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黑釉壇子

蘭花黑釉壇子

發布時間: 2023-03-02 18:28:41

1. 能說一些花盆的種類嗎比如黑螺紋盆

1.普通栽培觀賞用盆要求排水通暢、透氣散發性能強,經濟適用。 南方通常用沙泥缸盆。中小型花,盆底較淺,盆口和底部較寬,排水孔開在底側的一邊,以防地下害蟲自底孔鑽入侵害(並防因盆底淺根系大量入地),大盆常用釉缸盆。這兩類花盆多呈土黃色。通透性能較差。 北方慣用泥土燒制的瓦盆。其口徑最小自 8.5厘米至最大80厘米。多為莊重的雲灰色,品種規格很多,通透散發性能較好。 2.裝飾擺設用盆為了提高盆花的觀賞效果,歷來採用多種材料和製作工藝,製成各式造型精緻的裝飾用盆,並力求與花卉植物的株姿體態和諧,意境優美。這類花盆,通透散發性能不強,屬於工藝美術品,通常用於布置會場,賓館廳堂,顯得富麗堂皇,具體又分以下幾種: (1)瓷盆用高嶺土製成,有圓形、六棱形和方筒形等。盆面裝點書畫圖案,雕刻彩繪,工藝精美。大型瓷盆常在室內作裝飾套盆。小型瓷盆常作水仙花、富貴竹塔等水養花卉使用。 (2)陶盆用陶泥燒制,有一定透氣性。有的紫陶盆上塗一層彩釉,雖較美觀堅固,但不透氣。 (3)紫砂盆用紫砂泥製成,江蘇宜興特產,馳名中外,美觀精緻,又有微弱的透氣性,多用來蒔養中、小型名貴盆花,或配製樹樁盆景。紫砂盆的品種式樣琳琅滿目,可謂集各種陶瓷器皿造型藝術之大成,並各有其傳統規格名稱。 3.木桶。大型盆栽花木,如觀賞棕櫚類、橡皮樹、龍柏、南洋杉、夾竹桃、桂花等,通常用木桶栽植。木桶最好用柏木或用耐水、堅實的木材製作。桶徑0.5米至1.2米,桶壁厚度不應小於2.5厘米,桶底厚度不應小於3厘米,並開幾個較大的排水孔。桶壁外圍要加三道鐵箍,並安裝提手。使用前內壁需刷清漆,外壁刷兩道綠色油漆,鐵箍上刷金粉裝飾。 4.塑料盆。 20世紀 80年代以來又流行用聚氯乙烯等可塑性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塑料花盆。有各種規格和顏色,一般為圓形、高桶、矮三腳或不帶腳、底部或旁側留有孔眼,便於澆灌洇水和排水,也有不帶孔眼作水培或套盆用的。 各類透氣性較差的花盆,需在盆底墊粗沙或碎瓦塊粒作排水層,選用排水性能強的栽培基質,防止漬澇現象發生。 素燒盆 其盆壁有細微的孔隙,有利於土壤中養分的分解和排濕透氣,使花卉根系能獲得正常生長。其不足之處是質地粗糙、鬆脆易碎,美觀度較差。選購時注意:盆面有光澤,敲起來聲音清脆的質量好;聲音沉悶、色澤暗淡的,就是火候不到,使用不長時間會發生酥裂而報廢。 紫砂盆 排水和通氣性能雖不及素燒盆,但卻比瓷盆好。這種盆多用於栽培蘭花等名貴花卉植物。 塑料盆 質地耐用,但通氣、排水性能差。一般用於栽培吊蘭、垂盆草等植物。選購時注意:花盆的色調、樣式和所栽培的花草要相協調。 陶瓷盆 外形美觀,色彩鮮艷,有光澤。但排水、通氣性能較差,不宜直接栽培花木,當作擺設和裝飾均可,適合案頭擺放。另外,也可作素燒盆的外盆套,以增強美感效果。 釉盆 質地牢固堅實,外觀色彩鮮明。常用作大株花木或耐濕植物的栽培,是客廳、店堂的常用盆類。這種花盆的缺點是排水和通氣性能差,故不宜用於對排水、通氣要求高的花木。 木盆 木盆透氣、排水性能較好,但應注意木質的防腐和生蟲,以免影響植物根系正常生長和遭蟲害。吊盆弔盆有專門製作的,也有用普通花盆改制而成的。 吊盆的安裝,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安全,其次才是考慮裝飾功能,不能本末倒置。 來源:中國襄樊花卉苗木網 的花木。 木盆 木盆透氣、排水性能較好,但應注意木質的防腐和生蟲,以免影響植物根系正常生長和遭蟲害。吊盆弔盆有專門製作的,也有用普通花盆改制而成的。 吊盆的安裝,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安全,其次才是考慮裝飾功能,不能本末倒置。 來源:中國襄樊花卉苗木網 另外,找到一個花盆生產的網站你去看看去!很精美的! http://www.yooxiu.com/Aboutus.asp

2. 蘭花怎麼養

一、 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蔭蔽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曠,空氣濕潤。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三、 防雨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霉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如果陣雨後接著又出太陽,需及時蔽蔭,以免地上熱氣上升影響蘭花生長。 雨水多的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的階段,如盆土太溫會引起葉芽生長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時,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調節盆土濕度。 四、 澆水 花諺說:"干蘭濕菊",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干,二份濕為最好。如果過濕,容易使花爛根而死。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具體掌握時,一般應注意:在生長期(5-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4月)和開花期(約3-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花盆大而蘭花植株小的應少澆水,盆小植株大的應多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潮濕時(如霉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干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古人說的:"秋不幹,冬不濕"的經驗,是對春蘭、夏蘭怎樣澆水的很好總結。但在北方一些地區,由於冬季、春初氣候過於乾燥,也不有使蘭花過於乾燥。 澆水時間:夏秋兩季以在日落後澆水,使蘭花葉面在入夜前乾燥為宜,也可在清晨澆水;冬春兩季以在日出前後澆水為好。不可在太陽的灼曬後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土溫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生理平衡。澆水量不可過大,以利抑制病害發生。 澆水方法:澆水要從盆籩澆入,不可澆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 前人對蘭花澆水,有很好的經驗總結,例如於照在《都門藝蘭記》中根據一年內二十四個節氣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澆水方法,茲節錄如下,供參考。但需注意兩點:一是《都門藝蘭記》是以北京的氣候為標準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農歷而不是公歷,如"正月"實際上是公歷的二月。 1、 立春、雨水,春蘭已著花,土不宜太干,沿盆籩微微潤濕;秋蘭盆如未乾至底,不澆。 2、 驚蟄,春蘭盆干至半盆(上空下實)時,可以潤水,惟不宜多,秋蘭同前。 3、 春分,春蘭已花謝,忌潮濕,盆半干時可潤水。 4、 清明、穀雨,盆土勿使過干,每5天潤水。 5、 立夏,蘭開始出房,宜澆透水一次。 6、 小滿,盆土勿過乾和過濕,葉上生斑即為過濕,新芽枯尖即為過干,每4天澆水一升(約干茶杯),使盆土自下而上2/3濕潤為宜。 7、 芒種,氣候乾燥,更宜注意勿過干過濕。 8、 夏至,盆土忌過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連朝陰雨需將盆移置通風處。 9、 小暑,此時空氣過濕,盆土不可過濕,盆宜放於通風處,若燥熱少雨,每2天澆水一升,大雨或大濕一次,必須俟干至盆土2/3,否則不宜再澆。 10、 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需注意每天只宜大雨或大濕一次。 11、 立秋,蘭於此時正需水分,每3天需澆水2升,並宜秒為避風。 12、 處署,每5天澆水一次,除連朝霾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 白露,秋蘭較春蘭尤需勤澆水,但水濕之後必須大幹,始可再濕。 14、 秋分,秋蘭若已出花,澆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澆水宜稍增加。 15、 寒露,秋蘭宜澆透水,春蘭則不宜透宜潤。 16、 霜降,蘭宜入房,澆水時間改為日中,澆後需置日中曝1-2小時。 17、 立冬,只宜潤水,每5天約半升。 18、 小雪,花房忌暖,不宜過濕,若過潮濕可引起爛根、瘢葉以至枯萎,若盆不幹至底,只需稍潤土皮。 19、 大雪,秋蘭不需水,春蘭宜微潤 20、 冬至,均不宜灌溉。 21、 小寒,均忌澆水。 22、 大寒,秋蘭仍不需水,春蘭可微潤以水。 五、 施肥 蘭花施肥要看蘭花生長情況來決定。凡是生長茂盛而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新根未發前切忌用肥,需經1-2年的培養,待新根旺盛時才可施肥,否則易遭枯死。 一般說,在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可施用1-2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不宜用化肥),但在高溫季節不宜施肥。到8-9月再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素心種的蘭花,可施用1-2次草木灰浸出液,效果甚好。施肥時間在傍晚進行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一次清水。 區別蘭花是否需要施肥,較簡便的方法是看葉色的深淺。葉現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葉呈黑而葉尖發焦是施肥過多,應停止施肥。 肥料,可用上面介紹過的各種辦法自製肥料。施用這些肥料時,需加水8-9倍稀釋,切不可過濃。施肥時,要施入植株的根際,切不可施到葉面上。 蘭花主要施肥次數及日期 次數 日期類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備注 春蘭類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夏蘭類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秋蘭類 六月上旬 六月下旬 七月下旬 八月中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六、 修剪 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乾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在剪除病毒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病毒傳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則需進行消毒。 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後,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餘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蘭的花,約開半月,即需將花剪除;夏蘭的花,到花序上最後一朵後開放一周時,也應將花序剪除。名貴的品種不應使其受粉結實,否則影響翌年開花。如果作為雜交育種的,則另需加意培養,使其果實飽滿成熟。 七、 防寒 秋蘭宜提早做好防寒工作,如氣溫在2-3℃時,即可搬入室內。寒蘭生長在南方更需提早防寒。春、夏蘭耐寒性較強,如有冰凍出現也要及時搬入室內。室溫能保持1-2℃即可越冬。萬一有嚴重寒流侵襲,室溫降到零度以下時,需及時進行加溫,一般能保持室內不結冰就好。 在室內,秋蘭需放在向南的一面,春、夏蘭放另一面。在中午前後,朝南和東南面要開窗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陰天,不可開窗,以防冷風吹襲凍傷葉子)。秋蘭冬季喜干一些,其餘蘭花盆土宜保持濕潤。 八、 摘花 對生長差的蘭花,每叢葉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應進行摘花。對較好的品種,春蘭可適當地摘去1-2個花苞,夏蘭待花苞伸長時留1-2個花苞,其餘的可摘掉,這樣花可開久些,又可使新葉多抽,老葉也不易枯死。 名貴春蘭花開3-5天應摘掉,使葉芽生長茁壯;夏蘭的花開到頂上一朵時也可離盆面厘米處剪下。 九、 防汛 栽培場所如四周空曠,地勢較高,夏季遇有大風或台風過境時,需做好防風工作,以免夏蘭或寒蘭的葉子被折傷。 十、 噴霧 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在放置盆花的陽台上進行噴霧,主要使地面潮濕,增加空氣濕度。蘭花的盆面也要進行噴霧。噴霧時要向上噴,使霧點落下細勻,葉面濕潤,這樣可促使蘭花生長良好,葉面富有光澤。 十二、病蟲害防治 要進行殺菌處理(在烈日下曝曬即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的季節最容易發生白絹病,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爾多液噴施預防。如發病嚴重可用托布津500-750倍釋,每隔7-10天噴一次。蟲害中以介殼蟲發生最多,此蟲附著在葉的基部,如發現介殼蟲,應及時剔除。如要避免介殼蟲侵襲,從4月份開始,可用"1059"2000倍液防治。 為了抑制蘭花病害的發生,除平時對盆土的干濕度應作適當的控制外,還應在花盆的選上盡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別對生長差的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必須用泥盆栽種。這樣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進蘭花生長,減少發病.

