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麻雀荷花
1. 國畫學習方法,詳細的,能不能給出一些圖呢謝了。
上海儒鴻書院國學培訓班老師的意見:無論學習哪一種,素描、色彩都是基礎,國畫練的是筆法,素描練的是繪畫基本功,國畫雖然講究的是意境,但是造型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素描是屬於對形體感受的一種很好的訓練形式,對於把握對象的體量及其明暗關系的分析都有相當大的幫助。素描的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簡單的幾何形體到簡單靜物,逐步開始畫一些石膏頭像,然後到真人頭像(頭像、半身像、全身像)練習素描對國畫起的作用:1:空間關系,也就是繪畫中常說的「近實遠虛」「近大遠小」2: 造型能力,在創作或者寫生當中能夠很好的把握型的能力。色彩的訓練也必不可少。可以從開始訓練小的色稿(16開就行)訓練小色稿能夠更好的提高一個人在繪畫當中的色彩整體把握能力。然後逐步的簡單的靜物到多個靜物。到人像寫生~~練習色彩對國畫起的作用:1:純度在國畫中做到「近純遠灰」補充一點還有就是明度上的關系。也就是黑白關系一定要拉開~~速寫更是必不可少的,它能過鍛煉你迅速而准確的觀察力,運用簡練的線條,扼要地描畫出對象的神態、形體、動作等。它是培養作畫者敏銳的觀察力和迅速把握對象特徵的概括力的重要繪畫手段,也是記錄生活,積累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素描 色彩 速寫3著之間有著不可分的練習。以我多年學習繪畫的經驗,在學習一段時間的色彩之後會多素描上也會有很大的提高。速寫也是,畫的多了,素描也就進步了。書法學過了,你學國畫的話,會比較得心應手,因為你大概的空白關系,章法,和對毛筆的使用方法都會比叫順手,學得自然要比直接學國畫來的快,效果好. 只是國畫當中多了一些自己的東西,入「意蘊」「氣息貫通」「誇張」「寫意」之類的畫的多了這些都是在以後繪畫國畫當中逐漸慢慢領悟到的~~~
2. 國畫花鳥系列-辛夷花的畫法第21課玉堂見喜
以前辛夷花和玉蘭花我總是傻傻地分如敗不清,學習了國畫以後才講它們區分開來。辛夷花屬於一種小喬木或者是灌木,花朵和葉子會稍微小一些,它的花萼和花瓣有著明顯的分別。辛夷花的萼片是很大的,一般為披針狀,花瓣不是純白色,而是略微的帶紫色。
一、工具:
毛氈、筆洗、白瓷盤、墨汁、大兄拆號兼毫兩支、中號兼毫兩支、小號兼毫兩支
尺寸:四尺三開(生宣)
顏料:胭脂、酞青藍、赭石、花青、藤黃
筆記整理:
畫面當中主要是由白玉蘭與辛夷組成。
1.首先在畫面中間位置畫出兩朵辛夷花,顏色可以用胭脂,也可以胭脂略加酞青藍,
2.其用筆方法與荷花花瓣的畫法相似,外側顏色較重,內側較淡。
3.添加枝幹,注意用筆的提按轉折,粗細變化渣塵顫、遮擋、穿插關系。
4.白色玉蘭花,以淡墨雙溝的技法去表現,在畫的時候,也要考慮到花頭的朝向,花瓣的疊壓關系、大小關系。通過線條的變化,把白色玉蘭花飽滿的感覺塑造出來。
5.添加花托與花芯,調淡花青色,襯染出白色玉蘭花。
6.最後添加麻雀,注意兩只麻雀的神態,和在畫面當中的大小和角度。
畫面上兩只麻雀是靈動之處。停留在樹上的胖麻雀和飛在空中的瘦麻雀對大家有沒有一點啟發?
