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荷花苗
⑴ 關於荷花的資料
別名:蓮花、芙蕖、水芝、水芸、水目、澤芝、水華、菡萏、水旦草、芙蓉、水芙蓉、 玉環、六月春、中國蓮、六月花神、藕花、靈草、玉芝、凌波仙子、水宮仙子、君子花等。
荷花為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莖(藕)肥大多節,橫生於水底泥中。葉盾狀圓形,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
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
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種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
(1)安徽荷花苗擴展閱讀:
荷的起源
「荷」被稱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
在人類出現以前,大約一億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澤覆蓋。當時,氣候惡劣,災害頻繁沒有動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數生命力極強的野生植物生長在這個貧瘠的地球上。
其中,有一種今天我們稱為「荷花」的水生植物,經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驗,在我國的阿穆爾河(今黑龍江)、黃河、長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澤湖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
大約過了九千年,原始人類開始出現。人類為了生存,採集野果充飢,不久便發現這種「荷花」的野果和根節(即蓮子與藕)不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漸漸地,「荷花」這一人類生存的糧食來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祖先——原始人類的心中,成為人類生存的象徵。
⑵ 有關於蓮花的品種.養殖方法.和特徵
藕蓮 以產藕為主要用途的蓮種。藕蓮中又有以脆嫩見長的水果藕和含粉量多的制粉藕,脆粉適中的菜藕。藕蓮在錢國分布面積很廣,各地均有自己長期栽培的傳 統品種。較有名的有:湖南漢壽的毛節、玉臂蓮;杭州近郊出產的白花藕(又稱三家村)菜藕;湖北孝感出產的泡子;武漢沙湖出產的青毛節;安徽慶市潛出縣城內雪湖出產的雪湖貢藕;蘇州市 郊出產的蘇州塘藕;廣東出產的海南州藕。
花蓮 蓮共分類之一種。花色艷麗多樣,有 粉紅、桃紅、紫紅、白、淡綠、淡黃、金黃、黃綠等多種顏色。花形多姿,有單瓣、重瓣、並蒂、三蒂、四面等,有植株細小的盆蓮、缸蓮、碗蓮。多不結子或結子少,蓮子質量低,藕質亦劣,主要以花卉供觀賞,故稱花蓮。現我國已有花蓮品種160多種。傳統品種有千葉、重台、並蒂、品字、四面觀音、碧蓮、錦邊、金蓮等。在培育的品種中有中國科學院武漢16片左右的「黃飛舞」等。
盆蓮、缸蓮 可在花盆、花缸中栽種的植株較小的蓮花。此品種我國晉時已培育出。東晉王羲之《柬書堂帖》載:「……敝宇 今歲植得(蓮花)千葉者數盆,亦便發花,相繼不絕,今已開十十餘 枝矣。」 這是我國最早盆栽蓮花的記載。因缸栽、盆栽蓮花能夠搬動,適宜造景,故成為近全國荷花展覽中的主要品種,現我國已有160多個品種,花徑12—14厘米,花瓣有數十,數百乃至二、三千不等。其中較突出的有「西子爭妍」、「波焰」、「春暉」、「飛紅」、「紅千葉」、「綺麗」等。 碗蓮 花株小,可在小盆或碗中栽種的蓮花。碗蓮的品種在現代科技栽培下,日益增多,有錦碗、紅碗蓮、菊紅、絳蓮、小夜菊、貴妃、緋碗、嬌容、艷陽浮酒、佳蕾、小天使、圓舞曲、皎潔、花神如意、玉碗、廈門碗蓮、小舞妃等數十種。花徑一般8—12厘米,花瓣多為復瓣,從15—17瓣(小舞妃)或110瓣(紅碗蓮)和125瓣(玉碗)不等。
