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潛龍葉
『壹』 自古人之貴蘭,不待楚之逐臣而後貴之也。的翻譯
書幽芳亭記:君子比德的又一千古名作
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而後貴之也。蘭甚似乎君子:生於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者也。
然蘭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別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盡知其族。蓋蘭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蘭也。《離騷》曰:「予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招魂》曰:「光風轉蕙泛崇蘭」,是以知楚人賤蕙而貴蘭久矣。蘭蕙叢出,蒔以砂石則茂,沃以湯茗則芳,是所同也。至其發花,一干一花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雖不若蘭,其視椒則遠矣。世論以為國香矣,乃曰當門不得不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黃庭堅:《書幽芳亭記》
北宋的散文小品中,最著名的當屬周敦頤的《愛蓮說》。該文以蓮喻人,贊揚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人格。稍後黃庭堅的《書幽芳亭記》,堪稱與《愛蓮說》相比肩的精美小品。但由於前者被選入中學教材,廣為人知;而黃庭堅本人以詩名世,他的散文創作被掩蓋了。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書法家,「蘇門四學士」之首。黃庭堅詩、書、文均有極高造詣,與蘇軾並稱「蘇黃」。他的一生風波跌宕,飽受磨難。在北宋黨爭中,他屬舊黨,屢遭貶謫。但無論處於何種艱難的境地,他都以氣節自勵。此文就是他高尚品德的流露。他以自己的實際行為,達到了「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的至高境界。
中國古代歷來有「芳草美人」的傳統。這是典型的類比手法:以自然界的某種動植物來類比人的品行。周敦頤建立起了蓮與君子之間的牢固類比關系,黃庭堅此文則建立起蘭與君子之間的牢固類比關系。
黃庭堅一開始就連用三個類比:國士、國色、國香,將蘭抬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楚之逐臣」是指屈原。屈原在《離騷》里種蘭、佩蘭、賦蘭:「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以蘭來象徵自己美好的品德。黃庭堅指出蘭與君子十分類似:「蘭甚似乎君子,生於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君子就像蘭花,從不吹噓自己,也不因無人賞識而愁悶;在遭受外界殘酷的摧殘後,也不改變自己的本性。這兩句話的精警,可與「出淤泥而不染」相比肩。
為什麼黃庭堅要特意點出這兩點呢?因為在這兩種環境中,最能見出君子的品格。在第一種環境下,君子尚未成名,無人賞識,要耐得住寂寞;在第二種環境下,雖屢遭打擊,而不改其操守。「遁世無悶」句,語出《易經》。《乾卦》《文言》:「初九日: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孔疏》:「遁世無悶者,謂遁避世,雖逢無道,心無所悶。不見是而無悶者,言舉世皆非,雖不見善而心亦無悶。上雲遁世無悶,心處僻陋,不見是而無悶,此因見世俗行惡,是亦無悶,故再起無悶之文。」《易•大過》《象傳》:「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孔疏》:「明君子衰難之時,卓爾獨立,不有畏懼。遁乎世而無憂,欲有遁難之心,其操不改。凡人則不能然,惟君子獨能如此。」可見,只有君子才能在這兩種環境中卓然挺立。「含章」句,亦出自《易經》。《易經》第六三章雲:「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章,即文采,也就是美德。含章,即藏善,韜光養晦,保養美德。貞,正。含章可貞:蘊含美德,心地守正。時,時機。成,居功。君子應耐心等待最佳時機再行動。含蘊秀美,品德堅貞;如為天子做事,不要居功,則有善終。黃庭堅在這里又一次贊揚君子立身處世的特點:一是含蓄,不張揚,不刻意追求。就像蘭花,平時與其他花草混處,香味不明顯。二是把握時機。君子一旦有機會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就會盡心盡力地報效國家民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如蘭花,一陣清風吹過,香氣芬芳,遠近皆知。
接下來,作者特意比較了蘭與蕙的不同,指出蘭似君子,蕙似士大夫。蘭與蕙的栽培環境相同,但兩者有花之多少與香味遠近不同。「一干一花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花少,則含蓄,不張揚;香味遠,則有真才實學,內蘊豐富。作者還指出,「蕙雖不若蘭,其視椒則遠矣。」椒,一種香味濃烈的常見草本植物,此處指庸碌之輩。士大夫雖然品德修養不如君子,但較之庸碌常人,又已遠甚。可嘆的是,椒居然被當世之人稱為「國香」。「當門」,指當權者。當權者昏庸,不能辨別蕙與椒,更無法賞識那含蓄的、清幽的蘭了。所以,那些品節高尚的「山林之士」,紛紛遠離當局,「往而不返」了。在這里,作者寄予了深沉的世道感嘆。
黃庭堅對蘭的推崇,是在北宋推崇君子氣節的大環境下提出來的。周敦頤《愛蓮說》就說:「蓮,花之君子者也。」黃庭堅也說:「蘭似君子。」此文寫於他貶居戎州之時。戎州有山名蘭山,上有野生蘭花。他將之移植於院中,建一小亭,名為「幽芳亭」。在北宋黨爭中,黃庭堅屬蘇軾黨,屢遭新黨打擊。但是,他並無怨恨詈罵之詞。蘇軾稱贊他:「意其超逸絕塵,獨立萬物之表,馭風騎氣,以與造物者游,非獨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雖如軾之放浪自棄,與世闊疏者,亦莫得而友也。」(《答黃魯直書》)評價高得不能再高了。黃庭堅將居處先後命名為「任運堂」、「槁木庵」,表現了他隨緣任運的人生態度。他為人「內剛外和」,有如蘭花,含蓄,不張揚,內蘊深厚,講求氣節。他的詩也反復吟詠了蘭花的高潔品質,如《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丙寅十四首效韋蘇州》、《次韻答和甫盧泉水三首》、《答李康文》、《和答劉中叟殿院》、《寄晁元中十首》、《寄傅君倚同年》、《次韻答黃與迪》等詩。他還親手書寫了唐韓伯庸的《幽蘭賦》,流傳至今,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行書佳作。
黃庭堅學識廣博,善用典故。他提倡廣泛學習古代優秀文學作品,厚積薄發,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點鐵成金」、「脫胎換骨」。在這篇短文中,黃庭堅隨手引用《易經》、《離騷》,展示了他深厚的學養。
『貳』 古龍都哪些作品被拍成了電視劇
品至少改編為八十部以上的電影(或稱三百部)。擔任過二十五部以上的編劇。 作品改編為七十部以上的電視劇。1982年擔任過華視的編劇。 最早改編為電視劇的作品:《多情劍客無情劍》改編的英雄榜,1974年張宗榮主演,閩南語發音。 最早改編為電影的作品:《絕代雙驕》,1971年4月《玉面俠》,香港邵氏出品。 揚名立萬的改編電影:1976年邵氏《流星蝴蝶劍》和《天涯明月刀》。 拍過最多電影的導演:楚原,1976年邵氏《流星蝴蝶劍》開始。 演過最多主角的影星:狄龍,1976年邵氏《天涯明月刀》開始。 最轟動的電視劇:1979年香港無線電視《楚留香》,鄭少秋主演。 多次飾演古龍筆下美女的演員:趙雅芝,比如1980年邵氏《英雄無淚》。 小李飛刀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60年代 台灣電視劇 小李飛刀 張宗榮、谷音、貝蒂
02 1978 TVB連續劇 小李飛刀 朱江、黃元申、黃杏秀
03 1977 香港邵氏電影 多情劍客無情劍 狄龍、 岳華、 余安安
04 1980 台灣連續劇 英雄本無淚 游天龍、燕南希
05 1981 香港邵氏電影 魔劍俠情 井莉、狄龍、傅聲
06 1981 香港電影 飛刀又見飛刀 徐少強、黃正利、姜大衛
07 1982 台灣華視劇集 小李飛刀 衛子雲、龍傳人、美力
08 1984 香港電影 小李飛刀 凌雲、李修賢、陸小芬
09 1990 大陸連續劇 多情劍客 於健、安怡、鄧曉鷗
10 1992 香港電影 戰神傳說(有劇情改編嫌疑) 鍾鎮濤、劉德華、張曼玉
11 1995 TVB連續劇 小李飛刀 關禮傑、傅明憲
12 1998 合拍連續劇 小李飛刀 焦恩俊、吳京
13 2000 香港電影 小李飛刀之飛刀外傳 王傑、千葉真一、黎姿
14 2000 大陸連續劇 飛刀問情 焦恩俊、張延
15 2003 香港連續劇 飛刀又見飛刀 張智霖、林心如
16 2007 大陸電視劇 小李飛刀(本劇至今沒有播放過) 黃子騰、陳曦、黃敏燁
楚留香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7 香港邵氏電影 楚留香 Clans of Intrigue 狄龍、徐少強、谷峰
02 1977 香港電影 楚留香 The Clutch of Power 孟飛
03 1978 香港邵氏電影 蝙蝠傳奇Bian fu chuan qi 狄龍、凌雲、井莉
04 1979 ATV連續劇 俠盜風流 潘志文、曾江、
05 1979 TVB連續劇 楚留香 Chor Lauheung 鄭少秋、趙雅芝
06 1980 香港電影 折州扒劍傳奇 Zhe jian chuan ji 田鵬
07 1980 台灣電影 楚留香傳奇 劉德凱、孫嘉琳、張沖
08 1980 台灣電影 楚留香與胡鐵花 劉德凱、李烈、田駿
09 1980 台灣電影 新月傳奇 孟飛、石峰、楊鈞鈞
10 1980 台灣電影 桃花傳奇 孟飛、楊鈞鈞、汪強
11 1980 台灣電影 中原一點紅 凌雲、田鶴
12 1982 香港邵氏電影 楚留香之幽靈山莊 狄龍、鄧偉豪、顧冠忠
13 1982 台灣華視劇集 新月傳奇 張沖、葉雯
14 1982 台灣電影 彈指神功 姜大衛、趙雅芝、孟飛
15 1983 台仿乎灣電影 風鈴中的刀聲 田鵬、趙雅芝
15 1983 台灣電影 楚留香大結局 鄭少秋、徐少強
16 1983 台灣電影 午夜蘭花 鄭少秋、林青霞
17 1984 TVB連續劇 楚留香之蝙蝠傳奇備跡悉 苗僑偉、翁美玲
18 1985 台灣中視劇集 楚留香新傳 鄭少秋、米雪、高雄
19 1993 香港電影 笑俠楚留香Xiao xia Chu Liu Xiang 張敏、郭富城、邱淑貞
20 1993 台灣電影 西門無恨 孟飛、楊鈞鈞、任世官
21 1995 台灣劇集 香帥傳奇 鄭少秋、楊麗菁、沈孟生
22 2000 合拍劇集 西門無恨 焦恩俊、劉玉婷、劉德凱
23 2003 台灣華視劇集 新楚留香 黎姿、任賢齊
24 2004 香港電影 盜帥留香韋小寶 張達明、馬德鍾、藤麗明
25 2007 合拍劇集 楚留香傳奇 朱孝天、胡靜
26 2010 大陸連續劇 楚留香新傳 張智堯、樊少皇、傅藝偉
陸小鳳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6 TVB連續劇 陸小鳳Luk siu fung 劉松仁、鄭少秋
02 1978 香港邵氏電影 綉花大盜Xiu hua da 劉永、詹森、井莉、岳華
03 1981 香港邵氏電影 陸小鳳之決戰前後 劉永、岳華、白彪
04 1981 香港電影 劍神一笑 劉德凱
05 1981 香港電影 一鳳東飛九萬里、劍氣滿天花滿樓 孟飛、楊鈞鈞、石峰
06 1984 台灣華視劇集 陸小鳳 衛子雲
07 1986 TVB連續劇 陸小鳳之鳳舞九天 萬梓良、陳秀珠
08 1996 台灣電影 鳳舞九天 孟飛
09 2000 香港電影 決戰紫禁之巔Kuet chin chi gam ji din 劉德華、鄭伊健、張家輝
10 2000 合拍連續劇 陸小鳳 林志穎、 陶紅
11 2001 合拍電視劇 陸小鳳之鳳舞九天 孫耀威、黎姿