3. 國畫入門先學什麼在學什麼其次學什麼請大家給一個路線
國畫分山水畫和花鳥畫,又可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山水畫也有工筆與寫意之版分,花權鳥畫同樣。其中寫意畫又分為大寫意和小寫意。你不是會寫書法嗎?我舉個可能不太恰當卻很好理解的例子,工筆畫就可以理解為楷書,小寫意就相當於行書,大寫意就相當於草書。
如果你喜歡山水畫,可是又沒有基礎,那麼我建議你先看看《芥子園畫譜》,簡單了解並學習一下,可以學些形式上的東西,學學用筆,但「神」與「氣」不用完全像,在書法里也有「神與氣」,我想你應該了解。學完簡單的用筆,然後你就可以學「明四家—沈周」的畫,有東西又不匠氣,路子不偏,很適合初學者。在這期間,多看看好東西,大師的東西,書店裡有的是,多看,眼界自然就高了。山水畫不要太工細,畫畫是要找感覺的,跟著感覺走。
字畫不分家,你既然有基礎,上手應該是很快的。如果還有不會的可以追問。
4. 國畫入門先學什麼在學什麼其次學什麼請大家給一個路線
先學水果一類,如:
櫻桃,楊梅,梨子等等。
再學蔬菜,如;
白菜,辣椒,茄子等等。
再學一些較簡單的生物,如:
小盯明嘩雞,麻雀,蝴蝶,蜜蜂等等。
再學一些容易的植物,如:
牽牛花,太陽花等等。槐粗
再就學山水畫,
最後就學一些較難凱行的花卉,如:
牡丹,梅花,荷花等等。
如果你還想學一些人物,
可以自己去慢慢的臨摹。
5. 兒童國畫入門基本知識 簡單技巧需掌握
1、了解國畫絕辯基本知識。認識國畫,購買寫意國畫的工具和材料,掌握用筆方法,用墨和用水的方法,學會用色方法。
2、有寫意畫簡單圖例。比如柿子,紅果,葫蘆,白菜,荷花翠鳥,麻雀,熊貓,金魚。
3、不斷重復的練習。通過對猜宏凳美感的學習和不斷積累繪畫穗旅經驗,激發想像力和思考,成為熱愛繪畫並富有創造力的人。
6. 兒童學國畫,先學工筆好還是先學寫意好。
建議先從書法入手,先熟悉掌握運筆和控筆。
孩子學的話可以從小寫意入手,先從花卉以及小動物開始,例如,麻雀、金魚、螃蟹、荷花等。熟悉線條、筆墨的運用。大寫意對筆墨、意境要求很高,線條都在筆墨里,不適合初學者。
工筆對形、線的要求太高,筆力不到的人是畫不好的,對於小學生而言一開始就畫不好,他們就失去了繪畫興趣。先學小寫意和書法吧
7. 學國畫的基礎是什麼
問題一:學國畫需要什麼基礎 我是學這個 我就覺得學國畫之前最好有一定的素描基礎。
國畫中的造型理論,無論是工筆和寫意,與西方素描有很多理論是相通的。
西方素描強調對結構的理解,國畫一樣強調作畫者對結構的理解。不了解結構而去憑所謂的「感覺」作畫,往往只能是錯漏百出。例如國畫人物中,衣紋的穿插,要畫形象,就首先要理解衣紋的結構;國畫中的花鳥畫,如果你不了解花朵、鳥兒的構造(結構),同樣是不可能畫好的.