百葉蓮 即重瓣蓮花,古為奇異品種。晉崔豹《古今注》載:「芙蓉,一名荷華,華中最 秀異者也。大者華百葉。」現在我國花瓣超過百葉者達數十種。如「綺麗」,紅色,花瓣126片左右;「丹焰托珠,」紅色,花瓣135片左右;「紅台蓮」,花紅色,花瓣在200片左吉;「揚州碗蓮」,花粉紅色,瓣在143片 左右;「白雪公主」,花白色,花瓣在145片左右。
千葉蓮 又名千瓣蓮,指花瓣多的蓮花。佛教以此作為寶蓮。《楞嚴經》:「光中生出千葉寶蓮。」唐李群玉《題金山寺石塘》詩:「千葉紅蓮高會處,幾曾龍女獻珠來?」千葉蓮品種我國晉時已有,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柬書堂帖》載:「……敝宇今歲植得(荷 花)千葉者數盆,亦便發花,相繼不 絕。」我國夏天時所謂的千葉蓮,並非蓮瓣實達到片,而是指花瓣很多的重瓣蓮花。如名為「紅千葉」的蓮花,花瓣132片左右;「粉千吉」花瓣116片左右;「白千葉」花瓣118片左右。花瓣實數超過千葉者,只今江蘇崑山培育的「千瓣蓮」,花紅色,杯狀,花瓣達2000至3000片,花徑18至21厘米。
五種天華 佛教對各種蓮花的總稱。佛教中的蓮花含義是廣義的,包括不同屬的睡蓮等。佛經上對蓮花的顏色,分為白、青、紅、紫、黃五色,稱為「五種天華」,其中白、青兩色最為尊貴。並說片五種蓮花為五大虛空藏菩薩所坐,佛經說:
東方福智虛空藏,坐青蓮花,乘銀牛;
南方能滿虛空藏,坐赤蓮花,乘金象;
西方施顧虛空藏,坐白蓮花,乘琉璃馬;
北方無垢虛空藏,坐紫蓮花,乘獅子;
中央解脫虛空藏,坐黃金蓮花,乘水晶龜。
七寶蓮花 漢譯佛經中對七種蓮花的總稱。印度梵文及巴利文佛典中蓮花的含義是廣義的,對今天的科學分類 不同,包括不同屬的睡蓮等。實際上「七寶蓮華」中只有兩種現在分類的蓮花,即紅蓮與白蓮,其餘五種指睡蓮。蓮花與睡蓮的顯著區別是:蓮花的花與葉高出水面,睡蓮的花與葉浮在水面。
人華 佛教中以花瓣多少所分的蓮花品種,此指花瓣僅十餘瓣的蓮花。
天華 佛教中指花瓣達數百片的蓮花。
菩薩華 佛教中指花瓣多達數千的蓮花。這是佛教最尊崇的千(瓣)蓮花,即所謂佛國蓮華,也就是佛的象徵。
優缽羅 梵語音譯蓮花的佛教名稱,簡稱優缽,作烏缽羅、漚缽羅、優缽刺。意譯為青蓮花、黛華、紅蓮花,又為龍王之一。
千葉白蓮 即多瓣白蓮花,梵文音譯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數百,又名「百葉華」。佛經說:此花生於佛國阿耨達池中,人世間難以見到,故又 稱「稀有之花」。佛祖釋迦牟尼稱它為「人中好華」。佛經中說:釋迦牟尼的舌根中閃出千道金光,每道金交化作一朵千葉白蓮花,每朵白蓮花坐著一位盤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薩。所以千葉白蓮便是佛的象徵。宋蘇轍《千葉白蓮花》詩:「蓮花生淤泥,凈色比天女。臨池見千葉,謫墮問何故?空明世無匹,銀瓶送佛所。清泉養芳潔,為我三日住。蔫然落寶床,應返梵天去。」現在我國花瓣超過百葉的白蓮花,有「白千葉」、「白雪公主」、「雲蕾」、「玉碗」等多種。
青蓮花 蓮花品種之一,因色青而得名。梵文音譯為'優 體羅',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青白分明,形似眼睛,佛教以其象徵菩薩佛眼,故稱佛與菩薩的眼睛為「蓮眼」。梁簡文帝《佛像銘》:「滿月為面,青蓮在眸。」即是以青蓮喻佛眼。佛教又以其作僧和寺的代稱,唐代陳子昂《酬暉上人夏日林泉》詩雲:「聞道白雲居,窈窕青蓮宇。」即是以青蓮喻佛寺。唐楊巨源《夏日苦熱,同長孫主簿過仁壽寺納涼》詩:「因投竹林寺,一問青蓮客。」便是以青蓮喻僧人。青蓮花在我國唐代已經出現。唐柳宗元《禮部賀白龍並青蓮花合歡蓮子黃瓜等表》言:「伏見今月日內出……又出西內定禮池中青蓮花。」
