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工作室
① 大魚海棠的導演訪談
《大魚.海棠》在法國接受蓬皮杜當代藝術中心導演訪談:
Questions for Tis & Breath from the festival organizers
1- Context of proction in China and presentation of Studio B & T
- How is B&T born? How do you differentiate from other Chinese studios?
9年前跟張春(Breath)認識的時候,我們都還在清華大學上學,我學鍋爐(熱能),他學平面設計。
由於提高熱力蒸汽機1%的效率並不能改變世界,所以我決定退學跟Breath一起創辦一家動畫電影公司,做我們心目中真正美好的電影,你知道,中國已經超過30年沒有讓我們滿意的動畫電影了。
於是B&T誕生了,我們只做我們心目中最美好的電影,我們追求完美,我想這就是我們的與眾不同之處。
- How many people are working in the studio?
25位全職,超過40位兼職。
-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tion of this feature in the cartoon proction/instry in China?
製作高品質的動畫電影很艱難,因為中國已經很久沒有高品質的動畫電影面世。
- Do you feel that the animation instry is taking off in China right now? What future for the Chinese animation instry worldwide?
是的,由於政府政策大力推動的原因,動畫產業在中國欣欣向榮。但我們還需要耐心才能看到真正優秀的作品,未來的動畫大師們需要時間來成長。
我們希望B&T的作品能打動世界每一個民族的觀眾,我們希望大.海這部電影能成為中國動畫走向世界的一個起點。
2 Research
- Why having chosen the HAKKA culture as source of inspiration? Is Tis or Breath』s family from this part of China? Other reason?
中國的福建土樓有種夢一樣的神秘感,像是來自世外桃源。每一個土樓里居住的幾百戶人家都是同姓的一個家族,設想一下,數百年以前的一對夫妻為自己的子孫建造了一棟土樓,他們生在裡面,死在裡面,世代在裡面繁衍生息,最後子孫成群,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土樓既是族人的家,也是他們的堡壘,既是歸宿,也是枷鎖。如今的很多客家人已經背井離鄉,到城市裡生活。
我跟張春並不是福建人,但我們對福建土樓的超現實感著迷,而且大.海本身就是一部關於家,關於自由的電影。
3 Writing
- Tis – this is your first feature film: what does that change for writing the script compared to a short film?
寫一部動畫短片劇本只要幾周時間,而我用了3年時間來構思和修改大.海的劇本。短片劇本就像個情人,送點禮物,鬼混一下就好。
而寫一部真正的電影比結婚還耗費精力,所以我不打算結婚,決定娶我的第一部電影長片做老婆。
- What were the steps to develop the short film to a feature film story?
第一,睡覺,做夢,直到做了一個讓你感到萬分激動的夢,醒來時把它記下來。
第二,最好是做很多個讓你感到萬分激動的夢,最好它們還能連在一起成為一部電影。
第三,聽上千首沒有歌詞的音樂,找到正確的感覺。
第四,忘掉所有你學過的編劇技巧,寫讓你自己興奮的東西。
4 Visuals
- What is the bias ( angle) for the graphics? it changes a lot from the short film ...
之前的短片是一個簡陋的作品,觀眾感到自己在欣賞一個作品,而如今我們不希望觀眾感到自己在欣賞一個作品,而是進入了一個夢。所以在畫面表現上我們竭盡全力,希望創造一個讓觀眾激動,嚮往的夢。
5 Character design
- We feel a strong influence of Japanese animation in the designs of the characters ... is this is a willingness from your part?
- If we say that some scenes in the screener reminds us of Spirited Away from Myazaki. What do you say?
