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的這本書
『壹』 《荷花》讀後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荷花》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荷花》讀後感1
《荷花》這本書是由葉聖陶老先生的散文和小說構成的。
其中,《小蜆的回家》,這篇小說最令我感動,它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因為模仿大人們刨魚而殘害了一隻小蝦。後來,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體會到了小蜆父母的悲傷,認識到動物的生命也很寶貴,重新把它投入到河裡。小說寫得自然活潑,對兒童心理體會得細致入微,表達了兒童對親子之愛的美好追求。
葉聖陶先生宣揚自然的美和童心的愛,在當時具有爭取個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積極意義。通過《小蜆的回家》這篇小說,我也知道了不能輕易傷害生命。在生活中,我也受到了它的啟發――盡量不踐踏小草,不隨意採摘小花,不違反社會公共道德……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人們最高精神的連鎖是文學,使無數弱小的心團結而為大心,是文學獨具有的力量。文學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們拋棄卑鄙和淺薄,趨向高尚和精神。讓我們愛讀書吧!
《荷花》讀後感2
為了豐富暑假生活,拓寬知識面,老師給我們推薦了許多適合五年級讀的好書,我精心挑選了《荷花鎮的早市》這本書,利用業余時間有興趣的讀了起來。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名叫陽陽,和她的姑姑、爸爸媽媽一起回鄉給奶奶過七十大壽。於是,陽陽和他的姑姑到集市上買生日禮物。荷花鎮早晨的集市賣什麼的都有,賣衣服、買菜、賣寵物、買蛋糕。。。。。。人也特別多,十分熱鬧。陽陽和他的姑姑在集市上買了蛋糕、鞭炮、兩只雞、米酒;又看了戲,看了毛茸茸的小雞。最後,陽陽和他的姑姑回鄉下給奶奶過七十大壽去了......
通過讀這本書,我可以看出,在飛速發展的時代中,我們依舊對平和安詳、樸素洋溢人情愛意的生活充滿了嚮往。只有平凡的生活才是最快樂的。
《荷花》讀後感3
《荷花澱》講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區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抗日的故事。
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農村婦女的群像。這些婦女勤勞、朴實、善良,識大體、顧大局,是在特定的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
水生嫂是作品著墨最多的婦女典型。她勤勞、能幹,編葦席,一會兒「就編成了一大片」;她賢慧、溫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在她身上有著我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水生嫂雖然愛丈夫、愛家庭,眼光卻不狹隘,她能識大體、顧大局,懂得如何處理愛國與愛家的關系。當她知道丈夫報名參了軍,雖然也心疼丈夫,依戀不舍,但她還是很快欣然同意,並為丈夫准備好了行裝。
白洋淀的婦女代表了解放戰爭時期婦女的新思想,也象徵著婦女解放運動的初步勝利。這些被解放的婦女加入到解放戰爭的大潮中,為全國的最後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荷花》讀後感4
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讀後感5
《荷花澱》一文讓我們看到了孫犁小說中詩性的特點。小說的開頭就寫到「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濕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詩一樣的語言,簡練,優美。「跳躍著」三個字將女人編席子時的熟練寫的淋漓盡致。還有接下來的一段描寫「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詩化了女人遍席子的場景。給人以美的享受。
《荷花》讀後感6