12 2006 央視電影 陸小鳳傳奇之陸小鳳前傳 張智霖、張智堯、張達明
13 2006 央視電影 陸小鳳傳奇之大金鵬王 張智霖、張智堯、何潤東
14 2006 央視電影 陸小鳳傳奇之鐵鞋傳奇 張智霖、張智堯、李雄
15 2006 央視電影 陸小鳳傳奇之綉花大盜 張智霖、張達明、
16 2006 央視電影 陸小鳳傳奇之決戰前後 張智霖、嚴寬、何潤東
17 2006 央視電影 陸小鳳傳奇之銀鉤賭坊 張智霖、吳毅將、鍾淑慧
18 2006 央視電影 陸小鳳傳奇之鳳舞九天 張智霖、範文芳、何潤東
19 2006 央視電影 陸小鳳傳奇之劍神一笑 何潤東、張智霖、張達明
20 2006 央視電影 陸小鳳傳奇之幽靈山莊 張智霖、何潤東、林聰
21 2006 央視電影 陸小鳳傳奇之血衣之謎 張智霖、何潤東、張達明
絕代雙驕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1 香港邵氏電影 玉面俠 Yu mian hu 何莉莉、谷峰、樊梅生
02 1978 台視連續劇 絕代雙驕 夏玲玲、江明、張璐
03 1979 香港邵氏電影 絕代雙驕 Jue dai shuang jiao 傅聲、王戎、文雪兒
04 1979 TVB連續劇 絕代雙驕 Legendary Siblings 黃元申、石修、黃杏秀
05 1986 台視連續劇 新絕代雙驕 楊盼盼、黃香蓮
06 1988 TVB連續劇 絕代雙驕 梁朝偉、黎美嫻
07 1992 香港電影 絕代雙驕 劉德華、林青霞、張敏
08 1999 台灣連續劇 絕代雙驕 林志穎、蘇有朋
09 2001 台灣連續劇 絕世雙驕 林志穎、TAE
10 2005 大陸電視劇 小魚兒與花無缺 謝霆鋒、張衛健
蕭十一郎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1 香港邵氏電影 蕭十一郎Xiao shi yi lang 金霏、邢慧、韋弘
02 1978 香港邵氏電影 蕭十一郎Xiao shi yi lang 狄龍、井莉、劉永
03 1978 TVB連續劇 蕭十一郎 謝賢、李司棋、黃淑儀
04 2001 TVB連續劇 蕭十一郎 Treasure Raiders 黃日華、邵美琪
05 2002 合拍連續劇 蕭十一郎 吳奇隆、朱茵
大旗英雄傳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82 香港邵氏電影 大旗英雄傳 Clan Feuds 狄龍、羅莽、廖麗玲
02 1986 台灣中視劇集 大旗英雄傳 孟飛、楊麗菁、關聰
03 1989 TVB連續劇 鐵血大旗門 石修、劉青雲、麥翠嫻
04 2007 大陸連續劇 大旗英雄傳 杜淳、崔林、秋瓷炫
武林外史系列 序號 年代 年代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7 香港連續劇 武林外史 衛子雲、米雪、文雪兒
02 1979 香港邵氏電影 孔雀王朝 Kong que wang chao 李修賢、羅烈、余安安
03 1983 台灣連續劇 明日天涯 江彬、史蘭華、秦偉
04 1986 台灣連續劇 武林外史 孟飛、陳玉玫、李黛林
05 2000 大陸連續劇 武林外史 黃海冰、張琰琰、王艷
浣花洗劍錄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9 ATV連續劇 浣花洗劍錄The Spirit Of The Sword 張國榮、文雪兒
02 1982 香港邵氏電影 浣花洗劍 Huan hua xi jian 岳華、羅烈、劉永
03 1996 ATV連續劇 劍嘯江湖 劉松仁、庄靜而、徐少強
04 2008 合拍連續劇 浣花洗劍錄 喬振宇、謝霆鋒、鍾欣桐
流星蝴蝶劍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6 香港邵氏電影 流星·蝴蝶·劍The killer clans 井莉、谷峰、岳華
02 1993 香港電影 新流星蝴蝶劍 Butterfly Sword 梁朝偉、王祖賢、葉全真
03 1993 新加坡劇集 蓮花爭霸 The Great Conspiracy 塔琳托婭、李南星
04 1996 ATV連續劇 劍嘯江湖 劉松仁、庄靜而、徐少強
05 2003 大陸連續劇 流星蝴蝶劍 鄭少秋、丁子俊、何中華
06 2010 大陸連續劇 流星蝴蝶劍 王艷、陳楚河
三少爺的劍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7 香港邵氏電影 三少爺的劍Death Deul 爾冬升、陳萍、凌雲
02 1977 香港連續劇 三少爺的劍 萬梓良、徐少強、林司聰
03 2000 大陸連續劇 三少爺的劍 何中華、俞飛鴻
名劍風流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9 TVB連續劇 名劍風流 夏雨、潘迎紫
02 1981 台灣電影 名劍風流 A.Sword.Named.Revenge 於珊、王冠雄、金漢
03 1985 台灣連續劇 名劍風流 楊懷民、葉飛、陳麗麗
大人物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81 香港邵氏電影 紅粉動江湖Ambitious Kung Fu Girl 陳觀泰、米雪、林秀君
02 2003 合拍連續劇 凡人楊大頭(絕命鴛鴦) 吳京、季芹、張恆
03 2008 大陸連續劇 大人物 嚴寬、謝霆鋒、李心潔
英雄無淚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9 TVB5集短劇 英雄無淚 黃樹棠、劉丹
02 1980 香港邵氏電影 英雄無淚Heroes Shed No Tears 傅聲、爾冬升、趙雅芝
03 1984 TVB5集短劇 青鋒劍影 苗僑偉、劉嘉玲
04 1995 大陸電視劇 英雄無淚(又名:潛龍) 修慶、李艷秋
05 2006 大陸合拍連續劇 淚痕劍 蔡少芬、焦恩俊
邊城浪子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7 香港邵氏電影 明月刀雪夜殲仇 狄龍、陳萍、羅烈
02 1986 台灣連續劇 邊城刀聲 伍衛國、張振寰、曼凝
03 1989 ATV連續劇 傅紅雪傳奇 惠天賜、黃曼凝、曾偉權
04 1991 TVB連續劇 邊城浪子 張兆輝、吳岱融
05 1993 香港電影 邊城浪子 A .Warriors.Tragedy 狄龍、袁詠儀、袁潔瑩
06 1978 香港CTV連續劇 風雷第一刀(本劇未拍完佳藝倒閉) 伍衛國、劉江
九月鷹飛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8 香港CTV連續劇 金刀情俠The Gold Dagger Romance 游天龍、鄭裕玲、余安安
02 1986 香港ATV連續劇 九月鷹飛 Condor in September 劉松仁、魏秋樺、陳復生
天涯明月刀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6 香港邵氏電影 天涯明月刀The Magic Blade 狄龍、井莉、羅烈
02 1980 台灣電影 月夜斬 凌雲、王冠雄
03 1985 ATV連續劇 天涯明月刀 潘志文、羅樂林
04 2011 大陸電視劇 天涯明月刀 鍾漢良、陳楚河、張檬
白玉老虎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7 香港邵氏電影 白玉老虎Jade Tiger 狄龍、谷峰、李麗麗
02 1982 ATV連續劇 琥珀青龍 姜大衛、伍衛國
圓月彎刀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9 香港邵氏電影 圓月彎刀Full moon scimitar 林建明、爾冬升、汪明荃
02 1979 ATV連續劇 刀神The God Of Sabre 劉松仁、趙雅芝、石堅
03 1997 TVB連續劇 圓月彎刀 古天樂、溫碧霞
大地飛鷹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8 台灣電影 大地飛鷹 王冠雄、凌雲
02 1992 TVB連續劇 大地飛鷹 Land of the Condors 吳鎮宇、黎美嫻
其他作品系列 序號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要演員
01 1978 台灣電影 飄香劍雨Lost SamuraiSword 田鵬、白鷹、唐寶雲
02 1977 香港邵氏電影 絕不低頭To Kill a Jaguar 苗可秀、邵音音、宗華
03 1977 香港羅維電影 劍·花·煙雨江南To Kill with lntrigue 成龍、徐楓、佟林
04 1981 香港邵氏電影 血鸚鵡Bloody Parrot 白彪、梁珍妮、劉永
05 1984 TVB連續劇 碧血洗銀槍"Bik hyu sai ngan cheung" 陶大宇、黃曼凝、陳復生
06 1991 大陸電影 七星碧玉刀The Seven-Star Jasper Sword 趙陽、李殿芳、單星梅
07 1980 台灣電影 劍氣蕭蕭孔雀翎Awe lnspiring Weapon 田鶴、孫嘉琳、唐威
08 2001 大陸連續劇 策馬嘯西風 吳京、俞飛鴻
09 2010 大陸連續劇 七種武器之孔雀翎 釋小龍、穆婷婷、於波
『叄』 求經典的武功招式名稱
少林七十二絕技介紹
一、拳法
1、少林羅漢拳:羅漢拳和金剛掌同為少林入門功夫,但模螞修習到高深境界,最普通的拳掌亦能成為最厲害的武功。正印證了「大智若愚,無巧不拙」的千古道理。
2、光明拳:當年五大門派集會黃山,我佛光明拳在天都峰大展神威,奪得「天下第一世碼斗拳」美譽,可惜如今已不幸失傳。。。。。。
3、闖少林三十三路神拳:羅漢堂專研。
4、偏花七星拳:絕招是「七星聚會」。羅漢堂專研。
5、左右穿花手:羅漢堂專研。
6、少林雙圈手:羅漢堂專研。
7、大摔碑手:羅漢堂專研。
8、波羅密手:又稱少林風雲手,羅漢堂專研。
二、掌法
09、大力金剛手:金剛掌是少林寺基本武功之一。般若堂專研。
10、般若禪掌:有「少林第一掌」之稱,般若堂專研。
11、韋陀掌:有「靈山禮佛」、「恆河入海」等招數。般若堂專研。
12、少林神掌八打:有分解掌、封閉掌、裂心掌等八種。般若堂專研。
13、千手如來掌:般若堂專研。
14、大慈大悲千葉手:般若堂專研。
15、少林龍旋掌:般若堂專研。
16、少林散花掌:掌風推動落下的花瓣攻向敵人。類似於「飛花摘葉」的功夫。
17、少林握石掌:即少林綿掌,輕輕握石而化石為粉。
18、一拍兩散掌:般若堂專研。
三、指法
19、澄靜指:以靜制動,後發制人。達摩院專研。
20、摩柯指決:絕招是「三入地獄」。達摩院專研。
21、去煩惱指:絕招是「無憂無慮」,達摩院專研。
22、多羅葉指:十指輪彈,如波羅花綻開。達摩院專研。
23、無相劫指:佛家無色無相的最高境界。達摩院專研。
24、拈花指:迦葉尊者拈花微笑狀。達摩院專研。
25、大智無定指:源自《大智度經》,達摩院專研。
26、一指禪功:被稱為「少林第一指」,能隔空傷人。需有深厚的鐵指禪勁功夫為基礎。
27、鐵指禪勁:一指禪的基礎內功,練到登峰造極時五指可隨意插入石碑之中。
四、抓法
28、少林十三抓:摹仿「龍蛇虎豹鶴猿鷹」等十三種動物的形態創出的一套輕靈翔動的抓法
29、寂滅抓:般若堂專研。
30、因陀羅抓:般若堂專研。
31、少林虎爪手:般若堂專研。
五、擒拿手
32、拈花擒拿手:戒律院專研。
33、龍爪擒拿手:共三十六式。戒律院專研。
34、十二擒龍手:戒律院專研。
六、劍法
35、達摩劍法:著名劍招有「一葦渡江」等。達摩院專研。
七、刀法
36、菩提刀法:菩提院專研。
37、破戒刀法:名為破戒,即是大開殺戒,因此這套刀法全是攻勢,狠准威猛。
38、慈悲刀法:名為慈悲,即慈悲為懷,這搜磨套刀法招式柔和,沒有殺招,與破戒刀相反。
39、燃木刀法:菩提院專研。
八、杖法
40、伏魔鏟法:般若堂專研。
41、普門杖法:戒律院用來懲戒觸犯寺規的弟子的一種杖法,招式巧妙,臨敵時總能招招命中對方。但威力一般。
42、大文殊杖法:菩提院專研。
43、達摩八法神禪杖法:掌門人專研。
九、棍法
44、小夜叉棍法:絕招是「維護眾生界」,源自《維摩經》。羅漢堂專研。
45、少林雙截棍:羅漢堂專研。
46、醉八仙棍法:少林十三棍僧發明的棍法,必須似醉似醒,半醉半醒,才有最大威力。
十、身法
47、蜻蜓點水輕功提縱術:少林僧提著水桶過河時使用的輕功。
48、九圖六坐像身法:打坐也是身法?嘿嘿,少林弟子有五十四種打坐姿勢,每種都可靜坐十二個時辰,那是無法想像的,又有誰能捉摸出這套身法的高深?
