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蘭花誇人
1. 以蘭花比喻人的詩詞,哪位知道,就不跪求啦。
愛新覺羅.玄燁《秋蘭》
殿前盆卉,芳蘭獨秀,昔人稱為王者香,
又以方之君子,因題四韻。
猗猗秋蘭色,布葉何蔥青。
愛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緗帙,靜影依疏欞。
豈必九畹多,侈彼離騷經。
曹 寅《冬蘭》
冬草漫寒碧,幽蘭亦作花。
清如辟穀士,瘦似琢詩家。
叢秀幾釵股,頂分雙髻丫。
夕窗香思發,風影欲篝紗。詠 蘭 朱 德
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
惟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
2. 聽古人贊美蘭花
蘭花以其獨特的形態、優雅的風姿,以及四溢的幽香,從而贏得「天下第一香」、「花中君子」稱號,歷代不少名人仁士養蘭愛蘭,也為我們留下不少的有趣故事。
《樂府》上說,孔子見山谷之中的蘭花,不禁感嘆「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於是作了《漪蘭婦》。孔於把蘭花的品格用到處世上來:「與善人處,如人芝蘭之室。」
屈原種蘭,佩蘭,且以蘭自比。他的詩歌《離騷》多次提到蘭花,並廣為傳播,使「蘭」成為君子、佳人的代稱,從而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陶淵明愛蘭,並棄官歸故,採菊養蘭,並寫有詠蘭詩:「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消風脫然至,見別蕭艾叢」。
北宋詩人蘇軾愛蘭,他的詠蘭詩別具一格:「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時聞風露香,篷艾深不見」,詩人把蘭花比喻成美人,散發清香。
清代詩人、書畫家鄭板橋是有名的蘭痴。他的文章《種蘭》中說,他種了10多盆蘭花,把它們移植於太湖石、黃石之間,是一個避免陽光直曬,又陰涼乾爽的地方,第二年就開了10多朵花,香氣飄到很遠的地方。他給這些蘭花題詩:「蘭草本是山中草,還向山中種此花。塵世紛紛植盆盎,不如留與伴煙霞」。
鄭板橋還自稱:「七十三歲人,五十年畫蘭,任他雷雨風,終久不凋殘」,他的題蘭花詩有七八十首,蘭畫也應有這么多。他畫蘭名噪一時,詠蘭詩也是膾炙人口,如「深山絕壁見幽蘭,竹影蕭蕭幾片寒。一頂烏紗早須脫,好來高枕卧其間」。
鄭板橋晚年回鄉,在家裡還不忘養蘭花。一天夜裡來了小偷,他還未睡,想了一計,便吟詩道:「細雨蒙蒙夜沉沉,樑上君子進我門。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文」。小偷聽見,知道暗示自己,趕緊溜走,這時鄭板橋又提醒說:「不要損壞蘭花盆」,小偷於是小心避開逃走了。
孔子詠蘭、屈原佩蘭、勾踐種蘭、魯迅采蘭,國人似乎一直都在續寫著自己與蘭花的傳情故事。歷代文人騷客更是用著自己獨特的方式,袒露著對於蘭花的摯愛,將所有華麗的辭藻、驚艷的色彩一一堆砌在了繁華似錦里。
3. 用蘭花贊美老師的詩句
《詠幽蘭》康熙(清抄)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蘭花的花朵婀娜多姿,葉子碧綠狹長,風吹過帶著陣陣蘭花香氣。蘭花不因可以被別人摘取作為佩帶裝飾而自貴,即使沒有欣賞的時候也自己發出芬芳。蘭多形容風度謙謙,氣質溫文如玉的氣質,和默默無聞付出的品質。這種品質就如同老師。老師全心全意默默無聞的為學生奉獻,深深的影響著學生的品行。
4. 贊美蘭花的詩句
李世民:春暉開紫苑,淑景媚蘭場。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日版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權。會須 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李白 :贈友人(詠蘭花)
蘭生不當戶,別是閑庭草。夙被霜露欺,紅榮已先老。
謬接瑤香美,叨沐清風吹。余芳若可佩,卒歲長相隨。
於五松山贈南陵贊府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
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鄭燮 蘭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長。堅貞還自抱,何事斗群芳?
陳毅: 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識,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偶
5. 贊美蘭花的詩詞
贊美蘭花的詩句如下:
1、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蘭花開時,在遠處仍能聞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人們不去採摘蘭花佩戴在身上,對蘭花本身有什麼損傷呢?)
