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蘭蘭花
① 蘭花的作用
一、葯用
★注意:作任何葯用前,務必先征詢醫生的意見。
據記載,蘭的根、葉、花、果、種子均有一定的葯用價值。根可治肺結核、肺膿腫及扭傷,也可接骨;建蘭根煎湯服,據說為催生勝葯。葉治百日咳,果能止嘔吐,種子治目翳。蕙蘭全草能治婦女病,春蘭全草治神經衰弱、蛔蟲和痔瘡等病。建蘭葉可治虛人肺氣(一作肝氣)。蘭花花梗可治惡癬。素心蘭花瓣可以催生。蕙蘭的素心花瓣陰干亦能催生。
在四川部分地區的農村稱蘭為「催生花」。據說婦女若遇難產,趕快搬一盆「催生花」進產房,孕婦聞到蘭花香味,就會順利分娩。這是否有科學道理,尚待婦產科專家的驗證。
中國的傳統蘭花是姿態優美,芳香馥郁(王者之香)的珍貴花卉。但歷代醫家對它的葯用價值總結甚少。蘭花全草均可入葯。其性平,味辛、甘、無毒。有養陰潤肺,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等功效。可應用於臨床內、婦科諸症,總結如下。
1。 滋養陰液,生津潤燥,治療惡性腫瘤放療後致口乾煩渴後遺症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蘭草,氣味辛、平、甘、無毒。」「其氣清香、生津止渴,潤肌肉,治消渴膽癉。」「……治消渴生津飲,用蘭葉,蓋本於此。」近代醫學科學採用鐳(鈷 60 )對部分惡性腫瘤或癌症手術後進行放療,取得一定的療效,但對腫瘤附近的組織器官造成某種程度損害及功能的影響。如鼻咽癌,唾液腺惡性腫瘤(粘膜表皮樣癌),食道上、中段癌等的放療,致使口腔的各種腺體,尤其是腮腺、頜下腺、舌下腺三對大唾液腺及上消化道粘膜腺細胞的損壞,造成腺體的分泌大量減少,出現咽干灼熱,舌燥唇焦,口渴引飲等上消渴之症狀。採用蘭花可治療惡性腫瘤放療後致該症,療效甚佳。
根據臨床經驗,不同部位及器官的惡性腫瘤放療者配與部分中草葯,效果佳。如喉癌的放療患者,素與山豆根、白茅根、蒲公英並用;食道癌放療患者,應與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夏枯草、靈仙等合用。
2 。清熱涼血,養陰潤肺,治乾咳久嗽,肺咯血
現代中醫葯研究,建花全草具有清熱涼血,養陰潤肺功效,臨床常用於肺結核咯血,調治久嗽乾咳不止之症。
治肺結核輕、中度咯血的患者,採用建蘭花鮮根50~100g,搗爛榨汁或水煎服,日2次,4~6天顯效。
治療乾咳不止的患者,採用蘭花蕊30~50朵,水煎,放冰糖,日2次,服3~5天顯奇效。符合《本草綱目》中的「蘭草主治生血,調氣,養營,除胸中痰癖」之論。
3。 順氣和血,利濕消腫,治尿道感染,婦女白帶
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黃蘭花者名蜜蘭可以止瀉止白帶,利水道,殺蠱毒,消癰腫,調月經,久服益氣輕身不老,通神明。」現代中醫認為蘭花根有順氣和血,利濕,消腫等功效。治療泌尿系感染,婦女白帶過多之症。
採用蘭花根50g,茅根30g,冬瓜皮30g,水煎服,連服6~10天,治療尿道感染。
婦女白帶過多採用蘭花根50g,天門冬30g,百合30g,農家散養土雞1隻,共燉,服湯食肉,2~3天1次,連服2~3次。
4。 疏肝解郁,調和氣血,治頭暈目弦,神經衰弱