在《荷花澱》輕柔的、乳白色的月光下,身體羸弱的革命知識分子孫犁,講述的是一個極可怕的故事,一個輕生死的故事。臨走時,水生最後交代女人的話是:不要叫敵人漢奸捉活大的。捉住了要和他拚命l。這是要女人去死。而女人也似乎堅決順從。對他和對她來說,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並不是我的杜撰,小說的結尾,四個女人去找男人不果,返鄉路上碰上了鬼子,她們想到的也是死:假如敵人追上了,就跳到水裡去死吧。
對死亡的輕蔑,給這篇小說的人物,立下了一個巨大的標桿,後來者幾乎無法超越。
因此,對家庭的拋棄,跟對死亡的蔑視,緊密地聯繫到一起。
《荷花》讀後感7
今天,我讀了《荷花》這篇課文,荷花那不孤傲、不嬌貴、毫無私心的品格深深地感動了我。
文中寫了荷花的美麗,荷葉像一個碧綠的大圓盤,碧綠的圓盤中間冒出兩三片花瓣,荷花像穿著雪白的衣裳的仙子,在水中翩翩起舞。作者看著看著,以為自己也是一朵荷花呢。荷花不僅美麗,而且還有高尚的品質,她不孤傲、不嬌貴,毫無私心。我很喜歡荷花。
荷花是多麼美麗、優美,可是,現在一些亂丟垃圾的人把荷花都弄受傷了。我看見有人在河裡亂丟垃圾,我就對那些人說:「你們以後不要再亂丟垃圾了,要不然會把荷花弄臟、弄受傷的。還會污染小河,把小河也弄臟,還會對我們地球人身體有害處的。」他們聽了都表示他們知道自己錯了。
我想對荷花說:「只要有我們愛護環境的人,你就不會受到傷害。」
我平時都愛護花草樹木,因為它們可以帶來新鮮的空氣。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像我一樣愛護壞境。
《荷花》讀後感8
今天,我讀了《荷花》這本書,荷花那不孤傲的品格深深地感動了我。
「荷花從不孤傲,一要開就是滿地滿塘……」這使我覺得荷花是那麼合群。古語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做人也應該這樣。
記得有一次,我語文測試得了全班第一,得意極了,心想:「哈,真好,這回又是第一名了。"放學後,老師要我幫助不及格的同學學習,我有些不願意,心想:「他自己不會學嗎?」老師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說:「你要知道獨枝花開不是春,許許多多花開才燦爛,那才叫春天。」我覺得很有道理,便把老師那番話牢記在心上,鞭策自已。那些同學在我細心幫助下,學習成績由中下進入中上時,那種滿足感,真是難以形容。
我要學習荷花那不孤傲的品格。
《荷花》讀後感9
今天,我在百看不厭的《作文選》中讀了《荷花》這篇文章。
《荷花》這篇作文講的是:小作者全家去公園看荷花。同時「爸爸」問小作者和他弟弟,「誰能說出荷花的`好處?」小作者的弟弟搶著說:「荷花香,蓮蓬子可以吃。」小作者說:「荷花美,它的根――蓮藕也可以吃。」「爸爸」說:「荷花的好處很多,最可貴的是:荷花生長在污泥里,可它不怕,而且生長得清爽干凈。」
小作者不但把荷花描寫得很具體,並用它的生長條件來告訴大家:做人要像荷花那樣,無論在多麼惡劣的條件下,多麼復雜的環境中,都能堅持正義,保持高尚的品格,不要做那種隨波逐流的人。我想,現在不是越來越多的人在光天化日下搶錢包、搶首飾、撬門進屋偷東西,甚至殺人嗎?如果他們個個都能像荷花那樣保持正義,不受別人感染,社會里就不會有這些小偷、強盜了,人們也可以好好地過日子,那該多好啊!
我真想讓大家向荷花學習,讓世界充滿正義,充滿和平!
《荷花》讀後感10
我正讀著《荷花》這篇課文,讀著讀著,被課文里的精彩語句所吸引,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一陣微風吹來,我隨風飄盪,翩翩起舞。
這時,一隻蝴蝶飛來落在我身上伸長了鼻子左聞聞,右聽聽,大聲說:「好香啊!」我說:「你好漂亮啊!」蝴蝶說:「我原來看見的荷花都是粉紅色的,你怎麼是白色的呢?」我說:「我是荷花的一種,我最香,我的花蜜最甜。」它聞著聞著伸長了嘴吃了一口花蜜,情不自禁的跳起舞來。
一隻蜻蜓飛過來,說:「今天我吃了100隻蒼蠅!可是還有些蒼蠅,但是我的肚子都要破裂了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小鳥飛過來,說:「大森林裡的動物可快樂了,他們正在玩兒捉迷藏,總是小猴子找人,小猴子蹦手蹦腳的,你說,它能找到人嗎?」說完就飛走了。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明白過來,我正在讀課文,並沒有變成荷花。
《荷花》讀後感11
作為一部戰爭小說,《荷花澱》的意境是優美的,語言是詩化的,與傳統戰爭文學血雨腥風的場面大相徑庭。為了體現這一特點,張興良教師以一個神話故事的誕生――荷花澱導入,加深了學生對「詩化」的理解幫忙學生融入到美麗的荷花、荷葉場景中去,獲得了感官上的多重享受。
《荷花澱》是最能代表孫犁小說風格的優秀短篇小說,很早就被收錄於高中語文課本,「荷花澱」文學流派由此誕生,華北明珠白洋淀所以名揚天下!