Myazaki的作品我也非常喜歡,當初第一次看他的作品,我就很奇怪為什麼這位前輩作品裡很多具有想像力的東西跟我腦子里的如此相似,要知道,我們相差40多歲。我小時候看過許多西方童話,Myazaki在訪談里提到,他的作品也深受格列佛游記等西方童話的影響。2004年創作大.海的時候,我曾受到非常喜歡的一部西方童話《海的女兒》的影響,而Myazaki2008年公映的最近一部作品《懸崖上的金魚姬》,靈感也來自《海的女兒》。
我並不在意大家覺得我們像誰,我只關心我們創造的夢是否來源於我們靈魂深處,能否打動觀眾。在設計上,我們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日本的許多服飾和風格,實際上跟中國唐朝時的風格很相似,我們對此不會避諱。只要是美的,真實的,有根的,就能打動人。對我來說,我們大家都是一群仰望星空的孩子,無論是中國人日本人還是法國人,我們都會被靈魂中共有的情感打動。
6 storyboard
- Could you comment on the storyboard. What rhythm do you want to give to the film? You seem not to want to over-animate.
我們製作分鏡的宗旨是盡可能不讓觀眾感覺到鏡頭的存在。
因為整個故事的世界觀是全新創造的,為了讓觀眾相信我們創造的世界,我必須在講述故事的時候足夠地沉穩。因此我在製作分鏡的時候十分克制,不使用過多花哨的技巧,而是讓電影的鏡頭語言盡可能朴實,我希望讓創作者隱藏在電影的後面,看似波瀾不驚,最後卻深入骨髓。
7 colors
- What kind of colors? Saturated? Realistic? the final colors seem less clear and light as the colors of the short film.
我們希望創造一個充滿神秘感的世界,所以一切的用色和設計都要充滿「神秘感」。另外因為我們希望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所以我們在色彩的設計上也希望能創造出浪漫的意境,並大量採用了中國特有的紅色。
Could you comment on it.
8 scoring / sound
- What kind of voices will you be looking for characters
我們計劃請專業的電影演員為角色配音,比如章子怡,斯琴高娃等,他們能更容易揣摩角色的內心。這部電影與其他動畫電影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要傳遞非常細膩的情感,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
- What style of music? What atmosphere?
我們計劃請坂本龍一為電影配樂,他的音樂充滿了情感,同時充滿了神秘感。
9 The animation technique
- What style of animation? How smooth? Are you using Flash? Or traditional 2D with 3D.
- If flash. Why using flash?
我們採用傳統2D和3D結合的方式來製作電影,幾個主要的角色採用2D,因為2D更容易表現細膩的情感。部分配角和全部場景採用3D,因為3D豐富的細節表現能讓觀眾更相信自己在經歷一個動人的夢。
10 Proction in China
- Could you explain the proction pipeline?
從創意,故事,整體製片計劃,到劇本,分鏡頭腳本,人物設計,場景設計,樣片,整個前期製作都由我和Breath領導整個團隊在工作室內部完成,在此時期內我們已經制定出整個中期流程的計劃,並培養出能把控質量的負責人。中期製作我們將把製作人數從20人擴大到60~80人,在工作室內部完成80%的製作,20%的製作會與北京其他製作公司一起完成。後期的音效製作我們會到法國來完成,音樂我們會邀請日本的作曲家坂本龍一來製作。
- Will the whole film be animated in your studio?
80%的核心製作部分在B&T內部完成,製作的高峰我們的全職人員會有60~80人。
- Is there a part of the film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e others?