2 例如嚴謹精神
西方素描除了培養技術外,它還同樣培養人的嚴謹作風。國畫也是一樣,尤其是國畫中的工筆畫。另外,不要以為寫意畫就不用嚴謹作風,其實寫意畫的所謂「輕松」,是指作者心態的輕松,但是,他每一筆的一提一按,都是有著熟練而嚴謹的斟酌。
西方素描,培養的不但是技術,更是一個人的修養、精神。可以說,一個好的國畫大師,他必定擁有優秀的素描修養。 能用素描的修養去畫國畫的人,是最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師的人!而我們又要知道,藝術修養,不是一兩個星期就能培養出來,少則5年4載,多則10年8載。
我相信,只要一個人肯虛心去學,用心去領悟,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有繪畫的「感覺」。
問題二:怎樣學國畫,最基礎的 看你這么用心就給你講講吧!1、先打基礎,堅持練習書法和線條。看你想畫山水還是花鳥、人物。不同的分類要求不同,各有講求。因為人的精力有限,能畫好畫精一門就不錯了。
2、理論、畫論性的東西也一定要看,對畫畫的眼界和一些自己沒覺察的毛病會有所認識。
3、工具:墨,瓶裝紅星墨汁或雲頭艷。20元左右500ml。紙,寫意用生宣、皮紙。工筆的用熟宣。還會用到鎮尺(壓紙的)筆架、毛氈、套碟等等。練習工筆線條的書可以買《八十七神仙卷》、《送子天王圖》、《維摩詰圖》等等。還埋消運可以買古代的人畫作的畫集,如王蒙、沈周、宋人小品等等。很多書籍淘寶、卓越、當當都可以買到的。
4、一定要多花功夫,先體會,攻克線的問題,學會走在跑。也不能急,一定要將書法的書寫性用到畫中而不是描。
5、國畫有國畫的理論、用色,和西畫不同。因為文化思想不同的原因。用色講究純凈、透氣、薄中見厚,不可以漬、臟、膩。筆筆有法度,色不壓墨,墨不壓色。等等(太多了,是說不完的。你以後慢慢看書才能體會。沒有意識到說了你也不會往心裡去。而且太多了就不知道如橋棗何下手,對初學反而不好。在就是一定要起手高。不要先開始就畫大寫意花鳥。難於畫好,基礎不夠易流於形式,壞手。)
問題三:學習水墨畫需要什麼基礎 以個人經驗來說(業余愛好者),沒有基礎可以學,因為學習水墨畫彎梁也可以作為打基礎的一個過程。
當然,如果學習過素描,水彩什麼的那就更好了。
素描是畫畫的基礎,如果有興趣可以去學習,但是這個過程一般比較漫長(依據年齡而定,不同年齡段學習理解畫作能力都不一樣),可能會比較枯燥。
至於說色彩畫中的水彩,水彩是比較偏進國畫的一種(只是比較啊),會對你的配色有幫助。
當然如果是水墨畫的話就是如果你聯系過書法(毛筆字之類)會對你有非常大的幫助,如果想學水墨畫的話,可以建議先去學習軟筆書法,兩者也可以同時進行。
其實我覺得畫畫的話沒有什麼必須的先行課之類的,因為很多畫種都是融會貫通的,會了一種多多少少都對另一種有所幫助,但是如果想好好學習畫畫的話,還是建議學習下素描。
問題四:學國畫需要什麼基礎? 10分 素描是學畫的基礎,它裡面涉及了多方面的要素,素描里有,明暗,形感,構圖。但是呢!國畫對形的要求並不是很嚴謹,學國畫最重的是對墨的把握,要把握墨法,墨有五色。
剛開始學國畫你要買一些國畫的書來臨摹,臨摹一段時間,你可以去寫生,然後再來臨摹,這樣的話進步很快,
問題五:中國畫(寫意)的基礎要學什麼? 繪畫的技術和基礎是必須的
另外,寫意的話,你必須寫一手好的毛筆字,如果你不會寫毛筆字,畫寫意那簡直是開玩笑.
在我的「用戶資料=>個人簡介」里有個網址。那裡是我美術方面的資料庫,你可以找你想要的資料或教程。你也可以直接在那裡的留言板上給我留言。
問題六:國畫入門最好先學畫什麼 國畫種類門派非常多,教學上也都不盡相同,我認為國畫無論學哪種哪派都要先從白描開始吧
問題七:小學國畫的基礎是什麼?如何學國畫? 用墨,和簡單溝通,一般從花鳥畫入手容易些,例如荷花,藤蘿,菊花,雞,鴨,小燕子,小麻雀之類入手,小學生學還是注重墨色層次,水分控制等等!
問題八:學習人物畫的基礎是什麼? 學國畫就先畫樹```先臨摹```練好畫釘後直接進入正題```畫山水```
記得```先臨摹```到你感覺差不多的時候再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關鍵是多練``多練啊~~~~~~~~
8. 荷花上落一隻麻雀是什麼寓意
通常用於形容善良美好的姑娘、純潔的愛情和高伏枯尚的情感。象徵出污伍廳知泥而不染的的人品,象徵著與朋友之間深厚的友情,還象徵腔消著聖潔。
麻雀有著很好的寓意,它表示了一種頑強的精神。
蘭花花姿優美,氣質高潔,經常被用來寓意君子品格,還可寓意朋友之間的珍貴友誼,以及對愛情的堅貞不渝或自身堅貞不渝的氣節。其作為一種手繪國畫掛在家中,可以很好的招財轉運和吸聚人氣,增強人們的運勢O和人際關系。
9. 國畫中,各種花的意義
像這種東西多學學就行啦!
