切感,而且行文上也顯得緊湊而有內容。同時還將人物的心境通過話語表現出來,更顯得真實可信。此外作者在對話中稍加點綴,如「試」、「卻」等字,將人物情感的轉折細膩地刻畫出來,對比著描寫了兩個人物的情感心思。
再者,成功地運用代指手法。以「綠」「紅」代指葉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在語言上更顯凝練,言前人所未言。前已詳述,此處即不重復了。
接下去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彥《少年游》:「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便顯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蠟了。「試問」的結果如何呢?——「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捲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後,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於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後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風驟」之後,「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象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餘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發聯想,那「紅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嗎?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此語甚新。」《草堂詩余別錄》評:「結句尤為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看來皆非虛譽。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蓼園詞選》雲:「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
Ⅵ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
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
於是就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海棠花依舊如故」。
這句話選擇李清照的《如夢令》,原文如下:
《如夢令》(其一)
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其二)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翻譯:
其一:
經常回憶起以前到小溪邊的亭子遊玩,直到日暮時分,但因喝醉而忘記回去的路。
一直玩到興盡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荷花池的深處。
怎樣才能把船劃出去,我爭著渡河去,槳聲驚醒了棲息在水中的鷗鷺。
其二:
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
於是就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海棠花依舊如故」。
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6)紫海棠依舊擴展閱讀:
李清照工詩善文,更擅長詞。李清照詞,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錄。其詞流傳至今的,據今人所輯約有45首,另存疑10餘首。
她的《漱玉詞》既男性亦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從總的情況看,她的創作內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時期生活的變化而呈現出前後期不同的特點。
前期: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於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
後期: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孤獨,惆悵。
Ⅶ 《海棠依舊(2016)》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海棠依舊》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pX9bEay0oI2q9VMEAaRAcA
《海棠依舊》
導演: 陳力
編劇: 張法純、周秉德
主演: 孫維民、唐國強、黃薇、盧奇、王伍福、馬曉偉、李世璽、牛犇、丁柳元、楊步亭、趙力強、曾一萱、劉之冰、吳海燕、夏天、陳思、沈保平、姚兵友、林津鋒、岳霄冰、張揚、徐郭紫杉、石琳、郭鐵城、丁軍、張建國、崔根栓、蘇麗、趙小川、陳銳、於子健、祝新運、王國棟、王健、邵曉薇、趙曉明、張會中、王伯昭、郝岩、丁勇岱、郭東文、徐玉峰、郝超、張希才、陳奇、馮凡、Randell、劉自強、林玉佳、亞歷山大·巴甫洛夫、逯長恩、萬思維、曹操、lsabeL、初星一、Praihirun Marttra、於又川、張帆、呂一丁、鄭強、許丕一、王笑龍、張夢星、侯祥玲、王振利、伊娜、劉袖傑、羅情怡、李昕芮、Burnett Frances Aisika、Wongboonmark Phanukorn、韓占勇、吳陽、啜二勇、周旭奇、王藝禪、田景山、王廣智、蔣依依、張樂天、阿麗亞、王鵬、呂毅、侯靜萱、馬崇樂、George ricketts、李楊、康馥麟、傅方俊、全奕丞、吳昊、姜雯雯、高志強、喬治、宋曉英、馬躍、王朝、鄭玉、蔡麗萍、袁霞、成國棟、王淑琴、薛淑傑、劉翰秦、楊彤、米樂
類型: 劇情、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首播: 2016-07-04(中國大陸)
集數: 41
單集片長: 45分鍾
又名: 我的伯父周恩來
電視劇《海棠依舊》真實展現了周恩來總理從1949年初入駐中南海西華廳到1976年1月去世,近27年間的工作與生活的真實感人故事,以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派遣駐外大使、抗美援朝、萬隆會議、邢台抗震救災、中美建交等國內外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 表現周恩來總理勤政為民的大國總理風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