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教師

荷花教師

發布時間: 2023-03-08 12:18:32

❶ 教師節送老師荷花代表什麼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表現了老師是一個雖然簡朴,但卻有一個純潔和高雅的品質

❷ 悟性與詩意的相遇——品於永正、王崧舟執教《荷花》教學實錄

於永正老師倡導「悟讀語文」,創立「悟讀教學法」他堅持把如何啟迪學生的智慧、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天賦作為主要研究課題和研究方向,逐步形成了「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情趣、重習慣」獨具特色的「五重」教學理念,抓住「文貴自得」、「讀中有悟」的特點,指導學生以讀為核心,創造性地把讀和述、唱、畫、演比、問、思、寫等方式進行聚合交叉。

王崧舟老師則倡導和追求「詩意語文」。他認為,「讓兒童詩意的棲居,是語文老師的天職」。為此,他長期探索追求的「精緻大氣」的詩意語文的理想課堂境界,在促進學生生命和諧發展的同時,努力實現自我生命的和諧發展,讓師生在語文的大地上詩意棲居。

我們先來看看兩位老師執教的荷花的導入部分,教學中於老師介紹了葉聖陶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散文語言清淅流暢,平實淡雅,寫景狀物細致優美,耐人尋味。然後說:「《荷花》就是一篇描景的『美文』,我們要能讀出他的『美味』來」。這給閱讀教學下了一個總的要求,也給接下來的讀書要讀出「味」來的悟讀教學做好了鋪墊。看似平常,實則耐人尋味,信手沾來卻出人意料,精心設計又不刻意追求。而王崧舟老師則以「你看到了怎樣的荷花?」作為進入教學環節的契機進入一場詩意之旅。王崧舟老師通過影像還原給學生一種可視的美、可感的美。孩子們在進入情境之後,迫不及待地要表達自己對荷花的評價和欣賞。正所謂「呈於象,感於目,會於心。」孩子的表達在王老師四兩撥千斤的指點下由籠統到具體,由簡單到豐富,語言的審美訓練、語感的沉澱恰似隱隱的荷香裊裊。

目前閱讀教學追求「個性」「創新」成了一股時髦的風,所以「寫字教學」常常被人們忽視,平時的教學中尚能在課尾提一提並布置學抄寫默寫,但在「課改」研討課之類的閱讀教學中越來越成了麟毛鳳角了,生怕學生的「創新」的熱情,弘揚的個性受到它的破壞。在於老師的課上「寫字教學」不僅受到了重視,而且貫穿在整 個教學過程中。

  如於永正老師在導入新課後即板書課題,他是這樣教學的,「請同學們一起看一下『荷花』怎麼寫的」。隨即在黑板上書寫,「『荷』字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何』字」。「現在我一起讀題目。」這樣的寫字教學一點不刻板又起到了識字的效果,做到「潤物細無聲」,教學過程中的也是這樣。

    於永正老師讓學生把課文中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劃下來,然後指名學生把自己劃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一個學生寫了「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中的「冒」字。於老師相機進行寫字指導。「這位同學『冒』字寫得很好,很正確。對學生的好的寫字習慣給予表揚,激勵和引導學生注重寫字「『冒』字的上部的兩橫不封口的不要寫成『曰』字,隨後又書寫『帽』字」,「這個字很形象,你看眼睛上(書寫『目』)戴著一頂帽子(畫個半圓,再畫兩橫作帽沿),帽口是不能封死的,又因為帽子是布做的要加個『巾』字 旁,這就成了一個『帽』了」。形象的「字理教學法」即教會了學生識字,更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是真正的「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

於永正老師在2006年指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失誤,就是重知輕感,注重理性分析,忽略情緒體驗。只讓學生搞知識和條文的「體外循環」,易造成孩子「記憶力超群而感覺遲鈍;只知記憶世界,不知體味世界;只知重復生活,不能創造生活」於永正老師在給閱讀教學下了一個總的要求後,然後又介紹方法說:「古人把讀書叫估『煮書』(板書),書越『煮』才越有『味』」。在「煮書」過程中,於老師分三步走進行教學。首先是熟讀課文。「現在請大家認真讀課文,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熟(板:熟讀)。」在讀書過程中於老師邊巡視邊指導讓學生讀進去,然後指名幾位同學讀文。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於老師要求學生再品讀課文。

「同學們,請你們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板:「品讀」),把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或語句劃出來。」「同學們讀得很仔細劃得認真,再請你把自己體會的內容批註在旁邊。」這里於老師提出更高要求,繼續「煮書」,深入「體味」。在「品讀「的過程中於老師讓學把一些好的詞語寫在黑板上。當「品讀」告一段落後,讓學生共同交流從劃出的詞語中「體味」到了什麼,並讓學生練習如何把體會到的東西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品讀」逐漸進入了高潮,「煮」出的味道越來越美了。如:一個同學在課文第一部分劃出了「趕緊「這個詞,並說到:

「我體會到了,『我』迫切的心情,巴不得一下子跑到,同時也好像『聞』到了塘里的荷花的淡淡清香,荷花一定美極了。」(贏得了同學們一陣掌聲)。於老師繼續引導,「你能把迫切又美的感受讀出來嗎?」他試著讀到:「趕──緊──」(「趕」字讀得很急切,「緊」字則舒緩,贊美的讀出)。

於老師這時豎起了大姆指,然後又帶領大家讀了兩遍。此外於老師還引導學生「品讀」了「挨挨擠擠」、「冒」、「飽脹」、「翩翩起舞」等關鍵詞語及第四自然段中的優美語句。在細細「品讀」讀出「味」之後,於老師再讓學生美美地讀課文讀出「美味」來。(板「美讀」)在學生朗讀的過程於老師給予指導,並范讀,如第四自然段要輕聲讀,用氣讀,帶著想像讀。通過於老師的引導學生不僅自己陶 醉在優美的文中,聽者也被深深的吸引了。

於永正老師引導學生通過「熟讀」「品讀」「美讀」課文,與「文本」進行了扎實充分的對話,創新思維非常活躍,產生的創新成果也與「文本」相貼切。再如,在教學到「有的還是花骨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時,於老師播放課件讓學生說說「花骨朵」是怎樣的,有的學生說:「含苞未放」、「含苞欲放」,還有的學生道:「含苞羞放」,這時於老師又豎起了大拇指誇她想得好,既貼切,又運用了擬人的方法使「花骨朵」羞答答的形象栩栩如生。像這樣「創新的火花」,在教學過程中還有多處,每一處都讓我感覺到「油然而生」,「水到渠成」。這是體現課改的「創新教學」。

同樣是咬文嚼字,王崧舟則是以「作者怎樣看荷花?」和「我就是那一朵荷花。」開啟了本次詩意之旅的高潮。王崧舟老師從「作者是怎樣看荷花的?」切入,妙不可言。一石激起千層浪,問題的本身也暗暗滲透了寫法的指導——要想把狀物類的文章寫得漂亮,觀察是重中之重。學生的回答妙趣橫生「他是在有滋有味地看荷花」、「他在如痴如醉地看荷花」……邊讀邊評,學生們美美地讀這原汁原味的文字,閱讀越想讀,越讀越會讀。一個問題,吹皺一池春水,面兒上看這個環節始終圍繞著「作者是怎樣看荷花的」。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並不是真的要孩子們去尋找一個確切的答案,而是為孩子們提供了一條走進文本的路。於是,有了「有滋有味」地看、「有滋有味地讀;「如痴如醉」地看「如痴如醉」地讀;「仔仔細細」地看、「仔仔細細」地讀…那「有滋有味」「如痴如醉」「仔仔細細」當然不只是作者看荷花時的狀態,更是學生誦讀和品味文本時的情狀啊!整個板塊的鮮活恰似碧綠如玉的荷葉,充滿設計的智慧卻又不露聲色。一句「不簡單吶!每個字都讀得那麼清晰、那麼准確,為她的自信和水平鼓掌。(掌聲響起。)向她學習,咱們一起來讀一讀。注意讀正確、讀流利。」讓孩子們感受到了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下孩子的思維在被無限地放大,讀得入情,讀得入境。王崧舟老師認為,「以情帶讀,讀中悟情』是『情感派』閱讀教學的立身之本。『以情帶讀』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體驗、想像、靈性的情,是充滿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愛美的情。以情帶讀,帶出的是飽含深情的讀、是全神貫注的讀、是多元感悟的讀、是個性飛揚的讀、是融會貫通的讀、是出神入化的讀。以情帶讀還自然帶出讀的技巧、讀的節奏、讀的旨趣、讀的韻味、讀的神采」。

王崧舟老師認為,語文課堂如果缺乏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則教學難免會因缺乏點的開掘而顯得浮華、淺薄,語文的味道也就註定會被沖淡和稀釋。因此他在教學中,就十分重視引導學生對文本精妙之處的深入推敲和潛心體悟。「讀了第二段,你們覺得哪個地方寫得最美?可以在課本中劃一劃,圈一圈。」找出「最美的句子」本就一虛設問題,文中句子個個都好,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比較品評中涵詠體味。「他是展開了自己的想像,把它看成是一大幅活的畫。畫是活的,誰見過?嗯,這句話是寫得挺美的,我也有同感。老師也來讀個句子,你們體會體會,這個句子美在哪裡?(朗讀)「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句子很簡單,不仔細品味,你是很難發現它的美的。」在這里不免讓我想起於永正老師在教學《廬山的雲霧》一文中的師生塞讀,個人認為與於永正老師的「蹲下來看學生」有異曲同工之妙,是一種順勢而為的重點楔入。已經有五個學生談了對五句話的審美感悟,我們不難發現,對前面五句話的解讀都是一種淺嘗輒止式的對話,而深入開掘式的對話則從這里拉開了帷幕,無疑是在為這一句的閃亮登場造勢、蓄勢。而這一句會給學生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此句大有來頭,需要仔細理會。接下來學生的回答:

生1:我覺得這個「冒」字寫得特別美。到底美在哪兒,我也說不清楚。生2:我也覺得「冒出來」很美,讓我感覺到荷花長得很茂盛。生3:我也認為「冒」很美,就是說荷花正在拚命往上長。

師:好!既然大家都覺得這個「冒」字很美,那我們就來好好的體會體會。你們覺得,這個「冒」字還可以換成別的什麼字?......王崧舟老師抓住文本精妙之處的「冒」不放手,讓學生換詞比較、悉心揣摩,充分領悟到作者遣詞造句之妙。不僅讓學生品嘗到了十足的語文味,也為書香詩意課堂的營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架。引人注意的是,學生的對重點詞句的咀嚼和品味,是隨著文章的研讀進程而自然生成的,而教師的左串右聯則頗有點石成金的味道。學生正是在比較當中,才發現課文中語言運用的意蘊、情味和妙處,實現了對語境的獨特感悟。順勢承接的想像及說話環節,則又讓學生在憑借文本的基礎之上適度地超越文本,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對語言文字材料的內化及拓展。

接著師:同學們,盡情地展開你想像的翅膀。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現在,你最想說些什麼?最想做些什麼?請寫在練習紙上。

生:(音樂響起,學生獨立寫話。)

師:白荷花們,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說些什麼?你想做些什麼?

把自己想像成一朵朵荷花,想說什麼?這不僅賞美,還在創造美的「自化其身「的人花合一,一次水到渠成的的審美想像和表達寫話。讀與寫的結合,鑒賞與創造的過度,審美與想像的銜接渾然天成,直到課末孩子們依然沉浸在悠然詩意中。

許書明教授指出:感悟是不期而至、可遇難求的。感悟就像一眼深藏不露的泉水,能不能噴涌揮灑,還得有人去開掘;感悟就像一支未經照明的蠟燭,能不能閃耀光芒,還得有人去點燃;感悟就像一條卧於田野的潛龍,能不能騰雲駕霧,還得有人去喚醒;感悟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能不能芬芳四溢,還得有人溫暖。而兩位老師那點燃燭光之人使燭光光芒閃耀;是那喚醒田野潛龍的天使,使之騰雲駕霧;是那溫暖的陽光使花蕾芬芳四溢。

❸ 荷花送給老師合適嗎為什麼

不合適。

荷花不合適送老師的原因:

由於「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連」諧音,中華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即蓮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

以荷花的高潔象徵和平事業、和諧世界的高潔。因此,某種意義上說,賞荷也是對中華「和」文化的一種弘揚。荷花品種豐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組成了高潔的荷花世界,是「荷(和)為貴」。

(3)荷花教師擴展閱讀:

送老師的花:康乃馨

康乃馨的含義包括迷戀,與眾不同和愛。像許多其他花朵一樣,不同的消息也可以用花朵的不同顏色來表達。例如,淺紅色康乃馨經常被用來表達敬佩,而深紅色的則表達了更深的愛和情感。

白色康乃馨與純正和好運有關,粉紅色康乃馨通常是表示感謝的象徵。在20世紀初期,康乃馨成為母親節的正式花,此外在全球許多其他文化中都具有特殊的意義。

康乃馨在許多不同場合仍然是最喜歡的花朵選擇。它們是立即可辨認的花朵,並且具有繼續吸引著全球各地人們的魅力。

在世界許多地方,康乃馨的受歡迎程度超過了包括玫瑰在內的任何其他花卉。這些花朵可以表達出強烈的情感,是其經典之美和持久清新的完美補充。通過長時間保持其作為花卉支柱的地位,康乃馨已證明自己是一朵持久的花,而不是一種。

❹ 用荷花贊美師生的詩句,急用

出自:唐代·李商隱《贈荷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版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權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白話譯文: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4)荷花教師擴展閱讀:

《贈荷花》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首詩開頭四句拿荷花與其他花卉對比,突出荷花花葉相配、交相輝映的特殊美,更深一層的意思則是在表明他自己與女方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後兩句則寫出了詩人的期望,也寫出了詩人的隱憂。

全詩委婉含蓄,風格淡雅,思想深邃,耐人尋味。

❺ 荷花贊美老師的詩句

1. 關於荷花老師的詩句古詩
關於荷花老師的詩句古詩 1.關於贊美老師的詩句,而且詩句中要有蓮花或荷花(自己寫的也可以)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1,您的工作在今朝,卻建設著祖國的明天;您的教學在課堂,成就卻是在祖國的四面八方。

2、您的崗位永不調換,您的足跡卻遍布四方;您的兩鬢會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卻百年不衰。 3、在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為我們開道。