學國畫時老師一般都講得~~~
有很多的,比如說
牡丹:內花開富貴
茶花:容謙遜、理想的愛、美德
芭蕉:揭示隱藏在瑣事中的希望
茉莉:忠貞、尊敬、清純、貞潔、質朴、玲瓏
水仙:美麗,清雅
還有梅蘭竹菊,是花中「四君子」,
梅:冷傲,清高
蘭:清淡雅緻
竹:高風亮節
菊:不拘與傲骨
基本上就這些了,你再多看看多查查
10. 小學美術社團活動總結
經歷了一次有意義的活動後,想必你學習了很多新知識,這時候做好活動總結是十分重要的。可是怎樣寫活動總結才能出彩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社團活動總結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美術社團活動總結 篇1
為使學生成為適應時代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且有健康個性的社會主義新人。我校在緊抓教學主渠道的同時,積極開展了第二課堂活動,發展學生藝術興趣和特長。美術學科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美術學科在素質教育中的根本任務是通過美術教學進行審美教育,使學生獲得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的智力及身心和諧發展。但是僅憑課蠢廳堂教學進行美術教育是不夠的,許多有特長的學生得不到專業訓練,面對21世紀的教育,美術學科對於培養學生審美文化素質,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具有重要作用,在本學期我加大了對第二課堂的指導,現總結如下:
主要引導學生了解美術的基本常識、重要的美術家及其作品;理解色彩、透視、構圖技法知識;掌握剪紙技法、簡筆畫中寫生畫、臨摹畫、想像畫、記憶畫特點和畫法以及基本的國畫知識。在活動中我重點培養了學生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審美意識:初步理解自然美、社會生活美和藝術美,具有愛美、追求美的意識以及有一定的內心情感積累。
創新意識:具有敢於表現自己審美感受的渴望和創新意識。
學習習慣:養成刻苦認真的學習習慣、深入全面觀察的習慣、大膽耐心的繪畫習慣、細致有序地製作的習慣等。在活動的各個環節注意進行審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在對美的欣賞過程中自覺接受真理和道德教育。
由於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系,美術是他們身體發展水平,知覺能力、情感態度和生活經驗的自然產物,是青少年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特徵,因而只是一種「階段性」的成果。我們教青少年學美術並不是把他們培養成美術家,而是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多了解兒童,尊重他們的思維表現特點。在評價青少年的美術作品時,不能以像不像為准則來評價。而是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他們的內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在他們眼中的世界散態,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樣,因為他們所表現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像的綜合,只沖檔源有隨著年齡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漸漸使其變為直覺與理解的再現,才有可能變為主動的再創作。也只有了解青少年,尊重青少年認知規律,才能正確評判他們的作品。
採取措施:我們的孩子臨摹能力強,基本功扎實,但創作能力比較差,解決問題的關鍵,仍是在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完成教學目標的主要環節,只有搞好課堂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美術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美術課有別語文、數學,它是一種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的過程,它首先要求學會欣賞美,學會發現美。四個能力的培養即觀察力、形象記憶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有良好的觀察力是創作優秀作品的基礎,也是我們教學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現實生活的升華,有一位著名畫家曾說:「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只是我們缺乏觀察力。」可見,觀察力的培養是多麼重要。觀察力的培養,我們主要讓學生多寫生,分低、高年級按不同的要求進行。低年級的主要進行不同類的物體練習,觀察要求低一點。如:寫生一組水果,低年級可以畫一些蘋果、雪梨、香蕉等形狀、色彩不同靜物。高年級可進行同類物體練習。如:高年級可以畫一組色彩、形狀相近蘋果,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過這種類型的練習,可極大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形象記憶能力的培養可多採用默寫的方式,如:出示一個玩具,讓學生觀察一段時間,再拿走,然後默寫,也可以默寫一幅畫,使學生養成整體意識,對物體能抓住特徵,增強記憶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變形練習。例如:正方形的練習,對它進行添加,可以變成汽車,房子,鍾, 手帕, 電視, 對它進行 誇張和變形,可以聯想成魚, 火車, 大橋, 等。 經常進行這類練習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學習的內容:
1.學習剪紙的基礎知識、國畫的基礎知識。
學習、了解簡單的構圖知識,學習剪紙的簡單物象的剪法以及國畫寫意花鳥的用筆、用墨方法。
2.學習剪紙中植物、動物、人物剪法,國畫寫意荷花、菊花、水仙、凌霄花、麻雀、魚類等的畫法。
3.進行剪紙、國畫創作。