——韓愈《幽蘭操》
2、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只有枯衰的蘭草在通向咸陽的古道送別,面對如此興亡盛衰的變化,上天若有情,也會因為悲傷而變得衰老。)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3、
春蘭兮秋菊,常務絕兮終古。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意思:春天供以蘭秋天又供以菊,長此以往不斷絕直到終古。)
——屈原《離騷》
4、
亭樹霜散滿,野塘鳧鳥多。蕙蘭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晚秋時分,早上起來,庭院樹木葉片上白霜一片,在田野水塘里,有很多的野鴨水鳥啄食。)
——馬戴《秋思》
5、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春夏之交的蘭溪綠水浩瀚,岸邊的蘭花倒映在水面連雨都散發著香氣。)
——杜牧《蘭溪》
6、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清晨欄桿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露似乎是飲泣的露珠。羅幕之間透露著縷縷輕寒,一雙燕子飛去。)
——晏殊《蝶戀花》
7、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地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床鋪。)
——李清照《一剪梅》
8、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非高秋月。
(孤獨的蘭生長在幽深的園子里,被眾多的雜草所淹沒。雖然春日陽光曾將它關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傷。)
——李白《孤蘭》
9、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蘭在春天,桂在秋季,它們的葉子多麼繁茂,它們的花兒多麼皎潔。)
——張九齡《感遇·其一》
10、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山林中有一條路邊長滿蘭花的小路,城外還有種滿桃李的園子。)
——王勃《春庄》
11、
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
(我的承諾和蘭花的芳香一樣長存不變,我的心和蘭花一樣忠貞不移。這是我心裡的想法,將一輩子都不會改變。)
——孔子《家語》
12、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
(幽蘭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風。)
——陶淵明《飲酒·十七》
13、
蘭為王者香,芬馥清風里。
(蘭花的香味在花中可稱王者,沒有比蘭花更香的,它芳菲馥郁的花香隨清風飄散。)
——程樊《詠懷》
14、
折莖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連同莖葉折來的蘭花聊可佩戴,置入室中自然飄香。)
——蕭詧《詠蘭》
15、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蘭花瓣白蕊黃,素淡清麗,沒有人欣賞卻自己散發著芳香。)
——張羽《詠蘭花》
16、
幽蘭有佳氣,千載閟山阿。
(幽蘭有佳氣,幽幽的蘭花有著美好的氣味,千載閟山阿。千年以來都隱居在山林。)
——王安石《朱朝議移法雲院蘭》
17、
叢蘭發幽崖,托根近霄漢。
(一叢蘭花在僻靜的山崖中生長,紮根於離蒼穹很近的地方。)
——馬駘《蘭》
18、
春風欲擅秋風巧,催出幽蘭繼落梅。
(春風也想像秋風那樣巧妙,梅花落後又催開了幽蘭。)
——蘇轍《蘭花》
19、
珍重幽蘭開壹枝,清香耿耿聽猶疑。
(蘭花在桃李盛開的時節,與各種花草的香味調和匯聚。)
——蘇轍《幽蘭花》
20、
謾種秋蘭四五莖,疏簾底事太關情。
(用心栽種下了四五莖秋蘭,用疏簾遮陰,生怕烈日傷著了她,用心何其良苦,已經呵護有加了,我能不早為她越冬操心嗎?)
——朱熹《蘭澗》
21、
兩竿翠竹拂雲長,幾葉幽蘭帶露香。
(兩竿翠竹高高聳立,常年為青空拂去雲彩;清幽的蘭花數枚綠葉擎著朝露,發出隱隱的芳香。)
——劉躍《題沅湘蘭竹圖》
22、
蘭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長。
(成行的蘭草生長在山中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快樂的地方。)
——鄭燮《題畫》
23、
滋蘭九畹空多種,何似墨池三兩花。
(容易滋長的蘭草在空曠的原野上可以盡情地種。又何必用墨畫那麼兩三朵花呢?)
——張雨《仲穆墨蘭》
24、
猗蘭幽人操,綠竹君子德。
(君子在世間所遇到的困難,也是他所可以克服的。一個君子是能處於不利的環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黃溍《題趙公畫蘭竹》
25、
素心自芳潔,怡然與之俱。
(純潔的心自然芳香凈潔,愉悅是與生俱來的!就是形容蘭花的純潔。)
——李祁《題蘭棘同芳圖》
6. 贊美蘭花的經典詩句
贊美蘭花的經典詩句如下:
1、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明代張羽《蘭室五詠·其五》
解釋:蘭花瓣白蕊黃,素淡清麗,沒有人欣賞卻自己散發著芳香。
2、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淮南子·說山訓》
解釋:蘭花生長在無人的山谷,不會因為沒人佩戴而不散發芳香。
3、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兩漢劉徹《秋風辭》
解釋:蘭花、菊花都無比秀美,散發著淡淡幽香,但是我思念美麗的人的心情卻是難以忘懷的。
4、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世說新語·言語》
解釋:寧願像蘭草一般摧折,美玉一般粉碎,也不要像賤草蕭艾生長得很茂盛。
5、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唐代張九齡《感遇十二首·其一》
解釋:春天裡的幽蘭翠葉紛披,秋天裡的桂花晶瑩潔凈。
6、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摘自《孔子家語·在厄》
解釋:蘭花生長在冷清偏遠的山谷之中,卻不因缺少他人的觀賞而停止芬芳開放;品德高尚的人修生立人,不會因窮苦的境遇而改變自己高尚的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