4、教師的春風,日日沐我心。 5、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

6、親愛的老師,您那赤誠的愛,喚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點燃了多少青春,摧發了多少征帆。 7、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

8、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9、片言之賜,皆我師也。

10、園丁,崇高的稱號,祝您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 11、江河把我們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給我們帶來明媚的早晨;親愛的老師,您把我們引向壯麗的人生。

12、老師,人說您在培育祖國的棟梁,不如說您就是祖國的棟梁,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樑。 13、老師,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

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 14、您的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

您的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您----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

15、老師,我們身上散發的智慧之光,永遠閃爍著您親手點燃的火花。 老師,大家都說您培養著祖國的棟梁; 我卻要說,您就是祖國的棟梁。

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樑! 您像一支紅燭,為後輩獻出了所有的熱和光! 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兩個字就是 ——燃燒!不停的燃燒! 您講的課,是那樣豐富多采, 每一個章節都彷彿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 讓我看到了一個斑斕的新世界…… 啊,有了您,花園才這般艷麗,大地才充滿春意! 老師,快推開窗子看吧,這滿園春色,這滿園桃李,都在向您敬禮! 如果沒有您思想的滋潤,怎麼會綻開那麼多美好的靈魂之花啊, 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誰不在將您贊揚! 傳播知識,就是播種希望,播種幸福。 老師,您就是這希望與幸福的播種人! 老師,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

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 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 您為花的盛開,果的成熟忙碌著,默默地垂著葉的綠蔭! 啊,老師,您的精神,永記我心! 您多像那默默無聞的樹根,使小樹茁壯成長, 又使樹枝上掛滿豐碩的果實,卻並不要求任何報酬。 您給了我們一桿生活的尺,讓我們自己天天去丈量; 您給了我們一面模範行為的鏡子,讓我們處處有學習的榜樣。

您是大橋,為我們連接被割斷的山巒,讓我們走向收獲的峰巔; 您是青藤,堅韌而修長,指引我們采擷到崖頂的靈芝和人參。 當苗兒需要一杯水的時候,絕不送上一桶水; 而當需要一桶水的時候,也絕不給予一杯水。

適時,適量地給予,這是一個好園丁的技藝。 我的老師,這也正是您的教育藝術。

不計辛勤一硯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殘,種花容易樹人難。 幽谷飛香不一般,詩滿人間,畫滿人間,英才濟濟笑開顏。

老師,您用人類最崇高的感情——愛,播種春天,播種理想,播種力量…… 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 這就是我們敬愛的老師崇高的勞動。 您工作在今朝,卻建設著祖國的明天; 您教學在課堂,成就卻在祖國的四面八方。

老師,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學生便是蚌里的砂粒; 您用愛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 經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顆顆珍珠,光彩熠熠。 您的教師生涯,有無數驕傲和幸福的回憶, 但您把它們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視著一待開拓的園地。

假如我是詩人,我將以滿腔的熱情寫下詩篇,贊美大海的遼闊和深遠。 並把它獻給您——我的胸懷博大,知識精深的老師。

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 教師是石級,承受著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您像一支蠟燭,雖然細弱,但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照亮了別人,耗盡了自己。

這無私的奉獻,令人永誌不忘。 您講課的語言,悅耳像叮咚的山泉,親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瀉的江流…… 春蠶一生沒說過自詡的話,那吐出的銀絲就是丈量生命價值的尺子。

敬愛的老師,您從未在別人面前炫耀過,但那盛開的桃李,就是對您最高的評價。 您的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

您的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 您——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

螢火蟲的可貴,在於用那盞掛在後尾的燈,專照別人; 您的可敬,則在於總是給別人提供方便。 是誰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誰把幼苗辛勤哺育? 是您,老師,您是一位偉大的園丁! 看這遍地怒放的鮮花,哪一朵上沒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沒有您的笑影! 您講的課,是那樣豐富多采,每一個章節都彷彿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 讓我看到了一個斑斕的新世界…… 啊,有了您,花園才這般艷麗,大地才充滿春意! 老師,快推開窗子看吧,這滿園春色,這滿園桃李,都在向您敬禮! 如果沒有您思想的滋潤,怎麼會綻開那麼多美好的靈魂之花啊, 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誰不在將您贊揚! 傳播知識,就是播種希望,播種幸福。

老師,您就是這希望與幸福的播種。
2.關於荷花的古詩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子夜吳歌

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奉和錢七兄曹長盆池所植

韓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葉長,芳根復誰徙。

露涵兩鮮翠,風盪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誰言盆盎是。

采蓮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摘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人落花去,風此路躕空斷腸。
3.關於荷花的詩句古詩詞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楊萬里《小池》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 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 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 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 劉攽《雨後池上》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 李商隱《贈荷花》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 蘇軾《江神子·江景》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 —— 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 歐陽修《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荷花嬌欲語,愁殺盪舟人。 —— 李白《淥水曲》