3. 種蘭花用什麼盆比較好

用什麼花盆問題都不大,關鍵是採用什麼植料和如何控制水分。

  1. 依蘭的習性看,要求蘭盆疏水透氣性能強,因此選用質地粗糙、無上釉的、邊底多孔、有盆腳的蘭盆養蘭較好。

  2. 從養蘭性質看,業余觀賞性養蘭,設施較簡陋、管理時間少,宜選中大盆好。

  3. 從蘭花用途看,准備應展和客廳陳列的品種,應選用小盆,以便於屆時套入高雅盆。

4. 八大民窯之耀州窯器物賞析

耀州窯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宋代八大民窯之壹。位於今陝西省銅川市的黃堡鎮,唐宋時屬耀州治,在唐代就是中國陶瓷燒制的著名產地,宋代更進壹步達到鼎盛。

耀州窯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開始燒制黑釉、白釉、青釉、茶葉末釉和白釉綠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北宋是耀州窯的鼎盛時期,據記載且為朝廷燒造「貢瓷」。金代延續北宋時期繼續發展,元代開始轉型,走向末落,經明代、清代,終於民國。宋代晚期以青瓷為主,胎薄質堅,釉面光潔勻靜,色澤青幽,呈半透明狀,十分淡雅。裝飾有刻花、印花,結構嚴謹豐滿,線條自由流暢。紋飾多滿布器內外,種類繁多,有牡丹、菊花、蓮花、魚、鴨、龍鳳等,風格粗放健美,生動自然。器形有碗、盤、瓶、罐、壺、香爐、香熏、盞托、注子溫碗、缽等。

耀州窯在宋時北方的青瓷窯場中最負盛名,堪稱翹楚。於神宗元豐(1078-1085)至徽宗崇寧(1102-1106)的三十來年間,曾為朝廷燒制貢瓷。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灑脫活潑的風格對當時各地窯場產生了很大影響,得到廣泛推廣,由此形成了壹個自北而南的范圍廣闊的耀州窯系。耀州窯系以黃堡鎮為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陽窯、寶豐窯、新安城關窯、廣東西村窯、廣西永福窯、內鄉大窯店窯等多個窯場。各窯製品均與銅川窯相似,僅由於所用原料有差別,胎質與釉色也有些微不同。

唐和五代時胎質稍松,呈灰色,釉質失透,有乳濁感;宋代青瓷胎體較堅簿,胎色灰褐或灰紫,釉質瑩潤透明,釉色青綠如橄欖,釉薄處呈姜黃色;金、元時胎質稍粗,胎色呈淺灰或灰色,釉面多數姜黃,青色者少。釉質稀簿而不潤。裝飾手法上以刻花和印花為主,刻花尤為精美,刀法犀利流暢,剛勁有力,立體感較強。裝飾藝術上,紋飾豐富多彩。紋樣有動物、人物、花卉和圖案等。紋樣中的動物有龍、鳳、獅、犀牛、馬、羊、狗、鶴、鵝、鴨、魚、鴛鴦等。人物有嬰戲、佛象、力士等。花卉有蓮花、牡丹、菊花、梅花、水草等。圖案紋有:八桂紋、三角紋、回紋等。在紋飾上,五代以前古樸大方;宋時豐富多樣,且技藝精湛,出類拔萃;金元時日趨簡單。耀州窯的燒造工藝和裝飾技法,對全國各地的影響較大,除陝西境內的壹大批窯仿燒外,它的技藝還傳到河南省的臨汝、禹縣、寶豐、內鄉等窯,傳到廣東的西村窯、廣西的永福窯,形成了以黃堡鎮窯為首的壹個龐大的窯系。

耀州窯青瓷的主要特點:紋飾刻的非常清晰,帶有北方人的性格特點,史籍上記載又叫刀刀見泥。

耀州窯的傳統工藝主要體現在原料的采配、成分及加工,泥料的儲備及練揉,手工拉坯及修坯,手工雕花、刻花、劃花、貼花、印花,釉葯的選配、制備及敷施,匣缽、窯具的製作及裝窯,火焰氣氛及燒成等七個方面。壹件製品完成要經過採料、精選、風化、配比、粑泥、陳腐、熟泥、揉泥、手拉坯、修坯、釉料精選、配製、施釉、手工裝飾(雕、刻、貼、印)、窯具製作、裝窯、燒窯等17道工序。各工序都有相應的技術要求,掌握相關技藝的人被稱為「匠人」。

耀州窯以銅川黃堡鎮為中心窯場,沿漆河兩岸密集布陳,史稱「十里陶坊」。同時還有立地、上店村、陳爐鎮、玉華村等窯場,依次排列,綿延百里。經過金元兵災及各朝代的動盪變遷,各陶場均已停燒,惟有陳爐鎮延續至今,成為西北地區的制瓷重鎮。陳爐鎮11個村莊幾乎家家燒瓷,被譽為「陳爐不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鎮作坊並為國營陶瓷廠。 20世紀70年代,在李國楨等專家的幫助下,恢復了耀州窯的傳統技藝,生產出耀州青瓷、黑釉及剔花瓷、白釉及剔花瓷、蘭花瓷、鐵銹花瓷、花釉等六大系列陶瓷,成為銅川市的支柱產業。

燒制唐三彩、白瓷、青瓷、黑瓷和醬色釉瓷等品種,以青瓷最負盛名。其青瓷特徵和鑒別:

1.胎色灰白,胎質堅硬,露胎處呈現醬黃色。

2.釉色青黃、深沉,釉層較厚,器物往往上部厚,下部薄,胎釉交接處呈姜黃色。此外,青釉釉面上有的出現小的露胎褐斑,為其它青瓷所不見。

3.器型豐富,盤、碗、杯、碟、瓶、壺、罐、爐、盒、香薰、注壺、注碗、盞、缽、燈、枕等均有,器物造型多變,有花瓣式、瓜棱式和多折式,外形美觀。其中力士爐頗具特色,爐身底座四周跪有力士。

