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詠紅海棠花

詠紅海棠花

發布時間: 2023-05-10 05:58:47

⑴ 關於海棠花的詩詞有哪些

1: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幫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稱斷腸花,思鄉草。有象徵遊子思鄉,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又因為其嫵媚動人,雨坦橘世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又來比喻美人。
2:南宋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陸游另一首詩中:「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鮮艷的紅花綠葉及花朵繁茂與朝日爭輝的形象。
3: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兒扶讓肢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來。曲故流傳後.蘇東坡據此寫了一首《海棠》∶
《海棠》
作者: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是一首詠海棠的詩。詩的頭兩句,描繪海棠所生長的富麗環境,表明海棠的珍貴。後兩句寫深夜也點燃蠟燭去欣賞海棠花,詩人愛花、愛美之情極為深切,這樣做也夠浪漫了。描寫精緻,用海棠比擬美人,更為生動。
4:到了明代,「風流才子」唐伯虎根據\'海棠春伍舉睡\'典故,豐富了想像,畫了一幅《海棠美人圖.有詩雲∶
《題海棠美人》
作者:唐寅
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
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5:宋代
《春暮游小園》
作者:王淇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夭棘出莓牆。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作者:蘇軾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⑵ 劉兼《海棠花》詠海棠詩賞析

《海棠·海棠花》詠海棠詩鑒賞

劉兼

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煙輕虢國顰歌黛,露重長門斂淚衿。

低傍綉簾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難尋。

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被唐人稱為花中神仙,她那嬌美的花,輕柔的枝,繁盛的葉,令古往今來的詩人們留連忘返。她的風韻引起了不少詩人美好的想像,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株幽居獨處的海棠,作者以花喻人,感情深切細膩。

詩的開頭描寫了海棠花淡淡微紅的顏色和風韻。這是一株盛開的海棠(因為海棠未開放時為深紅色,開後則為淡紅色)這種顏色使海棠別具風掘歷伍韻,那輕柔的花姿獨得春天的生機,好象一個少女充滿懷春的心情,古人贊海棠「綽綽如處女。」這兩句正是把海棠描成了一個輕施粉黛的少女,在奼紫嫣紅的百花判或中,她獨具風采,難怪春天都對她偏愛。

三四兩句對海棠的花姿和神態做了具體的描繪,運用典故,以花喻人,形象而傳神。「煙輕虢國顰歌黛」,將海棠花比做虢國夫人,虢國夫人是楊貴妃的姐姐,長得很美,不施脂粉,唯恐掩蓋了她的天生麗質,海棠花就象不施粉黛的虢國夫人那樣皺著眉頭。「露重長門斂淚衿」又把花比做了漢朝的陳皇後,她在失寵後別居於長門宮,愁悶悲思。這兩個典故的運用,形象地表現了海棠花淡裝素裹、嬌美婀娜的花姿,並把人的感情賦予了海棠花,寫出了海棠花孤寂,哀怨的神態。這樣,作者筆下的海棠花就成為了具體而生動的形象,有血有肉,有情有感。

海棠花幽居獨處,凄涼哀怨,但海棠花是一種高潔的花,作者同情它的處境,更喜愛它的品格,五六兩句寫出了海棠花的生活環境和孤高聖潔的氣質。「低傍綉簾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難尋」這海棠花沒有盛開在百花園中,而是長在人們垂手可得的綉簾旁,孤獨無依,正是這種環境,使它感到哀怨、孤獨。但是,海棠花溫馨高潔,雖然人們可以折損它,但它決不附麗,它要保持自己的聖潔,所以,總是秘密地藏起自己的花蕊,使彩蝶難以尋找。

在作者的眼裡,海棠花不僅如少女般美麗而且象少女一樣多情,詩的最後兩句寫出了海棠的情致,海棠花藏起自己的花蕊,並非無情,到了美好的夜晚,它才有了多情的神態,為的是在皎潔的月光下,吐著芳香,伴著微醉的人兒低聲爛扒吟唱。至此,花與人的感情融為一體。深切巧妙地表達了愛花惜花之情。詩的感情低沉,細膩,可能是作者感於自己的身世而作。