4.畫日記畫,所謂「日記畫」是用繪畫的方式寫日記 ,用線條來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同時也可附以簡短的文字。其實繪畫也同文字一樣,是人們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形式。運用繪畫寫日記的方法可以使學生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得到發展,使眼手得到鍛煉;另一方面為創作積累題材。許多教師都會感到輔導學生創作時,沒有什麼題材可以畫。往往是學生等著老師叫畫什麼,怎麼畫,採用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樣的作品帶有成份的味道,不符合青少年感知規律。好的作品應反映他們的內心世界,充滿興趣。讓學生多畫日記畫,能很好解決這個問問題。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讓他們學得開心、愉快,是我們老師追求的目標。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訓練,學生的繪畫水平大大進步,使有特長的學生得到專業訓練,讓專業特長生帶動全體學生進行美育活動。並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為學校增光添彩。
小學美術社團活動總結 篇2
這學期,在學校的支持和組織下,我擔任了這個學期美術社團活動負責人,通過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繪畫能力和審美,為了下學年能更好的開展興趣小組,以便以後能做到取長補短,有所提高,特將這一年來的美術興趣小組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1、依據學生特點,培養學生繪畫方向。有了一定繪畫基礎後,再以想像為輔。引導學生如何將自己所想像的用繪畫語言表達出來。充分發揮他們好動,思維跳躍性強,善於模仿的特點。養成對聽到、看到,感到的事物進行思考的習慣。先定好想像主題,然後用自己的想法用藝術語言——線條、色彩等表達出來。由於決大多數同學基礎不是很扎實,在上課時讓其先臨摩,自己喜歡的作品。而後培養學生記憶畫,想像畫等。開設一些手工游戲相結合課,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深厚的興趣。
2、做好點評工作。對每位學生每周作的畫進行點評,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從中使學生對美妙的繪畫產生濃厚的興趣,初步感知美術與生活的聯系——美術對生活的描繪、對生活的美化。
3、鼓勵學生配合班主任或宣傳委員。出好班級板報。美化校園環境等。使學習興趣與應用相結合起來。
4、教育學生要熱愛集體,保護好公物。不亂塗亂畫,保持教室的清潔,干凈衛生。遵守課堂紀律。有事要舉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適當結合一些手工來提高他們動手製作能力。
5、積極參加各類比賽。
從開學到現在,美術社團成員共參加比賽兩次,第一次是頭屯河區的現場繪畫比賽,得到了一個一等獎,三個三等獎的成績;第二次是參加科技月活動,獲得了一個特等獎,四個一等獎,五個二等獎,五個三等獎,為學生提供表現自己實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能使學生產生極大的熱情,對美術更加熱愛,從而積極認真的去學習。總之,本學期我指導學生開展美術社團活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使學生學有所得,勤於思考,大膽實踐,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將美術社團開展得豐富多彩、富有特色。同時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本學期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於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的運用美術語言;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展自己獨特的見解。
在美術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行比較。擺脫以往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趣味。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次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在這學期的美術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
本學期將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在一學期的工作中,有許多收獲、許多進步,當然,我的工作還存在不足,我期待著我的工作能夠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小學美術社團活動總結 篇3
為使學生成為適應時代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且有健康個性的社會主義新人。我校在緊抓教學主渠道的同時,積極開展了第二課堂活動,發展學生藝術興趣和特長。美術學科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美術學科在素質教育中的根本任務是通過美術教學進行審美教育,使學生獲得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的智力及身心和諧發展。但是僅憑課堂教學進行美術教育是不夠的,許多有特長的學生得不到專業訓練,面對21世紀的教育,美術學科對於培養學生審美文化素質,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具有重要作用,在本學期我加大了對第二課堂的指導,現總結如下:
主要引導學生了解美術的基本常識、重要的美術家及其作品;理解色彩、透視、構圖技法知識;掌握剪紙技法、簡筆畫中寫生畫、臨摹畫、想像畫、記憶畫特點和畫法以及基本的國畫知識。在活動中我重點培養了學生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審美意識:初步理解自然美、社會生活美和藝術美,具有愛美、追求美的意識以及有一定的內心情感積累。