共倒金荷家萬里,歡得尊前相屬。 —— 黃庭堅《念奴嬌·斷虹霽雨》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 白居易《采蓮曲》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 秦觀《納涼》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 楊萬里《秋涼晚步》
4.描寫荷花的詩句古詩
采蓮曲 [唐]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古風 [唐]李白碧荷生幽泉, 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 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 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 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 願托華池邊。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 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 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 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 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 中宵勞夢想。

《無題·其二》 [唐]李商隱颯颯東風細雨來, 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 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

蓮 花 唐 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 軋軋蘭橈入白草。 應為洛神波上襪, 至今蓮蕊有香塵。

蓮 唐 唐彥謙 新蓮映多浦, 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月, 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 玉露洗殘紅。 看著余芳少, 無人問的中。

詠雙開蓮花 唐·劉商 菡萏新花曉並開, 濃妝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畫迦陵鳥, 早晚雙飛池上來。

芙 蓉 唐 溫庭筠 刺莖澹盪碧, 花片參差紅。 吳歌秋水冷, 湘廟夜雲空。

濃艷香露里, 美人清鏡中。 南樓未歸容, 一夕練塘東。

獨芙蓉 唐 王貞白 方塘清曉鏡, 獨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 斂蘋空自愁。

日斜還顧影, 風起強垂頭。 芳意羨何物, 雙雙鸂鳥游。

夏日南亭懷辛大蓉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 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 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 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 中宵勞夢想。 采蓮曲 隋殷英童 盪舟無數伴, 解纜自相催。

汗粉無庸拭, 風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 船進倚荷來。

藕絲牽作縷, 蓮葉捧成杯。折荷有贈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 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 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 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 悵望涼風前。采蓮 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 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 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 欲寄無因緣。

願君早旋返, 及此荷花鮮。詠荷 江洪 澤陂有微草, 能花復能實。

碧葉喜翻風, 紅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 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 應與飛蓬匹。 荷花 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 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 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 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 離居夢棹歌。 無題其二 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 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 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 浣溪沙 薛昭蘊 傾國傾城恨有餘, 幾多紅淚泣姑蘇, 倚風凝睇雪肌膚。

吳主山河空落日, 越王宮殿半平蕪, 藕花菱蔓滿重湖。采蓮曲 唐·李康成 采蓮去, 月沒春江曙。

翠細紅袖水中央, 青荷蓮子雜衣香。 雲起風生歸路長。

歸路長,那得久, 各回船,兩搖手。 芙蓉花 隋·辛德源 洛神挺凝素, 文君拂艷紅。

麗質徒相比, 鮮彩兩難同。 光臨照波日, 香隨出岸風。

涉江良自遠, 託意在無窮。荷 唐·李嶠 新溜滿澄陂, 圓荷影若規。

風來香氣遠, 日落蓋陰移。 魚戲排緗葉, 龜浮見綠池。

魏朝難接采, 楚服但同披。 芙蓉 唐·柳宗元 有美不自蔽, 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 秋至風露繁。 麗景別寒水, 濃芳委前軒。

芰荷料難比, 反此生高原。 高荷 唐·元稹 種藕百餘根, 高荷才四葉。

颭閃碧雲扇, 團圓青玉疊。 亭亭自抬舉, 鼎鼎難藏? 。

不學著水荃, 一生長怗怗。 黃子陂 荷花 唐·唐彥謙 十頃狂風撼麴塵, 緣堤照水露紅新。

世間花氣皆愁絕, 恰是蓮香更惱人。2 荷花古詩詞.殘蓮花 唐·崔櫓 倚風無力減香時, 涵露如啼卧翠池。

金谷樓前馬嵬下, 世間殊色一般悲。 七律 蓮花 唐·崔櫓 影敧晴浪勢敧煙, 恨態緘言日抵年。

輕霧曉和香積飯, 片紅時墮化人船。 人間有筆應難畫, 雨後無塵更好憐。

何限斷腸名不得, 倚風嬌情醉腰偏。七律 惜蓮花 唐·崔櫓 半塘前日染來紅, 瘦盡金方昨日風。

留樣最嗟無巧筆, 護香誰為惜熏籠。 緣停翠棹沉吟看, 忍使良被積漸空。

魂斷舊溪憔悴態, 冷煙殘粉楚台東。 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葉, 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 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不合, 弱荇繞猶疏。

半在春波底, 芳心卷未舒。芙蓉 唐·溫庭筠 刺莖澹盪碧, 花片參差紅。

吳歌秋水冷, 湘廟夜雲空。 濃艷香露里, 美人清鏡中。

南樓未歸容, 一夕練塘東。 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 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 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荷此葉常相映, 翠減紅衰愁殺人。