49、大挪移身法:腳不移身不動,就可平地挪後數尺,避開敵人的攻擊。
十一、內功
50、阿羅漢神功:練到高深境界有五百羅漢眾生相。羅漢堂專研。
51、降龍伏象功:練到高深境界可施展「佛門獅子吼」。般若堂專研。
52、心意氣混元功:又稱「少陽神功」,達摩院專研。
53、菩提心法:練到高深時心如明鏡,諸邪不侵。有化毒的功效。菩提院專研。
54、達摩閉息功:戒律院專研。
55、金剛不壞體神功:各院堂首座專研。
十二、特殊武功
56、十八手羅漢神打:從九圖六坐身法中演化出的一套武功,若與九圖六坐身法配合使用,招式奇異,往往出乎對手意料之外。
57、少林懷心腿:絕招是「佛在心頭」,達摩院專研。
58、如影隨形腿:達摩院專研。
59、羅漢奪命槍法:羅漢堂專研。
60、大韋陀杵:般若堂專研。類似於一種錘法。
61、毗盧鞭法:戒律院專研。
62、少林鴛鴦枕:特殊的暗器功夫。菩提院專研。
63、少林童子功:少林各項高深武功的基礎,亦有對敵招式。
64、少林鐵帚功:看門弟子掃地時練的武功。這也是少林絕藝?別小看打雜的弟子,少林寺藏龍卧虎,曾有掃地的老和尚沉葉和尚成為當時寺中第一高手呢!
65、如意縮骨功:少林弟子能夠逃脫捆綁,遇難化險,全靠這套功夫。
66、少林破衲功:又稱少林鐵袖功,即揮動衣袖迎敵。
67、袈裟伏魔功:少林高僧任何物品都可作兵器。必要時揮動布滿真氣的袈裟為武器,另有超乎尋常的威力。
68、定珠降魔無上神功:以一百零八顆念珠攜帶無上真氣飛出攻敵,有毀滅性的殺傷力。
69、雜阿含功:有誰能一人兼修七十二絕藝?恐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若能精研雜阿含功,對各種武功往往能觸類旁通,事半功倍。曾有少林前輩同時兼修
十三種絕藝,就是因為專研雜阿含功的緣故。可惜現已失傳。
十三、陣法
70、少林金剛伏魔圈:達摩院長老專研。
71、一百零八大羅漢陣:羅漢堂專研。(已失傳)
72、十八小羅漢陣:羅漢堂專研。
以上七十二藝今已大多失傳,目前碩果僅存的有十七項絕藝。
『肆』 金庸小說中的各種武功的名字好像都是文學作品裡面的,誰能給我一個詳盡列舉。
一)劍法
1.六脈神劍 大理段氏的秘傳絕藝,段譽曾學會
2.獨孤九劍 劍魔獨孤求敗的絕學,風清揚傳令狐沖
3.太極劍 張三豐所創絕學,圓轉如意,生生不息,後入太極門
4.辟邪劍法 葵花寶典內的武功,自宮者可練,迅急難擋
5.追魂奪命劍 紅花會二當家無塵道長的絕學
6.達摩劍法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西域少林方天勞所使
7.韋陀伏魔劍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西域少林潘天耕所使
8.段家劍法 大理段氏之武學,段正淳使之拒段延慶
9.玉女素心劍法 古墓派玉女心經之絕學,全真、玉女兩劍法之合壁
10.玉女劍法 古墓派武學,清麗飄逸
11.全真劍法 全真教武學,古樸拙重
12.玄鐵劍法 楊過使玄鐵劍對抗山洪時所悟,乃提氣運勁之法門
13.神門十三劍 武當派武學,專攻手腕神門穴,殷梨亭對抗五鳳刀時使
14.迅雷劍 何足道的絕學,迅捷無比
15.繞指柔劍 武當派絕學,陰柔奇幻,莫聲谷與殷天正教手時曾使
16.落英劍法 桃花島武學,點點落英,變幻無方,由落英神劍掌化出
17.兩儀劍法 武當派武學,武當二高手與令狐沖過招時所使
18.金蛇劍法 金蛇郎君夏雪宜之絕學,詭奇狠辣,難躲難防
19.兩儀劍法 仙都派武學,黃木道人所創,'兩人同使,劍分陰陽
20.華山劍法 袁承志所學,正大光明,博大精深
21.松風劍法 青城派絕學,如松之勁,如風之迅
22.泰山十八盤 泰山派絕學,由泰山石階化出,威嚴厚重
23.玉蕭劍法 桃花島絕學,有飄逸出塵之姿
24.狂風快劍 華山劍宗封不平所創,一百零八式如狂風暴雨
25.伏魔劍 五台山清涼寺武學
26.正兩儀劍法 昆侖派絕學,與華山派反兩儀刀法合壁威力更增
27.回風落雁劍法 衡山派武學,一劍落九雁,威力無窮
28.柔雲劍術 武當派武學,陸菲青之絕學,綿綿不息
29.百變千幻雲霧十三式 衡山派絕學,千變萬化,眩人耳目
30.玉女劍十九式 華山派武學,唯女子能使,變化多端
31.點蒼劍法 武林四大劍派點蒼派之絕學
32.芙蓉劍法 衡山派武學,五大劍法之一
33.紫蓋劍法 衡山派武學,五大劍法之一
34.石廩劍法 衡山派武學,五大劍法之一
35.天柱劍法 衡山派武學,五大劍法之一
36.祝融劍法 衡山派武學,五大劍法之一
37.衡山五神劍 衡山派絕學,一劍包一路,威力無窮
38.岱宗如何 泰山派絕招,難學無比,威力無窮
39.五大夫劍 泰山派武學,由五大夫松化出
40~56.嵩山劍法 快慢十七路劍法,妙招紛著,層出不窮
57.上清劍 仙都派武學
58.沖靈劍法 令狐沖和岳靈珊合創,不值一提
59.太岳三青峰 岳不群所創,一劍強似一劍
60.周公劍 一字慧劍門之絕藝,卓不凡劈桌時所使
61.無量劍法 雲南無量劍派之武學
62.苗家劍法 打遍天下無敵手金面佛苗人鳳之絕學,招式嚴謹
63.連城劍法 藏於連城訣之劍法,號稱天下無敵
64.雪山劍法 雪山派絕學,七十二招,變化多端
65.唐詩劍法 一招一詩句,萬震山、言達平、戚長發所使
66.八仙劍法 廣西梧州八仙派之絕學,袁紫衣曾使
67.祁家劍 大內侍衛聶鉞之武學
68.越女劍法 阿青所創,江南七怪韓小瑩之武學,輕靈精妙
69.同歸劍法 全真教武學,為抵禦歐陽鋒所創
70.陰陽倒亂刃法 公孫止之絕學,劍似刀,刀似劍,惑人耳目
71.三分劍術 天山雙鷹之絕學,迅快無比
72.羅漢劍法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73.無雙無對,寧氏一劍 寧中則所創,凌厲無比
74.沐家劍 雲南沐王府之武學,流傳甚廣
75.恆山劍法 恆山派絕學,防守嚴密,破綻甚少
76.上清劍法 上清觀之武學
77.哀牢山三十六劍 朱子柳和郭靖交手時所使,劍法凌厲號稱天下第一
78.雷震劍法 石樑派武學,青青與西洋劍士交手時所使
79.四言詩劍 楊過與公孫止交手時臨時創制
80.天龍門的劍法
81.三才劍 湯沛所使之武學。
82.潑墨披麻劍法 丹青生之武學,曾與令狐沖對敵。
83.萬花劍法 恆山派武學,定靜師太對付日月神教所使。
84.淑女劍法 華山派武學,寧中則曾使。
85. 慕容氏家傳劍法 慕容復在少室山上為擋段譽之六脈神劍而使。
86. 柳絮劍法 慕容復在姑蘇曼陀山莊對付段譽時使之。
87.養吾劍
88.希夷劍
89.一字電劍 梅庄丁堅的劍法
90.七弦無形劍 梅庄黃鍾公的劍法
91.吳鉤霜雪明 俠客行之劍法。
92.十步殺一人 俠客行之劍法。
93.脫劍膝前橫 俠客行之劍法。
94.救趙揮金錘 俠客行之劍法。
95.滅劍
96.絕劍
97.梅家劍法
98.雨打飛花劍法 昆侖弟子向殷素素炫耀之武功
99.奪命連環三仙劍 岳不群在少林中使劍宗絕招
100.天地同壽
(二)刀法
1.燃木刀法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實為手刀,玄苦即善此技
2.玄虛刀法 武當派武學,俞岱岩使之殺劇盜
3.胡家刀法 胡家之絕藝,招數嚴謹,少有破綻
4.快刀 胡家之武學,迅快非常
5.八十一路五虎刀 范家之武學
6.反兩儀刀法 華山派之絕學,與正兩儀劍法合壁,威力更增
7.血刀刀法 西藏血刀門之絕學,招式狠辣
8.金烏刀法 史小翠創以克制雪山劍法
9.五虎斷門刀 雲州秦家寨之武學,失傳五招
10.八卦刀 八卦門之絕學,嚴謹厚重
11.回風拂柳刀 江南史家之武學,慕容復使之對付段譽
12.羽衣刀 太乙派之武學,慕容復使之對付段譽
13.雁行刀法 鷹爪雁行門之武學
14.火焰刀 鳩摩智之絕藝,以真氣使刀,摧枯拉朽,無堅不摧
15.陰陽倒亂刃法 公孫止之絕藝,左手金刀之刀法
16.獨臂刀法 金蛇郎君之武學,袁承志曾傳羅立如
17.奇門三才刀 吳長風之武學,曾使之砍傷雲中鶴
18.柴刀十八路 廣西黎山洞黎老漢之武學,慕容復使之對付段譽
19.金剛伏虎刀法 陳家洛曾使之對付張召重
20.陰風刀 以真氣作刀,波斯三使曾使之對付張無忌
21.六合刀 韋陀門之武學
22.慈悲刀 寧波天童寺心觀和尚之武學,不傷人命
23.鴛鴦刀 駱冰之絕學,左長右短,配合緊密
24.後山三絕招 楊老令公之武學,沖鋒陷陣,所向披靡
25.江南陸家刀法 嘉興陸家莊之武學
26.夫妻刀法 林氏夫婦傳授給袁冠南和楊中慧
27.狂風刀法:田伯光的速度極快之刀法
28.玄玄刀法 石雙英的武功
29.地堂刀法 鹿鼎記中林興珠曾用來大破紅毛鬼
30.羅漢刀法 陸冠英的武功
31.鐵門閂刀法 雪山飛狐中鄭三娘的武功
32.四門刀法 閻基和商老太過招時的刀法
33.降魔刀法 少林派
(三)棍(槍)法
1.伏魔杖法 少林武學
2.潑水杖法
3.無上大力杵法
4.普門杖法
5.太祖棒
6.六合槍
7.降魔禪杖
8.伏魔杖法 柯鎮惡武學
9.楊家槍
10.五台山二十四路伏魔杖
11.瘋魔杖法
12.蛇杖杖法
13.大夜*棍
14.小夜*棍
15.取經棍法
16.緊羅那王棍
17.大力金剛杖法 簡長老
18.齊眉棒 趙老爵爺
19.五郎棍法 五台鏢局李延豹
20.齊眉棍法 成璜
21.中平槍 花鐵干
22.呼延槍法
23.岳家神槍
(四)
1.蜀道難牌法 九翼道人
2.雷動於九天之上 九翼道人
3.漁叟鉤法 北漁拓跋氏
4.盤根錯節十八斧 古篤誠
5.陰陽寶扇打穴功夫 沙天廣
6.城字十八破 青城派
7.打狗棒法
8.大剪刀刀法
9.倚天屠龍筆法
10.鷹蛇生死搏 華山派
11.《八口山銘》筆法 禿筆翁
12.鐵蜈鉤功夫 何鐵手
13.《裴將軍詩》筆法 禿筆翁
14.《懷素自敘帖》筆法 禿筆翁
15.二十八招石鼓打穴筆法 禿筆翁
16.棋盤招式 黑白子
17.六十四路轟天雷震擋法 塞北白家堡
18.呼延十八鞭 卓天雄
19.一陽指書 朱子柳
20.鶴蛇八打 雲中鶴
(五)鞭法
1.金龍鞭法 韓寶駒
2.百勝軟鞭 伏牛派
3.回打軟鞭十三式 太別山
4.八十一路三節棍 湖北阮家
5.布袋功夫 陳孤雁
6.軟虹蛛索功夫 何鐵手
7.九龍鞭法 九龍派
8.童家流星錘法 山西童家
9.拂塵功夫 李莫愁
10.黃沙萬里鞭法 尹克西
11.銀索金鈴索法 古墓派
12.毒龍鞭法 梅超風
(六)掌法、腿法
1.般若掌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2.韋陀掌 少林入門武功,虛竹以此對付鳩摩智的七十二絕技
3.散花掌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4.降魔掌 少林武學,都大錦之絕學
5.大金剛掌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玄慈的絕藝
6.神掌八打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苦智之絕學
7.震天鐵掌 武當之武學,宋青書使之殺死莫聲谷
8.八卦游龍掌 武當之武學,毛東珠傳於康熙
9.回風掌 武當之武學
10.綿掌 武當之武學,綿綿不絕,柔韌無匹
11.落英神劍掌 桃花島之絕藝,五虛一實,七虛一實,與掃葉腿法合稱狂風絕技
12.劈空掌 桃花島之絕藝,以鐵八卦練功
13.鐵掌 裘千仞之絕學,剛猛雖不及降龍十八掌,招式卻可勝之
14.降龍十八掌 丐幫幫主之絕學,陽剛無匹,當世第一
15.三花聚頂掌法 全真教武學,乃全真教中最厲害之掌法
16.天羅地網勢 古墓派武學,使開時若天羅地網,滴水不漏
17.截手九式 峨嵋武學,滅絕老尼曾使之傷張無忌
18.金頂綿掌 峨嵋武學,宋青書使之與俞蓮舟交手
19.飄雪穿雲掌 峨嵋武學,滅絕老尼曾使之傷張無忌
20.四象掌法 峨嵋武學,暗合河洛四象
21.天山六陽掌 逍遙派絕學,可化解生死符
22.春蠶掌法 胡家武學,全采守勢,作繭自縛
23.天長掌法 恆山派武學,法度嚴謹
24.伏虎掌 華山派武學,崔秋山曾傳袁承志
25.混元掌 華山派武學,從掌法修練內功,由外至內,非比尋常
26.大嵩陽神掌 嵩山派武學,大開大闊,氣勢非凡
27.化骨綿掌 蛇島陰毒武學,毛東珠使之暗殺董鄂妃等人
28.游身八卦掌 八卦門之武學,腳踏先天八卦,捷如脫兔
29.內八卦掌法 八卦門之絕學,由外至內,更為厲害
30.摧心掌 青城派之絕學,震碎人心,不露痕跡
31.八陣八卦掌 八卦門之武學
32.蓮花掌 洪七公傳黃蓉之武學
33.白駝雪山掌 歐陽鋒之武學
34.黯然銷魂掌 楊過自創十七招奇招,於黯然銷魂之際使之方顯威力
35.開山掌 江南七怪全金發之武學
36.三無三不手 李莫愁自創之陰毒武學,專攻敵人要害
37.赤練神掌 李莫愁自創之陰毒武學,掌中帶毒
38.大風雲飛掌 彭瑩玉之武學,以此連傷五敵
39.寒冰神掌 左冷禪自創之絕學,冰寒澈骨
40.金蛇游身掌 金蛇郎君之武學,詭奇難防
41.玄冥神掌 玄冥二老之絕學,掌上寒毒唯有九陽神功可除
42.寒冰綿掌 韋一笑之絕技,中者全身無勁
43.庖丁解牛掌 陳家洛於迷城中領悟出的武學
44.陰山掌大九式 丐幫季長老之絕學,圍攻謝遜時所使
45.碧針清掌 謝煙客之絕學,掌力可將松針裹住,歷久不散
46.五行六合掌 貝海石之絕學
47.五羅輕煙掌 段正淳傳秦紅棉之武學
48.冰蠶掌 游坦之揉合易筋經及冰蠶精華之奇學
49.霹靂掌 文泰來之絕學,掌力威猛,中者立斃
50.黑砂掌 常氏雙俠之絕學
51.伏虎掌 少林武學
52.達摩掌 少林武學
53.南山掌法 南希仁之武學,威力平平。
54.寒陰箭 瑛姑隱居黑龍潭苦練出的武學,一種掌力,十分陰毒。
55.摧心掌 九陰真經中的下乘陰毒武學,不知是否和青城派的摧心掌有關?