從樣片和前期製作的20人擴大到60~80人的中期製作階段,整個製片管理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崔蓓蓓將把與押井守導演製作《空中殺手》的經驗帶到製作《大.海》中來,確保我們按期完成製作。
② 有類似《大魚海棠》相似,很感人,很虐的電影嘛動漫 或者有撒子很感人的電影
1.《起風了》(英語:THE WIND RISES)
是導演兼腳本的宮崎駿以同名漫畫所改編的動畫電影。該片於2013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該片講述的是日本零式戰斗機的開發者堀越二郎年輕時的故事。
宮崎的作品,大多洋溢著像出現乘著掃帚在天空飛、魚子從海邊而來這樣的幻想元素。
2.《秒速5厘米》
是新海誠創作的一部寫實動畫,於2007年3月3日在日本正式上映。動畫以一個少年為故事軸心而展開連續3個獨立故事的動畫短篇,時代背景是從1990年代至現代的日本,通過少年的人生展現東京以及其他地區的變遷。
3.《螢火蟲之墓》
是由高畑勛執導,辰巳努、白石綾乃等主演的日本動畫電影。
影片講述了在二戰後期的神戶,因空襲而失去母親被親戚家領養的哥哥清太和4歲的妹妹節子在臨組的(二戰時期為統治當時的人們而設立的機構)統治下,遠離人們,藏在一個洞穴里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漸漸走向死亡的故事。
4.《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宮崎駿擔任原作、監督、腳本設計、角色設定及導演,田中真弓、橫澤啟子、初井言榮、寺田農等人配音。該片於1986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該片講述的是主人公少女希達和少年巴魯以及海盜、軍隊、穆斯卡等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Laputa)的歷險記。
5.《懸崖上的金魚姬》
是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執導、編劇,奈良柚莉愛、山口智子、長島一茂等配音的長篇動畫電影,於2008年7月19日在日本首映。該片講述了住在深海里、一心想變成人類的人魚波妞與信守承諾的五歲男孩宗介之間的愛情故事。
(2)大魚海棠工作室擴展閱讀
《起風了》劇情
從大正到昭和的這段時光,20世紀20~30年代的日本動盪不安,貧困與疾病,加上不景氣的經濟和破壞力巨大的關東大地震,讓生活在這座島嶼上的人民惶惶不可終日。而隨著戰爭腳步的臨近,年輕人們的未來愈加變得撲朔迷離,捉摸不定。
自幼便對飛機抱以濃厚興趣的堀越二郎(庵野秀明配音),與他所景仰的義大利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野村萬齋配音)建立了穿越時空的友情,並從對方那裡汲取勇氣和靈感。他發誓設計並製造出優美的飛機,長大後如願考入東京某大學學習航空工學。
在此之後,他遠赴德國留學,憑借自身掌握的航空技術,二郎成為一名戰斗機設計師,經典機型七試艦上戰斗機(九六式艦上戰斗機)便曾留下他智慧的結晶。可在一次試飛中,他的飛機意外墜毀,頗受打擊的二郎前往位於長野縣北佐久郡的輕井澤療養,誰知竟在那裡結識了一生的最愛。
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她叫菜穗子(瀧本美織配音),在1923年9月1日(日本十年前的關東大地震期間)曾與二郎有過一面之緣。兩人一見鍾情,彼此約定相守終生。然而菜穗子罹患了在當時被視作絕症的肺結核,前方的道路一片黑暗。
但二郎始終無法放棄製造優美飛機的夢想,二郎再度投身零式戰斗機的設計工作中去。另一方面,自知去日無多的菜穗子偷偷溜出療養院,奔向她的愛人二郎。動盪的年代,有限的生命,青年男女風中殘燭般的飄搖愛情。