碧蓮 蓮花品種之一。《長物志校注》卷37「藕花」注7:「碧蓮—碧蓮花,為荷花品種之一,花被呈白綠色。」《花鏡》:「碧蓮花千瓣叢生,香濃而藕勝。」此品種在南北朝時就已出現。劉宋顏延之《碧芙蓉頌》:「澤芝芳艷,擅奇水屬。」現在所見碧蓮品種中有「嵊縣碧功」,花重瓣,白色,碗狀,花瓣103片左右,內輪花瓣之尖綠色,花徑16至20厘米,能結實,但結實率低。
紅蓮 紅色蓮花。我國文字記載最早,品種最多,詩家吟詠也最多。《西洲曲》:「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金蓮花 花名,又名金芙蓉、旱地蓮。始見於遼。《遼史·營衛志中》:「道宗每歲先幸黑山,拜聖宗、興宗陵,賞金蓮,乃幸子河避暑。」清《帝京歲時紀盛》載:「六月六日,避者山莊金蓮映日處,廣庭數畝,金蓮萬本,天下無二。」《廣群芳譜》載:出山 西五台山,塞外尤多,花色金黃,七瓣兩層,花心亦黃色,碎蕊,平正有尖,小長狹,黃瓣 環繞其心,一莖數朵,若蓮而小,六月盛開,一望遍地,金色爛然,至秋花干不落,結子如粟米而黑,其葉綠色,瘦小而長,五尖或七尖。《五台山志》:「山 有旱金蓮,如真金,挺生陸地,相傳 是文殊聖跡。」查慎行《人海記》:「旱金蓮花五台山,瓣如池蓮較小,色如真金,曝干可致遠,骨分餉者以點茶,一甌置 一朵,花開沸揚中,新鮮可愛,後扈從出古北口外,塞外多有之,開花在五六月間,一入秋莖株俱萎矣。」
金邊 即金邊蓮。蓮花品種之一。《長物志》「藕花」注八:「金邊與錦邊通。錦;這蓮為荷花品種之一。花被邊緣呈紫紅色,而其它部分呈白色。」《群芳譜》:「金邊蓮周圍一線色微黃。」《花鏡》:「錦邊白色,每邊上有一線紅暈或黃暈。」清蒲松齡《贊錦邊蓮》詩雲:「雅淡妝成照 眼新,宿酲初解帶余春。慵妝一線紅生肉,畫黛連 山綠效顰。」
低光荷 蓮花品種之一。晉王嘉《拾遺記·卷六·前漢下》載:「昭帝始元元年,穿淋池,廣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莖四葉,狀如駢蓋,日照則葉低蔭根莖,若葵之衛足,名『低光荷 』。實如玄 珠。可以飾佩。花葉難萎,芬馥之氣,徹十餘里。食之令人口氣常香,益脈飾佩。宮人貴之,每游宴出入,必皆含嚼。或剪以為衣,或折以蔽日,以為戲弄。」 夜舒荷 一種月出葉展的荷 花。晉王嘉《拾遺記》載:反漢靈 帝西園,「渠中植蓮大如蓋,長一丈,南國所獻。其葉夜 舒晝卷,一莖有四蓮叢生,名曰『夜舒荷 』。」又載晉武帝司馬炎「太(泰)始十年,有浮支國獻望舒草,其色紅,葉如荷。近望則如卷荷,遠望則如舒荷,團團似蓋。亦雲月出則荷舒,月沒則葉卷。植於宮中,因穿池廣百步,名曰『望舒荷 池』。愍(晉愍帝司馬鄴)之末,移入湖,胡人將種還胡中,至今絕矣,池亦填塞。」
⑶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
鬱金香(學名:Tulipa gesneriana L.[1])是百合科鬱金香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鱗莖。英文名為「Didier's tulip」或「Garden tulip」。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鬱金香原產地中海沿岸及中亞細亞、土耳其等地[4]。獨特的地中海氣候,形成鬱金香適應冬季濕冷和夏季乾熱的特點,具有夏季休眠、秋冬生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需經冬季低溫後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溫度在5℃以上)開始伸展生長形成莖葉,3-4月開花的特性。