56.翻天掌 福威鏢局林家的家傳武學,平凡武學
57.闖少林 少林武學,少林瘦長僧人與郭襄交手時所使。
58.天山折梅手 逍遙派之武學,蘊含諸般兵刃招式,永無止境。
59.一拍兩散 全套只有一招 威力驚人
60.分解掌 苦智VS.火工頭陀曾使
61.千手如來掌 方證VS.任我行曾使
62.須彌山掌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使前須聚氣良久,但極具威力。
63.黑煞掌 丁家武學,丁不四曾使。
64.抽髓掌 星宿派的武學。
65.碧波掌法 桃花島的武學,傻姑偷看曲靈風練功時學會。
66.白虹掌力 李秋水追逐虛竹時曾使。
67.震天三十掌 卓天雄的武學。
68.快活三十掌 賽孟嘗孟伯飛的絕學。
69.震山掌 武當派武學,俞岱岩戰殷野王時曾使。
70.毒砂掌 葯王門武功。
71.金剛般若掌 西域少林外門武學,剛相曾使之打張三豐。
72.鐵沙掌 長樂幫展飛的武功,使之打石破天助其內力融合。
73.紅砂掌 昆侖派武學,馮錫范使之擊斃關安基。
74.佛光普照 峨嵋派絕學,只有一招,張無忌接滅絕三掌之三。
75.風雷掌 苗人藍天和之絕學,外門武學。
76.大陰陽手....嵩山派.樂厚的武學..掌力分陰陽兩道..被令狐沖以'破掌式'破之
77.截心掌——常遇春和番僧相鬥時所中之掌。
78.大慈大悲千手式 少林武學,海老公曾授韋小寶。
79.虎爪手 少林武學,少林僧人擒拿蕭峰時所使。
80.寂滅爪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鳩摩智與虛竹交手時所使。
81.龍爪手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空性之絕藝,三十六式皆凌厲狠辣。
82.少林擒拿十八打 少林武學。
83.鷹爪功 少林武學,少林僧人擒拿蕭峰時所使。
84.千葉手 少林武學。
85.因陀羅抓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鳩摩智與虛竹交手時所使。
86.拈花擒拿手 少林高深武學,以內力為基,出手平淡沖雅,不帶霸氣。
87.波羅密手 少林武學。
88.大力金剛抓 少林武學。
89.大擒拿手 少林武學,海老公曾授韋小寶。
90.小擒拿手 少林武學,假太後曾授玄燁。
91.虎爪絕戶手 武當武學,俞蓮舟從虎爪手化出,陰損狠辣,不可輕用。
92.虎爪手 武當武學,張三豐所創。
93.大摔碑手 武當武學,陸菲青所使。
94.蘭花拂穴手 桃花島武學,出手優雅。
95.天羅地網勢 古墓派武學,以麻雀練功。
96.飛鳳手 崆峒派武學。
97.醉拳 書劍中蒲田少林寺大苦大師的絕技
98.龍爪擒拿手 范家武學,如附骨之蛆,極難擺脫。
99.鷹爪手 華山派武學。
100.鐵琵琶手 洛陽韓家武學,十分凌厲。
101.分筋錯骨手 妙手書生朱聰自創之武學。
102.凝血神抓 陳近南之絕學,中者三日後血液凝結,無葯可治。
103.鷹爪擒拿手 白眉鷹王殷天正之絕學,狠辣無比,
104.九陰白骨爪 黑風雙煞誤解九陰真經的武學,破人腦門厲害無比。
105.蟹鉗功 褚萬柳之武學。
106.鎖喉擒拿手 馬大元之武學。
107.纏絲擒拿手 白世鏡之武學,以此換取薛神醫救阿朱。
108.大力鷹爪功 榮彩之武學。
109.鷹爪力 鷹爪?閾忻胖�溲А?110.九陰神抓 九陰真經之武學。
111.丁家十八路擒拿手 丁不三、丁不四家傳武學,丁當曾授與石破天。
112.三陰蜈蚣爪 星宿派武學,出塵子曾使。
113.雞爪功 西藏密宗武學,鹿鼎記中巴顏大師的武功。
114.三陰手 昆侖派武學,倚天中西華子曾使。
115.岳家散手 花鐵乾的武功。
116.彈指神通 桃花島武學,黃葯師恃之在華山論劍爭鋒。
117.拈花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玄渡與鳩摩智曾以拈花指交手。
118.無相劫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無聲無息。
119.一指禪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澄觀老和尚曾使。
120.摩訶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121.大力金剛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外功路子,可捏碎骨頭,捏扁金錠。
122.多羅葉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鳩摩智在少林寺逞能時所使。
123.大智無定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鳩摩智在少林寺逞能時所使。
124.去煩惱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鳩摩智在少林寺逞能時所使。
125.天竺佛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玄寂在聚賢庄使之對付喬峰。
126.金剛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127.一陽指 大理段氏之絕學,威力強絕,點法亦獨樹一幟。
128.奪魄指 鄭家武學。
129.幻陰指 成昆之絕學,中者陰毒附體,非純陽內力不可消解。
130.透骨打穴 歐陽鋒之點穴秘技,極其難解。
131.千蛛萬毒手 殷離苦練之奇學,練時以花蛛噬體,但威力極大。
132.二指禪 桑結喇嘛所使。
133.參合指 慕容世家絕學,慕容博在英雄大會上曾使。
134.袖中指 慕容博在英雄大會上曾使。
135.玄天指 黑白子成名絕技,在梅庄化水為冰
136.黑風指
137.羅漢拳 少林入門第二套武功,鐵羅漢所使武學,張君寶以此拳法擊敗何足道。
138.韋陀杵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威猛難當,玄悲之絕技。
139.五行連環拳 少林武功,平凡無奇。
140.查拳 少林武功,平凡無奇。
141.少林長拳 少林入門第一套武功,平凡無奇。
142.伏虎拳 少林入門第三套武功,平凡無奇。
143.大金剛拳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波羅星所盜三絕技之一。
144.太極拳 張三豐以百年修為創制之拳法,講究圓融之道。
145.武當長拳 武當入門武功。
146.無極玄功拳 武當絕技,張召重所使。
147.美女拳法 古墓派武學,每一招皆有個美女名稱。
148.長拳十段錦 華山派入門拳法,兼練輕功。
149.落雁拳 昆侖派武學,阿珂所使之雜學。
150.七傷拳 崆峒派鎮山之技,內力不厚者練之將導致嚴重內傷。
151.靈寶拳 仙都派之武學。
152.破玉拳 華山派武學,威力強大。
153.上清拳 仙都派之武學。
154.太極拳 太極門之武學,似與武當之太極拳不同。
155.沐家拳 雲南沐家之武學,流傳甚廣。
156.伏虎拳 五台山清涼寺之武學。
157.六合拳 韋陀門之武學。
158.赤*連拳 韋陀門之武學,走近身搏擊路子,尉遲連與袁紫衣比武時所使。
159.苦惱拳 韋陀門之武學,據稱極為難練故名。
160.八極拳 八極門之武學,秦耐之與胡裴比武時所使。
161.一十八路登堂拳 華拳門之武學。
162.一十二路入室拳 華拳門之武學。
163.霹靂拳 成昆授謝遜之武學。
164.斬蛟拳 渤海派之武學,洪勝海所使。
165.僵屍拳 辰州言家之武學,使時宛如僵屍,詭秘古怪。
166.逍遙游 洪七公傳黃蓉之武學。
167.銅錘手 洪七公傳黃蓉之武學。
168.靈蛇拳 歐陽峰苦研創出之武學,招招向不可思議的方位打出,宛如靈蛇。
169.空明拳 周伯通創出之武學,共有七十二招,以柔克剛。
170.金蛇擒鶴拳 夏雪宜寫入金蛇秘籍為袁承志所習得。
171.百花錯拳 袁士霄擷取天下拳掌武功精華所創出來的似是而非之絕學。
172.回風拂柳拳 鄭長老對付謝遜時所使。
173.太祖長拳 趙匡胤打天下之武學,蕭峰在聚賢庄使之對付少林二高僧。
174.魯智深醉跌 少林派武功,馬行空使之對付閻基。
175.空空拳 朱聰的絕技
176.鶴形拳 碧血中呂七先生曾使
177.孟家神拳 孟伯飛的家傳武學
178.通臂拳 書劍中某太監首領曾使
179.鴨形拳 鴨形門的武學
180.燕青拳 馬行空、梁子翁皆曾使
181.遼東野狐拳法 梁子翁的絕技
182.梅花拳 梅文馨、梅芳姑的絕技
183.地堂拳法 彭連虎的武功
184.二郎拳法 二郎拳門的武學
185.滄州大洪拳 鐵羅漢在悅來客店與胡桂南相鬥時所使。
186.魯智深醉打山門拳 同上。
187.鐵指訣 華山
188.摔跤 蒙古
189.混天功
190.大韋陀掌 少林-都大錦
191.如來千手法
192.袖裡乾坤
193.閑過信陵飲
194.五嶽倒為輕
195.縱死俠骨香
196.丁氏掌法
197.豹尾腳
198.如影隨形腿
199.連環迷蹤腿
200.彈腿
201.掃葉腿法
202.靈鰲步
203.無影幻腿
204.鐵帚腿法
205.藍砂掌 中招者需服玉肌丸
206.大伏魔拳法 周伯通在百花谷用以對楊過之黯然銷魂掌
(七)暗器
1.青字九打 青城派
2.袖裡乾坤 青城派
3.天王補心針 蓬萊派
4.四十九枚連珠鋼鏢 都大錦
5.子母鐵膽 周仲英
6.棗核功 裘千尺
7.三百六十一枚黑白棋子暗器手法 黑白子
8.生死符 逍遙派
9.滿天花雨
10.五輪大轉
11.含沙射影-五毒教何惕守