唐代

唐末、五代青瓷採用劃花裝飾,紋飾題材多為水波與花草紋。晚唐、五代盤、碗壹般採用支釘支燒,通體滿釉,足內有3個支釘痕。

1、器胎特徵:早期多呈深灰色,僅少數為灰、黃色,胎質比較粗糙,有顆粒狀石英和少量較大氣孔,燒成後往往有點狀鐵斑痕出現。盛唐青瓷,胎呈淡黃色,較粗糙,胎土不太均勻,內可見氣泡和顆粒狀物質。到中晚唐時,胎質漸密,胎色呈灰和黑灰色,胎土往往出現小的點狀鐵斑。

2、器釉特徵:盛唐青瓷,釉料不夠精細,釉色青褐或青黃,透明度差,釉面往往缺乏光澤,甚至出現木光。中晚唐時,青瓷釉呈灰綠、灰青或青中顯灰色,釉薄,玻璃質感強,透明度好。

3、造型特徵:中唐以前造型較少,均為厚壁,以後造型漸多,器壁漸薄。

4、裝飾手法:貼花、繪彩、並開始劃花和戳印花。

5、裝燒工藝特徵:唐代主要採用三足支墊方法,燒成後盤碗內底中心均留有三點燒痕。

6、施釉特徵:初唐施於口下,後漸向下發展;中唐時,器外大部飾釉,僅眮下和器底露胎;中唐以前,施釉不均勻,見有垂釉和流淌現象。到晚唐,施釉部位再下,以至器外往往變為通體施釉。

7、底足特徵:早期以器壁厚不挖足(假圈足),到中晚唐時期,盤碗底足為流行的寬矮圈足(玉璧型底),這種玉璧型底的發展規律是,時代早則挖足淺而少,所留玉璧足特別寬,時代晚則挖足漸深,玉璧足漸窄,晚唐時圈足演變為細窄的玉環底。在整個唐代,該窯底足都做大底,器底露胎。

8、產品特徵:瓷器有,黑、白、青、黃褐、花釉、茶葉沫、外白內黑、外青內黑、白釉綠彩、白釉褐彩、素胎黑花、青釉下繪白彩、青釉黑彩、黑釉剔花填白彩、白釉褐綠彩等高溫釉瓷,還有唐三彩、低溫單彩釉和硫璃瓦等。

五代

1、器胎特徵:早中期為黑胎器,呈深灰、黑灰、鐵灰、黑色等。胎外表施有較厚的白色化妝土。器表多不見唐器中常見的黑點狀鐵斑。白胎器為稍晚期,質地相當純凈,色相當白,呈潔白或白中略灰色調緻密度和均勻度與宋器比要稍差,不施化妝土。

2、器釉特徵:黑胎的青釉瓷,釉色為,暗藍的天青色、微灰的湖青、湖綠、湖藍等色,玻璃質感強,透明度好,常有開片,為裹足釉;白胎的青釉瓷,釉多呈淡青、淡天青、青白、粉青等色,少數呈湖青和湖綠色,透明度好,亦有開片,較黑胎器少,為該窯歷代青瓷中最為淡雅的瓷器。

3、造型特徵:多仿晚唐與五代的金銀器皿,比唐代清秀,器物底仍較大。

4、裝飾手法:劃花、剔花、貼花、戳花、捏塑、鏤空、繪畫化妝土(極少見到)。

5、裝燒工藝特徵:早期採用壹器壹支墊(三足支墊)壹匣缽進行單件支燒燒成後盤碗滿釉裹足上或外底心留有三點支燒痕,後來又發展為三點或壹大堆托珠法,燒成後裹足釉的足底釉面上,留有三小堆托珠燒痕或底足粘滿砂粒;晚期採用了刮掉足底釉的新方法。

6、施釉特徵:通體施釉到底,多飾裹足釉。

7、底足特徵:器物底仍較大,做玉環底,足多外撇。

8、產品特徵:除青瓷外,兼燒少數黑釉、醬釉及白釉褐綠彩瓷。

宋代

宋代裝飾技法主要是刻花、印花、劃花及模印刻劃相間,以刻花、印花為主。北宋中期刻花發展成熟,刀法犀利,線條剛勁有力,刀痕有斜度,是宋代刻花技法中最優秀者。北宋晚期的印花也很精美,布局嚴謹對稱勻衡。紋飾有纏枝蓮、把蓮、牡丹、纏枝菊、波浪、飛鶴、飛蛾、犀鶴、博古、海水游魚、蓮塘戲鴨和嬰戲圖案等,龍鳳紋則是宮廷瓷器專用題材。水波紋外壹般刻劃以六角形邊線,水波中三魚多見。嬰戲圖案則以盪鞦韆為主。宋代花紋裝飾特點:早期於器面刻 劃簡單的花瓣紋;中期則花紋滿布器面;到了晚期花紋線條大多纖巧。宋代器物足端無釉,足內有釉。

1、器胎特徵:早期胎有深淺兩種,深者為黑灰或鐵灰色,外施化妝土,淺為淺灰色,不施化妝土,均多含有黑色鐵質小顆粒和氣孔;中期全部為淺淡灰白色,無鐵質小顆粒,不施化妝土,但有明顯的白色介面層;晚期和南宋多呈灰白色,少數有淺灰和土灰色,不施化妝土。

2、器釉特徵:早期多數為青灰或青黃色,少數有與五代近似的青綠和淡青色;中期幾乎都為橄欖青色玻璃質金瑩透明度好,釉面光澤度強,釉雖薄但硬度大,很少發現唐五代尚有的流釉、堆釉和干釉現象,很少見到釉面無光和橘皮釉現象,胎釉結合非常緊密;晚期和南宋又出現了暗青、青綠、青黃、淡青、月白等多種色調。

3、造型特徵:造型清秀,底足漸小,作高窄直圈足,製作都很規整。

4、裝飾手法:有劃花(五代剔花和宋代刻花的輔助手法)、剔花(宋初尚有延續,中期後不見)、刻花、印花、貼花、捏塑、鏤空。

5、裝燒工藝特徵:均採用刮掉器物底足釉裝燒工藝。

6、施釉特徵:施滿釉足底露胎。

7、底足特徵:早期底足較寬,足底往往粘有石英托珠,紋飾簡單,由於初將燒柴改為燒煤,燒成氣氛不穩,產品色澤與五代和宋中期相比,普遍發暗;中期壁薄質細,緻密度超過此前產品,底足增高,以飾釉後再經二次精修的高窄圈足為特徵;晚期盛行斗笠狀小碗,以足底變矮、器胎變薄、出現雞心底為特徵,還盛行印花器。

8、產品特徵:除青瓷外,兼燒少量黑、白、醬釉及兔毫、油滴結晶釉瓷.

金代

金代產品瓷胎呈灰白色,青釉呈色偏黃。大量使用陶范印花,滿布器面的花紋逐漸減少,而在盤、碗內壁,大量出現菊花、蓮花、水波、魚鴨紋等,構圖簡單,呈圓圈形。金、元時期壹般採用疊燒,盤、碗內有疊燒痕,也有用壹缽壹器裝燒的,則僅足端無釉。

1、胎釉特徵:前期胎呈淺灰色且略顯偏褐,此時很少見到宋橄欖色,多見豆青和翠青色,還燒有月白釉瓷;後期改為專為大眾燒造的大路貨,胎呈土白色、淺黃色、白中微黃、白中微棕黃等色,緻密度和精細度略差,青釉呈青黃、黃青、姜黃等色。盤碗內底有澀圈。

2、造型特徵:造型渾圓厚重,碗口部加厚,口壁甚至厚於腹壁,呈倒柱式造型。

3、裝飾手法:刻花、印花。

4、裝燒工藝特徵:金元明各時期,所使用的窯爐結構及燃料均與宋代相同類,但金後期至元明,通風和爐體日漸增大,爐內氣氛的變化也不在認真控制,所產青瓷幾乎都具有姜黃色特點。

5、施釉特徵:器內外施釉,足底露胎。

6、底足特徵:玉環底,器底多飾釉,但底足多不經二次修整,足內牆外斜,外底多呈雞心狀,紋樣多層次分布。月白釉創燒於宋代晚期,成熟於金代,胎於同期青瓷相似,宋晚期月白釉,青度大,白度小,近似淡青色,釉層亦薄,還常在盤晚內壁或內心加飾印花裝飾;到了金代,青色大大減弱,而白度明顯增強,壹般器物往往呈灰白或月白色,上乘者往往呈青白色,以白中隱隱透出青色為特點,多為素麵,渾圓敦厚,釉層加厚,透光性差,如蠟似玉。