生長開花適溫為15~20℃。花芽分化是在莖葉變黃時將鱗莖從盆內掘起放陰冷的室外內度夏的貯藏期間進行的。分化適溫為20~25℃,最高不得超過28℃。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性喜向陽、避風,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長,一般可耐-14℃低溫。耐寒性很強,在嚴寒地區如有厚雪覆蓋,鱗莖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來的早,盛夏又很炎熱,則鱗莖休眠後難於度夏。要求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2]
分布范圍
原產中國古代西域及西藏新疆一帶,[5]該種產歐洲,為廣泛栽培的花卉,因歷史悠久,品種很多。[6]
共9張
五顏六色的鬱金香
繁殖方法
常用分球和播種繁殖。
分球繁殖
當年栽植的母球經過一季生長後,在其周圍同時又能分生出1-2個大鱗莖和3-5個小鱗莖。可按種球大小分開種植,大球栽後當年可開花,小仔球培養1-2年也能開花。
播種繁殖
鬱金香的播種繁殖,多用於培育新品種。種子在蒴果成熟開裂前採收,沙藏到10月在室內盆播。保持濕潤,翌年春季才發芽。約3-4年開花。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
調控溫度
鬱金香的生長期適溫為5-20℃,最佳溫度為15-18℃,植株的生育溫度應保持在0-25℃。鬱金香根系的生長溫度宜在5℃以上,14℃以下,尤為10℃左右最佳。花芽分化的適溫為17-23℃,超過35℃時,花芽分化會受到抑制。另外,鬱金香有較強的耐寒性,冬季可耐-35℃的低溫,當溫度保持在8℃以上時開始生長。
水分管理
栽培過程中切忌灌水過量,但定植後一周內需水量較多,應澆足,發芽後需水量減少,尤其是在開花時水分不能多,澆水應做到"少量多次"如果過於乾燥,生育會顯著延緩,鬱金香生長期間,空氣濕度以保持在80%左右為宜。
光照條件
種球發芽時,其花芽的伸長會受到陽光的抑制。因此必須深植,並進行適度遮光,以防止直射陽光對種球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土壤和施肥
以沙壤土為好,土壤酸鹼度以微酸性為好。鬱金香較喜肥,栽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採用干雞糞或腐熟的堆肥作基肥並充分灌水,定植前2-3天仔細耕耙確保土質疏鬆
⑷ 蓮花的種植方法
蓮花現在可以在室內 種植 了,那麼蓮花到底是怎麼種的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蓮花的種植 方法 ,一起來看看。
蓮花的種植方法
一、種藕盆栽方法
種藕盆栽能保持原品種的基本特性。其技術要點為:
(1)選擇豐花型盆栽品種。如玉碗、紅塔山、粉袖珍、桌上珍、紅牡丹、小銀球等。這類品種盆栽開花早、開花多、花期長。
(2)選盆備土。選擇外形美觀、搬運擺放都方便的陶盆、塑料盆、盆景盆等,盆的口徑和高度在18―28厘米均可,小盆玲瓏奇巧,大盆葉茂花更多。花盆底孔用水泥細心密封,不能漏水。盆土可用農田土或無化工污染的河塘泥,提前2周加水浸泡備用。
(3)適時栽培。南方可在3月上中旬,北方可推遲到4月中旬以後。近幾年安徽柳家花園採用塑料薄膜覆蓋,使栽培時間和始花期都提前3―4周,其方法簡便,效果顯著。
(4)初栽時不要施底肥,把藕尖端斜向下擺放盆底,每盆只栽一株,加入12―15厘米河塘泥或園上,使小藕全部沒人泥中,加水至盆口下2―3厘米即成。立葉出水後,可追施少量植物餅肥和復合肥。