秋池一枝蓮 唐·郭恭 秋至皆零落, 凌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 未肯即隨風。

張靜婉采蓮曲 唐·溫庭筠 蘭膏墜發紅玉春, 燕釵拖頸拋盤雲。 城西楊柳向橋晚, 門前溝水波粼粼。

麒麟公子朝天客, 珂馬璫璫度春陌。 掌中無力舞衣輕, 剪斷鮫綃破春碧。

抱月飄煙一尺腰, 麝臍龍髓憐嬌嬈。 秋羅拂水碎光動, 露重花多香不銷。

鸂鶒交交塘水滿, 綠萍如粟蓮莖短。 一夜西風送雨來, 粉痕零落愁紅淺。

船頭折藕絲暗牽, 藕根蓮子相留連。 郎心似月月易缺, 十五十六清光圓。

重台蓮 唐·皮日休 欹紅媠婑力難任, 每葉頭邊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見, 兩重元是一重心。

蓮花 唐·郭震 臉膩香熏似有情, 世間何物比輕盈。 湘妃雨後來池看, 碧玉盤中弄水晶。

詠白蓮(其二) 。
5.描寫荷花的詩句古詩大全
《荷花》

宋·白玉蟾

小橋劃水剪荷花,兩岸西風暈晚霞。

恍似瑤池初宴罷,萬妃醉臉沁鉛華。

《四望亭觀荷花》

宋·姚勉

面面湖光面面風,可人最是白芙蓉。

分明飛下雙雙鷺,才到花邊不見蹤。

《月下看白蓮》

宋·楊公遠

十里荷花帶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只應舞徹霓裳曲,宮女三千下廣寒。

《西湖夏景》

宋·程安仁

五月湖中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靚妝玉面映波光,細袖輕裙受風舉。

《湖邊》

宋·崔復初

西子湖邊水正肥,鴛鴦雙浴濕紅衣。

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風不肯飛。

《新荷》

宋·朱淑真

平波浮動洛妃鈿,翠色嬌圓小更鮮。

盪漾湖光三十頃,未知葉底是誰蓮?

《荷花》

宋·宋伯仁

綠蓋半篙新雨,紅香一點清風。

天賦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東湖看荷花呈願父》

宋·宋自遜

團團堤路行無極,一株一步楊柳碧。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鬢邊簪不得。

《荷花》

宋·蘇泂

荷花宮樣美人妝,荷葉臨風翠作裳。

昨夜夜涼涼似水,羨渠宛在水中央。

《荷花》

宋·王月浦

雨餘無事倚闌干,媚水荷花粉未乾。

十萬瓊珠天不惜,綠盤擎出與人看。
6.用荷花贊美師生的詩句,急用
出自:唐代·李商隱《贈荷花》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白話譯文: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5)荷花教師擴展閱讀:《贈荷花》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首詩開頭四句拿荷花與其他花卉對比,突出荷花花葉相配、交相輝映的特殊美,更深一層的意思則是在表明他自己與女方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後兩句則寫出了詩人的期望,也寫出了詩人的隱憂。

全詩委婉含蓄,風格淡雅,思想深邃,耐人尋味。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贈荷花。
7.關於荷花的古詩名句
1、紅蓮相依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意思是:紅色的蓮花相互依傍,似乎帶著醉意,白色的鳥默默棲立著,準是在獨自憂愁。

相依和如醉寫蓮花斜倚出水的姿態,頗有情致。"無言""自愁″寫白鳥木然獨立的樣子,極為傳神。從"紅蓮″寫到"醉″,由"白鳥"引出"愁″,詩趣盎然,耐人尋味。

2、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出自:[晉]樂府古辭《西洲曲》

意思是她正愛著一個男人,於是她低下頭去,玩弄清澈如水的蓮子,全身心沉醉在愛情的幻想里。蓮子清澈,象徵著愛情的純潔。

這兩句詩寫采蓮女在勞動中,忽然被蓮子引起她的心事。"蓮",諧音"憐",「憐」有愛的意思。

3、忽聞疏雨打新荷,有夢都驚破。

出自:[元]盍西村《越調小桃紅.臨川八景.蓮塘雨聲》

意思是:當環境清幽、寂靜無聲之時,旅途中的作者暫時睡得正香,好夢正圓,當空中忽然飄來稀疏的雨點,打在蓮塘新荷上,一下子打破寂靜清幽時,忽然被驚醒,一場美夢成為過去。

4、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出自:[宋]蘇軾《贈劉景文》

意思是: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枝幹還傲寒斗霜。這是描寫秋末冬初景色的詩。兩句贊頌菊花的殘枝猶有傲霜凌寒的氣概。