創新意識:具有敢於表現自己審美感受的渴望和創新意識。
學習習慣:養成刻苦認真的學習習慣、深入全面觀察的習慣、大膽耐心的繪畫習慣、細致有序地製作的習慣等。在活動的各個環節注意進行審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在對美的欣賞過程中自覺接受真理和道德教育。
由於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系,美術是他們身體發展水平,知覺能力、情感態度和生活經驗的自然產物,是青少年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特徵,因而只是一種「階段性」的成果。我們教青少年學美術並不是把他們培養成美術家,而是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多了解兒童,尊重他們的思維表現特點。在評價青少年的美術作品時,不能以像不像為准則來評價。而是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他們的內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在他們眼中的世界,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樣,因為他們所表現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像的綜合,只有隨著年齡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漸漸使其變為直覺與理解的再現,才有可能變為主動的再創作。也只有了解青少年,尊重青少年認知規律,才能正確評判他們的作品。
採取措施:我們的孩子臨摹能力強,基本功扎實,但創作能力比較差,解決問題的關鍵,仍是在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完成教學目標的主要環節,只有搞好課堂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美術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美術課有別語文、數學,它是一種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的過程,它首先要求學會欣賞美,學會發現美。四個能力的培養即觀察力、形象記憶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有良好的觀察力是創作優秀作品的基礎,也是我們教學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現實生活的升華,有一位著名畫家曾說:「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只是我們缺乏觀察力。」可見,觀察力的培養是多麼重要。觀察力的培養,我們主要讓學生多寫生,分低、高年級按不同的要求進行。低年級的主要進行不同類的物體練習,觀察要求低一點。如:寫生一組水果,低年級可以畫一些蘋果、雪梨、香蕉等形狀、色彩不同靜物。高年級可進行同類物體練習。如:高年級可以畫一組色彩、形狀相近蘋果,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過這種類型的練習,可極大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形象記憶能力的培養可多採用默寫的方式,如:出示一個玩具,讓學生觀察一段時間,再拿走,然後默寫,也可以默寫一幅畫,使學生養成整體意識,對物體能抓住特徵,增強記憶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變形練習。例如:正方形的練習,對它進行添加,可以變成汽車,房子,鍾, 手帕, 電視, 對它進行 誇張和變形,可以聯想成魚, 火車, 大橋, 等。 經常進行這類練習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學習的內容:
1.學習剪紙的基礎知識、國畫的基礎知識。
學習、了解簡單的構圖知識,學習剪紙的簡單物象的剪法以及國畫寫意花鳥的用筆、用墨方法。
2.學習剪紙中植物、動物、人物剪法,國畫寫意荷花、菊花、水仙、凌霄花、麻雀、魚類等的畫法。
3.進行剪紙、國畫創作。
4.畫日記畫,所謂「日記畫」是用繪畫的方式寫日記 ,用線條來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同時也可附以簡短的文字。其實繪畫也同文字一樣,是人們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形式。運用繪畫寫日記的方法可以使學生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得到發展,使眼手得到鍛煉;另一方面為創作積累題材。許多教師都會感到輔導學生創作時,沒有什麼題材可以畫。往往是學生等著老師叫畫什麼,怎麼畫,採用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樣的作品帶有成份的味道,不符合青少年感知規律。好的作品應反映他們的'內心世界,充滿興趣。讓學生多畫日記畫,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術素質,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讓他們學得開心、愉快,是我們老師追求的目標。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訓練,學生的繪畫水平大大進步,使有特長的學生得到專業訓練,讓專業特長生帶動全體學生進行美育活動。並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為學校增光添彩。
小學美術社團活動總結 篇4
為使學生成為適應時代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且有健康個性的社會主義新人。我校在緊抓教學主渠道的同時,積極開展了第二課堂活動,發展學生藝術興趣和特長。美術學科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美術學科在素質教育中的根本任務是通過美術教學進行審美教育,使學生獲得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的智力及身心和諧發展。但是僅憑課堂教學進行美術教育是不夠的,許多有特長的學生得不到專業訓練,面對21世紀的教育,美術學科對於培養學生審美文化素質,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具有重要作用,在本學期我加大了對第二課堂的指導,現總結如下:
主要引導學生了解美術的基本常識、重要的美術家及其作品;理解色彩、透視、構圖技法知識;掌握剪紙技法、簡筆畫中寫生畫、臨摹畫、想像畫、記憶畫特點和畫法以及基本的國畫知識。在活動中我重點培養了學生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審美意識:初步理解自然美、社會生活美和藝術美,具有愛美、追求美的意識以及有一定的內心情感積累。
創新意識:具有敢於表現自己審美感受的渴望和創新意識。
學習習慣:養成刻苦認真的學習習慣、深入全面觀察的習慣、大膽耐心的繪畫習慣、細致有序地製作的習慣等。
在活動的各個環節注意進行審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在對美的欣賞過程中自覺接受真理和道德教育。
由於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系,美術是他們身體發展水平,知覺能力、情感態度和生活經驗的自然產物,是青少年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特徵,因而只是一種「階段性」的成果。我們教青少年學美術並不是把他們培養成美術家,而是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多了解兒童,尊重他們的思維表現特點。在評價青少年的美術作品時,不能以像不像為准則來評價。而是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他們的內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在他們眼中的世界,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樣,因為他們所表現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像的綜合,只有隨著年齡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漸漸使其變為直覺與理解的再現,才有可能變為主動的再創作。也只有了解青少年,尊重青少年認知規律,才能正確評判他們的作品。
採取措施:我們的孩子臨摹能力強,基本功扎實,但創作能力比較差,解決問題的關鍵,仍是在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完成教學目標的主要環節,只有搞好課堂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美術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美術課有別語文、數學,它是一種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的過程,它首先要求學會欣賞美,學會發現美。四個能力的培養即觀察力、形象記憶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有良好的觀察力是創作優秀作品的基礎,也是我們教學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現實生活的升華,有一位畫家曾說:「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只是我們缺乏觀察力。」可見,觀察力的培養是多麼重要。觀察力的培養,我們主要讓學生多寫生,分低、高年級按不同的要求進行。低年級的主要進行不同類的物體練習,觀察要求低一點。
如:寫生一組水果,低年級可以畫一些蘋果、雪梨、香蕉等形狀、色彩不同靜物。高年級可進行同類物體練習。如:高年級可以畫一組色彩、形狀相近蘋果,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過這種類型的練習,可極大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形象記憶能力的培養可多採用默寫的方式,如:出示一個玩具,讓學生觀察一段時間,再拿走,然後默寫,也可以默寫一幅畫,使學生養成整體意識,對物體能抓住特徵,增強記憶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變形練習。例如:正方形的練習,對它進行添加,可以變成汽車,房子,鍾,手帕,電視,對它進行誇張和變形,可以聯想成魚,火車,大橋,等。經常進行這類練習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學習的內容:
1、學習剪紙的基礎知識、國畫的基礎知識。學習、了解簡單的構圖知識,學習剪紙的簡單物象的剪法以及國畫寫意花鳥的用筆、用墨方法。
2、學習剪紙中植物、動物、人物剪法,國畫寫意荷花、菊花、水仙、凌霄花、麻雀、魚類等的畫法。
3、進行剪紙、國畫創作。
4、畫日記畫,所謂「日記畫」是用繪畫的方式寫日記,用線條來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同時也可附以簡短的文字。
其實繪畫也同文字一樣,是人們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形式。運用繪畫寫日記的方法可以使學生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得到發展,使眼手得到鍛煉;另一方面為創作積累題材。許多教師都會感到輔導學生創作時,沒有什麼題材可以畫。往往是學生等著老師叫畫什麼,怎麼畫,採用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樣的作品帶有成份的味道,不符合青少年感知規律。好的作品應反映他們的內心世界,充滿興趣。讓學生多畫日記畫,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讓他們學得開心、愉快,是我們老師追求的目標。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訓練,學生的繪畫水平大大進步,使有特長的學生得到專業訓練,讓專業特長生帶動全體學生進行美育活動。並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為學校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