⑶ 詠海棠的詩詞

海棠花素有「國艷」之譽,更有「百花之尊」、「花之貴妃」的美稱,人們把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麗和萬事吉祥的象徵。明代的「風流才子」唐伯虎根據「海棠春睡」典故,豐富了想像,畫了一幅《海棠美人圖》,並題詩雲:

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

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 棠 花

——唐·齊己

繁於桃李盛於梅,寒食旬前社後開。

半月暄和留艷態,兩時風雨免傷摧。

人憐格異詩重賦,蝶戀香多夜更來。

猶得殘紅向春暮,牡丹相繼發池台。

斜谷郵亭玩海棠花

——唐·顧非熊

忽識海棠花,令人只嘆嗟。

艷繁惟共笑,香近試堪誇。

駐騎忘山險,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處,應繞羽人家。

海棠花放簡馮元咨

——宋·蘇泂

游絲無賴小庭空,夢想君家合樹紅。

曾向西川親畫得,舉家終日看屏風。

海 棠 花

——宋·王安石

綠嬌隱約眉輕掃,紅嫩妖饒臉薄妝。

巧筆寫傳功未盡,清才吟詠興何長。

海 棠

——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海 棠 花

——宋·方回

錦城春色萬人迷,飯顆無心著品題。

實不如華謾濃艷,秋霜誰覷海棠梨。

雨中惜海棠花

——宋·廖行之

東君何事妒花妍,不遣春風一笑嫣。

邀動芳心愁萬縷,盈盈含恨雨中天。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春暮游小園

——宋·王淇

一叢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

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其一

——宋·楊萬里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綉堆。

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

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春 寒

——宋·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踏莎行·雨中觀海棠

——宋·張炎

命薄佳人,情鍾我輩。

海棠開後心如碎。

斜風細雨不曾晴,倚闌滴盡胭脂淚。

恨不能開,開時又背。

春寒只了房櫳閉。

⑷ 劉子翚《海棠花》詠海棠詩賞析

《海棠·海棠花》詠海棠詩鑒賞

劉子翚

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

初種直教圍野水,半開長是近清明。

幾經風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

詩老無心為題拂,至今惆悵似含情。

這首詩是詠海棠花的。「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詩人開頭這兩句對海棠花就充滿感情,與傅夢泉相反。梅花一出場,就顯得嫻雅高貴。它那端莊幽美的花朵,好象在春日晴空中玩弄什麼似的。用一「弄」字旅態,使靜態的海棠一下子變成了動態的海棠。我們似乎看見,春風吹來,海棠花搖曳生姿,陽光照耀下,並鎮中紅色的花朵明艷耀眼。用一「弄」字,使海棠花生機盎然。海棠花的美還不止此。梅花是多麼令人喜愛啊!當嚴冬梅花開放時,它那絢麗無比的色彩,令人贊美不置。而海棠花便從梅花那裡借來了不盡的風采,你不覺得梅花與海棠花有相象之處嗎?柳樹是輕柔可愛的,它那枝條之柔軟無與倫比,它那柳絮是輕飄飄隨風起舞的。海棠花便從柳樹那裡借來「輕」的姿態。宋真宗《海棠》詩說:「高低臨曲檻,紅白間纖條」,即稱贊其枝條輕柔。唐詩人鄭谷《擢第後入蜀經羅利路見海棠盛開偶題》詩中說:「一枝低帶流鶯睡,數片狂和舞蝶飛。」即稱贊其花如柳絮之輕狂。海棠花既有梅花的風采,又有柳樹的姿態,不是非常美的嗎?「初種直教圍野水,半開長是近清明。」說明開花的地點和時間。我們似見一株株海棠圍繞野水開放,倒映在野水中。鄭谷《海棠》詩說:「濃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清明時節半開的海棠花嫵媚多姿。「幾經風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二句寫海棠花的品格和顏色。海棠花是香氣四溢的。唐薛能《海棠》詩說:「四海應無蜀海棠,一時開處一城香。」這是眾所周知的。我們的詩人寫海棠花香,卻從海棠花的堅強性格入手。即使幾經風雨,它仍然香氣撲鼻,更顯得海棠之寶貴。海棠花的美麗顏色,有如胭脂。許多詩人都以胭脂形容海棠花的顏色。但我們的詩人卻說,用胭脂這種顏料去畫海棠花,即使把胭脂用盡了,也畫不出海棠花的美麗的紅顏色。這是極力描述海棠花顏色之美。以上六句,把海棠花之美形容得無以復加。但是,詩人仍說:「詩老無心為題拂,至今惆悵似含情。」兩句寫詩人和海棠花之間的感情。詩人覺得自己的詩寫得不好,又不想提拔贊美海棠花,以致使海棠花至今深感惆悵,似有很多感情要表達。這兩句,使用的是擬人化的手法,一個木本的海棠簡直變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了。這兩句話,是以退為進。經過詩人的點染,海棠花簡直是呼之欲出了。