5、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出自:[北朝.齊]蕭愨《秋思》

意思是:荷花在冷露的浸浥下凋謝零落了;柳樹的枝條在寒月的照耀中已顯得稀疏起來。這是寫景物之"清"的登峰造極之句。

❻ 《荷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優秀篇

《荷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設計理念

《荷花》這篇課文雖篇幅短小,但在作者筆下,荷花盡展其美麗風姿,作者感情隨文章從“初聞花香”到“細賞花姿”再“幻化荷花”顯得真摯而美好,真正是一篇美文。教學這樣的文章應當充分運用電教媒體,設置情景,營造氛圍,激發學生熱愛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和慾望,從而引導他們以飽滿的激情很主動、很投入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美文之“美”,更多地應該由有感情地朗讀來感受、體驗。所以,對這樣一篇精緻的美文,應充分地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美讀中加深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理解,體驗荷花的美和“我”對荷花的愛。同樣,充分地品讀,不僅有助於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這兩個維度的目標的達成,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更好地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維度的目標,更好地實踐課程改革的新理念。

設計特色

以讀感悟,讀中熏陶。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 整體感知,啟動情感。

教師談話導入:同學們,葉聖陶爺爺說過這樣一句話:“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意思是說,作者寫文章的時候一般是有比較充分嚴密的思考和准備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內在脈絡可尋的。我們閱讀欣賞文章的時候,如果能夠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較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託。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荷花》這篇課文,了解了課文的內容,理清了課文的脈絡,現在你們能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嗎?

學生自由讀文,回顧文章結構:《荷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初聞荷香(第一自然段)

再賞荷姿(第二、三自然段)

幻化荷花(第四、五自然段)

(設計意圖:本文敘寫“我”觀賞荷花,層次井然,脈絡清晰。理清課文的結構思路,不僅有助於學生把握好課文,品讀課文,陶冶情操,感受荷花之美,還能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學習模仿課文寫好敘事狀物類文章。)

二、潛心會文,領悟情感。

1、 品讀“初聞荷香”。

(1)“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句中“一……就……”這個關聯詞語說明了什麼?(荷花散發出來的清香傳得很遠,從荷花池一直飄到公園門口。)

“清香”是什麼意思?(清淡的香味)

從“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你讀懂了什麼?(作者賞花的心情很急切。)從句中的哪個詞知道的?(“趕緊”、“跑”表現了作者賞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謂花香襲人,花香誘人啊。)

誰能用自己的朗讀來告訴我們作者急欲賞花呢?

(設計意圖:賞讀這一自然段旨在讓學生體驗作者初聞荷香、急欲賞花的迫切心情。)

(2)品讀“再賞荷姿”。

教師過渡語:聞過了荷花的清香,我們再隨著作者一起去欣賞荷花的風姿吧。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你認為最能表現荷花之美的句子,勾畫出來,揣摩朗讀,不但要能說出荷花之美,還要能讀出荷花的美。

學生自瀆課文,潛心品讀美的語言。

教師隨後組織匯報交流。(對學生的交流,教師要做兩個層次上的把握:一是面上的層次。對多數的語句,只要學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就給予肯定,但不展開,把主要的精力花在讀好、讀美這些語句上;二是點上的層次。對極少數重點語句,教師要視學生的感悟情況,作出相應的點撥和必要的示範。)

在交流“乍看荷花”部分(即第二自然段)時,為了讓學生能讀美課文,教師可相機出現課件中荷花“初放”、“盛開”、“含苞待放”的美麗豐姿圖片,使學生賞心悅目的同時獲得了感官上的刺激,進而為指導朗讀奠定基礎。在交流“荷花不同姿態”部分(即第三自然段)時,教師可伺機引導學生重點體會主要詞語之後,再用課件出示千姿百態的白荷花圖片,以達到身臨其境的目的。

指導朗讀可以組織學生抓重點詞有感情地品讀,也可以評讀、討論讀好的方法,還可以競賽讀,使其一個比一個讀的美。

對重點語句“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可做如下解讀:你們能告訴大家這一句美在什麼地方嗎?(荷葉的顏色美、形狀美)除了這些還有要補充的嗎?(“挨挨擠擠”也很美。)說說你的理由,好嗎?(“挨挨擠擠”寫出了荷葉很多、很密,說明荷葉長得很旺盛)大家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老師也覺得這一句寫的很美,可怎樣才能讀出這種美來呢?(“挨挨擠擠”要讀的慢點,讀出很多很密的感覺和挨、擠的動感;“碧綠”、“大圓盤”,朗讀時要想像荷葉的數量、顏色、形狀和勃勃生機。)

對重點詞“冒”可作如下解讀:“冒”字還可以換成別的什麼字?(長、鑽、伸、露、探、沖)再體會一下,怎樣長出來才可以叫“冒”出來?(使勁地、不停地、急切地、筆直地、痛痛快快地、爭先恐後地、生機勃勃地、興高采烈地、精神抖擻地、喜氣洋洋地、等等)把這些詞填到原句中去,再來讀一讀,悟一悟。

(設計意圖:本部分課文的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的課標要求。整個學習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問題都由學生思考、討論來解決,學習任務由學生自己去完成。如荷花美在哪裡,怎樣讀出荷花的美來等等,都是由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的。而教師僅僅只是引導學生品賞荷花之美,引導學生有感情、有技巧地朗讀等等。)

(3)品讀“幻化荷花”。

教師過渡語:面對滿池如詩如畫的荷花,作者深深地陶醉其中,“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美妙的感覺呢?變成荷花又會怎樣呢?我們來學習第三部分。

分組自學讀一讀,說一說,匯報學習成果,指導美讀華彩部分。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自主選讀,匯報交流,有效進行詞句訓練、誦讀訓練,尊重了學生的獨特理解和體會。)

三、體會課文,抒發情感。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最想對荷花說一句什麼話?