現代葯理研究,蘭花的芳香成份—芳香油,使人心曠神怡,清除宿氣,解郁消悶,提神醒腦。
治療頭暈目弦(梅尼埃綜合征),收效。處方:蘭花蕊30g,菊花15g,麥冬15g,仙鶴草20g,水煎服,日1劑。連服4~6天。這根據《本草綱目拾遺》中的「素心建蘭除宿氣,解郁。」「蜜漬青蘭花點茶飲,調和氣血,寬中醒酒」記載。
採用蘭花根50g,美人蕉頭20g,徐長卿20g,水煎服,日1劑,連服10~15天,治療神經衰弱。
5。 其他葯用
根據「蘭葉稟金水之氣而似有火,人知其花香之貴。而不知其葉有葯方,蓋其葉能散久積陳郁之氣甚有力, 即今之載置右者」之記載,治大便秘結,大小腸滯積,舌苔厚膩,咽干肺燥,口臭難聞,採用秋蘭花20~30朵,蘭葉50g,水煎後,待微溫沖蜂蜜30g服,連服2~3次。這符合肺與大腸相表裡之論。
用鮮蘭根50~100g,洗凈,搗爛敷患處,治療跌打損傷,皮下出血,肌肉腫瘤。
二、食用
(一)花香可熏茶
蘭花的香氣清烈、醇正,用來熏茶,品質最高。在蘭花產區或大規模蘭圃,蘭花茶是有發展前途的。
據載:「花可助茶,膏可代飲」。在福建省,鄉人用建蘭花朵蜜漬,然後飲用。也有:「以鹽梅干醉取汁名日梅油,用浸鮮花,以作香料」的記載。在日本古都——京都的東邊有一家古老小店,幾十年來都出售祖傳的「蘭花茶」。這是把產在京都北山上的春蘭花朵,採下來,用特別方法曬成半干,再用鹽漬裝在小土瓶里。用時取兩朵放在茶杯內,沖上開水即可飲用。蘭花泡水後,恢復原來形狀,既美麗又有特別香氣,喝時風味非凡。花朵同時也可以食用。
(二)花可食用
花可做湯。據載花可點湯,臨點湯時,先以熱水瀹過,花色新,湯味鮮美。蘭花可作菜餚,乃筵席上的著名川菜,清香撲鼻,繚繞席間,食之令人終生難忘。川菜中的名菜有「蘭花肚絲」,「蘭花肉絲」等,還有「蘭花包子」也其味無窮。
② 蘭花的價值如何又是怎麼樣區別各種蘭花
花是棵草,還是個寶?應如何來理解名蘭奇蘭的價值? 蘭花是一種植物。人類對植物的價值的認識最初是從食衣住行開始的。人類需要食物才能生存,植物中不少可供食用,有作食物的價值。其次可蔽體禦寒,再次可構築居室,製造舟車。蘭花是一棵小草,其葉味苦澀,纖維極粗,其根據說有小毒,均不能作食物。其花偶見有記載可入菜餚者。清代有一個人今采蘭花或浸蜜或漬鹽以食之。但蘭花畢竟數量少,不能果腹。衣、居、行之用更談不上,所以沒有食、衣、居、行、用之價值。據說神農氏嘗百草,發現植物還有葯用。屈原時代所說的蘭,為菊科植物澤蘭、佩蘭類,多有理氣、止痛、辟邪、開竅之葯用,但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所說,現在蘭科觀賞植物的蘭不能誤作澤蘭、佩蘭用,也沒載其有何明顯葯效,可見其葯用價值也甚微。 綜上所述,蘭花在人們的物質需要方面,可說沒有多少價值。它的為人們所關注,開始時完全是由於它有觀賞價值。觀賞價值屬於人們精神需要方面的價值。即或在這方面的價值,蘭花之被發現也比其他許多名花為遲。菊有三千年以上的觀賞栽培史,梅也有二千年以上的觀賞栽培史,蘭則只有千把年,,這也許是由於它在中國產地范圍較窄,產量不多,植株又較小,所以在歷史上,它的觀賞價值才較遲被發現。 一般來說,滿足人的精神需要方面的東西比滿足人的物質需要方面的東西其價值要高些,有時甚至高出很多很多倍。有欣賞價值的時裝與只為蔽體禦寒之需的一般服裝,雖用的是同一種布料,其價值就相去甚遠。同一種木材,木雕的價值就比一般木製傢具的價值要高得多。