③ 網紅動漫大魚海棠觀後感精選3篇
網紅動漫《大魚海棠》觀後感【1】
《大魚海棠》在編劇上的無能不僅僅暴露在劇情設置上——影片的台詞極其空洞,如果你把影片所有台詞摘錄出來,會發現和任何一部國產二、三線修仙武俠奇幻劇毫無區別,影片充斥著「這馬跑的好快啊」(開場騎馬的劇情荒謬至極,馬跑得快要用台詞來表現不說,這兩匹馬在影片里除了這場戲也再無出現,毫無功能)「我一定要救你」「孩子,不管你做什麼,爺爺奶奶都支持你」這樣的廢話台詞,僅有的幾句引用古文穿插其中,但講得都是人間宏大、生死輪回等大道理,但這些恰恰在影片中毫無體現——這些無用的垃圾台詞不僅無法展現人物性格,甚至會損害人物本身:一個一直念叨著「要救一個人」,卻不見有任何實質行動的人物必然是不討喜的。影片中出現的每一個人物,除了名字外毫無特點,除了寡淡如水的台詞,他們的喜好、興趣、性格乃至行動目標等一概欠奉,靈婆為啥要幫椿救鯤?又為啥「免費」讓椿復活?鼠婆子為啥要回人間?所有角色的刻畫浮於表面,目的成謎,缺乏基本的敘事動機,簡單的說,影片的人物行動只有兩個字能解釋——任性。
當然,《大魚海棠》的主創完全可以認為他們的這部影片屬於弱情節影片,盡管這是一部包裝成了3D電影從而試圖在商業上有所作為的院線大作。更關鍵的是,一部電影的情節越是簡單,其實就越需要功力和人物刻畫,日本動畫人新海誠以精美的畫面著稱,他的《秒速5厘米》《言葉之庭》同樣刻畫的是人物的感情生活,劇情簡單至極,卻充滿了魅力,能夠打動觀眾的內心。不提那些外國神作,在劇作和人物塑造上,《大魚海棠》離17年前《寶蓮燈》的水平都相距甚遠,12年的打磨,只能交出一個初中生作文水準的劇本,無疑是令人失望的。
其實,《大魚海棠》用12年時間,完成的只是概念設定和美術,主創們把夢想中的場景粘合在一起,影片就算是完成了。概念設定和場景、人物造型等其實只是一部影片的皮毛,無論是真人還是動畫,一部合格商業片的筋骨永遠是人物和故事——無論是《瘋狂動物城》還是《海底總動員2》,迪士尼和皮克斯的動畫人首先考慮的都是人物的性格,他們的經歷,他們的行為和目標,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虛擬世界的架構,即便是誇張的動畫,每個角色身上也參考了現實世界的點滴,邏輯性和合理行,永遠是打動觀眾內心之路的第一步。
《大魚海棠》犯了當下中國電影最典型的幼稚病——有了概念、有了技術、有了厲害的美術和設定,就開始匆忙的搭建影片,最終完成的必將是一具空洞的骨架。這幾乎是近年來中國電影的縮影:我們終於有了好的市場、大量的觀眾、充足的資金、能夠展開國際合作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特效;還有了一大批有情懷的創作者,專業的電影公司和宣發團隊,取之不盡的獨特中國文化IP素材,連主題曲都能請來一線歌星獻唱,但就是沒有合格的編劇——或者說,不重視編劇;而這一點,足以毀掉整部影片和所有參與其中的電影人的努力。
情懷不能當飯吃,更不是拒絕別人進入自己世界的理由,希望《大魚海棠》在帶給國產動畫技術進步的同時,也留下一個警示,對於當下中國電影來說,危險的絕不是商業,而是固步自封,一味沉溺在自戀之中的「情懷」。
網紅動漫《大魚海棠》觀後感【2】
劇情簡介:所有活著的人類,都是海里一條巨大的魚;出生的時候他們從海的此岸出發。他們的生命就像橫越大海,有時相遇,有時分開……死的時候,他們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四十五億年前,這個星球上,只有一片汪洋大海,和一群古老的大魚。在與人類世界平行的空間里,生活著一個規規矩矩、遵守秩序的族群,他們為神工作,掌管世界萬物運行規律,也掌管人類的靈魂。他們的天空與人類世界的大海相連。他們既不是神,也不是人,他們是「其他人」。少女椿,作為生家族的繼承人,掌管著海棠花的生長。不惜違背族人戒律,逆天而行,在海底世界秘密飼養人類少年的靈魂——一條拇指大的小魚。