中國古人常說:宋廣平鐵石心腸而所作《梅花賦》輕便艷發。劉子葷雖然是個理學家,卻並不缺乏詩人的感情,和傅夢泉之流迥然不同。劉子葷筆下的海棠樹,不是枝枝葉葉都浸潤著劉子葷的似水深情嗎?在劉子葷的感情滋潤下,那海棠花不更顯得美麗絕山多情嗎?

⑸ 繁於桃李盛於梅——唐代詠海棠詩賞析(二)

        宋代大詩人蘇軾《海棠》詩「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燒銀燭照紅妝」,使海棠花得「燒燭照」之別稱。而海棠一名「貯金屋」,卻出自唐代詩人何希堯的《海棠》:

        著雨胭脂點點消,半開時節最妖嬈。 

        誰家更有黃金屋,深鎖東風貯阿嬌? 

        前兩句「著雨胭脂點點消,半開時節最妖嬈」,詩人直接把艷麗嬌媚的半開海棠展現在讀者面前。她,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嬌羞少女,在春天的和風細雨里,顯得更加楚楚動人。海棠花蕾呈朱赤色,詩稱「絳萼」。稍開後呈粉紅色,比之花蕾的穠艷則更具豐姿。著雨的海棠,胭脂消盡,花色格外清新光潔,遠遠看去有如少女含羞的紅暈。

        面對如此嬌美嫵媚的海棠,詩人流連忘返,僅僅賦詩猶不能盡情,進而生發奇想:「誰家更有黃金屋,深鎖東風貯阿嬌。」這里詩人運用《漢武故事》中的一則典故。漢武帝為太子時,長公主欲以女配帝,問曰:阿嬌好否?帝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詩人用此典,意在抒發自己對海棠的愛惜之意。半開海棠雖美輪美奐,但「大多好物不長久。」紅顏命薄,好景不再。有誰能用黃金屋宇,深鎖東風,讓海棠花長盛不衰呢?這突如其來的一問,既反映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摯愛,又隱含著詩人對美之幻滅的深深的優慮。從而更有力地深化了主題。

        素以嬌艷著稱的海棠花,引得無數詩人對之吟詠。以詠鷓鴣著名的晚唐詩人鄭谷也為之銷魂,寫下了這首頗有新意的《海棠》詩:

        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 

        穠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 

        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 

         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

        首聯「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是全詩的總領。「勻」,即調勻。在和煦春風細心地吹拂下,海棠的花色顯得格外鮮艷奪目,詩人為之銷魂,忍不住要攜酒對賞,揮毫賦詩了。「用」字,看似隨意,實則甚見功力,把春風寫活了,似乎春風也偏愛海棠,著力打扮她。 

         頷聯較為集中地寫了海棠花的特點。「穠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剛剛經受雨水洗濯的海棠最為光艷動人,而她在欲放未放之際色彩最為鮮紅艷麗。海棠未開時呈深紅色,開後則現淡紅色,而它含苞待放之時最美最動人。「新著雨」與「欲開時」對舉,既突出地表現了海棠花的特點,也增加了全詩的詩情畫意。 

        頸聯緊承頷聯,又從側面對海棠著力進行烘托。「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面對嬌艷奪目的海棠,美麗多情的莫愁女因耽於觀賞海棠毅然連妝也懶得梳了;以畫海棠而聞名的畫家梁廣也迷戀海棠的艷麗而遲遲不肯輕易下筆。「懶」字和「遲」字,形象深刻地表現了美女莫愁、畫家梁廣對海棠的沉迷態度,有力地襯託了海棠的美麗和神韻。 