所以,蘭花的價值之一被發現,就出現在為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的較高的價值的檔次上。其發展到今天的有的名蘭奇花價值連城的情況,大抵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純自然經濟狀況下的蘭花的價值。這時人們採集栽培蘭花一般只為自己觀賞。最早把蘭花作為觀賞植物採回栽培的應是村夫野叟、處土和尚道士之類的人物。這在古代很多詩文中都有提到。他們自采自栽自賞,或有用來饋贈的,也是一種情感的表示。他們一般都認為蘭花是高潔之物,不好用它來賺錢。 第二個階段:某些地方出現了商品經濟,蘭花進入市場,出現商品價值。有二個因素可以促使蘭花進入商品市場,出現商品價值。一個是蘭花成為貢品,產蘭區的官員為了取悅皇上,把蘭列為貢品,為了徵集貢品,有時就要出錢收購。第二個因素是蘭花成為群眾性的觀賞愛好物,群眾需要量大,光靠自采或饋贈不能滿足需要,於是就出現了蘭花市場。據史料記載,在宋代已有把蘭花列為貢品的。明清時代把蘭花列為貢品的就更多了。有些蘭就是因被列為貢品而出名的,如「魚」(也叫「玉」)、「銀邊大貢」、「金邊大貢」等等。「魚」這種名花在宋代人趙時庚所著《金漳蘭譜》中已有記載,是一種傳統的貢品。群眾性的蘭花市場至少在清代初期就已出現,鄭板橋就曾非議過蘭花被賣的「十字街頭論擔挑」的有傷蘭花之風雅的現象。蘭花既然成為一種商品,也就有遠地販售的現象。據歷史記載清代就有江浙、福建的蘭花進入廣州販售的情況。當然,蘭花的商品價值出現之後,其自采自栽自賞、互相饋贈的非商品價值也依然存在。 第三個階段:蘭花中的極少數名蘭奇花其價值輒升驟長,出現了超高價值的超商品價值,成為所謂有生物生命,有藝術生命,有文化生命的活的「股票」,就象名畫、古董一樣。一種東西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自有其主、客觀之條件。有的人說一株蘭花價值成百萬這是荒謬的,毫無道理的。黑格爾有一句名言:凡是存在的東西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東西都是存在的。既然蘭展上存在一株蘭花成百萬的現象,就有它的合理的成份在。我們不能用否定這個事實的存在的態度去對待它,我們只能分析這個事實出現的各種因素。有的人說物以稀為貴,這有一點點道理,但不盡然。天下稀有的東西多的是,並不是每一件都能成為價值昂貴的東西。臭蟲現在就很稀少,但它怎麼也貴不起來。極少數名蘭奇花之所以會一再長價,我想是有如下的一些主、客觀因素的。 從蘭花本身來說,極少數的名蘭奇花的確具有同某些高級藝術品一樣的高度的觀賞價值,每一次看到都能給人以新鮮感,有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藝術魅力。更何況蘭花是有生物生命的藝術品,每天都在生長,會出現季節性的變化,比起沒有生命的藝術品來,自有其更為豐富的賞玩魅力。另外,名蘭奇花還具有類似高級藝術品一樣的不可復制或難以復制性。梵高的名畫之所以一再長價,就是由於這種藝術品的不可復制性,只此一幅,人無我有,價值就貴了。君子蘭之所以只熱一陣子,就溫度驟降,就是由於它的易復制性。君子蘭的種子繁殖問題很易解決,其種性的變異也不大,很容易就可大量生產,所以其價值就很快地跌了下來。