12.彈指神通-桃花島黃葯師
『伍』 蘭花為主題取包間名字
吳鳳 嵺鳳 榮光 榮菊 櫻豆 櫻冠 櫻蘭 涼翠 涼風 燦寶 珺琿 矮荷
愛國 愛姬 翱翔 芭蕾 八仙 白樂 白鳳 白宮 白光 白荷 白虹 白花
白皇 白簾 白嶺 白龍 白露 白梅 白墨 白鳥 白扇 白桃 白條 白翁
白芽 白隱 白幽 白玉 白雲 百壽 包公 寶姬 寶來 寶蓮 寶琳 寶龍
寶輪 寶釵 豹蝶 卑寶 北辰 北斗 碧蓮 碧綠 碧瑤 閉月 冰川 冰艷
鉑荷 伯樂 捕荷 步雲 財寶 財神 彩蝶 彩鳳 彩虹 彩龍 彩梅 彩神
彩桃 彩仙 彩雲 彩舟 蠶蝶 燦蝶 燦月 草母 蟬趐 長江 長榮 長字
朝鳳 朝陽 朝玉 晨光 成龍 程梅 赤虎 初雪 川冠 川龍 春安 春城
春燈 春光 春荷 春黃 春菊 春蘭 春雷 春桃 春霞 春曉 春雪 春茜
春妃 春暉 慈晃 慈龍 崔梅 翠寶 翠迪 翠蝶 翠鳳 翠姬 翠鈴 翠鳥
翠鵬 翠蕊 翠素 翠桃 翠王 翠香 翠燕 翠羽 翠玉 翠苑 翠萼 翠妃
達龍 達磨 達摩 大觀 大虹 大判 大喬 大聖 大王 大象 大雪 大勛
大雅 丹鶴 丹清 丹霞 丹心 登輝 帝冠 滇蘭 滇王 滇妃 蝶荷 蝶花
蝶王 蝶蕙 迭翠 東光 東菊 東君 東源 冬紅 冬錦 冬桃 兜蘭 豆荷
豆綠 獨秀 對梅 朵雲 稻妻 發財 范會 方字 飛蝶 飛鳥 飛天 飛翔
飛瀉 飛燕 粉荷 粉嬌 豐厚 豐雪 蜂蘭 蜂蝶 蜂花 風光 風虎 烽火
鳳蝶 鳳凰 鳳梅 佛光 佛手 竜字 福龍 福隆 福松 福祥 福星 復荷
富貴 富荷 蓋蝶 剛玉 鋼刀 高瓢 高雅 高照 歌縻 勾玉 孤峰 關頂
關公 關山 關聖 冠春 冠蝶 冠龍 冠鳥 冠神 冠雪 冠月 光貴 光華
光輝 光魂 光琳 光陽 光映 光悅 歸雁 閨秀 桂冠 桂荷 桂林 貴龍
貴臨 貴妃 國寶 國光 國華 國輝 國慶 海蝶 海蓮 海鷗 海蝦 海星
漢蝶 漢光 荷霸 荷瓣 荷蝶 荷王 荷仙 和平 鶴升 鶴市 黑虎 黑貓
黑澤 虹彩 虹光 鴻福 紅唇 紅帝 紅蝶 紅鳳 紅貴 紅荷 紅花 紅華
紅姬 紅駒 紅菊 紅龍 紅露 紅梅 紅明 紅娘 紅舌 紅素 紅仙 紅雄
紅雅 紅顏 紅艷 紅陽 紅影 紅玉 紅月 紅雲 紅妝 紅妃 紅嬋 紅蟾
胡蝶 湖亭 湖月 粹紅 粹月 虎蝶 花旦 花魁 花王 花影 花月 華嚴
華蝶 華荷 華龍 華王 華英 黃寶 黃道 黃帝 黃蓋 黃冠 黃荷 黃河
黃鶴 黃輝 黃龍 黃梅 黃袍 黃舌 黃素 黃芽 黃燕 黃玉 黃雲 黃妃
黃鶲 皇帝 皇冠 皇後 皇華 皇輝 皇旗 皇妃 煌星 徽龍 慧鳥 惠妃
火炬 機巧 雞冠 姬蝶 姬龍 吉利 吉祥 吉兆 吉字 極翠 極紅 極品
集圓 濟公 嘉隆 家林 劍龍 建仙 驕梅 嬌鶴 嬌娃 嬌月 妲己 巾幗
金帝 金蝶 金鼎 金蜂 金峰 金鳳 金福 金冠 金光 金荷 金華 金輝
金菊 金蓮 金鈴 金龍 金梅 金鳥 金雀 金時 金松 金桃 金童 金鷹
金月 金妃 錦波 錦龍 錦梅 錦旗 晶波 晶典 晶鶴 晶華 晶貓 晶桃
晶蕙 鯨波 靜寂 靜觀 敬紅 鏡山 九如 九枝 菊翠 菊水 聚樂 巨荷
巨龍 絹綉 軍旗 君道 君荷 君龍 君子 峻峭 可蝶 狂龍 魁字 蠟梅
攬蝶 樂佛 黎明 李白 李朝 李逵 禮花 麗寶 麗錦 麗梅 麗娘 麗水
麗仙 戀蝶 涼翠 梁祝 玲樂 玲龍 玲瓏 鈴蟲 凌錦 凌雲 靈芝 留春
六鳳 六荷 龍蝶 龍鳳 龍梅 龍女 龍王 龍溪 龍珠 龍字 樓梅 廬山
陸鳳 綠寶 綠碧 綠蝶 綠娥 綠峰 綠福 綠荷 綠龍 綠梅 綠鵬 綠素
綠陽 綠英 綠玉 綠雲 綠珠 羅漢 滿月 貓王 貓鷹 梅蝶 美姑 美露
美妃 夢殿 夢幻 夢奇 密庵 妙蓮 妙心 明蝶 明鳳 明光 明晶 明梅
明素 明王 明星 明旭 明玉 摩耶 魔女 南荷 南紀 男姬 女雛 飄舞
飄香 飄逸 奇寶 奇花 奇美 奇巧 奇葉 啟泰 千代 千紅 乾隆 錢蝶
潛龍 強龍 翹萼 青帝 青松 青嵐 清谷 清光 清荷 清姬 晴蜓 情緣
慶福 慶梅 瓊和 秋榜 秋蟬 秋月 秋雉 全福 裙蝶 群蝶 群仙 仁王
日進 日輪 日向 日新 日月 日曄 榮梅 如來 蕊蝶 蕊鼎 瑞寶 瑞蝶
瑞鳳 瑞荷 瑞晃 瑞金 瑞龍 瑞梅 瑞奇 瑞日 瑞香 瑞祥 瑞星 瑞雪
瑞鷹 瑞玉 若櫻 三菱 三祥 三英 蓋瓣 閃電 閃光 韶韻 神彩 神鵰
神蝶 神光 神劍 神樂 神龍 神門 神秘 神鏢 聖寶 聖佛 聖晃 聖火
聖姬 聖心 聖雪 聖玉 獅蝶 獅荷 獅王 十和 世寶 適圓 首義 壽寶
壽紅 壽梅 壽桃 壽星 曙光 蜀光 蜀梅 雙龍 雙喜 雙燕 雙玉 雙璧
水荷 水仙 順發 順紅 松翠 松鶴 宋梅 素蝶 素荷 素花 素嬌 素梅
素芯 塔嶺 蕊蝶 台蘭 太白 太極 太平 太陽 檀君 桃鶴 桃輝 桃姬
桃李 桃麗 桃琳 桃山 桃舌 桃妃 藤姬 騰蝶 天賜 天蝶 天鵝 天鳳
天福 天荷 天惠 天麗 天龍 天女 天青 天山 天神 天勝 天壽 天心
天勛 天眼 天游 天真 天游 同荷 童顏 吞龍 晚鍾 萬安 萬寶 萬福
萬貫 萬榮 萬壽 萬葉 萬字 汪字 王道 王冠 望月 微笑 文艷 紋蝶
烏龍 吳風 吳鳳 武松 五福 舞蝶 舞姬 舞妓 舞龍 舞仙 霧島 悟空
西施 西子 夕輝 喜菊 仙蝶 仙綠 仙女 仙桃 仙翁 仙霞 憲荷 香君
香帥 香妃 翔蝶 祥和 祥蕾 祥龍 祥玉 向波 曉光 曉雲 小春 小菊
小梅 小喬 小香 小象 笑傲 笑春 笑蝶 笑爽 笑玉 欣玉 新翠 新光
新荷 新林 新羅 新梅 新娘 新雅 星晨 星虎 雄蘭 雄獅 熊貓 修女
羞蝶 秀光 秀荷 秀麗 秀梅 秀仙 秀月 秀字 旭鵬 玄德 雪櫻 雪窗
雪峰 雪景 雪蓮 雪戀 雪山 雪玉 雪舟 血凝 勛章 丫蘭 嚴粹 艷春
艷蝶 艷荷 養安 漾綠 妖麗 妖媚 葉梅 一茶 一翠 一紅 宜姬 乙姬
逸品 吟月 銀鳳 銀福 銀光 銀河 銀華 銀嶺 銀龍 銀拖 櫻姬 瑩龍
迎春 迎蝶 永春 永艷 勇蝶 幽心 幽玄 榆白 虞鳳 玉彩 玉翠 玉帝
玉蝶 玉鳳 玉荷 玉紅 玉花 玉華 玉環 玉姬 玉磊 玉林 玉龍 玉露
玉梅 玉女 玉泉 玉樹 玉松 玉濤 玉桃 玉兔 玉雪 玉英 玉竹 玉琢
玉妃 御旗 元春 元紅 圓荷 圓梅 圓月 圓字 遠眺 越冠 月白 月輪
月山 月兔 月暈 月朧 雲翠 雲蝶 雲海 雲江 雲字 張飛 昭報 昭平
昭玉 照玉 珍蝶 珍梅 真鶴 政宗 芝紅 知秋 織姬 至尊 中龍 鍾馗
周王 珠翠 朱梅 朱鷺 紫寶 紫荷 紫紅 紫花 紫晃 紫綠 紫燕 宗龍
鑽石 醉荷 醉龍 醉妃 尊龍 倩女 邛琢 燮龍 蕙荷 蕙蘭 游游 醉白
醉夢 醉仙 醉心 逍遙 姍姍 姣荷 嫣翠 嫦娥 綺彩 綺羅 緋寶 緋燕
珏兔 琥珀 瑾梅 杓蘭 晟龍 靈峰 靈蘭 旌晶 煬帝 燁冠 馥翠 鸚鵡
顥龍 蟠龍 簪蝶 貂嬋 霽月 鑫源 麟蝶 黑姬
『陸』 形容虎皮蘭花的詩句
1. 關於虎皮的詩句
關於虎皮的詩句 1. 關於虎的詩句
【成語】:【豺虎肆虐】【柴虎肆虐】【鴟目虎吻】【除狼得虎】【豺狼虎豹】【出林乳虎】【藏龍卧虎】【螭盤虎踞】鴟視虎顧】【初生牛犢不怕虎】【初生之犢不懼虎】【初生之犢不畏虎】【耽耽虎視】【眈眈虎視】【雕虎焦原】【調虎離窠】【打虎牢龍】【調虎離山】【斷蛟刺虎【打馬虎眼】【雕龍綉虎】【大人虎變】【得勝的貓兒歡似虎】【打死虎】【打死老虎】【大賢虎變】【獨坐窮山,放虎自衛】【獨坐窮山,引虎自衛】【惡虎不食子】即使凶惡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
比喻不傷害親近者。【餓虎攢羊】攢:向一個目標簇擁。
像飢餓的老虎向羊簇擁過去一樣。形容動作而猛烈。
【餓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飢餓的老虎遇到一隻羊羔。
比喻迅猛貪婪。【餓虎見羊】飢餓的老虎見到一隻羊羔。
比喻迅猛貪婪。【餓虎飢鷹】虎撲食】【餓虎撲羊】【餓虎擒羊】【餓虎吞羊】【二虎相鬥,必有一傷】【餓虎之蹊】風從虎,雲從龍】【馮河暴虎】【放虎歸山】【伏虎降龍】【放虎遺患】【風虎雲龍】【放虎自衛】【鳳嘆虎視】【官虎吏狼】【甘冒虎口】指甘願冒著生命危險。
【關門養虎,虎大傷人】比喻縱容助長壞人壞事,到頭來自己受害。【宮鄰金虎】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貪婪如金之堅,凶惡如虎之猛。
【割肉飼虎】飼: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
比喻既舍棄生命也無法滿足對方的貪欲。【虎變不測】無法預測老虎身上的花紋發生什麼變化或何時變化。
形容非常之人的行蹤或性情變化莫測,不可捉摸。【虎豹不外其爪】老虎和豹子不輕易將自己的爪子露出來。
比喻軍隊不輕易把自己的威勢和實力顯露在外面。【虎豹豺狼】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種野獸。
比喻兇殘害人的壞人。【虎飽鴟咽】像老虎一樣兇殘飽食,像鷂鷹一樣貪婪地吞咽獵物。
形容貪官污吏兇狠貪婪。【虎豹九關】九關:九重天門。
到天庭去的九重門都有虎豹把守。比喻凶暴殘虐的弄權之臣。
【虎豹狼蟲】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種野獸。比喻兇殘害人的壞人。
【虎步龍行】原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同一般。後也形容將軍的英武姿態。
【虎變龍蒸】指乘時變化而飛黃騰達。【虎不食兒】老虎兇猛殘忍,但並不吃自己的孩子。
比喻人皆有愛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虎斑霞綺,林籟泉韻】綺:美麗;籟:孔穴中發出的聲響;韻:悅耳和諧的聲音。
形容自然界景色秀麗,各種聲音悅耳動聽。【虎背熊腰】背寬厚如虎,腰粗壯如熊。