7、產品特徵:前期以燒制豆青釉和月白釉青瓷為主,後期燒姜黃釉為主,同時兼燒黑釉、醬釉及兔毫、油滴結晶釉瓷。

元明
元代產品器外壹般施半釉,挖足淺,足較寬,似玉環底足,足內心有乳 狀凸起。 1、胎釉特徵:前期胎呈土白、土黃、黃白色,底足露胎部位呈土黃色、棕黃色或棕紅色,釉多呈姜黃色,少數為青黃色,器內滿釉,多數有瑟圈,器外姜黃釉施釉部位,初期與金代相似,為通體施釉,外底心亦施薄釉,隨後改為外底和器足無釉露胎,還燒黑釉、醬釉、茶葉沫釉、白釉及少數白地黑花瓷。後期和明代變化很大,姜黃釉瓷已降為少數,胎釉更為衰落,胎多呈土白、土黃色,底足露胎部位往往為棕紅、棕褐色;青釉除姜黃色外,還見黃色、黃褐色、青褐色等;器外少見滿釉。多施釉不到底,腹下露胎現象;此時,多見白地黑花瓷,還有白釉、黑釉、醬釉和茶葉沫釉瓷,器物施釉部位,大體與同時期姜黃釉瓷相似。

2、造型特徵:元代時,最流行斂口圓腹大碗。造型趨簡單。

3、底足特徵:玉環底特徵為加寬,足內牆外斜,並演變為寬直圈足,挖足較深過肩,寬圈足加高。

4、產品特徵:前期以燒姜黃釉青瓷為主,後期以燒白地黑花為主,同時兼燒黑、白、醬、茶葉沫釉瓷。

清代
清代陳爐窯在傳承傳統制瓷技藝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其產品除白地黑花、黑瓷和白瓷外,還創燒了香黃釉瓷以及黃白、黑白復色釉瓷等特色品種。
民國
清代晚期到民國初期則出現了具有當地特色且廣受民眾青睞的青花瓷,裝飾特徵是各類富有民間色彩的文字題款的廣泛流行和運用,豐富了陳爐窯的內涵。

香港紀伯倫國際徵集處劉生整理撰寫
(微信手機同號如文中)

5.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養蘭花,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蘭花

提起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養蘭花,大家都知道,有人問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蘭花,另外,還有人想問為什麼喜歡蘭花的人那麼多?蘭花的魅力何在?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養殖蘭花那招員工我本人喜歡蘭花但又不董,想一邊學邊學點技術,但也的若慮經濟收入!∞,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蘭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養蘭花

1、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養蘭花: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蘭花

蘭花是花中的君子;真可謂;葉是精神花是情,綠意楚楚撩人心.一縷縷清香,沁人心脾;一束束花朵,點綴絢麗的春天!蘭花是花中的君子;風姿素雅,花容端莊,玉面含嬌.一枝在室,幽香四溢,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2、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養蘭花:為什麼喜歡蘭花的人那麼多?蘭花的魅力何在?

我很喜歡養花,也養過很多花,其中,蘭花(洋蘭)是我的之一。洋蘭花艷,個人感覺,在北方洋蘭比國蘭更好打理。我主要說說為什麼喜歡洋蘭。

喜歡蘭花主要是因為它奇,美。美我就不說了。說它奇,是因為許多蘭花通過擬態來為自己繁衍生息,有些蘭花模仿雌蟲,還散發著特殊氣味吸引雄蟲;有些蘭花密布黑色斑點模擬蚜蟲,吸引其天敵為它傳粉等。蘭花的生長方式也很特殊,需要和細菌共生。最典型的就是天麻。另外蘭花的種子像煙塵一樣細小,只有被細菌侵染才能發芽。有些蘭花真的是很香,最常見的是小桃紅,幾朵小花滿屋飄香。您沒聞到可能是沒遇到有香味的品種,而且洋蘭大多無香。洋蘭的花期很長,單朵既能達到一個月以上。月季雖然持續的花期很長,但盆栽效果就不是很好。其實我也很喜歡月季玫瑰,很喜歡奧斯丁月季和其他歐月,鬱金香雖然漂亮可是每年都要買,自己樣不好,而且無香,花期也短。

洋蘭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蝴蝶蘭吧,還有洋蘭的卡特蘭。文心蘭像是在翩翩起舞,石斛蘭也很美,綠綠的枝條就能開花,蕙蘭感覺一般吧,兜蘭比較喜歡硬葉兜蘭,杏黃兜蘭,杓蘭也是很美的,像杓蘭,尤其是白花變種。如果這些都太艷了,獨蒜蘭,白芨,竹葉蘭還是挺不錯的。國蘭經過這么多年的炒作,蘭花儼然成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只有用錢衡量「君子」。相比洋蘭的價格就更平易近人。而且國蘭品玩的規則太多了,外人很難欣賞,沒意思。洋蘭就很簡單。

蘭花的魅力可能只有深入了解之後才會被發現吧。就算我在這里說的天花亂墜,不了解也不會感興趣。建議您先養養看。洋蘭大多是附生類,養殖方法也和其他的花很不一樣,可以種在盆里,也可以固定在大樹上任其生長作為點綴。

3、養殖蘭花那招員工我本人喜歡蘭花但又不董,想一邊學邊學點技術,但也的若慮經濟收入!∞

“三分栽,七分養”,這是古人的養蘭經驗。養護好壞關繫到蘭花是否繁茂和能否開花,所以前人對此十分重視是有道理的。下面具體介紹養護和管理蘭花的方法。什麼人喜歡蘭花。

一、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蔭蔽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要四周空曠,空氣濕潤。室內要有充足的,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為什麼說富人養蘭花。

二、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三、防雨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霉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如果陣雨後接著又出太陽,需及時蔽蔭,以免地上熱氣上升影響蘭花生長。為什麼有錢人養蘭花。

雨的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的階段,如盆土太溫會引起葉芽生長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時,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調節盆土濕度。

四、澆水

花諺說:”干蘭濕菊”,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干,二份濕為。如果過濕,容易使花爛根而死。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具體掌握時,一般應注意:在生長期(5-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4月)和開花期(約3-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花盆大而蘭花植株小的應少澆水,盆小植株大的應多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時(如霉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干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古人說的:”秋不幹,冬不濕”的經驗,是對春蘭、夏蘭怎樣澆水的很好總結。但在北方一些地區,由於冬季、春初氣候過於乾燥,也不有使蘭花過於乾燥。

澆水時間:夏秋兩季以在日落後澆水,使蘭花葉面在入夜前乾燥為宜,也可在清晨澆水;冬春兩季以在日出前後澆水為好。不可在太陽的灼曬後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土溫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生理平衡。澆水量不可過大,以利抑制病害發生。

澆水方法:澆水要從盆籩澆入,不可澆入內,以免引起腐爛。

前人對蘭花澆水,有很好的經驗總結,例如於照在《都門藝蘭記》中根據一年內二十四個節氣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澆水方法,茲節錄如下,供參考。但需注意兩點:一是《都門藝蘭記》是以的氣候為標準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農歷而不是公歷,如”正月”實際上是公歷的二月。蘭花不好看為什麼那麼多人玩。

1、立春、雨水,春蘭已著花,土不宜太干,沿盆籩微微潤濕;秋蘭盆如未乾至底,不澆。

2、驚蟄,春蘭盆干至半盆(上空下實)時,可以潤水,惟不宜多,秋蘭同前。

3、春分,春蘭已花謝,忌,盆半干時可潤水。

4、清明、穀雨,盆土勿使過干,每5天潤水。

5、立夏,蘭開始出房,宜澆透水一次。

6、小滿,盆土勿過乾和過濕,葉上生斑即為過濕,新芽枯尖即為過干,每4天澆水一升(約干茶杯),使盆土自下而上2/3濕潤為宜。能把蘭花養好的人。

7、芒種,氣候乾燥,更宜注意勿過干過濕。中國人為什麼對蘭花情有獨鍾。

8、夏至,盆土忌過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連朝陰雨需將盆移置通風處。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養蘭花。

9、小暑,此時空氣過濕,盆土不可過濕,盆宜放於通風處,若燥熱少雨,每2天澆水一升,大雨或大濕一次,必須俟干至盆土2/3,否則不宜再澆。人們為什麼對蘭花情有獨鍾。

10、大暑,盆土易一底,需注意每天只宜大雨或大濕一次。

11、立秋,蘭於此時正需水分,每3天需澆水2升,並宜秒為避風。

12、處署,每5天澆水一次,除連朝霾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白露,秋蘭較春蘭尤需勤澆水,但水濕之後必須大幹,始可再濕。人們喜歡蘭花的原因。

14、秋分,秋蘭若已出花,澆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澆水宜稍增加。

15、寒露,秋蘭宜澆透水,春蘭則不宜透宜潤。

16、霜降,蘭宜入房,澆水時間改為日中,澆後需置日中曝1-2小時。

17、立冬,只宜潤水,每5天約半升。

18、小雪,花房忌暖,不宜過濕,若過可引起爛根、瘢葉以至枯萎,若盆不幹至底,只需稍潤土皮。家裡千萬不能養蘭花。

19、大雪,秋蘭不需水,春蘭宜微潤

20、冬至,均不宜灌溉。蘭花讓我們想到什麼人。

21、小寒,均忌澆水。

22、大寒,秋蘭仍不需水,春蘭可微潤以水。男人為什麼喜歡養蘭花。

五、施肥

蘭花施肥要看蘭花生長情況來決定。凡是生長而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新根未發前切忌用肥,需經1-2年的培養,待新根旺盛時才可施肥,否則易遭枯死。