孫犁是一位以寫冀中農村人民抗日斗爭而著名的小說家。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氣息,在藝術上,獨有一種清新、真摯、自然而又明麗的風格,其作品素有「詩體小說」的稱譽。
《荷花》讀後感12
荷花鎮的早晨是安靜的,可卻被「吱呀、吱呀」的搖櫓聲打破了。
伴隨著雜亂的腳步聲、說話聲,荷花鎮的早市就開始了。不少人乘船來到這里,本就窄小的小路更是水泄不通,來往的人也只能「見縫插針」。
這天,正好是陽陽的奶奶七十大壽,陽陽從城裡回來,跟著姑姑去為奶奶買用於拜壽的禮品。
陽陽和姑姑東走西走,找到了一家蛋糕店。他們在店裡訂下了蛋糕預備回來再齲當他們走到菜市場時,叫賣聲、喧鬧聲、吵雜聲,更是震耳欲聾。
這本書充分利用了陽陽和姑姑為奶奶拜壽,買東西的事來體現早市的熱鬧。
『貳』 《荷花》這本書的讀書筆記
木有
『叄』 葉聖陶《荷花》全文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
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 還
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
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
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
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
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參考資料:http://www.zjgsyxx.com/ztwz/1/hehua/kw.htm
課本上改動了一點 給你原文
詩的材料
葉聖陶
今天清早進公園,聞到一陣清香,就往荷花池邊跑。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大圓盤,碧綠的面,淡綠的底。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勢完全相同的嗎?沒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都可以畫寫生畫。我家隔壁張家掛著四條齊白石老先生的畫,全是荷花,墨筆畫的。我數過,四條總共畫了十五朵,朵朵不一樣,朵朵都好看,如果把眼前這一池的荷葉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比齊白石老先生更大了。那畫家是誰呢……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一身雪白的衣裳,透著清香。陽光照著我,我解開衣裳,敞著胸膛,舒坦極了。一陣風吹來,我就迎風舞蹈,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呢,這不就像電影《天鵝湖》里許多天鵝齊舞蹈的場面嗎?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下邊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周行、李平他們在池對岸喊我,我才記起我是我,我不是荷花。
忽然覺得自己彷彿是另外一種東西,這種情形以前也有過。有一天早上,在學校里看牽牛花,朵朵都有飯碗大,那紫色鮮明極了,鑲上一道白邊兒,更顯得好看。我看得出了神,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牽牛花,朝著可愛的陽光,仰起圓圓的笑臉。還有一回,在公園里看金魚,看得出了神,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條金魚。胸鰭像小扇子,輕輕地扇著,大尾巴比綢子還要柔軟,慢慢地擺動。水裡沒有一點兒聲音,靜極了,靜極了……
我覺得這種情形是詩的材料,可以拿來作詩。作詩,我要試試看——當然還要好好地想。
http://..com/question/27765169.html?fr=qrl
『肆』 《荷花》課文內容
《荷花》是著名作家葉聖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葉聖陶專集》,收錄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語文教科書中,朗讀人是衛東。下面為大家帶來了《荷花》課文內容,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荷花》課文內容
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文章賞析
本文是葉聖陶先生的一篇散文,講述的是作者到公園看到荷花池中的荷花美景而產生了聯想。
本文是沿著觀賞荷花——變身荷花——又回到現實的線索展開。
第一部分講述的是作者看到滿池荷花是的景象,荷葉、荷花、花苞錯落有致、層次分明雖繁密但卻不冗亂。細節刻畫也很到位,一句一句的讀著文章,彷彿有一隻大筆隨著文章在你的面前描繪出了一幅清新脫俗的水彩畫一般。
第二部分作者從觀賞荷花而漸漸入迷,彷彿自己就變身成為了一朵荷花。隨著作者自己變身為荷花,描寫的角度也發生了轉變,從剛才的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變為整個荷花池中眾多荷花的一員,感受的又是另一種情趣——「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變身為荷花的作者也樂在其中了。在陶醉中,作者「過了好一會兒」,才記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
『伍』 荷花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荷花》的主要內容:「我」在清晨時去公園玩,聞到荷花香後就跑去荷花塘;「我」看到各種姿態的荷花,感到自己好像一朵荷花一樣在風中舞蹈;過了一會兒,「我」想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
《荷花》的作者
《荷花》的作者是葉聖陶。葉聖陶是中國現代作家、教育家,曾任任教育部副部長。葉聖陶的主要作品有《稻草人》、《春宴瑣譚》、《倪煥之》。葉聖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荷花》是葉聖陶創作的一篇散文。
《荷花》的原文
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過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陸』 《荷花》讀書筆記
《荷花》讀書筆記 1
《荷花澱》是孫犁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描寫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白洋淀地區的一個令人喜悅的故事。作品充分體現了孫犁鮮明的三大創作特色:描寫的是冀中一帶尤其是白洋淀地區人民的生活和斗爭;善於用精練的筆墨,寫出人物的豐富的內心世界;小說帶有濃郁的抒情味道,用散文詩的語言來寫小說。作品選取白洋淀一隅,在抗日戰火硝煙彌漫的大背景下,主人公的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就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荷花澱》不只是一篇小說,由此發端,形成了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的創作流派。它的不事雕琢和語言的簡潔清麗,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荷花澱》也不只是一篇課文,由此發端,給學生以清新的生活氣息、濃郁的語感和美感,讓語文課屬於學生,使他們有機會發表、有時間思考、有空間參與,在新課程標准下更注重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辨析能力、表現能力。因此,我把本文確定為「文學鑒賞課」,採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進行師生雙向交流。但因教學時間限制,僅就「夫妻話別」前的景物描寫和「夫妻話別」、「商量探夫」兩段對話描寫進行鑒賞討論,達到讓學生掌握學習小說一般方法(即根據小說的特點,從環境描寫、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進而理解小說的主題)的目的。
了解作家孫犁及「荷花澱」派的藝術風格;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掌握學習小說一般方法。
這就是我對《荷花澱》這篇課文的看法!