        尾聯轉而寫詩人自己對海棠的沉迷。「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詩人為海棠的嬌美而深深陶醉,早晨飲酒對賞,晚間賦詩吟詠,流連忘返。即便如此,詩人仍感不足,他甚至羨慕起在花枝間過夜的蝴蝶來了。可以想見,如果詩人能化作蝴蝶,那麼,他必將日夜不離海棠花了。這兩句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詩人對海棠的傾慕之情。    

        這首詩主要寫海棠之美及詩人對海棠的無限眷戀之情。全詩採用了層層深入的寫法,而且詩中虛實相生,以虛襯實,空靈蘊藉。全詩不僅生動地寫出了海棠之美,也成功地表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摯著追求的心態。

        《全唐詩》收錄詩作800餘首,數量僅次於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的晚唐詩僧齊己,以詠《早梅》詩聞名,其詠《海棠花》也很有特色: 

        繁於桃李盛於梅,寒食旬前社後開。 

        半月暄和留艷態,兩時風雨免傷摧。 

        人憐格異詩重賦,蝶戀香多夜更來。 

        猶得殘紅向春暮,牡丹相繼發池台。

        首聯「繁於桃李盛於梅,寒食旬前社後開」,詩一開始將海棠花與桃李和梅花相比,突出了海棠花的繁榮、茂盛,並交代了其開花時間是在社日之後到寒食節前。頷聯「半月暄和留艷態,兩時風雨免傷摧」,寫天氣暖和,海棠花開留下嬌艷的美態,此時風雨祥和,避免摧傷那嬌艷的花朵。說明大自然對海棠花格外照顧,為它提供了優越的生長環境。

        頸聯「人憐格異詩重賦,蝶戀香多夜更來」,詩人喜愛海棠花的品格奇特,多謝詩賦贊美,蝴蝶貪念它的香氣濃郁,夜裡又飛回花間來。表現了對海棠花極度的喜愛之情。尾聯「猶得殘紅向春暮,牡丹相繼發池台」,寫暮春時節,還有未凋殘的海棠花在開放,與牡丹花相繼綻放在池台邊。將海棠花與花王牡丹相提並論,突出了海棠花的美麗高雅。

        宋人陳思在《海棠譜序》雲:「梅花占於春前,牡丹殿於春後,騷人墨客注意焉。獨海棠一種,豐姿艷質,固不在二花之下。」此詩正是道出了海棠花艷冠仲春的獨特魅力。

晚唐著名詩人顧況之子顧非熊的《斜谷郵亭玩海棠花》,寫出了對海棠花的痴迷: 

        忽識海棠花,令人只嘆嗟。 

        艷繁惟共笑,香近試堪誇。 

        駐騎忘山險,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處,應繞羽人家。 

        顧非熊少小聰明,一覽成誦。卻困舉場三十年,穆宗長慶中登進士第。做過盱眙尉。顧「不樂奉迎,更厭鞭撻」,所以棄官隱居茅山。 

       從這首詩的整個格調看,大概是詩人過隱居生活時所寫。標題「斜谷郵亭玩海棠花」中一個「玩」字,便活脫出詩人心境的閑適與安逸。正因為心境的閑適與安逸,因此,「玩」得仔細,「玩」得盡興。 

        首聯「忽識海棠花,令人只嘆嗟」,意思是說,在斜谷郵亭,詩人忽然間看到了海棠花,首先是心有所動,便情不自禁地為之贊嘆。接著是仔細觀賞。頷聯「艷繁惟共笑,香近試堪誇」,寫詩人看到海棠花色艷花繁,感到十分賞心悅目。他想,凡是見到這樣艷麗繁富的花朵的人都會喜歡。「艷繁」,形容花艷麗而繁富。海棠花的特點是「有艷無香」,詩人在觀賞之際意識到了這一點,但詩人並沒有直接寫海棠花的這一「缺點」,而仍然是以贊揚的筆調寫道「香近試堪誇」。意思是說,如果海棠花能夠香氣襲人,那大概會更令人誇贊。可見,詩人對海棠花的偏愛。