一般說,在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可施用1-2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不宜用化肥),但在高溫季節不宜施肥。到8-9月再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素心種的蘭花,可施用1-2次草木灰浸出液,效果甚好。施肥時間在傍晚進行,第二天清晨再澆一次清水。

區別蘭花是否需要施肥,較簡便的方法是看葉色的深淺。葉現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葉呈黑而葉尖發焦是施肥過多,應停止施肥。

肥料,可用上面介紹過的各種辦法肥料。施用這些肥料時,需加水8-9倍稀釋,切不可過濃。施肥時,要施入植株的根際,切不可施到葉面上。蘭花主要施肥次數及日期

次數日期類別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備注

春蘭類六月下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九月上旬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夏蘭類六月下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九月上旬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秋蘭類六月上旬六月下旬七月下旬八月中旬第四次要特別稀薄我喜歡蘭花的原因是什麼。

六、修剪

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乾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在剪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傳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則需進行消。

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後,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餘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蘭的花,約開半月,即需將花剪除;夏蘭的花,到花序上一朵後一周時,也應將花序剪除。名貴的品種不應使其受粉結實,否則影響翌年開花。如果作為雜交育種的,則另需加意培養,使其果實飽滿成熟。

七、防寒

秋蘭宜提早做好防寒工作,如氣溫在2-3℃時,即可搬入室內。寒蘭生長在南方更需提早防寒。春、夏蘭耐寒性較強,如有冰凍出現也要及時搬入室內。室溫能1-2℃即可越冬。萬一有嚴重寒流侵襲,室溫降到零度以下時,需及時進行加溫,一般能室內不結冰就好。為什麼喜歡蘭草。

在室內,秋蘭需放在向南的一面,春、夏蘭放另一面。在中午前後,朝南和東南面要開窗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陰天,不可開窗,以防冷風吹襲凍傷葉子)。秋蘭冬季喜干一些,其餘蘭花盆土宜濕潤。

八、摘花

對生長差的蘭花,每叢葉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應進行摘花。對較好的品種,春蘭可適當地摘去1-2個,夏蘭待伸長時留1-2個,其餘的可摘掉,這樣花可開久些,又可使新葉多抽,老葉也不易枯死。

名貴春蘭花開3-5天應摘掉,使葉芽生長茁壯;夏蘭的花開到頂上一朵時也可離盆面厘米處剪下。

九、防汛為什麼中國人喜歡蘭花。

栽培場所如四周空曠,地勢較高,夏季遇有大風或台風過境時,需做好防風工作,以免夏蘭或寒蘭的葉子被折傷。為什麼男人喜歡蘭花。

十、噴霧喜愛蘭花的人的品性。

養殖蘭花那招員工我本人喜歡蘭花但又不董,想一邊學邊學點技術,但也的若慮經濟收入!∞

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在放置盆花的陽台上進行噴霧,主要使地面,增加空氣濕度。蘭花的盆面也要進行噴霧。噴霧時要向上噴,使霧點落下細勻,葉面濕潤,這樣可蘭花生長良好,葉面富有光澤。為什麼有錢人家裡都養蘭花。

十二、病蟲害防治

要進行殺菌處理(在烈日下曝曬即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的季節最容易發生白絹病,可用托布津倍液或波爾多液噴施預防。如發病嚴重可用托布津-倍釋,每隔7-10天噴一次。蟲害中以介殼蟲發生最多,此蟲附著在葉的基部,如發現介殼蟲,應及時剔除。如要避免介殼蟲侵襲,從4月份開始,可用””倍液防治。養蘭的人多不多。

為了抑制蘭花病害的發生,除平時對盆土的干濕度應作適當的控制外,還應在花盆的選上盡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別對生長差的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必須用泥盆栽種。這樣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進蘭花生長,減少發病

關於蘭花該怎麼養好?

1、盆土要求:以含大量腐質、疏鬆、排水良好的中性偏酸性土壤為佳,PH值一般為5.5至6.5左右,四川多採用峨嵋土及「興宏牌」精製蘭花植料,更普遍的是採用「竹根泥」及山區闊葉林下的腐葉土栽培蘭花。

2、放置場所:蘭花在春、夏、秋可在室外及陽台蒔養,要求選擇通風良好、空氣濕潤、又無環境污染處。靠近池塘、河濱當然好,至少要喬木或竹林及置遮陽網,減少陽光照射降低溫度。蘭盆放在木架(或鋼架)上,若放地面要墊以磚頭,居家陽台也可以用白鐵皮製小水壇貯水墊上磚頭蒔養,增加濕度。養蘭花的人什麼心態。

3、適當遮蔭:蘭花多屬於半蔭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4月上中旬可去網開窗,多照陽光促其生長。5月份除中午陽光外,可照6個小時;從6月開始,全天候遮蔭,10月以後,除中午外,可以全敞開養護。記住諺語:「蔭多葉好,陽多花好」。

4、合理施肥:蘭花本吃「素」,施肥要看所選盆土及生長情況而定。凡是生長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宜施肥或少量施肥。新植上盆根未發全的蘭花,需經1—2年後方可施肥。一般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每隔三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濃度以稀為宜約10%)。忌用化肥,如遇高溫季節不宜施肥,8—9月每隔二至三周施一次稀釋液肥。蘭花每次施肥宜在傍晚進行,早晨澆清水,叫「回水」。

5、適當澆水:蘭花澆水以雨水和泉水為好,自來水或淘米水需隔夜使用。澆時從盆邊澆,不可澆入內。澆水量應按照氣溫、盆土干濕程度及蘭草生長情況而定。葉大多澆,葉細少澆。4—5月新芽尚未生土,盆土宜干一些,過濕新芽易腐爛;6—9月為蘭花新芽生長期,澆水量要增加,晴天每日清晨或澆水一次,切忌中午烈日澆水。秋天的酌情減少水量,可採用葉面噴霧水,盆土潤濕為好,冬季更應控制水量,「八成干,二成濕」為宜。

6、傍晚噴霧:蘭花原生長在空氣濕潤的環境,所以乾旱季節里,除蔽蔭外,還必須傍晚噴霧,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也可向盆蘭地面(檯面)上澆水,「一冷一熱」更能激發蘭花生長。

7、防風防雨:「二月風」老葉黃退屬正常現象,可剪去枯枝敗葉。蘭花可淋小雨,但忌霉雨、暴雨或連續下雨,否則易爛心、爛葉。雨的季節,可適當撒少量草木灰。古代為什麼喜歡養蘭花。

8、修剪摘花:在蘭花培養中要經常剪去枯黃斷葉和病葉。以利通風。名貴蘭花,如花芽太多,只留壯芽,每盆1—2朵花芽為宜。春蘭開花半月後摘除,名貴蘭花7天應摘除,春蘭葉芽生長茁壯,來年開花更好。夏蘭花序上一朵花一周時,離盆面3厘米處剪下。

9、防寒保暖:蘭花因品種不同,原產地各異,抗寒性強弱也不一樣,所以冬天進房的時間及在室內放置的位置也不相同。寒蘭、秋蘭、報歲蘭生長在南方,宜在氣溫5℃時進室(或關窗圍網),並盡可能放在南面向陽處。而春、夏蘭抗寒能力強,可直至0℃時才進房,放在東北面即可。在晴天無風中午前後,朝南面或東南面要開窗,拉風。秋蘭在攝氏1—2℃的晴天,不可開窗。當然有溫室的,可用電光採暖。

10、防病治蟲:盆土一般要進行殺菌處理(烈日曝曬也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季節最易發生白絹病,少量可用濕布刷除,盆量多可用—倍波爾多液或托布津,每隔7—10天噴灑一次。害蟲以介殼蟲(俗稱「蘭虱」)發生多,在孵化期間用1%和25%乳油倍液,每周噴灑一次。治標要治本,盆缽要稀密適當,高低擺放,增加透風,減少發生病害為宜。喜歡蘭花理由。

(二)蘭花養殖的生態習性

蘭花原產於我國。喜溫暖濕潤,特別以冬暖夏涼最為理想,切忌高溫乾燥。冬季要求以不結冰為好,3C~7C最宜,夏季以~為合適。在自然分布中,蘭花產地傍有溪澗,常年承受雨露,且年降雨量要求在毫米以上。要求上層深厚、腐殖質豐富,呈黑褐色的疏鬆肥沃、透水保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5~PH6·5,忌積水。

蘭花喜陰,要求日照時間短,在自然分布中表明,春蘭要求樹蔭郁閉度在0.7~0.95;惠蘭要求0.5~0.8,光照時間較春蘭稍長;建蘭、墨蘭、寒蘭也要求大的郁閉度庇蔭。