(5)盆栽蓮花必須擺放在通風向陽處,風和日麗蓮花生長迅速。4月上旬栽下,5月下旬先後現蕾,6月上中旬便進入盛花期,群體花期可延續到9月上中旬。
(6)盆栽蓮花基本無病害,但在通風不良或靠近蔬菜果園的地方,早期易感染蚜蟲,可用洗衣粉對水600―800倍噴霧觸殺。安徽柳家花園近幾年用塑料薄膜連盆帶花整體覆蓋,利用中午日光蒸殺,密封程度和時間視陽光強度靈活掌握,此法滅蟲徹底又無農葯污染,操作簡便又能促進蓮花生長,一舉兩得。
二、種子盆播
選適合盆栽的豐花型飽滿成熟有光澤的蓮子。從4月至6月都可播種。首先對蓮子進行人工破殼。蓮子是一頭尖、一頭凹的,把凹的那一頭在粗糙水泥地上磨破或用老虎鉗口夾破,然後在保溫瓶中用20―30E的溫水浸種。每天換兩次水,1周內即可出芽。出芽後換人盆中加適量水放在避風向陽處,2周後細根長出,浮葉如線,這時便可盆栽,每盆只栽一粒,當年勺月上中旬即現蕾始花。
三、反季節盆栽
在8―9月,選用易開花且耐寒性較強的晚花性盆荷蓮子播種育苗,分栽後花擺放在塑料日光暖棚內,棚內溫度應控制在20―30~C之間。入冬啟用平面鏡或鋁箔圍成半圓形的反射面放在花盆北部,把陽光反射到荷葉和水面上,加強光照,使蓮花在 元旦 至 春節 期間開放,荷慶新年,倍覺珍貴和親切。
以上三種方法都能夠非常有效的讓您在陽台種植出茁壯健康的盆栽蓮花。
蓮花的種植技巧
盆養蓮花通常採用藕分栽繁殖。在 清明 前後選取年前新生健壯的地下莖栽植,一般多取3節的藕段為一株作種藕,須保持頂芽、腰芽和尾芽完整無損。種植容器通常用口徑35-50厘米、深度65-80厘米的蓮花缸。
盆栽蓮花用肥沃的池塘淤泥,使用前如為乾的時應先搗碎,去除石礫和雜質,將其和成漿糊狀放入缸底,厚20—25厘米。同時加入基肥上面再覆一層薄土。
然後把盆栽蓮花種藕靠盆邊頭低尾高栽在盆中,每一節間的芽頭均應向上。一般每盆栽一種藕,盆火或種藕小時,可栽同一品種大小相近的兩條藕。
不同品種不要混栽,因長勢不一,會造成觀賞效果的失敗。
藕頭部位覆土厚約6厘米,尾部覆土以微露為度。即常說的“藏頭露尾”。因藕頭生發習性先向上直伸為數厘米,才開始在盆七淺層平伸生長。
盆栽蓮花是水生植物,生長期內時刻都離不開水。生長前期,水層要控制在三厘米左右,水太深不利於提高土溫。如用自來水,最好另缸盛放,曬一二天再用。夏天是蓮花的生長高峰期,盆內切不可缺水。入冬以後,盆土也要保持濕潤以防種藕缺水乾枯。
盆栽蓮花的肥料以磷鉀肥為主,輔以氮肥。如土壤較肥,則全年可不必施肥。腐熟的餅肥、雞鴨鵝糞是最理想的肥料。
小盆中施半兩即可,大盆中最多隻能施1-2兩,切不可多施,並要充分與泥土拌和。
生長旺期,如發現葉片色黃、瘦弱,可用每盒0·5克尿素拌於泥中,搓成10克左右的小球,每盆施一粒,施在盆中央的泥土中,7天見效。
蓮花種子的種植方法
第一步選種:選用飽滿黝黑乾燥沒有霉變的蓮花種子,要求充分成熟。
第二步種子處理:把種子沒有凸點的一端磨破或者用剪刀裁去,以微露裡面種皮為度。
第三步種子育苗:把處理過的種子泡入溫水中發芽,水溫保持在十度到十五度,充分見陽光。
第四步種苗移栽:等發芽長到十公分左右,把它放到事先准備好的無孔盆當中,盆子里要有淤泥和水,最好是已經曬過兩天的。
第五步施肥管理:視漲勢程度,當長到三片葉片時,可以用少量雞糞鴨糞等天然肥料。
第六步蟲害防治:如發現有大蓑蛾、蚜蟲、斑枯病、斑點病等,蟲害用常規方法防治,病害可用25%的可濕性多菌靈原粉或甲基托布津原粉早晚噴撒在荷葉上,可保無事。
⑸ 適合安徽種植的植物有什麼
以安徽的地理位置和水土特性比較適宜種植的有白芍、菊花、牡丹、桔梗、板蘭根等。
1、白芍
白芍我們對其很是熟悉,是常見的一種中草葯,同時它的花開極為漂亮,還是一種觀賞植物,它具有養血調經、斂陰止汗功效,主要用於月經不調、盜汗、頭痛腹痛等症狀。它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種植技術也相對成熟。