人們永遠充斥著戰爭,因為他帶來的只有悲痛與淚水,憤怒與哀鳴。可是,當我們把侵略者趕走時,那種喜悅安撫了戰爭帶來的創傷。
故事講了一位叫水生的漢子,因為會上成立了一個地區隊,要各位踴躍參加,而水生又很積極,就第一個舉手報了名,回去與老婆一說,就匆匆走了。丈夫在外打仗,哪有媳婦不擔心?水生的老婆與其他戰士的老婆一商議,決定去看看水生他們。她們嘩嘩搖著船去了淀的對岸,才知道水生他們剛走。她們不得不失望的往回走。這時,一艘日本軍船,緊緊地跟上了她們。幸虧她們在白洋淀長大,不船搖得飛快,她們打算把鬼子引進荷花澱,因為那裡水淺,大船開不進,當她們駛進荷花堆中時,槍聲響起了,她們想,陷在敵人埋伏里了,准要死了,就一齊翻身跳入水中,當她們不得不上來換氣時,看到開槍的並不是鬼子,而是水生他們,最後,鬼子被逼無奈逃的逃,死的死,而水生老婆卻如願與水生見面了。
和平如大海般穩健,如藍天般深邃,如草原般令人嚮往,而戰爭永遠只能活在人們的唾沫腥子下。《荷花澱》寫出了人們多麼希望抗戰早日結束,因為,生命只有一次,要是因為戰爭而犧牲,那未來的美好年華豈不如被海嘯噬沒一般。我們只需要細膩精緻的人生,不需要污穢漫長的戰爭。我們只願趕走侵略者,永保和平。
《荷花》讀書筆記 2
她一出生,媽媽便喚她小定子。這個名字可不是瞎起,她有個姐姐叫小桃子,但是她姐姐不到兩歲就「逃」走了,被水淹了。那個時代的小孩都喜歡體驗「涼爽」的感覺。而小定子的母親為了不讓她像姐姐一樣「逃」走了,便撒了很多謊,讓他畏懼水。很小的時候,媽媽騙他說河裡有水鬼,單純可愛的小定子便相信了,從不敢和小孩們下河玩水,只是獃獃的看著他們玩水。慢慢的,小定子也長大了,他居然不怕水鬼了。在同伴們的慫恿下,小定子第一次體驗到了涼爽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他前所未有的,他感到飄飄欲仙。小定子的母親知道後,便和二嬸編了一段假對話,說有女孩下河游泳,肚子大了起來,大家嫌丑,把他給趕出家了。可愛的小定子便再一次的相信了。他整天摸著自己的肚子,生怕它會大起來。後來的日子,她每天一個人在荷花田上玩。直到有一天,小定子聽到了,母親和大娘的對話,就知道了原來母親騙他的。白天他看到同伴們在河裡面玩水,她非常想去,但她已經15歲了,不好意思再下去了。到了晚上,他翻來覆去的睡不著。看到天上有一粒星星閃耀著柔和悅目的光亮。他便生了個念頭:下河體驗那涼爽的感覺去。第二天他被淹死了。淹死在了那一田青青的荷葉中。
好句摘抄:
1、一抹晨曦驚醒了竹葉間棲息的鳥兒,一片嘰嘰喳喳。
2、微風吹過,露珠一串串滑落。
3、尖尖的荷花,圓圓的荷葉,陽光在荷葉上閃耀著,風從荷花上游過,好似染上了一股清香。
4、天上沒有一絲風,荷花一動不動,就連最愛搖曳的荷葉也靜止了。
5、燃燒的太陽漸漸西墜,愈加鮮紅了,淡青色的霧慢慢的涌來,遠遠近近的荷葉模糊成一片深綠,被斜陽一蒸,碧中泛金。
6、天上有一粒星星,閃耀著柔和悅目的光亮。
7、入秋了,荷葉經不得秋風吹,枯黃了,荷花的花瓣都落在了水田裡。
《荷花》讀書筆記 3
我最喜歡的.文章是著名作家和教育家葉聖陶的文章《荷花》。
這篇文章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葉聖陶爺爺以豐富的想像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艷,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讀來使人身臨其境,彷彿自己也是一朵荷花,隨著微風翩翩起舞,使人陶醉流連忘返。每一次讀都給我不同的感受和體會,使我愛不釋手!