蘭屬植物在原產地區有休眠的習性,這取決於雨季和旱季。通常旱季在冬天,是蘭花的休眠期,雨季在春夏季,是蘭花的生長期,能不斷綻蕾開花。

(三)蘭花養殖的繁殖方法

蘭花常用分株、播種及培養繁殖。卧室最適合放什麼植物。

l.分株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在一起的假球。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於。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厘米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土壤,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2.播種繁殖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播種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後,取出種子,用10%次浸泡5~10分鍾,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培養已獲成功,有條件的地方可用繁殖。

(四)蘭花的栽培技術外國人喜歡養蘭花嗎。

1.場地選擇要求四周空曠,通風良好,並靠近水面,空氣濕潤,無煤煙污染。場地的西南面,可種常綠闊葉樹,郁閉度應在0.7左右,這樣可減少午後陽光照射,調節濕度與溫度。

2.澆水以雨水或泉水為宜,不宜用含鹽鹼的水,如用自來水,應將水擱置數天後使用。澆水要看氣溫情況而定,春季澆水量直少,夏季宜多;梅雨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盆土宜稍干;秋後天氣轉涼,澆水量酌減,濕潤即可。冬季在室內宜干,減少澆水次數,且宜於中午時澆。蘭花可淋小雨,但連續下雨或暴雨則易爛心、爛葉,故須注意防雨。

3.施肥栽蘭宜用餅肥,以草木灰4份、豆餅10份、骨粉10份混合拌勻,放於缸內,分幾次加水,使豆餅浸漲為止,後加蓋密封,經一年腐熟,再製成干粒。使用時放於盆面即可。如用全糞,也應經一年腐熟,摻水沖淡濾渣使用。一般從5月開始施肥,至立秋停肥,掌握薄肥多施。施肥應在傍晚進行,第二天清晨再澆1次清水。

4.遮陽及防寒除早春及冬季外,都要放在露天棚下。蔭棚要求通風良好,蘭花在3~4月間剛出房時,可以多曬太陽,以後蔽蔭時間漸增。冬季蘭花須搬入室內防寒,室溫1C~2C即可。另外,蘭花在春季出房後,秋季進房前,也要注意防霜。

5.病蟲害防治蘭花的主要病蟲害有:

(1)白絹病:多發生於梅雨季節。應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予以預防,發病後可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粉劑或石灰即可。

(2)炭疽病: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極。防治方法除改善環境條件外,發病期可先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倍液噴治,7~10天互次,然後再輔以l%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1次。

(3)蚧殼蟲: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用常規治。

綜上所述,要養好蘭花,必須掌握其自然生長環境條件,採取合理措施,加強養護管理。據《養蘭訣》載:「春不出,夏不日,秋不於,冬不濕」,這便是我國養蘭經驗之概括。

小議蘭花的合理用葯

殺菌劑是防治農作物病害的葯劑,我們平時在防治蘭花病害時要根據不同類別的殺菌劑的不同性質、和作用方式選擇。一類是保護性殺菌劑,作用是在病原菌侵入之前用來處理植物或植物所處環境。需要在植物沒有接觸到病菌或病害發生之前使用,才能收到效果,如波爾多液、石硫合劑、鋅、代森鋅、等。

還有一類是性殺菌劑,這種殺菌劑我們經常接觸,它的特點就是具有內吸性,使用這類殺菌劑是在病原物已侵入植物體內或植物已經感病,此時施用用來減輕或消滅植物病害。在植物發病初期用葯,效果會更好。

各同病原菌的發病初、盛期也趨異,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尤其是被侵染作物的生長發育狀況和溫濕度影響較大,(因此,我們要養壯蘭苗)。大家在防治病害時,要能熟悉致病病原菌的生活習性及流行規律更好,可根據不同的季節和氣溫環境做好病害防治,這對葯效的有效發揮起巨大作用。各類病原菌所引起的作物病害不一樣,發病症狀也有明顯不同,因此在選擇殺菌劑時要求對症下葯。而且葯效應顯著、持久,不應盲目的追求葯劑的、廣譜,甚至「」,任它萬種病害,我只一種待之。這樣肯定是不行的。用葯時應該注意防止病菌抗葯性發展,就是不能連續用同一種殺菌劑,也不能一個生長期連續數次用同一類殺菌劑,尤其對內吸劑更應限制其使用次數,如生產中內吸劑可與百菌清、鋅等配合或輪換應用。

我們日常用葯應按照病菌侵染規律,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在利用殺菌劑對蘭株直接噴灑時,應注意自然條件的影響,防止葯效失效或造成葯害。溫濕度較高時,所用葯劑濃度可適當減少些;對強光下易分解或揮發的葯劑,則應在陰天或傍晚時進行。

不同都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圍,只有對它們深入了解,掌握其使用特點,才能正確選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菌靈是大家普遍採用的內吸性殺菌劑,能防治幾十種真菌病害,子囊菌、半知菌對此葯尤為,但對細菌以及真菌中的卵菌引起的病害,所以,在確診斷植物感染真菌病害,反復使用多菌靈的情況下,應考慮換苯基醯胺類(如甲霜靈),此類葯主要用於由卵菌引起的霜霉病、疫霉病、腐霉病,而對其它真菌和細菌所導致的病害效果很差。

百菌清是一種非內吸性廣譜殺菌劑,對多種植物真菌病害有預防作用,它能阻止病菌孢子發芽,阻礙菌絲發育及孢子形成,並能防治對多菌靈產生抗葯性的病害,但對土傳腐黴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不佳。

所以,常換換殺菌劑,(花康據稱能殺一切病害,不知真假,我使用時不敢輕心,仍和其他殺菌葯混用)爭取限度的保護蘭株,使之免受病害折磨。蘭長的健康,蘭友們心也高興。

以上就是與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蘭花相關內容,是關於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蘭花的分享。看完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養蘭花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6. 關於蘭花的知識