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虎豹之駒】駒:兩歲以下的幼馬或少壯的駿馬。
指虎和豹的幼子。比喻志向遠大的英俊少年。
【虎賁中郎】虎賁:勇士;中郎:指東漢蔡邕,曾做左中郎將。有一個勇士與蔡中郎長相特別相似。
形容兩人面貌相似,如同一個人一樣。【虎超龍驤】比喻群雄奮起,互相角逐。
【虎毒不食兒】老虎再歹毒也不會吃掉自己的孩子。【虎黨狐儕】比喻凶惡狡黠之輩。
【歇後語】八虎(《楊宋將》中楊繼業的八個兒子)闖幽州 死的死,丟的丟(比喻損失太大。) 叭拉狗蹲牆頭 硬裝坐地虎(比喻冒充豪紳) 抱著老虎喊救命 自找死 被窩里喂虎 害人又害己 壁虎捕蟲 不動聲色 壁虎捕食 出其不意 壁虎掀門簾 露一小手 踩虎尾,踏春冰 冒險 蒼蠅進虎門 不夠塞牙縫 扯著老虎尾巴喊救命 找死 程咬金的三斧頭 虎頭蛇尾 吃了虎豹的心肝 好大的膽子 出得龍潭,又入虎穴 禍不單行;躲了一災又 初生的牛犢 不怕虎 初生犢 不怕虎(比喻年輕人大膽勇敢但缺少經驗。)
窗戶上畫老虎 嚇不了誰 大蟲(老虎)吃耗子 囫圇(hu lun完整;整個兒)吞 大蟲打哈哈 笑面虎 大蟲頭,長蟲(蛇)尾 虎頭蛇尾 大腿上畫老虎 嚇不了哪一個 帶念珠的老虎 假念彌陀;假慈悲 帶素珠的老虎 假念彌陀(比喻假裝心善。) 帶崽的母老虎 分外凶 得勝的貓兒 歡似虎 得勢的狸貓 歡似虎 燈跡不叫燈跡 「笑面虎」(比喻外貌裝得善良而心地兇狠的人) 地頭蛇,母老虎 不是好惹的 東山跑過驢,西山打過虎 見過點陣勢 躲過了老虎,又撞上了野牛 一個比一個凶(比喻災禍一個比一個嚴重。)
躲過野牛碰上虎 一個更比一個凶 惡虎鬥狼群 寡不敵眾 餓虎進宅 四鄰不安 二虎相爭 必有一傷 二愣子騎老虎背 早晚有他的好看 犯了克山病,又得虎林熱(虎疫,舊稱霍亂) 沒法治;沒治了 放虎歸山 必有後患;自找麻煩;留下禍根 黃羊跑到虎穴里 凶多吉少 父子觀虎鬥 大驚小怪 給下山虎開路 頭號幫凶 光身子騎老虎 膽大不害臊 跪在老虎面前喊恩人 善惡不分 猴子給老虎拜年 送貨上門 猴子騎老虎 下不來 狐狸跟著老虎走 狐假虎威 虎口拔牙 膽子不小;好大膽 虎人中堂 家破人亡 虎生豬玀 又笨又惡 虎頭蛇尾 有始無終 虎頭鍘下服刑 一刀兩斷 虎窩里跑出個羊羔 虎口餘生 虎坐蓮台 冒充善人 畫虎不成反類犬 弄巧成拙 雞蛋喂老虎 囫圇(hu lun完整;整個兒)吞 麂子(ji zi麂。一種小型的鹿)給老虎拜年 沒有好下場 將門出虎子 一代更比一代強;一輩強似一輩 拉大旗做虎皮 裝面子 拉著虎尾喊救命 自己找死(比喻自尋死路。)
老掉牙的虎 雄心在 老虎背上拍蒼蠅 送死;自己找死 老虎變豬玀 又丑又惡;又笨又惡 老虎吃刺蝟 無法下口 老虎吃豆芽 小菜一碟 老虎吃螞蟻 不夠塞牙縫,不夠嚼 老虎吃螞蚱 小菜一碟;不過癮;小菜兒;不夠塞。
2. 關於虎的詩句古詩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李白 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
春風試暖昭陽殿,明月還過鳷鵲樓。【馬嵬】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吟劍詩】 洪秀全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
擒盡妖邪掃地網,收殘姦宄落天羅。東西南北敦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
虎嘯龍吟光世界,太平一平樂如何。【聞謝楊兒吟猛虎詞,因此有贈】 李白 同州隔秋浦,聞吟猛虎詞。
晨朝來借問,知是謝楊兒。 【猛虎行】 李咸用 猛虎不怯敵,烈士無虛言。
怯敵辱其班,虛言負其恩。爪牙欺白刃,果敢無前陣。
須知易水歌,至死無悔吝。 【相和歌辭·猛虎行】齊己 磨爾牙,錯爾爪,狐莫威,兔莫狡。
飲來吞噬取腸飽,橫行不怕日月明,皇天產爾為生獰。前村半夜聞吼聲,何人按劍燈熒熒。
【猛虎行(四言)】李賀 長戈莫舂,強弩莫烹。乳孫哺子,教得生獰。
舉頭為城,掉尾為旌。東海黃公,愁見夜行。
道逢騶虞,牛哀不平。何用尺刀,壁上雷鳴。
泰山之下,婦人哭聲。官家有程,吏不敢聽。
【白虎行】李賀 火烏日暗崩騰雲,秦皇虎視蒼生群。燒書滅國無暇日,鑄劍佩玦惟將軍。
玉壇設醮思沖天,一世二世當萬年。燒丹未得不死葯,拏舟海上尋神仙。
鯨魚張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徵人鬼。雄豪氣猛如焰煙,無人為決天河水。
誰最苦兮誰最苦,報人義士深相許。漸離擊築荊卿歌,荊卿把酒燕丹語。
劍如霜兮膽如鐵,出燕城兮望秦月。天授秦封祚未移,袞龍衣點荊卿血。
朱旗卓地白虎死,漢皇知是真天子。 【相和歌辭·猛虎行】張籍 南山北山樹冥冥,猛虎白日繞林行。
向晚一身當道食,山中麋鹿盡無聲。年年養子在深谷,雌雄上山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長向村家取黃犢。五陵年少不敢射,空來林下看行跡。
【射虎行】王建 自去射虎得虎歸,官差射虎得虎遲。獨行以死當虎命,兩人因疑終不定。
朝朝暮暮空手回,山下綠苗成道徑。遠立不敢污箭鏃,聞死還來分虎肉。
惜留猛虎著深山,射殺恐畏終身閑。 【相和歌辭·猛虎行】 儲光羲 寒亦不憂雪,飢亦不食人。
人血豈不甘,所惡傷明神。太室為我宅,孟門為我鄰。
百獸為我膳,五龍為我賓。蒙馬一何威,浮江亦以仁。
彩章耀朝日,牙爪雄武臣。高雲逐氣浮,厚地隨聲振。
君能賈餘勇,日夕長相親。 【虎牙行(虎牙在荊門之北,江水峻急)】杜甫 秋風欻吸吹南國,天地慘慘無顏色。
洞庭揚波江漢回,虎牙銅柱皆傾側。巫峽陰岑朔漠氣,峰巒窈窕溪谷黑。
杜鵑不來猿狖寒,山鬼幽憂雪霜逼。楚老長嗟憶炎瘴,三尺角弓兩斛力。
壁立石城橫塞起,金錯旌竿滿雲直。漁陽突騎獵青丘,犬戎鎖甲聞丹極。
八荒十年防盜賊,征戍誅求寡妻哭,遠客中宵淚沾臆。 【題虎丘寺】劉長卿 青林虎丘寺,林際翠微路。
仰見山僧來,遙從飛鳥處。茲峰淪寶玉,千載唯丘墓。
埋劍人空傳,鑿山龍已去。捫蘿披翳薈,路轉夕陽遽。
虎嘯崖谷寒,猿鳴杉松暮。裴回北樓上,江海窮一顧。
日映千里帆,鴉歸萬家樹。暫因愜所適,果得損外慮。
庭暗棲閑雲,檐香滴甘露。久迷空寂理,多為繁華故。
永欲投死生,餘生豈能誤。【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虎尾難容足,羊腸易覆輪。
《江南謫居十韻·白居易》心如山上虎,身若倉中鼠。《東武吟·曹鄴》劍埋龍守壤,石卧虎司碑。
《太母魏氏半徑題石·陳元光》祗召趨龍闕,承恩拜虎闈。《和梁王眾傳張光祿是王子晉後身·崔融》國帶風塵色,兵張虎豹符。
《別蘇徯·杜甫》浪逐樓船破,風從虎竹生。《送長孫將軍拜歙州之任·獨孤及》寒雨雪兼落,枯林虎獨行。
《秋末懷舊山·貫休》井通鰍吐脈,僧隔虎棲禪。《壺公山·黃滔》夜禪臨虎穴,寒漱撇龍泉。
《送僧歸太白山·賈島》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蘇台。《對酒·李白》脫身離虎口,移疾就豬肝。
《大鹵平後移家到永樂縣居書懷十韻寄劉韋二前輩二公嘗於此縣寄居·李商隱》奪旗貂帳側,射虎雪林前。《送彭開府往雲中覲使君兄·盧綸》虎隊手驅出,豹篇心卷藏。
《猛將吟·孟郊》深林猿聲冷,沮洳虎跡新。《山行積雨,歸途始霽·韋應物》泛浦龍驚錫,禪雲虎繞扉。
《送元遂上人歸吳中·許棠》龍池護清激,虎節到深邃。《贈僧皎然·顏真卿》虎行風捷獵,龍睡氣氛氳。
《大雲寺二十韻·元稹》石勢虎蹲伏,山形龍屈盤。《城西虎跑寺·張繼》論經白虎殿,獻賦甘泉宮。
《故刑部李尚書輓詞三首·張九齡》碧湫龍池滿,蒼松虎徑深。《襄州景空寺題融上人蘭若·張說》春蘚任封降虎石,夜雷從傍養龍池。
《送乞雨禪師臨遇南遊·曹松》蕭條井邑如魚尾,早晚干戈識虎皮。《秋末懷舊山·杜牧》劍門失險曾縛虎,淮水安流緣斬鯨。
《奉酬忠武李相公見寄·李逢吉》夢非熊虎數年間,驅盡豺狼宇宙閑。《觀獵三首·劉商》雁行布陳眾未曉,虎。
3. 關於鸚鵡的詩詞
鸚鵡
作者:【羅隱】 年代:【唐】 體裁:【七絕】 類別:【未知】
莫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
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
【注釋】:
三國時候的名士禰衡有一篇《鸚鵡賦》,是托物言志之作。禰衡為人恃才傲物,先後得罪過曹操與劉表,到處不被容納,最後又被遣送到江夏太守黃祖處,在一次宴會上即席賦篇,假借鸚鵡以抒述自己託身事人的遭遇和憂讒畏譏的心理。羅隱的這首詩,命意亦相類似。
「莫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隴西」,指隴山(六盤山南段別稱,延伸於陝西、甘肅邊境)以西,舊傳為鸚鵡產地,故鸚鵡亦稱「隴客」。詩人在江南見到的這頭鸚鵡,已被人剪了翅膀,關進雕花的籠子里,所以用上面兩句話來安慰它:且莫感嘆自己被拘囚的命運,這個地方畢竟比你的老家要暖和多了。話雖這么說,「莫恨」其實是有「恨」,所以細心人不難聽出其弦外之音:盡管現在不愁溫飽,而不能奮翅高飛,終不免叫人感到遺憾。羅隱生當唐末紛亂時世,雖然懷有匡時救世的抱負,但屢試不第,流浪大半輩子,無所遇合,到五十五歲那年投奔割據江浙一帶的錢鏐,才算有了安身之地。他這時的處境,跟這頭籠中鸚鵡頗有某些相似。這兩句詩分明寫他那種自嘲而又自解的矛盾心理。