在進影院之前,對《大魚海棠》的預期並不高。一是對略顯壓抑的預告片風格徒生距離感,二也是因為公眾過於爆棚的期待值而徒增了幾分警惕性。的確,「12年磨一劍」這樣的名號,實在有著太強的情感殺傷力,尤其是,這還是一部動畫片,一部充滿畫風精緻的中國元素的動畫片。
可事實上,《大魚海棠》的好,遠不需要用所謂滿是波折的製作過程和「堅持到底」的職業精神作為吸引公眾的宣傳計劃的邊角料。簡單形容,《大魚海棠》就是兩個字:美哭。
在編劇梁旋所架構的故事裡,存在著一個和人間平行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生活著一群掌控人界各種自然規律的族群,同時還掌管死去人類的靈魂,他們非人非神,並把自己稱作「其他人」。而《大魚海棠》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對這個世外桃源之地的完美展現。
關於畫面,好像過多的贅述也不如自己去影院親身體驗。就像在幾年前《大魚海棠》的劇照就在壁紙界廣為流傳,成片中的每一幀畫面,都是一副美麗的畫作,這是區別於3D的精細還原美,而獨屬於二維動畫的質感——一種滿是空靈與沉靜的質感。
而這種空靈之美,又恰恰和影片中數不清的中國傳統元素無縫對接,成為相輔相成的一個整體:那些以福建土樓為原型的居所,靈婆和鼠婆的住處,鯤生活過的在天井處的小水池,靈婆給椿用作通行信物的古玩核桃、鼠婆在重回人間路上滿是戲曲味道的唱詞、人類世界曇花一現的商船和城池、椿的房間的細節布置……以及更宏觀層面的祥雲、八卦圖、仙鶴、中國紅、金黃對稱等等。至於爭議頗大的是否有抄襲宮崎駿一說,盡管兩位導演此前予以否認,不過人物造型上的確有相似感,畫風上也有日系遺風——但說實話,都尚不到抄襲的地步。
看得出來,至少在美術設計上,《大魚海棠》是頗下了一番功夫的,特別是結合著故事架構,編劇也對這「另一個世界」的世界觀和人物背景設定地足夠龐雜。前期宣傳中,單是人物海報就發了30張,很多造型各異的角色也讓人心生好奇。遺憾的是,兩位導演並未在這些本可出彩的配角角色上過多著墨,更多時候,無論是可愛的雎鳩還是風格十足的毛人,他們都只是這個奇異世界背景板上無足輕重的一小部分。
這其實也引出了擔憂:在拿諸多上古傳說做引子,美哭的畫風做面子之下,翻開《大魚海棠》的里子,究竟還能剩下什麼?
從最終成品看,這個幾乎所有短片改長片的項目都曾存在過的問題,《大魚海棠》亦沒能倖免。
骨子裡,編劇梁旋仍然講述了一個略顯中二的三角愛情,一段備胎養成並為愛獻身的奮不顧身——如果脫離了動畫的形式而作為一部真人電影,這大概也只是個三流的韓劇故事吧。事實上,並不是說愛情故事不能講,而是在如此宏大的鋪開下,這樣一個愛情故事並不足以承載起整部電影的意境,更不足以讓其試圖傳遞的世界觀清楚地直抵人心。況且,在這個三角愛情中,也只有那個「痴情備胎」湫的形象立住了。基本上,兩個新手導演犯了把如何短片長片化上的通病,龐雜的世界觀只是三角戀的陪襯,敘事無力,最後除了一個痴情備胎什麼也沒立住,導致美哭的畫風成了有意沒境的花拳綉腿。
不過,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即便沒有帶著或12年或6年或3年的情懷而來,相信也會被兩位年輕導演的堅持與努力所帶來的這部滿是誠意的作品打動。而且從電影中無限龐雜的世界與角色設定來看,未來無論是外傳前傳還是續集,都有大把的素材等待開發,長遠來看,《大魚海棠》絕對具備成為一個超級IP的潛力。
而相比真人電影,動畫電影是個更強調分工和團隊協作的藝術類型,從這個角度,註定會在暑期檔引發《大聖歸來》之後又一波動畫熱潮的《大魚海棠》,連同著兩位導演的B&T動畫工作室,或許會對未來中國動畫產業走向成熟的工業體系,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在這讓人期待的美好未來面前,會產生多少億票房,反而顯得無足輕重了。