"三分栽,七分養",這是古人的養蘭經驗。養護好壞關繫到蘭花是否繁茂和能否開花,所以前人對此十分重視是有道理的。下面具體介紹養護和管理蘭花的方法。
一、 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蔭蔽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曠,空氣濕潤。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三、 防雨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霉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如果陣雨後接著又出太陽,需及時蔽蔭,以免地上熱氣上升影響蘭花生長。
雨水多的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的階段,如盆土太溫會引起葉芽生長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時,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調節盆土濕度。
四、 澆水
花諺說:"干蘭濕菊",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干,二份濕為最好。如果過濕,容易使花爛根而死。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具體掌握時,一般應注意:在生長期(5-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4月)和開花期(約3-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花盆大而蘭花植株小的應少澆水,盆小植株大的應多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潮濕時(如霉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干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古人說的:"秋不幹,冬不濕"的經驗,是對春蘭、夏蘭怎樣澆水的很好總結。但在北方一些地區,由於冬季、春初氣候過於乾燥,也不有使蘭花過於乾燥。
澆水時間:夏秋兩季以在日落後澆水,使蘭花葉面在入夜前乾燥為宜,也可在清晨澆水;冬春兩季以在日出前後澆水為好。不可在太陽的灼曬後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土溫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生理平衡。澆水量不可過大,以利抑制病害發生。
澆水方法:澆水要從盆籩澆入,不可澆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
前人對蘭花澆水,有很好的經驗總結,例如於照在《都門藝蘭記》中根據一年內二十四個節氣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澆水方法,茲節錄如下,供參考。但需注意兩點:一是《都門藝蘭記》是以北京的氣候為標準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農歷而不是公歷,如"正月"實際上是公歷的二月。
1、 立春、雨水,春蘭已著花,土不宜太干,沿盆籩微微潤濕;秋蘭盆如未乾至底,不澆。
2、 驚蟄,春蘭盆干至半盆(上空下實)時,可以潤水,惟不宜多,秋蘭同前。
3、 春分,春蘭已花謝,忌潮濕,盆半干時可潤水。
4、 清明、穀雨,盆土勿使過干,每5天潤水。
5、 立夏,蘭開始出房,宜澆透水一次。
6、 小滿,盆土勿過乾和過濕,葉上生斑即為過濕,新芽枯尖即為過干,每4天澆水一升(約干茶杯),使盆土自下而上2/3濕潤為宜。
7、 芒種,氣候乾燥,更宜注意勿過干過濕。
8、 夏至,盆土忌過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連朝陰雨需將盆移置通風處。
9、 小暑,此時空氣過濕,盆土不可過濕,盆宜放於通風處,若燥熱少雨,每2天澆水一升,大雨或大濕一次,必須俟干至盆土2/3,否則不宜再澆。
10、 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需注意每天只宜大雨或大濕一次。
11、 立秋,蘭於此時正需水分,每3天需澆水2升,並宜秒為避風。
12、 處署,每5天澆水一次,除連朝霾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 白露,秋蘭較春蘭尤需勤澆水,但水濕之後必須大幹,始可再濕。
14、 秋分,秋蘭若已出花,澆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澆水宜稍增加。
15、 寒露,秋蘭宜澆透水,春蘭則不宜透宜潤。
16、 霜降,蘭宜入房,澆水時間改為日中,澆後需置日中曝1-2小時。
17、 立冬,只宜潤水,每5天約半升。
18、 小雪,花房忌暖,不宜過濕,若過潮濕可引起爛根、瘢葉以至枯萎,若盆不幹至底,只需稍潤土皮。
19、 大雪,秋蘭不需水,春蘭宜微潤
20、 冬至,均不宜灌溉。
21、 小寒,均忌澆水。
22、 大寒,秋蘭仍不需水,春蘭可微潤以水。
五、 施 肥
蘭花施肥要看蘭花生長情況來決定。凡是生長茂盛而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新根未發前切忌用肥,需經1-2年的培養,待新根旺盛時才可施肥,否則易遭枯死。
一般說,在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可施用1-2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不宜用化肥),但在高溫季節不宜施肥。到8-9月再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素心種的蘭花,可施用1-2次草木灰浸出液,效果甚好。施肥時間在傍晚進行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一次清水。
區別蘭花是否需要施肥,較簡便的方法是看葉色的深淺。葉現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葉呈黑而葉尖發焦是施肥過多,應停止施肥。
肥料,可用上面介紹過的各種辦法自製肥料。施用這些肥料時,需加水8-9倍稀釋,切不可過濃。施肥時,要施入植株的根際,切不可施到葉面上。 蘭花主要施肥次數及日期
次數 日期類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備 注
春蘭類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夏蘭類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秋蘭類 六月上旬 六月下旬 七月下旬 八月中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六、 修 剪
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乾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在剪除病毒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病毒傳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則需進行消毒。
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後,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餘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蘭的花,約開半月,即需將花剪除;夏蘭的花,到花序上最後一朵後開放一周時,也應將花序剪除。名貴的品種不應使其受粉結實,否則影響翌年開花。如果作為雜交育種的,則另需加意培養,使其果實飽滿成熟。
七、 防 寒
秋蘭宜提早做好防寒工作,如氣溫在2-3℃時,即可搬入室內。寒蘭生長在南方更需提早防寒。春、夏蘭耐寒性較強,如有冰凍出現也要及時搬入室內。室溫能保持1-2℃即可越冬。萬一有嚴重寒流侵襲,室溫降到零度以下時,需及時進行加溫,一般能保持室內不結冰就好。
在室內,秋蘭需放在向南的一面,春、夏蘭放另一面。在中午前後,朝南和東南面要開窗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陰天,不可開窗,以防冷風吹襲凍傷葉子)。秋蘭冬季喜干一些,其餘蘭花盆土宜保持濕潤。
八、 摘 花
對生長差的蘭花,每叢葉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應進行摘花。對較好的品種,春蘭可適當地摘去1-2個花苞,夏蘭待花苞伸長時留1-2個花苞,其餘的可摘掉,這樣花可開久些,又可使新葉多抽,老葉也不易枯死。
名貴春蘭花開3-5天應摘掉,使葉芽生長茁壯;夏蘭的花開到頂上一朵時也可離盆面厘米處剪下。
九、 防 汛
栽培場所如四周空曠,地勢較高,夏季遇有大風或台風過境時,需做好防風工作,以免夏蘭或寒蘭的葉子被折傷。
十、 噴 霧
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在放置盆花的陽台上進行噴霧,主要使地面潮濕,增加空氣濕度。蘭花的盆面也要進行噴霧。噴霧時要向上噴,使霧點落下細勻,葉面濕潤,這樣可促使蘭花生長良好,葉面富有光澤。
十二、病蟲害防治
要進行殺菌處理(在烈日下曝曬即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的季節最容易發生白絹病,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爾多液噴施預防。如發病嚴重可用托布津500-750倍釋,每隔7-10天噴一次。蟲害中以介殼蟲發生最多,此蟲附著在葉的基部,如發現介殼蟲,應及時剔除。如要避免介殼蟲侵襲,從4月份開始,可用"1059"2000倍液防治。
為了抑制蘭花病害的發生,除平時對盆土的干濕度應作適當的控制外,還應在花盆的選上盡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別對生長差的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必須用泥盆栽種。這樣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進蘭花生長,減少發病

7. 蘭花用什麼花盆

養蘭花抄非常講究蘭盆的透氣性以及植料的透氣性,瓷盆盡管也能養好蘭,但那是有經驗者玩的,
初學者還是選多孔盆為好。如硬是喜歡瓷盆也行,可在盆底孔的位置放半截透氣的飲料瓶(可樂瓶,剪下瓶上面十公分左右,用火柱或電烙鐵在瓶身烙孔),選擇植料盡量用顆粒性的,平時澆水,時間可長點。

8. 養蘭花用什麼盆好

問題一:蘭花用什麼花盆養殖好 筆者剛開始養蘭的時候,家裡的蘭盆真如雜貨店,什麼樣的蘭盆都有。一開始,用的是潮汕非常傳統和盛行 的青陶盆,後來,就喜歡上了紫砂盆了。隨著蘭花數量的增多,雜亂的盆子給管理帶來了不便。為了調和蘭室內的很多蘭盆,排水速度能夠整齊劃一,必須採用大 小、厚薄、粗細,及其形態相差不多的盆子,務使同一室內很多蘭盆,同時澆水,經過同一時間,各個蘭盆乾燥狀態一律相同,或不致有太大的差別。這一點,目前 看來是塑料花盆比較容易實現。當然,有些蘭友為了通風和美觀,專門定製或者選購整批的紫沙盆或者輕質瓷盆,但實在是費用比較高。關於塑料盆,很多蘭友有不 同的看法,感覺到不通風,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蘭花難不難種,首先要解決的是盆內結構的通風和水分控制問題,用什麼蘭盆、配什麼樣的植材都很關鍵。而對採用什麼樣的花盆,則應該側重考慮其經濟性和使用性。如果植材的選擇和水分的控制沒有掌握好,那麼採用再好的蘭盆,效果也不一定就好。
栽培蘭花的花盆多種多樣,常用的有泥盆、瓷盆、紫砂盆與塑料盆等。泥盆即素燒的瓦盆,其透氣性能良好,能濾水,而且價格便宜,適於大型蘭場栽培使用,但 泥盆比較粗糙,也不很美觀,不宜直接用於展示觀賞。另外,從經濟的角度來講,泥盆就要比軟塑料培養杯貴得多。四川滎經燒制的沙器蘭盆吸水性和透氣性都不 錯,但結合當地經常使用的泥炭土等植材,要到達盆里快乾快濕的效果還是不容易的。
瓷盆即釉盆,一般的瓷盆通常是用來當套盆用的。其外表美觀,但透氣性與濾水性均較差,這一點和塑料花盆是沒有什麼差異的。當然,從消費費用來講,也要比塑料花盆貴。新近市面上出現一種輕質瓷花盆是使用低溫來煅燒的,具有吸水和透氣的特點,但價格就更為昂貴了。
紫砂盆則介於泥盆與瓷盆之間,兼二者之優缺點,但價格較為昂貴,家庭養蘭且數量不多者使用的可能比較大,如浙江宜興產的楚漢泥蘭盆等。
滇西大理、劍川、麗江一帶傳統使用一種黑瓦罐(也稱腰鼓盆),這種盆質地疏鬆,盆壁薄,盆底留有多處排水孔,盆高與盆寬的比例約為3:2,盆口和盆底較 小,盆腰部份加粗。這樣根系生長集中的區域容量增加,很適合根系粗壯的蓮瓣蘭、小雪素、大雪素等蘭花的生長發育。其缺點是盆口較小,分株翻盆不易操作,且 一般盆較大,盛土後較重,對水分的控制也更難了。

問題二:蘭花用什麼盆好 1.蘭盆:傳統養蘭均採用瓦盆。
由於植料的改變和觀賞的需要,現大都採用砂盆和釉盆。由於蘭花根細長,以高腰敞口喇叭型圓盆為好。為便於泄水,盆底孔的口徑要大,為了加強盆內外空氣對象,盆底座宜高足鼎立為好。
2.蘭花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約占盆深度1/5 - 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使盆中部的土隆起後栽植。栽時將根散開一些,盆土隨填隨舒展其根,並搖動花盆數次,同時用手指塞緊壓實,栽實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人土中為度。栽植後盆面略呈拱形,盆邊緣留2厘米沿門,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以細噴壺噴水兩三次.澆透為止,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轉入正常養護管理。蘭花栽培擺放場地,要求選擇宅曠、通風良好,又無環境污染處。出房後在室外均需蔭棚下渡過。一些春蘭名種在夏季需蓋雙層簾子,或採用密簾,春秋用疏簾。蘭花在乾旱季節,每天傍晚須在場地噴霧,藉以降溫增濕。高溫季節還需噴灑葉面,但霧點要細而勻。這樣葉面濕潤,促進生長,葉子也光亮、清鮮。

問題三:養蘭花用多大的花盆合適? 可以!一般蘭花以三到兩年長滿盆為好!不可小草種大盆因為一澆水鼎以干透易爛根二不利蘭根透氣!三是不利施肥!種時下部放些磚塊以利透水透氣!再把蘭花放入,新芽在中間!粗植料先放再放細植料!要保證植料的透氣就可以了!