國蘭為蘭科植物,蘭科植物是植物中的最進化者,也是最易變異者,其種子繁殖周期很長(一般要十年左右才能開花)靠分株繁殖的速度也很慢,無性繁殖的問題也未完全解決,且由於其多變異,同一株植物的種子或細胞繁殖出來的植株不一定能保證具有原來植物的一切具有高度觀賞價值的性徵。所以說難以「復制」。再者,是國蘭具有廣闊的文化背景,其栽培觀賞的歷史悠久,是眾所周知的名花。其深遠的文化淵源也使它具有同古董一樣的超商品價值的文化價值。這是存在於蘭花本身的因素。 單有主體因素還不行,還要有客觀條件。其主要的客觀條件是社會上出現梯級經濟現象,社會各階層的人的經濟情況出現了梯級分布的狀況,也就是說,有的人的錢特別多,多到用不出去,這些人或者為了滿足心理上的獵奇,或者為了精神刺激的特別需要,或者為了炫耀財富、地位和權力的需要,或者為了滿足其一種特殊的癖好,或者確是為了一種崇高的審美追求,或者是為了籌辦一件特殊的禮品,或者是為了進行一次經濟活動,等等,就找到蘭花這種東西來花錢。多少錢都買,只要能滿足需要,反正有的是錢,更何況有時這種非常具刺激性的做法往往能提高一個人、一個公司的知名度、信用度,知名度、信用度高也是一個賺錢的必要條件,到頭來,買蘭花的錢還是可以從其他地方賺回來的。日本一家財團高價購買梵高的畫就是為了追求這種效應。由於上述種種原因,使蘭花從商品市場一躍而進人類股票市場,即持有名蘭奇花者就象持有股票一樣,可「炒」,今天以一百萬元購進,說不定明天就可以一百一十萬元售出,一兩天就可賺一二十萬元,何樂而不為,這是一種市場經濟畸形發展的產物。既然出現了,它就存在著,只要其主體本身的條件和客觀的條件仍存在,它就還會繼續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即或如此,在一般人中,蘭花的傳統的自栽自賞,或互相禮贈的本來價值卻還是廣泛地存在著。 對於蘭花的這種市場現象,我們的態度應該是,保護正當貿易,反對把蘭花當作投機商品,當作「股票」來炒,堅決揭露打擊蘭販子的蘭騙行為,及其走私活動,打擊蘭偷者的偷蘭活動,堅決制止破壞蘭花資源的濫採行為,引導廣大的蘭花愛好者開展健康的賞蘭、育蘭、對蘭花進行科學研究的活動。同時,我們也可利用港澳台和國際上蘭花貿易出現的新特點,利用國蘭的有利優勢,開展對外貿易,搞活蘭農經濟。各種宣傳報道也要注意正確的導向,既要注意教導蘭花愛好者善於發現奇蘭、栽培奇蘭,也要防止助長人們的僥幸心理,引起人們放棄正當的職業,紛紛上山尋找奇蘭,以為只要找到一株奇蘭就能大發橫財。須知,這種想法同想在開荒時挖出一枚大金剛鑽,在搞基建時挖出一大塊黃金一樣,往往只是一種夢想,到頭來損失的還是自己。 正確認識蘭花的價值,普及育蘭知識,把賞蘭活動引向健康的方向去,這才有益於社會。
③ 蘭花的特點和象徵意義
蘭花來的特點是花色自淡雅,香氣濃郁,清而不濁,所謂一盆在室,芳香四溢,蘭花象徵高潔典雅。
蘭花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蘭花花色淡雅,香氣濃郁,清而不濁,所謂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蘭花喜歡陰涼的環境,怕陽光直射。養護盡量放在半陰處,有散射光即可。
蘭花喜歡濕潤的環境,忌乾燥,平時要經常通風。
肥沃的土壤可以讓蘭花生長的更加健壯,選用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土壤。