網紅動漫《大魚海棠》觀後感【3】
《大魚海棠》的初態是2004年兩人共同製作完成的一段Flash短片。2007年獲得聯創策源300萬的投資,完成了一段10分鍾的短片。
這段10分鍾的短片為他們獲得了包括第十六屆上海電視電影節「最佳創意獎」在內的多個獎項,電影未播先紅。資金鏈斷後,直到2013年他們才再次獲得光線傳媒500萬美元的注資,重啟電影製作。
《大魚海棠》被粉絲戲稱為「神坑」,這並非源於電影一次次跳票,而是因為每過一段時間微博上就有大號將那段10分鍾的獲獎短片反復搬運,雖然在粉絲面前刷了臉,但是也給人帶來一種「預告片都做了那麼多年,電影卻總是跳票」的感覺。
其實,電影的製作公司彼岸天真正發布過的上映時間只有2次,一次是在2013年公布過電影將於11月11日上映,結果跳票至今年。第二次則是昨天,這一次由光線傳媒的注資,上映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天時:仰望星空的夢想由商業來接棒
18日的發布會由彩條屋旗下的網路院線「先看」直播。原本定於13:30開始的發布會延遲到14點之後才開始,整個發布會基本都是以《大魚海棠》兩位主創Tis和Breath的艱難創業歷程為主,而Tis流下的熱淚,讓人彷彿穿越到《藝術人生》,越發凸顯這是一部從頭到尾都情懷滿滿的動畫電影。
7月8日這個定檔日期基本和去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相同,既是暑假檔期,也是國產電影保護月。定檔這個時間,足見投資發行方光線傳媒對這部動畫電影寄予厚望。
成功的電影會帶給資本豐厚的回報,2012年年底《泰囧》的成功讓光線傳媒股價在半個月上漲了60%。不過作為中國五大民營電影公司之一,光線傳媒也錯過一些重要機會,比如曾在《大聖歸來》製作中途退出投資。當電影刷爆暑假市場,成為國民現象級電影時,光線傳媒在電影上映沒幾天就立刻注資2000萬元占股20%同大聖核心團隊成立十月文化公司。
現在,作為彩條屋成立後的首部重量級動畫電影,在暑假這個國產電影「黃金時段」上映,光線傳媒對《大魚海棠》壓了重注。在發布會上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表示「這部影片我覺得像《大聖歸來》一樣,都會是中國動畫電影一種新的標志」,「最後的票房是多少,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到底票房帶來的資本影響重要不重要,其實看檔期大家就心知肚明了。
在7月8日同一天上映的還有華納兄弟的《搖滾藏獒》,這部將在全球發行,採用中國投資+中國IP+好萊塢製作模式的電影,可以說是部具有好萊塢風格的國產動畫電影。兩部電影上映當天,拼的不止是電影劇情、畫面、人物,還得拼兩家電影公司的院線實力。
地利:當2D動畫變成了3D
感人的發布會結束之前,另一個信息讓人咋舌,不過也在意料之中。在群訪中,Breath稱《大魚海棠》將以3D的形式出現在影院中。要知道在發布會之前,主創曾提到這部12年前立項的動畫電影是由十幾萬張手繪原畫製成。
《大魚海棠》的賣點一是劇情,二是畫面,觀眾們幾年前已經被10分鍾短片中的東方意境、韻味與神秘感打動了。盡管對他們來說「好像在看宮崎駿的電影」又或者是「看到了千與千尋影子」,但是被短片愛揚的期望值已經定格在2D柔美手繪畫風+中國奇幻故事這樣一個組合中,直到定檔發布會要結束時,才知道這是一部3D電影,畫風急轉直下讓人難以接受。
去年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小門神》雖然也是中國風十足的動畫電影,但是作為原本就用3D建模完成的影片,中國風設定利用3D技術體現還是影片宣傳的一大亮點。《大魚海棠》的兩位主創12年前的夢想還鋪設在2D熒幕上,所以我們能看到手繪風的短片,而如今電影院的主打已經是3D,3D電影也是盡早收回成本的一個保障。