一個星期六,我到外婆家去。她知道我喜歡荷花,我以為外婆會給我一個驚喜,外婆真的給我了一個驚喜。她買了荷花的種子蓮藕給我,外婆還幫我種了下去,我實在是太高興了。以後我每個周末都去外婆家觀察,荷桿已經長得有一米多高了,就是不見開花。過了幾個月,我放暑假時,已是夏天了。夏天是荷花盛開的日子,我到塘邊一看,它們全都開花了。有紅有白,花瓣白嫩嫩的,多漂亮!我興奮得無法形容!我站在池塘邊沉浸在荷花的芳芳里,一邊觀賞,一邊體會《荷花》。
荷花給人美的享受,《荷花》給我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給我啟迪:人與自然完美和諧融為一體,這種境界多麼美好!
我愛荷花,更愛葉聖陶爺爺《荷花》這篇文章。
《荷花》讀書筆記 4
只聽「啪」一聲,我的發夾掉在了地上,my god!我覺得老師像一座橋,他彎下身子為我們連接了通往美好未來的路,我覺得老師像一棵大樹,他張開手臂,在我們脆弱的時候,為我們遮風擋雨,我覺得老師是一個指南針,他引導著我們在我們迷茫無助的時候,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
作品第三節,寫水生嫂深夜編席。「她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兩個比喻,既寫出了夜的深遠,又表現了水生嫂勤勞、朴實的品質。作者讓畫面隨人物的視線推移:「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寫出了淀中的美好景物,使畫面淡雅,突出了水生嫂像雪白的淀一樣善良,而荷葉荷花香更使這寧靜優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質感,讓人看上去更加真實,更加樸素。不僅如此,作者還用畫來襯托出人物的感情,景色是平靜優美的,而水生嫂的心情卻不平靜。她在這么晚的時候編竹席其實是為了等他的丈夫回來。可見水生夫婦是多麼的恩愛,這與後面描寫夫妻話別場面相照應,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發展,表現了水生嫂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可是,日寇的侵略破壞了這美好的生活,這就襯託了了水生嫂最後決定參加抗日斗爭的堅決果斷。這一段的景物描寫把寫景、抒情、心理刻畫融合在一起,象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又象一首用輕音樂奏出的完整的樂曲,以景襯情,情景交織在一起,還很和諧。
這夜景的描寫作者抓住了「靜」,文中對中午的描寫卻抓住了「動」。「這風從南面吹來,從稻秧上葦尖上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象無邊跳盪的水銀。」廖廖幾筆勾勒出了中午的荷花澱動態中的靜美,襯托出荷花澱的美麗。景物描寫的明快節奏使我們從中看到了這群年輕婦女裝了一肚子的不快,那躍騰的浪花正暗暗反映出這群婦女樂觀的精神。
淀上風光的描寫,詞淺意深,意境優美。可以想像:一群婦女坐在小船上,身後是一望無際的荷花澱,近景遠景層次井然,線條分明。讓這群婦女處在這種特定環境中,從她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根據地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同時從稻秧、蘆葦、浪花的起伏跳躍,我們彷彿聽到這幅畫面外的風聲、水聲,那就是當時風起雲涌的抗日的時代潮流。一處景物的描寫,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內容,可見作家筆底的功力的深厚。
如果我們對文中的幾段景物描寫再細細對比一下,會從中獲得無限美好的享受。它們的構圖不同、意境不同,那詩一樣生動而凝煉的語言,創造了畫一般美的充滿詩情的意境。孫犁「詩體小說」的風格,我們從中可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