拓展資料
蘭花(學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④ 最名貴的蘭花是什麼蘭
蘭花的種類
--------------------------------------------------------------------------------
蘭花的種類非常多,但觀賞栽培較多的是蘭屬、卡特蘭屬、石斛蝶蘭屬、蝦脊蘭屬、萬代蘭屬、兜蘭屬、貝母蘭屬、杓蘭屬、獨蒜蘭屬等當中的一些種。
蘭屬稱國蘭,常見栽培的有20多種。首先是春蘭,我國名蘭主要是春蘭栽培品種,如「宋梅」、「彩雲」、「鄭同荷」、「龍字」、「翠一品」等。二是線葉春蘭,瓣型以荷瓣型居多,花色有純白、桃紅、綠色,香味清幽,常見名種有元旦蘭、大理素心蘭、蓮瓣蘭等。三為蕙蘭,花期3-4個月,常見的有「大一品」、「金嶴素」、「程梅」、「上海梅」、「翠蝶」、「溫州素」等。四是建蘭,又稱四季蘭,廣東栽培較廣,常見的有彩心建蘭和素心建蘭,彩心建蘭包括「銀邊蘭」、「溫州建蘭」、「永安蘭」、「大青」、「銀邊大貢」、「青梗四季」、「龍溪建蘭」等。素心建蘭包括「金絲馬尾」、「金邊仁化」、「大鳳尾素」、「上杭素」、「十八學士」、「魷魚」、「大仁化」等。五是春劍蘭,常見有「軟葉春劍」、「通海劍蘭」。六為墨蘭,又稱報歲蘭,常見品種有「小墨」、「徽州墨」、「江南企劍」、「落山墨」等。尤以葉片邊緣有黃色或白色線條的墨蘭較好。七為寒蘭,通常以花被顏色分為青寒蘭、青紫寒蘭、紫寒蘭、紅寒蘭等。
蘭屬植物其它還有套葉蘭、硬葉蘭、冬鳳蘭、多花蘭、台蘭、象牙蘭、虎頭蘭、碧玉蘭、黃蟬蘭、莎草蘭、兔耳蘭、紋瓣蘭、大根蘭等。
另外,還有很多稱為洋蘭的蘭花,它們花色艷麗,但無香味,如舞女蘭、嘉德麗亞蘭、蝴蝶蘭、石斛蘭、拖鞋蘭、萬代蘭等。它們都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深受人們喜愛。
我知道的變異蘭花最難求,因而也最名貴,例如在台灣發現的「大屯麒麟」,花瓣分3重疊連,恍如花中有花,極為新奇耐看,令人玩味不已
⑤ 十大名貴蘭花都是哪些
十大名貴的蘭花是:來素冠荷鼎、源鬼蘭、石斛蘭、 蝴蝶蘭、蓮瓣蘭、翡翠蘭、建蘭、墨蘭、春蘭、蕙蘭。
蝴蝶蘭,顧名思義,就是花瓣像蝴蝶一樣美麗的蘭花。自古一來,蝴蝶蘭總是被人們當做美好愛情的象徵,但是其實,不同的顏色和不同的花型,也有著不同的寓意。最常見的白色的蝴蝶蘭就是我們通常所知道的,是關於愛情的,表示愛情美滿,家庭幸福,也可以用來表示真摯的友情。
蝴蝶蘭是一個對於水分非常敏感的植物,我們在培育蝴蝶蘭的時候,需要每天都檢查一下蝴蝶蘭的土壤的狀態,如果土壤比較幹了,那麼一定要用水把土壤澆透,如果沒有干,可以再等一段時間。
⑥ 國蘭是指哪些蘭花
國蘭又稱中國蘭花,在我國有著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在古代,國蘭又內稱為蘭蕙,以一莛一花者為容蘭、五至七花者為蕙來分類(圖1)。當今,國蘭是指原產於我國的蘭屬(Cymbidium)植物中一部分小花型的地生種類,其中以春蘭、春劍、蓮瓣蘭、蕙蘭、建蘭、墨蘭、寒蘭7個種和變種為代表,每個種和變種內又包括了許多不同的品種。
圖1 古人稱一莛一花者為蘭,五至七花者為蕙
⑦ 全面介紹蘭花!