白芍的根系較深,所以在整地要深耕細作,並施好基肥,要求要深耕30-40cm,皆可翻耕施入農家肥3000-400公斤,將其和土壤均勻的混合在一起後,在耙平,做成快1.5-2.5米的畦。如果是降水量較大的地區,或者土壤排水不良,畦可寬為1米時左右。
種植時每年要中耕除草4-6次,促進植株生長,但是注意中耕時要淺耕,以免傷害到根系,導致死苗。在10月底或11月初時,這時氣溫下降,地溫也隨之下降,需將地面10cm以上的枝葉剪除,有利越冬。
白芍在種植3-5年後即可採收,採收時間在6-9月,不宜過早或過晚,過早採收會影響到產量和質量,而過晚澱粉以經轉化,過於乾燥不堅實,易碎。採收時選擇晴天,將地上根莖區別割除,將根莖挖出,去除泥土,將芽頭切下做種,根系加工制葯。
2、菊花
菊花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能耐寒,但不耐旱。葯用菊多栽培於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氣候濕潤的平原。亦有栽培於肥沃、濕潤的緩坡地。
亳菊:花朵倒圓錐形或圓筒形,有的稍壓扁呈扇形,直徑1.5~3厘米。舌狀花數層,類白色,勁直,上舉,縱向折縮,散生金黃色腺點。管狀花黃色多數,為舌狀所隱藏。體輕,質柔潤,干時鬆脆。氣清香,味甘微苦。
選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質壤土。澇窪、重鹽鹼地不宜栽種。選好地後,每667平方米施圈肥4000~5000千克,搗細撒於地面,深耕20厘米,使土壤混合均勻,耙細整平,依栽培方法做成不同寬度的平畦。
11月間當花盛開時採集。白菊花(包括毫菊、懷菊、川菊)系將花枝折下,捆成小把,倒掛陰干,然後剪下頭狀花序;滁菊花是摘取頭狀花序,經硫黃熏後曬至六成千,用篩子篩,使頭狀花序成圓球形,再曬干;貢菊花系摘下頭狀花序後,用炭火炕干;杭菊花系摘下頭狀花序,上蒸籠蒸過,曬干;黃杭菊則用炭火炕干。
3、牡丹
牡丹性「宜涼畏熱,喜燥惡濕」,且喜肥,不耐酸鹼土壤。牡丹栽植應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栽在背風向陽,不易積水的地方。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栽植。
栽植深度以根、莖交接處齊土面為宜,栽植坑的大小以根能伸展為度,坑內留些細土攏成小墩,使根在土壤上坐定,理順根系,然後復土,踏實,澆二、三次透水,株行距以50X50(cm)為宜。
4、桔梗
桔梗為常用中葯材。歷史悠久,行銷國內外。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的功效。原為野生,20世紀70年代試改家種成功,使之產銷日趨穩定。本品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clongrandiflorum (Jacq) A. DC.的根。分布於安徽、河南、湖北、河北、山東、四川、浙江及東北、內蒙等地區。
桔梗原野生於乾燥山坡、丘陵坡地、林緣、灌木叢以及乾草甸和草原。栽培於向陽背風、肥沃的地方。喜光、喜溫暖氣候。能耐寒、怕積水。在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壤土生長良好。土壤水分過多或積水易引起根部腐爛。
5、板蘭根
板藍根可以在春、夏兩個季節進行播種。春季一般是在三四月左右,夏季則是五六月份,但北方地區的話更適合在春季種植。在播種前,我們需要將種子放入到四十多度的熱水中進行燙種,並且不斷的攪拌,使其受熱均勻,四個小時後撈出,放入草木灰中攪拌均勻,即可進行播種。播種一般都是採用條播或者是點播的方式。條距一般是二十厘米左右,均勻的撒放種子,覆土掩種。而點播則需要主要每株間的距離,一般是留到八厘米左右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