        頸聯「駐騎忘山險,持杯任日斜」,寫詩人下馬觀花全然忘卻了山路的險峻,花前把酒任憑夕陽西下。詩人迷戀海棠花已經到了如痴如醉,樂不思歸、樂而忘歸的地步了。斜谷郵亭旁的海棠花似乎還不夠詩人欣賞,因此,詩人在尾聯猜想,哪裡是海棠花最多的地方呢?「何川是多處,應繞羽人家」,大概應圍繞著道士的居處去尋它。「羽人」,是指神話中的飛仙。舊時稱道人為羽人。說不定詩人以後又尋訪更多海棠花呢! 事實上,道士居處海棠花也不一定就多,詩人之所以一下子會聯想到道士居處恐怕是和他本人過著隱居生活有關吧。 

         這首詩在寫法上猶如剝筍,層層遞進。面對斜谷郵亭旁的海棠花,先是「嘆嗟」,繼之是「觀賞」,由「觀賞」到「入迷」,最後是決心「再尋」。詩中,海棠花姿可見,詩人心情可感,不知不覺的,我們也被帶到斜谷郵亭旁,同詩人共賞海棠花。

        五代詩人劉兼的《海棠花》,描寫了一株幽居獨處的海棠,以花喻人,感情深切細膩: 

        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煙輕虢國顰歌黛,露重長門斂淚衿。 

        低傍綉簾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難尋。 

        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 

        首聯「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詩的開頭描寫了海棠花淡淡微紅的顏色和風韻。這是一株盛開的海棠(因為海棠未開放時為深紅色,開後則為淡紅色),這種顏色使海棠別具風韻,那輕柔的花姿獨得春天的生機,好像一個少女充滿懷春的心情。這兩句把海棠描成了一個輕施粉黛的少女,在奼紫嫣紅的百花中,她獨具風采,難怪春天都對她偏愛。 

        頷聯對海棠的花姿和神態做了具體的描繪,運用典故,以花喻人,形象而傳神。「煙輕虢國顰歌黛」,將海棠花比作虢國夫人,虢國夫人是楊貴妃的姐姐,長得很美,不施脂粉,唯恐掩蓋了她的天生麗質,海棠花就像不施粉黛的虢國夫人那樣皺著眉頭。「露重長門斂淚衿」又把海棠花比作了漢朝的陳皇後,她在失寵後別居於長門宮,愁悶悲思。這兩個典故的運用,形象地表現了海棠花淡裝素裹、嬌美婀娜的花姿,並把人的感情賦予了海棠花,寫出了海棠花孤寂、哀怨的神態。這樣,詩人筆下的海棠花就成為了具體而生動的形象,有血有肉,有情有感。 

        海棠花幽居獨處,凄涼哀怨,但它是一種高潔的花,詩人同情它的處境,更喜愛它的品格,頸聯寫出了海棠花的生活環境和孤高聖潔的氣質。「低傍綉簾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難尋」,這海棠花沒有盛開在百花園中,而是長在人們舉手可折的綉簾旁,孤獨無依。正是這種環境,使它感到哀怨、孤獨。但是,海棠花溫馨高潔,雖然人們可以折損它,但它決不附麗,它要保持自己的聖潔,所以,總是秘密地藏起自己的花蕊,使彩蝶難以尋找。 

        在詩人的眼裡,海棠花不僅如少女般美麗,而且像少女一樣多情,詩的尾聯寫出了海棠的情致:「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海棠花藏起自己的花蕊,並非無情,到了美好的夜晚,它才有了多情的神態,為的是在皎潔的月光下,吐著芳香,伴著微醉的人兒低聲吟唱。至此,花與人的感情融為一體,深切巧妙地表達了愛花惜花之情。

⑹ 贊海棠花美的絕美詩詞有哪些

1、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蘇軾《海棠》。

釋義: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

2、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陸游。具體詩不詳。

釋義:海棠花雖然艷麗但不俗氣,是真正的貴氣啊。

3、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王淇《春暮游小園》

釋義:梅花褪去了殘余的色彩,一抹新紅攀爬在牆上,那就是海棠花啊。

4、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釋義:竹籬間那株盛開的海棠嫣然一笑,把漫山野花都比得粗俗不堪,黯然失色。