學名:Cymbidium goeringii 科屬:蘭科,蘭屬
別名:春蘭、蘭花、山花、草蘭、朵朵香
蘭花 屬蘭科,是單子葉植物,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長筒狀。葉自莖部簇生,線狀披針形,稍具革質,2至3片成一束。總狀花序,花被2輪,肉質狀,內輪3瓣中,2瓣向上直立,下方一瓣唇形,向外反卷,上具紫紅色斑或無,雄蕊和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花色由黃褐至淺黃,以不具褐色的純顏色者為貴異。根簇生,肉質,圓柱形。萌果三角形,種極小。早春由葉叢間抽生多數花莖,每莖頂開一花,花淡黃綠色,清香。
蘭花通常分為中國蘭和洋蘭兩種,蘭花源產我國,故稱中國蘭。中國蘭主要產於亞洲的亞熱帶,主產於我國長江流域各省山區、西南、華南和台灣各地亦有分布;洋蘭大多產在熱帶和亞熱帶林區。
蘭花是我國古老的花卉之一,栽培歷史已有二千多年,約有一百多個品種。依開花的時間分,有春蘭、夏蘭、秋蘭、寒蘭、報歲蘭。
蘭花極具觀賞價值,其朴實無華,葉色長青,葉質柔中有剛,花開幽香清遠,發乎自然,居「花草四雅」之首。因此人們將蘭花尊為「香祖」、「國香」、「天下第一香」。蘭花原生於深山幽谷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故有「花中君子」之譽。蘭花,葉態優美,花姿嬌媚,香馥幽異,是我國名貴花卉之一。所以,我國人民一直非常喜愛蘭花,總結積累了不少養蘭經驗,如「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和《養蘭中訣》。
蘭花入葯,葯名草蘭。葉治百日咳,根治扭傷,籽治目翳,花可治滯痢。
蘭花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於蘭科(Orchidaceae)植物,是單子葉植物中 的一個科,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附生、地生或腐生。蘭科是有花植物中最 大的科之一,估計有800個屬,3萬~3.5萬個原生種。另外,在英國《國際散氏蘭花雜種登記目錄》中正式登記的人工雜交種約有四萬種以上,而且每年以1000種以上的數目增加。
我們常看到的國蘭和洋蘭,只是蘭科植物中的一小部分有觀賞價值的栽培種類,還有大量的野生蘭科植物分布於世界各地
國蘭
中國蘭花簡稱國蘭,通常是指蘭屬 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種。假鱗莖較小,葉線形,根肉質;花莖直立,有花1至10餘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綠色有紫紅色斑點。種類不同葉和花形態及花期變化較大。產秦嶺以南及西南地區。栽培歷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自古以來人們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屈的象徵。形成有濃郁中華民族特色的蘭文化。用分株、播種或組織培養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氣排水好;喜半陰和濕潤的環境,墨蘭建蘭和寒蘭越冬溫度10℃左右,另外幾種5℃左右。
國蘭的起源與歷史
當今所稱的中國蘭花——國蘭,古代稱之為蘭蕙。正如北宋黃庭堅(1045一1105年)在《幽芳亭》中對蘭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華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華而香不足者蕙」。
我們中國人觀賞與培植蘭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蘭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時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國文化先師孔夫子曾說:「芝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他還將蘭稱之為「王者之香」這句話流傳至今,足以證明中國蘭花在歷史文化上所佔的地位。
但有關孔子時代對蘭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春秋時代的衛國在河南北部(今滑縣一帶),魯國在山東,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東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蘭花。因此他所說的芝蘭實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澤蘭。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認為孔子說的芝蘭生幽谷是對當時蘭花生態環境十分貼切的描述,而且當時的氣候比今天溫暖,河南一帶還生長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蘭花分布。因此,孔子當時路經深林幽谷時見到蘭花獨茂並不稀奇,他所說的芝蘭實為當今所稱的蘭花。古代人們起初是以採集野生蘭花為主,至於人工栽培蘭花,則從宮廷開始。魏晉以後,蘭花從宮廷栽培擴大到士大夫階層的私家園林,並用來點綴庭園,美化環境,正如曹植《秋蘭被長坡》一詩中的描寫。直至唐代,蘭蕙的栽培才發展到一般庭園和花農培植,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寫有「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等詩句。:
宋代是中國藝蘭史的鼎盛時期,有關蘭藝的書籍及描述眾多。如宋代羅願的《爾雅翼》有「蘭之葉如莎,首春則發。花甚芳香,大抵生於森林之中,微風過之,其香藹然達於外,故曰芝蘭。江南蘭只在春勞,荊楚及閩中者秋夏再芳」之說。南宋的趙時庚於1233年寫成的《金漳蘭譜》可以說是我國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蘭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蘭花專著。全書分三卷五部分,對紫蘭(主要是墨蘭)和白蘭(即素心建蘭)的30多個品種的形態特徵作了簡述,並論及了蘭花的品位。繼《金漳蘭譜》之後,王貴學又於1247年寫成了《王氏蘭譜》一書,書中對30餘個蘭蕙品種作了詳細的描述。此外,宋代還有《蘭譜奧法》一書,該書以栽培法描述為主,分為分種法、栽花法、安頓澆灌法、澆水法、種花肥泥法、去除蟻虱法和雜法等七個部分。至於吳攢所著的《種藝必用》一書,也對蘭花的栽培作了介紹。1256年,陳景沂所著的《全芳備祖》對蘭花的記述較為詳細,此書全刻本被收藏於日本皇宮廳庫,1979年日本將影印本送還我國。在宋代,以蘭花為題材進入國畫的有如趙孟堅所繪之《春蘭圖》,已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蘭花名畫,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
明、清兩代,蘭藝又進入了昌盛時期。隨著蘭花品種的不斷增加,栽培經驗的日益豐富,蘭花栽培已成為大眾觀賞之物。此時有關描寫蘭花的書籍、畫冊、詩句及印於瓷器及某些工藝品的蘭花圖案數目較多,如明代張應民之《羅籬齋蘭譜》,高濂的《遵生八箋》一書中有關蘭的記述。明代葯物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也對蘭花的釋名、品類及其用途都有比較完整的論述。清代也涌現了不少藝蘭專著,如1805年的《蘭蕙同心錄》,由浙江嘉興人許氏所寫,他嗜蘭成癖,又善畫蘭,具有豐富的藝蘭經驗。該書分二卷,卷一講述栽蘭知識,卷二描述了蘭花品種的識別和分類方法。全書記載品種57個,並附上由他畫的白描圖。其它如袁世俊的《蘭言述略》,杜文瀾的《藝蘭四說》,冒襄的《蘭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筆記》,屠用寧的《蘭蕙鏡》,張光照的《興蘭譜略》,岳梁的《養蘭說》,汪灝的《廣群芳譜》,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晚清歐金策的《嶺海蘭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藝蘭發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蘭蕙小史》,為浙江杭縣人吳恩元所寫。他以《蘭蕙同心錄》為藍本,分三卷對當時的蘭花品種和栽培方法作了較全面的介紹,全書共記述浙江蘭蕙名品161種,並配有照片和插圖多幅,圖文並茂,引人入勝。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種蘭法》;1950年杭州姚毓謬、諸友仁合編的《蘭花》一書;1963年由成都園林局編寫的《四川的蘭蕙》;1964年由福建嚴楚江編著的《廈門蘭譜》;1980年由吳應樣所著的《蘭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國蘭花》兩本書,以及香港、台灣所出版介紹國蘭的書籍和雜志等等,可以說是近代中國藝蘭研究的一大成就。
藝蘭發源於中國,外傳至日本及朝鮮。現今日本對中國蘭花的興趣甚濃,其歷史淵源也是由中國開始。現今日本栽蘭已自成體系,發展為號稱「東洋蘭」的基地。至於朝鮮方面,藝蘭也必不可少地成為朝鮮人民崇尚之物,並使蘭花成為當今朝鮮人民作為高雅的花卉,陳設於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為令人稱頌的是,他們將蘭花作為一種高級的禮品來饋贈。
人為萬物之靈.蘭為百花之英,願蘭蕙自然進入人們心靈的世界,共同將蘭藝這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的國粹發揚光大,以蘭會友,共同進步。
⑧ 官蘭花、如何種植
用普通蘭花植料就行,是蕙蘭官種吧
⑨ 這種蘭花是什麼蘭
是雜交的大花蕙蘭!大花蕙蘭是虎頭蘭與其他蘭花雜交出來的,花色艷麗,花朵大,但一般不香!常
⑩ 這兩種蘭花分別是什麼蘭
按生活習性,蘭花來可分源地生蘭和氣生蘭.腐生蘭三大類。中國蘭花屬地生蘭, 洋蘭屬氣生蘭。蘭花是珍貴的觀賞植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個屬、二萬多個種,每年還發現和培養出不少新品種。在植物分類學上,中國蘭花屬單子葉多年生蘭科植物。中國蘭花主要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有上千種園藝品種。雖然其原生種和栽培品種極為豐富,但基本形態多數是大同小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