「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鸚鵡的特點是善於學人言語,後面兩句詩就抓住這點加以生發。詩人以告誡的口吻對鸚鵡說:你還是不要說話過於明白吧,明白的話語反而難以出口呵!這里含蓄的意思是:語言不慎,足以招禍;為求免禍,必須慎言。當然,鸚鵡本身是無所謂出語招禍的,顯然又是作者的自我比況。據傳羅隱在江東很受錢鏐禮遇。但禰衡當年也曾受過恩寵,而最終仍因忤觸黃祖被殺。何況羅隱在長期生活實踐中養成的憤世嫉俗的思想和好為譏刺的習氣,一時也難以改變,在這種情況下,詩人對錢鏐產生某種疑懼心理,完全是可理解的。
這首詠物詩,不同於一般的比興托物,而是借用向鸚鵡說話的形式來吐露自己的心曲,勸鸚鵡實是勸自己,勸自己實是抒泄自己內心的悲慨,淡淡說來,卻耐人咀嚼。
4. 描寫鸚鵡的詩句
來鵠曾有《鸚鵡詩》詠物寄情:「色白還應及雪衣,嘴紅毛綠語乃奇。年年鎖在金籠里,何以隴山聞處飛。」白居易也有:「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及經年嘴漸紅。」朱慶余所作的《宮中詞》有:「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並立瓊軒。含情慾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朝代】:唐朝
【詩/詞名】:詠鸚鵡
【作者】:李義府
【正文】:牽弋辭重海,觸網去層巒。戢翼雕籠際,延思彩霞端。
唐 - 胡皓 - 同蔡孚起居詠鸚鵡
【年代】:唐
【作者】:胡皓
【題目】:同蔡孚起居詠鸚鵡
【內容】:
鸚鵡殊姿致,鸞皇得比肩。
常尋金殿里,每話玉階前。
賈誼才方達,揚雄老未遷。
能言既有地,何惜為聞天。
【詩】五律·詠鸚鵡
籠中鸚鵡唱,唱且擬人聲。
曲爪抓金緊,彎腰點首兢。
我心他不會,他語我難聽。
替主言多事,相嬉亦可憎。
5. 形容鸚鵡的句子
1. 我家的鸚鵡真可愛,會說好多簡單的話語。
2. 這只鸚鵡黑黑的小眼睛閃閃發亮,十分有神,也顯得非常得神氣。3. 這只鸚鵡全身披著黃綠色的羽毛,長長的尾巴是淺藍色的,圓圓的腦袋上長有一簇黃色的羽毛,像一頂可愛的小黃帽。
4. 我家有一隻鸚鵡,全身長著翠綠的羽毛,腹部的絨毛淡淡的樣子十分可愛。它的眼睛大大的,總是機靈地打探著四周,一雙靈活的翅膀不時地撲哧著,淡黃色的小爪子總是緊緊地抓住籠中的棲息棒,十分美麗。
5. 鸚鵡紅紅的嘴巴彎彎的,像個有力的鉤子,非常堅硬。小鸚鵡的脖子上是耀眼的桔紅色絨毛,腹部是黃綠色的,背部是翠綠的,非常絢麗多彩。
6. 我家有兩只可愛的小鸚鵡。它們長著圓圓的小腦袋,兩只烏黑發亮的小眼睛,圓溜溜的,不停地眨呀眨,眼睛周圍還有一圈白色的絨毛,就像戴了一副白色的眼鐿,顯得格外精神。
7. 鸚鵡頭上有一撮毛茸茸的毛,像一頂綠色的帽子,更像那美麗的鳳頭;脖子是黃澄澄的芒果色,好像是一位時尚的大小姐系著一塊黃色的紗巾;藍色的翅膀就像兩小塊藍錦鍛似的;背部和胸部像白里透紅的大桃子;銳利的抓子顯得它不再是高雅的小姐,忽然間變成一名真正的男子漢;扁平的尾巴好像一把大大的扇子正在不停地上下扇動著。8. 這只小鸚鵡是五顏六色的寵物,頭是棕色的,臉是橙色的,嘴巴是尖尖、紅色的,肚皮是綠色的,翅膀是深綠色的,爪子是灰色的,還有的部位是漸變色,真是光彩奪目,美麗極了!9. 鸚鵡的羽毛非常鮮艷。
面部的羽毛像京劇中的臉譜,背上的羽毛像灰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綉滿花紋的襯衫。它威武雄壯,一雙靈活透亮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短又彎的嘴。
10. 鸚鵡喜歡停在大樹的樹枝上,一雙黑色的小爪子緊緊抓住枝葉。11. 鸚鵡腹部的羽毛像黃色的襯衫一樣閃閃發光。
一雙烏黑發光、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火紅的彎勾似的嘴。12. 這只鸚鵡脖子上的羽毛是金色的,金色的羽毛上四處都是圓圓的黑點,脖子兩邊各有一小叢淺紫色的羽毛,像扎著的蝴蝶結,顯得格外漂亮、可愛。
13. 我家養了兩只非洲鸚鵡,這兩只鸚鵡非常美麗。它們背上的羽毛是綠色的,肚子上的絨毛是灰色的,尾巴上的羽毛是黃色的,還夾雜著一些黑色的羽毛。
它們都長著一張紅色帶鉤的嘴。14. 那隻雄鸚鵡背部穿著銀白色的衣裳,而腹部則是淡天藍色的,可漂亮了!它的頭部是白色的,像頂了一團棉花似的。
15. 小鸚鵡披著一身嫩黃色的外衣,腹部呈翠綠色,頭部點綴著黑色的條紋,尾巴長長的,嘴巴向下彎著,好像釣魚的小鉤子,可愛極了。16. 鸚鵡是一種美麗可愛的鳥,它長著小巧玲瓏的面孔,頭上還長著閃閃發亮的眼睛,彎彎的嘴吧像一個小鉤,身上的羽毛有黃、綠、黑相間,顯得高雅別致。
17. 鸚鵡的周身都毛茸茸的,腹部鵝黃和淡綠相間的絨毛纖細柔軟,顏色由腹部向背部漸次變化,逐漸變成翠綠,深綠,墨綠。一雙翅膀上還波動著條狀的墨線。
18. 看,它是一隻黃綠色的鸚鵡,頭上有點紅色的毛,翅膀尖上有天藍色的絨毛,尾巴五顏六色的,有粗又長。遠看,這肥鸚鵡就像一個五綵球。
19. 肥鸚鵡雖然很肥,但是很漂亮,它有一個人的頭那麼長,渾身鑲滿五彩繽紛的羽毛。20. 鸚鵡有一對又長又在的翅膀,一般的也有25厘米長,飛起來就像一團彩色火焰在空中燃燒,鸚鵡愛吃小毛蟲,蝗蟲等。
雖然它有時吃些小魚、蝦卻不是食肉鳥。21. 這只鸚鵡眼睛黑溜溜的,水靈靈的,頭頂還有五六根彩毛,就像一個瀟灑的小伙,彷彿腦袋裡潛著廣大博學的知識,使人喜愛。
22. 鸚鵡是一種可愛、美麗、善良的鳥兒,一身穿五五彩斑濫的迷人衣服。23. 鸚鵡,是一種非常美麗的小鳥。
它全身披著黃綠色的羽毛,長長的尾巴是淺藍色的;圓圓的腦袋上長有一簇黃色的羽毛,像一頂小黃帽;黑黑的小眼睛閃閃了亮,顯得非常神氣;它脖子上的羽毛是金色的,金色的羽毛上四處都是圓圓的黑點,脖子兩邊各有一小叢淺紫色的羽毛,像扎著的蝴蝶結,顯得格外漂亮。24. 這只鸚鵡披著一身黃綠色的衣裳,真好看!它的腹部是翠綠翠綠的,頭上是金黃金黃的,像戴了一頂皇冠似的,可神氣了!25. 鸚鵡羽毛的顏色非常鮮艷。
頭上的羽毛像帶著紅、黃二色的飾品,背上的羽毛像綠色的連衣裙。26. 鸚鵡喜歡停在像鞦韆一樣的電線上,一雙紅色的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電線。
27. 鸚鵡是一種非常美麗的小鳥,它那小巧玲瓏的面孔上,長著一對閃閃發亮的小眼睛;一張彎彎的嘴好像一個鉤子;它的羽毛呈黃、綠、黑三種顏色,顯得高雅別致。28. 吃飽了以後,兩只鸚鵡對著院子里剛剛開放的桃花,興致勃勃地唱起了歌。
我家的小院里,充滿了鳥語花香。29. 這兩只鸚鵡長得相仿。
羽毛呈黃、藍、綠三種顏色,油亮亮的像是穿了一件絲絨小襖。脖子上有一圈米黃色的絨毛,像是戴著美麗的脖套。
圓圓的腦袋上有一撮白色羽毛,配上那對像珍珠一樣閃閃發亮的小眼睛,顯得多麼聰明伶俐啊!美中不足的是,它們的嘴巴像個小鉤子,和它們那好看的樣子不相稱。30. 在高高的房檐下,掛著一個精緻的圓形鳥籠,籠子里的橫架上站著兩只漂亮的鸚鵡。
31. 兩只鸚鵡也時常蹲在一起,互相一啄一啄地梳理羽毛,高興時還。
6. 描寫「鸚鵡」的古詩有哪些
1、《鸚鵡詩》明代:鸚鵡 我本山貨店中鳥,不識台司衙內尊。
最是傷心懷舊主,難將巧語博新恩。2、《鸚鵡》唐代:來鵠色白還應及雪衣,嘴紅毛綠語乃奇。
年年鎖在金籠里,何以隴山聞處飛。3、《鸚鵡》唐代:白居易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得經年觜漸紅。
常恐思歸先剪翅, 每因餵食暫開籠。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
應似朱門歌舞妓,深藏牢閉後房中。4、《詠鸚鵡》唐代:李義府牽弋辭重海,觸網去層巒。
戢翼雕籠際,延思彩霞端。5、《同蔡孚起居詠鸚鵡》唐代:胡皓鸚鵡殊姿致,鸞皇得比肩。
常尋金殿里,每話玉階前。賈誼才方達,揚雄老未遷。
能言既有地,何惜為聞天。
7. 關於老虎的詩句 成語
坐山觀虎鬥 捉虎擒蛟
眾虎同心 照貓畫虎
雲龍風虎 與虎謀皮
鷹揚虎視 引虎自衛
養虎自嚙 養虎遺患
羊質虎皮 羊入虎群
羊落虎口 燕頷虎頸
綉虎雕龍 熊據虎跱
笑面虎 降龍伏虎
畏敵如虎 為虎作倀
為虎傅翼 投畀豺虎
談虎色變 生龍活虎
上山捉虎,下海擒龍 三人成虎
如狼如虎 如虎添翼
潛龍伏虎 前怕狼,後怕虎
騎虎難下 猛虎出山
龍爭虎鬥 龍戰虎爭
龍吟虎嘯 龍行虎步
龍驤虎視 龍驤虎步
龍騰虎躍 龍潭虎窟
龍盤虎踞 兩虎相鬥
狼吞虎咽 拉大旗作虎皮
苛政猛於虎 九牛二虎之力
鯨吞虎噬 畫虎類狗,刻鵠類鶩
虎穴狼巢 虎尾春冰
虎頭蛇尾 虎頭虎腦
虎兕出柙 虎視眈眈
虎入羊群 虎落平川
虎略龍韜 虎口餘生
虎口拔牙 虎踞龍盤
虎背熊腰 狐假虎威
官虎吏狼 割肉飼虎
甘冒虎口 伏虎降龍
放虎歸山 餓虎擒羊
餓虎飢鷹 調虎離山
打馬虎眼 初生之犢不怕虎
鴟目虎吻 豺虎肆虐
藏龍卧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暴虎馮河
猛虎行
張籍
南山北山樹冥冥, 猛虎白日繞村行。
向晚一身當道食, 山中麋鹿盡無聲。
年年養子在深谷, 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 長向村家取黃犢。
五陵年少不敢射, 空來林下看行跡。
8. 文學上有關「虎尾蘭」的詩詞有哪些
1. 《五絕·虎皮蘭》
現代: 佚名
雙刃白光閃,劍鋒直沖天。
終生為凈化,肝膽寫忠篇。
2.《虎尾蘭》
現代: 佚名
春意盎然
身披綠衣衫
我是利箭指雲端
我是鳳尾降人間
主人珍愛我
笑稱孔雀開屏
討人歡!