2、齊讀課文,把你對荷花的感情融進去。(配《采蓮》曲)

(設計意圖:反復品讀欣賞後,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學生的情感已達到高潮。此時,口語交際,配樂朗讀,只會加深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感的品味,促進學生對優美語匯的內化。)

四、關於板書設計:

賞 香

聞 荷花 美

化 愛

(設計意圖:此板書布局合理、簡練,“橫看成嶺側成峰”,且對教學內容刪繁就簡,抓主剔次,去蕪存菁,把教學重點、難點、關鍵和知識點,串珠成線,結線成網,便於學生一目瞭然的看清課文的框架。)

《荷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之二

教學目標:

1.聯系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2、3、4、5自然段;

3.練慣用“有的……有的……有的……”寫話;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想像一池荷花這一大幅活的畫;

2. 體會“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時眼前出現的景象。

教學准備:

錄音;投影;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荷花》這篇課文的生字新詞和

第一自然段,作者一進門就聞到了一陣清香,是這種清香吸引他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於是,一幅優美、雅緻的荷花圖便映入眼簾,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去欣賞一下吧。

二、讀讀、貼貼,學習第二段

1.自由輕聲朗讀2、3自然段

2.誰來談談自己讀了以後的感受?

3.講讀第二自然段(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

A.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寫了什麼?

B.指名讀寫荷葉的句子

a.這是一個什麼句?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這是一個比喻句,突出了荷葉綠、大的特點)

b.“荷葉挨挨擠擠的”又說明什麼?(密)

c.老師這兒就有幾片綠色的`大圓盤,誰來把它們挨挨擠擠地貼到黑板上?

d.集體朗讀這句話。

e.小結:作者用了一個比喻句讓我們感受到了荷葉的美麗,其實,荷花更美。

C.指名讀描寫荷花的句子

a.作者寫出了荷花的什麼?(三種不同的姿態)

b. 你怎麼知道是三種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c. 作者寫了荷花的哪三種不同的姿態?

“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

“有的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的小蓮蓬”

“有的還是花骨朵兒”

(結合圖片觀察)

D.作者用比喻句寫出了荷葉綠、大、密,用三個“有的“寫出了荷花姿態美。那麼,他是怎樣從寫荷葉過渡到寫荷花的呢?

出示:“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在這句話中,你覺得哪個字用得最好?(冒)

為什麼?你用別的字代進去讀讀看。

白荷花是怎樣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呢?(學生演示)

邊演示邊說:一朵( )的白荷花在( )的荷葉間( )。

齊讀這句話。

4.A.過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這三種姿態呢?你怎麼知道?

B.比較: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看看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們的美是不一樣的,怒放的荷花美在開得大,顏色鮮,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飽滿有力,我們無法說出誰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說“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5.指導朗讀

三、讀讀、想想,學習第三段

1.過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圖啊!讓我們一起用心去體會,跟著老師飛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

2.(配樂)閉上眼睛,飛呀,飛呀,飛到了美麗的荷花池邊,只見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擠擠的荷葉間,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們千姿百態,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葉,多麼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麼的細膩,把鼻子湊近聞一聞,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覺得……(第四自然段)

你剛才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了?

齊讀第四自然段

3.其實,我們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們都是在看荷花。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總結全文

1.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將他聞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寫了出來,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我們似乎也聞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變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麼能把課文寫得那麼好呢?(因為他對荷花充滿了喜愛和贊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再一次欣賞那一池美麗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動優美的語言。

熱點內容
愛的蘭花 發布:2025-05-20 03:45:03 瀏覽:5
風子挖盆景樹 發布:2025-05-20 03:41:27 瀏覽:560
廣州櫻花樹苗 發布:2025-05-20 03:36:25 瀏覽:569
長徑的蘭花 發布:2025-05-20 03:32:16 瀏覽:895
今日是情人節嗎 發布:2025-05-20 03:20:30 瀏覽:220
深圳百合御都 發布:2025-05-20 03:19:20 瀏覽:424
銀行七夕活動 發布:2025-05-20 03:09:28 瀏覽:910
浪花一朵朵歐陽恆身高 發布:2025-05-20 02:37:39 瀏覽:250
自貢七彩玫瑰園在哪 發布:2025-05-20 02:36:16 瀏覽:982
牡丹江女王 發布:2025-05-20 02:33:15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