問題四:求解養蘭花用什麼盆好 呵呵,你在炫耀自己的藝蘭水平吧,確實是高呀。這個可不是黃泥巴,臉盆也不是臉盆。臉盆是經過改造的,有底孔,有側孔,正利於蘭根透氣。盆中的植料也是具有良好的透氣透水性的山泥,而不是黃泥。

問題五:蘭花用什麼花盆 種植蘭花,應選用蘭花盆,高腳的紫砂盆,或南泥盆,側面有透氣孔,便於排水,透氣性好,各花卉市場有售。

問題六:怎樣養出一盆好的蘭花 栽培要點(1) 花盆 蘭花的根系比較發達,根據蘭花的疏水通氣的習性要求,蘭花所選用的花盆與一般的花盆相比,較為特殊。應選用質地粗燥、美上釉的、底邊多空、有盆腳的「蘭花盆」養「蘭」較好。(2) 土壤 蘭花種得好不好,關鍵在於用土。蘭花是半氣根性花卉,必須用含有腐殖質、透氣性好的酸性土壤。山區生長蘭花的山泥,栽培效果較好。蘭花土也可以自己配製,方法是用砂質壤土70%,粗粒狀的腐殖質土30%。摻合後,堆放三年以上才能使用。 (3) 上盆 新從山上挖來的野生蘭花新根未發,斷根較多,先要清去根部泥土,用清水洗干凈,剪去枯葉和干焦葉梢。對染有病蟲斑的葉片,應毫不留情的把病斑剪去。此外,還要剪去腐爛、枯黃的老根。如果蘭花無完整植根,則應保留無根尖的老根和根芯。最好將蘭株用600倍液的「可殺得」或「殺毒礬」或醫用「青黴素」、「鏈黴素」混合,每瓶針劑葯粉溶於2.5千克水,配成的溶液浸泡兩小時,然後撈出洗凈。在陽光下晾乾蘭根,可以激活蘭株的生命力,使蘭根變軟,便於理順,不易折斷,便於上盆。為防止曬干時蘭葉受干,可以將蘭葉遮陽,一般有2個小時左右的光照即可。待光照至蘭的根部微白色時,用利刃將連在一起的苗株分開,拆去過多的無葉假鱗莖,因為有些無葉的假鱗莖,使根本不會發芽的。一般的做法是:對一二株連體的苗株,植選留1~2個新鮮的假鱗莖。三株以上的連體苗株,無論有多少個無葉假鱗莖連生,均應全部掰開,分開處理。切口處可塗上草木灰或硫磺粉防腐。然後,按葉子的長短,分別整理放入盆內。蘭盆的底孔要墊約四分之一的大木炭,先放粗土,在放少量細土。栽種時蘭的根部要散開,加土時花盆要搖動數次,深度以接近葉子基部為好,盆面的土要略微拱起一點、稍緊一點,以使得蘭花的根部貼緊泥土,便於發芽生長。花盆的表面可以放一些小浮石或地絨草,用以保濕。然後分幾次澆透、澆足水,放在陰涼、通風處。過五留天以後,將蘭盆移到半陰半陽處培養。

問題七:養蘭花用多大的花盆合適? 養蕙蘭可以,但春蘭不適合,太大了.春蘭用高20-26,直徑15-16的.

問題八:用什麼盆栽蘭花最合適 花盆應選既美觀大方,又要透氣性好的。其大小要看蘭株的大小和培養目的而酌定

問題九:蘭花怎麼養的上盆操作 1、植盆方式參考:選合適新盆,將植料(參考進口椰殼使用說明)填充根部、基部。新芽位置:擺在盆中央,長大便在盆中央,根系位置:向四周均勻展開,不要互相擠壓。 2、植株固定:用支柱、線帶固定,以免傷及根部。從兩側輕輕稍壓緊植料。 3、進口椰殼使用說明:用清水浸泡幾個小時,撈出瀝干,反復操作幾次。植料的選擇依不同的區域、傳統、喜好等等,所用植料都不一樣,按蘭根氣生根特性,掌握好「瀝水透氣」配比:幾種植料混和使用,效果會更好,硬植料可參考選用如下配方:①小鵝卵石90%(直徑0.8-1.5cm)+椰殼10% ②小鵝卵石70%+發酵好的樹皮30%③碎磚料(直徑0.5-1厘米)90%+椰殼10% 4、純專用發酵好的樹皮種養(樹皮使用前無需浸泡水)。4、進口長效肥(顆粒)180天使用說明:科學配比的氮、磷、鉀及其它微量元素,自動施肥緩性釋放,土壤溫度25度左右可維持180天,高(低)溫誤差量約為加(減)20%用法用量:用量:4寸盆放6-8個5寸盆放8-10個作底肥時:先在盆底鋪一層植料後,視花盆大小,放適量長效肥,再栽種。作追肥時:視花盆大小,將適量長效肥均勻撒於盆邊,輕拌後澆水(不能用茶葉水)5、使用馮氏蘭花專用營養土栽培(向下翻,有專門圖文介紹) 營養土性狀是微潤偏干型,可直接上盆使用。用之前先將土拌勻,種植時,把粗纖維團狀墊於盆底,盆口處略細。選好蘭盆,將蘭根均勻分開,將營養土均勻填充使植料充分與蘭根接觸,輕輕搖動盆體、拍打盆壁,使蘭根與植料吻合,依空隙情況再適當添加土,直至蘆頭處或剛剛蓋住假磷莖,無需壓擠,如要壓擠請輕輕的哦!保持盆內植料泡松透氣即可。盆面可鋪放一層小石頭或小草點綴裝飾,並可防止水大將土溢出,搭配些網套更理想。種好後溫柔的澆透水1次,第2天復水1--2次,也可浸盆10分鍾左右,以後即可正常管理蘭花的日常澆水施肥水是蘭花的生命之源,是蘭花生長之根本。給蘭花澆水是蘭花栽培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古人雲:「養蘭一點通,澆水三年功」 。這話是頗有道理的,它說明給蘭花澆水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才能掌握。前人實踐經驗的積累和現代科學的探索,對蘭花澆水問題的認識,很值得大家去學習、去思索、去研究。清代古書《第一香筆記》說:「瘦蘭切勿驟施,肥蘭切勿久瘦……」前人的經驗很值得借鑒。如何根據各種蘭草的需肥習性、生長不同時期的需肥要求、苗情的壯、弱、病、殘等情況,對蘭草合理施肥?施肥就像當教練一樣……當對您自己的運動員有一定了解,才能適當加強項目,不然也是會起反作用的……。故分二步,第一:建議新手如果硬植料的話,用最簡易的控釋肥比如說「好康多」配合些蘭花有益菌營養液,一般簡易操作既可……軟植料的話,一般里頭肥份已較充分了,如果省事的話,可以選擇配合些蘭花營養液管理就行了:生長慢的季節比如冬天少施點,生長旺期比如春,施的時間可以間隔短些,也就是」薄肥多施」。第二:建議當您了解光肥水三要素後,再細分施肥種類和方法,定當能培養出國家級動動員。第二管,用句古話:蘭蕙葉黃而薄,則宜上肥;葉黑而焦,則傷於肥;葉干而毛,則宜澆水;葉生白虱,則傷於水;葉顯絲路,則根傷矣。必使各葉入手柔潤,油然而光,斯為得之。一年四季入手劃分一下:春 所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春天的蘭花,同時進行著花蕾的孕育與綻放,葉芽的萌發與生長,植株同時進入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所以,管理的好壞,將影響到蘭株全年的長勢。此時,應做好促花疏蕾工作,我認為每盆植株留花不超3葶,凡影響觀賞的花蕾一律剔除,以減少開花造成營養消耗,同樣剔除多餘的花蕾,使蘭株生殖生長,能迅速地轉化成營養生長,這對壯芽......>>

熱點內容
揚琴梅花三弄 發布:2025-05-22 01:16:10 瀏覽:621
庭院風水梅花 發布:2025-05-22 00:57:19 瀏覽:765
拍荷花妝容 發布:2025-05-22 00:57:16 瀏覽:208
同事盆栽 發布:2025-05-22 00:52:55 瀏覽:745
如何養好盆栽月季 發布:2025-05-22 00:32:15 瀏覽:831
成都世紀櫻花 發布:2025-05-21 23:39:44 瀏覽:602
過七夕周記 發布:2025-05-21 23:31:50 瀏覽:957
462花語 發布:2025-05-21 23:02:57 瀏覽:530
玄關松盆景 發布:2025-05-21 23:01:10 瀏覽:635
七夕活動企劃 發布:2025-05-21 22:49:45 瀏覽:421