3.《七律:題金邊虎皮蘭》
現代: 佚名
金邊一甩劍直出,
無悔天然清道夫。
陪喜陪憂陪體靚,
濾山濾水濾心蘇。
漸多公贊卑微客,
極少自封高貴族。
展露鋒芒豪氣在,
何方妖孽敢窺屋。
4.《虎皮蘭又開花》
現代: 雲中飛
一十二年陪我家,劍葉虎紋不見花。
心想待它那處薄,一絲香氣也不哈?
5.《虎尾蘭贊》
現代: 佚名
虎皮蘭花知我心,遂綻清香來報答。
昔聞孟母三遷地,鄰好才能出大家!
虎尾蘭
品種多,株形和葉色變化較大,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
主要品種有金邊虎尾蘭、銀脈虎尾蘭。
虎皮蘭葉堅挺,色彩明快,富有生氣,適於居室種植。近年來短葉品種似乎更受大家的喜愛,不受環境,空間大小的限制可隨意擺放觀賞,長葉品種似乎更適合在會場、廳堂布置。雖不像鮮花般美麗,但卻能給人堅韌的感覺。
『柒』 請問我們的蘭花是什麼品種
蘭花品種名稱大全
【一字】
昂 潮 丹 鳳 虹 煌 輝 聖 天 童 翁 雅 宴 圓 禪 鷲
【二字】
吳鳳 嵺鳳 榮光 榮菊 櫻豆 櫻冠 櫻蘭 涼翠 涼風 燦寶 珺琿 矮荷
愛國 愛姬 翱翔 芭蕾 八仙 白樂 白鳳 白宮 白光 白荷 白虹 白花
白皇 白簾 白嶺 白龍 白露 白梅 白墨 白鳥 白扇 白桃 白條 白翁
白芽 白隱 白幽 白玉 白雲 百壽 包公 寶姬 寶來 寶蓮 寶琳 寶龍
寶輪 寶釵 豹蝶 卑寶 北辰 北斗 碧蓮 碧綠 碧瑤 閉月 冰川 冰艷
鉑荷 伯樂 捕荷 步雲 財寶 財神 彩蝶 彩鳳 彩虹 彩龍 彩梅 彩神
彩桃 彩仙 彩雲 彩舟 蠶蝶 燦蝶 燦月 草母 蟬趐 長江 長榮 長字
朝鳳 朝陽 朝玉 晨光 成龍 程梅 赤虎 初雪 川冠 川龍 春安 春城
春燈 春光 春荷 春黃 春菊 春蘭 春雷 春桃 春霞 春曉 春雪 春茜
春妃 春暉 慈晃 慈龍 崔梅 翠寶 翠迪 翠蝶 翠鳳 翠姬 翠鈴 翠鳥
翠鵬 翠蕊 翠素 翠桃 翠王 翠香 翠燕 翠羽 翠玉 翠苑 翠萼 翠妃
達龍 達磨 達摩 大觀 大虹 大判 大喬 大聖 大王 大象 大雪 大勛
大雅 丹鶴 丹清 丹霞 丹心 登輝 帝冠 滇蘭 滇王 滇妃 蝶荷 蝶花
蝶王 蝶蕙 迭翠 東光 東菊 東君 東源 冬紅 冬錦 冬桃 兜蘭 豆荷
豆綠 獨秀 對梅 朵雲 稻妻 發財 范會 方字 飛蝶 飛鳥 飛天 飛翔
飛瀉 飛燕 粉荷 粉嬌 豐厚 豐雪 蜂蘭 蜂蝶 蜂花 風光 風虎 烽火
鳳蝶 鳳凰 鳳梅 佛光 佛手 竜字 福龍 福隆 福松 福祥 福星 復荷
富貴 富荷 蓋蝶 剛玉 鋼刀 高瓢 高雅 高照 歌縻 勾玉 孤峰 關頂
關公 關山 關聖 冠春 冠蝶 冠龍 冠鳥 冠神 冠雪 冠月 光貴 光華
光輝 光魂 光琳 光陽 光映 光悅 歸雁 閨秀 桂冠 桂荷 桂林 貴龍
貴臨 貴妃 國寶 國光 國華 國輝 國慶 海蝶 海蓮 海鷗 海蝦 海星
漢蝶 漢光 荷霸 荷瓣 荷蝶 荷王 荷仙 和平 鶴升 鶴市 黑虎 黑貓
黑澤 虹彩 虹光 鴻福 紅唇 紅帝 紅蝶 紅鳳 紅貴 紅荷 紅花 紅華
紅姬 紅駒 紅菊 紅龍 紅露 紅梅 紅明 紅娘 紅舌 紅素 紅仙 紅雄
紅雅 紅顏 紅艷 紅陽 紅影 紅玉 紅月 紅雲 紅妝 紅妃 紅嬋 紅蟾
胡蝶 湖亭 湖月 粹紅 粹月 虎蝶 花旦 花魁 花王 花影 花月 華嚴
華蝶 華荷 華龍 華王 華英 黃寶 黃道 黃帝 黃蓋 黃冠 黃荷 黃河
黃鶴 黃輝 黃龍 黃梅 黃袍 黃舌 黃素 黃芽 黃燕 黃玉 黃雲 黃妃
黃鶲 皇帝 皇冠 皇後 皇華 皇輝 皇旗 皇妃 煌星 徽龍 慧鳥 惠妃
火炬 機巧 雞冠 姬蝶 姬龍 吉利 吉祥 吉兆 吉字 極翠 極紅 極品
集圓 濟公 嘉隆 家林 劍龍 建仙 驕梅 嬌鶴 嬌娃 嬌月 妲己 巾幗
金帝 金蝶 金鼎 金蜂 金峰 金鳳 金福 金冠 金光 金荷 金華 金輝
金菊 金蓮 金鈴 金龍 金梅 金鳥 金雀 金時 金松 金桃 金童 金鷹
金月 金妃 錦波 錦龍 錦梅 錦旗 晶波 晶典 晶鶴 晶華 晶貓 晶桃
晶蕙 鯨波 靜寂 靜觀 敬紅 鏡山 九如 九枝 菊翠 菊水 聚樂 巨荷
巨龍 絹綉 軍旗 君道 君荷 君龍 君子 峻峭 可蝶 狂龍 魁字 蠟梅
攬蝶 樂佛 黎明 李白 李朝 李逵 禮花 麗寶 麗錦 麗梅 麗娘 麗水
麗仙 戀蝶 涼翠 梁祝 玲樂 玲龍 玲瓏 鈴蟲 凌錦 凌雲 靈芝 留春
六鳳 六荷 龍蝶 龍鳳 龍梅 龍女 龍王 龍溪 龍珠 龍字 樓梅 廬山
陸鳳 綠寶 綠碧 綠蝶 綠娥 綠峰 綠福 綠荷 綠龍 綠梅 綠鵬 綠素
綠陽 綠英 綠玉 綠雲 綠珠 羅漢 滿月 貓王 貓鷹 梅蝶 美姑 美露
美妃 夢殿 夢幻 夢奇 密庵 妙蓮 妙心 明蝶 明鳳 明光 明晶 明梅
明素 明王 明星 明旭 明玉 摩耶 魔女 南荷 南紀 男姬 女雛 飄舞
飄香 飄逸 奇寶 奇花 奇美 奇巧 奇葉 啟泰 千代 千紅 乾隆 錢蝶
潛龍 強龍 翹萼 青帝 青松 青嵐 清谷 清光 清荷 清姬 晴蜓 情緣
慶福 慶梅 瓊和 秋榜 秋蟬 秋月 秋雉 全福 裙蝶 群蝶 群仙 仁王
日進 日輪 日向 日新 日月 日曄 榮梅 如來 蕊蝶 蕊鼎 瑞寶 瑞蝶
瑞鳳 瑞荷 瑞晃 瑞金 瑞龍 瑞梅 瑞奇 瑞日 瑞香 瑞祥 瑞星 瑞雪
瑞鷹 瑞玉 若櫻 三菱 三祥 三英 蓋瓣 閃電 閃光 韶韻 神彩 神鵰
神蝶 神光 神劍 神樂 神龍 神門 神秘 神鏢 聖寶 聖佛 聖晃 聖火
聖姬 聖心 聖雪 聖玉 獅蝶 獅荷 獅王 十和 世寶 適圓 首義 壽寶
壽紅 壽梅 壽桃 壽星 曙光 蜀光 蜀梅 雙龍 雙喜 雙燕 雙玉 雙璧
水荷 水仙 順發 順紅 松翠 松鶴 宋梅 素蝶 素荷 素花 素嬌 素梅
素芯 塔嶺 蕊蝶 台蘭 太白 太極 太平 太陽 檀君 桃鶴 桃輝 桃姬
桃李 桃麗 桃琳 桃山 桃舌 桃妃 藤姬 騰蝶 天賜 天蝶 天鵝 天鳳
天福 天荷 天惠 天麗 天龍 天女 天青 天山 天神 天勝 天壽 天心
天勛 天眼 天游 天真 天游 同荷 童顏 吞龍 晚鍾 萬安 萬寶 萬福
萬貫 萬榮 萬壽 萬葉 萬字 汪字 王道 王冠 望月 微笑 文艷 紋蝶
烏龍 吳風 吳鳳 武松 五福 舞蝶 舞姬 舞妓 舞龍 舞仙 霧島 悟空
西施 西子 夕輝 喜菊 仙蝶 仙綠 仙女 仙桃 仙翁 仙霞 憲荷 香君
香帥 香妃 翔蝶 祥和 祥蕾 祥龍 祥玉 向波 曉光 曉雲 小春 小菊
小梅 小喬 小香 小象 笑傲 笑春 笑蝶 笑爽 笑玉 欣玉 新翠 新光
新荷 新林 新羅 新梅 新娘 新雅 星晨 星虎 雄蘭 雄獅 熊貓 修女
羞蝶 秀光 秀荷 秀麗 秀梅 秀仙 秀月 秀字 旭鵬 玄德 雪櫻 雪窗
雪峰 雪景 雪蓮 雪戀 雪山 雪玉 雪舟 血凝 勛章 丫蘭 嚴粹 艷春
艷蝶 艷荷 養安 漾綠 妖麗 妖媚 葉梅 一茶 一翠 一紅 宜姬 乙姬
逸品 吟月 銀鳳 銀福 銀光 銀河 銀華 銀嶺 銀龍 銀拖 櫻姬 瑩龍
迎春 迎蝶 永春 永艷 勇蝶 幽心 幽玄 榆白 虞鳳 玉彩 玉翠 玉帝
玉蝶 玉鳳 玉荷 玉紅 玉花 玉華 玉環 玉姬 玉磊 玉林 玉龍 玉露
玉梅 玉女 玉泉 玉樹 玉松 玉濤 玉桃 玉兔 玉雪 玉英 玉竹 玉琢
玉妃 御旗 元春 元紅 圓荷 圓梅 圓月 圓字 遠眺 越冠 月白 月輪
月山 月兔 月暈 月朧 雲翠 雲蝶 雲海 雲江 雲字 張飛 昭報 昭平
昭玉 照玉 珍蝶 珍梅 真鶴 政宗 芝紅 知秋 織姬 至尊 中龍 鍾馗
周王 珠翠 朱梅 朱鷺 紫寶 紫荷 紫紅 紫花 紫晃 紫綠 紫燕 宗龍
鑽石 醉荷 醉龍 醉妃 尊龍 倩女 邛琢 燮龍 蕙荷 蕙蘭 游游 醉白
醉夢 醉仙 醉心 逍遙 姍姍 姣荷 嫣翠 嫦娥 綺彩 綺羅 緋寶 緋燕
珏兔 琥珀 瑾梅 杓蘭 晟龍 靈峰 靈蘭 旌晶 煬帝 燁冠 馥翠 鸚鵡
顥龍 蟠龍 簪蝶 貂嬋 霽月 鑫源 麟蝶 黒\姬
『捌』 蘭花葉子非常粗,算不算的上是葉藝
粗?寬吧!墨蘭和建蘭的葉都比常見的春蘭和惠蘭葉寬!要是在春蘭或惠蘭的品種里出現葉比同一品種細的多的我們稱為線藝!要是在蘭葉正常生長情況下,葉片上有葉綠素缺乏表現出葉斑我們也稱為葉藝並根據位置和型壯成為覆,輪,爪,稿和虎斑,蛇斑等!還有葉的自然彎曲和扭曲我們也稱為葉藝常稱為潛龍和行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