5、海邊奇樹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李紳《海棠詩》。

釋義:海邊的那棵樹有著綺麗的色彩,得知是從仙山取來栽種的。

6、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探春《詠白海棠》。

釋義:一點芳心顯得嬌弱而無力,那三更時的影子在月亮下變得有跡可循。

7、繁於桃李盛於梅,寒食旬前社後開。——齊己《海棠花》。

釋義:海棠花比桃李和梅花都繁盛,在寒食節前於社後盛開。

8、嫣然一笑,向燭花光下,經年才見。——程必《念奴嬌(初見海棠花)》。

釋義:在那燭光與海棠花下,嫣然一笑,多年才看見。

⑺ 七絕•詠海棠

東風裊裊小園中,玉剪輕裁萬點紅。
為有仙姿能解語,痴情豈獨是蘇翁。

註:解判喊坦語:會說話。海棠花又名解語花。蘇翁:蘇軾。蘇軾有海棠詩:東風滲咐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掘桐燒高燭照紅妝。
海棠社【拈韻賦詩】

作於辛丑年正月二十四(3月7日)。

⑻ 關於海棠花的詩詞有哪些

1、海棠花

[明代] 佘五娘

海棠經雨更精神,獨占園林第一春。

裊裊嬌紅初睡足,盈盈淡粉曉妝新。

秖應有艷能來蝶,便是無香亦可人。

只恐明朝易零落,莫教惆悵怨芳辰。

2、海棠花

[明代] 董少玉

小樓風定月初斜,紫玉新枝綰落霞。

睡起不堪重秉燭,春來愁殺海棠花。

3、海棠花

[唐代] 齊己

繁於桃李盛於梅,寒食旬前社後開。

半月暄和留艷態, 兩時風雨免傷摧。

人憐格異詩重賦,蝶戀香多夜更來。

猶得殘紅向春暮,牡丹相繼發池台。

4、海棠花

[唐代] 劉兼

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煙輕虢國顰歌黛, 露重長門斂淚衿。

低傍綉簾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難尋。

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

5、海棠

[宋代] 陸游

月下看荼蘼,燭下看海棠。

此是看花法,不可輕傳揚。

荼蘼暗處看,紛紛滿架雪。

海棠明處看,滴滴萬點血。

16、海棠

[宋代]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17、海棠花

[宋代]王安石

綠嬌隱約眉輕掃,紅嫩妖饒臉薄妝。

巧筆寫傳功未盡,清才吟詠興何長。

18、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宋代]吳潛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餉、胭脂盡吐。老去惜花心,相對花無語。

羽書萬里飛來處。報掃盪、狐嗥兔舞。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

⑼ 七絕.詠海棠花

七絕.詠海棠花|拈紅韻

綠芽紫蕾競爭雄,金屋藏嬌嫵媚紅。

半放妖嬈垂首笑,樹枝集火耀蒼穹。

【海棠社】第71期周日社課活動——【拈韻賦詩】

題為:運老自「橫陳錦障闌干外,盡吸紅雲酒盞中。」句中拈一平聲字為韻賦五絕或七絕(須出現所拈韻族悄皮字)

題目:詠海棠(指海棠花)

要求:詠物,不可犯題

原玉:

七律•海棠

宋兆差•陸游

誰道名花獨故宮,東城盛麗足爭雄。

橫陳錦障闌干外,盡吸紅雲酒盞中。

貪看不辭持夜燭,倚狂直欲擅春風。

拾遺舊詠悲零落,瘦損腰圍擬未工。

熱點內容
鈴蘭花根 發布:2025-05-09 05:46:11 瀏覽:328
從鮮花一路盛放到結痂 發布:2025-05-09 05:41:30 瀏覽:351
玫瑰紋身圖案大全女 發布:2025-05-09 05:32:14 瀏覽:417
百合花手鐲 發布:2025-05-09 05:19:50 瀏覽:984
花木類盆栽 發布:2025-05-09 05:04:14 瀏覽:266
開家茶花薈 發布:2025-05-09 04:48:28 瀏覽:29
櫻花祈福樹 發布:2025-05-09 04:48:25 瀏覽:322
鮮花升水 發布:2025-05-09 04:28:25 瀏覽:659
長發盆景 發布:2025-05-09 04:26:33 瀏覽:774
大牡丹網 發布:2025-05-09 04:25:17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