從影片本身來說,雖然在現場Breath表示「電影轉制為3D後畫面效果非常好,完全沒必有要擔心這個問題」,但是從網友們在微博的留言來看,2D變3D這個問題並不能完全被觀眾的期待值蓋過去,表示不能接受3D版本《大魚海棠》的網友不在少數。
人和:幾乎被消耗殆盡的粉絲熱情
前面提到過,每過一段時間就有微博大號搬運《大魚海棠》10分鍾短片安利出一批粉絲,這一現象也和去年《大聖歸來》的「自來水」現象極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大聖歸來》的「自來水」發生在電影上映期間,帶來的響應非常快速,《大魚海棠》的短片安利卻過了一年又一年。
這一年又一年的安利,使得貼吧上網友知曉《大魚海棠》的時間各不相同:基本都是以10分鍾短片為起點,時間跨度從2008年至今,絕大部分粉絲還是從短片頻繁在在網路上出現後才知道。那些較早看過短片的粉絲,對於片方頻繁地刷短片而始終不見真身,開始從關注短片、電影專為討論2位主創。以至於等到如今《大魚海棠》真正公布了上映時間時,耐不住性子的粉絲們已經呈兩極分化。
在貼吧和豆瓣上,《大魚海棠》的評論以正面居多,粉絲都是沖著電影本身去的,對電影的期待值比較高。
在知乎和微博上,給予《大魚海棠》負面評價的網友居多,評論的重點則是集中在主創團隊身上。甚至於在《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微博里和《大魚海棠》的聯動內容下面,網友們也不待見《大魚海棠》,認為大聖歸來官博宣傳《大魚海棠》是「自降身價」。
④ 從美學的角度分析大魚海棠
該如何拯救你?我本心允的魚
文/夢里詩書
《大魚海棠》讓我尤為震驚的並非源於那尚賦美感的畫質,更在於電影用一個毫無邏輯滿是狗血的人魚三角戀做到了與動畫風格背道而馳的決絕,其不僅沒有建立起引人入勝的世界觀,更難談何動容,華美的外衣下,那襤褸的內在,滿是尷尬與無奈。
十二年的時間太久了,久到可以讓一間名不見經傳的吉卜力工作室成長為抗衡迪士尼大佬的蒼天大樹,久到可以讓一位對動畫電影極度苛求完美的匠人,完成從《風之谷》到《紅豬》六部動畫電影,部部經典的傳奇,當然也可以久到一群所謂懷揣動畫夢想的人完成這樣一部名曰《大魚海棠》的電影,匪夷所思這十二年的時間他們究竟做了些什麼,居然無法充實完善一個藍本的奠基,以至於用這樣一場羸弱到無言以對的故事,來搪塞觀眾對電影的期允?!
這樣一個歷經十二年「打磨」的故事究竟講了些什麼?說穿了就是一場瑪麗蘇的人魚三角虐戀,長達近兩個小時的故事,讓人看不到任何源於劇情的內在縱深,除了那造作到不切實際的冗長之愛,電影沒有對本可以深入的元素,例如自然、生死、輪回等任何一面以合理的深攫,而在人物塑造上椿對愛近乎偏執的自私,更讓人尤為反感,當望著湫犧牲自我,挽救的所謂愛情,在這滿是尷尬的悲情渲染中,我卻不知該該如何重塑那我本心允期待的《大魚海棠》,這樣的故事,且不談拿什麼去比肩宮崎駿這樣真正的巨匠,甚至連尚以故事短板為缺的新海誠還要不如。
如果拋開劇情不談,單就製作水準來說,電影至少能算差強人意,他比之諸如《汽車人總動員》《泰迪熊之玩具大戰》等全然濫竽充數的國產動畫仍舊是有著本質差別,至少這是一部在畫面製作上做到了心無旁騖的作品,電影將中國的古典元素有著較為中肯的融入,同《大聖歸來》一樣,他單其外來看仍能代表著中國動畫電影水準的精進,但亦僅此而已。
或許對一部國產動畫電影抱有過高的期待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從今日的中國動畫電影來看,我們並非沒有技術,卻缺少了如夏秉鈞、王樹忱、錢運達等等這些今日以難聞其名,卻曾讓中國動畫電影真正走向世界的靈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